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7.1 小小鞋店》教案
《小小鞋店》教案

《小小鞋店》教案《小小鞋店》教案「篇一」教材分析:《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数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一年级上册——“分类”,二年级下册——“调查与记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统计的相关知识。
本单元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所用的方法有列表、画图等。
为后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认及平均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在学生调研中我发现学生在以往学习中积累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
在整理数据方面会用填统计表、画正字、写符号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
可见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经验,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3、在活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在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教学难点: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教学策略: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要解决开鞋店“进货”问题,需要知道我们班同学的鞋号,因此分组调查班中同学的鞋号,从班里要开“小小鞋店”这一实际需要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对“进货”需要调查鞋号、款式、进价等问题的思考,引发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和讨论。
教学策略:通过分男、女生两个小组分别调查鞋号,引导学生体会收集数据的方式,并从中体会数据于现实生活,以及收集数据的随机性。
学生在调查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活动二:学生独立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学习画点线图整理数据。
由于统计表比较乱,所以需要进行整理。
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原始数据,学习用点线图整理数据的方法,从中体会数据整理的多样性,以及数据整理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有序性可以使数据的准确性更高,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小小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小小鞋店。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鞋子的基本知识,包括鞋子的种类、鞋码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鞋子的基本种类,掌握鞋码的计算方法,学会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鞋子的种类,鞋码的计算方法,如何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难点:鞋码的计算方法,如何根据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鞋子样品、鞋码表、脚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各种鞋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鞋子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鞋子样品,了解鞋子的基本种类,并尝试说出鞋子的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鞋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鞋码的计算。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自己的脚型选择合适的鞋子,并计算出鞋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鞋子的种类、鞋码的计算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鞋子。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列举出生活中见过的鞋子种类。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脚测量鞋码,并记录下来。
3. 家长协助孩子去鞋店选购合适的鞋子,并记录购买的鞋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的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鞋子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脚型与鞋子选择的讲解还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小鞋店的基本概念,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小鞋店的基本概念:价格、尺码、款式等。
2. 认识人民币,学会简单的计算。
3.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了解鞋码与长度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小鞋店的基本概念,人民币的认识与计算,尺码与长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进行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小鞋店情景图,尺子,人民币道具。
2. 学具:学生自备小小鞋店情景图,尺子,人民币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小鞋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鞋店中的数学元素。
2. 新课导入:讲解小小鞋店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价格、尺码、款式等。
3.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人民币,学会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4. 活动二:让学生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了解鞋码与长度的关系。
5. 活动三: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小小鞋店的基本概念:价格、尺码、款式等。
2. 认识人民币: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3. 尺码与长度的关系:使用尺子测量长度,了解鞋码与长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鞋子,记录下鞋子的价格、尺码、款式等信息。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购买一双鞋子需要多少人民币。
3. 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脚长,了解自己的鞋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应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计:约800字。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小小鞋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鞋店中的数学元素。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小鞋店》是北师大版三年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讲述了鞋子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如何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鞋子。
本节课通过引入鞋店这个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鞋子的分类和特点,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的操作,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鞋子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鞋子的基本知识,如鞋子的结构、鞋码的计算等。
但是,对于鞋子的分类和特点,他们可能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来认识和理解鞋子的分类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鞋子的分类和特点,能够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鞋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鞋子的分类和特点。
2.如何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鞋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鞋店这个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鞋子的分类和特点。
2.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鞋子,来认识和理解鞋子的分类和特点。
3.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鞋子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鞋子图片:准备各种类型的鞋子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鞋子实物:准备一些鞋子实物,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鞋店情境:布置教室,模拟鞋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4.学习单:准备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类型的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鞋子有什么特点?它们属于哪一类鞋子?2.呈现(10分钟)呈现鞋子的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鞋子的分类和特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小小的鞋店》这一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大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大家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尺子、鞋子模型学具:练习册、尺子、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大家观察教室里的地板,我们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地板的长度呢?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一下。
2. 讲解长度单位:我们通常用米和厘米来测量长度。
1米等于100厘米。
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大家来看一下,从0到20厘米,每10厘米有一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1厘米。
3. 例题讲解:假设我们有一双鞋,长度为25厘米,我们如何用米来表示呢?我们可以将25厘米除以100,得到0.25米。
所以,这双鞋的长度为0.25米。
4.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拿出练习册,做第1题。
假设有一双鞋,长度为18厘米,我们如何用米来表示呢?大家完成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答案。
5. 讲解换算关系:我们不仅可以用米和厘米来表示长度,还可以进行它们之间的换算。
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0.01米。
6. 例题讲解:假设我们有一双鞋,长度为40厘米,我们如何换算成米呢?我们可以将40厘米乘以0.01,得到0.4米。
所以,这双鞋的长度为0.4米。
7.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继续做练习册的第2题。
假设有一双鞋,长度为35厘米,我们如何换算成米呢?大家完成后,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答案。
六、板书设计长度单位:米、厘米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1厘米=0.01米七、作业设计答案:1. 1米、2米、3米、4米2. 0.5米、1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最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美版)7.1小小鞋店.

小小鞋店。
(教材第80~81页)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让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彩笔。
师:同学们,长大了想开店吗?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开店。
接下来我们以开鞋店为例子来学一些知识。
师: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进货”需要调查。
大家愿意帮忙吗?生:愿意。
(师板书:小小鞋店)【设计意图:用“开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理解题意。
师:开鞋店要进货,可是进货前为什么要调查呢?生:根据销量进货,卖得多要多进,卖得少要少进货,以避免进的货卖不出去。
2.教学“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师:看来进货前调查一下很有必要。
可是怎么调查呢?生1:可以调查同学们的鞋号,多的就多进。
生2:男生和女生分开调查。
师:为什么男生和女生要分开调查呢?生:因为男生和女生的鞋号可能一样,但是款式不一样。
3.教学整理数据。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师:这是淘气班的同学的鞋号,我们怎么整理呢?大家一起说一说吧。
生1:我把相同鞋号放在一起。
生2:有32号的鞋子,我就记上一笔。
生3: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表示,有一个就要写一笔。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
4.教学使用符号表示数据的方法。
师:妙想同学是这样做的,你们看一看,看谁能看懂。
师出示教材第80页妙想所画的用“?”表示数据的图让学生观察。
师:看懂了吗?生:看懂了,有一个就在上面画一个“?”。
师:对了,画个记号。
大家接着画下去。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共同订正。
师:这位同学不是用“?”来表示的,用的是“○”,这样可以吗?生1:只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就可以。
生2:我把表示女生的鞋号的符号用红色表示的,我觉得既漂亮又醒目,不知这样可不可以?师:同学们觉得呢?生:可以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小小鞋店》教学设计《小小鞋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按照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描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2、学习表示数据的方法,尝试用直观明了的方式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体验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法: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
学法:动手操作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穿的鞋是多大号的呢?今天淘气班的同学们想开一个模拟的鞋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分析统计表。
这就是淘气班所有同学的鞋号,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小组自由发言,然后全班汇报)(2)绘制统计图。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全班同学鞋号的情况,还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回答出绘制统计图。
(3)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会了制作统计图,(课件出示几个以前学过的统计图),这些你们还记得吗?(4)(课件出示80页的统计图)瞧.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先小组商量商量,然后再独立解决在书上!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独立完成在书上.教师巡视全班,对个别又困难的小组或个人予以及时的帮助,大部分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全班订正。
(5)简单的分析。
A: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自己说说!B:学生在自己说的基础上,教师请人说给大家听。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教师组织学生汇报。
三、当堂训练.1、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2题的统计图。
)要求:(1)学生独立审题,独立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组织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7.1节《小小鞋店》。
我们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学习如何计算不同鞋子数量的总和,以及如何进行找零。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加法计算两种或多种鞋子的总数量。
2.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减法计算顾客购买鞋子后需要找回的零钱。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数和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计算多种鞋子的总数量。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减法计算顾客购买鞋子后需要找回的零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鞋子模型、计算器、鞋码标签。
2. 学具:学生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我们是一家小小鞋店,我们要计算一下我们有多少双鞋子。
2. 讲解鞋码标签:让学生了解鞋码标签上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如何计算鞋子的数量。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鞋子,计算出他们所选择鞋子的总数量。
4.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他们的计算结果,我们一起讨论如何计算出正确的数量。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例题,如:我们有3双运动鞋和2双皮鞋,请问我们一共有多少双鞋子?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6. 随堂练习: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计算找零:讲解顾客购买鞋子后如何计算找回的零钱,如:顾客购买了一双鞋子,价格为25元,给了50元,请问需要找回多少元?8.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找零练习,每组自行设计一些购买场景,进行计算找零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加法计算:3双 + 2双 = 5双2. 减法计算:50元 25元 = 25元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7.1节的题目。
2. 设计一道类似的题目,如:我们有4双运动鞋和3双皮鞋,请问一共有多少双鞋子?答案:7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如何计算多种鞋子的总数量,以及如何进行找零计算。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为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7.1小小鞋店”一课,是一节关于货币概念和简单买卖的课程。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能够理解和掌握货币概念,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能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适当的货币,计算商品的价格,并进行简单的买卖交易;•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我打算采用“一图读懂本节课”的教学方式。
我会将一张展示人民币种类和面值的图片呈现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图片中的不同细节。
2. 学习过程2.1 学习任务分配在学习过程中,我首先会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然后将每组分配一个学习任务,任务内容为“从小小鞋店中选择3件你最喜欢的商品,并计算出需要多少钱”。
2.2 学习任务实施在学习任务实施过程中,我会通过以下步骤来引导学生:1.每个小组先商量,选择出需要购买的商品。
2.每个组长会到小小鞋店的货架前,将自己小组选择的三件商品找出来,并计算出总价。
3.将计算出的总价记录在小组的活动本上,并准备好需要支付的钱币。
4.每个小组里的其他组员将自己所携带的钱币集中起来,根据金额的大小分配不同的面额。
5.组长和其他组员带着准备好的钱币到收银台,完成交易,同时检查收银员的找零是否正确。
2.3 学习成果呈现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会要求每个小组成员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并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3. 思考拓展在思考拓展环节中,我会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货币面额和找零的练习。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出来担任“商家”,其他学生则充当顾客的角色。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分析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加深学生对货币计算和简单买卖的认识。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货币的概念和面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七章的第一节内容,小小鞋店。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数量关系,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我们将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鞋子作为教具,以及一些练习题作为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的鞋子,并让他们观察这些鞋子有什么共同点。
2. 讲解概念:然后我会向学生们解释,我们在鞋店买鞋时,有时候需要把两双鞋的数量加起来,有时候需要减去一双鞋的数量,这就是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们出一道例题,比如:“如果有3双鞋,又来了2双鞋,一共有多少双鞋?”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解答这个问题,让他们理解加法的概念。
4. 随堂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今天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如果有4双鞋,又去了1双鞋,还剩下多少双鞋?答案:还剩下3双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掌握得比较好,但是在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下一节课中,我会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实际例题来帮助学生们掌握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多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事物,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 小小鞋店(3)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小小鞋店》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对不同种类的鞋子进行归类,并能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具体内容包括:不同种类的鞋子、鞋码的认识、鞋子的数量表示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类不同种类的鞋子,并能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观察、比较、分类不同种类的鞋子,并能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鞋子模型、鞋码标尺、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鞋店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鞋店里的鞋子种类和数量。
2. 讲解鞋码:教师讲解鞋码的认识,让学生了解鞋码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3. 分类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鞋子,让学生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并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每种鞋子的数量。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分类鞋子,并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的数量。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鞋店1. 观察、比较、分类鞋子2. 鞋码的认识3. 数量表示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自己家里的鞋子,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并用数字和符号表示每种鞋子的数量。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鞋码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鞋子的观察、比较、分类,掌握了用数字和符号表示鞋子数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鞋码的认识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在日常生活中小数的应用,能够运用小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让学生喜欢数学。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敢于表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数和整数的联系,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小学生容易将小数转换成整数,不理解小数点前后的位置。
3. 教学过程3.1 情境呈现在课堂上安排一个小小鞋店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来了解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
3.2 概念解释•教师通过将鞋子和价格贴在黑板上,来引入小数的概念。
•让学生解释小数的含义,小数怎么表示,小数点的作用以及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关系。
3.3 讨论与演练•将一些常见商品的价格贴在黑板上,请学生讨论这些价格是整数还是小数,并写在黑板上。
•教师通过让学生模拟购物来让学生感受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口算加减法。
3.4 合作设计•在小组内分配任务,让学生合作设计一份小小鞋店的商品目录和价格表,要求包含整数和小数。
•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3.5 练习和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包括口算加减法和综合应用题。
•完成数学作业,包括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小数的方法。
4. 教学手段•黑板•商品图片•翻转课堂教学5.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采用了情境呈现、概念解释、讨论和演练、合作设计、练习和作业等多种手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兴致高涨。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容易将小数转换成整数,并不理解小数点前后的位置,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训练,注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收获颇丰,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数学,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 第七单元《小小鞋店》教学设计 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小小鞋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2)能借助画图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3)能根据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特征,作出推断或决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模拟开鞋店所调查的数据,尝试进行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2)探索借助画图的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3)经历观察、对比图中的数据,进行推断或决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经历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体会统计图的优点;(2)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体会统计是为决策服务的。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重点:学会对数据简单的统计整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四、教学难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提出合理化分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请你们猜,比一比谁最聪明,好吗?谜面:小小两只船,没桨又没帆。
白天带它到处走,黑夜停在床跟前。
打一生活用品。
生:鞋。
(二)讲授新课1.师:鞋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大人小孩都离不开它,淘气班的同学为了方便大家,淘气班的同学准备开一家“小小鞋店”。
(板书课题)鞋店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可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进货了,那么应该怎样进货呢?生1:进一些款式新颖的鞋。
生2:应主要考虑鞋号的问题,应调查一下同学们需要一些多大号码的鞋。
生3:我也认为应根据同学们的鞋号去进货。
生4:同学们穿的多的应该多进一些。
师: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生两个小组,选两名鞋店成员负责进行调査,一名调查男生的鞋号,一名调查女生的鞋号。
以表格的形式记录调査结果。
2.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生1:男生最大鞋号是38号,最小鞋号是33号,女生最大鞋号是37号,最小鞋号是32号.,都是只有一个人。
生2:把相同鞋号的放在一起,更方便观察和统计。
3.探讨简单的记录方法师: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全班同学鞋号的情况,还有什么好办法?引导学生回答出绘制统计图,有没有更简洁的记录方法?组内互相说一说,再把较好的方法记录下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 小小鞋店|北师大版(2014秋)

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七单元“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第一课时“小小鞋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和探索用画图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能读懂整理后的图意。
(整理和分析)难点:选择正确的方式整理数据,能通过整理分析正确做出推论或者决策。
(三)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自然导课。
(分钟)师:同学们喜欢穿新鞋子吗?(喜欢)妙想也喜欢,也因为喜欢穿漂亮鞋子,所以她想当一个鞋店老板。
今天我们就给她一个机会,也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在班上模拟一次开“小小鞋店”的活动,咱们都来当当老板,一起来学习如何当一个鞋店老板,来探寻其中的数学奥秘,怎么样?2、解决第一个问题:“进货”前要调查哪些内容?(分钟)(1)进货前,调查什么?师:那现在想象一下,你就是鞋店老板:既然要在班上开鞋店,那肯定要“进货”也就是买鞋子吧。
那进怎样的鞋子,咱得调查一下班上小客人的需要吧。
可是妙想遇着一个难题:“进货”前,得调查些什么呢?(放录音)最多同桌讨论,全班分享生:款式(每个人喜欢的样式不同)、颜色(喜欢的颜色不同)、分男女(男女生对鞋子的要求不同)、鞋号(大小不对,再喜欢的鞋子也穿不上)师:看来进货前需要调查的内容还真多,一节课的时间咱们肯定是处理不完的。
这里面哪个最重要?(鞋号最重要,鞋号不对颜色、款式等再喜欢也穿不上;只有鞋号对了,我们才能买到大小合适的鞋子,同时我们也能确定各种大小需要多少。
)既然“鞋号”这么重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不考虑其它因素,就专门来研究“鞋号”中的数学问题。
确定了要研究“鞋号”,那得全班鞋号记录吧。
于是,妙想很快地用询问记录法收集了全班鞋号(呈现表格):他先将男女生分开,一一询问鞋号并记录下来。
比如第一位男生穿33号鞋,就写一个33;第二位男生穿37号鞋,于是就写一个37.依次询问并记录鞋号,直到最后一位同学。
(2)如何使用调查结果?师:如果直接拿这个记录单去进货,你觉得怎样?生:比较麻烦。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中的“加减法思想”,能够在实际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学习目标1.了解小小鞋店的营业情况。
2.理解加减法思想。
3.运用加减法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加减法的思想。
2.能够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和同学们简单聊聊最近有没有去过商店,看到了什么不一样的东西?2.引入本节课要学的小小鞋店,让同学们想象一下自己要开一家小小鞋店,卖什么鞋子?价格是多少?2. 学习课文(35分钟)1.阅读7.1小节教材。
要求学生认真读懂故事情景,思考问题,大声朗读。
2.进一步解释小小鞋店的情况,让学生知道小小鞋店才刚刚开业不久,他们还需要学习如何算账来管理好自己的小小鞋店。
3.引导学生思考小小鞋店在一天的营业中进行了多少交易,并让他们预测课文中的鞋子总量。
3. 讲解数学知识(20分钟)1.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是图片让学生看到计算加减法的具体操作,让他们体会加减法的思想。
2.解释加减法的规则,让学生能够理解如何使用加减法。
3.引导学生思考小小鞋店卖出了几双鞋子,需要怎样计算。
4. 练习(25分钟)1.给学生几个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加减法运算。
2.让学生手写计算过程,检查他们的计算是否正确。
3.引导学生将计算结果与课文中的答案进行核对。
5. 总结(5分钟)1.让学生回顾本次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加减法的规则和思想。
2.提醒学生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加减法。
三、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使用了故事情境来导入本节课要学的小小鞋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准确掌握本课程涉及的加减法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看到计算加减法的具体操作,使他们能够理解如何使用加减法。
在练习环节,我给学生几个练习题,让他们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难度不同,有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有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引导,但是他们大多数都能正确地解决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教案:小小鞋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我们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小小鞋店。
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关于鞋子的知识,通过学习,大家能够理解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鞋子的特点。
3. 能够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难点: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鞋子的特点,以及能够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鞋子模型、图片、卡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请大家看看自己的鞋子,思考一下,你们知道有哪些不同种类的鞋子吗?它们有什么特征?2. 新课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关于小小鞋店的知识,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走进小小鞋店,探索鞋子的奥秘。
3. 教学讲解:我会给大家展示不同种类的鞋子,请大家认真观察,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然后,我会带领大家学习如何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4. 实践环节:请大家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鞋子,用彩色笔在卡片上画出这种鞋子的特点,并写上相应的描述。
5. 展示环节: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给大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6. 练习环节:请大家拿出笔记本,我将给大家出一些关于鞋子的题目,请大家认真思考,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鞋店1. 认识不同种类的鞋子以及它们的特征。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述鞋子的特点。
3. 能够进行鞋子的分类和比较。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人的鞋子,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爸爸的鞋子是运动鞋,上面有耐克的标志,妈妈的是高跟鞋,上面有亮片。
2. 请同学们尝试对自己的鞋子进行分类和比较。
答案:我将我的鞋子按照颜色分类,红色的一类,蓝色的一类;然后按照款式进行比较,运动鞋和皮鞋相比,运动鞋更舒适。
7.1小小鞋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2.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 利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色彩丰富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
- 避免过多的文字,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计算商品价格和数量。
2.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小鞋店。
2. 讲解:讲解商店经营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商店的运营模式。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 作用与目的: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商品价格计算方法,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六、知识点梳理
1. 商店经营的基本情况
- 商品的种类和价格
- 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行为
- 商店的经营策略和服务态度
2. 商品价格的计算方法
- 单价和总价
3. 实践:让学生模拟商店经营,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
1. 让学生回家后,计算自己家里购买的商品价格和数量,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写下来。
六、教学评价
- 折扣和优惠
- 税率的影响
3. 商品数量的计算方法
- 单件商品数量
- 多件商品数量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7.1《小小的鞋店》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反复练习,在实际问题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策略,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教材的题目涉及到了加、减法,同步考查了学生对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情况。
1.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2.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3.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2.1 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一道小小的数学问题:小张家的鞋店每天要送鞋20双,每次送到两家人家,每家送4双,请问小张一天要送鞋多少次?2.2 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材案例非常简单,但是却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加减法。
这样的教学案例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2.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3.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3.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够灵活应用在实际情境中。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3.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老师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尝试想出如何解决小张鞋店的问题。
在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步入情境,模拟小张鞋店送鞋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老师通过语言、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知识点的讲解。
第三步:练习应用老师通过多种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归纳总结老师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小小鞋店-北师大版

7.1小小鞋店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鞋店进货这一情境,探索借助画图方式整理数据和表示数据的方法,在借助画图方式整理和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了解点线图,并根据点线图,作出推断或决策。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ipad,进行探索发现、整理操作、分析决策等数学活动,尝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的过程。
3.情感目标联系现实生活,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明确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目的,体会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必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孩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积累了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经验,他们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如:举手、投票等。
在整理数据方面会用写符号、画正字、填统计表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整理。
可见学生已初步积累了数据整理和表示的方法和经验,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2、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初步意识到买东西要看尺码、颜色、款式等,也有少数学生知道开店不能积压货品,进货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赢利。
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信息素养较高,他们喜欢在网络环境下上课,学生已经具备网上搜索、交流能力,应用Ipad也比较熟练。
3、重点难点初步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数据并呈现数据的结果,能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中,体会数据的价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交流,提出问题: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淘气要在咱班开一个小小鞋店,进货前需要调查,咱们班同学愿意来帮忙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之中。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活动2【活动】探索发现体验交流1.教师组织学生带着“如何进货”这一问题进行讨论.2.指名汇报(生汇报讨论结果,进货前可以调查同学们喜欢的颜色、款式,以及可以接受的价格,鞋号等等)3.随机引导:最重要的是要调查什么?怎样调查?(鞋号,应该男生女生分开调查)4.课件出示,咱班男生和女生的鞋号数据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鞋店。
(教材第80~81页)
1.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让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
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难点: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彩笔。
师:同学们,长大了想开店吗?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开店。
接下来我们以开鞋店为例子来学一些知识。
师:淘气班的同学想模拟开一个鞋店,为“进货”需要调查。
大家愿意帮忙吗?
生:愿意。
(师板书:小小鞋店)
【设计意图:用“开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理解题意。
师:开鞋店要进货,可是进货前为什么要调查呢?
生:根据销量进货,卖得多要多进,卖得少要少进货,以避免进的货卖不出去。
2.教学“说一说,可以怎样调查”。
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主题图。
师:看来进货前调查一下很有必要。
可是怎么调查呢?
生1:可以调查同学们的鞋号,多的就多进。
生2:男生和女生分开调查。
师:为什么男生和女生要分开调查呢?
生:因为男生和女生的鞋号可能一样,但是款式不一样。
3.教学整理数据。
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0页表格。
师:这是淘气班的同学的鞋号,我们怎么整理呢?大家一起说一说吧。
生1:我把相同鞋号放在一起。
生2:有32号的鞋子,我就记上一笔。
生3: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表示,有一个就要写一笔。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
4.教学使用符号表示数据的方法。
师:妙想同学是这样做的,你们看一看,看谁能看懂。
师出示教材第80页妙想所画的用“✕”表示数据的图让学生观察。
师: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有一个就在上面画一个“✕”。
师:对了,画个记号。
大家接着画下去。
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共同订正。
师:这位同学不是用“✕”来表示的,用的是“○”,这样可以吗?
生1:只要用一样的符号表示就可以。
生2:我把表示女生的鞋号的符号用红色表示的,我觉得既漂亮又醒目,不知这样可不可以?
师:同学们觉得呢?
生:可以的。
师: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在统计每个类别的数量时,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设计意图:渗透灵活使用符号来表示数量的数学思想】
5.教学看图。
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图。
师:根据这个图,你可以发现一些有用的信息吗?
生1:我发现男生鞋最大的号码是38号,最小的号码是33号。
生2:我发现男生鞋号最多的是34号,女生鞋号最多的也是34号。
师:那么,我们对鞋店“进货”有什么建议呢?
生1:38号、33号的要少进货。
生2:34号的男女生鞋号最多,需要的人多,要多进货。
师:如果不那样做的话会怎样?
生:会出现有人要买的鞋没有货,没人买的鞋却很多,那就糟了。
师:你真聪明!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统计的作用,和开头相呼应】
师:这一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开店进货很重要。
生2:进货前要做好调查。
生3: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生4:在统计每个类别的数量时,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
小小鞋店
调查整理表格画✕或○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
在统计每个类别的数量时,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A类
三年级体育老师要给学校采购一些体育器材,但是不知买多少,请大家帮个忙吧!这是体育老师收到的各年级的统计表。
一年级呼啦圈2个篮球1个排球1个乒乓球2个毽子1个
二年级乒乓球2个篮球1个排球1个呼啦圈1个足球2个
三年级乒乓球1个篮球1个呼啦圈1个足球2个排球1个
四年级毽子3个篮球2个乒乓球4个足球2个排球1个
五年级乒乓球2个篮球2个排球2个毽子4个羽毛球3个
六年级乒乓球2个篮球1个排球1 个呼啦圈6 个足球1 个用画“✕”的方法统计出所需器材的个数。
(考查知识点:整理数据;能力要求:用画“✕”法统计数据)
B类
三(1)班喜欢各类图书的情况如下表,请你帮忙把表格填完整,并用画“✕”的方法统计各种图书的本数。
童话书漫画美术书故事书童话书美术书故事书
童话书漫画故事书童话书智力问答漫画故事书
美术书童话书童话书科技书童话书美术书故事书
童话书漫画世界名著科技书智力问答美术书漫画
故事书美术书童话书智力问答美术书漫画漫画
美术书智力问答美术书科技书智力问答美术书美术书
数量/本童话书漫画美术书科技书世界名著智力问答故事书
书名
(考查知识点:整理数据;能力要求:用画“✕”的方法统计数据)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略
B类:
略
教材第81页“练一练”
1. 略
2.(1)小马
(2)8+6+2+12=28(人)
(3)第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