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
管理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文化,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广大方面。同时,文化又是一种积淀物,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这些共同接受并采用的言行模式和沟通体式,使我们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生活于具有一定技术技能、受到一定地理环境限制的社会之中。
伦理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和规范。伦理准则与伦理规范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反映。文化常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并且渗透在各个方面。人们的行为是由其文化的若干方面决定的,称为“文化倾向”。文化倾向一般涉及七个方面:世界观、人性观、人际关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空间观和时间观。一种文化的倾向决定了其独特的感知、语言过程与非语言过程的编码与解码。只有理解此文化、谙熟其伦理的人才能解读。
交往中的文化因素
中国学者余凯成曾归纳出中国文化对中国商务与交往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呈现出的七个关键而敏感的文化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在本国文化影响下自身的行为,并提醒海外人士在与中国本土企业交往时应予以注意的七个方面。所有这七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的,呈“钻石型”结构。其中“大家庭制”处于核心的位置。
“与中国交往中的文化因素”自然源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文化倾向”。这在余凯成的叙述中没能见到充分的阐述。我们将从文化倾向的基本理论出发,具体导出七个“与中国交往的文化因素”,并指出其对外商在中国的商务活动的指导意义。
1.世界观——爱国主义敏感性 (Patriotically Sensitivity)
世界观是指一种文化对于诸如上帝、人、自然、宇宙以及其它与存在概念有关的哲学问题的取向。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听命型”、“协调型”与“驾驭型”。
在世界观方面,中国文化基本属于居中的协调型。这种世界观反映在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个人与国家也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凝聚力。
西方人所指的“民族主义敏感性”暗示中国人狭隘的沙文主义与本民族中心主义。但考虑到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与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所受的列强欺侮史,虽然中国人的这种感情性反应也确有一些消极、片面的成分,但其主流仍然是积极的。
外商在中国开展商务活动时,其产品与言行都不能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国家的形象与根本利益,他们最终会放弃纯粹经济方面的小利益。这一点,从中国人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所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中可见一斑。
2.人性观——小生产者心态(Petty producers’mentality)
人性观是对人内在性格以及人的本性是否可以改变的一个总的看法。它反映的是人对自己本质的基本看法——我是谁人的本性的价值取向基本也可归纳为三类:“性善论”、“性恶论”与“中性论”。
在人性观方面,中国的儒家文化基本上是以性善论为前提的,即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推行,中性论与性恶论的市场面越来越大。性善论认为人本质上是善良的,社会重人治而轻法制。
有过涉外经历的人士都有一个共同感叹:在外国,人与人之间表现出的首先是信任,然而,在中国表现出的首先是怀疑。此种“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提防心理与“小生产者”的文化劣根性有关。
小生产者主要指农民,中国迄今仍有八亿农民。中国历来以农立国,农民为人口的主要成分。由于中国农民长期与自然经济相联系,他们思想上存在着保守、自私、气窄、量小、缺乏远见等消极的一面。这种影响在当今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不宜忽视。
3.人际关系——大家庭制(Patriarchal System)
人际关系涉及一个人对别人应负的责任以及一个人对别人的幸福应不应该承担义务。它反映的问题是——我如何与他们发生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与“等级主义”三种变化。
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社会始终都是集体主义文化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推崇的就是以大家庭为核心的治理模式。
大家庭制的基本管理理念是以整个组织为一个大家庭,大家都为同一理想与目标而奋斗、献身。这个大家庭自然也要照顾和保护其每一个成员。这一理念便衍生出人人听命、依附和归属于自己的组织(大家庭),而组织则对每一成员一生的工作与生活的各方面负责的体制。
外商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应充分顾及到大量中方员工的大家庭意识。现在一些明智的在华外商老总也学会了在平时关心员工,每逢节假日还亲自驾车与员工一道外出旅游,这种亲民的形象往往会获得员工们的青睐。
4.行为方式——关系导向 (Politics-orientation)
行为方式指的是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它并不涉及行动的主动或被动状态,而是指行动的目的和重点。
在行为方式方面,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属于工作型。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人现在越来越讲究起了“工作—生活质量”。但是,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中国人都表露出惯于利用“关系”的行为方式特点。他们找工作、看医生、寻旅行社都要首先看看有没有“关系”。
这里的“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关系与交友网络。中国人十分看重非正式渠道的关系,并以此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社会资本。其中虽有较多的消极因素,但在目前的现实中利用关系以促进商务交往,则是存在的现实。
外商在中国的商务活动的成功有赖于与中国客户、伙伴乃至政府的关系程度,企业的社会形象与公共关系在中国特别值得关注。
5.思维模式——务虚先于务实 (Principles First)
思维模式指的是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程序、推理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它主要包括“曲线思维”、“直线思维”与“折线思维”三种。
在思维方式方面,中华民族的思维是典型的曲线思维。传统上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哲学,在方法论上一直是以整体性思维为特点。这种东方式的思维逻辑,是一种曲线式的形象思维和定性思维。先考虑一般原则上的共识之建立,再降至具体细节层次。
这种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例如,中国人的姓名,是代表全家族的姓氏在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说到日期时,是按年、月、日顺序排列;中国人在信封上写收信者地址,是先国名,接着是省、市、区名,然后是街道、门号和室号,由大及小。
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法,反映到具体的商务方法与习惯上,就成了先务虚、再务实的解决问题的程序。即一事当前,应先就解决它的指导原则展开讨论以达成共识,然后以此去指导具体解决问题方案的制定。这使极缺耐心而又喜单刀直人式谈判风格的外商觉得别扭,认为这种从上帝创世纪谈起的冗长的、泛泛的原则探讨是“废话与空谈”,是兜圈子,回避对实质问题明确表达,“反映了东方人的圆滑与世故。”其实,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其优势,完全不谈原则就直接进入事务性的谈判比较容易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