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赏析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过零丁洋》 文章解析

《过零丁洋》 文章解析

《过零丁洋》文章解析《过零丁洋》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和他的妻子过着艰辛的生活,然而他们依然坚守着爱与希望的故事。

本文将对《过零丁洋》进行深入解析,从主题、情节、人物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故事。

一、主题分析《过零丁洋》的主题是关于生活的坚持与希望。

故事描写了贫穷渔夫和妻子面对困难生活的顽强精神,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与坚持改变生活的现状。

这个主题通过对主人公思想变化和行为的描写来展现,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的困境和希望,激发人们奋发向前的力量。

二、情节分析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展开,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节。

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五个部分:1. 描述主人公和妻子生活的艰辛。

他们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靠打鱼为生。

作者通过描写贫困的生活条件和主人公的努力,展示了他们艰难生活的困境。

2. 主人公偶然得到一颗明珠。

在捞鱼的过程中,主人公意外地捞到了一颗碧绿的明珠。

这个情节给了主人公和妻子希望,他们相信这颗明珠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3. 主人公为了明珠四处奔波。

为了卖掉明珠,主人公到了城市四处奔波。

然而,他们发现身份的差异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使得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4. 主人公将明珠抛入大海。

在被迫放弃明珠的希望后,主人公将明珠抛入了大海。

这个情节寓意着主人公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力,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5. 主人公对生活的态度发生改变。

尽管失去了明珠,但主人公对生活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财富,而是在于对生活的坚守与希望。

三、人物分析1. 主人公:贫穷的渔夫,与妻子相依为命。

他勤劳善良,坚持努力工作,渴望通过明珠改变生活。

2. 主人公的妻子:勤俭持家,执着坚强。

她陪伴主人公一起面对困境,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3. 城市的人们:具有封建思想,不接受主人公的明珠。

他们只相信财富和地位,对主人公和妻子持有歧视态度。

四、语言运用分析沈从文在《过零丁洋》中运用了优美的文学语言,以及细腻的细节描写,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效果:1. 形象描写: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故事的场景和人物的情感。

《过零丁洋》诗歌赏析

《过零丁洋》诗歌赏析

《过零丁洋》诗歌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我遭遇辛苦终于因精通经书而被起用,在兵荒马乱的四年里我一直坚持抗元。

山河破碎好像被风吹散的柳絮,我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的孤独无援。

自古以来,有谁能一生不死?我要留得一片忠心永远在史册上闪耀。

背景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

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赏析诗歌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写出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

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

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尽显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唐诗解读

《过零丁洋》唐诗解读

《过零丁洋》唐诗解读过零丁洋唐诗解读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一句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句中的“黄河入海流”正是出自他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

这首诗以黄河为主题,描绘了它从源头奔腾至终点的壮丽景象。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巧妙地运用了描写手法,表达了他对黄河的景色和气势的赞美与敬仰。

本文将对《过零丁洋》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诗的结构和格式。

《过零丁洋》共四句,每句五言,整首诗共二十个字,符合五言绝句的格式。

字数虽少,但王之涣却巧妙地通过这简洁有力的语言,将黄河的雄浑气势和壮美景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我们深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首先,诗的标题“过零丁洋”,其中的“过”指的是经过,经历;“零丁”指的是荒凉、落寞、孤独之意;“洋”则是古代对江、河、海的称呼。

整体意思是指作者经过黄河这样荒凉孤独的地方。

从标题中我们就能感受到黄河的凶险和险峻。

诗的第一句写道:“黄四娘家花满蹊。

”这句描述了黄河上游的景色,黄河水流经过黄四娘的家乡,周围景色美不胜收,花朵盛开,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里,诗人通过黄四娘家花满蹊来描绘黄河源头的美景,表现出黄河初生的活力。

第二句写道:“如今汉代衰红旗。

”诗人在这句中,通过“汉代衰红旗”来表达黄河的凶猛与险恶。

这里,“衰红旗”可以理解为黄河为汉代帝国带来的灾难,黄河的泛滥是人们的悲剧和担忧。

这句表达了黄河从源头到入海的艰险过程,并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

接着,第三句写道:“霍儿山下洋河姿。

”这句诗表达了黄河中游的景色。

通过“霍儿山下”来描述黄河中游山脉的高耸和峭壁的险峻。

而“洋河姿”则描绘了黄河在这里流动的姿态,黄河愈发宽阔,气势汹汹。

整句意境与第一句呼应,表现了黄河宽广的气势和波涛汹涌的景象。

最后一句写道:“户口云南四五世。

”这句诗是诗中的核心,也是诗人对黄河流经地区历史的反思。

这里,“户口云南四五世”意味着黄河金河之间的人民世代居住在这里。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大概是我国爱国主义诗歌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句了;以状元身份而成为烈士,文天祥也用自己的生命和爱书写了我国历史上一个不朽的传奇。

1278年年底,文天祥兵败被俘,自杀未果。

次年正月,文天祥被押解北上,船过零丁洋(今广东中山南珠江口附近),元军首领逼迫文天祥招降尚在厓山率军坚持抵抗的宋军元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答之,以明志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从回顾自己的一生开始落笔。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以进士第一名(就是状元)及第,后被起用,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艰辛历程,“辛苦”二字,表明了读书、为官生涯中的种种的曲折、坎坷;接下来对句则写自己面临的残酷现实:虽经全力勤王,可如今抗元的力量还是越来越弱,已是“干戈寥落”。

文天祥为报朝廷知遇之恩,毁家纾难,辛苦辗转,浴血奋战,可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回想至此,诗人不由得感慨万端,下笔自然也就沉痛无比。

颔联还是分两个方面来写。

出句写大宋已是“山河破碎”,正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恢复河山的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对句则感慨自己的身世,恰如水上的浮萍,是浮是沉,全凭风雨作主。

个人家国系于一身,诗人以暗喻的手法,生动再现了自己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的紧密关系,运笔形象传神,感情浓烈深沉。

此诗完成后大约二十天,陆秀夫就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文天祥被俘四年,一直坚拒投降,最终也英勇就义,为国家兴亡就是个人身世浮沉这一命题作了一个生动而悲壮的注脚。

颈联运用了诗歌不多见的名词自然成对的形式,象文天祥用得这么自然、贴切、隽永的更是少之又少。

据考证,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水急滩险,也被人们讹传为“惶恐滩”。

诗人有曾在这里转战、撤退的经历,在这里曾经为国家命运“惶恐”过;如今诗人被俘路过零丁洋,大宋的命运较之以前更是不堪,“零丁”既是个人处境的真实感受,更是诗人为致力于恢复河山同志日渐减少而无力回天的浩叹。

文天祥《过零丁洋》全文译文及鉴赏

文天祥《过零丁洋》全文译文及鉴赏

文天祥《过零丁洋》全文译文及鉴赏文天祥《过零丁洋》全文译文及鉴赏《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天祥《过零丁洋》全文译文及鉴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过零丁洋》注释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过零丁洋》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赏析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过零丁洋》 文章解读

《过零丁洋》 文章解读

《过零丁洋》文章解读过零丁洋,这首宋代词作于宋徽宗时期,是以借写北方的冰雪景观来勉励士人,在逆境中保持坚强的品质。

本文将从词的背景和意境、词的艺术特色以及词的深层内涵三个方面对《过零丁洋》进行解读。

一、词的背景和意境《过零丁洋》词是写北国冰雪景色的作品,背景是北国寒冷刺骨的冬季。

词立意写冬季江面冰封的情景,并用枯萎的柳枝与坚强的蜂蜜昆虫作对比,讴歌了士人的坚韧和毅力。

作者通过冷冽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个人应该坚强不屈的品质。

词的开篇以“过零丁洋”为题,洋为江面之意,寓示江面的寒冷冰封。

词的前两句“依靠河梁,饮百花之辰。

”运用修辞手法,将作者置身河边观赏百花盛开的美景,给人以温暖之感。

接下来的“又作渔郎,醉三日之晌。

”则切换到诗人自己是渔郎,享受醉心于打渔的乐趣。

通过这些描绘,词把读者带入了温馨而宜人的冬日景致。

二、词的艺术特色《过零丁洋》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冰雪景色和士人精神品质的融合。

首先是意象的运用。

词中通过描写冰雪、柳枝、蜜蜂等意象,使读者感受到北方冬季的寒冷和荒凉。

词中运用枯萎的柳枝,与坚强的蜜蜂形成对比,寓意着士人在逆境中仍然能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

其次是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堤上行路难”,通过比喻把坚持人生信仰比作在冰天雪地中行走的困难,进一步突出了士人在逆境中的执着。

又如“冢中枯木结昆虫”,通过拟人手法,将坚强的蜂蜜昆虫与死寂的墓地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士人不屈不挠的崇敬之情。

三、词的深层内涵《过零丁洋》词通过描绘北国冰雪景色和士人坚韧的意志,表达了对士人品质的赞美,并包含了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词通过北国冰雪的描绘,抒发了对士人所处逆境的理解和感慨。

北国冰雪的环境给人以寂寞和荒凉的感觉,但词中通过对冰雪景色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北国冬季别样的美丽和壮丽。

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士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美好品质的肯定和赞美。

《过零丁洋》古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古诗词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心:《过零丁洋》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大意与赏析:首联写了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颈联中的"惶恐""零丁"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

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明确: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写出简要的事例经过。

小结: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一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是文天祥的代表作。

诗的尾联“正气凛然,掷地有声,成为几百年来鼓舞和激励后人反抗压迫、反抗掠夺斗争的名言”。

它一直在感召着后代的仁人志土为祖国、为民族、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献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心:《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大意;上片:叙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词人以拿酒问月开端:明月什么时候就有了?‘天上的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体现苏轼屡受打击后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的困惑心态。

)于是想乘风飞往月官去,可是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借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相比,表达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词句注释⑴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祥兴元年(1278)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一经,古代科举考试,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

⑶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德祐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⑷风飘絮:一作“风抛絮”。

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惶恐,一作“皇恐”。

⑺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⑻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这里特指史册。

白话译文屡经磨难,只因遭逢国有危难,臣子尽忠之时;义不容辞,遂置身于枪林箭雨之中。

时运不济,山河破碎若风卷柳絮;境遇艰难,身世国运似雨打浮萍。

当年领兵曾经由惶恐滩,自勉国士不可有愧;如今北上路过零丁洋,遗憾孤臣不能再战。

人生自古谁无死?大丈夫自当取义成仁,问心无愧!创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末帝祥兴二年(1279)。

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

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

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过零丁洋》赏析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的真好!它出自于南宋著名的政治,文学家文天祥之手。

读来慷慨激昂,气势磅礴,但感情却悲痛壮丽,处境艰难孤苦。

《过零丁洋》原文注释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注释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过零丁洋》①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④,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
【注释】
①零丁洋:一作伶行洋。

在今广东珠江口外。

②起一经:靠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

③干戈:古时的兵器,此处代指战争。

寥落:接连不断的意思。

四周星:即四年。

④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境内赣江中,为赣江十八滩之一。

⑤汗青:史册。

【赏析】
祥兴二年(1279),元军直逼厓山,元将逼已被俘的诗人劝降宋将张世杰,天祥遂作此诗明志。

诗中,作者以自己的身世、感触,暗合地名作巧对,语义双关,情深意长。

收煞处出以警语,以青史留芳、凡心
千古自励。

忠肝义胆,堪与日月同辉,千载之下,犹觉生气勃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后两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声若金石、气壮山河,体现了作者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几百年来一直激励、鼓舞着我国人民反对侵略和压迫的正义斗争。

过零丁洋原文及注释和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及注释和赏析

过零丁洋朝代:宋代作者:文天祥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及译文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参考赏析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鉴赏四南宋末年,文天祥在潮州与元军作战,被俘,途经零汀洋时,元军逼迫他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他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破碎的山河犹如风中飘絮,动荡不安的一生就像雨打浮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创作背景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思想感情“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衷心将永垂史册;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同均是为国为民而肯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其壮烈情怀均与这两句诗的诗意吻合,那到底这两句诗是谁人手笔呢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此诗的下半阙如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人生观,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精神;其后,文天祥始终不被任何威迫利诱打动,慷慨赴义鉴赏二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鉴赏三“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着"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恐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后世影响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1279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身取义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为气贯长虹、启迪后世的名篇,尤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和广大民众;自"五四运动"以来到抗日战争,在中国本土,在南洋和海外各地,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对后世志士仁人的节操,文学上的挚情文采都有深刻的启发和广远的影响;赏析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佑元年1275,起兵勤王,至祥兴元年1278被俘,恰为四个年头;此自叙生平,思今忆昔;从时间说,拈出“入世”和“勤王”,一关个人出处,一关国家危亡,两件大事,一片忠心;唐宋时期,一个人要想替国家做出一番事业,必须入仕,要入仕,作为知识分子必须通过科举考选,考选就得读经,文天祥遇难时,衣带中留有个自赞文说:“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就是把这两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着作就叫经,经是治国安邦的;这两句诗,讲两件事,似可分开独立,而实质上是连结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后汉书·耿弁传“落落难合”注云:“落落犹疏阔也;”疏阔即稀疏、疏散,与寥落义同;宋史说当时谢后下勤王诏,响应的人很少,这里所讲情况正合史实;颔联接着说“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还是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昰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形象生动,而心情沉郁;这时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像水上浮萍,无依无附,景象凄凉;颈联继续追述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昔日惶恐滩边,忧国忧民,诚惶诚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独一人,自叹伶仃;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原名黄公滩,因读音相近,讹为皇恐滩;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这里“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而形象生动,流露出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尾联笔势一转,忽然宕进,由现在渡到将来,拨开现实,露出理想,如此结语,有如撞钟,清音绕梁;全诗格调,顿然一变,由沉郁转为开拓、豪放、洒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赤诚的心如一团火,照耀史册,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据说张弘范看到文天祥这首诗,尤其是尾联这两句,连称:“好人,好诗”诚然文天祥把做诗与做人,诗格与人格,浑然一体;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作者介绍。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题解】选自《指南后录》。

作者文天祥(1236-1282),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爱国诗人,与岳飞齐名的杰出民族英雄。

20岁举进士第一名。

开庆元年,蒙古军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他上疏建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反遭排挤,后历知瑞、赣等州。

德祐元年(1275),元军长趋东下,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他自捐家产,率义军万余人,自江西直趋临安拒敌。

次年任右丞相,赴元军营中谈判,因“抗辞慷慨”,遭扣留;后在北解途中得脱走,转至福州,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收复部分失地。

后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二十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元军所俘。

元将汉奸张弘范,强迫他写信招降坚持抵抗的张世杰,他写了《过零丁洋》一诗,表示自己坚贞不屈的爱国之心。

次年送至大都(今北京),囚禁三年余,迭经威胁利诱,宁死不屈,至元十九年(1282)被杀害成仁燕京。

诗、词、文均有较高成就,以诗为最。

早年诗作比较平庸,奉使被拘后所作,诗风大变,志益愤而气益壮,写了许多直抒亡国沉痛之情的好诗,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灭亡前动乱的社会面貌,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昂扬的斗争意志,沉郁悲壮。

曾自辑后期诗作,题名《指南录》。

《正气歌》、《金陵驿》诸诗和《指南录后序》等,均为杰作。

《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联,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有《文山先生集》。

【解读】全诗八句,分四联。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我遭逢了多少艰难辛苦,终于靠攻读经书科举成名做官;在战争四起风雨飘摇的四年里,我一直坚持与元军作战。

〕首句,是写前半生,写诗人的科第出身。

关键词是“起”,“起于”,即成材,做官。

文天祥于宋理宗赵昀宝祐四年(1256),20岁,考中状元,可谓成名。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是唐朝文学家文天祥著名诗篇,荣膺古代文学艺术之首位。

诗讲述了文
天祥游历零丁洋江口海滩时撰写的一件深沉优美、激昂的故事。

诗的结构长短变化,笔法
流畅,词句简洁,表达了自由漂流、追寻灵魂、思念家乡等意境。

该诗以自然生活开始,文天祥描写了大海壮阔,表达了“东山翻浪滔滔白,西风胶轮
寂无声”的美景,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

山声海色,使他情不自禁地思起家乡,思念之
情洋溢着他的心田,使之心碎而泪汪汪。

古人把星星看做是家里的亲人,文天祥则把它看
作是自身的内心,并将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浩瀚,写出了“愿伴星空归来远,同离别泣入高天”的情感。

文天祥身处海角,蓦然回忆出名曰“宣溪”的流水,想起自己曾经建造的木桥,被声
声潺潺的水声所拷问,而他回答,他只记得自己小时候离开家乡。

因此,他被大海击破,
也被回忆碎块碾碎,泪沾衣衫,心痛不已。

里面充满了隐私和深切的空虚,但他总能忍受,将自己看做一片浪花,自由自在地漂流在大海上。

结尾:“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生动语言,抒发心中不朽的思乡之情、永不
放弃的精神,以及通过回忆来释放自身的悲痛情怀的明证。

它展示了了文天祥的艺术成就
和精神深处的真实内涵,流传至今仍可被世界范围内文学鉴赏家赞赏与传颂。

文天祥《过零丁洋》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文天祥《过零丁洋》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文天祥《过零丁洋》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过零丁洋》是由文天祥所创作的,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过零丁洋》的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过零丁洋》注释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过零丁洋》主旨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过零丁洋》赏析一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过零丁洋》古诗解读

《过零丁洋》古诗解读

《过零丁洋》古诗解读《过零丁洋》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七律古诗。

它以豪情激昂的语言,描绘了文天祥为国家利益舍生忘死,战胜困难的英雄形象。

本文将对这首古诗进行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诗人通过《过零丁洋》这一题目,以形式美展现了出征的壮烈场景。

起首两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以红酥手和黄縢酒作为揭幕,表达了壮士们即将踏上战斗道路,迎接胜利的喜悦心情。

随后,诗人通过“满城春色宫墙柳”描绘了帝都的繁华景象,凸显了世界的美好,为后文的战争场景营造出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东风恶,欢情薄。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突然转折,揭示了壮士们面临的危险和生命的脆弱。

东风恶、欢情薄,表达了战争带来的残酷和不确定性。

人生如梦,暗示了生与死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的“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将自己的情感和雄心寄托于江月之上,彰显了文天祥为国家效力的坚定决心。

接下来的几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象描绘出壮士们英姿勃发、昂首阔步迎战的情景。

它借助春风和梨花开的意象,表达了背后英雄们逐渐汇聚的力量和决心。

最后两句“整饬衣冠,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旨:整理衣冠,恢复往昔的荣光,向着天朝宝座进发。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为国家力争荣光的决心。

《过零丁洋》以其激情澎湃、意境深远的艺术形象,展示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忠诚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激励人心的力量。

同时,诗中采用了纵横对立、形象对比等手法,使诗歌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通过对《过零丁洋》古诗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文天祥对于理想和国家的追求,呈现出一个英雄般的形象。

这首诗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唤起了人们为国家付出的勇气和决心。

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也是文天祥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爱国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古诗赏析《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1.零丁洋:在今广东省中山县南,珠江口内,一作“伶仃洋”。

2.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抗元英雄。

3.遭逢:遭遇。

起一经,通过一种经书的考试得以做官。

文天祥以明经考取进士。

4.寥落:稀疏。

一作“落落”,指抗元战斗疏疏落落,未能取得胜利。

四周星:指四年。

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旋转一周,为时一年。

5.风飘絮:一作“风抛絮”,狂风吹散柳絮。

6.沉浮:一作“飘摇”,又作“凄凉”。

雨打萍:急雨敲打水上的浮萍。

7.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

文天祥的`军队被打败后,曾从这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

8.叹零丁:悲叹自己的孤单和危苦。

汗青:史书、史册。

古代用竹简记事,先烤竹出汗,蒸发出水分,以便书写,故名“汗青”。

[评]文天祥被元军押解经过零丁洋(今广东珠江口外)时,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以明其志。

其中广为流传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后来,他在大都被囚禁三年,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正气歌》,表现了他誓死不变节的浩然正气。

他拒绝了忽必烈的多次诱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从容就义。

[作者介绍]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今江西叶安人,他才华出众,考取过状元,1276年出任右丞相,元朝大兵压境时,毅然把自己的家财充作军费,坚持抗元,后因寡不敌众,被元军俘获。

《过零丁洋》原文以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以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以及赏析《过零丁洋》原文以及赏析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

一是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二是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

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

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所以接下去两句就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的悲哀。

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设在山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

这是从国势一面说。

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

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接下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

前一句是追记过去。

诗人于德元年自赣州起兵,经惶恐滩北上,当时元军进逼临安,形势紧急。

景炎二年(1277),诗人在江西战败,又经惶恐滩退往福建,这时国家局势已危在旦夕。

因此,“说惶恐”,即表示自己当时对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

后一句是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孤掌难鸣,飘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

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语文过零丁洋的必备知识点】过零丁洋古诗

【语文过零丁洋的必备知识点】过零丁洋古诗

【语文过零丁洋的必备知识点】过零丁洋古诗
《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1、“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

2、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

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4、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5、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如何看待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的?
感谢您的阅读!。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过零丁洋》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

其全诗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前言】《过零丁洋》是宋代大臣文天祥在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的诗作。

此诗前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末二句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注释】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

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

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

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

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

寥(liáo)落:荒凉冷落。

一作“落落”。

四周星:四周年。

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

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

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

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翻译】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赏析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

二、字词:
遭逢:遭受,蒙受。

起一经:这里指他考中状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零丁:孤独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

丹心:红心。

三、翻译和赏析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读经书,取得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单薄,战争频繁,匆匆度过四年光景。

总写诗人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势如同风吹的柳絮一样飘零,我这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吹雨打飘泊无根的水面浮萍。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当时社会现实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怀之情。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

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一问一答,由现在过渡到将来,由残酷现实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四、主题:
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五、艺术手法
整首诗格调沉郁悲壮,正气浩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伟大复兴而奋争,其力量胜过百万雄兵。

六、练习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赏析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6、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