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课件:17 美苏争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自主探究 辨一辨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和区别 (1)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目的基本一致,但手 段上各具特色。 (2)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地赤裸裸地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则 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联合西欧各 国共同反共反苏。 想一想美国史学家布利德说:“两极体制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 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你如何理解“抑或发展起一种 稳定机制”? 提示:两极体制下,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专题五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2-
-3-
战后初期 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 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 联看成称霸的障碍,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 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 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 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 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整 体 感 知
20 世纪 60—70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年代 苏联解体后,两极格 随着西欧、 日本、 局终结,世界各种力 中国、第三世界 量重新分化组合,世 等新兴力量的崛 界多极化趋势不断 起,世界出现多 加强。当今世界格 极化趋势,日益 局呈现“一超多强” 冲击着美苏两极 的局面,多极化趋势 格局 进一步发展
-13-
主题
真题溯源
史料探究
高考例析
没有硝烟的战争——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016江苏单科,23(节选)〕材料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 美国政府提交了8 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 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 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 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 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 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思考 据材料,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 的原因。
-9-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2)苏联反击 ①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协调和统一各国党 的行动。 ②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 界市场。 ③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微点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 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 的霸权地位。
-8-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2.形成过程 (1)美国冷战政策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②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成为冷战正式开 始的标志。 ③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④1949年,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10-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全面冷战 (1)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 主共和国。 (2)朝鲜分裂:1948年,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 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美苏发生导弹危机,最终苏联做出让步, 从古巴撤走导弹。 2.局部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年,美国参与朝鲜战争,这是战后以美苏 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越南战争: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是战后持续时 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11-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3.深远影响 (1)消极:美苏争霸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 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和动荡不安。 (2)积极 ①苏美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微点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属于美苏冷战的范畴。因为朝鲜战 争和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争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 是美苏没有直接在战场上交战而已,对于亚洲而言是“热战”,对于美 苏而言是冷战。
-14-
主题
真题溯源
史料探究
高考例析
提示: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 不妥协的特点;苏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 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15-
主题
真题溯源
史料探究
高考例析
史料 在欧洲和亚洲,战后领土划分反映了战后严峻的现实和苏 联、美国间的新裂痕。……苏联接管了德国东部地区,美国、英国 和法国占领了德国的西部地区。处于苏联控制区内的首都柏林继 续由四大国控制。……到20世纪40年代末,战后的领土安排造成了 德国的分裂。正如丘吉尔在1946年所说的那样,“一条橫贯欧洲大 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美]杰里· 本特利、赫伯特· 齐格勒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思考 如何理解“一条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反 映出当时国际关系格局的什么特征? 提示:理解:欧洲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直接对立的区域。 特征:美苏两分天下。
-4-
战后初期 主 旨 归 纳
20 世纪 60—70 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 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 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 向发展。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当今世界形势 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第17课时
美苏争锋
-6-
思维导图
知识清单
-7-
思维Leabharlann Baidu图
知识清单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制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 立了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在意识形态和国家 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 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