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916f31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6.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词三首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有蜻蜓蛱蝶飞。
”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乡下人家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答案〕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
〔答案〕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答案〕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答案〕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
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
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
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
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词三首时练习(含答案)(2)
![四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词三首时练习(含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c556abf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a.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古诗词三首第3课时1、背诵《清平乐·村居》2、写一写。
3、比一比,组词语。
茅()檐()翁()剥()赖()矛()赡()嗡()绿()懒()4、同音字组词。
bō剥()广()()浪()动yán屋()语()()格边()5、多音字组词。
剥bō()()bāo()()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清平乐·村居》是代词人写的。
词中描写一家五口人相亲相爱的各种和。
表达了词作家对乡村生活的之情。
(2)读《清平乐·村居》下阙,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填空。
()的大儿子正在小溪东面的豆田里();二儿子正在院子里用()的双手纺织(),()的小儿子正()在溪边,()地哼着歌儿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0980653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9.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移舟泊烟渚.(zhǔ zhě),日暮客愁新。
(2)卷.(juàn juǎn)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高望重B.鹊桥C.鸣蝉D.金蚕脱壳3.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2)白雨跳珠..乱入船()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3)旧时..茅店社林边()A.往日 B.陈旧的时间 C.很久4.下列句子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
,。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号稼轩,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7.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
②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84c2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及答案1.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①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盛夏,农忙时节,大人们都在干活,小孩子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他们也都不闲着。
你看,在一个茂盛的桑树下,几个孩子正在学着大人的样子:刨坑,插苗,掩土,浇水。
别看他们年纪很小,却学得有模有样。
虽然在树阴下,但忙活的大半天,额头上全是汗珠,有几个孩子干脆脱下上衣,光着膀子在忙活。
再看他们的小脸和身上,全都是泥巴,就像一只只脏兮兮的小花猫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②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早晨起来,虽然天气寒冷,但仍然阻挡不了孩子们玩耍的兴致。
他们来到院子里一看,铜盆里的水早已结成厚厚的冰。
他们把铜盆翻过来,扣在地上,再朝着盆地使劲敲击,哈哈!一块完整的冰块出来了!这时,一个小男孩找来一根麦管,对着冰块用力吹。
你看,他的腮帮子鼓得高高的,就像一只吹起的青蛙。
其他的小孩子一起喊:“加油!加油!加油!”哈哈!冰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穴。
于是,他们又找来一束彩丝,从空穴中穿过,再打上活结,提在手上。
一个晶莹透亮的冰制打击乐器就完成了!一个孩子提着,其他的孩子围在四周,不时地用小手在冰上打击着,就像立春时节大人们在迎春仪式上“打春牛”一样。
虽然他们的小手都冻得红红的,可是再冷的冬天也冻不住孩童们的快乐!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傍晚,夕阳西下。
大人们都收工回家,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
放牛的孩子们也都陆陆续续骑着牛儿往家赶。
晚风轻轻地吹着,吹走了白天的炎热。
你看,走在最前面的这位小牧童,他侧身坐在牛背上,身子随着老牛的步伐轻轻晃荡,就连那一双小脚也不安分,一前一后仿佛在打着节拍。
他的手上拿着用脱空的树皮做成的笛子,使劲地吹着。
虽然听不出他吹奏的曲调,但清亮的笛声中,那份轻松和快乐也怎么也掩饰不住。
2.选做题:根据故事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2020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
![2020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053dbbe23482fb4da4cdc.png)
(2)第一段:“几年没回老家了……比我们城市可强多啦!”;第二段:“不知不觉……我还摔了一跤呢!”;第三段:“进了村……我拍着手高兴地说着。”;第四段:“走进屋子里……我羡慕地赞叹着。”;第五段:“过了一会儿……我也干一杯。”;第六段:“晚上……笑了起来。”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真不敢相信,可这一切又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开饭了全家围坐在一起爸爸端起酒杯说家乡有了这样大的变化可是件大喜事来为了全家的幸福日子一年比一年更好我们干了这杯酒吧我听了赶忙举起我面前那个盛满了桔子水的酒杯说我也干一杯
晚上,睡在床上,我高兴地搂着妈妈说:“妈妈,明年我们还回老家,行吗?”“行啊!”妈妈瞧着我笑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手与手的接触中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爸爸爱我,而我,也爱爸爸!
(1)“我”和父亲手牵手,在这牵手之时“我”感受到了________。
(2)通过读文,你知道父爱是什么了吗?
(3)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4)小作者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了不同的父爱。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试着写一写你心中的父爱。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考查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分析。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写出你心中的父爱。
走进屋子里,我一下子惊呆了。屋子里摆着崭新的家俱,正中央的桌子上放着一台十四英寸的彩色电视机,旁边还摆着一架双喇叭的收录机。我跑进左面的卧室一看,一台“航空牌”洗衣机正隆隆作响。“哎呀,真好!我家还没有洗衣机呢,这里却已经用上了!”我羡慕地赞叹着。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b2d7cb561252d380eb6ef9.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移舟泊烟渚.(zhǔ zhě),日暮客愁新。
(2)卷.(juàn juǎn)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高望重B.鹊桥C.鸣蝉D.金蚕脱壳3.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移舟泊.烟渚()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2)白雨跳珠..乱入船()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3)旧时..茅店社林边()A.往日 B.陈旧的时间 C.很久4.下列句子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
,。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号稼轩,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7.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
②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时作业设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2a52aa195f312b3169a5b6.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古诗三首(课时作业)1一、看拼音,写词语。
hán shí ( ) wǔ hòu( )là zhú( ) yù liǔ( )rì mù ( ) hàn gōng ( )二、默写填空1、寒食写的是冬至后第_________天的_________.2、《寒食》一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诗中写的是寒食节这天的风俗习惯是____________。
3、日暮汉宫传蜡烛, _______________.4、《寒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_______”一词形容花开既多且广。
5、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__”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三、先解释红体字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御柳:诗意: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五侯:诗意: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和。
课时作业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寒食、五侯、蜡烛、御柳、日暮、汉宫二、默写填空1、105天、寒食节2、唐、韩翃;不能生火做饭3、轻烟散入五侯家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无处5、春城无处不飞花三、先解释红体字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春天的京城、皇城里的柳树诗意:暮春的长安城里处柳絮飞舞、落花飘散,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城的柳树。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22cc9043323968001c9270.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高望重B.鹊桥C.鸣蝉D.金蚕脱壳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移舟泊烟渚.(zhǔ zhě),日暮客愁新。
(2)卷.(juàn juǎn)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给下面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旧时..茅店社林边()A.往日 B.陈旧的时间 C.很久(2)移舟泊.烟渚() A.漂泊 B.停船靠岸 C.吹(3)白雨跳珠..乱入船()A.跳动的水珠 B.跳动的珍珠 C.跑进船里的水珠4.下列句子中“见”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B.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C.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上边的图片配一首诗。
,。
,。
(2)“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这样的情景,可以用两句词来形容,应该是“,。
”6.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词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2)《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号稼轩,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
()7.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①“七八个”说明了,“两三点”说明了,这与上阕的清幽夜色以及有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②“忽见”的意思是,从中可以看出(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fe242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4.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六年级语文下测第三课课后作业1、《寒食》作者是()朝(),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景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和对权贵们的。
2、《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A.借景抒情B.托物言志C.借古讽今3、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诵读《寒食》这首诗?()A.喜悦B.赞美C.不满D.讽刺E.同情4、默写诗歌。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5、《十五夜望月》作者是()朝(),这首诗写了()的传统习俗。
6、《十五夜望月》描写到的景物有()、()、()、()、()。
7、试着填一填:中庭()白()栖(),()无声湿()。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作者将感情寄托于,表达了作者之情。
9、“不知秋思落谁家”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
)10、你知道还有哪些古诗也写了传统习俗吗?至少写一首11、填空。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叠词。
()牵牛星,()河汉女。
()擢素手,()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一水间,()不得语。
13、《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的悲哀。
答案1、(唐)(韩翃) (寒食节)。
2、( C )3、( C D )4、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5、(唐)(王建)(中秋节赏月)。
6、(地)、(树)、(鸦)、(冷露)、(桂花)。
7、(地)(树)(鸦),(冷露)(桂花)。
8、月亮思念故乡9、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12、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13、离别相思不得团聚。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3课时】《长相思》》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词三首【第3课时】《长相思》》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287e57a26925c52cc5bfc7.png)
guō( √ )
二、我是小书法家。(看拼音,写词语)
luò yánɡ
hú pàn
yú shù
wén zhànɡ
洛 阳
湖 畔
榆 树
蚊 帐
三、先解释加横线的词,再说说整个的意思。 1.泊船瓜洲: 泊,意思是停船靠岸。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靠在瓜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作家书: 欲,想要。 想要写一封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指捎信的人;开封,打开封好的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梳理文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榆关:即今山海关。】 【 程:道路;路程。 】 夜深千帐灯。 【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山海
关那边走去。夜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在北方的
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
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推荐阅读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王孙归不归?
何人不起故园情!
国学诵读
《杂诗》
实乃内心哀苦之写。白日行军,跋山涉水,到夜深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1a8780242a8956bece4db.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含答案)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他深感自己cái shūxuéqiǎn(),因此学习特别用功。
2.大雨过后这里变得wàn lài jùjì(),天空变得如此的美丽。
3.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常会fēng cān lùsù(),十分辛苦。
二、解释诗句中的加点字。
1.树头新绿未成阴.阴:( )2.醉里吴音相媚好...相媚好:( )3.白发谁家翁媪..翁媪:( )4.最喜小儿亡赖..亡赖:( )三、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 ”两句诗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艳丽。
2.《清平乐·村居》是代所写,“清平乐”是,“乐”这里读。
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翁媪三个儿子不同形象的诗句是“, 。
, 。
”四、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宋,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宿新市徐公店》是由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
新市: 。
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和,意思是,将儿童的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试着将《宿新市徐公店》的另一首诗写出来吧!1.古诗词三首一、1.才疏学浅 2.万籁俱寂 3.风餐露宿二、1.阴:树荫。
2.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3.翁媪:老翁、老妇。
4.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亡”这里读wú。
三、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宋辛弃疾词牌名yuè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四、1.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菜花无处寻 2.两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3.急走追快速奔跑追逐天真活泼,好奇好胜4.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略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古诗词三首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3古诗词三首 教材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186d3a5e9856a57126006.png)
第3课古诗词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名师来指导〕同学们可以先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最终熟读成诵。
默写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要注意上片、下片的格式以及汉字书写的准确。
2.《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结合诗句说一说。
〔答案大家找〕《宿建德江》中诗人在苍茫的月夜中更显得孤寂无依,再添缕缕愁丝,“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则真切地表现了诗人在无比寂寥、愁闷之时,感慨唯有江中一轮明月相伴左右,将诗人羁旅之苦,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仕途失意的无比惆怅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人则是以喜悦欢快的写实笔触将自己在黄沙岭所见的乡村夜景描写得生机盎然,极富情趣,正是在这一轮明月之下,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生动美好,词人荡涤了被贬后的所有不平与愤懑,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醉人的乡间月色中,心中满是对月夜景色的欣赏与赞美之情,更表达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之情。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答案大家找〕诗人先是在船中,而后在望湖楼上亲历了西湖暴雨来临时的壮观场面。
通过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已经来到。
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泻而下。
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
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疾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给人极强的画面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72f1dade80d4d8d15a4fff.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ào mìchóng diéniǎo cháo yǎn hùtiě liàn shèn zhìzá guōkuì bàiyí huòxùn chì二、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人声鼎沸.(fèi fú)洞穴.(xuèxué)花蕊.(ruǐxīn)半明半昧.(mèi wèi)芹.菜(jīn qín)淮.安(huái wéi)三、辨字组词。
称(_________)盐(_________)蒙(_________)昂(_________)弥(_________)盗(_________)家(_________)易(_________)潮(_________)沸(_________)杆(_________)称(_________)朝(_________)拂(_________)竿(_________)秤(_________)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人声(___)(___)②(___)彻(___)霄③(___)(___)私语④悄无(___)(___)⑤(___)(___)无声⑥(___)耳(___)聋⑦锣(___)喧(___)⑧(___)声(___)语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声音大的词语有:____________;描写声音小或没有声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填序号)2.仿照例子,展开想象,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锣鼓喧天:运动场上彩旗飘扬,热闹非凡,不时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窃窃私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3》课后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3》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558a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d.png)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3》课后习题及答案第4课《古诗三首》第三课时同步练习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认真读一读。
梧叶(wǔ wú) 挑促织(tiǎo tiāo) 萧萧(xiāo sù)?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一组近义词或反义词,组成成语。
例:手(舞)足(蹈)()山()野明()暗()瞻(前)顾(后)顾()失()口()心()三、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判断正误,对的划“√”,错的划“×”。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叶绍翁。
( )?2、“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是知道有几个儿童在帮助大众织布。
(?)?3、“挑促织”的意思是“捉蟋蟀”。
()4、“篱落”就是指“篱笆”。
()?四、查字典填空。
1、“挑”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再查音节()。
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在“挑促织”一词中“挑”应读(),在“挑水”一词中“挑”应读()。
2、“深”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组词()。
五、用“\”划去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1、秋雨送来了(凉爽?寒冷)的秋天。
?2、走进(宽阔?辽阔)的原野,我听到了秋的声音。
?3、老师幽默的话语,让我(哄堂大笑?哈哈大笑)。
?4、没有找到风筝,我们(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坐在田埂上。
六、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夜书所见》是代诗人的作品。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其中后两句是,。
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七、整理下面的句子,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回到家,小红用笔在纸上画了各种样子的蝴蝶。
()老师表扬小红是个用功的好孩子。
()上课时,老师教小朋友画蝴蝶,小红认真听。
()第二天到学校,小红把自己画的蝴蝶交给了老师。
()放学路上,小红看见花上有一只蝴蝶,就仔细看。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燕子妈妈笑了菜园里,冬瓜躺(tǎng)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小燕子飞去了,回来说:“妈妈,妈妈,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燕子妈妈说:“不错。
可是,你能不能再去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又飞去了,回来说:“妈妈,妈妈,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燕子妈妈点点头,说:“很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c279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e.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牛郎织女的故事讲述的是凡人牛郎和天仙织女相亲相爱,最终被王母娘娘所阻,分住天河两边,每年只有七夕才能相见。
本诗重点描写了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突出了织女的相思和分离的痛苦。
以此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抒发人间离别之苦。
3.《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选做题
《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十五夜望月》描写了中秋节赏月的传统习俗。
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村居》写了春季放风筝的习俗;《元日》则写了春节饮屠苏酒,插桃符的习俗……。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 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310e2a9f0912a2161579290e.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rì mù() mò shuǐ() xǐ què()chán míng() wā shēng() máo diàn()pǐn dé() zhù sù()二、先解释加点字词,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三、把古诗和所描写的季节连一连。
春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冬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根据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选一选。
1.辛弃疾和孟浩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A.北宋、明B.南唐、南宋C.南宋、唐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两处对偶句,它们是()(多选)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望湖楼”在()。
A.浙江金华B.扬州瘦西湖边C.杭州西湖边五、根据所学古诗内容填空。
1.《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的景色,但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2.《宿建德江》是诗人漫游途中停泊在边时写的一首小诗,描写了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所见到的_ 的景象,抒发了作者远离家乡、旅居在外时的之情。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的词。
该词分别从、、三个方面描写了的美丽风光,情景交融,优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之情。
“西江月”是词牌名,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等。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附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c5ee5284ac850ad0242da.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2.,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3.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阅读能力大提升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思维创新大拓展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答案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2. 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
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
1 《古诗词三首》课后参考答案
![1 《古诗词三首》课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3cac4df12d2af90342e603.png)
1 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以下题目不抄写题目,直接写答案。
1、(长短句)、(上下阕)、(押韵)。
2、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词翁媪:老翁和老妇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清平乐”,题词。
宋代词人辛弃疾,五淘气顽皮,幸福和谐4、答案(1)儿童飞快地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
蝴蝶顽皮地飞到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2)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
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3)大儿子在田地里耕作,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像两个哥哥一样劳动,还有些贪吃贪玩,他正悠闲自在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
5、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 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1、《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你发现了与诗不同的三点(长短句)、(上下阕)、(押韵)。
2、词语解释: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词翁媪:老翁和老妇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词。
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中描写了五个人,其中小儿最淘气顽皮,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的乡村生活的欣赏你和赞美。
4、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课后第二题)◆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儿童飞快地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
蝴蝶顽皮地飞到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
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
清平乐·村居
以下题目不抄写题目,直接写答案。
1、(长短句)、(上下阕)、(押韵)。
2、
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词题
翁媪:老翁和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清平乐”,词题。
宋代词人辛弃疾,五淘气顽皮,幸福和谐
4、
答案
(1)儿童飞快地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蝴蝶。
蝴蝶顽皮地飞到一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2)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
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3)大儿子在田地里耕作,二儿子在编织
鸡笼,小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像两个哥哥一样劳动,还有些贪吃贪玩,他正悠闲自在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
5、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 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
清平乐·村居
1、《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你发现了与诗不同的三点(长短句)、(上下阕)、(押韵)。
2、词语解释:
清平乐是词牌名
村居是词题
翁媪:老翁和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3、《清平乐·村居》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题。
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中描写了五个人,其中小儿最淘气顽皮,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幸福和谐的乡村生活的欣赏你和赞美。
4、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课后第二题)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儿童飞快地跑着,追逐一只黄色的
蝴蝶。
蝴蝶顽皮地飞到一片金黄的油菜
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2)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
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
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3)大儿子在田地里耕作,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年纪太小,不能像两个哥哥一样劳动,还有些贪吃贪玩,他正悠闲自在地趴在小溪边剥莲蓬吃呢。
5、仿照例子写与“茅檐”有关的两句诗。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