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一、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在新课导入时,老师可以先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
在学习力学时,可以问道:“为什么月亮会围绕地球转?”,这样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给出一些提示,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引入新的知识内容。
二、实验引入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新课导入时,利用实验来引入新的知识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从而引发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光学时,可以通过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来引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认识并理解相关知识。
三、故事引入在新课导入时,老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引入新知识点。
故事情节可以精彩生动,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引发他们对物理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电磁学时,可以通过讲述奥斯特发现电磁感应的故事来引入电磁感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并激发他们对电磁学的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引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新课导入是一种生动形象的方法。
通过使用动画、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来展示知识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新的知识内容。
在学习宇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和星际奇观,让学生仿佛置身加深他们对宇宙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五、问题引入在新课导入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看似简单却很有深度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在学习热学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杯子里的热水和一个电热水壶里的热水哪个更烫?”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热能的传递方式和影响因素,从而引入热学的知识点。
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合的新课导入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好的开始,将学生带入新课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必须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以下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1. 问题法问题法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用外部的问题来展开新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找到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授机械运动时,可以问学生:你会从哪里开始了解机械运动? 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运动学的知识。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在学习过程中找到确切的答案。
2. 图片法图片法是在课堂上运用图像资料来进行课堂导入,增强学生的视觉记忆、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的以往经验和知识。
例如,在教学电动力学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法引入内容,比如展示磁力线的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图像中的线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电磁现象和磁力线的本质。
3. 故事法故事法是一种富有启发性的导入方式。
通过讲述一个富有情感和思想性的故事,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新的方案,并渗透一些点明课程内容的思想和态度。
例如,在教授波动原理时,教师可以通过阐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波动的本质。
通过故事启示,学生可以了解到载波、信号的传播等相关概念。
4. 体验法体验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物理现象,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迈向深入的理性认识和探究。
例如,在教学近代物理时,教师可以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室的环境和实验数据。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加深自己对电子特性的了解。
总之,导入课程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它充分体现了一个好老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
只有通过巧妙的导入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常用导入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常用导入方法课堂导入是整节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往往都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一个好的导入马上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下面谈谈常用的物理导入方法:(一)激情问题设疑法问题设疑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求源的心理特点,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开始时,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些有激情的疑问或矛盾,引起学生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的一种导入方法。
引入新课时可故意设置疑障或者陷阱,使学生处于欲得而不能的情景,甚至诱导学生上当。
若能恰当地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学生的思维一般能较快地活跃起来。
(二)激情实验法实验导入是指通过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或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实验或利用电教手段,如计算机,投影仪等来巧妙地导入新课。
一位数学家说过:“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要用一切办法使它们能看的见摸的着。
”实验导入新课直观生动,效果非凡。
通过实验演示导入能使抽象空洞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这样导入印象深刻,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且这种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等,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直观、实验、实例、计算、分步、小结等方法来导入新课。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不能离开针对性、铺垫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努力做到自然得体,水到渠成,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激情提问启示法提问启示法是一种通过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引发新课题的导入方法。
在讲授某些知识之前,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暂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加以启发,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悬念设计法悬念设疑导入是教师从侧面不断巧设带有启发性的悬念疑难,创设学生的认知矛盾,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来导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说得好:“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新课导入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
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新课导入方式。
一、故事启发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讲述一个富有情趣的小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将故事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关注度,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知识。
例如,讲述牛顿下苹果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兴趣,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定律。
二、问题探究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或现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发现物理学的规律。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黑胶唱片在唱片机里旋转时会发出声音?”通过分析问题,学生可以发现,黑胶唱片通过唱针将声音转换为电流,再通过放大器增大电流,最终发出声音。
三、情境模拟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模拟一个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模拟实验场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其他多媒体设备模拟一个进入太空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到太空的环境和宇宙中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对宇宙中的物理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四、图像展示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图像或视频展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其他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像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理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流行的科幻电影,如《星际穿越》等,让学生通过电影中的科技场景来了解关于物理的原理和理论。
总之,新课导入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学生的兴趣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物理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式

物理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式导入新课是教师讲授新教材之前的导言,目的在于向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目的有准备的听课,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从而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一、悬念导入式: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测,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的效果,把悬念的这种作用引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悬念是促进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的有效方法。
一上课就设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十足的去学习新课。
例如,在讲授“参照物”这一节时,教师首先讲述在二战期间,一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子弹的故事,立即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吊起学生的胃口,急切的想要知道是怎么样一会事。
二、日常生活导入式:物理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在许多生活常识里包含着物理知识。
如果能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导入新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液体压强”这一节时,教师首先提问:许多同学在夏天的时候经常游泳,那么你们在水中时会有什么感觉?这一问题许多同学都有亲身体验,这为讲解液体内部有压强,留下了伏笔,学生在接受时也会容易的多。
三、实验导入式: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产生一种希望知道结果的欲望,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对探索知识和规律的兴趣。
例如讲大气压强前,把一小吸盘按在黑板上,它不仅不掉落,甚至还能挂一些东西,这是什么原因?从而转入大气压强的问题。
这样就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实验展现出来,从而为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提供了方便条件。
四、复习导入式:这种导入方式是常用方式,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而且能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复习功的计算之后,通过实例引进做功的时间因素,提出做功的快慢问题,从而转入新课。
这样,会使学生感到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有助于消除心理上的阻碍,掌握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新课导入是教师在开始一堂新课的时候,通过一系列活动和设计,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引起学生兴趣,创造学习的氛围。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情境启发法情境启发法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通过逐步展开一个情境,引起学生的关注,并向学生介绍本课的重点和目标。
比如,在讲解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时,可以通过一个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力的存在,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二、问题引导法问题引导法是一种提问的方式,通过仔细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并引入新学习内容。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三、游戏模拟法游戏模拟法是一种新颖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竞争心。
在物理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模拟实验的游戏,让学生体验物理学中一些普遍原理的应用,进而理解专业术语和理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四、演示呈现法演示呈现法是一种以实验为基础的新课导入方法,通过对实验现场直接呈现的形式介绍知识点和课程内容。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探索实验原理,加深学生对某一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五、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通过特定案例,来解释标准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上某些科学家的研究案例,或是探究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面是几种可以用于物理课堂导入新课的方法:1. 提问引入法提问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回忆前置知识,然后逐步引入新课。
在教学运动力学中的力平衡定律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什么是力?有哪些力的类型?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前置知识,然后才进入力平衡的概念。
2.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概念和认识。
在教学光学的反射定律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反射现象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他们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3. 实验观察法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去实践,并从实验中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引入新课内容。
在教学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感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4. 器材展示法将与新课相关的实物器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和感受,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力学中的力和力矩时,可以展示一把杠杆和不同重物,让学生观察和感受杠杆平衡的原理和规律。
5. 故事引导法通过讲述一个与新课相关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新知识。
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新知识。
在教学空气压力时,可以通过讲述飞行员高空呼吸困难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空气压力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的导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课堂环境和课程内容。
重要的是要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一、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教学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新知识。
在物理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历史故事、科学发现故事、实验故事等来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讲述牛顿的苹果实验的故事来引入引力的概念,讲述磁铁的发现与应用来引入磁场的概念等。
通过故事导入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反常现象或者真实的案例来引入新知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进而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可以通过提问“为什么高空跳伞运动员在着地时要打开降落伞”来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通过提问“为什么玻璃杯在干燥后,用手或者纸巾擦拭时会发生响声”来引入静电现象的概念等。
通过问题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一种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来引入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新知识有关的简单实验、趣味实验或引人注目的实验现象来引入新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升降机模型实验来引入力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个磁铁与铁屑的实验来引入磁场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光的折射实验来引入光的折射定律等。
通过实验导入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和发现新知识,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四、故事-问题-实验综合导入法故事-问题-实验综合导入法是一种将故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和实验导入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引入新知识,接着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疑惑,最后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引入新知识,使学生在充满故事性和启发性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高中物理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正式开始一堂物理课之前,通过一系列的策略和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有效的导入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利用故事、引用名言、展示有趣的实验、提出思考问题等等。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
一、情景导入:通过创造一个具体的、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物理是与生活相关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物理学习的氛围。
引入质点的概念时,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只夜猫捉住了一只老鼠,将老鼠绑在绳子的一端,自己则在另一端乘风破浪,老鼠就成了一个质点,我们可以忽略老鼠的大小、重量等因素,只关注其运动的轨迹。
二、问题导入: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从问题中发现物理的规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引入,可以提问:为什么在公共汽车急刹车时,我们会因为惯性而前倾?为什么我们可以站在一个上坡上倾斜的公共汽车上而不会滑下来?三、实验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物理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自观察、实验、思考,自主发现物理规律。
展示一个简单的气球和针的实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气球被针扎破时会砰的一声吗?请你们动手一起来实验,观察并思考一下。
四、图片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或引人入胜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展示铁磁性物体被磁铁吸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磁铁可以吸引铁磁性物体?磁铁和铁磁性物体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上只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导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
导入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而不是为了纯粹的娱乐或消遣。
教师在导入时应注意导入的方式和时间,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内容。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1. 引入问题在开始新的物理课程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个实际的经历,一个故事,一个挑战性的问题等等。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思考并主动地参与到课程中来。
例如,在开始讲解力学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轻松的把重物举起来,而有些人却抬不动呢?2. 展示实验为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新的物理概念,可以进行一些实验,让学生亲眼看到实验现象,并由此推导出一些新的物理概念。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内容。
例如,在开始讲解电磁学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静电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由此推导出库仑定律等概念。
3. 提出棘手问题在一些复杂的物理概念中,总会有一些难点让学生困惑。
这时候,可以给学生几个类似于噩梦、棘手、古怪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让自己对课程产生好奇心。
4. 建立联系在新课程导入时,也可以让学生探讨如何将新的知识联系到日常生活中,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新内容。
例如,在开始讲解光学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看到物体是因为它们发出光,还是因为有光照在它们上面反射的结果呢?总之,新课的导入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通过引入问题、展示实验、提出棘手问题和建立联系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内容。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导入作为物理学科的一员,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需要吸引学生的眼球,打开他们的思维和好奇心,这就需要一个好的物理课堂导入。
好的导入能够将学生的兴趣点与课堂内容连接起来,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1. 问题引入法问题引入是导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在讲授电路内容之前,可以问学生:“当打开电灯开关时,为什么灯就亮了?”这种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演示法物理实验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实验演示法,可以将实际操作与物理理论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授光学内容时,可以用一把激光笔照亮各种透明物体,让学生观察出光线的传播方式以及透明物体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物理知识经常与生活相关,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又直观又生动的教学场景。
例如,在讲授浮力原理时可以讲述“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浮力”这个故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浮力原理。
4. 失败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故意制造学生“失败”的情况,从而引起他们的思考,让学生自发地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当讲授动力学时,可以故意用一条不同质量的线同样的力拉伸车轮,在观察某些物理现象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不同质量的物体受到同样的力时,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总结物理学科不是一门闭门造车的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一个好的物理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为后续的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方法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讲清物理概念,使学生全面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学会运用概念分析、解决问题。
概念作为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在新课教学中,其引入方法是否恰当,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物理概念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影响到能否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积极性而参与教学活动。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引入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一、实验法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先演示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说明弹簧在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总结得出物体恢复形变时要对使之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进而得出弹力概念。
又如,在讲述超重与失重时,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从而给出超重的概念;同样,在观察弹簧秤加速下降时其读数减小的现象后,建立失重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情境,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类比法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
因此,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
只有这样,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方法类比,引入建立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将电流类比于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于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交流电相与相差的概念同简谐振动做适当的类比,建立交流电的相与相差的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现象,建立电磁振荡概念等等。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新课的导入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又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导人的形式,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学生原有的物理知识出发,过渡到新的知识;二是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或已有的实际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现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教学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一、通过设计问题导入新课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课堂上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事物的情景,精心设计出问题,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自然地使学生主动进入新课知识的探究,达到导人新课的目的。
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前,可提出问题:一架水平飞行的运输机,怎样把救援物资投向指定地点?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投下,还是在离指定地点有一段水平距离时投下?在斜抛运动教学前,可提出问题:在比赛场上,运动员怎样投掷才能取得最佳成绩?是不是投掷的力越大,速度越大,投掷的距离就越大?在讲电磁感应时,可由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引出问题:那么磁能否生电?磁怎样才能生电?精练的几句话,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天地,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为区别“电生磁”的知识埋下伏笔。
问题导入法容易操作,但应注意所提问题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来适当调整,而不能纯粹是“为问而问”。
例如:上述例子中,问学生如何投救援物资可制作好课件,让学生来操作练习投放救援物资。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及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物理知识有科学的系统性,用复习旧课来引入新课,既巩固了已学的旧知识,又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如,讲“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时,复习前面学过的等温变化和等容变化,创设一物理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这两个定律推导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导入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特别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导入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
在讲解新课程前,老师需要选择正确的导入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以下是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1. 问题式导入法问题式导入法是一种基于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参与讨论,以此来引入新的物理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你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要学习的物理概念。
图片式导入法是使用图片、视频或其他视觉材料来引入新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用一张图或一段视频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瞬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从而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一段视频来演示实验,以展示物理原理,或者使用一张图来说明新观念。
实践式导入法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来引入新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探究活动或实用案例来引入新的物理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比喻式导入法是通过使用生活中的类比来引入新的物理概念。
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对物理概念进行类比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引用天平称重的例子,向学生解释力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
综上所述,不同的新课导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情境和学生群体。
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以此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一、引言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在进行新课导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物理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二、故事法故事法是一种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编写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故事,通过故事中发生的事件或情节,引入新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教师在导入光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讲述光的奇妙之处,描述一位发明家通过研究光的特性,发明了一种能够为人们带来光明的新装置。
通过这样的故事,可以引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物展示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
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
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物体或实验装置,向学生进行展示。
通过观察实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新知识,从而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当教师要导入力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装置,如斜面、弹簧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图像展示五、引用问题当教师要导入热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提出一些与热学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冰块容易融化?”“为什么冬天会结冰?”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热学知识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新课导入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既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何有效引入新课,挖掘学生已有知识,构建逻辑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引用生活实例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通过引用一个生活实例,与新课相关联,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物理规律和意义。
例如,学习光学时,可以先描述汽车灯光在夜间行驶时的照射现象,引导学生对光的传播及其特性进行探究。
二、提问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向新课领域拓展思维。
例如,在学习热学时,可以提问“你在饭店吃饭时,为什么花呗保温意思很好?”这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热学的应用。
三、实验导入实验导入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理规律及其应用。
例如,在学习静电学时,可以通过静电环实验,让学生探究带电体的基本特性。
四、比喻导入比喻导入是将新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比较,让学生以生活中已知的内容去理解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机械波时,可以将水波与机械波进行比较,引导学生通过对两者相似点和不同点的探究,理解机械波的相关知识。
问题导入是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出新课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思考。
问题的提出需要具体而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常识。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提问“游泳时你的力量是怎样使你前进的?”引导学生对水力学和动量守恒原理的探究。
总之,新课导入需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新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营造具有挑战和启发性的课堂氛围,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引入新课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引入新课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好了一半”。
引入新课的教学艺术是多姿多态,生动有趣的,在实际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一、点题型新课一开始,教师立即指明主旨、强调要点,给人以启迪,催人以探索,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具体做法有:(1)指导阅读法: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没有预习的习惯,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上课后的3——5分钟,让学生先看看书,了解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为了增强阅读效果应预先编拟简要的“阅读提纲”(或“阅读思考题”),向学生公布(口头宣布或写在黑板上出示),并告诉学生,把书上看不懂的地方圈出来,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标出来,然后再开讲,就顺利多了。
(2)择要讲述法:在与上一节课联系不太密切的某一单元、某一章节的开始,为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一上课就可用简练的语言,扼要地讲一点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物理学史,分析一下我们学习这部分教材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然后再讲具体的内容,可收事半功倍的成效。
(3)抛砖引玉法:所谓“抛砖引玉”,就是课的开始,先讲一点与新课有关的知识,再组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做做实验、看看现象、想想问题、议议规律),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然后因势利导协助他们走向新课知识领域。
二、悬念型新课开始,教师及时设难悬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解疑心,实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式,具体方法是:(1)复习铺垫法:孔夫子说得好:“温故知新”,若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联系密切,教师以简洁的语言,先对上一节课进行扼要的复习,然后顺着上节课的知识脉络,将问题延伸到本节课的内容中来,引导大家思考,唤起大家的注意,在学生情绪兴奋之时开讲新课,肯定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好方法。
(2)实验开路法:学习物理的方法很多,最根本的还是观察和实验,新课一开始,教师可根据课的内容先做一个或几个实验,然后请学生思考,再引入新课就水到渠成了。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的几种方法

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的几种方法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的几种方法高中物理教学新课引入的几种方法摘要:高中物理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这样使得很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有了畏难的心里,惧怕上物理课,而怎样引导学生学好每一节课,良好的引入新课方法就成了关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文结合高中教材,介绍了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导入教学方法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课题,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设置问题引入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置问题,可以把需要解决的课题巧妙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新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自觉主动的进行创造性学习。
问题导入法容易操作,但应注意所提问题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来适当调整。
而不能纯粹是“为问而问”。
例如:上述例子中,问学生如何投救援物资可制作好课件,让学生来操作练习投放救援物资。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及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演示实验引入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高中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普遍怀有浓厚的好奇心。
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和作用,用精心筛选并设计的实验架桥铺路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举事例引入法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是一个比较有思想人了,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生产、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现象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五种做法

主 要 内容, 又 易引起 学 生 的兴 趣 和 求知
欲 。例如 , 上“ 简谐 运动 ”的新 课时 , 教师 影 响 高 中物 理 课 堂 教 学 的 因素 很 多, 其 中新 课 的导入 对 高 中物理 课 堂 教 学起着至关 重要 的作用 。因为上课 初始 , 学生 对新 课 的学 习心理 准备难 免有一定
的心理 距离 。好 的新 课导入能 激发 学生 学习兴 趣 , 启 迪学生 思考 , 使 教学效 果 事
可以这样 导入 : “ 同学们 , 通过 前面章节 的 学 习, 我们 掌 握 了哪 些机 械 运 动 的基 本 规律 呢? 让 我们一起 来 回顾 : 它们 分别是 匀速 直线运 动 、 匀变速 直线 运动 、 抛体运 动、 匀速 圆周运 动。这 节课 开始 , 我们 又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五种做法
口梧 州市第一中学 练祖 航
【 摘
要】 探讨 高中 物 理新课 导入常
运动 ?我们 可 以用 哪些 物理 量 来描绘 物
三、 故 事 导 入 法
用的五种做 法: 复 习导入 法 、 实验 导入 法、
体 的匀速 圆周 运 动?匀速 圆周 运动 有 哪 些 公式 ?你 对 洛 伦兹 力有 哪 些 认识 ? 某
【 关键词 】 高中物理 新课 导入 法
你认 为电子 的径 迹会是 怎样 的? 个 新单 元 的 开始 , 既 复 习前 面学过 的
【 中图分类号】G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4 ) 0 3 B 一
【 1 f 1 63 一f 1 2
他 们 去 思考 、 去探索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导入新课的几种方法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物理科组林秀连 2008-6-21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很多:科学的教学设计、及时反馈、合理的评价等。
而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文结合高中教材,介绍了高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导入教学方法激发兴趣随着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科学素质,强调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二期课改精神,同时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的导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定向的作用: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还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因此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及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物理课题和有关的条件,本着导入环节的目的性、针对性、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要求,在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气氛中导入新课。
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引入法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教师对新内容有关的知识,精心设计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然地引入新课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平抛运动教学前,可提出问题:一架水平飞行的运输机,怎样把救援物资投向指定地点?是在指定地点的正上方法投下,还是在离指定地点有一段水平距离时投下?在斜抛运动教学前,可提出问题:在比赛场上,运动员怎样投掷才能取得最佳成绩?是不是投掷的力越大,速度越大,投掷的距离就越大?在讲电磁感应时,可由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引出问题:那么磁能否生电?磁怎样才能生电?精练的几句话,把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天地,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为区别“电生磁”的知识埋下伏笔;问题导入法容易操作,但应注意所提问题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应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来适当调整。
而不能纯粹是“为问而问”。
例如:上述例子中,问学生如何投救援物资可制作好课件,让学生来操作练习投放救援物资。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以及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实验引入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高中学生对实验都很感兴趣,普遍怀有浓厚的好奇心。
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好地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如何利用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因此,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和作用,用精心筛选并设计的实验架桥铺路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楔子导入新课。
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在讲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有无关系时,可让学生用相同的两张纸做实验(一张揉成团)。
当实验的结果与学生的前认知产生矛盾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
物理中的小实验,容易做,成功率高,且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教师可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极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三、事例引入法社会发展的步伐是很快的,信息传播的手段更是日新月异。
高中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现象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因此,根据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例如:在机械能和能源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相关相关的事例: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机械设备不断涌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高效。
但各种机器的运传,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它们都要消耗能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要攻打伊拉克?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物理与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密不可分。
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应不断的收集并整理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时派上用场。
长此以往,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存在于生活、生关中,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故事引入法故事特别是人类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的故事形象生动又易理解。
通过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小故事或者物理学家的趣闻轶事来引入新课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例如:在万有引力的教学前,引入苹果落地的故事:牛顿在他家的花园里的苹果树下看到苹果落地,首先想到苹果为什么不飞上天而落到地呢?如果苹果树长得非常高,苹果是否也会下落?他认为苹果都会落回地面,与高度无关.他接着想到,苹果如果长在月亮那么高处,也会落回地面,但是,月亮为什么不落回地面呢?月亮不是很像一个大苹果吗?他又想到在山顶上把一个炮弹发射出去,炮弹将以曲线轨道落到地面,发射速度越大,炮弹落得越远,如果发射速度足够大,炮弹就会绕地球旋转,永远不落回地面.接着,他想到,以足够大的速度绕地球旋转的炮弹多么像月亮,可是又为什么不飞离地球呢?一定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的力.正是这种作用力,使炮弹、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地球、水星、金星等围绕太阳旋转,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万有引力思想.最后他发挥自己的数学才能,终于完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述.物理学史料中有许许多多关于科学家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时领悟出浮力的作用、伽利略观察吊灯而发现摆的等时性、瓦特由水壶盖被顶起而发明蒸汽机…….这些史料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的生动教材.五、类比推理法进入高中,学生已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如果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能找到适当的可以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那么该学生的认知结构就具有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类比推理就是指在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由某一特殊知识推理与之相同或相似的另一特殊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这节新课时,先让学生回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有关知识。
力是矢量,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对其进行合成和分解,速度也是矢量,能用该法进行合成与分解吗?在功率的物理意义的教学中,有些同学对“快慢、大小”总是容易混淆,这时,可事先列出速度的表达式:t S v =速度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的表达式:v v t a 0-=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同理类比理解:tw p =功率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
这样,虽然新课未进行,首先通过类比推理,使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总体印象,从而便于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索,不断充实完善。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六、温故知新法子日:温故而知新。
复习是教学的必要手段,教师根据新授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加以复习,引出新知识,更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设计一道只有重力做功的题目:如图所示。
设一个质量为m 小球自A 的B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 1;下落到高度为h 2的C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1)小球在B 点时的动能: B小球在B 点时 机械能是:小球在C 点时的动能: C小球在C 点时 机械能是:(2)做的功与动能的变化有什么关系?(3) 从B 到C ,小球的机械能有什么变化?以上各问皆是对前面知识点:动能的计算、重力势能的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的复习,而通过复习,又自然而然地得出了新的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
利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调用了学生储存的知识,学生对新内容不会感到生硬。
这样,各知识点也是全面的、连续的、系统的、条理的。
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很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归纳知识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七、诗歌引入法学生的爱好是多方面的,对新课内容以诗歌形式导入,趣味无穷。
宋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研究白日和黄河的运动时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山和河岸;唐代李白《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考系是运动的般和静止的河岸;之所以能写出敦煌曲子“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样的诗句,正是由于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择的参考系不一样。
物理知识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诗歌中也不乏物理小知识。
我们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搜集相关知识,以学生原有的其他各科知识作为基础,从各方面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可以较轻松愉快学到知识,而且心领神会,达到教学的三维的效果。
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除以上几种以外,还有:求异联想法、定量计算法、故设疑阵法、随机应变法等等。
而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法,有时也可以是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
当然在设计如何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使之成为一个体系,能前后呼应。
苏霍姆林斯基讲道:“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因此,导入新课的艺术手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之点是教育者在导入新课时,尽可能使学生较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而又巧妙地渗透了新的教学内容,且能较快的启迪学生的思维。
参考资料:1、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版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教材编写组成编著《物理必修2》广东教育出版社第2版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教育研究》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