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

合集下载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标准(课件)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标准(课件)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标准释义】
3、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辖区健康

教育网络单位
应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有分管领导,有专职或 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接受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教育活 动资料保存完好,管理规范。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标准释义】
5、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 有健康教育内容。


车站、机场、广场和公园等人群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 应根据所服务对象集中、流动的特点,按照全市健康 教育的总体安排,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宣传展板 和电视终端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提高居民的健康文明水平。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标准释义】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

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做好 2014
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 层函〔2014〕321 号) 文件精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中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内容。
健康教育服务形式


健康教育评估主要以痕迹为依据。
暗访基本不涉及健康教育指标。
现场技术评估扣分以硬指标为依据。 某项工作或规定工作缺项或原则性错误酌情扣分。 尽量缩小由于主观因素影响带来的偏差。
评分标准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5分

活动开展及内容传播情况 10分 健康素养水平 5分
健康素养水平 5分
健康教育 专业机构
社区
学校

全爱卫发〔2014〕3号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

全爱卫发〔2014〕3号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全爱卫发〔2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为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爱卫会全体会议精神,适应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需要,全国爱卫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对2010年《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新标准做好卫生城市(区)建设各项工作。

新标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同时废止。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14年5月15日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卫生城市标准及评审办法解读

卫生城市标准及评审办法解读
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比原来的亮灯率更易考核和监督。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可以从环保部网站实时获得
辖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可以从卫生 年鉴获得。
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个核心
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
4个关键词
立法、机构、机制、监督
鉴于社会卫生和除害防病任务的长期性、艰 巨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应当把爱国卫生工 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进一步提高群众的 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关键4:加强社会监督
要畅通监督渠道, 主动接受社会和公众监 督,认真梳理、整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断 提高群众对爱国卫生工作的满意度。
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 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 率≥90%。
平台建设除了采用传统的来电来信模式外, 要注意发挥好网络等新媒体和12320等热线 的作用。
执行
按照实施方案,必要的人、财、物资源,专人负 责管理,建立目标责任管理机制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程序-实施
检查
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交流
及时了解城镇病媒生物控制中建立起来的有效模 式或存在的问题,组织进行技术研讨和交流
推广经验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程序-实施
记录
病媒生物调查资料、监测资料、孳生环境分布等 组织架构和职责,管理过程有关活动 计划及实施方案制订和实施过程 监督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以及监督效果 效果评估过程和结果
扩充了病媒生物防制的内容。建立政府组织与制 行动。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调查。
依法管理,明确标准
2014版涉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精神 卫生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等9部法律法规。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2014版)(疾病控制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2014版)(疾病控制部分)

肠道门诊设置意见
➢ 标识要清楚:门口有醒目的肠道门诊标志。 ➢ 肠道门诊应配备专职医、护、检验等人员。 ➢ 房间配备:应设肠道门诊的挂号收费室、诊
室、观察室、治疗室、隔离室、药房及检验 室、卫生间,配有纱门、纱窗。 ➢ 制度:1、肠道门诊管理制度 2、肠道门诊 工作制度 3、消毒隔离制度 4、传染病登 记、报告制度 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 诊管理办法 ➢ 消毒:肠道门诊门口放消毒液浸湿脚垫,诊 室内备有消毒浸泡液和洗手设施,地面用配 制的消毒液随时消毒。
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根据社区布局特 点,积极组织群众广泛参与的健康社区健康教育活 动。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内容及时更新、底稿留存 完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照片或签到表、讲稿或 健教音像留存完整
➢ 医院:根据医院各科室诊疗范围,积极开展病人及 家属专项健康教育工作,提倡开设健康教育免费课 堂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疾病控制部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
2014年5月15日发布,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 三、市容环境卫生; ➢ 四、环境保护; ➢ 五、重点场所卫生; ➢ 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 ➢ 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 ➢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民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传染病防 素养水平分别提高到11%、15%和20%。 ❖4.在全国建设健康促进县(区)180个,健康促 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机关、健康 促进企业、健康社区各400个,健康家庭18000 个。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 (2014-2020年)》
➢ 规划目标:2020年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市容环境卫生指导手册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市容环境卫生指导手册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指导手册之三市容环境卫生三、市容环境卫生【标准原文】(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并正常运行。

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乱吐现象,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城区无卫生死角。

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

城市功能照明完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标准释义】1.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应达到《城市容貌标准》(GB 50449-2008)的要求。

城市中的建(构)筑物、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广告标志、照明、公共场所、城市水域、居住区等的容貌,均适用本标准。

各城市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制定高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并公布实施。

2.城市人民政府应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指南》、《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和标准,结合本市发展实际,研究和制定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工作计划,健全机构建设、工作机制、人员编制等方面制度,确保数字城管工作有效推进和处置效率不断提高。

已经投运的城市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数字化城管系统的覆盖面积和管理内容,保障其正常运行,并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发展。

3.城市道路应保持平坦、完好,便于通行。

路面出现坑凹、碎裂、隆起、溢水等情况,应及时修复。

城市道路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养护、维修等施工作业时,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施工完毕后应及时平整现场、恢复路面、拆除防护设施。

坡道、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应畅通、完好,道缘石应整齐、无缺损。

道路上设置的井(箱)盖等应保持齐全、完好、正位,无缺损,不堵塞。

交通护栏、隔离墩应经常清洗、维护,路面上的各类井盖应及时加固、更换、归位和补齐。

4.城市主要街道两侧建(构)筑物应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定期粉刷、修饰,建筑物沿街立面设置的遮阳篷帐、空调外机等设施的下沿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的规定;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乱吐现象,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户外广告、牌匾规范,按照批准的要求和期限设置,无破损、残缺等;建筑物屋顶应保持整洁、美观,不得堆放杂物,屋顶安装的设施、设备应规范设置。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docx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docx

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

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

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

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三、市容环境卫生(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并正常运行。

国家卫生城市 标准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 标准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释义
一、城市卫生管理
制定实施城市卫生发展纲要,将健康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决策。

健全完善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

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职责。

建立以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社区负责的城市社区卫生管理服务体系。

制定并落实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道路保洁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健康行为促进等健康干预活动。

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开展控烟限酒工作,公共场所设置规范、醒目的禁烟标识。

建立健康档案,开展个体化健康指导,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达到目标要求。

三、市容环境卫生
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洁净,公厕布局合理、管理规范。

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率高。

集贸市场管理规范,环卫设施齐全,公用设施设备完善、管理到位。

建筑工地管理规范,扬尘治理到位,工地容貌及夜间施工达到规定要求。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卫生条件符合规定
要求,执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及场所卫生规范。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健康教育解读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健康教育解读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健康教育㈠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健全,人员、经费落实,能够承担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1、考核内容—规划★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政府卫生工作目标,有中长期健康教育规划,年度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有总结。

—政府:市政府或者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必须是健康康教育主管部门正式下发。

2、考核内容—机构★市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合理,能够独立承担全市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相关科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基层单位有负责健康教育的部门。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赋予其职责的机构,以适应工作需要为准(老标准要求独立)。

—基层单位:指所辖的医院、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

3、考核内容—人员★市级健康教育机构有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相关科室负责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专职人员;★基层单位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社会动员、倡导、传播与教育、计划设计、实施、监督与评价等基本技能。

此条按省健教《规范》执行即可达标4、考核内容—经费★健康教育业务经费列入当地卫生事业经费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

—财政部门划拨的卫生事业经费中有独立的健康教育经费;—卫生事业经费是指同级财政下拨的用于卫生事业的费用,计算时扣除经费中的人头费(查阅拨款通知、健康教育经费支出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5%(纲要)。

5、考核内容—办公用房★健康教育机构有适应工作需要的办公用房。

—人均办公用房不低于30平方米(参照疾控中心建设标准)。

6、考核内容—设备★有开展工作需要的交通工具、办公和宣教设备。

—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多媒体、数码照相机、摄录编系统、刻录机、交通工具等相关设备。

7、考核内容—资料室★有图书资料室。

—有图书资料室并有一定数量的与健康教育相关的业务藏书或刊物。

8、考核内容—资料档案★业务资料保存完整,档案管理规范。

—业务资料包括:工作规范(职责、人员分工、工作制度等)、规划、工作计划、总结、考核、项目计划书、实施过程、评价结果、传播材料的印制、发放记录、各种培训、讲座以及各种宣传活动等。

国家卫生城市考评细则-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考评细则-2014版

10
主要领导视察爱国卫生活动或参加爱国卫生工作检查,部署、 解决重点难点问题(10分)
新创城市创卫宣传4分/复审城市设 立标识2分,巩固创卫成果宣传2分
媒体报导、图片或音像、文件或会 议纪要等资料,市6分、区4分
7
各部门、各单位爱国卫生工作制度、计划、总结,爱国卫生月 活动通知、总结,开展义务劳动、卫生评比检查等文字、图片 资料(7分)
议资料(6分)
市爱卫办,区爱卫办 领导参加,市2分、区1分
17 3)市、区爱卫会对成员单位分工及考核文件(3分)
、市、区成员单位各
1-2个
相关文件资料,市2分、区1分
4)成员单位履行职责、系统卫生评比、爱国卫生月活动、爱国 卫生工作计划、总结等文字、图片资料(5分)
文字、图片资料每项0.5分
第1页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 。
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 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 工作。
1)政府贯彻落实上级爱国卫生工作相关文件(5分)
政府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相关文 件,市3分、区2分
2)政府将爱国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文件资料(6分)
政府常务会议纪要有爱国卫生内 容,市2分、预算。
3)市、区爱卫办部门预算表(3分)
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2分、区 1分
(同上)
1)办事处、乡镇配备专兼职人员,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健全
下发爱国卫生领导小组文件1分,各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 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 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 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 生工作。
(2分)
项工作制度健全1分
办事处、乡镇、社区
9
2)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有负责爱国卫生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 居委会、村委会各1-

卫生城市测评2014 pdf

卫生城市测评2014 pdf

卫生城市测评2014一、城市环境卫生城市环境卫生是城市卫生的重要指标,涉及到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2014年的测评中,我们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卫生、市容市貌等。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大部分城市在环境卫生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

在2014年的测评中,我们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重点关注其完善程度、运行状况和安全性等方面。

大部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但部分城市仍存在一些老旧设施需要更新和改造。

三、城市食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2014年的测评中,我们对城市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重点关注食品质量、卫生状况和安全性能等方面。

大部分城市的食品安全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小规模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加强监管。

四、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是保障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措施,包括预防接种、健康教育、传染病监测等方面。

在2014年的测评中,我们对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了全面的评估,重点关注其覆盖面、服务质量和效果等方面。

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在一些偏远地区仍存在服务不足的问题。

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提高城市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2014年的测评中,我们重点关注城市的健康教育活动和健康促进措施,包括宣传教育、体育健身、控烟行动等方面。

大部分城市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仍需加强宣传力度和覆盖面。

六、传染病控制与管理传染病控制与管理是维护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任务。

在2014年的测评中,我们对城市的传染病防控体系进行了评估,重点关注其预防控制措施和疫情应对能力等方面。

大部分城市的传染病防控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但在一些地区仍存在防控能力不足的问题。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市容环境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市容环境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市容环境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一项评定指标体系,旨在评估和认定一个城市的市容环境是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市容环境是指城市的公共空间、建筑物、街道、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形态和布局。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公共空间卫生:要求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公园、广场、街道、车站等,保持整洁、无垃圾、无病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氛围。

2. 建筑物卫生:要求城市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设施等,保持整洁、通风、明亮,并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和设备。

3. 街道环境卫生:要求城市的街道保持干净、整洁,没有积水、垃圾和污物,道路畅通无阻,能够提供良好的交通和行人环境。

4. 绿化环境卫生:要求城市的绿化率达到一定标准,城市的公园、花坛、绿化带等植被保持良好状态,无病虫害和污染。

5. 垃圾处理:要求城市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确保城市的垃圾处理无害化、可持续发展。

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城市将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这
是对城市卫生环境和市容形象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城市提升形象、吸引投资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第一部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概述1.1 引言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是指导和评价我国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和城市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城市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并对城市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和监督,推动城市的卫生环境和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保障。

1.2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内涵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包含了城市卫生环境的各个方面,从城市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病媒生物控制、工业卫生、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对城市卫生进行了全面的要求和考核。

这些要求和考核涉及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卫生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是对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部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详解2.1 城市环境卫生城市环境卫生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城市的环境清洁、噪音污染、环境卫生设施等方面。

要求城市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督促,确保城市环境清洁、整洁,并减少噪音、霾等污染物的释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2 饮用水卫生饮用水卫生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城市的饮用水源、供水设施、水质监测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要求城市建立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应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供水设施完善,水质达标,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2.3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重点关注点,要求城市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市民健康。

2.4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另一重要内容,要求城市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制度,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2.5 病媒生物控制病媒生物控制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城市加强对蚊蝇、鼠类等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的防控,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标准原文】(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

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标准释义】34. 辖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教基一函[2014]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教体艺厅[2010]5号)精神,依据《无烟学校参考标准》开展无烟学校的创建工作。

【标准原文】(二十三)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含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教学和生活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相关规定。

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设立校医院或卫生室,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教师。

开展健康学校建设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标准释义】创建城市应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将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宿舍、厕所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纳入卫生城市建设工作中,进行设计和建设。

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宿舍、厕所等设计、布局、内部配置应符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 7793-2010)、《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及《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食堂建设、管理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宿舍建设、管理符合《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厕所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的要求,饮用水设施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相关规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饮用水,卫生状况应达到《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T18205-2012)的要求。

学校按照《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GB 28932-2012)要求,加强对传染病预防控制;政府承担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的责任,学生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其他学生由省级政府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健康体检依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GB 16134-2011)、《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 26343-2010)进行,并开展学生近视、营养不良、超重肥胖、龋齿、贫血等常见病的预防控制。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

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

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三、市容环境卫生(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
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
第一部分标准概述
一、标准出台和修订
(一)历次修订情况
1.1989年,作为《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
通知》附件下发的《国家卫生城市检查考核标准》,分组织
管理科学、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市容环境整洁优美、公共场
所及饮食行业符合卫生要求和除害防病成绩显著等六部分,
提出了16条标准要求,除城市绿化指标外,都没有量化要
求。

标准以卫生治本建设为主,重点做好环境整治、城市基
础建设、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和除“四害”工作;
2.1994年10月,修订并公布《国家卫生城市检查考核
标准实施细则(修订稿)》,增加至十部分,将食品卫生、传
染病防治和环境保护从原来的二级指标调整为一级指标,成
为以后标准沿用的基本框架;
3.1999年,第二次修订并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
考核命名办法》;
4.2005年,第三次修订并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
考核鉴定、监督管理》;
- 2 -
1.
- 3 -
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
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全年空气污染指数;
7.除害达标情况;
8.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9.建成区烟草广告;
10.近两年食品安全事故及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11.市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程度。

(三)新旧版标准比较
1.瘦身减负,突出重点:从十部分减为八部分,标准
从66条减至40条,减少了39.4%。

对不易考核及易造成基
层负担的指标进行了兼并整合。

突出了爱卫机构建设和疾控
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
构标准化建设,并丰富了病媒生物防制的内容。

2.依法管理,明确标准:共涉及9部法律法规及多个
国家标准;
3.关注民生,提高要求:增加了全民健身、控烟;数
字城管、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管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
用;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慢性病防控、精神疾病救治等内- 4 -
容。

提高了城市空气、绿化、保洁时间、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指标要求。

4.数出有据,便于评估:探索建立检查考核与日常工
作相结合,专家评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5.丰富内涵,齐抓共管:在原来主要由卫生、环保、
住建、工商等职能内容基础上,增加了教育、水利、体育、安监和食药监等部门的工作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解读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一)基本内容(1-4)
1.党政重视,社会参与;
2.组织健全,责任落实;
3.开展各类创建活动;
4.畅通市民沟通渠道。

(二)重点释义
爱国卫生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建设。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 5 -
(一)基本内容(5-8)
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工作网络健教阵地;
3.全民健身活动;
4.控制吸烟。

(二)重点释义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三、市容环境卫生
(一)基本内容(9-16)
1.环境容貌,绿化美化;
2.清扫保洁,垃圾收运;
3.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
4.公厕、中转站等设施建设和管理;
5.集贸市场卫生;
6.活禽销售市场;
7.社区和单位卫生;
8.城中村和结合部卫生;
(二)重点释义
城市“六乱”整治;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
城市公厕建设;
- 6 -
集贸市场卫生;
活禽销售宰杀;
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

四、环境保护
(一)基本内容(17-20)
1.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2.空气、声环境质量;
3.水环境质量;
4.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

(二)重点释义
API(空气污染指数)、AQI(空气质量指数);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

五、重点场所卫生
(一)基本内容(21-24)
1.公共场所卫生;
2.“五小行业”卫生;
3.学校卫生;
4.职业病防治。

(二)重点释义
“五小行业”卫生。

- 7 -
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
(一)基本内容(25-29)
1.工作机制建设,无重大安全事故;
2.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
3.餐饮业、集体食堂卫生;
4.牲畜屠宰;
5.生活饮用水卫生;
(四)重点释义
餐饮业卫生、二次供水卫生。

七、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
(一)基本内容(30-37)
1.无传染病暴发疫情;
2.免疫规划;
3.慢性病防控;
4.精神卫生;
5.疾控机构建设;
6.无偿献血;
7.社区卫生服务;
8.婴幼儿、孕产妇死亡率。

(二)重点释义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8 -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一)基本内容(38-40)
1.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2.孳生地治理;
3.密度监测,重点单位设施。

(二)重点释义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