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13b73d849649b6648d747c2.png)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服装制作工艺》是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体现高职特色,培养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课程。
课程标准要适应服装行业生产岗位的需求,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实施项目教学法,注重岗位能力的训练,通过“双证制”考核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课程价值:1.社会价值:随着国际服装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已成为国际型服装生产加工基地,对高技术含量的服装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通过对青岛服装人才市场的调研与考察,服装业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2.企业需求:随着服装产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急需一批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壮大企业队伍。
3.岗位优势:样板师、工艺师、服装CAD操作人员等岗位是服装专业传统的优势岗位,历年来这些岗位吸纳了大量的毕业生,今后这些岗位仍会保持较大的需求。
以上表明:服装行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力度,快速适应市场需求。
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加大对专业的建设力度。
三、基本理念:1.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化解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的矛盾,实施小学期制和弹性学制,将教学内容细分为若干可以组合的模块,灵活安排校内外集中实践或在企业顶岗实训时间;完善学分制。
2.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敬业爱岗职业理念的形成有助于专业的良好发展,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聘请行业带头人达到目的。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课程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4.提高专业技术含量,激发学习兴趣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分配课时,提高技术含量,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习的兴趣,发挥本课程特有的魅力,使课程与不同个性的学生认同性相适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把之转化为兴趣。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资料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6f82055c850ad02de80417d.png)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主要训练学生的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三.参考学时882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
(一)知识目标:1.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2.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了解服装制作原理知识;4.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5.掌握排料、裁剪的质量要求和注意事项;6.掌握车缝基础知识;7.掌握服装CAD的知识;8.掌握电动平缝机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看懂服装款式图;2.能根据款式完成服装结构制图;3.能熟练应用CAD制板;4.能熟练操作电动平缝机;5.能根据款式图,裁剪出相应的服装并能正确排料6.能熟练掌握缝制的技能和技巧;7.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8.能对电动平缝机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三)素质目标:1.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2.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五.设计思路按照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训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建立以专业方向、综合技能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学过程中的的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项目学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升学作好准备。
项目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任务一机缝基础训练(42课时)任务二制图基础知识(16)项目二裙子任务一裙基型任务二裙子变化项目三裤子任务一女西裤子任务2女西裤缝制任务二男西裤项目四四开身上装任务一女衬衫子任务1女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子任务3女衬衫的变化任务二男衬衫子任务1男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衬衫缝制工艺子任务3男衬衫的变化任务三女外套子任务1女外套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外套缝制工艺任务四旗袍子任务1旗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旗袍缝制工艺项目五三开身上衣任务一女西服子任务1女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二男西服子任务1男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三中式男上装1中山装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子任务2中山装缝制任务四毕业设计八、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75bb3651ed9ad51f01df274.png)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本课程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基本功和一定的新工艺研究能力。
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高速平缝机使用方法及操作要领,及处理车缝线迹弊病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主要品种服装的车缝、手缝、熨烫三技艺,包括他们的部位、部件及整件缝隙制的工艺流程、操作要领及工艺质量标准。
3、使学生掌握分析产品工艺结构的方法以便确立各裁片之间、各部位之间、各部件与衣身之间的最佳组合关系,并以此作为产品的新工艺设计向导,在担高学生动手制作衣服的同时,也提高了新工艺设计能力。
使学生掌握设计产品工艺制作单的方法。
4、培养学生审视效果图和分析结构图的能力,并设计出反映产品造型效果的工艺制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素质目标:要求师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拓宽学习领域,提高技术素质。
二、课程设置说明本课程是服装设计艺术的基础课程,加强实际的操作是本门课程设计的关键。
本课程课时72学时,其中理论:58,实践:14,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的性质《服装工艺》是高等学校服装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是研究服装平面裁片转化成立体服装造型所需要的三大工艺技术,服装不同品种的、不同档次工艺所对应的新工艺设计规律,其知识结构涉及人体工程学、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服装纸样工程、服装设备、服装生产管理等范畴,是缝制科技与造型艺术紧密结合的课程。
《服装工艺》适用于服装设计(专科),是专业骨干课程,为必修课。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72学时)第一章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1、服装生产工程的组成2、服装缝制常用工具与名词术语3、服装材料的基础知识4、熨烫的基础知识(二)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服装生产工程的组成与名词术语第二章服装基础工艺(一)教学内容1、手缝工艺2、机缝工艺3、装饰工艺4、部位工艺(二)教学基本要求讲述常用基础工艺,使学生了解服装组成的方法与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整件产品的制作。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件资料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2e31ffc011ca300a7c39060.png)
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件资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件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服装,工艺,教学大纲,课件,资料,,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设计艺术系《服装工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不同的服装缝制工艺,加强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实践操作把握。
在课程学习之前应该具备工业缝纫机和面料等。
本课程的任务是:1、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和操作不同的缝制方法和工艺2、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3、从实践操作中加强学生的缝纫技术和对结构的加深4、更好的掌握服装结构与工艺之间的必要关系二、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目标:培养学生在服装工艺设计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以便于在课程中的服装设计。
基本要求:1、认识服装工艺的重要性2、了解到服装工艺的实际操作方式3、掌握好服装各个部位的缝制方法和工艺要求4、从实际操作中进行工艺实践训练5、提高学生对服装工艺的深刻认识和动手实践能力1三、课程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由服装手针工艺、口袋、开叉、拉链安装、领子工艺、暗门襟、袖子、腰头工艺等几大板块组成,其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如下:1、介绍各种基础手缝针法并在服装中的应用并能熟练掌握2、常见的机缝缝型和不同口袋的工艺3、各种不同拉链和领子的安装方法和工艺要求4、在服装工艺中的各种工艺小技巧5、由于服装的工艺甚广,在教学中做到和市场结合使学生学到最新的服装工艺6、该课程的实践性能较强,教学中理论要联系实际和操作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1、了解整个课程的所学内容2、理解相关的材料知识,并且能进行分析和识别3、掌握教学的所有重点和难点,并能够熟练掌握服装中的多样化工艺,在服装的不同款式做到最恰当的工艺处理方式五、教学方法本课程是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和实际市场考察教学相结合,并辅之以课堂实际样板操作示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详]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4c4bec4bcfc789eb172dc8a8.png)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一. 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
二. 课程定位《服装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主要训练学生的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专业系统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制作》〈〈服装CAD>三. 参考学时882学时四.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达到服装设计定制工中级工的标准要求。
(一)知识目标:1. 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2. 理解结构制图的基本原理。
3. 了解服装制作原理知识;4. 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相关知识;5. 掌握排料、裁剪的质虽要求和注意事项;6. 掌握车缝基础知识;7. 掌握服装CAD的知识;8. 掌握电动平缝机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二)技能目标:1. 能看懂服装款式图;2. 能根据款式完成服装结构制图;3. 能熟练应用CAD^板;4. 能熟练操作电动平缝机;5. 能根据款式图,裁剪出相应的服装并能正确排料6. 能熟练掌握缝制的技能和技巧;7. 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服装的制作;8 .能对电动平缝机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三)素质目标:1. 具有质虽意识、效率意识;2. 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意识。
3.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 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5. 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6.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按照专业培养方向,构建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强化实训教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建立以专业方向、综合技能为主线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
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岗位工作过程,明确教学过程中的的任务,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项目学生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将来就业和进一步升学作好准备六. 教学项目七. 教学设计项目一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训练任务一机缝基础训练(42课时)子任务1空车缉纸训练子任务1穿线缉布训练子任务3零部件制作子任务4服装工艺名词述语及熨烫工艺基础训练任务二制图基础知识(16)子任务1人体知识与测量子任务2制图基础知识及制图方法项目二裙子任务一裙基型子任务1裙基型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裙基型制作任务二裙子变化子任务1裙子变化制图(CAD裁剪子任务1裙子变化制作项目三裤子任务一女西裤子任务1女西裤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西裤缝制任务二男西裤子任务1男西裤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裤子变化制板子任务2男西裤缝制项目四四开身上装任务一女衬衫子任务1女衬衫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衬衫的缝制工艺子任务3女衬衫的变化子任务3男衬衫的变化任务三女外套子任务1女外套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外套缝制工艺任务四旗袍子任务1旗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旗袍缝制工艺项目五三开身上衣任务一女西服子任务1女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女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二男西服子任务1男西服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男西服缝制工艺任务三中式男上装子任务1中山装结构制图(CAD及裁剪子任务2中山装缝制任务四毕业设计八、教学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a6963572e3f5727a5e9627f.png)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服装缝制工艺是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
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
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课程目的要求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一般性服装及舞台艺术类服装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各类服装的工艺设计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能胜任服装手缝工艺设计2.能胜任服装机缝工艺设计3.能胜任服装基本熨烫工艺4.能胜任服装各部位配件制作5.能胜任服装工艺流程安排三、课程教学学时本课程教学总时数128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 学时,实践教学64 学时,具体分配入下:课堂(现场)教学(1)教师讲授(2)资料演示(3)多媒体教学(4)示范分析(5)技能操作与训练2、课外实践(1)品牌服装店观摩(2)图文信息收集(3)讨论交流五、考核方式现场技能考试,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百分之五十六、本课程教学中应注意问题⒈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比例。
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⒉理解衣身构成的原理及平面原型的设置方法。
⒊理解了解、掌握男女服装的部件拼合方法;提高成衣拼合技能⒋了解工艺流程和工序的编排,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处和质量要求七、参考书目《女装工艺》鲍卫君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男装工艺》鲍卫君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年八、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服装工艺基础 1服装工艺基础设计,运用间接法和直接法学习服装工艺的整体结构。
《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工艺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9334416964bcf84b9d57b88.png)
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描述:(一)课程性质该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根据市场岗位需求,通过理论讲述,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各种手针针法以及机缝、熨烫的基本方法,学会平缝机的使用、保养与简单维修,学会服装部件的制作,为以后学习各类服装的缝制工艺和生产技术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根据零部件图和技术资料,进行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零部件制作工艺方案,熟练运用常用的车缝方法编制服装制作程序,并通过各种零部件制作方法的模拟描述;制定加工计划,按照操作规程,在平缝机上进行零部件加工;合理选择量具,对零部件进行测量,并填写零部件的检验记录,对平缝机进行维护保养,并对整个加工过程进行评价。
本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有:1、利用教材和网上资源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含义、内容、常用术语和常用工具的了解,理解为什么学习该课程,并能说出在服装中的应用;2、利用教材、上网或实物收集及教师的指导对服装手缝针法、机缝方法和熨烫知识的掌握,能利用各种手法完成作品的制作;3、利用教材、上网或实物收集零部件的资料及教师的指导完成零部件的具体制作。
(三)课程目标学生以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教师指导或借助教学参考书、教学光碟等资料,制定手针针法、机缝、熨烫的基本方法、平缝机的使用、保养与简单维修、服装部件制作的详细方案和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述计划、实施、检查并进行评价反馈,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熟练地运用手针和机缝工艺进行缝制成品和装饰工艺;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能够灵活运用手针和缝纫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专业能力(1)具备服装样版制作的专业能力、工艺基础的专业能力以及成衣制作的专业能力。
(2)具有零部件工艺制作的能力,熟悉各种缝制方法。
2、方法能力(1)具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的专业学习方法。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7e59f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d.png)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样衣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是继《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依据岗位对接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项目,设置常用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技巧,完成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了解现代服装新工艺发展趋势。
具体的服装制作工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2.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序和产品的质量监控。
(二)能力目标1.能识解工艺单,了解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会制作项目实施方案(工艺单)2.熟练使用服装常用设备,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在学习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女裙变化款式、女西裤、男西裤、女衬衫变化款、男衬衫、女西服、男西服等服装成衣项目的制作工艺,达到规定时间内独立娴熟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服装制作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1.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品质。
2.关注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树立终生学习、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参考学时416学时四、课程学分24学分五、教学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本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
体现在:(一)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服装基础工艺》课程教学与考核标准
![《服装基础工艺》课程教学与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b8a5c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b.png)
《服装基础工艺》课程教学与考核标准(2020版)一、课程名称与代码名称:服装基础工艺代码:1201031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核心课程《服装工艺》的基础部分,也是与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前续课程,是初级入门部分,侧重基础技能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操作,学生能达到服装工艺相关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与职业素质要求,为后续提高进阶工艺课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课时120课时。
四、学分6.7分五、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通过讲授、演示和实训,掌握各种手缝针法、基础缝型、熨烫手法,学会综合应用各种基础工艺,完成简单服装成品。
并将专业知识结构、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扎实的服装制作工艺基础;(2)掌握各种手缝针法、基础缝型、熨烫工艺;(3)掌握服饰布艺品、家居布艺产品的工艺流程;(4)了解常见服饰、家居产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1)能认识常用面料和铺料及其它相关材质;(2)会运用基础工艺方法和技巧缝制常见服饰、家居布艺产品;(3)能自己独立完成常见服饰、家居布艺产品的裁剪和制作工艺;(4)会运用所学基础工艺知识和技能拓展简单布艺产品。
(5)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3、思政目标:(1)熟悉服装样衣工的职责及要求;(2)融工匠精神于专业课堂,培养工匠精神和工匠思维;(3)融行业职业素养于专业课堂,培养工作态度、工作道德、工作技能、团队意识和工作形象等方面的能力,;(4)融传统文化于专业课堂,培养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服饰文化的精髓带入专业课程中;(5)融美育于专业课堂,提升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倡导心灵美、行为美。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649bf9aef8941ea76e0567.png)
《服装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及任务1.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
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板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是服装设计和服装结构设计的后续课程。
主要目标是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按照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岗位将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贯穿于教学内容,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来进行课程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方法,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
3.课程任务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缝制工序和操作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各类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和技巧,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本课程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适应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坚持根据企业岗位对服装工艺人才的需求开设此课程,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参照,来集成服装工艺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1 岗位分析表二、职业岗位标准1.课程对应(或服务或面向)的岗位该课程在服装企业里所针对的岗位是:工艺师、样衣师、工艺员、生产技术员、服装管理人员、车间主任、生产厂长等,也是服装设计与打板岗位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2.岗位标准(或工作内容、职责),技术等级标准。
3.课程能力标准分解按照职业岗位标准进行能力归类、整合,确定课程能力,建立课程能力分析图表。
参考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工艺中级工”以上水平。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aec5c50804d2b160b4ec0d1.png)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54 学分:3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一、课程概述服装缝制工艺是作为所有服装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
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
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本课程通过十二类有代表性服装品种的制图实例、缝制要领及步骤的学习,介绍了正常体型的基本款式的服装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及一般体型的服装款式变化的结构制图方法。
希望学习后能举一反三,独立地裁制各式服装,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以掌握服装基本的缝制工艺为前提,学会工艺流程及各种缝制技巧,最终达到能独立完成平车和特种机使用,学会不同的缝制工艺。
并将专业知识结构、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
具体如下:1、能力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3)能自己独立完成产品的裁剪和制作工艺;(4)能懂各种缝制方法;(5)能独立完成成品的拼合;(6)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7)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8)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9)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服装制作基础;(2)掌握熨烫工艺;(3)掌握服装产品的工艺流程;(4)了解常见服装产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
3、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2)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3)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教学组织根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使学生了解缝制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缝制技巧和熟练操作缝制设备,本课程设计了4个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的教学实施中,进一步分解成54个学习课时。
《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57fa7c52336c1eb91a375d9c.png)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服装工艺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服装裁剪、服装缝制、服装熨烫及服装手缝四大工艺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工艺操作方法,使学生形成能够针对服装设计思想,进行服装工艺设计和工艺匹配应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经典服装工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各类服装的工艺设计,理解服装工艺操作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标准,并能够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工艺问题。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核心课,其前开课程主要有服装结构制图、服装材料学、设计基础、服装设计学、人体工程学及服装结构设计等,后续课程主要为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服装的裁剪、缝纫、熨烫及必要的手缝,在单件制作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服装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原则,进行工业化服装生产工艺设计与指导。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概念;(2)了解服装工艺“四功”、“九势”、“十六字诀”的含义;(3)了解并掌握服装主要部位关键工艺的操作要领;(4)了解服装设备调试、使用及日常保养知识;2.能力目标(1)具备裁剪、缝纫、熨烫和手缝的操作能力;(2)具备独立完成服装主要部位关键工艺操作的能力;(3)具备典型服装组装缝制的能力;3.素质目标了解服装行业工艺水平的发展情况,对服装单品工艺和批量化生产工艺具有系统了解。
四、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设置的依据本课程属专业核心课,是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居于后期课程,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居于之前所授相关课程知识的汇总和出成果阶段,是培养服装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管理方向的专业学习提供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关键实践,以服装企业核心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设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围绕所设定的目标,力求全面、概括和具体,由浅及深,逐渐深入。
服装工艺学教学大纲
![服装工艺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db83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f.png)
服装工艺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导论服装工艺学教学大纲在服装设计和制作领域,服装工艺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
通过学习服装工艺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服装的设计、制作和加工过程,提升对服装行业的整体理解和技能水平。
本教学大纲将全面介绍服装工艺学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了解服装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3.熟悉服装制作的流程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5.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服装工艺学概论- 服装工艺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服装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2.服装设计基础- 服装设计的原理和要素- 服装设计的构图与造型- 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流行趋势3.服装制作技术- 服装设计图样的制作和修改 - 服装裁剪和缝制技术- 服装加工和整烫技术4.服装工艺材料- 服装面料的分类和特性- 服装辅料的选用和搭配- 服装材料的保养和维护5.服装品质管理- 服装品质标准和检测方法 - 服装质量控制和改进措施 - 服装品质保障与认证体系6.创新设计与实践- 服装设计创意的挖掘和表现- 服装工艺技术的实践和应用- 服装设计作品的展示和评价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2.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3.多媒体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4.个性化辅导与团体合作相结合,注重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部分: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积极性、表达能力等;2.作业表现:包括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等;3.考试表现: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4.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素质和专业技能等。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1.教材:《服装工艺学教程》、《服装设计与制作实践》等;2.软件:CAD软件、PS软件等;3.实验设备:裁剪机、缝纫机等;4.参考资料:相关期刊、论文和研究报告等。
服装设计与工艺模板-《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件资料
![服装设计与工艺模板-《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47830d52d380eb62946d48.png)
课程一《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学时:80课时建议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一)课程概述服装工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是服装专业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是服装制作工艺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服装专业必需掌握的工艺基础知识,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掌握服装手缝工艺、服装机缝工艺、零部件制作及服装常用设备操作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手缝和机缝工艺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各种零部件缝制工艺的方法和技巧,具备服装手缝工艺制作、服装机缝工艺制作、零部件工艺制作及服装常用设备使用及简单维护的操作技能。
并通过学生上台陈述个人作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交往和沟通能力。
为学生将来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及中级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掌握手缝工艺的基本针法;(2)熟悉服装缝纫设备的操作与使用;(3)了解、掌握机缝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4)掌握常用熨烫工艺操作方法;(5)了解高速工业平缝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6)了解、掌握常规口袋(贴袋、插袋、挖袋)、各类开衩(袖衩、裙衩)、装拉链(明齿拉链、隐形拉链)、做装腰头等零部件制作的步骤与操作技巧;(7)了解各类口袋、各类开衩、装拉链、做装腰头等零部件制作的质量要求。
2.能力目标(1)会操作手缝工艺的基本针法;(2)会操作机缝工艺的基本针法;(3)能进行常规熨烫工艺操作;(4)能正确判断并排除高速工业平缝机常见故障;(5)能分析口袋、开衩、装拉链、做装腰头的制作工艺流程;(6)能制作口袋、开衩,能安装拉链和做装腰头;(7)能对照口袋、开衩、装拉链、做装腰头的工艺质量要求,进行作品自检。
3.素质目标(1)具备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实训任务的能力;(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5)善于交流、沟通,具有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服饰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服饰工艺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45e65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0.png)
《服饰工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纺织服装类各专业学生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服装缝纫工艺常识和制作工艺的能力,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服装立体造型》《服装定制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主动对接行业标准、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服饰工艺基础知识、缝制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纺织服装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纺织服装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服饰工艺基础知识与服饰审美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纺织服装类相关职业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服饰工艺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技术标准,兼顾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手缝工艺和缝制工艺所需基础知识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服饰工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按基础的手缝工艺到机缝工艺,再到熨烫制作、一般家纺用品的制作和服装零部件制作的顺序,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服饰缝制工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运用缝制工艺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服装零部件制作,具备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明确操作规范,能在制作过程中正确应用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养成严谨规范的制作习惯。
2.能熟练使用缝纫设备,掌握车缝技术,能进行车缝操作。
3.掌握常用手缝工艺和车缝工艺技法,会独立进行手缝和车缝,能根据最新工艺动向,掌握手缝和车缝的综合技法,做到举一反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服装工艺基础》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
学时:96学时
建议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掌握服装基础的缝制工艺为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一般流程、零部件的缝制技巧、熟练操控电脑平缝机与各种锁边机,学会不同的服装零部件缝制方法,并将服装结构知识、职业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的每个环节。
二、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手针工艺,主要熟悉手针绕结法、手指绕结法及收针绕结法等3种打线结,需要熟悉拱针、全钩针、半钩针等16种针型;2、常见机缝缝型,主要学习平缝、倒缝、分开缝等15种缝制艺术及工艺流程;3、口袋工艺,主要学习贴袋工艺、挖袋工艺、插袋工艺及板袋工艺四个部分,贴袋工艺需要熟练的掌握平贴口袋的工艺流程,挖袋工艺需要熟练单嵌线挖袋、双嵌线挖袋及手巾袋的工艺步骤,插袋工艺需要学习借缝插袋不同的六种工艺方法,掌握斜插袋的工艺步骤及审美体现,板袋工艺需要熟练工艺步骤;4、开衩工艺,主要学习袖衩工艺、裙钗工艺的工艺流程,
袖衩工艺,主要学习方形宝剑头袖衩、尖型宝剑头袖衩及一字袖衩的款式图及工艺步骤;5、裙钗工艺,主要学习裙钗的三种不同的缝制工艺;拉链安装工艺,包含西裤门里襟拉链、休闲裤拉链、一步裙拉链、隐形拉链、夹克衫拉链等5种拉链,主要学习这5种不同类型的拉链缝制工艺流程;6、领子工艺部分,主要学习无领的工艺方法、坦领工艺方法、立领工艺方法、立翻领的工艺方法及西服领的工艺方法,无领的工艺需要同时掌握2种不同的工艺操作步骤,立领工艺需要掌握3种不同的操作方法,熟练的掌握坦领、立翻领及西服领的工艺方法;7、暗门襟、袖子、腰头工艺,主要学习暗门襟工艺、袖子工艺及腰头工艺;暗门襟工艺需要掌握简做暗门襟、薄型面料暗门襟、借位式暗门襟及厚型面料暗门襟的工艺流程,袖子工艺需要熟练掌握2种不同的平袖工艺,腰头工艺要掌握镶里压面工艺、镶面压面工艺的方法;8、工艺小技巧,列举了7种实用的工艺技巧,分别为口袋盖的里外容、省道的处理、缝份层次的处理、卷边小技巧、拷边小技巧、斜布条裁剪小技巧及烫衬小技巧,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这8种小技巧都有所体现。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习《服装缝工艺》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常见服装产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
2.掌握服装制作的工艺流程;
3.理解熨烫工艺;
4.掌握扎实的服装制作基础;
(二)能力目标
1.具备认识常用面料、辅料的能力;
2.能懂得基本的缝制方法及技巧;
3.掌握基本的裁剪方法、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4.能判别排除常用服装设备的一般故障;
5.初步完成服装成品的拼合;
6.会主动的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
2.具备良好团结协作的精神;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
4.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前续课程是《服装结构基础》课程。
《服装工艺基础》中应用了《服装结构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服装结构的概念、服装制图依据、制图符号与一般规定、服装裁剪等内容,为学习服装缝制工艺基础做了前期准备。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是《服装缝制工艺》,《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中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缝制方法、缝制工艺流程、熨烫知识、基本的裁剪方法等,它是《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的桥梁。
五、课程教学设计
六、教学实施
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依序按照实际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控制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设计学习情境,并以完成学习情境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形式开展教学。
针对不同的学习情境,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四阶段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学习工作单的引导下完成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工作任务完成后,最后由各小组提交一份实训报告。
七、考核与评价
⑴项目教学要注重过程评价、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及最终评价的综合,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价。
⑵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以职业能力为工作任务的主动学习方式。
⑶评价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2、评价方式
为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学习的情况,课程考核包括本课程考核由过程性考核(平时上机专项任务作品考核,注:按专项任务折合计分,以及平时出勤情况)和终结性考核(期中考试理论试卷与期末考试理论试卷)组成(校内评价)。
过程性考核(即上机操作考核),由学生独立并按时完成,占总成绩的70%。
终结性考核(即期中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
占总成绩的30%。
八、教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以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贯彻中职培养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实际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校本教材。
2.推荐教材:
教材:《现代服装工艺设计图解》湖南人民出版社
参考书:《服装部件缝制工艺》东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工艺基础》东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缝制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
3.参考的教学资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引导文、参考资料、工艺文件、项目检查单、
项目评价表、教学课件、练习题、企业生产视频。
九、教师要求
1、具有对服装缝制工艺较高的操作能力水平。
2、具备简单处理缝纫机故障处理的能力。
3、熟悉服装缝制的基本操作流程。
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5、培养学生善于交流、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
6、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与团队协作精神。
7、掌握中职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学、教育能力及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能力。
十、实训设备要求
1、电脑缝纫机55台
2、缝制室2间
3、裁剪室1间
4、电熨斗8个
5、烫台8个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