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叶榭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精品

合集下载

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
1. 2. 3. 4. 5.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选择性学习能力的形成 着力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 建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拓展型学习,学生因该能够: • 拓展和加深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体验 • 拓展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形成选择学习、自我规划 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和各做的能力。 • 发展兴趣爱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 格,具有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的精神 • 适应时代的变化,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个性化的基础
3. 评价的形式与结果
① 评价的形式 ② 评价的结果
(二)对教师的评价
1. 评价的要求
① ② ③ ④ ⑤ 课程实施计划的合理性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适切性 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 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投入程度 在实施、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 提高程度 ⑥ 课程目标的达成
科目 学科类科目 组(以兴趣 活动、阅读 活动为主) 实践活动类 科目
模块或主题 由若干兴趣活 动和阅读活动 的模块或主题 组成 由班级文化和 班队活动、自 我服务与公益 劳动、社区服 务与社会实践 的模块或主题 组成 由若干专题教 育模块或主题 组成
说明 属自主拓展课程,由 国家、学校开发。 学生自主选择。 属限定拓展课程,由 学校设计实施。 学生限定选择。
1. 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 2. 教师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 (四)积极推进信息科技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
八、课程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1. 评价的要求
① 差异性和层次性 ② 限定性和自主性 ③ 社会性和校本性

初中拓展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拓展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拓展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创新。

拓展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形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拓展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初中拓展课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其学习潜能;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升学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施内容。

1.拓展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多样化的拓展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科技等。

通过这些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兴趣爱好,提高其综合素质。

2.实施方式。

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拓展课程的实施,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实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等,为拓展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四、实施保障。

1.教师队伍。

建立专门的拓展课程教师队伍,招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保障拓展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校支持。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拓展课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3.家长配合。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拓展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拓展课程学习。

五、实施效果。

通过对初中拓展课程实施方案的落实,学校可以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拓展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学生在拓展课程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六、总结。

初中拓展课程的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初中

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初中

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初中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初中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拓展性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拓展性课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养,拓展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对于初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1. 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三、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多样化的拓展性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创新、艺术表现、体育健身、社会实践等方面。

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资源整合整合校内外资源,如利用校园设施、邀请社会资源、开展校园活动等,为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资源整合,丰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 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实施效果通过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学校可以逐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拓展性课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总结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对于初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来源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来源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__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__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__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_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的:1、构建全面发展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发展学生的特长。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推动教师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实现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

二、课程原则1、贴近学生: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

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2、关联学科:根据学校的教师力量及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学校开设的各学科相联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3、彰显特色: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和现有的教师水平,打造符合学校条件的有特色形成校本课程的真正校本化。

三、课程内容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为核心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和设施的条件等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体育运动素养类、艺术修养类四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体育运动类:通过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1、课程设置:原则上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确定负责人及成员,组织校本课程材料。

2、学生选题: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推荐课程相结合。

中学学年拓展课程实施计划

中学学年拓展课程实施计划

中学学年拓展课程实施计划中学2014学年拓展课程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校本课程着眼于满足学生向不同方向与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性的需求,体现不同的基础”,其课程注重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拓展课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也是与本校的赞赏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体验并可持续发展,让每位教师在自主发展中感受幸福”的理念是相吻合的。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实施旨在拓展基础内涵,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课程,使其进一步得到拓展和深化,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开阔眼界,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个性特长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课程设置拓展课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主要科目设置如下类别课程名称艺体类舞蹈选排与欣赏、羽毛球、足球、围棋、乒乓球人文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走进经典、礼仪就在你身边、凝固的音乐、故事会学科类英语影评、趣味数学、Photoshop、市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英语阅读、趣味听力、英美原声、魔法数学自然科学类急救包扎、化学实验探究、科学探究小实验手工类创意服装设计制作、剪纸、陶艺、钩花入门四、课程实施1、学生选课:开学第一周,在班主任、年级组长的配合下,学生根据教导处开出的课程目录,结合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选择课程,每个年级统计后上交教导处,学校根据学生的志愿,结合具体情况,对部分课程进行微调,最后确认班级人数。

2、课程开设:教导处根据上报情况安排课程开设的教室、时间,将每位教师的任课学生、地点、时间以书面形式通知。

开课时间为每周二第7节。

要求每位教师课前做好备课工作,课堂上及时做好点名工作,课后做好评价工作。

关于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若干意见(试行)

关于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若干意见(试行)

关于中小学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若干意见(试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一、明确课程功能定位,提升课程育人作用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主要依据是《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稿)》、《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以及《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

拓展型课程是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的不同基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能力、形成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

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有利于落实学校育人目标、体现管理者的办学思想、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拓展;有利于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吸收和内化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形成办学特色。

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结构的整体认识、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积累并迁移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有利于学生通过选择学习,学会自主选择与自我规划;有利于学生丰富学习经历、激发学习情感、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组成。

限定拓展课程包括专题教育、学校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国家、地方和学校负责建设,学校负责选择与实施;自主拓展课程包括学科课程的延伸、综合、拓宽及各类兴趣活动和阅读活动,主要由学校负责规划与实施,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本意见的“学校拓展型课程”特指自主拓展课程。

二、明确课程建设要求,形成课程建设规范1.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属学校课程建设范围,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及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学校条件、学生需求等要素,制定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统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2.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建设应做到门类完备、活动(科目)品种丰富,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较强的选择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拓展性作业实施方案

拓展性作业实施方案

拓展性作业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在当今社会,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内部,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注重学生的拓展性作业,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拓展性作业是指在课外时间,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实践探究等方式,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拓展性作业实施方案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2.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3. 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步骤。

1. 制定拓展性作业计划。

根据学生的年级、学科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拓展性作业计划,明确拓展性作业的内容、形式、要求和时间安排。

2. 提供资源支持。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支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

3. 指导学生开展拓展性作业。

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性作业内容,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 开展成果展示。

在一定的时间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作业成果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在拓展性作业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收获。

四、实施要点。

1. 确定合适的拓展性作业内容。

拓展性作业内容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拓展性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3. 加强教师的指导和监督。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拓展性作业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4.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五、实施效果评估。

学校要对拓展性作业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拓展性作业实施方案。

拓展课课程实施方案

拓展课课程实施方案

拓展课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拓展课程应运而生,它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3.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课程内容。

1.拓展课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科知识外的其他领域,如艺术、体育、科技等;2.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3.课程内容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课程。

四、教学方法。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实验、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和学习;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程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示、实践报告、口头表达等;2.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表现,避免单一的笔试评价;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培训教师的多元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能力;2.鼓励教师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3.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

七、课程管理。

1.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安排、资源调配等;2.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3.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八、总结。

拓展课程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通过全校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拓展课程的目标和效果。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共同努力,为拓展课程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级中学拓展型社团活动课实施方案

初级中学拓展型社团活动课实施方案

松江二中(集团)初级中学拓展型社团活动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设置课程,旨在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展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课程目标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选择组合等能力的培养,探求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而拓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素质,成为爱学习、爱科学、爱生活、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建设者。

三、课程设置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在校师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开设以下四大类课程:(一)、文学类:影(书)评(演讲)、古诗文鉴赏(朗诵)(二)、体育类:武术、乒乓、篮球、足球、踢跳、羽毛球、排球、棋类(三)、科技技能类:机器人、电脑小报、航(船)模、动手动脑创新、编织(四)、艺术类:国画、布贴画、合唱队四、实施办法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每星期安排两节课,每周五下午统一时间。

2、预初、初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课程参加。

3、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强化课程意识,根据课程内容,制定课活动时间、地点、学生座位固定,每节课做好点名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学期结束每一位学生必须有成果展示。

4、教导处对课程的设置、实施过程、获奖成果进行统一管理和考核。

5、教学评价:(1)、对教师的评价:根据教师实际指导活动的情况、具体教案和指导学生的实际成果,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遵照《上海市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拓展型课程学习和社团情况记载”的有关项目,由学生本人、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做出相应评价。

五、课程的保障措施:1、由校长统领全局,副校长分管,教导处具体操作落实。

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现代教育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拓展型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方案旨在实施拓展型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实施步骤1. 制定课程目标:明确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是本课程的主要目标,例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 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等环节。

例如,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可以设计相关的创新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和创新。

3. 确定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4. 选择教学资源:根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如课本、教辅资料、实验设备等。

同时,也可以引入外部资源,如专家讲座、企业合作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5. 制定考核评价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在课程中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升情况。

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学习报告、项目展示、小组讨论等。

6. 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为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培训,使其了解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施要求。

同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流程,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7. 学校支持和资源投入:学校应给予拓展型课程充分的支持和资源投入,包括教室设施、实验设备、教师配备等。

同时,也可以积极与外部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8. 展示交流和经验总结: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示、教师交流会等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经验。

同时,也可以进行课程的经验总结和改进,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

三、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拓展型课程,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激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拓展课程 实施方案

拓展课程 实施方案

拓展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课程的拓展和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拓展课程的实施方案,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拓展课程的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

拓展课程的目标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制定拓展课程的实施方案时,首先需要确定清晰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三、教学内容。

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能够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一些新颖的、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学内容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方法。

拓展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五、评价方式。

拓展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注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化评价。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外,还可以引入作品展示、项目评价、实践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综合表现。

同时,评价应该注重个性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六、结语。

拓展课程的实施方案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到合理搭配,才能真正实现拓展课程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拓展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中学拓展型课程印象(三)

中学拓展型课程印象(三)

在课程建设中,教师是核心的要素。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往往能够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道风景,为学生的学习增添绚丽的色彩。

三、教师拓展型课程的特点教师在建设拓展型课程方面,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1.国际课程的引进和吸收在拓展学生视野,给学生的兴趣爱好搭建施展空间方面,一些国际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课程体系,比如说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A)。

JA(Junior Achievement)是全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非营利教育组织,旨在培养和启迪青少年重视市场经济,鼓励他们通过了解商业世界和学习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来提高生活质量。

JA-China是国际青年成就组织在中国的分支,开发并实施从小学到大学的经济、商业课程。

帮助学生了解商业世界,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理财观念、事业抱负以及对他们一生的成功至关重要的价值观。

目前,上海的部分学校引进了JA课程,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就有两所学校的教师的参评课是有关JA课程的。

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商业课程本身的专业性和我们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落差,学校的教师在开设JA课程的时候,都注重对课程的本土化处理,既保留课程本身的精髓,又结合我国以及上海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

除了JA课程之外,还有很多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小学课程被我们的学校引进、消化和吸收。

不过这次我们没有听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2.地方特色的传承在我们的国家,有很多濒临失传的传统民间艺术。

在上海的很多学校,有这样的一批老师,就在做着这样的工作,通过课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这些艺术之葩,唤起孩子们对做过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这次的评比中,就有几节这样的课。

松江叶榭的草龙舞,是当地很有特色传统文化,也是叶榭民间的一种习俗。

用金黄色的丰收稻草扎成四丈4节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凤尾草龙,祈求风调雨顺,成为传统节庆、喜庆事务中的必备节目。

我们在上一届评审中曾经观摩的“滚灯舞”拓展课,就是从草龙舞中演变出来的。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计划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计划

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计划一、课程目标1、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领域,增加其文化底蕴。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4、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1、古典文学研读选取经典的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如《诗经》《论语》《唐诗三百首》《水浒传》等,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理解其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文学作品赏析等活动,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

2、现代文学鉴赏介绍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老舍、茅盾、巴金等人的经典之作。

分析作品的写作风格、主题思想和社会背景,培养学生对现代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3、写作拓展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包括小说创作、童话写作、诗歌写作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个性。

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如人物描写、情节构思、环境渲染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口语表达训练举办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影视文学欣赏观看经典的影视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引导学生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的差异,分析改编的得失。

撰写影视评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6、传统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学习书法、剪纸、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两课时的拓展性课程,可集中在一个下午或分散在不同的时间段。

3、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等多种组织形式。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评价1、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中学拓展型课程、资优生课程、研究型课程、社团课程课时方案

中学拓展型课程、资优生课程、研究型课程、社团课程课时方案

中学拓展型课程、资优生课程、研究型课程、社团课程课时方案一、拓展型课程与资优生课程1、课时安排2、星级课程课时津贴的考核标准3、说明(1)拓展型课程与资优生课程覆盖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2)拓展型课程与资优生课程产生的课时数每周统计,每学期末结算。

课时津贴单价按照核定的课程星级决定。

(3)每年6月份进行宣传动员,教师领取或上网下载拓展型课程开设申报表。

要求除了任教高三高考学科的教师外,其他教师必须在每学年设计申报至少1个课程。

(4)资优生课程任课教师每学期由教学管理部聘请。

开设以培养资优生创新素养为主的微型课程。

资优生课程课时津贴参照拓展型课程。

(5)未达到一星级课程要求的课程为不合格课程,由教学管理部核算时酌情减少课时数。

二、研究型课程与社团课程(每学年10个研究型课程与社团课程封顶)1、课程津贴考核及奖励标准(1)研究型课程与社团课程覆盖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

(2)研究型课程与社团课程工资由指导津贴和奖励两部分组成,在每学期末结算。

研究型课程与社团课程工资的计算方法为指导津贴与奖励之和。

(3)担任一个课题或社团的指导教师,指导津贴为200元/学期。

每位教师最多担任10个课题和社团的指导教师(即所指导的课题与社团总数相加不超过10个)。

指导津贴封顶为2000元/学期。

(4)所指导的课题或社团获得各级各类奖项,指导教师可获得奖励为100-300元。

同一个课题或社团的奖励就高不就低,不同课题或社团获奖可以累加,上不封顶(即指导津贴与奖励之和可以超过2000元)。

(5)研究型课程课题指导时间请任课教师自行安排。

学校统一安排5次集中指导活动。

(6)社团活动时间统一安排在中午时间①夏令时每周二中午12:40-13:20②冬令时每周二中午12:00-12:40。

(7)若存在未达到基本课程要求、课程评价为不合格课程,由教学管理部酌情减少课时数核算。

若存在研究型课程与社团课程指导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为,经查实后作为教学事故,由教学管理部酌情减少绩效工资。

松江区叶榭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松江区叶榭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松江区叶榭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主要由国家及学校负责开发和实施。

如此规定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

拓展型课程是二期课改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为核心,并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性学习的提高,兼顾创造性学习的培养。

拓展型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与理念自2005年9月二期课改在我校全面实施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的同步建设,全校上下形成了三类课程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花卉》、《篮球》、《礼仪》等一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为我校拓展型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保障。

按照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我校在拓展型课程的设置上力求综合性、选择性,既有单学科知识扩展,又有跨学科知识结合。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必修学科内容衔接紧密,与科学知识、能力、态度加强联系,并呈现出纵向加深、横向拓宽,纵横补缺矫正的分层次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课程内容其中,“文学欣赏、礼仪教育、腰鼓”等课程是要求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保证了基本素养的落实,体现学校对人文知识和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视。

“自然科技、音乐、体育、美术领域”等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主选修,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实行走班制,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为指导,围绕学校“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走历练教育之路,示素质教育之范”的办学追求,着力推进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二、工作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3、提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形成一批适合学校办学追求的校本课程。

三、领导小组组长:潘建荣副组长:盛学进周明组员:陈国红顾碧君姚玉芳胡俊金晓燕张晔胡桃华冯梅庄菊红四、研发小组(一)定向拓展研发小组组长:盛学进副组长:姚玉芳胡俊语文学科组:组长:潘建荣金晓燕副组长:胡桃华王敏吴霞晖俞奇恒组员:沈红明方晓陆英苏红香刘卫国付晓妮裴晓燕瞿丽君凌姝君数学学科组:组长:盛学进陈国红胡俊副组长:张英陈培茜颜正红陆银芳组员:周莉孙璐徐振中罗兰云张晔叶奇华赵丽梅冯梅李莉英语学科组组长:姚玉芳姚伟副组长:方敏杨晓东蔡宏丽郭文娟组员:赵雪梅孙琳包.牧琪尔王佳曹妍钱平朱爱琴张冬娟庄菊红(二)自由拓展研发小组组长:周明副组长:顾碧君张晔社团:组长:张晔组员:各社团负责人探究:组长:刘洪军组员:邓映沈爱花姜颖张猛五、研发项目(一)定向拓展课程六、具体工作(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二)校本课程研发项目申报(三)制定校本课程项目方案(四)召开校本课程成立大会(五)建立课程研发例会制度(六)评比校本课程研发成果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2007年9月15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江区叶榭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精品2020-12-12【关键字】方案、目录、情况、方法、条件、成绩、空间、领域、计划、问题、团结协作、有效、自主、主动、深入、充分、整体、良好、健康、沟通、提升、统一、发展、建设、加深、建立、发现、掌握、了解、研究、措施、规律、特点、局面、网络、意识、思想、成果、地位、精神、要素、基础、需要、素质、环境、资源、体系、能力、需求、制度、方式、特色、作用、标准、结构、水平、主体、秩序、设置、增进、分析、衔接、着眼、逐步、形成、拓展《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规定,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主要由国家及学校负责开发和实施。

如此规定提高了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

拓展型课程是二期课改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为核心,并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性学习的提高,兼顾创造性学习的培养。

拓展型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与理念自2005年9月二期课改在我校全面实施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的同步建设,全校上下形成了三类课程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花卉》、《篮球》、《礼仪》等一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施为我校拓展型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保障。

按照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要求,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我校在拓展型课程的设置上力求综合性、选择性,既有单学科知识扩展,又有跨学科知识结合。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与必修学科内容衔接紧密,与科学知识、能力、态度加强联系,并呈现出纵向加深、横向拓宽,纵横补缺矫正的分层次教学,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三、课程内容其中,“文学欣赏、礼仪教育、腰鼓”等课程是要求全体学生选修的课程,保证了基本素养的落实,体现学校对人文知识和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视。

“自然科技、音乐、体育、美术领域”等的课程完全由学生自主选修,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实行走班制,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与家长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发展智能。

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1、“共性”课程整班上课。

目前情况下,全面走班在课时安排上还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我校对某些共性的课程(学生选择比较集中的课程)采取以原班级为单位整班上课,如知识拓展型课程:语文阅读欣赏、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以及礼仪教育、花卉等。

2、“个性”课程走班上课。

学生选择比较分散的“个性”课程采取走班上课,如合唱、中国象棋、书法、各类电脑课程等,我们在预初、初一年级进行试点,每星期一下午第八节课进行走班学习。

3、“专题”课程自主学习。

学校提供的课程是有限的,学生有着广泛的学习兴趣。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由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专题,利用丰富的网络和图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具体做法是:学校每星期安排一节活动课,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学习专题,可以以个人或者学习小组的形式到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电脑房进行自主学习,并安排教师进行组织和指导工作。

4、“特色”课程定期学习。

对某些专业性比较强,学校没有合适的教师来承担的课程,我们就外聘专业教师来校定期上课。

如腰鼓课程每星期三下午在预初年级每班安排一节课,并组建学校腰鼓队定期训练;二胡课程每星期安排一个上午训练;还有女子篮球课程每星期安排一个上午。

(二)组织形式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三)实施方法1、五个原则(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以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出发点,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以多元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积极开发具有时代特征的拓展型课程,形成具有时代文化特征的多元化课程体系,选用有人文性、时代性、知识性、艺术性,并适合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材,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3)以整合为特征的课程构想。

注重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利用社区资源、信息技术和各级图书馆等资源,基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特长,整合学科知识,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

(4)以选择性为原则的课程管理。

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能力素质的差异,在拓展型课程设置上注重差异性原则,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科目,提供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

(5)以终身发展为标准的课程评价。

探索多元评价和过程评价,注重相互评价,评价应包含态度、方法、表达、过程和结果诸要素。

2、三个结合(1)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

(2)长课程与短课程相结合。

(3)教师走班与学生走班相结合。

五、课程评价(一)学生评价1、拓展型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须努力”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成长档案内。

(二)教师评价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4、教导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其业务档案。

六、拓展型课程管理和保障(一)管理组织(二)实施流程教师申报----教导处审定----课程介绍----学生选课----教导处编班调整----课程开设----常规管理----学期考核。

(三)实施过程1、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

拓展型课程的开设是教研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和帮助教师撰写校本教材和开好课目。

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带头、示范,提高本组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并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和研究教材、教法。

定期向教导处反馈教学信息。

2、教导处负责审定、汇编和指导校本教材的编撰。

教导处指导教师认真编撰校本教材,准备教案讲义并分析教法、学生和实践,力争讲义在一年内逐步形成校本教材。

3、发挥年级组长、班主任的管理作用。

年级组长协助教导处,负责做好年级拓展型课程开设的组织、协调工作。

加强与班主任和年级任课教师(拓展教师可以跨年级任教)的联系和沟通。

按时、认真地做好学生报名和编班(拓展性课程班)工作及上报教导处。

4、教导处负责拓展型课程的具体安排。

在每学期开学初第一周内列出拟开设拓展型课程目录和总时间表,由学生选课,所选人数10人以上准予开课,并列入学校课程表,准时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

如遇学校重大活动,由教导处安排,通知暂停。

教师如有请假、调课、增减课时等特殊情况,须报教导处,经核准后有效。

并由教导处负责通知相关师生,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效率。

5、建立正常的教学反馈和考核制度。

经常关心、了解学生的课目参与度和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情况。

教导处定期(期中、期末)检查上课情况。

任教教师对学生出勤作好记录,并做好考核、评价工作,拓展课结束时交年级组长,汇总后交教导处。

6、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拓展型课程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校把拓展型课程的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按照上级要求排入课表,把工作情况纳入《评估制度》、《奖励制度》进行评价,以调动教师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7、具体操作。

拓展型课程,每周6节,其中包括:一是专题教育,班班队活动,每个班级每周2节(含中午午会课的全校性专题教育)。

二是基础型课程的拓展,开设语文综合实践课,每周1节;数学思维训练课,每周1节;英语阅读课(英语听力与口语),每周1节。

三是兴趣活动类课程,学校作为自主拓展课程,每周1节。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兼顾各学习领域,由学生自主选择。

松江区叶榭中学2007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