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字词解释通假字.简通拣:挑选2.阙通缺:欠缺.不足.缺点古今异义词.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低劣.下流2.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恨3.感激:古义:感动今义:激动感谢4.开张: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成语归纳.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2.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3.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四.条件句.分析蜀国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4.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6.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8.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4.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6.(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出师表>>中的一句话(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8.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出师表>>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9.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0.(1)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4)本文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4.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5.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6.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7.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五、问答题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出师表中考应知应会知识点

出师表中考应知应会知识点

出师表复习_综合性题型
(1)、《出师表》里出现过的成语或典故(3个)。

示例:计日而待,三顾茅庐
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本意是自暴自弃,后来也引申为过分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作奸犯科: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2)、关于《出师表》的诗句。

(两例,要说明出处和作者名)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出自《出师表》的千古名言。

(两句)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中考总复习《出师表》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出师表》知识梳理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的文体是表。

2、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去的两句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诸葛亮的《出师表》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本文出自他的《前出师表》,后来作者又一次出兵北伐,又写下了一篇《后出师表》其中有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明了自己为蜀汉效忠的诚心,成为千古名句。

4、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崩殂..: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殂,死亡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诚:实在秋:时3、殊遇..:优待,厚遇4、引喻..失义.: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遗:遗留6、陟.罚臧否..:陟:奖。

臧:善否:恶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简拔:选拔遗:给予8、悉.以咨.之:悉:都咨:询问9、性行淑均..:淑:善均:平10、臣本布衣..:平民11、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2、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的意思。

13、遂许.先帝以驱驰..: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14、后值倾覆:....:值:遇到倾覆:兵败15、夙.夜忧叹:早16、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地方指人烟稀少的地方17、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驽钝:18、攘除..奸凶:排除,铲除19、斟酌损益..:损:减少;益:增加20、以彰.其咎:表明,显扬21、咨诹.善道:询问22、察纳雅言..:正言23、涕零.:零,落下2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2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感激激动三、用原文填空1、《出师表》中提出广开言路建议的句子:诚宜开张圣听。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梳理巩固背诵出师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梳理巩固背诵出师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25)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26)恐托付不效 不效:未能奏效,不成功 (27)深入不毛 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28)当奖率三军 奖:劝勉,鼓励 (29)庶竭驽钝 庶:表示期望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驽:劣马,跑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30)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31)至于斟酌损益 损:减少 益:增加 (32)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4.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言,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的心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5.第六、七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哪三件往 事?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受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 识梳理 巩固背 诵出师 表
形容词作名词,德才低的人 (8)攘除奸凶 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人 (9)北定中原 名词作状语,向北
5.重点实词
(1亡
殂:死亡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知识点考点最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知识点考点最全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知识点考点最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文】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

【考点】〔先帝〕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创建者刘备。

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

〔崩殂〕指帝王之死。

崩:皇帝死亡;殂:读作cú,死亡。

〔三分〕指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疲弊〕也作“疲敝”,疲乏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是判断句,用助词“也”表示判断。

译为: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

诚:的确,确实。

秋:时候。

【原文】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文】然而,侍从护卫的官员在朝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奋不顾身,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礼遇,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

【考点】〔……者,……也〕这是一个判断句,用“者”“也”表示。

然:连词,表示转折,译为“然而”或“但是”。

盖:连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

句中有三个“状语后置句”,也叫介宾短语后置,即“于内”“于外”“于陛下”,“于”是介词,这里都译为“在”。

【原文】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文】(陛下)确实应该扩大皇上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扩展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主语“陛下”。

宜:应该。

“开张圣听”是动宾结构,“开张”是动词,意思是“扩大”,“圣听”是名词,意思是“皇上听闻”因此,如果直译,就是“扩大皇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也可译为“广泛听取意见”。

注意古今异义:现代汉语中“开张”指商店等开始营业。

〔以光先帝遗德〕以:连词,表示目的,译为“来”;光:动词,发扬光大;遗德:遗留下来的美德。

(完整版)《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一、生字词崩殂(cu)恢弘(hong)妄自菲(fei)薄(bo)陟(zhi)罚臧(zang)否(pi) 昭(zhao)平明之理以遗(wei)陛下裨(bi补阙(que)漏行(hang)阵攘(rang)除猥(wei)自枉(wang)屈庶(shu)竭驽(nu)钝(dun) 性行淑(shu)均咨诹(zou)善道以彰(zhang)其慢责攸之、依、允等之咎(jiu) 斟(zhen)酌(zhuo)损益涕(ti)零二、词语解释1。

先帝(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途去世.崩殂:古代称指帝王之死.);今天下三分,益州(指蜀汉地区)疲弊(民力贫弱困乏),此诚(实在、果真)危急存亡之秋(时)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放松)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边疆)者.盖(副词,推断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欲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指刘禅。

)也.诚宜开张(扩大)圣听(圣明的听闻),以(用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恢弘(扩大、发扬)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引喻(称引、譬喻)失义(恰当),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1。

段意:向陛下论述当前的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提升)罚(惩罚)臧否(善恶,褒贬,这里指评论人物的好坏),不宜异同(偏义复词,指不同).若有作奸(奸邪的事情)犯科(科条法律),及为(做)忠善者,宜付(交付、交给)有司,论(判定)其刑(处罚)赏,以昭(显示、表明)陛下平明之理(治理).不宜偏(偏袒)私(有私心),使内外异法(法令不同)也。

(2。

段意: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志(志向)虑(思虑)忠纯,是以(因此)先帝简拔(“简”同“拣”,挑选:简拔:挑选提拔)以(把)遗陛下。

愚(谦词,我)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全、都)以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弥补)阙(“阙"同“缺",缺点)漏(疏漏),有所广益(有启发和帮助)。

初三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初三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初三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汇总一、文学常识1.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谥号:忠武侯,后世称:诸葛武侯。

发明了孔明灯、木牛流马。

代表作《诸葛亮集》,本文节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空城计退敌、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设八阵图、三气周瑜摘录诸葛亮的名言: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表,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说(议论性文体)、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书(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记(散文文体,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序(书序和赠序,赠序内容多勉励、称许)3.《出师表》这篇表文,从表达方式上看,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

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本课有关成语: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实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不知所云:原来是自谦的话,表示自己语无伦次。

现在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让人摸不着头绪。

感激涕零:形容极为感激。

现在多用于讽刺。

不毛之地:指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08《出师表》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08《出师表》知识点梳理(学生版+解析)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课文节选自《》。

诸葛亮(181-234年),字,号,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散文代表作有《》、《》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二、文体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三、背景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内容概括《出师表》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写作思路如下:分析形势――提出三条建议―――叙经历感帝恩――出师目标―――归结责任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明确各方面责任,表明决心五、朗读节奏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知识点整理归纳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重点词翻译(1)此诚.甲危急存亡之秋.也诚:确实,实在。

秋:时候。

(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内:朝廷上。

(3)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外:朝廷外,指战场上。

(4)盖追.先帝之殊遇..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对待,即优待、厚遇。

(5)引喻..失义引喻:引用、比喻。

这里是说话的意思。

(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zhì):提升,提拔。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

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7)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付:交给。

刑:罚。

(8)不宜.偏私宜:应当(9)以昭.国陛下平明之理.昭:彰显,显扬。

理:治。

(10)志虑忠纯....志:志向。

虑:思想,心思。

忠:忠诚。

纯:纯正。

(1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选拔。

简:挑选。

拔:选拔。

(12)悉以咨.之咨:询问,征求意见。

(13)性行淑均..淑:善。

均:公平,平均。

(14)此后汉所以倾颓.也颓:灭亡。

(1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尝:曾经。

(1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悉:全、都。

(17)躬.耕于南阳躬:亲自,自身。

(18)不求闻达..于诸侯闻达:闻名显达。

(19)猥自枉屈..枉屈:委屈。

(20)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顾:拜访,探望。

(21)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22)后值倾覆...值:遇到。

倾覆:指兵败。

(23)夙夜..忧叹夙夜:早晚。

(24)当奖.率三军奖:鼓励。

(25)庶.竭驽钝庶:希望。

(26)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27)至于斟酌损.益损:除去。

(28)以告.先帝之灵告:告慰,告祭。

(29)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怠慢,疏忽,指不尽职。

(30)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操之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这篇文章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蕴含了丰富的文言知识。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重点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

2、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端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4、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5、临表涕零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三、一词多义1、以(1)以光先帝遗德(用来)(2)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3)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2、于(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2)欲报之于陛下也(给)(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3、之(1)恢弘志士之气(的)(2)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3)悉以咨之(代“他们”,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4、行(1)然后施行(做,执行)(2)性行淑均(品德,品行)5、益(1)有所广益(好处)(2)斟酌损益(增加)四、词类活用1、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

2、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3、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4、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也”表判断)(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也”表判断)2、倒装句(1)苟全性命于乱世。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2)临崩寄臣以大事。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临崩以大事寄臣”)3、省略句(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陛下)恢弘志士之气。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作者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蜀汉丞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谥号“忠武侯”后世称其为“武侯”被后代封建统治者推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典型。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二、“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表”的基本特征是“之以动情”。

三、背景:写于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还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出师表传世有二,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四、疏通重要句子1、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2.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3、您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中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4、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获得更好的效果。

5、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都去询问他的意见,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6、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因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亲自降低身份,屈尊就卑,接连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今天下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感奋激发,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后来遇到兵败,在战败的时候我接、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已经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期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到原来的都城(洛阳)。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啊,至于(处理事务)斟酌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出师表》中考知识点总结复习

《出师表》中考知识点总结复习

《出师表》中考知识点复习一、重点字词。

⑴崩殂:古代天子死叫“崩”,又叫“殂”。

⑵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⑶妄自菲薄:随便看清自己。

菲,与“薄“同义,都是鄙薄的意思。

⑷恢弘:弘扬,扩大。

⑸引喻适义:言谈违背道义。

引,称引。

喻,比喻。

⑹陟罚臧否:升降官吏,评论善恶。

陟,升迁。

罚,处罚。

臧,善,这里指表扬。

否,恶,这里指批评。

⑺异同:不同⑻昭…..之理:显示,治理。

(9)淑均:为人和善,处事公正。

(10)倾颓:倒塌,这里指衰败。

(12)痛恨:十分遗憾。

痛,很、极。

恨,遗憾。

(13)平明:公正英明。

(14)裨补阙漏:补救缺失疏漏。

裨,补益。

阙,通“缺”,缺失。

(15)贞良死节:坚贞贤良,能为气节而死。

(16)卑鄙:身世卑微,见识浅陋。

(17)驱驰:奔走效劳。

(18)夙夜:日夜,早晚。

夙,早晨。

(19)不毛:荒凉的地方。

(20)庶竭驽钝:但愿能竭尽平庸之才。

庶,庶几,或许可以,表示希望。

驽钝,劣马钝刀,比喻才能平庸地下。

(21)尔来:从那以来。

(22)攘除:铲除。

(23)彰:表明(24)斟酌损(减少)益(增加):考虑(25)慢:怠慢(26)以彰其咎表明过失(27)以咨诹善道:询问(28)雅言:正确(29)临表涕零:面对眼泪(30)之秋:时(31)良实:善良、诚实的(32)偏私:偏爱私心(33)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二、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感动激奋。

今:指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三、翻译重点句子: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译: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

如果有作奸邪的事违反科条法律的人⑶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出师表中考复习大全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复习大全及答案

出师表中考复习大全及答案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出师表》一.课文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一、文学常识1. 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早年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

2. 出处二、字词积累1. 重点字词- 崩殂(cú):死亡。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 疲弊:人力疲劳,物力缺乏。

-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 殊遇:特殊的待遇。

-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开张,扩大。

- 光:发扬光大。

- 恢弘:发扬扩大。

恢,广大。

弘,大。

-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

-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 陟(zhì)罚臧否(pǐ):奖惩功过、好坏。

陟,提升。

罚,惩罚。

臧,善。

否,恶。

-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 付有司论其刑赏:交给主管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 昭:彰显,显扬。

-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 志虑忠纯: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

- 简拔:选拔。

简,挑选。

- 遗(wèi)陛下:给予陛下。

- 咨:询问。

- 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裨,弥补。

阙,通“缺”,缺点。

-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 晓畅:精通。

- 试用:任用。

-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 营中之事:军营里的事情。

- 行(háng)阵:指部队。

-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 倾颓:倾覆衰败。

- 痛恨:痛心遗憾。

- 桓(huán)、灵:东汉末年的桓帝和灵帝。

他们都因信任宦官,加深了政治的腐败。

- 尚书、长史、参军:都是官名。

尚书指陈震,长史指张裔,参军指蒋琬。

[出师表]中考文言复习修改版2013.8.30

[出师表]中考文言复习修改版2013.8.30

1北伐的战略目标及“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 “大事”指什么? 2“报先帝”与本段中的哪件事相呼应?
阅读第八段,思考:
这一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首先,严于律己 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 最后,向后主提出希望
第8、9段 内容理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 1 想到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2 想到临危受命、临终寄大事的信任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 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 3 担心不能完成先帝遗愿的焦虑 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对出师后后主刘禅的担忧……
结合《出师表》相关内容,概括说明诸葛 亮 “临表涕零”的原因。
《出师表》全文思路
一 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1—5段): 1 广开言路 2 严明赏罚 3亲贤远佞 (目的(1)表明自己“报先帝”“忠陛下”; (2) 劝勉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大业; (3)安排好朝政,使出师无后顾之忧。) 二 诸葛亮追叙自身经历及三顾之恩、临终 托孤,表达北伐之志。 (目的:感恩图报,忠于刘氏父子; 激励后主。) 三 诸葛亮明确各方面指责(8段)。 四 表文结语(9段)。
4对出师后后主刘禅的担忧……
结合《出师表》相关内容,概括说明诸葛 亮 “临表涕零”的原因。
第8、9段 内容理解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 1 想到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 2 想到临危受命、临终寄大事的信任 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 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 3 担心不能完成先帝遗愿的焦虑 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

高中语文《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

高中语文《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

初三语文中考第一轮复习《出师表》复习资料《出师表》复习知识要点整理人:张策一、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1、中道崩殂..(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3、不懈.于内(懈怠)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5、忠志..(追念)(优待,厚遇)..之士(忠诚有志)6、追.先帝之殊遇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失,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13、陟罚臧否(陟,奖励。

臧,善。

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

)(平明,公平英明。

)(治)17、不宜偏私.(偏爱)18、此皆良实..(忠良笃实)19、志虑忠纯..先帝(以是,因此)..(心思只想忠诚无二)20、是以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

我)23、悉以咨.之(咨询)24、裨.补阙.漏(增益)(通“缺”,缺点)25、性行..(性格和行为)(淑,和善;均,公平)..淑均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27、举.宠为督(推举)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泛指军队)(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倾覆、衰败)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31、贞良死节(坚贞忠直,能以死报国)32、躬.耕于南阳(亲自)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33、不求闻达..(地位低微,见识鄙陋)..(显达,有名望)34、先帝不以臣卑鄙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前来相访)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从那时以来)40、寄.臣以大事..(托付)(国家大事)41、夙.夜忧叹(早,早晨)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43、深入不毛.(苗)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出师表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出师表 复习要点

22 出师表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崩殂(cú):死。

崩,古代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秋:指“时”。

殊遇:优待,厚遇。

开张圣听:扩大盛名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

妄自菲(fěi)薄:随便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宫中:指皇宫中。

府中:指朝廷中。

陟(zhì)罚臧否(pǐ):奖惩功过、好坏。

臧否:善恶。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刑赏:惩罚或奖赏。

刑,罚。

理:治。

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无二。

简拔:选拔。

遗(wèi):给予。

悉:都。

咨:询问。

裨(bì)补阙(quē)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性行(xíng)淑均:性情品德善良平正。

淑,善。

均,平。

督:武职,向宠曾为中部督。

行(háng)阵:军队的行列。

此指军队。

优劣的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亲近,形容词作动词。

远:疏远,形容词作动词。

先汉后汉:先汉指西汉,后汉指东汉。

倾颓:倾覆衰败。

未尝:未曾,不曾。

贞良死节:坚贞可靠、以死报国(的人)。

计日而待:计算日期而等待,意思是很快可以实现。

苟全:苟且保全。

闻达:扬名显贵。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猥(wěi):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由是:因此。

驱驰:奔走效劳。

倾覆:兵败。

尔来:那时以来。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再加上,还有。

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不毛:不长草,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驽(nú)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攘(rǎng)除:排除,铲除。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损,除去。

益,兴办,增加。

效:(讨贼兴复之效)效劳的事,重任。

(不效)实现。

慢:怠慢,疏忽。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

彰,表明、显扬。

咨诹(zōu)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出师表》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出师表》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出师表》复习要点一、字词理解A重要实词1、中道崩殂2、益州疲弊3、不懈于内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5、忠志之士6、追先帝之殊遇7、开张圣听8、以光先帝9、恢弘志士之气10、以塞忠谏之路11、妄自菲薄12、不宜偏私13、引喻失义14、是以先帝15、陟罚臧否16、此皆良实17、作奸犯科18、付有司论其刑赏19、志虑忠纯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1、简拔以遗陛下22、愚以为23、悉以咨之24、裨补阙漏25、性行淑均26、晓畅军事27、举宠为督2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2、躬耕于南阳31、贞良死节32、苟全性命于乱世33、不求闻达34、先帝不以臣卑鄙35、猥自枉屈36、由是感激37、遂许先帝以驱驰38、后值倾覆39、尔来40、寄臣以大事41、夙夜忧叹42、以伤先帝之明43、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44、庶竭驽钝45、攘除奸凶46、斟酌损益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48、愿陛下亲之信之49、以彰其咎50、咨诹善道51、察纳雅言52、临表涕零52、亲贤臣,远小人53、计日而待54、报先帝而忠陛下55、臣本布衣B一词多义:益:有所广益()斟酌损益()遗: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效:恐托付不效()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行:性行淑均()必能使行阵和睦()为:俱为一体()举宠为督()能:先帝称之曰能()必能使行阵和睦()道:中道崩殂()咨诹善道()遗:以光先帝遗德()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C通假字:1、必得裨补阙漏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D词类活用7.优劣得所1、恢弘志士之气2、猥自枉屈3、庶竭驽钝4.此皆良实5.亲贤臣,远小人6.深入不毛E古今异义(写出古义即可)1.诚宜开张圣听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3.先帝不以臣卑鄙4.由是感激5.晓畅军事6.临表涕零7.遂许先帝以驱驰二、句子翻译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021年中考复习:《出师表》考点(含答案)

2021年中考复习:《出师表》考点(含答案)

出师表一、《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

表,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问题,也称“奏章”。

作者:诸葛亮。

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忠武侯。

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与课文相关的名句: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二、文章内容1、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5段):作者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层(第1段):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二层(第2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第三层(第3—5段):推荐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这是三条建议的核心。

“广开言路”意在“亲贤臣”,“严明赏罚”意在“远小人”。

】第二部分(第6—7段):追叙往事,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兴汉室”的决心。

第6段:自述自己的身世及追随先帝的经历。

第7段:接受先帝重任以来的所作所为,同时强调此次北伐的意义。

第三部分(第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

2、中心思想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效忠蜀汉(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充分显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对刘氏父子的一片忠心。

三、常用词语1、解释下列词语秋报开张圣听光引喻失义塞昭是以简遗悉咨阙优劣得所远所以痛恨计布衣躬卑鄙顾由是感激许驱驰值故寄效明不毛攘除损益彰【时、时刻报答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发扬光大说话不恰当义:适宜、恰当阻塞显示,表明因此选拔、挑选给予都,全询问同“缺”,缺点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远离疏远的原因痛心遗憾计算平民、老百姓亲自身份低微,出身低下拜访因此感动激奋答应奔走效劳遇到所以(因此)托付功用,效果英明不长草木,意思是荒凉的地方排除减少增加表明显扬】2、课文中的部分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1)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中考知识点复习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是作者出师伐魏,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表:臣写给君主的奏章,2、重点字词。

⑴崩殂:帝王去世⑵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⑶菲薄:轻视;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

⑷恢弘:发扬,扩大⑸引喻适义:称引恰当⑹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⑺异同:不同⑻刑赏:罚⑼昭…..之理显示治理⑽淑均:善良公正 (11)倾颓:倾覆衰败 (12)倾覆:兵败 (13)布衣:平民 (14)躬耕:亲自。

(15)闻达:做官扬名(16)猥:辱(这里指:亲自降低身份) (17)驱驰:奔走效劳 (18)夙夜:早晨(19)不毛:荒凉的地方(20)庶竭:希望 (21)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比喻才能平庸(22)攘除:铲除。

(23)彰:表明(24)斟酌损(减少)益(增加):考虑(25)慢:怠慢 (26)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27)以咨诹善道:询问(28)雅言:正确 (29)临表涕零:面对眼泪(30)之秋:时(31)良实:善良、诚实的(32)偏私:偏爱私心(33)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4、古今异义字: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今:指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感激:感动激奋。

今:指感谢。

痛恨:痛心遗憾。

今:指十分憎恨。

开张:扩大。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5、一字多义: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给予) 恐托付不效。

(成效)深追先帝遗(yí)诏 (遗留) 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来) 性行淑均 (行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 行阵和睦 (队伍)俱为一体 (是) 咨臣以当世之事 (拿)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寄臣以大事 (把)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以光先帝遗德 ( 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6、成语:妄自菲薄三顾茅庐计日而待作奸犯科7、、翻译重点句子: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译: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

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翻译: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

如果有作奸邪的事违反科条法律的人⑶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⑷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希望陛下能亲近信任他们⑸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⑹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⑻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⑼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⑽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⑾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译: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四、理解记忆:⑴赏罚同一标准: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⑵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②严明赏罚;③亲贤臣,远小人( 亲贤远佞) 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⑶分析形势:①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②有利的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⑷诸葛亮志趣(无意功名、淡泊名利):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⑸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⑹先后汉兴衰原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⑺出师目标(“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⑻三顾茅庐(追随先帝驱驰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⑼表达感情: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三、默写⑴《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⑵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五、理解:1、作者回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2、分析形势的原因: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3、自述身世的目的:⑴感激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⑵指出创业艰难,劝勉后主发愤图强,复兴汉室4、写作特点:⑴以议论为主,陈述意见提出政治主张,兼记叙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以身许国的经过,字字句句蕴含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

议论记叙抒情相结合。

有极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⑵语言质朴、恳切:提先帝蕴含对先帝知遇之恩德无限感激,提陛下以父辈的真挚感情反复规劝,再三嘱咐作者思想感情:报先帝而忠陛下六、扩展1、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答案要点:⑴封建社会推崇:刘汉为正统、受知遇而尽忠的一代忠臣典型⑵今天我们可看作为事业、为人民的全心全意服务的思想2、从《出师表》中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⑴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 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陛下的职责而鞠躬尽瘁,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

⑵他准确地掌握当时天下三分的形势,能客观地分析有利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懂治国之道。

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人3、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答案要点:⑴为了解除后顾之忧⑵为了汉室之隆5、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这条“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答案要点:无论是国家干部的选拔,还是公司人员的任用,只有知人善任,任人为贤,才能使国家强盛,公司持续发展。

“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6、诸葛亮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要点: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加入WTO,更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严明赏罚),领导干部要善于听取群众意见(广开言路),激励先进,惩治腐败,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相关诸葛亮的故事: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病死五丈原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摆设八阵图空城计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8、诸葛亮名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9、赞颂《出师表》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10、两表:前《出师表》、后《出师表》三顾:三顾茅庐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排八阵:摆设八阵图北据:北据曹魏东和:东和孙吴一对:隆中对三足鼎立:魏蜀吴三国鼎立收二川:收东川西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复习理解性默写1、抒发作者忧国忧民博大胸襟的著名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尽欢颜2、《茅》不仅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或描写天气变化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3、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茅》中,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作者的济世情怀,表达他旷达胸襟、、为理想而献身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秋风破屋群童抱茅长夜沾湿期盼广厦9、本文中表现诗人为了百姓的幸福宁可牺牲自我的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以足10.诗中“八月……沉塘坳”中的动词有哪些,及表达效果卷飞洒挂罥飘转沉准确、形象地刻画了风大草飞的动感画面,为下文抒情议论蓄势,运用拟人修辞表现出大风对茅屋破坏之大,2.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是写心情老,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3.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4.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结合此诗,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个杜甫被尊称“诗圣”,是因为他有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而且诗歌艺术质量上乘;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他用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真实。

这些,都可以从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得到表现。

5. 古代诗人留下“忧国忧民”的名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0、“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

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1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杜甫的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系天下苍生的济世情怀,12.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话.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

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13、“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安史之乱;它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

14、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

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也触动了作者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

秋风、秋雨的威力,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都没能击垮作者。

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15、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3分)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