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分析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个人总结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个人总结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GIS1.地理空间数据处理与建模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是:(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它通过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证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特征和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认知、解释、预测和调控。

2.1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概述按照不同的挖掘任务,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可以分为预测模型发现、聚类、关联规则发现、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发现、异常值分析和趋势发现等。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包括三大支柱模块: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联机分析处理(OLAP)模块和空间数据挖掘模块.2.2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典型方法:⑴地理空间统计方法: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统计方法,主要是基于空间中邻近的要素通常比相离较远的要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一原理。

ⅰ.与传统分析有两大差异:①空间数据间并非独立,而是在多维空间中具有某种空间相关性,且在不同的空间分辨率下呈现不同的相关程度;②大多数空间问题仅有一组(不规则分布空间中)观测值,而无重复观测的资料。

ⅱ.地理空间统计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①地统计;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

根据离散数据生成连续表面,通过空间自相关进行空间预测。

②格网空间模型:用以描述分布于有限(或无穷离散)空间点(或区域)上数据的空间关系。

③空间点分布形态: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许多资料是由点(或小区域)所构成的集合。

由于形成机制不同,空间点分布形态具有随机、丛聚或规则等不同类型。

⑵地理空间聚类方法:地理空间数据聚类是按照某种距离度量准则,在大型、多维数据集中标识出聚类或稠密分布的区域,从而发现数据集的整体空间分布模式。

该方法把空间数据库中的对象分为有意义的子类,使同一子类内部的成员有尽可能多的相同属性,而不同的子类之间差异较大。

⑶地理空间关联分析:地理空间关联分析利用空间关联规则提取算法发现空间数据库中空间目标间的关联程度.GIS数据库是典型的空间数据库,从GIS数据库中挖掘空间关联规则是理解GIS模型和将GIS数据转化成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GIS考试重点总结复习重点

GIS考试重点总结复习重点

GIS考试重点总结复习重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其间是自然地理过程和生命及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场所。

GIS中也常用地理空间来表达空间的概念。

高程指空间某点高于或低于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主要用来提供地形信息。

高程基准面即大地水准面。

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就是大地测量控制系统,用以建立地球的几何模型来精确的测量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坐标,包括平面位置和高度值。

大地测量控制系统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

地理空间的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等多种类型。

按数据发布形式,GIS中的空间数据可以分为4D数据:1、数字线画图(DLG)数据:DLG数据是现有地形图要素的向量数据,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关的属性信息,全面的描述地表目标。

2、数字栅格图(DRG)数据:DRG数据是现有的纸质地图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栅格数据文件。

每一幅地形图在扫描数字化后,经几何纠正,并进行内容和数据压缩处理,即可以得到数字栅格图。

3、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DEM数据是以数字形式表达的地形起伏数据。

4、数字正射影像(DOM)数据:DOM数据是对摇感数字影像,经逐像元进行投影差改正、镶嵌,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数字正射投影影像数据。

矢量数据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简称为栅格数据结构,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各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地图投影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开的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上或可展开成平面的曲面(如:圆锥面,圆柱面,椭圆柱面等)上,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1949年后,高斯-克吕格投影被确定为我国地形图系列中1:50万、1:20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数学基础。

空间分析知识点总结

空间分析知识点总结

空间分析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旨在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空间建模,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模式。

空间分析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现象具有空间相关性,即地理现象在空间上是有规律可循的。

因此,通过空间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关联,以及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空间分析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空间数据1. 空间数据类型空间数据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是以点、线、面等基本要素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适合表示地理要素的几何形状和拓扑关系;栅格数据则是以二维网格的形式来表示地理现象的数据类型,适合表示地理现象的连续分布。

2. 空间数据结构常见的空间数据结构包括点、线、面和多点、多线、多面等复合结构。

这些数据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几何表示形式和空间拓扑关系,能够准确地描述地理现象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三、空间分析方法1. 空间关联分析空间关联分析是研究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依存性的方法,主要包括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

通过空间关联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相互影响关系,为我们理解地理现象提供重要参考。

2. 空间插值分析空间插值分析是一种通过已知的点数据来推断未知位置上的数值的方法,主要包括反距离加权插值、克里金插值、样条插值等。

通过空间插值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局部观测值推断整个区域的数值变化情况,从而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和模拟。

3. 空间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基于空间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空间集聚度、空间自回归、空间平滑等。

通过空间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关联性,为我们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变化提供重要依据。

4. 空间网络分析空间网络分析是一种基于网络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路径分析、服务区分析、网络优化等。

通过空间网络分析,可以解决路径规划、物流配送、交通规划等实际问题,为我们优化空间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空间分析总结

空间分析总结

3、 方差与标准差
1) 方差: 是均方差的简称,是以离差平方和除以变量个数求得的,记为σ2; 2) 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4、变差系数: 用来衡量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对变化的程度,它是无量纲的量。 为标准差除以平均数取百分。
定义 全局 趋势面(思想,定义) 泰森多边形 方法 局部 IDW (思想,定义) 样条函数(思想,定义)
地址分配与资源分配
地址匹配
将路径分析和地理编码结合起来使用,如物流配送, 需要将货物送到多家单位。此时可先通过地理编码进行地 址查询,获得各单位的地理位置,再利用最短路径方法确 定最短送货线路。
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模型中的网络主要由中心点(分配中心)组 成,有两种分配方式:一是由分配中心向四周输出资源; 另一种是从四周向分配中心集中资源。资源分配的应用包 括消防站点的分布和求援区划分、学校/工厂选址、停水/ 停电对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等。
■定义: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 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GIS应用模式
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GIS技术应用的发展,确 定GIS的应用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回答以下问题: 定位(Location):对象在何处? 条件(Condition):哪些地方符合......特定的条件? 趋势(Trends):从何时起发生了哪些变化? 模式(Patterns): 对象的分布存在何种空间模式?
质心量算
定义:目标的半径位置或保持均匀的平衡点,一般为多边
形的几何中心或质心。
计算公式:
XG
w x w
i
i i
YG
w y w
i
i i
i为离散目标,w为权重,x,y为目标坐标

《GIS空间分析》考试重点

《GIS空间分析》考试重点

《GIS空间分析》考试重点第一章1、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实质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2、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

3、维度类型:非空间维度、空间—非空间维度、空间—空间维度4、空间分析:是对数据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或二者共同信息的统计描述或说明第二章1、常用椭球面上的坐标系统: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UTM坐标系、WGS —84世界大地坐标系、独立坐标系2、地理空间数据特征:时空特征、多维结构、多尺度性、不确定性、海量性特征第三章1、空间量测与计算是指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目标的基本参数进行量算与分析,如空间目标的位置、距离、周长、面积、体积、曲率、空间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等。

2、最近邻分析是一种分析点位置关系的点模式分析法,通常分为顺序法和区域法两种方法。

无论是哪种方法,它分析过程的中心思想都是先测出每点与其最近点间的距离,然后将量测值与所测距离的均值进行比较。

这种统计方法仅涉及计算每对最近点间距离的平均值,平均最近邻距离提供了空间分布中点之间距离的量度或点之间的距离指数。

第五章1、缓冲区分析则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一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

2、缓冲区分析适用于点、线或面对象,如点状的居民点、线状的河流和面状的作物区等。

3、泰森多边形:将所有相邻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气象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用这个多边形内所包含的惟一一个气象站的降雨强度来表示这个多边形区域内的降雨强度,该多边形称为泰森多边形4、泰森多边形建立过程:①建立Delaunay三角网,对离散点和形成的三角形进行编号,并记录每个三角形是由哪三个离散点构成的;②找出与每个离散点相邻的所有三角形的编号,并记录下来;③ 将与每个离散点相邻的所有三角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排序; ④ 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并记录下来;⑤ 连接相邻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即可得到泰森多边形。

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

1、地理空间数据的特征答:三个基本特征•属性特征(非定位数据),表示实际现象或特征,例如变量、级别、数量特征和名称等。

•空间特征(定位数据),表示现象的空间位置或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特征又称为几何特征或定位特征,一般以坐标数据表示。

•时间特征(时间尺度):指现象或物体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的周期有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和长期的等。

2、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答: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3)地理空间数据4) 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3、地图投影(概念、类型、与地理坐标的区别)答:1)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a.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Conformal (true shape)—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

•等积投影Equivalent (equal area) —定义为某一微分面积投影前后保持相等,亦即其面积比为1,即在投影平面上任意一块面积与椭球面上相应的面积相等,即面积变形等于零。

•等距投影Equidistant —定义为沿某一特定方向的距离,投影前后保持不变,即沿着该特定方向长度比为1。

在这种投影图上并不是不存在长度变形,它只是在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

等距投影的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b.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和非几何投影i).几何投影•方位投影Azimuthalor true direction: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圆柱投影Cylindrical: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圆锥投影Conic: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第四讲 GIS应用方法-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第四讲 GIS应用方法-空间分析

3)从侧重发展方向(决策支持)的角度看,空间分析对象 是以与决策支持有关的地理目标的空间信息及其形成机理, 主要强调相关数学建模及模型的管理与应用。空间分析可 理解为在对地理目标进行形态结构定义与分类的基础上, 对目标的空间关系和空间行为进行描述,为目标的空间查 询和空间相关分析提供参考,进一步为空间决策提供服务 的功能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回归 分析、空间统计-机理模型、空间运筹模型等。
5)趋势面分析: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计算出一个空间曲面,并以 此空间曲面去拟合地理要素分布的空间形态,展示其空间分布规 律,常用回归分析方法等;
6)空间相互作用分析:主要是定量分析各种“地理流”在不同区 域之间“流动”的方向和强度。譬如,运用线性规划方法研究区 域内的人口流动问题、产业布局及其优化问题等;
GIS应用从早期的空间数据结构和计算机制图,逐步发展空间分 析功能。从基本的分析(“Where”,”What”,”How to”),发展到高级的 分析(所处位置与周围环境关系及其动态模拟,如设施区位选址、 自然灾害预测等)。
空间分析正成为GIS应用关注的焦点,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用日益广泛。如环境污染监测模拟、城市规划与管理、洪水灾 害分析、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等。
第四讲 GIS应用方法-析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有不同的定义方式。 1)从侧重于空间实体的图形与属性交互查询角度看,空间分析是 以地理目标的空间关系为分析对象,从中获取派生的信息和新的 知识。包括以下内容:拓扑空间查询、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 空间集合分析和地学分析。 2)从侧重于空间信息的提取及其传输角度看,空间分析是以地理 目标的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分析对象,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 息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空间信息包括位置、分布、统计、关系、 关联、趋势和运动,对应的空间分析内容包括空间位置分析、分 布分析、形态分析、关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GIS空间分析复习.doc

GIS空间分析复习.doc

GIS空间分析复习资料1、数量地理学:又称计量地理学或地理数量方法,是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学研究的科学。

它试图以定量的精确判断来弥补定性文字描述的不足;以抽象的、反应本质的数学模型去刻画具体的、庞杂的各种地理现象;以对过程的模拟和预测来代替对现状的分析和说明;以合理的趋势推导和反馈机制分析来代替简单的因果关系分析。

2、从三个角度理解GIS:一、GIS是客观现实世界抽象化的数字模型;二、GIS是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显示与制图的集成工具;三、GIS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模拟与可视化的技术平台。

3、地理计量:应用计算技术求解地理问题的理论、方法和过程,本质上可认为是对地理学时间与空间问题所进行的基于计算机的定量化分析4、数据挖掘:是一个由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和可视化等多学科与技术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5、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实质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6、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星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巾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

7、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典型方法:地理空间统计方法、地理空间聚类方法、地理空间关联分析、地理空间分类与预测分析、异常值分析8、空间分析:是地理学的精靛,是为解答地理空间问题而进行的数据分析与挖掘。

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方法,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I'可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9、空间分析本质特征:探测空间数据中的模式;研究空间数据间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空间数据模型;提高适合于所有观察模式处理过程的理解;改进发生地理空间事件的预测能力和控制能力。

、10、空间分析的研究对象:空间分析主要通过对空间数据和空间模型的联合分析来挖掘空间目标的潜在信息。

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及答案PDF.pdf

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及答案PDF.pdf

b.便于空间分析和地表模拟;
b.投影转换比较复杂。
c.现势性较强。
3、空间分析的内容及其在 GIS 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空间分析的主要内容:
a.空间位置: 借助于空间坐标系传递空间对象的定位信息,是空间对象表述的研究基础,即投影
与转换理论;
b.空间分布:同类空间对象的群体定位信息,包括分布、趋势、对比等内容 ;
读取曲线数据
获取阈值 e
曲线两端点为基线,储存为保留点。基线数 k=1

k>0?
是处理本次循环所有Fra bibliotek线。输出压缩后的保留点

所有基线判断完成?

存在点到基线距离大于 e?

删除该基线。K--

找出距离最大点,储存为保留
点。更新基线信息。k++
2、简述 dijkstra 算法原理以及绘制其工作流程图 答:(1)dijkstra 算法的原理
4
书山有路
b.检验从所有已标记的点 k 到其直接连接的未标记的点 j 的距离,并设置
d j = min[ d j , dk + lkj ] 其中, lkj 为从点 k 到 j 的直接连接距离。 c.选取下一个点:从所有未标记的节点中,选取 d j 中最小的一个 i
(4)、流分析 :就是根据网络元素的性质选择将目标经输送系统由一个地点运送至另一个地点的优 化方案,网络元素的性质决定了优化的规则。
网络流的最优化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网络最大流问题和最小费用流问题。最大流问题指的是在 一个网络中怎样安排网上的流,使从发点到收点的流量达到最大;在实际应用中,不仅要使网络上的流量 达到最大,或达到要求的预定值,而且要使运送流的费用或代价最小,即最小费用流问题。

GIS空间分析资料

GIS空间分析资料

GIS空间分析复习资料一、简答题1、地理空间数据挖掘典型方法:(1)地理空间统计方法:地理空间统计是指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统计方法,主要是基于空间中邻近的要素通常比相聚教员的要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这一原理。

地理空间统计模型可分为:地统计、格网空间模型和空间点分布形态。

(2)地理空间聚类方法:地理空间聚类方法是按照某种距离量度准则,在大型、多维数据集中标识出聚类或稠密分布的区域,从而发现数据集的整体空间分布模式。

该方法把空间数据库中的对象分为与意义的子类,是同一子类内部成员有尽可能多的相同属性,而不同的子类之间差异较大。

其方法主要有:分割法、层次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格的方法。

(3)地理空间关联分析:地理空间关联分析利用空间关联规则提取算法发现空间数据库中空间目标间的关联程度,其核心内容是挖掘空间关联规则。

(4)地理空间分类与预测分析:地理空间分类与预测是根据已知的分类模型把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到给定类别中,进行数据趋势预测分析的方法。

(5)异常值分析:若一个数据库包含的数据目标与通常的行为或数据模型不一致,则这些数据目标被称为异常值。

在很多情况下,异常值会导致重要隐含信息的丢失。

它是内在数据可变性的必然结果,对异常值进行检测和分析,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也是一项重要的数据挖掘技术。

2、属性数据的量测尺度?(1)命名量:命名量是空间属性量测中的的一个重要尺度,描述事物名义上的差别,起到区分不同本质空间目标的作用。

命名式的量测尺度也成为类型量测尺度,只对特定现象进行标示,赋予一定相知而不定量描述,对命名数据的逻辑运算只有“等于”或“不等于”两种形式而其近似均值只能使用众数。

(2)次序量:次序量是通过对空间目标进行排列来标示的一种量测尺度面对空间目标的描述不按值得的大小,而是按顺序排列,对次序逻辑运算除了“等于”或“不等于”之外,还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即“大于”或“小于”,但是它们之间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GIS)第五章-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GIS)第五章-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点与最近脊点的平均高差来确定。
二、地形剖面线计算
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对度数进行分级,以形成坡度分析的分级标 准。当需要时,也可以把度数转化为百分比。
坡度百分比=高差/长度×100%
• 影 与
y轴的夹角,即:
o
y


arctg
y zi1, j x zi1,
zi, j1
一、空间分析的意义
空间分析是GIS的重要功能之一,是GIS区别于其它类型系 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功能特征。
二、空间分析的定义
空间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是以地球科学原理 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 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构成、空间 演变等信息。
空间分析的对象 一系列跟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空间坐
一、数字地形模型的概念
数字地形模型DTM(Digital Terrain Models)是地 形起伏的数字表达,它由对地形表面取样所得到的一组点 的x、y、z坐标数据和一套对地面提供连续描述的算法组 成。简单地说,数字地面模型是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的 数据组,它代表着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
二、DTM的形式

xi1, j
xi1, j1 2
,
yi1, j
yi1, j1 2
,
zi1, j
zi1, j1 2

• 矢量 a,' b'
的计算
a'

pr

pl
x,0,

zi, j 1 zi1, j 1 zi, j 2
zi1, j

b'
• 坡度计算
z

10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学生

10GIS空间分析复习提纲——学生

Chp1 GIS空间分析绪论1 如何来理解GIS?GIS的组成有哪些?空间数据库视角,由各种地理数据组成,映射到软件中属于catalog模块部分;空间处理视角,由各种空间处理工具组成,映射到软件中属于arctoolbox模块地图可视化视角,由各种专题地图组成,映射到软件中输入arcmap模块2 如何地理空间?分析空间?工作空间?【1】地理空间现实中的地理空间指:具有空间参考。

时空位置集合GIS软件中的地理空间: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2】空间分析的前提与基础是什么?请论述转化到平面坐标系统的重要性?将空间数据转换到投影坐标系统下。

地图投影的重要性【3】空间分析中通常用到的坐标系统有哪些?怎样进行转化?地图投影?即时投影?屏幕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投影坐标系统【4】分析空间【5】工作空间3 什么是空间分析?空间分析的过程?4 根据所给数据与工具,将GPS数据导入GIS软件中,比较不同导入方式之间的异同,并将名为GPS discription的excel文件连接。

5 空间对象?我们在收集空间数据是需要关注空间对象的哪些数据?6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内容?7地理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8地理空间分析的本质特征?9GIS与空间分析的关系?1)侧重点不同2)GIS只是空间分析在一定阶段的产物。

紧密耦合或松散耦合进行处理和解决空间问题10GIS模型有哪些?场模型与格网模型的区别与联系?场模型、要素模型、格网模型、网络模型、空间对象模型和三维数据模型11 ArcGIS的空间处理方式?第二章空间量测与计算空间量测与计算的意义?2.1 空间量测尺度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尺度概念分别是什么?2.2 基本几何参数量测数据格式对位置量测、面积量测的影响?长度(距离测量:欧式/曼哈顿/耗费/路网)(最大/最短)ArcGIS中默认的距离含义(fuzzy、dangle、node match、weed、rms error)在无线电覆盖范围分析中,需要多大功率的发射器可满足整个区域都能够接受到信号?2.3 地理空间目标形态量测线状地物的形态因子:线密度、曲率和弯曲度面状地物形态因子:简单图形概括、完整性描述(欧拉数)2.4 空间分布计算与分析空间分布模式分析点要素分布指标第三章空间几何关系分析3.1 邻近度分析邻近度?空间查询基于空间位置的属性连接缓冲区分析的特点分析?定义?泰森多边形分析的特点分析?(优缺点)定义?叠置分析定义?目的?在自己学科领域中,提供缓冲区分析与泰森多边形分析的实例。

gis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

gis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

gis课程重要知识点总结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和工具。

它结合了地理、信息科学和技术,可用于解决各种空间分析问题,如地图制作、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习GIS课程对于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GIS软件和工具来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同时也会了解GIS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以下是GIS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GIS中的基础知识之一,它采用了经纬度坐标来表示地球表面上的点位。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如WGS84、UTM、投影坐标系统等,并学会如何在GIS软件中使用这些坐标系统。

2. 地图投影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上的三维空间转换成二维平面的过程。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地图投影的原理和分类,并了解不同地图投影对地图形状、面积、方向的影响。

3. 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GIS中的核心概念,它用来表示和存储地理数据。

学生需要了解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并学会如何在GIS软件中进行空间数据的操作和分析。

4. 数据采集和地理数据库数据采集是GIS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地理数据的获取、整理和管理。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并了解地理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5.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GIS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用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关联和模式。

学生将学习各种空间分析方法和工具,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6. 地图制作和可视化地图制作和可视化是GIS中的应用领域之一,它涉及到地图设计和制作、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表达。

在GIS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GIS软件设计和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专题地图、等值线图等。

7. GIS应用案例GIS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

空间分析重点

空间分析重点

空间分析考试复习要点一、空间分析的概念1.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对数据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或者二者的共同信息的统计描述或说明。

空间分析是从空间数据中提取空间信息。

2.简述空间分析与GIS的关系?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和作用?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空间分析是GIS和核心功能。

空间分析是GIS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新新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3.简述空间分析与空间应用模型的关系?空间分析与空间应用模型应区别开来,因为地理学研究中往往涉及和复杂的分析过程,这些过程尚不能完全用数学和算法来描述。

GIS应用模型具有复杂性,GIS所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是相当复杂的,且往往存在人为因素的干预与影响,很难用数学方法全面、准确、定量的加以描述,所以GIS应用模型时常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形式。

二、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4.分别从理论、算法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空间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空间分析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不确定性分析理论空间分析方法:矢量数据的分析方法、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三维数据的分析方法、属性数据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分析的应用:空间决策支持、空间分析的应用领域、空间分析软件和二次开发等5.请分别介绍地理学的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第三语言?自然语言,地图,GIS(GIS是关于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的空间信息技术)6.空间关系的类型:顺序关系、度量关系、拓扑关系7.拓扑空间关系:指拓扑变化下的拓扑不变量8.Voronoi区域:由到目标O i的距离比到所有其他目标的距离都近的点所构成的区域。

9.简述V9I模型及其特点?V9I模型既考虑了空间实体的内部和边界,又将Voronoi区域看作一个整体,因而该模型有机的集成了交叉方法和交互方法的优点,能够克服九元组模型的一些缺点,包括无法区分相邻关系,难以计算目标的补等。

10.简述空间关系理论的应用?GIS空间数据建模与空间数据库设计时,既要表达空间实体,也要表达空间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期末资料(核心版)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事物的信息,它描述了事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即IT技术)等实现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及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输出、应用和维护更新的信息系统。

(GIS ≈ 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3.GIS空间分析:是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1)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2)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4.要素(Feature):是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具有共同特征和关系的一组现象(如道路,也称作要素类,feature class)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其目标的表示(如某一条道路)。

5.要素集(feature dataset):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1)Geodatabase是现阶段ArcGIS软件中最核心的数据库模型(2)Geodatabase是地理数据统一存储的仓库7.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面/多边形)称为缓冲区。

8.矢量叠置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方法。

产生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9.网络分析: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结点与弧段拓扑、弧段的连通性),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10.DEM:是用数字形式表示高程在地理空间中起伏变化的连续表面,即数字高程模型。

GIS复习——精选推荐

GIS复习——精选推荐

平时测试一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系统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建模,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2、地理空间一般指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壳与地幔交界的莫霍面之间的空间区域。

3、拓扑关系地理图形要素之间的各种关联、邻接以及包含等空间关系的总和就是拓扑关系4、空间数据分类是指根据系统功能与国家规范和标准,将具有不同属性或特征的要素区别开来的过程,以便从逻辑上将空间数据组织为不同的数据层,为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查询和共享提供依据。

5、地图投影投影的过程就是从球形的地球表面到平面的转换。

这个转换过程的结果是地图投影。

6、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7、空间数据的内插通过已知点或多边形分区的数据,推求任意点或多边形分区数据的方法就称为空间数据的内插。

8,几何纠正为实现对数字化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和图形变形误差的纠正。

二、判断题1、数据经过加工才能成为信息。

2、栅格数据模型使用的规则网格只能是正方形,不可以是正三角形或正六边形。

三、选择题1、以下栅格数据结构的存储类型中,(A)属于非压缩存储。

A、栅格矩阵B、游程编码C、四叉树D、八叉树2、基于多边形数据的栅格化方法不包括:(D )A、内点填充法B、边界代数法C、包含检验法D、扫描线法四、问题题1、地理信息系统应包含哪些基本功能,,组成,输入与输出设备,起源?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和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展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输入设备:卫星遥感影像接收机,扫描仪,数字化仪输出设备:绘图仪,打印机,大屏幕起源:60年代起源于北美2、如何在地理空间中进行定位?我国目前采用的定位标准是什么?▪地理空间定位框架即大地测量控制,由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组成;▪目前,我国采用的大地坐标系为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1980年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现在规定的高程起算基准面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地理信息系统GIS期末复习总结

地理信息系统GIS期末复习总结

Arc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总结第六章1.Arcgis支持的矢量数据:shape,coverage,geodatabase,cad文件,Event事件数据表,TIN2.Arcgis支持的栅格数据:image影像数据,Grid栅格数据第七章1.缓冲区建立方法分为:角平分线法和凸角圆弧法。

(详见P197)2.叠置分析可分为六种:图层擦除(Erase),识别叠加(Identify),交集操作(Intersect),对称区别(Symmetrical Difference),图层合并(Union),修正更新(Update)。

(具体操作与原理见书P202 运行结果题)。

3.网络的组成:(1)点状要素:a.障碍:禁止网络中链上流动的点。

b.拐角点:出现在网络链中所有的分割结点上状态属性的阻力,如拐弯的时间和限制(如不许左拐)。

c.中心:是接受或分配资源的位置,如水库、商业中心、电站等。

其状态属性包括资源容量(如总的资源量),阻力限额(如中心与链之间的最大距离或时间限制)。

d.站点:在路径选择中资源增减的站点,如库房、汽车站等其状态属性有要被运输的资源需求,如产品数。

(2)线状要素如街道,河流,水管等。

4.可运行性:网络中线状要素存在着可运行和不可运行情形,称之为可运行性。

可运行的要素允许资源流动通过,不可运行的要素则不允许。

5.点线连通性定义:点线要素与其他要素连结在一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

6.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路径分析,地址匹配和资源分配。

(详见书P219)。

7.网络分析分为两个基础模块:流向分析和追踪分析。

8.流向分析:起点及终点位置控制了网络的流向。

因此只需指定要素起点和终点即可确定网络边要素流向。

9.起点:是指要素流动将由自己开始至网络中的其他位置。

10.终点:指要素流动停止的位置。

11.追踪分析:通过对网络要素连接性的追踪,选择周围相互连接的网络要素,形成一个追踪结果。

在追踪结果中,一个网络元素均需与其他元素有连接性。

(完整word版)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GIS空间分析与建模期末复习总结空间分析与建模复习名词解释:空间分析:采⽤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和代数运算等数学⽅法,对空间⽬标的位置、形态、分布及空间关系进⾏描述、分析和建模,以提取和挖掘地理空间⽬标的隐含信息为⽬标,并进⼀步辅助地理问题求解的空间决策⽀持技术。

空间数据结构:是对空间数据的合理组织,是适合于计算机系统存储、管理和处理地图图形的逻辑结构,是地理实体的空间排列⽅式和相互关系的抽象描述与表达。

空间量测:对GIS数据库中各种空间⽬标的基本参数进⾏量算与分析,元数据:描述数据及其环境的数据。

空间元数据:关于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描述性信息。

空间尺度:数据表达的空间范围的相对⼤⼩以及地理系统中各部分规模的⼤⼩尺度转换:信息在不同层次⽔平尺度范围之间的变化,将某⼀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或收缩到其他尺度上,从⽽实现不同尺度之间辨别、推断、预测或演绎的跨越。

地图投影:将地球椭球⾯上的点映射到平⾯上的⽅法,称为地图投影。

地图代数:作⽤于不同数据层⾯上的基于数学运算的叠加运算重分类: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即对原来数据中的多种属性类型按照⼀定的原则进⾏重新分类滤波运算:通过⼀移动的窗⼝,对整个栅格数据进⾏过滤处理,将窗⼝最中央的像元的新值定义为窗⼝中像元值的加权平均值邻近度:是定性描述空间⽬标距离关系的重要物理量之⼀,表⽰地理空间中两个⽬标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

缓冲区分析、泰森多边形分析。

缓冲区:是指为了识别某⼀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地物的影响度⽽在其周围建⽴的具有⼀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缓冲区分析:对⼀组或⼀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图层与需要进⾏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种空间分析⽅法泰森多边形:所有点连成三⾓形,作三⾓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点周围的若⼲垂直平分线便围成的⼀个多边形⽹络分析:是通过研究⽹络的状态以及模拟和分析资源在⽹络上的流动和分配情况,对⽹络结构及其资源等的优化问题进⾏研究的⼀种空间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早空间分析概念:GIS空间分析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获取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集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模拟于一体的技术,通过地理计算和空间表达挖掘潜在空间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

空间分析在GIS中的地位与作用: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也是核心功能,是GIS领域的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分支,是提升GIS的理论性十分重要的突破口,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第■早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理论,地理信息机理理论,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空间关系分类:顺序关系:主要指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度量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距离关系,拓扑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度量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约束最强烈;顺序关系次之;拓扑关系最弱。

空间度量关系:分为定量度量(空间指标量算,距离度量)和定性度量定量度量空间关系分析包括空间指标量算(距离、面积、坡度、人口密度等)和距离度量(距离)两大类拓扑空间关系: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

拓扑变换的条件: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方向空间关系:源目标相对于参考目标的顺序关系(方位)度量空间关系描述:欧氏距离:直线距离d(A B) = x j -x22■ M - y2)2切比雪夫距离:最大距离d(A B) = max(|X j「x2 I M「y2 I)马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垂直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即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圆距离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拓扑空间关系描述:4元组模型:该模型将简单空间实体看作是边界点和内部点。

构成的集合,4元组模型为由两个简单空间实体点集的边界与边界的交集、边界与内部的交集、内部与边界的交集、内部与内部的交集构成的2X 2矩阵。

9元组模型:9元组在4元组的基础上,在空间描述框架中引入空间实体的“补”的概念,将空间目标A表示为边界、内部和外部三个部分的集合。

通过比较目标A与B的边界、内部、外部之交集(空或非空),分析确定A、B间的空间拓扑关系。

V9I模型:针对9元组模型中“补”的概念存在的重叠太大、空间实体定义方面的不足、不能描述空间邻近关系等缺陷。

陈军等用Voronoi多边形取代9元组中的“补”重新定义9元组模型,并将其定义为V9I模型。

还有RCC模型和空间代数模型方向空间关系描述:定量描述:a,方位角;b,象限角定性描述:1锥形模型:仅适用于两个空间目标间的距离与空间目标的尺寸相比差别较大的情况2、最小约束矩形模型(MBR):利用两个目标间的MBR间的关系定义方向关系。

3、二维字符串模型(2-D String),”,”,”,见书32页4、方向关系矩阵模型5、基于Voronoi图的方向关系模型见书32页基于点集拓扑学定义的九类常用方向关系:正东关系,正南关系,正西关系,正北关系,西北关系,东北关系,西南关系,东南关系,同一一 /亠护¥方位置关糸AVV ------- *第三早空间数据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概念: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它具有定位、定性、时间、空间关系等特征。

空间数据表达的概念模型(场模型、要素模型)场模型:将地理空间定义为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续平面。

模拟具有一定空间内连续分布特点的现象。

场模型表达:场模型的表达使用近似方法。

根据实际的精度需要,将需要存储的空间点数量,减少到计算机可以存储的范围内的过程。

且每一种场模型必须定义一种离散化规则,使那些未知区域所有点的空间变量数值,可以由已知点的数值进行估计。

方法:栅格模型(例如遥感影像)、DEM (数字高程模型)、TIN(不规则三角网)模型、空间插值模型和等高线模型。

特征:1空间结构特征和属性域,2、连续的,可微的,离散的,3、各向同行和各向异性,4、空间自相关P68~P69要素模型:地理要素模型只对地理实体的属性(包括空间属性和地理属性)及关系感兴趣。

欧氏空间中的三类地物要素对象:点对象:有特定位置,维数为零的物体线对象:维度为1的空间组分,有一系列坐标表示多边形对象/面状实体:由一封闭曲线加内点来表示,是对湖泊、岛屿、地块等一类对象的描述。

P70~P73空间数据模型表达的两种方式及相关概念(栅格数据模型、矢量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属性明显,定位隐含获取方法:(1)手工网格法;(2)扫描数字化法;(3)影像;(4)数据结构转换法矢量数据模型:定位明显,属性隐含获取方法:(1)数字化法;(2)数据结构转换法;网络信息模型的概念:把地物抽象为链和节点,同时关注其间的连通关系,要考虑多个要素之间的影响和交互。

现象的精确形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现象之间的距离或者阻力的度量。

静态GIS和时空GIS的区别:静态GIS( Static GIS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只涉及地理信息的两个方面:空间维度和属性维度。

时态GIS ( Temporal GIS):能够同时处理时间维度。

解决历史数据的丢失问题。

实现数据的历史状态重建、时空变化跟踪、发展势态的预测等功能。

第四章栅格数据的理解栅格数据的使用主要分为四个类别:底图,表面地图,专题地图,要素的属性聚类分析: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进行有选择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的方法。

聚合分析:指根据空间分辨率和分类表,进行数据类型的合并或转换以实现空间地域的兼并⑻聚合为a与b (b)聚合为c与d由数字高程模型转换为数字高程分级模型便是空间数据的聚合;从遥感数字图像信息中提取其中某一地物的方法则是栅格数据的聚类。

信息复合分析视觉信息复合:面状图、线状图和点状图之间的复合;面状图区域边界之间或一个面状图与其它专题区域边界之间的复合; 遥感影像与专题地图的复合;专题地图与数字高程模型复合显示立体专题图;遥感影像与DEM复合生成真实三维地物景观视觉信息的叠加不产生新的数据层面,只是将多层信息复合显示,便于分析查看。

叠加分类模型:叠加结果生成新的数据平面,该平面数据记录了重新划分的区域,属性数据库结构中包括了原来的参加复合的数据平面的属性数据库中所有的数据项统计分析像元统计:多层面栅格数据叠合分析时,经常需要以栅格单元为单位来进行单元统计分析,每个输出像元的值是该位置所有输入像元值的函数领域统计:以待计算栅格为中心,向其周围扩展一定范围,基于这些扩展栅格数据进行函数运算,从而得到此栅格的值。

每个输出像元的值是该位置一定邻域范围内像元值的函数分区统计:以一个数据集为基础,对另一个数据集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分类区:可以是多边形的矢量数据,也可以是栅格数据基本分类形式:1、新值替代;2、旧值合并;3、重新分类;4、空置设置应用:可以将各种各样的森林类型归为森林这一大类密度分析:根据输入的要素数据集计算整个区域的数据聚集状况,从而产生一个连续的密度表面。

密度分析其实是一个通过离散采样点进行表面内插的过程,根据内插原理的不同,分为:简单密度制图(Simple)落在搜寻区域内的点或线具有同样的权重,先对其进行求和,再除以搜索区域的面积,得到每个点的密度值。

核函数密度制图(Kernal)落入搜索区的点具有不同的权值,靠近格网搜索区域中心的点或线会被赋以较大的权重,随着其与格网中心距离的加大,权重降低。

它的计算结果分布较平滑。

应用:熊猫密度距离分析:根据每一栅格相距其最邻近要素(也称为“源”)的距离进行分析制图,从而反映出每一栅格与其最邻近源的相互关系。

应用:直线距离:通过直线距离函数,计算每个栅格与最近源之间的欧式距离,并按距离分级。

区域分配:通过分配函数将所有栅格单元分配给离其最近的源。

成本距离:通过成本距离加权函数,计算出每个栅格到距离最近,成本最低源的最少累加成本。

最短路径:通过最短路径函数获取从一个源或一组源出发,到达一个目标或一组目标地的最短直线路径或最小成本路径。

综合运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大题)学校选址最短路径熊猫分布密度制图GDP区域分布图第五章矢量数据的理解:见PPT缓冲区分析点状要素的缓冲区生成方法:对选定的目标点设定缓冲距,生成圆形缓冲区。

(直接绘圆法;圆弧步进拟合法)线状要素的缓冲区生成方法:以线状目标为参考轴线,以轴线为中心向两侧沿法线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并在线端点处以光滑曲线连接,所得到的点组成的封闭区域(角平分线法;凸角圆弧法)指定不同线状目标的不同的缓冲区宽度;同一线状目标两侧的缓冲区宽度也可以不一样;同一线状目标不同段的缓冲区宽度也可以不一样面状要素的缓冲区生成方法:面目标可视为由边界线目标围绕而成。

面目标缓冲区生成的基本思路与线目标缓冲器生成算法基本相同。

面目标缓冲区:内侧缓冲区和外侧缓冲区面状目标的缓冲区宽度可不一样,甚至同一面状目标内外侧的缓冲区宽度也可不一样。

网络分析类型:定向网络(效用网络):流向由源(source至汇(sink)网络中流动的资源自身不能决定流向(如:水流、电流)非定向网络(传输网络):流向不完全由系统控制,网络中流动的资源可以决定流向(如:交通系统)传输网络分析和效用网络分析的区别:效用网络常用于模拟现实世界中的水、电、气等管网设施,数据源来自Geometric network ,是一种定向网络,即网络使用者不能自行决定流向,只能通过业务规划按提前定义好的方向行进,如电流;传输网络模拟道路、地铁等交通线路,基于Network Dataset 构建数据模型,是非定向网络,即网络使用者可以自行决定方向(如司机)。

效用网络分析的应用:1、网络上溯追踪:网络中位于给定点上游的所有网络元素。

2、公共祖先追踪:位于网络中点集合上游的公用要素。

3、网络连接要素分析:通过网络连接到给定点的所有要素传输网络分析的应用:1、查找最近设施点2、车辆配送3、位置分配网络分析流程:配置Network Analyst 环境构建网络数据集创建网络分析图层添加网络分析对象设置网络分析图层属性执行分析并显示结果追踪分析:基于时间序列的可视化和分析工具,可以实现带有时间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变化的历史回放,以及实时数据的动态显示。

作用:用于回放车辆、卫星等的动态位移;离散发生的犯罪、雷击事件;气象台站的风向监测信息;社会现象的变化迁移等;在交通、应急反应、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作用。

综合运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案例:飓风追踪第六章DTM是指描述地球表面形态多种信息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

DE应用:1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DEM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框架数据组成部分,是“4D产品” 之一。

2、土木工程、景观建筑与矿山工程的规划与设计;3、军事目的(军事模拟等)的地表三维显示;4、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5、水流路径分析、可视性分析;6、交通路线的规划与大坝的选址;7、不同地表的统计分析与比较;8、生成坡度图、坡向图、剖面图,辅助地貌分析,估计侵蚀和径流等;9、作为背景数据叠加各种专题信息,如土壤、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数据等,便于显示与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