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网络道德失控,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现状分析
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现状分析【摘要】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是当前军队建设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首先概述了该问题的存在以及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接着对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失范的原因。
随后提出了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理这一问题的方法,并分析了其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总结了现状分析,并展望未来应对该问题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加强军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有望为解决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问题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军队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军校学员, 网络道德心理失范, 分析, 特点, 原因, 预防, 治理, 影响, 军队建设, 对策建议, 结论, 发展趋势, 教育, 重要性.1. 引言1.1 概述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问题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问题是指在互联网时代,部分军校学员在网络上表现出缺乏道德操守、不良行为频发的现象。
这些学员在网络上可能存在造谣传谣、诋毁他人、传播不良信息等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军队形象和军人形象。
此类问题不仅损害了军队的声誉,也影响了学员的学习和成长。
军校学员作为未来军队的中坚力量,其道德素质和品行举止对军队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一些学员在网络世界中容易失控,缺乏自律意识,导致“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问题突出。
这一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只有充分认识到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严重性,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和预防,确保军队的形象不受损害,保障军事训练和教育的顺利进行。
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
1.2 解释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解释研究军校学员“网络道德心理失范”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网络道德心理失范问题的存在对军队建设和战斗力造成直接影响。
军校学员作为未来的军事干部,其道德行为的失范可能导致军队内部纪律松懈,影响军队形象和士气,甚至危害军队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意识。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浅见
高校在开展 网络道德教 育 、倡导网络道德礼仪的 同时 ,要 根据 大学 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 网络道德约束机制 ,通 过加强制度建设 等强制措施来 促进 大学生 网络 道德教育工作 。 这些制度如 《 校园网文明公 约》、 ( 学生违纪处分条例》 中关 伏 于网络违纪行为的处分条款 。另外 ,还应该通过舆论来实现 网
它只是一种载体 ,其主体仍然是人 ,只是 网络社会 中的人 因为 网络 的特性而显示 出不同于传统社会 中的人的特殊性而 已,这
种 特 殊 性 并 不 能 超 越 传 统 的 社 会 伦 理 道 德 的范 围 。 因此 ,我 们
可 以这样定义 网络道德 ,那就是在信息社会 中,以维持 网络秩 序 、保障 网络社会有序运行为 目的 ,以调节 当今 网络社会作 为
【 关键词】 网络道德 大学生 教 育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人类 的工作 、生活 、学习 方式都得 到了极大 改善 ,互联 网给人类带来 了一 系列 的好处 和 实惠 。当代 大学生是最早接受互联 网的群体之一 ,他们 受互联 网的影响也较 大。由于网络 自身 的特殊性 和大学生 自身心理发 展特性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利用 网络 ,在 网络 中表现为价值观 念模糊 ,言行缺乏约束和 自我保护 ,网上人格冲突 突出等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责 任感缺失 。网络行 为 由于其 本身 的隐蔽性 和匿名
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分析及治理
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分析及治理【摘要】网络社会失序现象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对网络社会失序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从定义、分类到具体表现形式如网络谣言传播、网络暴力行为、网络盗版行为、网络隐私泄露等进行了深入剖析。
文章指出了这些失序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危害。
在此基础上,结合监管与治理、公众网络素养和法制意识、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旨在加强对网络社会失序现象的治理及预防,提升社会整体的网络环境和法治水平。
对于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旨在引起社会对网络社会失序现象的关注,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为构建美好的网络社会作出贡献。
【关键词】网络社会失序现象、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盗版、网络隐私泄露、监管与治理、网络素养、法制意识、网络社会治理体系1. 引言1.1 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分析及治理的重要性网络社会失序现象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呈现出愈发复杂和严重的态势,给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对网络社会失序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治理,已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谣言、网络暴力、盗版行为、隐私泄露等失序现象的蔓延,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加剧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混乱。
及时有效地分析和治理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网络社会失序现象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谣言传播、网络暴力、盗版行为等失序现象的存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还会破坏社会文明和进步。
加强对网络社会失序现象的分析和治理,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深入分析和有效治理网络社会失序现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带来的挑战,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1.2 网络社会失序现象带来的影响网络社会失序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浅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于
( 口师 范学 院 ,河南 周
[ 摘
磊
周口 4 60 ) 6 0 0
要 ] 本 文 分 析 了大 学 生 网络 道德 失 范 的 具 体 表 现 , 及 引起 道 德 失 范 的 原 因 , 提 出 了针 对 网 络 空 以 并
,
间 道德 失 范 问题 的对 策 。
[ 键 词 ] 大 学 生 ; 络 道 德 失 范 ; 策 关 网 对 [ 图分 类 号 ]G6 1 中 4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33 2 1 )60 6—2 文 0 92 2 ( 0 1 0—0 00 不 仅 对 网络 信 息 和 网络 安 全 构 成 巨 大 威 胁 , 且 严 重 干 扰 而 了 网 络 社 会 的正 常 秩 序 , 整 个 网 络 社 会 带 来 难 以 弥 补 的 给 物质损失 、 精神 损 失 和 心 理 损 失 。
一
束 。实 际上 这 种 行 为 只 会 助 长 网 络 空 间 的 无 序 和 失 范 , 最 终 损 害 的 是 自己 的 人 格 , 危及 络 社 会 的 健 康 发 展 。 并 网
5 .经 济 利 益 的 不 良驱 动 种 种 网 络 道 德 问 题 , 别 是 网 络 不 道 德 行 为 的背 后 都 特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了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青少年在网络上的道德失范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这些道德失范行为包括网络欺凌、侵犯他人隐私、传播不良信息等,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青少年健康、阳光的网络成长。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1.网络欺凌:青少年通过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侮辱、恐吓、威胁等行为,导致受害者心理受伤和自尊受辱。
2.侵犯他人隐私:在网络上散播他人的隐私信息,包括个人照片、个人资料等,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工作。
3.不良信息传播:青少年在网络上传播淫秽、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对其他用户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
4.网络依赖: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以上这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对青少年本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需要引起重视。
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家庭教育不足:部分家庭对孩子的网络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教育,导致孩子不懂得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2.社会道德风气不良: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网络行为,这些行为对青少年产生了“示范效应”,使他们模仿并传播这些不良行为。
3.网络监管不力:一些网络平台对用户的行为监管不够严格,使得一些不良行为者得以肆意妄为。
4.青少年心理问题:一部分青少年本身存在心理问题,通过网络行为来获得应有的关注和满足感。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严重化,需要找到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来加以解决:2.弘扬社会正能量:社会要加强正能量的传播,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远离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
3.加强网络监管:网络公司和平台要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诚信体系,惩罚不良行为者,保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4.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透露个人隐私信息,不随意传播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作为 2 世 纪最流行 的传播媒体 , l 已成 为大学生 获取
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 。但 由于其特殊性 , 极易 造成大学 生 沉迷网络上网 时间 过长 、 造或 散播 网络病 毒、 制 浏览 黄色 网 站、 网络语言不加约束等诸多道德失范行 为 , 从而导致了大学 生心理畸形 、 人格 障碍、 弱化 了其 社会化进程 、 致大学生整 导 体道德素质下降 , 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面对这些新 问题 , 国 内很多高校 已将 防范大学生 网络道德失范作为德育的一项重 要任务。鉴于此 , 本文 采用 问卷调查法 、 访谈 法等 , 对周 口师 范学院大学生 网络道德失 范的现 状进行 了深 入调查 , 并通 过 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 查阅参考 文献 、 专家座 谈等 , 探讨 了其 成因 , 出若 干有 效的策略 , 提 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
平提供有益参考 。 大 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概 述 所谓的网络道德失范 , 网络社会生 活 中基本 道德标 准 指
一
、
的缺失所 导致 的社会道德调 节的弱 化及失控 , 引发的整个 而 网络社会 行为层次面的混乱无序 。当今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 的主要行 为表现有上网 时间过长 , 沉迷 于聊 天或 游戏而不 能 自拔 、 学术不端 、 传播和制造计算机病毒 、对网络语 言不 加以 、 约束 、 浏览色情 网站等 。
范 宏
( 口师 范学 院计算 机科学系 , 周 河南周 口 460 ) 60 1
[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摘 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也引发了大学生诸 多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成为
高校德 育的新难题。本文先探 讨 了网络道德 失范的 内涵及 表现 , 然后采用调查 问卷 和访谈等 学方法全 面 了解 了周 口师范学 院大 学生 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 , 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 , 探讨 了其 成 因及 提 出了解决策略 , 以提 高当今 大学 生的网络道德水平 , 促进 高校校 园的和谐健康发展 。 [ 关键词 ]大学生 ; 网络道德失范 ; 因; 成 对策 【 中图分 类号 】G 4 61 [ 文献标识码 ]A
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浅谈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论文摘要:信息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与时俱进,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已深人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网络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对中国网民中的特殊群体—青年大学生影响颇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45. 2%。
然而,信息网络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
研究并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及原因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足,主要体现在:1.道德认知缺失。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信息的传播出现超地域特征,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约束,使人们在网上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由于我国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方面与西方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必然会带来信息流量和流向的不平等,使得一些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趁机利用信息资料的垄断优势,到处传播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
特别是对我国青年学生传播错误思潮,传输其政治、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以削弱我国优良的文化道德传统和基础。
这种传播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缺乏辨识能力的青年学生极易受骗上当。
据《计算机世界报》1997年发布的统计数字,在互联网上的输人、输出信息流量中,中国仅占0.1%和0.05%,而美国的这两项指标都达到85%以上,这个对比是惊人的。
加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广东教育6年第期GDJ Y文/钟继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要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道德建设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使广大师生在享受网络提供的丰富、便捷的信息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抑制错误思潮和不道德行为的能力。
这为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认真分析信息网络的发展,给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考如何在信息网络传播环境下培育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是当前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心之一。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加强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同时,也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社会、学校、家长,包括许多学生,在对网络优势非常认同的同时,已经充分感受到信息网络发展带来的许多问题。
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复杂化。
互联网给社区、校园以大量、丰富、繁杂甚至混乱的信息和资源,这些信息良莠互现,泥沙俱下。
事实上,网络上除健康的内容外,还有很多不适合学生接触,甚至是不健康的东西。
学生在触及了大量不同观点和真假难辨的材料后,思想状况很容易发生波动,非常容易产生多种问题。
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网络色情、网络沉溺(尤其是网络游戏)、网络孤独等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网络社会问题,大幅度导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复杂化。
加大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难度。
我们发现,80%以上的后进生都与迷恋网络有关,不是因为迷恋网络后进,就是成为后进以后迷恋网络。
网络给学生教育与转化带来极大困难。
从覆盖面和影响力看,互联网范围之广,扩展之快,影响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大大增加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覆盖面和提高实效性、影响力的困难。
在现在的网络社会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政府”式的权威机构来统筹网络信息。
信息传输快捷,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舆论失控式传播,就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面积的扩散,从而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大了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难度。
网络生活中的网络暴力与道德底线
网络生活中的网络暴力与道德底线在当今社会中,网络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网络暴力问题也日益凸显。
网络暴力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各类言语、威胁、侮辱、恶意揭露他人隐私以及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
网络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也对网络环境及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在网络生活中,我们需要认清网络暴力的危害,并坚守道德底线,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的危害不容忽视。
首先,网络暴力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当人们受到网络攻击、谩骂甚至人身威胁时,很容易引发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有些受害者甚至因为无法承受网络暴力带来的压力而产生自杀念头。
其次,网络暴力给网络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恶意攻击、造谣传谣会导致网络谣言满天飞,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使网络环境雾里看花。
面对网络暴力,社会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首先,法律法规的完善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明确规定,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只有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打击力度,才能有效维护网络秩序和人们的合法权益。
其次,教育宣传也不可或缺。
学校、家庭及社会组织需要共同合作,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教育宣传工作,如开展相关讲座、组织讨论活动、制作宣传材料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对网络暴力的拒绝和抵制能力。
此外,个人也应当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底线。
首先,要尊重他人隐私。
在网络生活中,我们要保护他人的隐私权,不得以泄露他人隐私的方式进行网络暴力行为。
另外,要言行谨慎。
不发表侮辱、恶意攻击他人的言论,不散布虚假信息,不参与网络谣言的传播。
此外,养成良好的网络礼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恪守网络禁忌、互相尊重等。
总之,网络暴力与道德底线密不可分。
我们需要认清网络暴力的危害,共同努力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政府、学校、家庭及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通过法律、教育和文化的手段,共同营造一个尊重他人、友善有序的网络生活环境。
数字时代的道德灯塔: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与挑战
数字时代的道德灯塔: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与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这里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分享生活,同时也面临着道德和伦理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更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
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在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但同时也存在着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网络环境的秩序。
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接着,文章指出了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方面,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道德规范的约束力相对较弱,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更容易失控。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用户的年龄、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也面临着诸多困难。
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时,既要注重道德规范的普及和宣传,也要考虑到不同用户的特点和需求。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网络道德教育的策略。
首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其次,要创新教育方式,利用网络技术和平台,开展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同时,要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文章还提到了网络道德教育的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持。
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立法,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为网络道德教育提供法律支持。
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组织、教育机构、媒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
最后,文章以富有启发性的结论结束,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网络道德教育的发展,为建设文明、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要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主题训练:“抵制网暴,净化网络”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主题训练:“抵制网暴,净化网络”作文材料2月28日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励志言行遭受网暴;24岁的杭州市女孩郑灵华在去年7月因粉色头发而遭遇大规模网暴,2月19日晚和抑郁症抗争了半年多的她走了……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
针对近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网暴问题,抖音、微博、快手、腾讯、小红书等重点平台加大防范处置力度,强化识别预警和实时保护,严肃查处组织参与网暴、借机营销炒作的信息和账号。
针对以上情况,粗语文编辑部决定推出“抵制网暴,净化网络”的专栏,请你为专栏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展示传人性温情,绝网暴之声当恶言吞噬了刚刚人生步入正轨的考研女孩,只因她染了粉色头发;当谩骂袭卷百日誓师大会的宣誓学生代表,只因她面部表情有些失控。
我们不禁悲愤:恶意恣睢,在黑暗处潜滋暗长;恶言肆行,于悄然间张牙舞爪。
人性之恶在网络空间里被无限放大,生命之花就会在现实的语境中日渐凋零。
网络本应让生活便利,让资源共享,让自己的温暖传播给他人,而不是被用作网暴他人的平台,更不应成为现实失意者宣泄愤怒的出口。
愿以人性的温情净化网络,杜绝伤人恶语的网暴之声。
怯者愤怒,以网络为盾,抽刀向强者。
那些自以为站在道德至高点的人摇旗呐喊:“我只是说了一句话,我又做错了什么!”这些人的丑陋之处在于:明明自己揣着私心却要求别人大度;明明自己脏着却要求别人与他沆瀣一气。
须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你的一句话,却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网络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净化网络空间,做一片无辜的雪花。
作乱者高枕无忧,跟风者自言无罪,旁观者沉默不语,澄清者百口莫辩,受害者永堕深渊。
网暴之声肆行,背后折射出的是法律的漏洞。
网络空间不应是法外之地,一个有序的网络环境理应需要法律的强大支撑,让施暴者付出代价,让受害者有法可依,让围观者敢于发声,才能将网暴这场无硝烟的斗争扼杀在萌芽。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大学生论文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论文:浅论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摘要]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危害性是十分严重的。
对此,教师、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正确的矫正对策,必须改革现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必须加强立法和监管,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安全的网络生活环境和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科学对于伦理来说属于中立的一种智力工作。
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同样,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所形成的虚拟化社区呈现着一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网络社会日益凸现的“黄色风暴”、“网络犯罪”、“人际疏离”、“情感冲突”、“信息霸权”等道德失范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学界多从网络道德问题的现象描述着眼,从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和道德主体的规范及道德教育等方面展开分析,本文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探寻有效的矫正对策,为实现大学生网络生活道德体系重新建构而创造条件。
一、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失范的表现(一)网上聊天语言失范,网络交友心理失衡,在亦虚亦幻的浪漫中行为失控网络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规则”。
除具有形象便捷的特点外,网络语言更多的戏谑与粗俗,逐渐失去原有的语言规范。
大学生上网聊天的目的多数是交友,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决定了交友对象的不可确定性,而大学生他们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在制度化的校园和有规律的家庭生活里很难得到满足。
(二)开放与封闭、虚拟与现实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带来危害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从其作为虚拟世界的角度看,它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交往与现实社会相比,具有交往范围更广、关系更加平等等优点,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相互沟通。
通过网络有机会认识陌生人,与志趣相投的人交流。
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学教育2019 年 4 月121分析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姜 聪(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第一中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1801)摘 要:本文主要以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学校需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意志力,提升中学生对网络的认知能力、需要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的角色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规范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道德引言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网络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而中学生其心理和生理正在向成熟过渡,容易被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所危害到。
目前,中学生网络道德主流是健康的和积极的,但是部分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与认知也存在不一致的问题,这些中学生的网络情感较为脆弱。
本文针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1.道德价值观念发生偏差中学时期的学生,其身心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三观和道德观还没有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对于新鲜事物较为敏感[1]。
在网络中,存在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这对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此外,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东西方观念的相互融合碰撞,以至于中学生置之不顾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一味的对西方资本主义观念进行模仿。
这些信息使中学生的道德感正在慢慢弱化,并且在道德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偏差。
2.不良信息污染引起中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目前,我国网络道德规范还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以至于无法规范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中学生的人格没有形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与自制力,容易被网络中的不健康信息和行为暗示,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虚拟网络中,中学生难以做到自律与慎独,其容易丧失掉道德感与信念,无法进行自我监督与约束。
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及对策徐文婷【摘要】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在开拓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种种网络行为道德失范问题。
基于此,从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表征入手,对导致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问题进行归因。
从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三个维度,提出加强网络法律建设、推行网络道德教育、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等对策,使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一代”。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the interne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tudents’learning and life. For one thing,the internet broadens their horizons. However,for another thing,it also leads to a variety of problems. Based on this,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 nts’improper network be-havior,and then analyzes the causes. Finally,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dimensions,which are the government,the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measures are to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et law,promote the internet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moralit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lleges students become the moral internet generation.【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4页(P86-89)【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网络道德【作者】徐文婷【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 4007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当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不断卷入到赛博文化的浪潮中。
试析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
试析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对策摘要: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影响对策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一)上网时间无节制,影响学业和生理健康。
网络有其特有的开放性、便捷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沉溺其中。
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
专家指出,过度沉迷网络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生理、人际交往以及学习。
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地面对电脑,他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就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睡眠减少,情绪低落,根本无法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
(二)人际沟通能力退化。
目前,网上交友已成为当前的时尚,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交往方式,完全突破时空界限。
大学生强烈的交往欲望促使其迷恋于网络虚拟社会的沟通方式,这有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传递信息的媒介只是一些简单的代表符号,大学生交友的网络化缺乏表情、手势等丰富的肢体和身体语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大学校园中许多大学生往往是上网时情绪高度兴奋,下网后无所事事、百无聊赖,而且有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
(三)道德感的弱化,不利于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络具有匿名性、即时性、范围广、自由度高等特点,可充分发挥网民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
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全然不复存在。
不少大学生都表示自己曾经在网上聊天时说过谎话、脏话。
中国科学院课题组在北京5所高校进行了调查———《互联网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调查》,31.4%的人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37.4%的人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教育工作者网上传谣检讨书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因近期在网络上传播不实信息,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特此向您递交这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此事的深刻反省和诚挚的歉意。
首先,我要深刻反省自己在网络传播谣言的行为。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我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然而,我却因为一时的冲动和无知,在网络上散布了一些未经证实的言论,给公众带来了误导,损害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对此,我深感愧疚和懊悔。
回顾自己的错误行为,我认识到以下几点:1. 缺乏法律意识。
我在传播谣言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行为可能触犯法律,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 缺乏道德修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应该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但我却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传播了负面信息,违背了教育者的职业道德。
3. 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在传播谣言的过程中,我没有对信息进行核实,盲目跟风,导致错误信息的传播。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法律学习。
我将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再传播任何不实信息。
2. 提高道德修养。
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们树立榜样。
3. 增强信息甄别能力。
在获取信息时,我将注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不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4. 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建设。
我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宣传网络文明,引导学生们正确使用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最后,我再次为我的错误行为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我将以此为鉴,深刻反思,努力改正,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敬请领导批评指正!此致检讨人:(姓名)年月日。
例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辨析题的答题规范
··i tg1 g)9 012辨析题历来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中的难点,一般难度系数在0.5左右。
初中道德与法治辨析题,一般可以分为言行类辨析题、行为类辨析题、观点类辨析题。
下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谈谈辨析题的答题规范要求。
一、典型试题解析【例】网民浏览网上信息后,往往会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但是当下网上评论区有一股“戾气”,从失控的质疑、无底线的人身攻击到网上“约架”等,网络暴力猛于虎。
2023年3月,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规范重点流量环节网络传播秩序”系列专项行动,把“网络戾气”列为整治重点之一,对网络评论区进行严管。
网民“谈天说地”:评论区就是让大家自由表达的空间,严管没有必要。
网民“说长道短”:网络戾气影响太坏,应该关闭评论区。
链接:网络戾气是指网络上一种极端的心理和风气。
你同意网民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这是一道观点类的辨析题。
观点类辨析题,一般是从理论角度进行阐释,说明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另65外,在回答观点类辨析题时,要写出正确的做法。
解答此题时,一是要审学科任务,也就是审设问。
本题首先问学生是否同意网民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回答出赞同网民观点或不赞同网民观点的理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给出的是两个网民的观点,因此必须要答出对两位网民观点的态度,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这也是一部分学生在回答此题时不注意的地方。
二是要审网民的观点。
“评论区就是让大家自由表达的空间,严管没有必要。
”“网络戾气影响太坏,应该关闭评论区。
”从正常的角度思考,这两个观点都不对。
为什么呢?国家要对网络评论区进行严管,而网民“谈天说地”却认为“没有必要”,是不对的;“评论区”是让大家发表意见或建议的地方,而网民“说长道短”却仅因为“网络戾气影响太坏”就认为“应该关闭评论区”,也是不对的。
三是要审情境材料,链接教材知识。
分析情境材料可以发现此题涉及的知识有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遵守网络规则、善用新媒体等。
发朋友圈骂人的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朋友们:大家好!在此,我深感愧疚地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歉意。
近日,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对某些人进行了辱骂,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损害了人际关系,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和谐。
为了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我特此写下这篇检讨书,以表达我的悔过之意。
一、事件回顾近日,因个人情绪失控,我在朋友圈发表了一些侮辱性言论,对个别朋友进行了辱骂。
这些言论不仅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也破坏了朋友圈的和谐氛围。
事后,我深感懊悔,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妥。
二、错误原因分析1. 缺乏自律意识:我在朋友圈发表言论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缺乏自律意识。
2. 情绪管理不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我没有学会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在朋友圈发泄,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道德规范。
3. 缺乏同理心:我没有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
4. 网络道德观念淡薄:在网络上,一些人认为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甚至侮辱他人,这种观念使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三、反省与悔过1. 深刻反省: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深感愧疚。
在此,我向受到伤害的朋友表示诚挚的歉意,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
2. 加强自律: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时刻提醒自己,遵守道德规范,不随意发表侮辱性言论。
3. 学会情绪管理:面对挫折和压力,我要学会调整心态,寻求合理的方法来缓解情绪,而不是在朋友圈发泄。
4. 增强同理心:我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
5. 提高网络道德观念:我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为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改正措施1. 在朋友圈发表言论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避免侮辱性言论。
2. 积极参加道德修养培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3. 加强与朋友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进步。
4. 遇到挫折和压力时,要及时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学会倾诉和释放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网络道德失控,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摘要:网络的诞生,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网络的开放性、隐蔽性与无约束性导致人们道德失范。
如何应对人们伦理道德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特点,进行不同的伦理道德教育。
关键词: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失控网络道德修养
有人说,19世纪是铁路的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的时代,21世纪则是网络的时代。
网络被誉为“第四媒体”,尽管它出现的历史并不长,但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毋庸置疑,网络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但是,网络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带来许多道德失控如黄毒泛滥、隐私权受侵、网络诈骗、恶意诽谤等层出不穷。
所以必须对网络的应用进行道德规范,把握好技术进步的正确方向,使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网络的诞生,在现实社会之外又缔造了一个完全没有地域限制的虚拟社会。
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变成了互不见面的虚拟交往;网友之间难以进行身份鉴别,网上交流可以完全无所顾忌。
它不以声色闻辩是非,不以钱权衡量得失,不以衣冠相貌决定取舍,不以功名富贵判断价值。
总之,一切的世俗标准遇见网络便如云烟消散。
伦理道德环境的这一变化,无疑增加了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难度。
如何应对互联网对人们伦理道德教育所带来的挑战,尽快在人们中筑起一道牢固的伦理道德“防火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网络道德失控的主要表现。
网络的隐蔽性使网上的犯罪层出不穷,侵犯知识产权、恶意制造计算机病毒、黑客侵入等案件逐年增多。
近几年,美国黑客的非法入侵高达26万件,损失达90亿美元,而全球数字化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更是巨大,共约180亿美元。
在一所一直以学生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引以为豪的市级重点中学,校园网上的BBS开通不到一个星期,学生往BBS上发了大量帖子,其部分内容粗俗下流,恶浊不堪,甚至还有针对个别教师的恶毒谩骂和攻击。
这些现象说明,许多人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好公民,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
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人们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问题日渐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
因为网上的道德失范会影响现实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会铸成他们终身发展的遗憾。
目前网络道德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1网络言行随意放纵。
调查发现,有18.8%的人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人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
1.2网络价值观念模糊。
互联网对现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着并将继续产生影响和冲击。
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人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人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
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人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
1.3人格冲突突出。
网络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
现实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激烈,压力的增加促使人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虚拟世界的各种信息、思想左右着一些人道德和信仰的方向。
很大程度上,网络变成人类的另一个生存世界,让人们自由驰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以“超我”面目出现;在虚拟空间里,人们更多地以“本我”体现。
正如流行的俗语所言,“在网上,无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1.4“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伴生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与威胁。
患者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
2、如何应对人们伦理道德环境的变化?针对不同层次人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2.1大力提倡并重视教育责任社会化。
现在网络成了人们浏览信息,接受教育的地方,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人们在网络接受的教育甚至可能比学校还要多。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将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任务交给学校已不现实,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的教育责任。
网吧必须有青少年教育意识。
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青少年不宜频道或内容的限制,禁止网上黄赌毒的传播。
2.2建立和发展专门的青少年网站。
目前,针对青少年的网站虽然不少,但是,这些网站都太专门化,信息量少,信息范围狭窄,综合性的、信息十分丰富的青少年网站基本还没有,不能满足青少年摄取信息及娱乐的要求。
因此,建立充分针对青少年特点和喜好、适合青少年各个年龄层次、内容丰富、能满足青少年的各种需要的综合性网站,已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2.3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学校在开展“减负”工作以后,除了应多开展一些学生乐于参加的活动,减少在校生上网的时间,降低他们对网络的迷恋程度以外,还应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价值观及法律、政治思想教育及网络文明教育。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要不受垃圾思想、言论、信息的污染,一方面要求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对网络的虚拟性有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增强自律能力。
2.4运用“反省”、“慎独”的方法,加强网络道德修养。
努力地学习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更主要是通过“反省”的方式学习。
社会的规范要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必须通过自己内心的不断反省。
尤其是通过对日常生活所犯错误的时时反省,来达到对道德规范的内涵、意义、作用的全面深刻的认识。
不论何时何地,即使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决捍卫网络文化阵地,净化我们的网络灵魂!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
现实社会中
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上的虚拟社会中往往会失效;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层次上,才能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网络世界是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这个虚拟世界要遵从哪些规范,这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网络的虚拟世界既给人们的道德观念提出挑战,又给了我们实践道德观念的好机会。
在这一个各方面规范尚不健全,甚至似乎是无拘无束的全新空间,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对我们道德自觉性的一个考验。
在网络世界中,同样要做到言谈文明,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