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的危害与预防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粉尘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
![粉尘危害及其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a0d7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e.png)
定期清洁家居
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清洁家居表面、地面、窗户等,以减 少粉尘的积累。
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个人卫生,减 少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自然环境中的粉尘控制
控制土地利用
合理规划城市和工业区布局,避免过度开发土地,减少自然环境的粉 尘来源。
加强环境监测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减少自然环境中粉尘 的积累。
定期对预警系统进行评估,检查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预警系统的效果评估
预警准确率
评估预警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准 确率,包括不同粉尘种类、浓度
和环境条件等。
响应时间
评估预警系统从接收到报警信息到 采取控制措施所需的时间,越短越 好。
可靠性
评估预警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其能够持续提 供准确的监测和预警服务。
植树造林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色植被覆盖率,减少风蚀、水蚀等自然灾害产 生的粉尘。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环保 行为,减少自然环境中粉尘的排放。
04
粉尘的监测与预警
粉尘监测的方法和设备
重量法
通过采样器收集一定体积的空气 中的粉尘,然后测量其重量,计 算出粉尘浓度。
保障健康。
生活中的粉尘控制案例
室内装修
在装修过程中,采用低尘施工方式,如湿法作业、使用吸尘器等, 减少室内粉尘污染。同时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厨房烹饪
厨房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和食物残渣等粉尘,可以通过安装油烟 机、使用过滤网等措施进行控制,保持厨房卫生和空气质量。
清洁卫生
定期打扫卫生,使用吸尘器、拖把等工具清理地面、家具等处的粉尘, 保持室内整洁。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500792915f804d2a16c148.png)
在厂–房第及二设级备表面,若不及时清除,在达到一定浓度并且
飞扬起来• 第之三后级,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并且在清扫过程中 ,也极易粉–尘第飞四扬级 ,形成悬浮爆炸条件。
» 第五级
2020/11/8
25
2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造纸过程易生产粉尘工序
• (单1)击造此纸处主要编包辑括母制浆版和文抄本纸二样个式过程:
电焊烟–尘第、二滑级石、云母、铸造粉尘等;
另一类• 第是三有级机粉尘,包括麻尘、皮毛粉尘、桑蚕丝尘等。
3.可燃性–粉第尘四级 空气中能燃烧»或第五无级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如:淀粉、纸张、木材粉尘等。
2020/11/8
5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尘爆炸的• 第主三要级条件,只要有合适
的点火源则–极第其四级危险,并且输送 管线与分离和»除第尘五设级备相连,极
易引起二次爆炸,造成更大的伤
亡和损失。气力输送机源自2020/11/824
2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5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清扫、吹扫过程
• 单生击产此过程处中编粉辑尘难母免版要文从设本备样中式逸出,这些粉尘堆积
(二)粉尘爆炸的发生过程
• 单粉尘击爆此炸处的编发生辑条母件版---文点火本源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11/8
9
9
粉尘单爆炸击的发此生条处件--编点火辑源 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11/8
10
10
飞扬起来• 第之三后级,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并且在清扫过程中 ,也极易粉–尘第飞四扬级 ,形成悬浮爆炸条件。
» 第五级
2020/11/8
25
2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4.造纸过程易生产粉尘工序
• (单1)击造此纸处主要编包辑括母制浆版和文抄本纸二样个式过程:
电焊烟–尘第、二滑级石、云母、铸造粉尘等;
另一类• 第是三有级机粉尘,包括麻尘、皮毛粉尘、桑蚕丝尘等。
3.可燃性–粉第尘四级 空气中能燃烧»或第五无级焰燃烧并在大气压和正常温度下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粉尘、纤维或飞絮。
如:淀粉、纸张、木材粉尘等。
2020/11/8
5
5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尘爆炸的• 第主三要级条件,只要有合适
的点火源则–极第其四级危险,并且输送 管线与分离和»除第尘五设级备相连,极
易引起二次爆炸,造成更大的伤
亡和损失。气力输送机源自2020/11/824
2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5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清扫、吹扫过程
• 单生击产此过程处中编粉辑尘难母免版要文从设本备样中式逸出,这些粉尘堆积
(二)粉尘爆炸的发生过程
• 单粉尘击爆此炸处的编发生辑条母件版---文点火本源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11/8
9
9
粉尘单爆炸击的发此生条处件--编点火辑源 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11/8
10
10
粉尘危害控制技术2ppt课件
![粉尘危害控制技术2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dc550a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60.png)
法律措施
★1987年2月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防治条例》 《粉尘作业工人医疗预防措施实施办法》 ★1995年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粉尘的职业接触限值
★ 1979年卫生部颁发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9种 ★ 1996年又增加粉尘卫生标准总共达49
2. 从业工人在上岗前要做好就业前体检和从业 期间的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个人体质, 提高防病能力。
110
330
末端仓下皮带机机尾
550
150
综合防尘措施八字方针
革:技术革新
水:湿式作业
密:密闭尘源
粉尘治理
风:通风除尘
经验
护:加强个人防护
管:加强粉尘及尘肺病人的管理
教:加强宣传教育
查:健康检查,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
卫生保健措施
1.按照国家规定,发给尘毒作业工人保健费用, 作业工人应注意填补保健食品,增强其抵抗力。
• 在转炉吹氧和在平炉中使用氧气时,所产生 的浓烟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3.粉尘的硬度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4.粉尘的溶解度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 5.粉尘的荷电性
由于粉尘微粒小,在空气的电离及尘粒之间的 碰撞、摩擦等作用下,使尘粒带有正电荷或负电 荷,带有相同电荷的尘粒互相排斥,不易凝聚沉 降;带有异电荷时,则相互吸引,加速沉降,因 此,可以有效利用粉尘的荷电性,采取相应措施 降低粉尘浓度。 在卫生学意义上,带有电荷粉尘在呼吸道被阻留。
二、粉尘的理化性质及卫生学意义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049ebe551810a6f524865a.png)
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最近两年,三个村12名青 壮年男子相继去世。生前他们都曾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 乡石英砂厂打工,都患有一种“怪病”。2009年3月这一事件 被曝光后,当地为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过工的农民工 进行了体检,发现有30多例尘肺病人。
6
二、粉尘的定义、来源与分类
1、粉尘的定义 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
20
三、粉尘的理化特性
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1、金属:如 镁粉、铝粉 2、煤炭; 3、粮食 如 小麦、淀粉; 4、饲料 如鱼粉; 5、农副产品 如 棉花、烟草; 6、 林产品 如纸粉、木粉; 7、合成材料 如 塑料、染料。
21
四、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其 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
28
五、粉尘的健康危害
尘肺的临床表现: 3、咳痰:即使在咳嗽很少的情况下,病人也会有咳痰,
这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统对粉尘的清除导致分泌物增加所致, 煤工尘肺病人痰多为黑色,晚期煤工尘肺病人可咳出大量黑 色痰,其中可明显地看到煤尘颗粒,多是大块纤维化病灶由 于缺血溶解坏死所致。石棉暴露工人及石棉肺病人痰液中则 可检查到石棉小体。
4、胸痛:早晚期病人均可有胸痛,其中可能以矽肺和石 棉肺病人更多见。胸痛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纤维化病变的牵扯 作用 ,一般主诉为隐痛,亦有描述为胀痛、针刺样痛等 。
29
六、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30
六、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一)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1)综合防尘。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
14二粉尘的定义来源与分类6各种粉尘的关系可吸入粉尘鼻咽粉尘胸部区粉尘气管支气管粉尘呼吸性粉尘肺泡沉积粉尘被排出的粉尘15三粉尘的理化特性一粉尘的化学成分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毒过敏和肿瘤等作用
6
二、粉尘的定义、来源与分类
1、粉尘的定义 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
20
三、粉尘的理化特性
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1、金属:如 镁粉、铝粉 2、煤炭; 3、粮食 如 小麦、淀粉; 4、饲料 如鱼粉; 5、农副产品 如 棉花、烟草; 6、 林产品 如纸粉、木粉; 7、合成材料 如 塑料、染料。
21
四、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粉尘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其 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
28
五、粉尘的健康危害
尘肺的临床表现: 3、咳痰:即使在咳嗽很少的情况下,病人也会有咳痰,
这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统对粉尘的清除导致分泌物增加所致, 煤工尘肺病人痰多为黑色,晚期煤工尘肺病人可咳出大量黑 色痰,其中可明显地看到煤尘颗粒,多是大块纤维化病灶由 于缺血溶解坏死所致。石棉暴露工人及石棉肺病人痰液中则 可检查到石棉小体。
4、胸痛:早晚期病人均可有胸痛,其中可能以矽肺和石 棉肺病人更多见。胸痛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纤维化病变的牵扯 作用 ,一般主诉为隐痛,亦有描述为胀痛、针刺样痛等 。
29
六、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30
六、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一)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1)综合防尘。即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
14二粉尘的定义来源与分类6各种粉尘的关系可吸入粉尘鼻咽粉尘胸部区粉尘气管支气管粉尘呼吸性粉尘肺泡沉积粉尘被排出的粉尘15三粉尘的理化特性一粉尘的化学成分由于化学性质不同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纤维化中毒过敏和肿瘤等作用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与控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18892c964bcf84b9d57b8c.png)
空
残余物的结块及研磨粉碎的细碎物质,自
气 中
然界刮风及沙尘暴也可以产生降尘。
停 留 的 状
飘尘
粒径小于10 μm的微小颗粒,如平常 说的烟、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由于飘尘的粒径大小和在空中停留时
况
间长的关系,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
大,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降尘受重力作用可以很快降落到地面,而飘尘则可在空气中保持很久。
3
• 基本概念
• 粉尘: • 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可以 • 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也可以是 • 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 生成。 • 生产性粉尘: • 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
体颗粒。许多生产性粉尘在形成之后,表面往往还能吸附 其他的气态或液态有害物质,成为其他有害物质的载体。
17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2. 粉尘分散度 • 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 分散度越高,在生产环境空气中悬浮的
时间越久,单位体积总表面积越大,被人 吸入的机会就越大,对人体危害也越大。
18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3. 粉尘溶解度 • 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
危害。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 吸收。 • 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 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在体内持续作用。
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尘粒的荷电量除取 决于其粒径大小,密度外,还与作业环境 的温度和湿度有关。 • 漂浮在空气中90%-95%的粒子带正电 或负电。
21
一、粉尘的来源、分类和特性
• 6.粉尘的爆炸性 • 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可
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 (1)金属粉尘,如铅粉、镁粉等; • (2)可燃矿物粉尘,如煤粉; • (3)有机物粉尘,如亚麻粉尘、木粉、纸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2d53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f.png)
四:粉尘的危害(三)
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粉尘,特别是金属性粉尘,如钡、铁和锡 等粉尘,长期吸入后可沉积在肺组织中,主要 产生一般的异物反应,也可继发轻微的纤维化 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比硅沉着病,硅酸盐肺轻, 在脱离粉尘作业后,有些病人的病变可有逐渐减 轻的趋势。
五: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与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焊接过程及干粉灌装过程中如防护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根据生产方式分为
01
产生粉尘的行业
02
四:粉尘的危害(一)
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沉降作用 粉尘从肺内排出 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肺粉 尘沉着病、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其它疾患。
四:粉尘的危害(二)
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 尘),并在肺内滞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 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法定十二种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电墨尘肺、碳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干咳。 根据X射线胸片影象学改变的程度,将尘肺分为:一期尘肺(Ⅰ)、二期尘肺(Ⅱ)、三期尘肺(Ⅲ)。
七:员工在职业病防治方面责任
按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接受公司职业卫生健康、安全教育训练; 及时发现并提出职业卫生健康、安全生产设备实施隐患、改进意见及建议; 当身体出现疑似职业病诊状,及时报告部门主管。
八:什么是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等。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作用,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穿戴要舒适方便,经济耐用。
粉尘爆炸及防范最新版本ppt课件
![粉尘爆炸及防范最新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ee2224d4d8d15abf234e94.png)
.
事故现场
.
事故现场
.
事故现场
.
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在1#造粒塔正常生产状态下,没有采取停车清 空物料的措施,维修人员直接在塔体底部锥体上进行焊接 作业,致使造粒系统内的硬脂酸粉尘发生爆炸,继而引发 连续爆炸,造成整个车间燃烧,导致厂房倒塌。
▪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是造成这
.
37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
(3)干式除尘过程
▪ 除尘前粉尘是处于悬浮状态的,粘附在 滤材上的粉尘在清灰状态下也处于悬浮状 态,若恰好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将发生 粉尘爆炸事故。
.
38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
(4) 干燥过程
▪ 使用喷雾、气流或沸腾干燥器干燥颗粒状 物料或粉料时,设备内形成的可燃粉尘-空气 混合物的爆炸事故在生产实践中时有发生。
粉尘爆炸与防范
2014年8月
.
内容纲要
1
粉尘爆炸的危害
2
典型事故案例3Biblioteka 粉尘爆炸基本原理4
粉尘爆炸的防范
.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粉 场 爆尘 场炸爆炸 现现
.
3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 场爆 炸 现
.
4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 场爆 炸 现
.
5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 场爆 炸 现
.
6
美国典型粉尘爆炸事故
.
41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设备
集尘器
除尘器
.
气力输送机
42
干 燥 器
磨 粉 机
.
筒 仓
43
链式提升机
事故现场
.
事故现场
.
事故现场
.
事故原因
▪ 直接原因:在1#造粒塔正常生产状态下,没有采取停车清 空物料的措施,维修人员直接在塔体底部锥体上进行焊接 作业,致使造粒系统内的硬脂酸粉尘发生爆炸,继而引发 连续爆炸,造成整个车间燃烧,导致厂房倒塌。
▪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是造成这
.
37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
(3)干式除尘过程
▪ 除尘前粉尘是处于悬浮状态的,粘附在 滤材上的粉尘在清灰状态下也处于悬浮状 态,若恰好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将发生 粉尘爆炸事故。
.
38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生产工艺
(4) 干燥过程
▪ 使用喷雾、气流或沸腾干燥器干燥颗粒状 物料或粉料时,设备内形成的可燃粉尘-空气 混合物的爆炸事故在生产实践中时有发生。
粉尘爆炸与防范
2014年8月
.
内容纲要
1
粉尘爆炸的危害
2
典型事故案例3Biblioteka 粉尘爆炸基本原理4
粉尘爆炸的防范
.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粉 场 爆尘 场炸爆炸 现现
.
3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 场爆 炸 现
.
4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 场爆 炸 现
.
5
粉尘爆炸的破坏性
粉 尘 场爆 炸 现
.
6
美国典型粉尘爆炸事故
.
41
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设备
集尘器
除尘器
.
气力输送机
42
干 燥 器
磨 粉 机
.
筒 仓
43
链式提升机
《粉尘防爆安全培训》课件
![《粉尘防爆安全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e638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4.png)
事故概述
粉尘浓度过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引发爆炸。
事故原因
应加强粉尘管理,控制粉尘浓度,消除火源,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事故教训
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员工掌握了粉尘防爆相关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
某企业开展粉尘防爆培训,重点讲解粉尘爆炸原理、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经验总结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02
01
包括粉尘防爆设施的完好性、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员工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
检查内容
采用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多种方式,确保安全检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检查方式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追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检查整改
案例分析
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伤亡
高温粉尘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烫伤和烧伤。
烫伤与烧伤
爆炸产生的有毒烟雾可能使人窒息或中毒。
窒息与中毒
爆炸的恐惧和事故的后果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心理影响
设备损坏
火灾蔓延
系统瘫痪
维护成本增加
01
02
03
04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可能严重损坏设备。
粉尘爆炸可能引发其他可燃物的火灾。
关键设备或生产线的损坏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详细描述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粉尘监测制度,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确保浓度在规定范围内。
详细描述
对于如粉碎、研磨、混合等易产生悬浮粉尘的生产环节,应采取特殊的防范措施,如负压除尘、封闭式管道输送等,以降低粉尘悬浮的可能性。
粉尘浓度过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火源引发爆炸。
事故原因
应加强粉尘管理,控制粉尘浓度,消除火源,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事故教训
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员工掌握了粉尘防爆相关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
培训内容
某企业开展粉尘防爆培训,重点讲解粉尘爆炸原理、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内容。
经验总结
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02
01
包括粉尘防爆设施的完好性、作业场所的安全状况、员工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等。
检查内容
采用定期检查、专项检查、日常巡查等多种方式,确保安全检查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检查方式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追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检查整改
案例分析
某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伤亡
高温粉尘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烫伤和烧伤。
烫伤与烧伤
爆炸产生的有毒烟雾可能使人窒息或中毒。
窒息与中毒
爆炸的恐惧和事故的后果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创伤。
心理影响
设备损坏
火灾蔓延
系统瘫痪
维护成本增加
01
02
03
04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可能严重损坏设备。
粉尘爆炸可能引发其他可燃物的火灾。
关键设备或生产线的损坏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详细描述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粉尘监测制度,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进行检测,确保浓度在规定范围内。
详细描述
对于如粉碎、研磨、混合等易产生悬浮粉尘的生产环节,应采取特殊的防范措施,如负压除尘、封闭式管道输送等,以降低粉尘悬浮的可能性。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3112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64.png)
选择防滑、防砸、防静电等功能 的防护鞋,确保脚部安全。
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呼吸防护用品
佩戴口罩或面具前应先检查其完好性,佩戴时要确保与面部紧密贴合,不得有漏气现象。使 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并更换滤片或面具。
听力防护用品
佩戴耳塞或耳罩前应清洁双手和耳道,佩戴时要确保紧密贴合,不得有松动或漏气现象。使 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检查。
员工健康与安全的持续关注
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将投入更多资源 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员工健康。
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方向探讨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 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 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各项控制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针对工作场所可能发生的粉尘、 噪声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
急预案。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 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
平。
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等应急资源 的联系和合作,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及时救治受伤人员。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解读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01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健
工作区域内物品摆放整齐,分 类明确,标识清晰,保持工作 场所整洁有序。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维 护,确保空气流通畅通,减少 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滞留。
设备维护与保养要求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对易产生粉尘和噪声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降低对员工的危害。
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呼吸防护用品
佩戴口罩或面具前应先检查其完好性,佩戴时要确保与面部紧密贴合,不得有漏气现象。使 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并更换滤片或面具。
听力防护用品
佩戴耳塞或耳罩前应清洁双手和耳道,佩戴时要确保紧密贴合,不得有松动或漏气现象。使 用过程中如感到不适或听力下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检查。
员工健康与安全的持续关注
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企业将投入更多资源 用于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员工健康。
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方向探讨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 企业应定期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提高 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各项控制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针对工作场所可能发生的粉尘、 噪声等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
急预案。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 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
平。
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等应急资源 的联系和合作,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及时救治受伤人员。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解读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01
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健
工作区域内物品摆放整齐,分 类明确,标识清晰,保持工作 场所整洁有序。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维 护,确保空气流通畅通,减少 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滞留。
设备维护与保养要求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对易产生粉尘和噪声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降低对员工的危害。
《矿井粉尘防治》课件
![《矿井粉尘防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bdff0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5.png)
矿井粉尘防治法律法规
1
国家标准
制定矿井粉尘防治的基本要求和限值标准,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
2
职业健康法
规范矿井粉尘防治工作,明确责任和执章制度
制定内部规定和措施,确保矿井粉尘防治工作的有效实施。
矿井粉尘防治技术措施
湿式喷射
通过使用水雾或喷雾设备 降低矿井内粉尘浓度,保 护工人的呼吸道。
个体防护装备
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有 效降低工人接触粉尘的程度。
矿井粉尘防治的关键挑战
矿井粉尘防治面临着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多种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总结与建议
矿井粉尘防治对保护工人健康至关重要。建议加强法规执行,完善防治技术, 提高工人健康意识。
《矿井粉尘防治》PPT课 件
矿业工作者常常面临着粉尘的危害,了解矿井粉尘的防治措施对保护工人健 康至关重要。
矿井粉尘概述
矿井粉尘是矿井操作中产生的细小固体颗粒,由于其微小的颗粒大小,会悬浮在空气中,进入呼吸道对 人体造成危害。
矿井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长期接触矿井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纤维化和煤工尘肺。此外, 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和某些癌症。
通风系统
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将 矿井内的粉尘排出,保持 空气清新。
个体防护装备
提供合适的防护口罩、防 尘服等个人防护装备,减 少粉尘吸入的风险。
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与效果
矿井粉尘控制设备
采用现代化粉尘控制设备,显 著降低粉尘浓度,提高工作环 境。
矿井通风系统
安装高效通风系统,改善空气 质量,减少工人呼吸粉尘的风 险。
《矿山粉尘防治》PPT课件
![《矿山粉尘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425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1.png)
<2>在上呼吸道的较大支气管内,通过惯性碰撞及少量的 重力沉降作用,使5-10um的尘粒沉积下来,经气管.支气 管上皮的纤毛运动,咳嗽随痰排出体外.
因此,真正进入下呼吸道的粉尘,其粒度均小于5um,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空气中5um以下的矿尘是引起 尘肺病的有害部分.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 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u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 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人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 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 采掘工作的矿工.发病工龄20-30年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埋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 肺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人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 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 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 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 行.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 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 转变为爆炸.
2.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煤尘爆炸火焰温度为 1600-1900℃,爆源的温度达到2000 ℃以上.这是煤尘 爆炸得以自动传播的条件之一.
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的平均理论压力为736kPa, 但爆炸压力随着离开爆源距离的延长而跳跃式增大.爆 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 炸时,后一次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倍.煤尘 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为 2340m/s.
因此,真正进入下呼吸道的粉尘,其粒度均小于5um,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空气中5um以下的矿尘是引起 尘肺病的有害部分.
<3>在下呼吸道的细小支气管内,由于支气管分支增多, 气流速度减慢,使部分2—5um的尘粒依靠重力沉降作用 沉积下来.通过纤毛运动逐级排出体外.
〔3〕煤肺病 由于大量吸人煤尘而引起的尘肺病 多属煤肺病.患者多为长期单一的在煤层中从事 采掘工作的矿工.发病工龄20-30年
2.尘肺病的发病机理
尘肺病的发病机埋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关于尘 肺病的形成的论点和学说有多种.
进人人体呼吸系统的粉尘大体上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在上呼吸道的咽喉、气管内.含尘气流由于沿程的 惯性碰撞作用使大于10um的尘粒首先沉降在其内.经过 鼻腔和气管粘膜分泌物粘结后形成痰排出体外.
〔4〕闪燃所形成的热量传递给周围的尘粒,并 使之参与链反应.导致燃烧过程急剧地循环进 行.当燃烧不断加剧使火焰速度达到每秒数百 米后,煤尘的燃烧便在一定临界条件下跳跃式地 转变为爆炸.
2.煤尘爆炸的特征
〔1〕形成高温.高压、冲击波 煤尘爆炸火焰温度为 1600-1900℃,爆源的温度达到2000 ℃以上.这是煤尘 爆炸得以自动传播的条件之一.
在矿井条件下煤尘爆炸的平均理论压力为736kPa, 但爆炸压力随着离开爆源距离的延长而跳跃式增大.爆 炸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连续爆 炸时,后一次爆炸的理论压力将是前一次的5-7倍.煤尘 爆炸产生的火焰速度可达1120m/s,冲击波速度为 2340m/s.
尘肺病及预防ppt课件
![尘肺病及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378520581b6bd97e19ea02.png)
3.扩散作用
对于小于1μm的微细尘粒,沉降速度是很慢, 能大部分随呼气呼出体外,只有一部分尘粒 依靠布朗运动接近并粘附在肺泡壁或呼吸性 支气管壁上。
一般认为5μm以下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的有害粉尘 太大 不能进入肺泡内 太小 可以随呼气呼出
7
(二)肺脏对外来异物的清除 1.支气管对外来异物的清除作用 肺脏所有气管、支气管包括终末支气管的管腔面上有 一层粘液纤毛,纤毛以一定频率和速度,向上作单向 运动,推动纤毛上面粘液滴向喉部运动。 2 .肺泡对粉尘颗粒的清除 进入呼吸性支气管和肺泡内的粉尘颗粒,主要依靠 肺内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将捕捉到的尘粒排入支气 管和肺隔膜血管壁上的淋巴管,最后进入淋巴结。
12
§3硅尘危害特性及矽肺病发病率的数学模型
一、粉尘危害性的主要因素是粉尘粒子的钙含量
一般国家矿山粉尘浓度标准都只考虑粉尘游离二氧化 硅,然而在导致矽肺病的粉尘危害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硅尘粒子表面的活性程度,可以用尘粒上钙吸收量的 大小来定 即用粉尘矽肺病危害性系数Kc,作为衡量硅尘危害性 大小的判据。
1
§1
概述
有机尘肺 无机尘肺
一、尘肺病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类按吸入粉尘的种类不同我国1988年公布实施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 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规定了十二种 尘肺 :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电墨尘肺、 炭墨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煤矿尘肺 矽肺 煤肺 煤矽肺 掘进、建井 纯采煤 混合工种作业
10
不同粒径粉尘在不同部位沉积率
沉 积 率 %
鼻 肺组织 气管及支气管
粒径(μm)
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μm,100%危害; 5μm,50%;>7μm,无危害。
粉尘的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ff9c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6.png)
*
1. 爆炸浓度 2. 燃烧热 3. 燃烧速度 4. 粒径 5. 氧含量 6. 惰性粉尘荷灰分 7. 空气中含水量 8. 可燃气含量 9. 温度和压力 10.最小着火能量
*
*
一、粉尘爆炸的预防 1. 防止可爆尘云形成 2. 限制氧气量 3. 排除着火源 二、粉尘爆炸的防护 1. 封闭 2. 泄爆 3. 抑爆 4. 惰化
*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截留,惯性冲击,沉降作用。 二、粉尘从肺内排出 三、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肺粉尘沉着 病、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其它疾患。 其它系统疾病
11.1 粉尘的定义 11.2 粉尘的来源及分类 11.3 粉尘的特性 11.4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5 粉尘的爆炸性危害 11.6 粉尘爆炸的预防与防护
*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 固体颗粒:固体物料经机械撞击、研磨、碾轧而成。 (0.25μm~20μm) 烟尘:在物料燃烧或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 (0.01μm ~ 1μm) 雾:大气中一些气态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复杂的 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固态微小粒子。 (0.005μm ~ 0.05μm)
*
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粉尘,特别是金属性粉尘,如钡、铁和锡等粉尘,长 期吸入后可沉积在肺组织中,主要产生一般的异物反应,也可 继发轻微的纤维化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比硅沉着病,硅酸盐肺 小,在脱离粉尘作业后,有些病人的病变可有逐渐减轻的趋 势。但也有人研究认为,某些金属粉尘也可引起肺尘埃沉着病。
*
*
*
*
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件 车间粉尘的排出通道不畅,高浓度的粉尘被静电火花点燃所致。 哈尔滨亚麻厂“3.15”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0多万元。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哈尔滨亚麻厂是前苏联援建的我国最大的亚麻纺织厂,1952年投产,当时有职工625o人,生产规模21600锭,固定资产原值8800万元,年产值近1亿元,利税40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 3月15日凌晨2时39分,该厂正在生产的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在公安消防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市救护站和工厂职工的及时抢救下,才使多数职工脱离了险区。4时左右,火势被控制住,6时明火被扑灭。这起事故,使1.3万平方米的厂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2个换气室、1个除尘室全部被炸毁,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厂房有的墙倒屋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189台(套)机器和电气等设备被掀翻、砸坏和烧毁。造成梳麻车间、前纺车间、细纱湿纺车间全部停产,准备车间部分停产。由于厂房连体面积过大,给职工疏散带来困难,职工伤亡235人,其中重伤65人,轻伤112人,死亡58人。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工作。由于各方对直接引爆原因有不同意见,在1987年7月7日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决定,由劳动人事部牵头组织专家对直接引起爆炸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和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1. 爆炸浓度 2. 燃烧热 3. 燃烧速度 4. 粒径 5. 氧含量 6. 惰性粉尘荷灰分 7. 空气中含水量 8. 可燃气含量 9. 温度和压力 10.最小着火能量
*
*
一、粉尘爆炸的预防 1. 防止可爆尘云形成 2. 限制氧气量 3. 排除着火源 二、粉尘爆炸的防护 1. 封闭 2. 泄爆 3. 抑爆 4. 惰化
*
一、粉尘在呼吸道的沉积 截留,惯性冲击,沉降作用。 二、粉尘从肺内排出 三、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 呼吸系统疾病:肺尘埃沉着病(尘肺病)、肺粉尘沉着 病、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其它疾患。 其它系统疾病
11.1 粉尘的定义 11.2 粉尘的来源及分类 11.3 粉尘的特性 11.4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5 粉尘的爆炸性危害 11.6 粉尘爆炸的预防与防护
*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 固体颗粒:固体物料经机械撞击、研磨、碾轧而成。 (0.25μm~20μm) 烟尘:在物料燃烧或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微粒。 (0.01μm ~ 1μm) 雾:大气中一些气态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复杂的 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的固态微小粒子。 (0.005μm ~ 0.05μm)
*
肺粉尘沉着症 有些粉尘,特别是金属性粉尘,如钡、铁和锡等粉尘,长 期吸入后可沉积在肺组织中,主要产生一般的异物反应,也可 继发轻微的纤维化病变,对人体的危害比硅沉着病,硅酸盐肺 小,在脱离粉尘作业后,有些病人的病变可有逐渐减轻的趋 势。但也有人研究认为,某些金属粉尘也可引起肺尘埃沉着病。
*
*
*
*
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件 车间粉尘的排出通道不畅,高浓度的粉尘被静电火花点燃所致。 哈尔滨亚麻厂“3.15”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 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特大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受伤177人,直接经济损失880多万元。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哈尔滨亚麻厂是前苏联援建的我国最大的亚麻纺织厂,1952年投产,当时有职工625o人,生产规模21600锭,固定资产原值8800万元,年产值近1亿元,利税4000万元,创汇2000万美元。 3月15日凌晨2时39分,该厂正在生产的梳麻、前纺、准备3个车间的联合厂房,突然发生亚麻粉尘爆炸起火。一瞬间,停电停水。当班的477名职工大部分被围困在火海之中。在公安消防干警、解放军指战员、市救护站和工厂职工的及时抢救下,才使多数职工脱离了险区。4时左右,火势被控制住,6时明火被扑灭。这起事故,使1.3万平方米的厂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2个换气室、1个除尘室全部被炸毁,整个除尘系统遭受严重破坏;厂房有的墙倒屋塌,地沟盖板和原麻地下库被炸开,车间内的189台(套)机器和电气等设备被掀翻、砸坏和烧毁。造成梳麻车间、前纺车间、细纱湿纺车间全部停产,准备车间部分停产。由于厂房连体面积过大,给职工疏散带来困难,职工伤亡235人,其中重伤65人,轻伤112人,死亡58人。直接经济损失881.9万元。事故发生后,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进行了3个月的调查工作。由于各方对直接引爆原因有不同意见,在1987年7月7日举行的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决定,由劳动人事部牵头组织专家对直接引起爆炸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和进一步的科学论证。
粉尘的危害及其预防ppt课件
![粉尘的危害及其预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c0c522ddccda38366baf23.png)
(四)比表面积
单位质量粉尘的总面积。与粒径的关系成反比。比表面积增大,粉尘活 化增强,其爆炸危险性和毒性增加。
一、粉尘的理化特性
(五)粉尘的电性质
荷电性-带有电荷,电量与粉尘的成分、粒度、质量、温度、湿度等有关 。
相同电荷时相互排斥,难以沉降。带点的粉尘更易沉积在人体的支 气管和肺泡中,增加了对人体的伤害。
其他作业点矿尘占2%~5%。
第二节 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一、粉尘的理化特性:其取决于构成的成分和存在状态,原生矿石
经粉碎后其物理特性发生很大变化,危害性增加。
(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粉尘中游离态SiO2含量越高,对人体危害性越大。 SiO2是引起硅肺病得主要因素。 测量方法: GB5748-85 焦磷酸质量法(P216)
第一节 粉尘的一般概念
一、粉尘的概念:
粉尘是指煤尘、岩尘和其它有毒有害尘粉的总称。 从胶体化学角度来看,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是一种气溶 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粒子。 煤矿开采总要产生粉尘: 井工开采→危害工人健康、粉尘爆炸; 露天开采→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第一节 粉尘的一般概念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粉尘的危害及其预防
本章主要内容:
⑴粉尘的一般概念 ⑵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⑶矿井防尘技术; ⑷煤尘爆炸及其鉴定 ⑸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⑹煤尘抑爆及隔爆技术 ⑺粉尘监测技术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
⑴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⑵矿井防尘技术 ⑶防止煤发生过146次煤尘爆炸事故; 美国在1900年~1956年间发生过1083次煤尘爆炸事故; 日本在1952年~1979年间发生过 209 起煤尘爆炸事故;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发生了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煤尘
单位质量粉尘的总面积。与粒径的关系成反比。比表面积增大,粉尘活 化增强,其爆炸危险性和毒性增加。
一、粉尘的理化特性
(五)粉尘的电性质
荷电性-带有电荷,电量与粉尘的成分、粒度、质量、温度、湿度等有关 。
相同电荷时相互排斥,难以沉降。带点的粉尘更易沉积在人体的支 气管和肺泡中,增加了对人体的伤害。
其他作业点矿尘占2%~5%。
第二节 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一、粉尘的理化特性:其取决于构成的成分和存在状态,原生矿石
经粉碎后其物理特性发生很大变化,危害性增加。
(1)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粉尘中游离态SiO2含量越高,对人体危害性越大。 SiO2是引起硅肺病得主要因素。 测量方法: GB5748-85 焦磷酸质量法(P216)
第一节 粉尘的一般概念
一、粉尘的概念:
粉尘是指煤尘、岩尘和其它有毒有害尘粉的总称。 从胶体化学角度来看,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是一种气溶 胶,其分散媒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粒子。 煤矿开采总要产生粉尘: 井工开采→危害工人健康、粉尘爆炸; 露天开采→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第一节 粉尘的一般概念
矿井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
粉尘的危害及其预防
本章主要内容:
⑴粉尘的一般概念 ⑵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⑶矿井防尘技术; ⑷煤尘爆炸及其鉴定 ⑸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 ⑹煤尘抑爆及隔爆技术 ⑺粉尘监测技术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
⑴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危害 ⑵矿井防尘技术 ⑶防止煤发生过146次煤尘爆炸事故; 美国在1900年~1956年间发生过1083次煤尘爆炸事故; 日本在1952年~1979年间发生过 209 起煤尘爆炸事故; 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发生了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煤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四、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
1、粉尘的化学性质 游离SiO2含量 2、分散度高低 • >15微米——非吸入性粉尘 • <15微米——可吸入性粉尘 • < 5微米——呼吸性粉尘 3、浓度的大小
4、个体因素 • • • • • • •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吸烟 未成年人 妇女 特异体质者易发生哮喘、过敏性肺炎 个体暴露时间长短 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的危害与预防
尘肺
是长期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 性粉尘在肺内潴留而引起肺组织弥 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粉尘 是指以气溶胶状态或以烟雾状态 存在的,能较长时间飘浮于空气的固体 微粒。 1、生产性粉尘的产生 • 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 • 固体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或爆破。 • 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凝结或 炭氢化形成固体微粒。
2、尘肺致残程度分级
• • • • 致残分1-10级,1级最重致残,10级最轻致残。 七级残:Ⅰ期,肺功能正常。 六级残:Ⅰ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 四级残:Ⅱ期;Ⅰ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 困难3级。 • 三级残:Ⅲ期;尘肺Ⅱ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 吸困难3级;Ⅰ、Ⅱ期合并活动肺Tb。 • 二级残:Ⅰ、Ⅱ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或呼吸困 难4级,或PaO2 4.1-8kPa或PaCO2 7.9-6kPa;Ⅲ 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
尘肺小阴影的密集度 四大级 12小级 见标准片 四大级: • 0级:无小阴影或甚少,不足Ⅰ级的下限 • 1级:有一定量的小阴影 • 2级:有多量的小阴影 • 3级:0 0/1 • 1级:1/0 1/1 1/2 • 2级:2/1 2/2 2/3 • 3级:3/2 3/3 3/+ 小阴影形态学表示 • 同一种小阴影表示 q/q t/t • 同种小阴影表示 q/p s/t 总体密集度 以最高肺区的密集度作为总密集度,以四大级 表示。
尘肺诊断标准片 • 标准片是尘肺诊断标准的组成部分。 • 尘肺胸片改变的判断以标准片为准,文 字只是说明。 • 全肺大片 15张 表示各期小阴影密集度 和分布范围关系。 • 组合片 8张 表示形态、密集度
六、尘肺的治疗
1、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2、诊断尘肺后脱离粉尘作业延缓病变进展。 3、对症治疗 4、药物治疗 磷酸哌喹 汉防己甲素 柠檬酸铝 矽肺宁 千斤藤素
五、尘肺病
1、法定的尘肺病(13种)
• • • • • • • • • • • • • 矽肺 煤工尘肺 石墨尘肺 炭黑尘肺 石棉肺 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 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 铸工尘肺 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 标准》可以诊断的其 他尘肺。
2、尘肺发病机理 • 尘粒的机械刺激学说 • 化学中毒学说 • 免疫学说 3、尘肺病理 • 尘肺结节形成 • 肺间质纤维化 • 进行性大块纤维化(PMF)
八、尘肺的预防
采用“革、水、密、风、护、管、教、 查”综合防尘措施。 1、组织措施 专人管 有计划 建立粉尘监测制度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 • • •
2、技术措施 •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 湿式作业 • 密闭、吸风、除尘 3、卫生保健措施 •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 就业前体检 • 在岗期间定期职检
• • • • • • •
4、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胸痛、咳嗽、 咳痰、气促 体征 实验室检查 5、尘肺并发症 肺结核 自发性气胸 呼吸系统感染 肺源性心脏病
6、尘肺的诊断
诊断依据 • 粉尘接触史 • 技术质量合格的X线射线后前位胸片 • 动态资料 • 尘肺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 • • • •
七、尘肺病致残程度鉴定
• • • • 1、鉴定的主要依据 尘肺期别 肺功能损害程度 呼吸困难分别 血气分析 肺功能测定项目:FVC、FEV1、MVV、 FEV1/FVC。
呼吸困难分四级
• 1级:与同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 短,但登山或上楼时呈现气短。 • 2级:平路步行1000米无气短,但不能与 同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走 呈现气短。 • 3级:平路步行100米即有气短。 • 4级: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有气短。
三、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1、呼吸系统的清除反应 2、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 皮肤、粘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 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尘性慢性支气管炎 特异性炎症反应 粉尘带细菌、真菌,引起肺 真菌病 致纤维化作用 致各种尘肺病 致癌作用 石棉、放射性粉尘、镍、铬酸盐 致敏作用 木尘、谷物粉尘、动物蛋白致哮喘 中毒作用 铅、锰、砷粉尘可致中毒
尘肺胸片表现分期
无尘肺(0) • 0:X射线胸片无尘肺表现 • 0+:胸片表现尚不够诊断为Ⅰ期者 一期尘肺(Ⅰ) • Ⅰ: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至少达2个肺区。 • Ⅰ+:总体密集度1级,分布超过4个肺区或总密集度2级,分布 达4个肺区。 二期尘肺(Ⅱ) • Ⅱ:总密度2级,分布超过4个肺区;或总密度3级,分布达4个 肺区。 • Ⅱ+:总密度3级,分布超过4个肺区;或有小阴影聚集;或有 大阴影,不够Ⅲ。 三期尘肺(Ⅲ) • Ⅲ:有大阴影出现,其长径不小于20mm,短径不小于10mm。 • Ⅲ+:单个大阴影的面积或多个大阴影面积总和超过右上肺区 者。
尘肺X线诊断指标
• 圆形小阴影 p—直径最大不超过1.5mm q—直径大于1.5mm,不超过3mm r—直径大于3mm,不超过10mm • 不规则形小阴影 s—宽度最大不超1.5mm t—宽度大于1.5mm,不超过3mm n—宽度大于3mm,不超过10mm • 大阴影 指长径或宽度超过10mm的阴影。 • 胸膜改变 胸膜斑
2、生产性粉尘的行业来源
• • • • • • • • 矿山开采业 机械加工业 冶炼业 建筑材料 纺织工业 筑路业 水电业 食品行业
二、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 • • • •
• • • • 1、无机粉尘 矽尘 矽酸盐尘 含碳粉尘 金属粉尘 人工无机粉尘 2、有机粉尘 植物性粉尘 动物性粉尘 微生物粉尘 人工有机粉尘 3、混合性粉尘 二种或二种以上粉尘混合在一起,如煤矽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