论朝鲜的主体思想
朝鲜社会主义及其改革开放
![朝鲜社会主义及其改革开放](https://img.taocdn.com/s3/m/63d898689b6648d7c1c74610.png)
浅析朝鲜式社会主义罗丽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月9日,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有朝鲜特色的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
提起“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从朝鲜的国情出发,给予客观地、切合实际地评价。
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从其本质特征来看有它固有的、统一的模式,但从其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看,社会主义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各国人民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体制和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将从指导思想、经济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三个方面阐述和评析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
一、朝鲜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朝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强调要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坚持自主立场和创造性立场“树立主体”。
1965年4月,金日成同志在印度尼西亚“阿里亚哈姆”社会科学院演说时说“,树立主体,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
这是丢掉对别人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
[1](P384-385)可以看出,金日成视主体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朝鲜实际的产物,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
在“树立主体”原则下,金日成总结出有朝鲜特色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
“主体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上的主体,政治上的自主,经济上的自立,国防上的自卫”。
1.思想上的主体,就是指人民群众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革命和建设力量的源泉的思想。
2.政治上的自主,就是指要捍卫国家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独立自主地制定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反对别人干涉本国内政。
金日成强调:“政治上的自主是独立国家的第一生命。
”[2](P5)3.经济上的自主,就是指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主要依靠本民族的力量发展经济,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
![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0443b632192e45361066f570.png)
• (5)关于总的经济政策和分配原则。 • 党和国家把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都包下来,人民从国家得到 几乎等于免费的粮食供应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除一 切税金,人们连什么叫税金都不知道。实行按劳分配,也 利用价格杠杆,但工资差距不大。 • (6)关于资源配置方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计划的周期一般是七年。 • (7)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强调发扬革命精神,视经 济建设为战场,大力开展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不断提出 各种战斗口号,以激励群众的劳动热情。50-60年代,掀 起“千里马运动”,70年代开展以思想革命、技术革命与 文化革命为内容的争取“三大革命红旗运动”,80年代, 开展“以千里马大高潮时期的气势创造80年代速度”的运 动,90年代,发动“创造朝鲜式社会主义总进军速度”运 动,2000年,再次掀起“千里马运动”生产建设高潮。
• (8)关于经济发展战略。长期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同 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方针。 • (9)关于社会政策。四大免费:一是教育免费,1975年 之后实施11年义务教育,大学国家发助学金,约50%的高 中生可以升入大学学习。二是医疗免费,三是住房免费, 四是实行退休养老制度。 • (10)关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强调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但不拒绝国际经济交往。1991年决定建设罗津 -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允许外国人建立合作企业、合营 企业以及外国人企业。 • 1960年朝鲜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6亿美元,人均为438美元, 到1975年为158亿美元和994美元,15年间分别增长243%和 126%,截止1975年,一直超过韩国,但随后情况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
• (1)关于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 认为朝鲜目前处于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阶段,其任务是争取 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 • (2)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原则 • 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 政权。 • (3人民都过上富裕而文明的生活,号召人民为实现 住瓦房、吃大米饭、喝肉汤、穿绸缎、没有剥削和压迫的 社会主义而奋斗。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强调社会主义就 是为实现人的自主性,使人们摆脱种种奴役,作为自然和 社会的主人过自主的、创造性的生活,更强调精神追求。 • (4)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 制,并不断使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转变。
朝鲜式社会主义
![朝鲜式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c4761eff00bed5b9f31d26.png)
“朝鲜式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观点朝鲜坚持“主体路线”,提出建设“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朝鲜式社会主义”。
现将其若干理论观点介绍如下:一、关于党的指导思想问题朝鲜劳动党认为,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已登上斗争舞台的工人阶级指明了历史使命和解放的道路,推动了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变为帝国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提出了列宁主义,从而鼓舞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投入了摧毁帝国主义堡垒、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端。
金日成根据人民群众已作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而出现的新时代的要求,创立了“主体思想”,从而使人民群众争取自主性的斗争发展到新的更局阶段,升样丁入类功史友展的新时代― " ’主体时代”。
朝完处认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应是主体思想。
因为马列主义“有历史局限性”, 它“是以物质条件为主,以自然史过程来观察社会发展过程”的,“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如何继续进行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问题没能作出正确解答”:而主体思想则“以人为中心来观察社会”, “以人民群众自主的和创造性的活动过程来观察社会”,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理论、实践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1955 年12 月,金日成对党的宣传鼓动工作者说,要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树立主体。
接着,朝党在全国开展了树立主体的斗争。
1965 年4 月金日成访问印尼时,首次公开使用主体思想一词。
他说,“树立主体,这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
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
这是丢掉对别人的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决由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
金日成还把主体思想的内容归纳为“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中国和朝鲜的社会主义资料
![中国和朝鲜的社会主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c0d90ebe23482fb4da4c69.png)
(3)政治体制不同
朝鲜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 政治体制,重大决策权基本上 集中在中央手中。受“先军政 治”思想影响,国防委员会是 国家权力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 在中国,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 集中制,我国的政体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
(4)经济制度不同
朝鲜坚决反对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经济体 制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朝党还认为,搞市场经 济就是复辟资本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的是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 经济制度,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中国与朝鲜的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比较
1、朝鲜的“主体思想”
1965年4月,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首次提出了主体思 想的概念,基本内容: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 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朝鲜党把主体思想称 为金日成主义并确立为朝鲜党唯一的指导思想。
朝鲜对主体思想的阐述明显存在的缺点:
(1)过分强调人的决定作用,而忽视物 质的基础作用。
(2)过分强调社会的发展而忽视经济的 发展。他们强调政治生活和思想生 活是主导的,而经济生活则是从属 的。甚至认为经济的繁荣是资本主 义的特征。
(3)过分强调自主性和独立性,而忽视 世界的开放性。
金日成像章 金正日像章
2、两国执政党对比
中国的执政党名为中国共产党,据说建党之 时有人提出要叫中国社会党;朝鲜的执政党 名为朝鲜劳动党。
中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 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 。
朝鲜劳动党没有明确的打出共产主义的旗帜, 也不是旗帜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两党党旗
3、两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和社 会主义改造是同时进行 的。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社会主义改造是紧密结 合在一起的,发展生产 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是相 互统一的。
浅析朝鲜特色社会主义
![浅析朝鲜特色社会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fcdf34ee06eff9aef80738.png)
朝鲜特色社会主义解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8年9 月9 日,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有朝鲜特色的主体的社会主义道路提起朝鲜式的社会主义,我们应该从朝鲜的国情出发,给予客观地切合实际地评价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从其本质特征来看有它固有的统一的模式,但从其具体实现形式层次上看,社会主义不存在唯一的模式,各国人民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体制和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朝鲜的主体社会主义的形成及其介绍1992年初,金正日在谈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时,讲了这些看法:第一,由于时代在变化,历史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不具有局限性,今天本来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政党没有能够解决这一历史课题。
他们一方面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教条主义地运用这一理论;另一方面修正马克思主义的精华,实行修正主义的政策。
第二,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接受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管理方法。
第三,社会主义与“多元化”是势不两立的,“多元化”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方式。
“多元化”引入社会主义,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第四,一些国家遭受挫折的原因,根本还在于没有致力于改造人的工作。
1994年11月金正日在《社会主义是科学》一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历史的局限,它“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未能指出加强革命的主体、增强其作用是革命的根本途径”,这个局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改造工作即思想改造工作是比创造社会主义物质经济条件的工作更加重要的首要任务”。
1965 年4月,金日成同志在印度尼西亚阿里亚哈姆社会科学院演说时说,树立主体,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这是反对教条主义,并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国际革命运动经验的现实的创造性的立场这是丢掉对别人依赖心理,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坚持自己负责解决自己的问题的自主的立场可以看出,金日成视主体思想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于朝鲜实际的产物,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
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28e98a28700abb68a882fbc5.png)
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朝鲜的“主体思想”是朝鲜劳动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本国现实,并作为其活动的指针。
作为相对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朝鲜“主体思想”的研究,近几年来并不是很多。
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从主体思想的产生与形成、内涵和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标签:朝鲜“主体思想”;研究成果;问题与反思主体思想是朝鲜金日成创立的。
1955年12月,金日成提出,要以朝鲜革命作为“党的思想工作的主体”。
这是金日成第一次提出“主体”的概念。
经过不断丰富,到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金日成最终完成了对主体思想体系化工作。
在朝鲜几代领导人的努力下,“主体思想”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一、关于“主体思想”的产生与形成“金日成同志创立了永恒不灭的主体思想,在此旗帜下组织和领导了抗日革命斗争,树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完成了光复祖国的历史大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领域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牢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宪法)邓建霞在《朝鲜劳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一文中,按照历史时间为节点,描述了朝鲜“主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1955年金日成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主体”的问题,1965年金日成首次提出“主体思想”的概念,1970年朝鲜劳动党规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现实的主体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1972年宪法规定“主体思想为国家一切活动的指针,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1980年党章把主体思想作为朝鲜劳动党唯一的指导方针。
杨萍在《对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反思》的文中认为,在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20世纪初沦为殖民地后,朝鲜的民族主义者为维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提出了“主体”的概念与“依附主义”相对立。
卡伦会议成为“宣布主体思想的创立和主体革命路线的诞生的历史事件。
笔者认为,“主体”一词的由来和确定很大程度上与朝鲜历史上的地位有关,与其向往独立与自主的国家期盼有关。
论朝鲜的主体思想
![论朝鲜的主体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3b80f439580216fc700afd00.png)
主体思想的含义主体思想是阐明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也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
即人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
主体思想的本质主体思想的本质在于它是阐明对以人为本的世界的正确见解、观点和立场,指明以人民大众为主进行自主性斗争道路的思想。
主体思想的精髓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主体思想阐明了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以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并阐明人决定一切,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人的哲学原理。
主体思想的社会历史原理1. 主体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 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人类历史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史)3. 社会历史运动的性质(社会历史运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运动)4. 社会历史运动的推动力(在革命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自主的思想意识)更具体的内容包括政治的自主、经济的自立、国防的自卫。
其“革命的首领观”称“人民是革命建设的主人。
人民应当接受首脑的指导。
首脑是头,党是躯体,人民是手足,躯体和手足应当听从头脑的指挥。
如果没有头脑,就失去了生命”。
其“社会政治的生命体论”称“父亲给人肉体的生命,领袖赐予人政治的生命。
领袖是父亲一样的恩人。
如同在家庭中应当听从父亲的绝对领导一样,人民应当无条件地忠诚团结在领袖周围,应当以忠、孝来爱戴领袖,领袖是赐予人民生命的恩人和慈父”。
编辑本段发展主体思想的概念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关于消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建立主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斯大林主义秘密报告中提出。
由于苏联出现了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潮,朝鲜劳动党内也出现了反对金日成个人崇拜的力量,以苏联派和延安派为代表。
金日成在镇压并肃清这两派反对势力后,提出“朝鲜革命应该以朝鲜劳动党的思想为主体,因为朝鲜劳动党熟悉朝鲜历史、朝鲜地理、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苏联派和中国派采取的是苏联式或者中国式的革命方法,不适合朝鲜的国情”,反对亲华派的“事大主义”和亲苏派的“教条主义”。
主体思想在朝鲜发展中的作用_李明杰
![主体思想在朝鲜发展中的作用_李明杰](https://img.taocdn.com/s3/m/7a19c114c281e53a5802ff57.png)
主体思想在朝鲜发展中的作用□李明杰 何 涛(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朝鲜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主体思想。
朝鲜主体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又有其独特地创造与发展,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朝鲜主体思想对“以人为本”的继承与发展,从中吸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朝鲜;主体思想1.朝鲜主体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930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中国东北卡伦举行了朝鲜革命者参加的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和反帝青年同盟领导干部会议。
金日成在这次会议的报告中说:“革命斗争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才能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
”[1] “卡伦”会议确立的这种主导思想,标志着朝鲜主体思想的初步确立。
1955年金日成在对朝鲜劳动党的宣传鼓动工作者的讲话中正式提出“确立主体”。
1970年11月举行的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金日成同志的伟大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唯一指针。
1972年12月召开的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五届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以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现实的朝鲜劳动党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针”。
七十年代中期,朝鲜又提出了“全社会主体思想化”的口号。
1980年10月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
[2]在宣传和普及主体思想的过程中,朝鲜劳动党始终把人的自主性的实现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1982年3月31日金正日发表了一篇《关于主体思想》的论文,这篇论文被认为是关于主体思想的“全书”。
1994年金正日全面继承了金日成的主体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思想建设优于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依于主体。
在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金正日的带领下,主体思想在朝鲜成为了绝对权威的意识形态主导思想。
2.朝鲜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指导原则2.1 基本内容金日成指出:“主体思想是以人是一切的主人,人决定一切这一哲学原理为基础的。
朝鲜劳动党主体思想理论
![朝鲜劳动党主体思想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483d3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5.png)
主体思想理论主体思想的含义主体思想是阐明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也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
即人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
主体思想的本质主体思想的本质在于它是阐明对以人为本的世界的正确见解、观点和立场,指明以人民大众为主进行自主性斗争道路的思想。
主体思想的精髓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主体思想阐明了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以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并阐明人决定一切,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人的哲学原理。
主体思想的社会历史原理1. 主体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 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人类历史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史)3. 社会历史运动的性质(社会历史运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运动)4. 社会历史运动的推动力(在革命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自主的思想意识)主体思想的创立进步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群众只有受到进步思想的指导才能成为有力的历史创造者。
当然,并不是任何进步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根据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的程度和在指出斗争道路上的正确性程度,它们起着互不相同的作用。
在工人阶级出现之前,也曾有过反映社会先进阶级愿望的思想。
但是,过去时代的思潮,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就不能不受到限制。
只有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才能正确地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唤起人民投入革命斗争,有力地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是由卓越的领袖创立的。
一百几十年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工人阶级的领袖创立并发展革命思想的历史,是这一革命思想得到实现,变革世界的历史。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已登上斗争舞台的工人阶级指明了历史使命和解放的道路,推动了反对资本的斗争,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变为帝国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把马克思主义加以发展,提出了列宁主义,从而,鼓舞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投入了摧毁帝国主义堡垒、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开辟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端。
朝鲜_主体思想_考察
![朝鲜_主体思想_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f0bb7af8941ea76e58fa0447.png)
・政治学・行政学研究・朝鲜“主体思想”考察武文军 贺永泉(兰州市社会科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4)06-0005-04 收稿日期:2004-11-05 为了研究东北亚的政治经济,我们特地去朝鲜进行了短期考察。
“主体思想”是朝鲜劳动党和整个国家的基本意识形态,是朝鲜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指导理论,因此,我们首先就朝鲜“主体思想”进行一些评价和分析。
一、金日成主体思想的产生主体思想的创始人是朝鲜劳动党的创建人金日成。
现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指出,主体思想就是金日成主义。
朝鲜人把金日成创立主体思想的时间追溯得很远,认为这一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就由金日成提出并成为当时革命的指导思想。
据说1930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中国东北卡伦举行了朝鲜革命者参加的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和反帝青年同盟领导干部会议。
在这个会上金日成作了题为《朝鲜革命前进的道路》的报告,这个报告的思想内容就是主体思想的最初结构。
金日成在报告中说:“革命斗争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只有人民群众组织和动员起来,才能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
”[1]朝鲜政治家和学者都认为金日成卡伦会议上这一结论就是主体思想的基本内容。
按我们的理解,主体思想就是人民是主人,人民又是革命动力的思想观点。
今天看来,有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都不会感到这一提法的新颖和独创,但当时金日成针对革命者内部脱离人民,单靠职业革命家打天下的倾向,提出这一观点不能不说是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
金日成根据这一主体思想,又提出了革命的基本任务,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朝鲜独立,并清算各种封建关系,实行朝鲜的政治民主。
要完成这一任务按照主体思想就要依靠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
金日成指出,现阶段朝鲜的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小资产阶段、有良心的民族资本家和宗教徒,都是反日反帝的力量,而日本帝国主义、勾结日本的地主、资本家、亲日派、民族叛徒是革命的对象。
朝鲜对对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认识
![朝鲜对对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89d45cb2cc58bd63086bd06.png)
朝鲜对对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认识:朝鲜以主体思想---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为实现人民群众自主性的革命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方针”。
主体思想的内涵:一、独立自主地制定全部路线和政策,反对教条主义和事大主义二、强调人的自主性及思想意识在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三、强调以“先军政治”应对新挑战,建设强盛国家四、强调以新观念,从新的高度出发探索朝鲜式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朝鲜的实践模式:1955年12月,金日成在对党的宣传工作者讲话中提出,要以朝鲜革命作为“党的思想工作的主体”。
1963年10月,在金日成军事大学第七期毕业典礼上,号召“所有的人都要有为朝鲜革命服务的主体思想”,即“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
1965年4月,金日成在访问印尼演说时,又把主体思想概括为“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1970年11月,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金日成同志的伟大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唯一指针。
1972年12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现实的朝鲜劳动党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针”。
1980年10月,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
1992年和1998年两次修改宪法,都写入“以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方针”.金日成指出,“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至少要在周围的许多国家连续爆发革命,把帝国主义的包围变为社会主义的包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完全避免帝国主义者的武装干涉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阴谋,才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有了保证”。
金日成指出,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占领物质技术堡垒,这就是确立生产资料的单一的共产主义所有制,使生产力达到高度水平以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还必须占领思想堡垒,用共产主义思想彻底改造一切人。
朝鲜主体思想“主体”内涵及特点
![朝鲜主体思想“主体”内涵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cacc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7.png)
环球智库037朝鲜主体思想“主体”内涵及特点金日成作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其创立的主体思想是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被朝鲜人民誉为思想指针。
在主体思想中,“主体”的定义十分重要,只有弄清了“主体”的内涵,才能为我们全面理解把握这一思想提供理论基础。
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对“主体”的以下认识。
主体思想中“主体”的内涵在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本国、本民族为主体“主体”的第一个内涵是在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本国、本民族为主体。
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共产主义革命不可能在一国取得完全胜利,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是在几个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内取得胜利是革命胜利的必要保障。
金日成并未背离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主义原则,他曾指出:“不考虑世界革命,只顾自己生活得好,这种想法是民族利己主义,是与工人阶级革命事业的根本利益相违背的。
”但由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是革命仅在部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初步胜利,夺取了国家政权,并且社会主义政权仍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下,因此,巩固和捍卫社会主义国家的本国政权就成为投身国际主义革命的基础和前提。
金日成认为,不仅革命成功的国家应该支援革命尚未成功的国家,而且为了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工人阶级的民族队伍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也要保卫已经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
这一认识,基于把社会主义国家当作世界革命的基地和保存社会主义力量的堡垒。
同时,金日成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斗争中,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
在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外部的支援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固在保卫社会主义有生力量时,本国是主体力量,因此本国成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体。
国家不是抽象的,国家是由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民构成的,因此在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必然有不同的特点,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依据不同的特点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要以本国国情为出发,以本国为建设主体。
由经济战略浅析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改革
![由经济战略浅析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fc11636f111f18583d05a7c.png)
由经济战略浅析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改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金日成同志创立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导方针。
主体思想的核心就是认为革命和建设的主人是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也在于人民群众。
主体思想最初主要是指在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丢掉依赖心理,树立主体意识,坚持自主立场和创造性立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反对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反对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
金日成把主题思想概括为“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
1.朝鲜的经济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关于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
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
根据朝鲜建国至今,所出现的带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经济发展规划及其在实践中对国民经济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战略阶段。
1.1战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优先战略朝鲜从建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产业政策。
1953年8月,朝劳动党三届六中全会制订了朝社会主义建设基本路线,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经济建设路线。
实施这一政策以来,朝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但事实上,朝经济迅速发展的5O一70年代,由于对重工业的过分倾斜,导致农业与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
1.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大第一主义战略20世纪7O年代中期以后,朝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失调日益突出,重工业比重远远超过轻工业。
农业与轻工业的严重滞后,引起了粮食与轻工业的严重短缺。
进入80年代,朝开始调整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关系。
但进入90年代以来,朝经济在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80年代明显停滞的基础上进一步恶化,国民所得从1990年起连续9年负增长,年均下滑幅度达到4.3%。
这使朝经济陷入严重的困境,朝人民生活质量不升反降,粮食与轻工业品短缺现象日趋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朝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届二十一次会议确定1994—1996年为缓冲期,并提出“农业、轻工业、贸易第一主义”的新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一种改变资源配置优先顺序的政策)。
论朝鲜政治制度
![论朝鲜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676fa2a2af90242a895e57a.png)
论朝鲜政治制度
一、朝鲜国家的指导思想
即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
1.1主体思想指导地位的形成
1.2主体思想的中心要义
1.3主体思想的具体表现
(1)朝鲜社会主义与民族优越主义
(2)红旗思想
(3)强盛大国理论
(4)先军政治
二、国家的性质与任务
三、国家政治活动的基本原则
四、政治体制
以一党执政、唯一领导、世袭罔替为特点
4.1宪法
4.2国防委员会
4.3最高人民会议
4.4内阁
五、朝鲜的半岛统一政策
六、“后金正日时代”的朝鲜政治展望
参考文献[1】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孙叔林.当代亚太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3】(朝)外国文出版社编辑.朝鲜概况[M】.平壤:朝鲜外国文出版社,1961.
邓兵主编.亚洲国家历史与政治制度.军事谊文出版社,2009.02。
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影响
![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f4ff998804d2b160a4ec02a.png)
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影响摘要:朝鲜“主体思想”,又称“金日成—金正日主义”,自产生以来,一直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
“主体思想”是朝鲜国家和个人一切行动的指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蕴,并对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从朝鲜“主体思想”产生的背景、含义、哲学意蕴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四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对朝鲜主体思想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朝鲜,解决朝鲜半岛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朝鲜;主体思想;哲学意蕴;影响朝鲜由于地理位置、朝鲜半岛统一等热点问题,一直深受世界很多国家的关注。
但由于意识形态、能接触到的朝鲜一手资料有限、难以对朝鲜进行调研等问题,很多具有冷战思维的学者认为朝鲜是一个“不正常”的国家,但其实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似性,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个性。
要想真正了解朝鲜的“主体思想”必须放下意识形态,从客观的视角出发,在立足于朝鲜现实的基础上,分析朝鲜“主体思想”产生的背景、含义、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笔者选择朝鲜“主体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影响,对“主体思想”进行粗浅的探讨,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
一、朝鲜“主题思想”产生的背景从外部因素来看,朝鲜长期受到日本殖民统治的压迫,急需要翻身当主人,走上一条自主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给朝鲜带来了很大的鼓舞,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朝鲜人民开始了反压迫的斗争,而斗争又是需要理论指导的,主体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从内部因素来看,以金日成为首的游击队是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主要力量,金日成在中国学习了很多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金日成自身也学习了很多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朝鲜的发展道路,于是在不断探索中,主题思想应孕而生。
从朝鲜的建设历史来看,自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局势暂时趋于稳定,逐步开始进行国内建设,但是当时朝鲜深受“事大主义”[1]和“教条主义”的影响。
朝鲜本世纪初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朝鲜本世纪初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https://img.taocdn.com/s3/m/582ae33f3968011ca300912c.png)
第三节朝鲜、古巴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点:朝鲜的“主体思想”及其内容一、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一)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政策朝鲜本世纪初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朝鲜人民在金日成同志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5年8月获得解放.同年l0月lo日在平壤召开党的成立大会,组成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
1946年2月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随即完成了土地改革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同年8月北朝鲜共产党与朝鲜新民党合并成立北朝鲜劳动党。
1948年9月9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宣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6月北朝鲜劳动党同南朝鲜劳动党合并,发展成为朝鲜劳动党。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位于朝鲜半岛的北半部,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
境内多山,山地面积占80%,水产资源和地下资源丰富,有200多种有用矿物;平原较少,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沿海一带。
首都平壤有人口200多万。
朝鲜人民在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45年以前朝鲜是个殖民地,朝鲜北部的民族资本不足6%.工矿企业总资本的94%掌握在日本垄断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手里。
1950年爆发战争,给朝鲜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953年7月停战后,朝鲜在一片废墟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其成绩得来不易。
据报道,朝鲜工农业增长速度一直较高,如1978一1984年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2.2%。
1953—1986年间,电力由10.2亿度增至520亿度,煤炭由7l万吨增至7800万吨,钢由o.4万吨增至673万吨。
1944年全年生产的工业品,到1977年只需5天就能生产出来。
1953—1984年间粮食由232.7万吨增至1000万吨。
农业实现了电气化和水利化,机械化和化学化也有很大进展。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逐年增加。
试论朝鲜社会主义改革
![试论朝鲜社会主义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4f9a83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3.png)
试论朝鲜社会主义改革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焦点。长期以来,朝鲜坚持自己的主体社会主义和先军政治,拒绝变革,但在2002年,朝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调整了物价、工资等体制,还决定开放新义州工业园区,为世人所震惊。虽然朝鲜本身从未使用过“改革开放”一词,却实际上谨小慎微地推行了改革。一、主体社会主义概述:朝鲜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1.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朝鲜战争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分裂,出现南北朝鲜。1950年后期,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苏联开始减少了对朝鲜的援助,朝鲜意识到自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金日成逐渐形成主体社会主义的思想。1955年12月,在朝鲜劳动党宣传干部大会上,金日成以“反对思想战线上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主体”为题发表讲话,这是他第一次提出要树立“主体思想”的问题。[1]1963年他进一步把“主体思想”表述为“在思想上树立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2.朝鲜主体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地位关于内涵,金日成进一步指出,树立主体,就意味着坚持这样的原则:独立地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并且主要依靠自力的力量,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的一切问题。“每个党在本国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进行革命斗争,并通过这一斗争丰富国际革命运动的经验,为进一步发展这一运动做出贡献。”“主体思想”是朝鲜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最高指导方针。1970年朝鲜劳动党五大通过的党章中,明确把“主体思想”定义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体现于朝鲜的现实,1972年朝鲜社会主义宪法也规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主体思想”作为自己的指针。3.朝鲜主体社会主义的特点第一,政治上强调主体社会主义特色。按照“主体思想”,朝鲜劳动党首先抓思想革命,其次抓技术和文化革命,多次强调,“主体社会主义”就是主体思想的体现和运用。第二,坚持以军事为中心的“强盛大国”战略,在全党全国推行“先军政治”思想。先军政治的基本内涵是“军事先行,先军后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实行“先军领导”,经济上推行“先军经济路线”,外交上实施“先军外交战术”。1998年,金正日又提出建设思想强国、军事强国和经济强国的“强盛大国”的战略。第三,经济上坚持计划经济,反对市场经济,实行有限开放政策。朝鲜建国以来,通过朝鲜人民几十年的努力,朝鲜在工业、农业和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二、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缘起朝鲜是在长期面临美国威胁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虽然冷战年代朝鲜与苏联在政治、经济方面合作广泛,但在理论与实践上,与苏东模式早有距离。长期以来,朝鲜劳动党在“主体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与众不同的道路。1990年开始,朝鲜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使得朝鲜的发展遭遇了挑战和困难,朝鲜开始进行改革。朝鲜改革的背景,可从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国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苏东剧变,是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大挫折。朝鲜意识到,必须对现有的社会主义体制做出改变,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抵御西方国家的冲击。此外,苏东剧变,也使得朝鲜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市场的消失,从而使朝鲜失去了经济战略物资的主要供应来源。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榜样作用。中国无疑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给朝鲜极大的触动,朝鲜希望采纳中国的某些做法,实现本国的经济发展。第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给朝鲜的巨大生存压力。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对朝鲜敌视,朝鲜的地缘政治环境恶劣。苏东剧变以来,更是就核问题等诸问题向朝鲜施压。第四,韩国快速发展给朝鲜的压力。1970年代以前,朝鲜的经济水平高于韩国,然而随着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朝鲜被韩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由于过大的经济差距,朝鲜人民对于韩国有一定的向心力,这都给了朝鲜巨大的压力。国内方面的因素,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朝鲜逐渐恶化的经济形势。1990年以来,朝鲜经济进一步恶化,从1990年开始到1998年连续9年经济出现负增长,经济危机严重。朝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同时,朝鲜始终坚持自主的民族经济建设路线,避免了对外依赖和从属,但由于没有参加国际分工,技术、信息等严重不足,逐渐导致经济的严重恶化,配给制机能失灵,国内分工体系混乱,地下经济猖獗。第二,连续的自然灾害,粮食严重短缺,人民生活困顿。1990年开始,朝鲜连续几年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欠收,粮食严重短缺,朝鲜必须对原有的农业生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第三,朝鲜劳动党在坚持社会主义主体思想的前提下,治国理念和方针有了些许的变化。在如何看待市场经济的问题上,原本朝鲜对市场经济是持严厉批判和否定态度的,但由于中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朝鲜也开始不再回避市场经济,派出大批学者官员到中国学习市场经济,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可以搞一点市场经济。三、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内容1.朝鲜的经济改革内容朝鲜的社会主义改革,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改革。进入1980年以后,朝鲜开始强调自主民族经济和改革开放并不矛盾。1982年金正日在“对于主体思想”一文中主张“以自力更生原则发展自主的民族经济,并不意味着关着门搞经济。”[4]朝鲜对外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委员长也明确表示:“自主的民族经济,反对他国的经济约束,但并不反对合作关系。”[5]朝鲜试图通过重新解释民族经济论,把经济开放理论正当化,但由于“主体思想”在经济上反映的自主的民族经济和改革之间存在矛盾,朝鲜只能形成有限的改革政策。2001年,金正日发表了“关于改善并强化社会经济管理指针。”[6]以此为标志,朝鲜的经济运行体制开始松动。最终在2002年7月1日,朝鲜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改善和完成”为口号,颁布了系列经济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配给制发生变化。例如,粮食由原先统一分配,变为可以到市场上购买。第二,劳动力工资和物价大幅度上调。如平壤的大米由每公斤8分钱涨到44元,物价大幅上涨,朝鲜居民的工资也随之上升,但是分阶层有所不同。[7]第三,废除平均主义分配,实施差别工资。将按能力工作,根据需要分配的共产主义方式转化为按能力工作,根据成果分配的社会主义方式。第四,赋予了下级部门更多的自主权。国家计划委员会只制定宏观重要指标,具体的细节指标由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第五,部分地引进了市场机能。允许“社会主义物资交流市场”的存在,使原材料、零配件允许企业间进行买卖成为可能,并使地方企业自己制定生产品的价格及销售。2.朝鲜的开放政策朝鲜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四个地区为起点,西部以新义州,南部以开城,东部以金刚山,北部以罗津、先锋地区。地区改革开放战略以新义州特区建设为主轴,开城工业园区建设为副。朝鲜以这两个地区为经济开发点,力图构筑周边地区的经济开发线。有关人士预测[8],朝鲜将开发南浦、元山和开城等地区,形成一定的开发面。朝鲜当局的战略意图是:第一,将新义州定为经济特区,而将开城定为比它低一级的经济开发区,是为了防止朝鲜经济对韩国经济依存度的上升。第二,朝鲜的开放范围始终不包括首都平壤,是考虑到开放后有可能产生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四、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未来趋势分析朝鲜根据本国实际提出要建设朝鲜式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利于发展经济。朝鲜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朝鲜的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未来朝鲜改革的趋势,值得我们探究。总体来说,朝鲜改革开放的前景是广阔的,但在短期内,朝鲜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存在很多障碍,并不乐观。1.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有利因素目前,可以说是朝鲜比较好的改革时机,有诸多有利因素:第一,朝鲜劳动党的执政观念发生微妙变化。结合朝鲜社会主义在近些年发生的变化,金正日曾提出一些新思想,较之“主体思想”有一些新的提法,其中包括要高度重视朝鲜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而且对经济发展要采取新的调整措施和适度进行开放。第二,改革开放是朝鲜社会主义发展的必须条件。近年来,朝鲜经济之所以恶性循环,与僵化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朝鲜要摆脱困境,必须走全方位改革的道路。第三,朝鲜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朝鲜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近年来朝鲜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科技投入,人力资源和科技水平都有显著提高,这些均为改革的推行提供保证。第四,外部环境和地区国际关系有显著改善。冷战结束以来,朝鲜的地缘政治环境一直十分恶劣,但1998年以来,朝鲜对其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与韩国推动半岛统一,并与美日等国改善关系,这部分改变了朝鲜的孤立处境,便于争取外援,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不利因素朝鲜的社会主义改革,也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第一,朝鲜转变现有的思想观念、经济体制等有较大的困难。朝鲜的“主体思想”,对如何改革开放并无具体论述,而“主体思想”是朝鲜劳动党执政的灵魂,短时间很难对其进行大的改变。第二,苏联、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苏东的社会主义改革,造成了分裂和动荡,这使得朝鲜认识到,不能急于改革或是照搬他国经验,所以在相当长时期内,朝鲜不可能进行大改革。第三,朝鲜半岛的特殊环境也使得朝鲜的改革充满变数。朝韩关系虽有改善,但双方仍充满戒心,时有摩擦;美国也仍将朝鲜列为敌对国家名单,这都为朝鲜改革带来不确定的国际因素。综上所述,无论当前今后,朝鲜社会主义发展都面临许多困难,尤其是由于特殊地缘政治特征所造成的恶劣的外部环境,更成为朝鲜社会主义改革的巨大障碍,但朝鲜党和人民已经决心探索符合朝鲜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只要坚持不懈的走下去,社会主义改革的前景还是值得期待的。。
为什么管朝鲜叫主体
![为什么管朝鲜叫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95f5195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5.png)
为什么管朝鲜叫主体
朝鲜叫做主体,主要是由于它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
朝鲜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朝鲜古代,朝鲜就是东亚政治的中心,为成就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朝鲜称为“主体”,并成为亚洲国家共同的文化源泉。
朝鲜的文化影响也是其被称为“主体”的主要原因。
朝鲜的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其宗教,文化和艺术跨越世代,影响数千年不衰。
朝鲜的国制和政治制度也值得尊崇,受到了神话传说千古绚丽的影响。
朝鲜的古典艺术如诗词、戏曲、民谣等,都保持着传统风格而又极具特色,著名诗人朝野朗绘彩画也颇为著名。
朝鲜的传统乐器和舞蹈也令人称道,无论从声音,运动还是精神表现,都异常有趣。
朝鲜的种种历史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元素,对被称为主体有着重要的影响。
朝鲜以它的悠久历史和引人入胜的文化影响力,被称作主体。
与此同时,朝鲜的文化仍在发展,期待有能力的人们不断丰富它,使这个传统的文化永葆其魅力。
“主体哲学”:金日成出生后朝鲜人就有主体了
![“主体哲学”:金日成出生后朝鲜人就有主体了](https://img.taocdn.com/s3/m/2d4e228983d049649b665869.png)
“主体哲学”:金日成出生后朝鲜人就有主体了梁文道核心提示:什么叫主体思想呢?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么一本书,是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写的《关于主体哲学》,由金正日这位现任的朝鲜领导人去阐述他父亲的这套主体哲学,是有建设性的。
而且大家请注意,这本书它下面有个纪年的,它写的朝鲜外文出版社平壤出版,然后里面就写着主体91年,也就是括号2002年。
朝鲜现在的纪年方法很特别,除了公元纪年之外还有个主体纪年,主体纪年就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发明了主体思想这么伟大的事,就干脆呢变成一种纪年方法。
那这个纪年的元年是哪一年呢?纪年的元年也就是这个1911年,正好就是这个,也就是这个金日成出生那一年,换句话说的,从他出生那一年开始,朝鲜人民就有了主体了。
本文来源: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2007年7月23日文字稿,主持人:梁文道,原题:《开卷八分钟:金正日解释朝鲜的“主体哲学”》大家就算没去过朝鲜首都平壤,大概也都听说过平壤有这么一座塔,叫主体思想塔。
这主体思想塔是为了要庆祝当年金日成70大寿的时候特地兴建起来的,大家看看这座塔非常的雄伟壮阔。
它是全平壤最高的建筑物,白天你登上去就俯瞰整个朝鲜这个平壤市,晚上它就会发出万丈的光芒照耀整个平壤,象征着主体思想的无坚不摧,光辉灿烂,带领着全朝鲜人民奋发向上,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什么叫主体思想呢?今天给大家介绍这么一本书,是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写的《关于主体哲学》,由金正日这位现任的朝鲜领导人去阐述他父亲的这套主体哲学,是有建设性的。
而且大家请注意,这本书它下面有个纪年的,它写的朝鲜外文出版社平壤出版,然后里面就写着主体91年,也就是括号2002年。
朝鲜现在的纪年方法很特别,除了公元纪年之外还有个主体纪年,主体纪年就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发明了主体思想这么伟大的事,就干脆呢变成一种纪年方法。
那这个纪年的元年是哪一年呢?纪年的元年也就是这个1911年,正好就是这个,也就是这个金日成出生那一年,换句话说的,从他出生那一年开始,朝鲜人民就有了主体了。
主体思想的创立
![主体思想的创立](https://img.taocdn.com/s3/m/13571af3fab069dc50220147.png)
主体思想的创立伟大的金日成同志在20世纪20年代中叶踏上革命征途,在深刻地分析和总结当时朝鲜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下呻吟的情况,揭示了两条革命真理。
主体19年(1930年)夏天,伟大的金日成同志在中国东北的卡伦地区召开历史性会议,阐明了主体的真理。
首先,革命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只有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才能获得革命的胜利。
并且,朝鲜革命的主人是朝鲜人民,朝鲜革命归根结底要依靠朝鲜人民自己的力量、根据朝鲜的实际情况来加以推进。
主体思想的创立是完成朝鲜革命的一个历史性事件。
金日成同志提出主体思想,并把它成功地落实到革命斗争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更加深入发展了主体思想。
这样,朝鲜人民成为自主的人民,摆脱出糟踏国家、葬送革命的事大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而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开拓了民族的前进道路。
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自己本身,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也在于自己本身,这就是主体思想阐明的铁的真理。
有了主体思想,沦为亡国奴的朝鲜人民才能踊跃投入争取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斗争,而且在创造和建设中也作为不认不可能的奇迹的创造者和时代的英雄大显其尊严。
金日成同志在主体思想的旗帜下胜利地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斗争,终于完成了解放祖国的历史大业。
解放后,他在建设新社会的时期也贯彻主体思想,根据我国人民的要求和国家的实况,在短期间内完成了民主改革。
不仅如此,他在击退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也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主体的战略策略和战法,发动人民军军人和人民高度发挥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和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赢得了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后,金日成同志按照主体思想的要求,坚持思想上主体、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和国防上自卫的原则,把朝鲜转变成了一个自主、自立和自卫的社会主义强国。
伟大的金正日同志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主体思想,使之成为自主时代伟大的指导思想。
伟大的金日成同志创立主体思想,开创自主时代的新历史,把人民群众实现自主性的革命斗争发展到新的更高阶段,他的那伟大功绩将彪炳千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思想的含义主体思想是阐明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人,也是推动革命和建设的力量。
即人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
主体思想的本质主体思想的本质在于它是阐明对以人为本的世界的正确见解、观点和立场,指明以人民大众为主进行自主性斗争道路的思想。
主体思想的精髓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主体思想阐明了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以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并阐明人决定一切,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人的哲学原理。
主体思想的社会历史原理1. 主体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2. 社会历史运动的本质(人类历史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史)3. 社会历史运动的性质(社会历史运动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运动)4. 社会历史运动的推动力(在革命斗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自主的思想意识)更具体的内容包括政治的自主、经济的自立、国防的自卫。
其“革命的首领观”称“人民是革命建设的主人。
人民应当接受首脑的指导。
首脑是头,党是躯体,人民是手足,躯体和手足应当听从头脑的指挥。
如果没有头脑,就失去了生命”。
其“社会政治的生命体论”称“父亲给人肉体的生命,领袖赐予人政治的生命。
领袖是父亲一样的恩人。
如同在家庭中应当听从父亲的绝对领导一样,人民应当无条件地忠诚团结在领袖周围,应当以忠、孝来爱戴领袖,领袖是赐予人民生命的恩人和慈父”。
编辑本段发展主体思想的概念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关于消除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建立主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反斯大林主义秘密报告中提出。
由于苏联出现了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潮,朝鲜劳动党内也出现了反对金日成个人崇拜的力量,以苏联派和延安派为代表。
金日成在镇压并肃清这两派反对势力后,提出“朝鲜革命应该以朝鲜劳动党的思想为主体,因为朝鲜劳动党熟悉朝鲜历史、朝鲜地理、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苏联派和中国派采取的是苏联式或者中国式的革命方法,不适合朝鲜的国情”,反对亲华派的“事大主义”和亲苏派的“教条主义”。
以此为契机,“主体”这一用语开始出现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生活中。
1967年,金日成综合大学总长黄长烨将金日成有关朝鲜革命的想法综合成思想体系,提出主体思想是朝鲜在从反封建主义时期到共产主义时期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
主体思想在1977年之后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成为朝鲜劳动党和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使用根据金正日的主体思想,实施主体在国家政策的要求如下:1、人民必须在思想和政治上独立,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并有独立的国防系统;2、政策必须反映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政策要充分运用在革命建设中;3、革命建设的方法必须符合本国局势;4、革命建设最重要的工作是塑造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并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根据主体思想,还要教育人民绝对忠诚于党和领袖。
其“革命的首领观”称:“人民是革命建设的主人。
人民应当接受首脑的指导。
首脑是头,党是躯体,人民是手足,躯体和手足应当听从头脑的指挥。
如果没有头脑,就失去了生命。
”其“社会政治的生命体论”称:“父亲给人肉体的生命,领袖赐予人政治的生命。
领袖是父亲一样的恩人。
如同在家庭中应当听从父亲的绝对领导一样,人民应当无条件地忠诚团结在领袖周围,应当以忠、孝来爱戴领袖。
领袖是赐予人民生命的恩人和慈父。
”从本质上讲,主体思想是以封建时代忠君思想、父权思想为内核,以马克思主义的名词概念为装饰的理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根本区别的朝鲜官方的历史记载中称,第一次运用主体思想的实践是朝鲜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至1961年,又称为千里马运动)。
该五年计划促成了朝鲜的经济快速发展,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力求能够在政治上独立于苏联和中国。
不过,千里马运动的蓝本就是以前苏联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千里马运动也参考了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活动,且成功地避免了大跃进的负面后果。
苏联一直保持对朝鲜的援助,直到其1991年解体。
朝鲜战争后,1953年至1963年,朝鲜依赖于“兄弟”国家的经济援助和贷款,以及1953至1976年期间苏联提供的工业援助。
苏联解体后,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自然灾害,朝鲜经济陷入了危机,几年后,中国同意将像前苏联一样对朝鲜提供每年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的援助。
自2007年,根据六方会谈达成的协议,朝鲜还收到重油供应和技术援助。
相关为祝贺金日成七十寿辰,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于1982年建起了“主体思想塔”,作为“主体思想”的象征。
先军政治“先军政治”是1995年1月1日金正日视察蟠松哨所时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以军事工作为先,一切以军事工作为重。
“没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没有子弹就不能生存。
”朝鲜媒体上这句话,生动概括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倡导的“先军政治”思想。
苏联解体后,朝鲜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更加剧了这一点。
所以,近年来,金正日多次强调要坚持“先军政治”。
“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绝对不会改变,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就不能保卫国家和民族的自主权、生存权和社会主义。
”金正日在多个公开场合说,“先军政治就是万能宝剑”。
内容“先军政治”主要包括4方面的内容:一是突出军队地位。
朝鲜通过对社会阶层次序的调整,将军人置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3大阶层之前,以突出军人的地位。
二是执行“先军”领导方式。
由领袖重点抓军队工作,再以治军方式推动全社会工作。
领袖抓军队主要是以走访视察军事单位进行现场指导方式开展。
对社会工作,朝鲜领导人要求各级干部像指挥战斗那样指挥工作,提出的方针政策也多用军事术语来表达,比如对具体的经济任务要开展“进攻战”、“歼灭战”等。
三是保障军费投入。
朝鲜领导人多次强调,“国家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障国防费用的支出”。
四是启迪军魂,增强凝聚力。
朝鲜通过“先军政治”,选择军人作为社会进步的先导,用军人的奉献精神焕发国民的凝聚力。
军事--第一国事先军政治是视军事为第一国事,以革命军队作为骨干和主力,保卫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推进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式。
视军事为第一国事,这意味着在制定和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和政策时把重视和加强军事看作是必须放在头等位置的重要工作。
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是取决于幅员大小和人口多少,而是取决于军事力量如何。
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增强总体国力的关键。
以革命军队作为骨干和主力推进革命和建设,这意味着把革命军队建设成无敌必胜的强军来保卫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依靠革命军队的革命气质和战斗力大力推进整个社会主义建设。
目的世界上著名的先军政治国家是朝鲜,其先军政治的目的在于:保卫祖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在反帝反美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建成社会主义强盛大国。
性质先军政治的革命性质为:它是依靠革命武装力量粉碎帝国主义反动派的种种侵害活动,维护和担保人民群众的自主性、国家和民族的自主性的有原则的、正义的、反帝自主的政治,是崇高的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的政治。
原因先军政治占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方式的地位。
先军政治之所以成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方式,其一是因为它是保证始终坚持和切实贯彻革命的根本理念、根本原则的政治,其二是因为它是在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进程中必须持之以恒的政治方式。
要求先军政治的基本要求:一是加强革命军队。
因为革命军队是国家军事力量的基本,先军政治的旗手。
二是以革命军队作为样板和主力,加强革命的主体。
这是以一个思想和信念、同志友爱和道义为基础,将社会的一心团结发展到全党、全军、全民的一心团结,加强革命的政治思想威力的重要保证。
三是以革命军队为支柱大力推进整个社会主义建设。
这使革命军队带头承担国民经济的艰难部门,打开社会主义建设的突破口,使社会的所有成员以革命的军人精神和军人的斗争作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革命的军人精神是以誓死保卫领袖的精神、誓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英勇牺牲精神为根本的崇高革命精神,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革命精神的最高表现,是象征和代表先军时代的革命精神,是使军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奇迹、建立殊勋的革命的、战斗的思想精神武器。
发展在朝鲜,先军政治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全面加以实现。
今天,主导社会主义朝鲜的政治方式是先军政治。
先军政治是以上世纪初金日成创立的主体思想为基础的。
无论什么思想都以一定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
主体思想是根据备受压迫和歧视的人民群众当上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一新时代的要求创立的。
朝鲜革命领袖金日成以实际斗争验证了:革命的主人是人民群众,只有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教育他们,并把他们组织动员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革命不能靠人家的承认和指示进行,而要按照自己的信念,由自己负责进行;一切问题都应自主地、创造性地加以解决。
在此基础上,他于1930年6月在卡伦召开的共青及反帝青年同盟干部会议上,阐明了主体思想的原理。
朝鲜革命的整个过程彻底体现了主体思想的原理:自己命运的主人是自己,开拓自己命运的力量也在于自己。
金日成在革命活动的初期就提出要解放被日寇强占的祖国,就必须靠朝鲜民族自己的力量开展有组织的武装斗争,便首先组建武装队伍,依靠这支武装实现了解放祖国(1945.8)的历史事业。
解放后,朝鲜人民成功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历时3年的朝鲜解放战争中取得了伟大胜利,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了有人说过一百年也完不成的战后恢复建设,建成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短短14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这些值得自豪的成就都是朝鲜人民的自主精神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这过程中,朝鲜人民从历史的客体成长为历史的主人,坚持政治上自主、经济上自立、国防上自卫的原则,建成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社会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社会主义接连崩溃,世界政治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资本主义势力乘机攻击社会主义自主力量,特别是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亚洲的咽喉——朝鲜。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势力为了靠实力遏制朝鲜,空前强化军事活动,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施加压力,策划使朝鲜窒息。
朝鲜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酷考验和困难,不得不单枪匹马同资本主义国家针锋相对,迎击资本主义势力的集中攻势。
先军政治是致力于加强军队,把军队作为国家的支柱和革命的主力军,依靠军队推进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革命领导方式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式。
先军政治是把金日成重视军事的思想和路线继承下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以深化发展的。
近年来,朝鲜面对着西方联合势力变本加厉的对朝孤立扼制活动,守住了自己的思想和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面前畅所欲言,扩大了对外关系,这都是因为有先军政治的威力。
在先军政治下,朝鲜在高水平上实现了军队和人民在思想、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上的一致。
社会上蓬勃开展着学习军队创造的革命的军人精神和斗争作风的运动。
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所有领域打开突破口,人民按照军队的精神和工作态度在生产和建设中创造奇迹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