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全套精编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13篇)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学教案(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179b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7.png)
小学美术教案小学美术教学教案(13篇)小学美术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抓住人物特点,大胆、生动、细致地进行绘画表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制作能力。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充分感受民间艺术的美。
过程与方法1、认真仔细观察,找到自己的形象特点。
2、对比欣赏。
激发创造兴趣,尊重传统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作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推介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认真细致观察人物的特点,重点是脸型、五官和发型的特征。
2、了解剪纸技法,了解十二生肖和传统文化。
3、掌握人体各部分比例和剪纸技法。
三、学法指导1、观察人物,把握自己形象的`特征。
2、欣赏了解传统剪纸文化与技法。
3、创作自画像和剪纸作品。
四、教学准备1、收集12生肖图片和故事。
2、大镜。
3、课件;剪纸作品。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5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为老师画一张像。
二)活动(一)(12分)1、教师引路,一边介绍自己的形象特征一边画像。
2、总结画像的步骤。
先画脸型,再画五官,最后画发型。
3、学生细致观察自己的形象特征(脸型、五官、发型)。
4、学生表现,教师点拨。
(课件出示:作品欣赏)5、学生作品欣赏与评价。
三)活动(二)(13分)1、学生交流收集关于12生肖的故事与图片。
2、课件展示:12生肖之各种动物。
设问:为什么在12生肖中小老鼠排在第一,而不是高大威猛的大老虎呢?3、教师小结。
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纪年方法的标志,新年旧岁的更替,人们就用与对应的动物此去彼来为标志。
同学们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它们的形象呢?4、欣赏作品,了解技法。
(课件:生肖剪纸)5、课件出示:(剪纸步骤)①设计草图(外形要突出形象特征)②剪外形(线条流畅)③剪或刻内部花纹(花纹简洁)④粘贴或装裱(耐心细致)6、学生制作。
①交流自己的属相(生肖)②教师示范剪纸动作。
(强调制作安全)③学生制作,教师指点。
7、评价作品四)活动(三)(8分)1、导入。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b282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e.png)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锦集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教案篇1课题:变一变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使用美工刀)教学重难点: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教具学具: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边出示范例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二)发展阶段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
(也可用剪刀剪出)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四、课后拓展: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级。
3、制作小书签。
小学美术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相框的功能和用途,欣赏椭圆、植物、方形等造型的相框,掌握相框的创意想法,学会运用铅笔、稻草、纸板等废弃材料制作一个创意相框。
小学美术教案6篇
![小学美术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68c4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2.png)
小学美术教案6篇第一篇:绘画基础入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画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2. 掌握绘画的基本工具和基础技法;3. 培养学生对色彩和形状的观察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颜色彩带、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2.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画布、纸张;3. 教学材料:绘画基础知识介绍PPT。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绘画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2. 讲解绘画的基本工具和基础技法,例如:画笔的种类、调色盘的使用方法等;3. 组织学生观察颜色和形状,进行练习,例如:观察颜色彩带,尝试混合不同颜色;4. 引导学生根据想象绘画,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5.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提高了对色彩和形状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将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第二篇:水彩画的基本技巧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2. 掌握水彩画的调色和上色方法;3. 培养学生对光影和层次感的观察能力;4.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画布、纸张;2. 教学材料:水彩画基础知识介绍PPT、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绘画基础知识,引出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2. 讲解水彩画的调色和上色方法,例如:湿画法、干画法等;3.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水彩画的绘制;4. 引导学生观察光影和层次感,进行练习,例如:绘制简单的静物;5.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水彩画的特点和基本技巧,掌握了水彩画的调色和上色方法,提高了对光影和层次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将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水彩画的技巧。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5篇)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cad9f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5.png)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5篇)小学美术教案【篇1】课题:叶子上的“血管”课型:绘画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情感——感受树叶的美感。
认知——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构造。
操作——用常用美术工具材料表现树叶的美。
重点:用铅笔、水彩笔、水笔、等画树叶。
难点:绘、制出各种形态具美感的树叶,并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已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各种树叶、绘、制好的范例图。
学具准备: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树叶,彩色纸张、剪刀、胶水、各种笔具,等常用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一.入导入:播放美丽的森林、树木、植物。
春、夏、秋、冬景色各种树叶特写。
二.导入:启发学生讲一讲春姑娘或秋天的童话三.启发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有没有注意到校园的花草、树木季节不同会有什么不一样?1.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树木的花衣衫,“季节不同树木的花衣衫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活动绿、黄、红等,师:适当引导)二.结合教材揭示叶子上的小“血管”1.师:展示树叶提问?叶子有“血管”吗?学生回答师引导“血管”就是叶脉。
2.叶脉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学生活动叶子上的叶脉就同我们人的血管一样,遍布全身用来输送水份、养份的。
三.观察、探索1.师:展示树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拿出收集的树叶交流仔细观察,比一比有什么不同)2.师:提问。
(1)你们看到的树叶外形有什么不同?边沿有没有不同?学生发言各种形状的可能性,师:适当板画外形,供学生参考。
(2)颜色有什么不同?学生发言混色、带色点的都有可能(3)不同的树叶“血管”有什么不同?要求学生多片叶子间(详细对比、细致入微观察)学生发言师:适当板画。
(4)正面背面有什么不同?(5)摸一摸这些不同的树叶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发言(6)还有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发言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叶子的感受(师:总结;每一种树叶都有各自的面目,象小朋有的脸蛋,虽然每人都有一张漂亮的脸蛋但没有绝对的一样。
是吗?)四.展示例图白纸绘制、彩色纸张绘制、剪制作品,水笔单色、淡彩,水彩笔画。
小学美术课教案(通用6篇)
![小学美术课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99fe2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2.png)
小学美术课教案(通用6篇)小学美术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2、在完成染纸的过程中体会形式美,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知识;3、喜欢染纸的过程,并能用染纸作品装饰美化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学生学习和尝试染纸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印刷的画面效果与纸张的折叠方式和颜色的关系。
三、教具学具:扎染背心、扎染方巾、染纸作品装饰的贺卡、染纸作品、电脑课件、染纸的工具材料。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基本脉络: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欣赏感受、开阔视野——观察探究、了解技法——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美化装饰、培养设计应用意识——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欣赏感受1、教师展示扎染背心和方巾,引导欣赏。
(1)教师简单介绍扎染的特点和方法。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欣赏感受。
(3)板书课题——美丽的染纸2、欣赏扎染、蜡染、染纸作品,开阔视野、激发探究欲望。
(1)教师演示课件,简单介绍,引导欣赏。
(2)学生讨论交流欣赏感受。
(3)激发学习欲望。
二、观察探究,了解技法1、观看制作方法视频。
(1)教师播放制作方法视频课件。
(2)提问:制作美丽的染纸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运用了哪些方法?特别提示了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3)学生观看视频。
(4)讨论、发言。
(5)教师小结。
2、探究发现折叠方法。
(1)教师出示染纸作品展板,提示纸张的基本折叠方法和形状变化。
(2)分组探究折叠方法。
(3)学生代表到前面演示发现的多种折叠方法。
3、尝试染纸过程。
4、欣赏撕染、剪染作品,启发创新。
(1)欣赏课本里的撕染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打算。
三、制作实践、感受色彩魅力1、学生染纸实践,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2、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制作。
四、美化装饰,设计应用1、教师展示染纸画装饰的贺卡作品,引导欣赏,启发思维。
小学美术课教案(精选7篇)
![小学美术课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e962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3.png)
小学美术课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作者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小学美术课教案【精选7篇】。
小学美术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生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并了解泡茶的过程和茶具的功能。
2.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大茶壶、小茶杯的样子。
3.感受儿歌中的幽默趣味。
重难点分析:重点:学生能完整的朗诵儿歌知道泡茶的过程和茶具的功能。
难点:学生乐意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大茶壶和小茶杯的样子。
活动准备:大托盘、水壶、茶壶茶杯、茶叶安全要求:小朋友之间不要发生碰撞。
活动过程:一、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活动内容。
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么?教师出示茶壶和茶杯让学生观察。
二、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泡茶工具。
教师请学生看看说说,对比茶壶的大,茶杯的小,了解茶具的功能。
三、教师演示泡茶的过程,请学生品茶。
四、学生学习儿歌内容。
1、教师榜样朗诵儿歌。
2、学生分句学习儿歌。
3、学生跟教师一起轻声朗诵。
4、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完整朗诵。
五、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为一只大茶壶。
1、谁能把自己变成一只大茶壶?鼓励学生用肢体表现大茶壶的身体、盖子、把手、壶嘴。
2、鼓励学生用肢体来表现大茶壶是怎样倒水的。
三、结束部分组织学生分组游戏:请喝茶1、学生两两结合,分别扮演大茶壶和小茶杯,边做动作便有韵律地说儿歌。
2、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小学美术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属于本套教材中陶艺教学系列中的一课。
陶艺的制作方法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手工捏塑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借物成型、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等。
在这些技法中,手捏成型技法较适合创作泥玩具,适合小学生在课上学习、掌握。
泥玩具是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河南民间的“泥咕咕”、甘肃民间的泥马、北京民间的兔儿爷、陕西民间的泥狗泥鸡、广东石湾窑的陶塑公仔等都是极有特色的作品。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9篇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1f166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00.png)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模板9篇小学美术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一)编缉指导思想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奇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考、表现、制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制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奇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
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简单被学生观看到。
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汲取补充许多养分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诞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气。
通过观看活动,懂得喜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获感人、漂亮、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材版面分析图例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小鸡出壳开头引入,“很多动物都是自己破壳诞生的。
当它们来到这个生疏的世界,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妈妈见到自己的小宝宝,又会说些什么?”这些话语激发学生从一个好玩的角度,去关心、去倾听、去感悟生命带给我们的惊喜。
生命形式无奇不有,除了小鸡、小鸭,固然还有小海龟、小鳄鱼等等,就连小鱼、小虾、小蜘蛛,都是从密密麻麻的卵里爬出来的。
本课的教学思路,除了从自然生命的规律进展动身,沉着易理解承受的角度动身以外,也以孵化作为引子,依据生命形成的过程,延长到创作的发生、进展、生成的过程,盼望学生能大胆联想,制造出新奇的、表现独特的作品来。
(三)教学内容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探究生命伊始的神秘,绽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爱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
通过观看、梦想、体验与沟通,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漂亮,进展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奇与生动。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积极探究生命神秘的^热忱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培育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良好品质,提高观看、想象、探究、联想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翻开学生思路,鼓舞创新,表现诞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观赏、鼓舞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629e4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2.png)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小学美术》优秀教案(精选1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美术》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特点,及基本的构图关系。
难点:用线描来写生静物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课件出示静物画,欣赏,问: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你有什么发现?二、认识静物和静物画1、什么是静物?2、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
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
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录像资料或图片、实物三、学习静物分类1、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2、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3、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4、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四、学习理解静物摆放的主次老师: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
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学生利用静物在桌子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
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9篇)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3d5ce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e.png)
小学美术教案(优秀9篇)篇一:小学美术教案篇一教学年级:小学三年级学习领域:造型x表现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建筑,认识建筑的外观和结构美、艺术美、特点、文化背景等等。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建筑带来的奇特美妙的感觉,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力目标:学会观察生物的外形特点,运用想像力发现大自然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大胆模仿生物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培养学生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x生物外形与建筑外形的联想x建筑的外观和结构观察。
教学难点:x如何表现奇特的建筑。
兴趣点:x欣赏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x世界名建筑的外形联想。
作业内容:x异想天开地用画笔模仿生物的样子设计几座奇妙的建筑。
作业要求:x基本要求:设计一个具有奇特外形(与平时我们所见的不同)的建筑。
x较高要求:造型奇特,表现的较细致。
x个性探究:构思与众不同,线条、色彩表现细致丰富。
教学准备:powerpoint教学课件、纸材、彩笔、油画棒、教师示范作品若干件。
水果卡片(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水果名称命名,如:苹果组、桔子组等)。
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课堂准备今天,这节课我把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个水果卡片,这就是你们的组名了。
分小组,讲要求组合成各个小组课堂导入展示悉尼歌剧院图片,直接导入课题欣赏大师建筑的美课堂发展x播放幻灯片:一系列建筑图片(附文字介绍)了解大师建筑的历史、背景等,。
增长知识。
x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这些图片:1、这些建筑美吗?2、美在哪里?学生发挥自主探究能力,各抒己见。
(给小组加分奖励)通过观察建筑的外形与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
x板书:外形建筑美线条色彩想一想:我最喜欢什么动物?我会用什么样的花纹和色彩去表现它的花衣裳?归纳美术知识,强化学生对事物的美术概括能力。
1、习题:我们来猜猜建筑大师的设计灵感来源,请你连线。
小学美术教案大全(10篇)
![小学美术教案大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f2c0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f.png)
小学美术教案大全(10篇)【篇一】小学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
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实施一、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回忆学校,班级的值日情景,并作简单的描述。
2.老师有几种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供学生欣赏,也有不同风格的作品供学生值日。
二、课堂教学1、引导阶段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
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2、发展阶段让几个同学到前面来演示值日的各种动作,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动态,用基本的造型概括每个动作的特点。
出示几张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启发他们思考怎么做值日可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手脚并用,一手擦黑板,一手擦窗,脚还可以扫地,让机器人一起参与劳动,把自己变成个巨人站在校园里值勤等等。
引导学生组织画面,画面中的人物不用很多,动作不宜复杂,只要表现值日时的一个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即可。
三、教学拓展1、欣赏同龄人的绘画作品2、可以用水彩笔,颜料等各种绘画材料,采取不同的绘画形式如吹塑纸版画,黑白线条等表现画面的效果。
【篇二】小学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用不同的虚线自由表达你想象中的画面。
3、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以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完整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能否用点、线、面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展示各种工具描绘的各种点、线、面。
A、你觉得这些点、线、面有趣吗?B、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他们呢?2、揭示课题:彩线连彩点老师:你认为彩色的线和彩色的点连接起来会发生什么?二、欣赏作品1、教师展示大师康定斯基的作品:老师: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如何组合排列在一起的?2、展示儿童有关于“彩线连彩点”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五篇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f4480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b.png)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五篇学校美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
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处并进展环境美化。
3.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同学的观看、思索、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力量。
二、教材分析1.编写思路。
在节日里,我们常常用一些五彩的拉花来美化教室,布置舞台。
在剪制拉花的过程中,同学感受到拉花的奇妙与奇妙,体验到用自己的双手制造出奇妙的艺术品——像橡皮筋一样能够伸缩的彩纸的欢乐,并且通过联想,进一步将拉花改变成更多的艺术品:如鱼、围巾、帽子等。
设计本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同学运用多种纸材及剪制手段,围绕如何运用多彩的拉花美化自身和环境这一目的进展设计及制作,并通过活动本身以及作品传递、信息沟通,进一步培育同学的设计意识和实践力量。
教材丰富的图文内容表达了教学要围绕同学的学习方式进展,要在教学中表达同学自主探究式学习这一思路。
如从教材的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让同学了解制作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表示的意思,把握识图本领。
同学美化自身及环境的图片亦启发同学进一步思索拉花的用处及如何发挥集体的才智,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更多的问题。
2.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
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掌握〔薄纸剪时要细心,做到不剪断〕,拉花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颜色的选择与排列。
三、教学设计●方案一课前预备〔同学〕剪刀、胶水及各种彩纸〔教师〕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及各颜色纸等教学过程1.启发思索,自主探究。
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
演示:拉一拉橡皮筋。
〔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2〕同学互相讨论,查找方法,得出结果,沟通演示。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2〕展现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看: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同学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
小学美术教案 (5篇)
![小学美术教案 (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2ce6c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4.png)
小学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利用点、线要、面组成丰富的色调来表现对象。
能掌握粗细、干湿和浓淡的对比画法能运用种墨法教学重点继续体验水墨材料的特性。
用毛笔画出各种线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墨色表现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
教学用具常用国画工具教学过程一、课湔激趣找一找:上完"有趣的水墨游戏"这一课后,布置学生可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附近进行观察、寻找并记录看到的小虫子,观察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地观察,有兴趣的可新自饲养小昆虫。
二、欣赏、评述提供大师、小朋友的昆虫水墨画。
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画家比较擅长画昆虫,他们是用了什么表现法。
说一说:(1)谈谈画家是如何用点、线、面和墨色的干、湿、浓、淡表现的。
(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3)动手绘画。
画一画:奖你喜爱的昆虫以水墨的开式表现出来。
三、评价过程评一评:大家一起以水墨特点的研究来开展师生评、学生之间互评。
课后反思学生能对同的昆虫产生观察的兴趣。
能用水墨画的用色、用笔方法,大胆表现昆虫。
小学美术教案篇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感受声音的独特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能用水彩笔和油画棒,以不同的点、线、面、色彩表达不同的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感情。
教学重点:使用绘画工具,利用不同的点、线、面,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2、各种声音的录音3、范画、绘画工具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教和学的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的美术课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用你的耳朵仔细听。
(教师拍手)你听到了什么声音?2、邀请学生一起开展拍手游戏。
⑴模仿教师的拍手节奏拍手。
拍出轻重不同、快慢不同的声音,感受掌声的节奏,体验快乐。
⑵学生自己创造不同的掌声,增强趣味,加强对声音的感受。
3、大家拍手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拍过了就没了,你有没有办法把掌声留住?我们可以把掌声画下来,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描绘声音,进行第一次作业。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6篇)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da8b5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a.png)
《小学美术》优秀教案(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6篇《小学美术》优秀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优秀小学美术教案篇一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
二、讲授新课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去的路》的基本规律。
(出示课题:远去的路)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⑴、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
⑴、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⑴、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⑴、师示范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三、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近大远小的现象;尝试:绘画或拼贴一副有路的风景画。
优秀小学美术教案篇二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行为规范,稳定课堂学习秩序。
二、导入新课1、复习语文知识:日记。
(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回答问题。
)2、出示日记画范样、板书课题。
(教师配合动作与板书,用语言进行衔接,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1、引导欣赏。
①这幅日记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日记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优秀5篇】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ed442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0.png)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优秀5篇】小学美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新课1、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2、新授: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1、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
四、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m.gaokaobaba 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五、收拾整理(第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课堂教学1、复习知识:什么是重复?2、检查作业,指出一些作业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继续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欣赏、评价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教学反思:这一课属于设计基础课,我采用直观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繁杂的知识简单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70312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c.png)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5篇小学美术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认识色环,理解色彩在色环上的变化规律。
2.掌握色彩的三原色和三要素。
3.经过课堂上的调色练习学会怎样进行调色。
4.使学生能够感觉暖色系列与冷色系列组成的画面的不同心理感受。
二.教学重点体会色彩的冷暖给人产生的心理感受。
三.学习难点在色彩联想的练习中,要让学生体会到色彩与联想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会调出想象中的色彩。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示法、练习法、讨论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1、讲解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出色环的概念。
2、通过观看图片和色环,讲解色彩在色环上的变化规律。
3、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4、有彩色和无彩色有彩色:除黑白灰以外的所有颜色无彩色:黑白灰5、对色彩的感受(1)冷暖感觉a.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冷暖感觉的心理经验。
b.通过梵高的《向日葵》与东山魁夷的画作的色彩冷暖比较,还有课本上学生的《向日葵》与梵高的《向日葵》进行色彩冷暖感觉的比较,使同学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冷暖。
c.观看一些梵高的其他作品,同时讲解他的色彩的冷暖特点。
d.进一步举例说明色彩的冷暖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以及他给我们心理感觉上的区别。
e.举例说明冷色和暖色给我们带来的其他感受。
f.颜色引起的心理错觉,被艺术家和设计师利用,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举例说明)。
(2)色彩心理a.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一旦这些经验与外来色彩发生呼应时,就会在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
b.色彩能够充分地表达情感,举例梵高等例子来说明。
c.让同学观看一些色彩心理作业,给他们分析用色的道理。
(3)色彩的表情分别说明红色、橙色、黄色、绿色、兰色、紫色、黑色、白色、灰色、金属色的特性和他们所代表的含义。
(二)、讨论通过前面对色彩冷暖和色彩心理以及色彩表情的讲解,然后来给书上的色彩心理作业命名。
注意事项:要考虑到不同色彩的表情和他们代表的不同意思,以及他们给人心理上的不同感受。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7篇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74950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5.png)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7篇小学美术教案篇1课题:线条的动与静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师: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暖+曲=热烈、欢快(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直=单调、呆板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表扬优秀作业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
请学生欣赏。
小学美术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2.会查阅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3.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教学准备1.在教室或活动室里进行教学活动,采取先分组再集中的方式进行教2.电焊目镜片或墨水、脸盆,最好为每4人小组至少准备一套这样的材料。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5篇)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8100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7.png)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5篇)题目:小学美术教案 (精选5篇)[教案一]主题:色彩的初步认知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基本的色彩分类,包括原色、辅色和中间色。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将基本色彩进行组合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彩色笔、颜料、纸张、画笔等绘画工具。
2. 一些带有明显颜色对比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颜色鲜艳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颜色的兴趣与好奇心。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色彩分类,包括原色、辅色和中间色,并用图示进行说明。
3. 操作实践:让学生自由选择彩色笔、颜料和画笔等工具,进行色彩的组合和运用,创作自己的作品。
4. 分享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全班,让学生相互欣赏并互相评价。
[教案二]主题:线条描绘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线条类型,如直线、曲线、垂直线、水平线等。
2. 能够运用线条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纹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教学准备:1. 铅笔、画板、纸张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2. 一些线条构成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线条构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猜测物体的形状和纹理。
2. 讲解: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线条类型,并用示意图进行说明和演示。
3. 操作实践:让学生使用铅笔和画板,在纸上练习描绘直线、曲线、垂直线和水平线等线条类型。
4. 进一步挑战:让学生尝试通过线条描绘一些具体的物体,如水果、树木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三]主题:造型创意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造型要素,包括形状、大小、比例等。
2. 能够创造出独特且具有表现力的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纸片、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材料。
2. 一些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图片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创意和想象力的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7篇)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71dd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a.png)
小学美术教案(精选17篇)小学美术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子”指的是太阳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
在灯光下也会产生影子。
生活中有静止不动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会随着物体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影子你不动它动。
“影子”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的景象。
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能运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表现出生动、活泼、有趣的画面来。
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课,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表现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2、使学生在创作中受到美的感染,体会到绘画活动的愉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观察、记忆影子的变化,感受影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来表现影子。
学习材料:课件、图片、彩笔、油画棒、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大家认真听、仔细想,看谁先猜出来!(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
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
生:影子。
2、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画影子。
(师板书课题:画影子)三、讲授新课1、师:影子是生活中一种有趣的现象,它能使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
你们在哪见过影子呢?生1:在太阳光下有影子。
生2:水中有倒影。
生3:灯光下会产生影子。
2、师:(播放录像)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影子都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它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生1:灯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生2: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彩色的倒影漂亮。
3、师:今天天气晴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太阳光下的影子吧!(教师组织学生在操场上站好)学生来到操场站好。
师:“影子”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可不能让别人踩到呀!学生开展踩影子的游戏。
4、观察图片(1)师:(课件出示没有影子的风景图片)看看这张图片中的内容说说你的感受?生1:这张图片不好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案全册美丽的昆虫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回忆对称形状,色彩绚丽的昆虫,并能把自己认识的最美丽的昆虫凭记忆画出来。
2.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观察探索科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昆虫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昆虫花纹颜色的对称搭配。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昆虫标本、作画工具一套。
学具准备:收集的昆虫资料、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之前,老师首先给大家看样东西:(师展示蝴蝶标本),好看吗?这是二年级的小同学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
说到昆虫,它可是个大家族。
早在三亿五千万年前它就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种动物了。
不管是在寒冷的南极、北极,还是炎热干旱的沙漠、赤道,不管在水里,土壤里,草地上,石缝中到处都有它们的痕迹。
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今天这节美术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美丽的昆虫世界,去观察了解这些可爱的小生灵。
二、讲授新课1. 交流: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你都认识哪些昆虫?(请学生将各收集的昆虫资料拿出来交流分享)2.概括(教师结合标本进行):大家说得可真棒,这些昆虫不管怎样变化多端,但通常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形状各异,色彩丰富。
3.欣赏: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漂亮的昆虫图片,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希望同学们在看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最少记下一种昆虫身体的形状、图案和颜色等特征。
观看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
(播放配乐朗诵昆虫课件。
)4.讲解示范作画步骤:A.构思:选择自己熟悉喜爱的昆虫。
B.起稿:构图要饱满,直接用黑彩笔画,如果画错则用修改添加法进行巧妙掩盖。
C.装饰:在昆虫身上添加图案花纹,注意两边对称。
用学过的线和基本形来装饰。
D.涂色:色彩要鲜艳,多用对比色。
涂背景色时可多用近似色丰富画面层次。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勇于创新、大胆作画的同学予以表扬。
提醒学生活学活用,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美丽的昆虫来。
四、作业展评:《我眼中的昆虫》画展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选出最美的昆虫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尽量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五、课堂小结看了同学们画了这么多美丽的昆虫,老师心里真开心。
昆虫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有的是益虫,如:蜻蜒、蜜蜂、七星飘虫等,我们要保护它。
有的虽然是害虫,如:苍蝇、蚊子,但它们也为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
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去观察了解这些昆虫,并且把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美的东西用画笔把它记下来。
我的小天地教学目的:1.简单了解有关居室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不同地区、民族在设计上的不同文化和习俗。
了解自己的小天地不仅有一般居室的特点,还要有表现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幸福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人。
启发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居室,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
加深对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难点:绘画时房间里家具与家具、家具之间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大小关系。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教师作自我介绍,学生依次作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今天我们是第一节课美术课,我想大家都想轻松一点,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幅外国名作.学生欣赏讨论:1.从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感觉怎样?2.从画中、文字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东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介绍《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相关知识:1.古典油画的特点2.《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的画面特点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2.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谁能告诉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样的?3.你对你的小天地满意吗?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样的?它的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5.你准备怎样去改进你的那片小天地呢?(学生讨论)想一想,在你动手的时候你会遇到些什么困难?(内容、比例、层次等)二、学生作业要求: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自己的居室。
三、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交流讨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四、拓展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试着设计我们的教室、校园等。
五、教学反思民间面塑教学目的:初步了解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制作的基本方法,并试着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教学难点:揉、捏、剪、挑、压、粘、贴等不同技法的实际应用。
课前准备:橡皮泥、牙签等课件。
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暑假老师去公园玩,看到有人在用面团做小人,你们见过没有呢?二、形象回忆作品赏析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人。
同时介绍面人的流派知识。
除了面人,你还见过其他用面做的工艺品么?课件不同地域、不同题材的“面花”作品,同时介绍一些春节、端午节、七巧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不同时节场合的讲究规则。
请同学结合自己生活的所见来谈一谈,有的同学可能过年的时候随父母回农村探亲见过,有的同学在民俗村见过,也有可能有的同学曾经生活在农村,还亲自动手制作过,谈谈他们的感受。
三、小组探究为什么我们用面来塑造?感受一下面和橡皮泥有什么不同?紧密细腻,黏合力联系捏橡皮泥的经验,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来造型?揉球搓条扎眼看看书中的作品,有哪些地方你不知道是怎么做的?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动手操作介绍几种不常见但实用的方法,如碾、压、剪、拧、捻,以及用这些方法可以制作哪些特殊的装饰。
三、自主创作结合不同的造型手法,创造一个自己喜爱的形象。
四、互相交流面塑博览会开幕啦!组织学生有秩序的互相欣赏浏览。
谈谈自己分别的发现,分别从造型设计,创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进行评述。
五、课堂延伸由于时代、地域、风土人情等各不相同,我国的面塑艺术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风貌;今天你创造出了面塑作品,珍藏了好朋友的面塑作品,这可能是你的第一件藏品,希望今后同学们更多地关注这一古老的艺术奇葩。
六、教学反思【这一篇教案是比较详细,流程比较清楚的。
是面试考试中难得的高分教案。
在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昆明教师、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师资格试讲中常常会抽到这一章节课题,试讲或说课中也常做考试内容,也是面试中的必须要准备的】【教学反思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在事业单位教师、普岗教师、昆明教师、特岗教师考试中教师资格试讲中指导依据,说课、试讲面试中一定要以此未标准来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说课稿】冰棒棍玩具教学内容与目标:1.参考教材中作品,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根据预先的设计进行冰棒棍玩具制作。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学习利用冰棒棍制作动物、人物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难点:作品的新奇、牢固、美观、生动。
学习材料:冰棒棍、大头针、彩色纸、胶水、彩色笔等。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提问:谁能说说冰棒经过组合之后有什么特点?布置学生研究教材第7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问:(1)说说你熟悉的人物、动物的运动方式。
(2)想想开合的冰棒棍像什么动物的嘴?学生分组观察冰棒棍的组合。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新课教学(1)结合手中材料,学生分析、研究,了解用冰棒棍设计人物、动物的一般规律。
小组同学互相启发谈话。
了解冰棒棍组合后的活动规律。
(2)布置学生研究教材第6页:冰棒棍玩具制作的步骤。
小组中进一步新的创意和设计。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三、布置作业:创作实践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四、小结。
提问:说说制作冰棒棍的体会。
五、授后反思植物籽粒拼图教学目标:1.了解用各种色彩、大小的植物籽粒拼摆、粘贴出图形的方法,进行造型创作。
2.感受拼图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提高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创作的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学会制作植物籽粒拼图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教学难点:制作一幅与众不同、有创意的植物籽粒拼贴画。
学具准备:各种植物籽粒(如:红豆、绿豆、西瓜籽、大米等)和胶水(胶水或白乳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感知探索1.欣赏分析植物籽粒拼图。
2.分组讨论植物籽粒拼图究竟美在哪儿?为什么美?3.思考如何制作精美的植物籽粒拼图?4.利用课件,直观感知制作步骤,分为:(1)用铅笔在卡纸上起稿;(2)在需要粘贴处涂胶水;(3)用选择好的植物籽粒拼图。
三、实践创作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准备各种不同大小、颜色的植物籽粒。
2.讨论: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用植物籽粒来制作一幅有特色有创意的拼图。
3.实践创作:学生分组合作制作,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展示评价1.“小小拼图艺术展”,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制作的感受。
2.播放欢快音乐,参加“小小拼图艺术展”。
让学生参观、评选,让学生体味创造和创造成功的甜蜜。
五、延展用课件或实物展示用贝壳、小石子等拼贴的拼图作品。
引导学生学会到生活中去找寻美、发现美,让孩子们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六、教学反思面具(面试真题)教学目标:1.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学习制作方法。
(了解、练习)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接受、练习)教学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立体面具。
教学难点:五官的粘贴。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不同形象的面积眼范作若干。
学具准备:对开的报纸或其他纸一张,16开纸一张,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上课师生问好,展示面具,表演面具,揭示课题——《面具》,教师作启发性谈话:教师根据准备好的面具编一个小故事;或准备好一段音乐,挑选几个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边沿活报剧或舞蹈,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如果简单些,可让学生戴好面具依次走进教师,以其新奇、好玩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制作欲望。
二、介绍制作步骤1.制作面具底坯。
用途对开大小的报纸或挂历纸,按下图所示步骤折出面具的底坯。
2.想好做成什么样的面具。
3.通过剪、折、卷等方法,做成五官及其他部件备用。
4.粘贴。
粘贴时要注意:一是五官的位置,特别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