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区分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区分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独立权,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受其他国家或势力的干涉独立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主要是不侵犯,不干涉。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主要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平等权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平等权表现在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票投票权,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自卫权包括的内容:一是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的侵犯;二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武力自卫。

管辖权,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管辖权主要包括领域管辖权和国籍管辖权。

主要是属人管辖和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就是国家有权对所有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实行管辖,而不管其居住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属地管辖,就是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享有完全的和排他性的管辖权。

例1、【2010·江苏卷】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性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材料反映了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只有B符合题意。

例2:【2011·汕头模拟】2011 年1 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强调指出,中国必须采取行动重新平衡人民币汇率;美国财政部长也指出,人民币汇率调整不是要不要做的事,而是非要做的事。美国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

A 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解析: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美国干涉我国的汇率政策,是对我国独立权的侵犯,所以本题应选A 项;其他权利都非题干所指。

另附几道相关题目:

1、2月16日利比亚骚乱事件爆发后,我国积极救援受困同胞。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成功将有回国意愿的中国公民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这表明,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答案:D

2、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上我国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不屈从外界的压力,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决定。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发展权

答案:A

他山之石:

教材关于国家“平等权”的解释是这样的:“平等权,即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在作为辅文的“相关链接”中有关于平等权的举例,强调“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片面地按照这一说法为判断依据,那么,江苏卷这一题的答案应该选择B项,确实是没有争议的。本人要表达的,主要是以下几点看法:第一,根据教材关于“独立权”含义的解释,我认为选择A项答案也是有依据的。根据教材,“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不难看出,独立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有权独立自主地处理其主权范围内的事务;二是国家

处理这些事务不受外来的干涉。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缺一不可。独立权要求不受干涉,不受干涉是独立权的应有之义。有同感

2016年12月普法考试题目(标准答案)

2016年12月普法考试题目(标准答案)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A.唯一法律监督机关 B.最高普法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最高执法机关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2、(单选题)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通过。 A.三分之二以上 B.三分之一以上 C.四分之三以上 D.过半数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3、(单选题)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两年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4、(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的人选。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办公厅 C.中央军委主席 D.国务院总理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5、(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6、(单选题)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二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 D.四分之一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7、(单选题)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领导,监督 B.领导,领导

C.监督,监督 D.监督,领导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A 8、(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A.一 B.五 C.十 D.三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9、(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代表产生办法由()规定。 A.行政法规 B.国际惯例 C.法律 D.宪法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D 10、(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的提名,决定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选。 A.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国家主席 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A 1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 A.三权分立制 B.联邦议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君主立宪制 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 12、(单选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行使国家立法权。 A.最高人民法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B 13、(单选题)宪法规定,我国的人民法院是()。 A.国家的仲裁机关 B.国家的司法机关 C.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D.国家的审判机关 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D 14、(单选题)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的多数通过。 A.三分之二以上 B.四分之三以上 C.三分之一以上

100分答案--------普法知识网练习题

1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关于设立宪法日的意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B有助于弘扬宪法精神 C有助于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以上三项均正确 2为什么《宪法》和宪法相关法被归类为同一法律部门?(D) A因为两者的内容完全一样 B因为两者的效力相同 C因为两者的制定机关相同 D因为宪法相关法的内容与宪法有着密切的联 系,它与宪法相配套并保障宪法的实施 3我国现行《民法总则》的施行时间是?(D) A.自2016年10月9日起施行 B.自2017年8月1日起施行 C.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D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4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单行条例需要经过哪一个机关的批准才能生效?(D)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级人大 D省级人大常委会 题5 下列哪一选项是在描述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A刑罚的轻重要和犯罪人罪行的轻重相适应 B犯罪和刑罚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C刑法要平等的适用于所有人 D刑罚的轻重要根据不同的犯罪人来确定 6下列哪一部法律可以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B) A.《宪法》 B.《民法典》 C.《刑法》 D.《公司法》 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B)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建成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但不需 要完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十分完备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布建成的时间是哪一年?(C)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9 我国目前有多少部刑法修正案?(C) A8部 B.9部 C.10部 D.11部 10下列哪一个主体享有行政法规的制定权?(C)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司法部 11法律和行政法规谁的效力等级更高?(A) A法律的效力高 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 C效力等级一样 D未规定 下列哪一主体无权制定地方性法规?(C) A省人大 B省人大常委会 C省政府 D地级市人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哪些部分构成?(B) A三个部门和七个层次 B七个部门和三个层次 C五个部门和三个层次 D三个部门和五个层次

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 宪论法平︼等 宪权 法的 保 护

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 摘要: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深入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公民逐渐意识到平等权的重要性。由此,文章将对平等权进行了概念界定 ,及解析平等权的形态表现形式。通过对当前我国不平等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根源分析 ,并谈谈 我国将如何完善相关法规条文,让公民的平等权得到宪法更好的保护。 关键词:平等权不平等表现宪法保护及其完善 一、平等权 (一)、概念 根据我国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平等权首先是指凡是我国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等有何差别,也不论其出身、政治历史、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有何不同,都平等地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平等权对于公民来说,既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义务,对于国家机关来说,既要平等地保护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也要平等地保障公民平等的依法履行义务,不得有任何歧视和差别对待。由此看见,平等权既是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一项权利原则。还必须指出一点的是,平等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来说,它不同于其他基本内容,并没有自身的具体内容,它要通过其他权利的内容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平等权更体现了一种价值倾向、价值追求。也有的学者认为,平等权是实现基本权利的方法和手段。平等权作为基本权利体系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实现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力与文化权利的手段,为这些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基础与环境。 (二)、形态表现形式 平等权的形态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平等、结果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平等:

首先,形式上的平等是指机会平等,即在各种社会生活和活动中,每个公民的起点或者说起跑线都是一样的。其次,结果上的平等也称之为绝对平等,是指无论公民的能力大小如何,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表现怎样,他们在社会中获得的权利或待遇都是一样的,即结果是相同的。接着,实质上的平等又称合理的差别待遇,是指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于保障形式上的平等所招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依据每个人的不同属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作为各个人的人格发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进行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保障。 实质平等从两个方面对形式平等进行修正,一方面是限制强者的自由,另一方面是保障社会弱者生活和劳动的机会。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努力实现同一个目的,缩小以至消除形式平等下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因此,实质上的平等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如前所述,形式上的平等旨在反对“不合理的差别”,而实质上的平等则必须承认“合理的差别”,也就是“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这才是合乎正义的真正的平等。然而,由于“合理”与否的判断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因而无法确定一个非常精确的标准,所以关于“合理的依据”与“合理的程度”的考量就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颇为费解的技术难题,也就导致了对一些“部门规章”、“红头文件”、“标准”等设置的“差别”是否“合理”的追问。 二、当前我国不平等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身份的不平等 身份是自然人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人在一定的社会中都有其各不相同的身份,但问题不在于人有身份差异,而在于掌握公共权力的群体为维护某种利益而对公民的身份予以人为划分,依其不同而对地位、权利、义务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因而是一种能够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差别待遇的“制度性安排”。在当代中国,等级化的身份差异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如城镇居民与农民、公务员与工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员工、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人等身份之别,就意味着彼此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待遇的高低不同,以及权利和利益的大小不同。由于身份的不同,进而又导致受保障权的双重标准。比如,城镇居民大多享受公费医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救济,城镇的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的财政补贴,而农村的农民却没有这些待遇,农村学校得到的补贴却非常少,农民要集资办学。尤其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大批农民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而缺乏相应的保障,致使农村与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

先发制人自卫权的国际法分析

先发制人自卫权的国际法分析 先发制人自卫权的国际法分析 美国政府实施先发制人战略已久,国际社会对其行为没有作出明确表态。先发制人战略的理念是防患未然,在危险即将到来或者即将受到外来侵犯时,预先行使自卫权,保护自身权益。它是以遏制和威慑为基础,但又具备主动自卫权。随着美国的使用,国际社会上许多国家也效仿美国,奉行先发制人战略,并且以此理念不断发起战争冲突,对国际社会原有的集体自卫权和国际秩序产生重大的冲击.笔者从先发制人战略的渊源和历史发展分析其实质理念;通过先发制人制度在国际社会上的实践,分析先发制人自卫权在国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际实践上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自身的一些看法. 一、先发制人自卫权的含义 (一)美国先发制人自卫权理论的形成。二战后联合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在《联合国宪章》中创立了新的集体安全体制,世界各国不能随意使用武力,而且每个国家都享有自卫权,各个国家在受到他国的侵害时,可以使用武力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前提是必须受到他国的侵犯。“先发制人自卫权”理论正是来源于《联合国宪章》的第51条对于国家自卫权的规定,在规定中对于国家自卫权的行使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当国家受到武力攻击时才能行使自卫权,先发制人自卫权对自卫权的前提进行曲解,形成了一套自身的理论。学者对于自卫权行使的前提条件一直没有明确的态度。此后德国、日本、英国在一些争端中也运用了这一体制,并且联合国没有明

确的反对。美国政府在这种前提下,为了加强其国际地位,变相的利用自卫权理论,肆意发起战争,变预防性自卫为预防性战争,逐渐形成了先发制人自卫权战略。 美国9.11事件更是加快了先发制人战略的形成。9.11事件动摇了整个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恐怖主义被整个国际社会所认知,它改变了长久以往国际对恐怖组织的态度,国际社会在此之后声明,每个国家都可以行使武力反击恐怖组织和保护支援他们的国家,这是自卫权在国际社会上的重大改进,也是先发制人战略被广泛使用的由来。 9.11事件也影响到了美国安全稳定的国内秩序,美国政府认为,保守的防御不如激进的攻击,提前消灭危险才能更好的保护国家的安全,此后美国一直围绕“自卫权”不断的发起冲突,以求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以及大国地位。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邪恶轴心”策略是先发制人战略的体现,此后布什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表明了美国将采取“先发制人”战略。2003年3月,美国发起伊拉克战争,这是先发制人战略的经典实践,当联合国安理会问责美国时,美国政府解释认为伊拉克窝藏有大量武器并且供给恐怖分子,将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对于这个解释,联合国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反对,只是要求美国赔偿伊拉克一部分损失,这更加增强了美国实施先发制人战略的底气。 (二)先发制人自卫权的概念。先发制人战略的内容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尺度,以绝对安全为目标,采取一种超前性和进攻性的战略态势,在恐怖主义势力和敌对国

法宣在线习题及答案——宪法

宪法 1.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决定,不受逮捕。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2.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迁徒自由 3.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我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4.下列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一项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权 5.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准予行使选举权 6.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是由()任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是由()选举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一项是()依法纳税 9.《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10.下列人员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11.下列关于平等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平等权禁止一切差别 1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 15.《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的人除外。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 1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宪法并未明确要培训和选拔妇女干部 18.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传教自由 1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属于我国公民的()权利。人身自由 20.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国家的立法权属于

国家的立法权属于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国家的立法权属于_试题答案 国家的立法权属于 试题: 国家的立法权属于()。 A.人民 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务院 D.党 答案: A

解析: 我的最高立法权是属于人民群众,因为全国人大享有立法权,而全国人大是有全国人民透过法定程序选举产生的。 【相关题目】 我国的国家立法权的行使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党代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答案:D

【相关阅读】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 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定立法权主要包括: 制定和变动法律权; 解释宪法和法律权; 立法监督权; 其他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活动,就是运用这四方面立法权,在它们所能调整的范围内进行立法的活动。 制定和变动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这方面的权力主要包括:其一,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那里所谓“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指全国人大有权制定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和其他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

律。其二,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补充和修改。这是一项十分重大的立法权,但它只能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只能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而不能进行全面的补充和修改,不得同被补充和修改的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这些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较为充分地行使了这方面的权力,制定和变动了相当数量的法律,为完备中国法的体系和建设中国法制作出显著的成就。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同行使之前,无权制定和变动法律,那时全国人大是唯一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1982年宪法对此作出重大改变是由国情决定的。中国人口极其众多,有56个民族和2000多个县,各地区、各民族、各阶层、各政党、各方面都要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因此代表人数少了不行。而代表人数多,开会议事就不方便。同时,由于代表来自各个方面,有劳动模

关于平等概念的论述

关于平等概念的论述 摘要:平等观念持久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人们对平等的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天赋人权说法,也有完全平均化,更有影响人们最深远的马克思学说。对于平等这个问题人们无时不在争论与探讨。 关键词: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 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种思想有如平等观念那样强烈而又持久地影响这人类社会。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平等观念始终与人类历史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在各民族历史上,每一次反抗专制、压迫和剥削的民众运动,几乎都是以追求平等为口号和武器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平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无论国与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无不在追求平等。而对于平等到底是什么,在如何看待平等问题上引起了无穷的争议。 关于平等的概念,在几大辞典中有所注释。佛教认为宇宙本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故称平等。①而《辞海》中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上处于相同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②《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定义为:人们在政治、经济、社会上处于同等的地位,享有同等的权利。③《哲学大辞典》中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④综上我们可知,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地位的相同。 早期基督教的理论认为,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儿子,具有共同的人性,即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去追求地位、荣誉以及他人的尊重。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有享受同等自然条件的权利,所以没有人能比其他人的地位更高,大家在各个方面都是同等的。我认为我可以理解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是一种全社会平均化,这种看法看似达到了全面的平等与公平,但是我觉得这是不人性化的,对于物质我们可以这样来这样平均划分,而人们精神层面的众多事物,我们是无法去简单地平均。此外,每个人在某些生理条件上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些物质的需求是不同的,完全平均化是不合理的。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天赋人权是很多西方国家立宪的根本依据,至今对全世界的人们产生深远影响,而使我们国家冲破愚昧与压迫的正是,“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所给的希望。 而对于平等的理解,马克思则认为“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具有自由发挥才能和满足需要的平等条件和权利。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的阶级对平等有不同的理解。”⑤具体说,马克思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彻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使全体社会成员在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上处于完全相同的地位,人自身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实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测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国家机构是()的统称。 2.()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机关。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 5.我国县级人大代表、乡级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 6.人大代表是()选举产生的。 7.国家机关必须在()范围内,依照()行使权力。 8.接受监督是()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9.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银行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属于国家机构。() 2.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 3.人民政府是权力机关。() 4.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5.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6.每年的四月初,全国人民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 7.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 8.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行政机关就不能行使。() 9.我们年龄还小,还没有监督权。() 10.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 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机构的() A.医院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A.监察权 B.立法权 C. 审判权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国家主席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人民

4.小明和李叔叔、张大爷在家讨论有关选举资格的问题,你认为以下人员中没有选举资格的是() A.回族张大爷 B.只有小学文凭的李叔叔 C.六年级学生小明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 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 C.去人民大会堂提交议案和建议 6.办理户口应该去当地的()。 A.公安部门 B.医疗保障部门 C.民政局 7.下列哪种形式不利于国家机关接受监督() A.新闻发布会 B. 政府公报 C. 关闭政府网站 8.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失,国家应该() A.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B. 制定法律法规 C.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四.将以下国家机关与对应的职权连起来。(16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的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 2.监察委员会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自治权 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国家元首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公民参政议政有什么重要意义? 2.在生活中,公民参与监督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部分

区分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

独立权,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而不受其他国家或势力的干涉独立的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主要是不侵犯,不干涉。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 平等权,主要是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平等权指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平等权表现在每一个国家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票投票权,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 自卫权,自卫权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自卫权包括的内容:一是防御,即国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如建立军队、建筑要塞等,以防外来的侵犯;二是自卫,即当国家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武力自卫。 管辖权,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管辖权主要包括领域管辖权和国籍管辖权。 主要是属人管辖和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就是国家有权对所有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实行管辖,而不管其居住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属地管辖,就是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享有完全的和排他性的管辖权。 例1、【2010·江苏卷】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性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解析本题考查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材料反映了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只有B符合题意。 例2:【2011·汕头模拟】2011 年1 月,美国白宫发言人强调指出,中国必须采取行动重新平衡人民币汇率;美国财政部长也指出,人民币汇率调整不是要不要做的事,而是非要做的事。美国的做法侵犯了我国的() A 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解析: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美国干涉我国的汇率政策,是对我国独立权的侵犯,所以本题应选A 项;其他权利都非题干所指。 另附几道相关题目: 1、2月16日利比亚骚乱事件爆发后,我国积极救援受困同胞。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成功将有回国意愿的中国公民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这表明,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A.独立权B.平等权C.自卫权D.管辖权

第四节 授权立法权

第四节授权立法权 授权立法是自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开始,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政府职能的扩张,20世纪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发展的一种立法形式。发展到今天,授权立法已成为西方国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授权立法权不仅在理论上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而且业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这里仅以我国授权立法权行使为考察对象。 一、授权立法权行使的类型① 建国五十多年来,授权立法种类繁多,为便于把握和理解,我们根据授权的主体(即授与其他机关以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来作一下简单的归类. (一)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休会期间处理一些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事宜.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有以下几种: 1、全国人大对其常委会的授权。我国1954年宪法只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全国人大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而对其常设机关的立法权未作规定,只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解释法律、制定法令及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的职权等权力。其后的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仍沿用这些规定。在1982年宪法实施以前,人大常委会在宪法规定没有立法权的情况下,全国人大曾三次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 第一次授权是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单行法规的决议. 第二次授权是在1959年,全国人大根据法制建设的需要,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其制定的部分法律进行修订。 第三次授权发生于l 981年,为使我国民事审判活动能够有法可依,全国人大再次授权,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和公布民事诉讼法(试行),依据该项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迅速制定了民事诉讼法(试行)并于1 982年正式公布实施②。 2、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对国务院的三次特别授权。授权立法的客观需要并未随着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取得而消失。在我国立法实践中,授权行政机关立法仍然存在。除1982年宪法中对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的立法权作出明确规定外,最典型的是最高权力机关的三次特别授权。 第一次是198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授权国务院对1978年5月2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原则批准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作一些必要修改和补充。 第二次是1984年9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通过专门决议,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 第三次是1985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作出特别决议,授权国务院对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于必要时,可根据宪法,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情况下制定,颁布实施暂行规定或者条例,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①有学者将授权立法的类型分为两种:第一种从授权方式看,主要有法条授权和特别授权。所谓法条授权,是指立法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在其制定的法律法规中,运用某一条款,将某些立法权授予有关机关的授权。所谓特别授权,就是指立法机关通过特别规定,允许行政机关或其他机关在其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法文件。第二种从授权的方式来看,有主动授权和被动授权。立法机关根据需要主动地、自动地将某些立法权授予有关机关行使的,是主动授权。有关机关要求立法机关授予一定的立法权,立法机关根据要求而授出自己的立法权的,称为被动授权。参见陈伯礼著:《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2页。 ②参见马怀德主编:《中国立法体制、程序与监督》,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自卫权

一、自卫权的含义及性质自卫权是国家基本权利———自保权中的内容之一。所谓“自保权”,是指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不受侵犯的权利。国家的自保权主要包含两项内容:其一是国家在平时从事武装力量建设,以防可能发生的任何外来武装侵犯的权利,通常被称作“防御权”;其二就是国家在遭受到外来侵犯时进行武装反击的权利,我们称之为“自卫权”。国家享有的这种“自卫权”得到了《联合国宪章》及国际习惯法的充分肯定。《联合国宪章》第51条明确规定:“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英国学者奥本海认为,依据国际习惯法,任何国家都没有义务在另一个国家采取有损于它的受合法保护的利益时保持消极。如果发生这样情形,受影响的国家有权采取反对措施。如果当一个国家受到攻击,它权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武力以防卫自己不受攻击,击退进攻者并将进攻者赶出国境。 国家的自卫权属于自保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的一种“固有权利”。所谓“固有权利”意味着这种权利并非源于其他实体的特别授权,而是国家作为国际法主体自然拥有的一项权利,这就是《联合国宪章》将之称作“自然权利”的本意。自卫权之所以被界定为“自然权利”,这大概还因为它源于传统国际法上国家的另一项自然权利———即“诉诸武力”的权利。但是,“固有权利”绝对不能被解释为是一种可以“任意行使”的权利,国家的自卫权如同其他国家基本权利一样,只能在国际法所限定的范围内及条件下正确地行使。换言之,各国只能按照国际法所规定的条件和方式来行使自卫权,而不能任意地滥用自卫权。从另一角度看,传统国际法上的国家“诉诸武力”的权利已经受到《巴黎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等一系列重要条约的严格限制,从该项权利中所衍生出来的自卫权当然也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国家行使自卫权属于国际法允许的“合法使用武力”的情形之一。虽然《联合国宪章》一般地禁止各国在国际关系上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但《宪章》明确地将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使用武力和行使自卫权列为合法使用武力主要的两种情形,属于“禁止使用武力”之基本原则的例外因素。这里有必要从法律上探讨一下这两种“合法使用武力”情形相互间的关系。尽管《联合国宪章》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宪章》的内容似乎隐含着这样的意思:即会员国自卫权的行使是受到联合国权威制约的。《宪章》明文规定,会员国采取自卫行动应在安理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也就是一旦安理会已采取必要的办法后,会员国是不得采取自卫行动的。因行使自卫权而采取的措施必须立即报告安理会,而且这些措施并不影响安理会维持和恢复和平的一般责任。1949年签订之《北大西洋公约》甚至规定,在安理会采取为恢复并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措施时,这种措施(指“自卫措施”)应即终止。因此,在联合国范围内其安理会所采取的行动可以制约会员国采取的自卫行动,而会员国采取的自卫行动则不能排除安理会采取的任何行动,何者地位优先是十分明显的。 国家自卫权应是所有国家都能行使的权利。谈到自卫权不少学者都喜欢引证《联合国宪章》第51条的规定,该条规定只在对“任何联合国会员国”进行武装攻击时才允许采取自卫行动。有人认为这可能是起草《宪章》时出现的一个“疏忽”,导致了国际社会仅准许联合国会员国诉诸自卫,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首先,国家自卫权不仅是《宪章》所规定的一项国际法上的权利,它更是国际习惯法赋予各国的一项基本权利,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已证明了这种权利的普遍存在,比如1807年的“丹麦军舰案”、1817年的“阿美利亚岛案”、1837年的“加罗林号案”

法宣在线试题答案

1、(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群众 B.人民 C.公民 D.国民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A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2、(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是指()。 A.职业教育 B.高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初等义务教育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3、(单选题)下列关于平等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B.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C.平等权禁止一切差别 D.平等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4、(单选题)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利是指公民()。 A.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事实上平等 C.在立法上一律平等 D.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5、(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休息权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C.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公民在年老、疾病或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6、(单选题)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属于我国公民的()权利。 A.文化教育 B.人身自由 C.政治自由 D.社会经济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7、(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一项是()。 A.平等权 B.人身自由 C.依法纳税 D.宗教信仰自由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8、(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传教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包括宗教活动自由 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D.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者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解析:展开解析↓收起解析↑

浅论平等权下的违宪案例分析

浅论平等权下的违宪案例分析 -----以“中国宪法平等权第一案”为例摘要:平等权说的是人对一切正当权利的享受是必须平等的,考虑的是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区别或差异,并研究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平等的两种形式: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在宪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法律适用平等与立法平等要相结合。平等权在过去几千年的斗争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旧观念里,人们总是认为各种法律法规都是宪法的细化的组成,只要保证了这些具体法规的落实和合法性就是保障了宪法。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没有得到落实,宪法是主要是保障和监督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不和宪法冲突而进行审查。本文主要案例的形式分析在现实中违宪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平等权;形式平等;实质平等;; 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四部宪法中,一九五四年《宪法》就平等权作出了规定,一九七五年、一九七八年的《宪法》因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取消了对平等权的一般性规定。现行的1982年《宪法》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平等权的一般规则,为公民从宪法层面提供了享有平等权的保障。除此之外,这部宪法还对民族问题、选举权的、教育问题以及劳动就业等做出规范,有对平等权的正面规定,也有反特权、反歧视的侧面规定。可平等究竟是个什么?如何实现平等是一个让各国人民都头疼的问题,平等是就如魔术一般看着简单,但又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一、平等的来源和提出 平等是人类最古老的生活状态和认知,人们认为在远古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活动是自由的是平等的。人们只有在不平等的生存环境中深受其压迫和摧残以后,人们就把追求平等权利、平等生活视为最高的理想目标。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平等和秩序需求在现实中有了交锋,平等的观念逐步演化成为法的内在价值。 (一)、西方的平等思想及平等权的来源 西方的平等思想要追溯回到人类文明发源地古希腊时期,那时候的海洋文明使得人民对于平等自由早早就有了探索,西方先哲们从自然法意义上就开始传播平等、自由、天赋人权等先进思想。后经过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发展,人们对平等的价值观念变得更为清晰、更为渴望。在他们看来,一切的其他权利都来源于平等权。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要从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和

法宣在线习题及答案 宪法

宪法1.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决定,不受逮捕。 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2.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迁徒自由 3.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我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4.下列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一项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权 5.根据现行《宪法》规定,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正在服刑期间()准予行使选举权 6.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是由()任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是由()选举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一项是()依法纳税 9.《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10.下列人员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11.下列关于平等权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平等权禁止一切差别

1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 15.《宪法》规定,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的人除外。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 17.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妇女权益保障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宪法并未明确要培训和选拔妇女干部 18.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传教自由 1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保护属于我国公民的()权利。人身自由 20.公民应履行的最根本的法律义务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2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是指(初等)。 22.在我国《宪法》的规定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内容?(批捕权) 23.根据现行《宪法》规定,关于公民权利和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论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问题

论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自卫权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主权原则的必然结果和重要体现。虽然自卫权在国际习惯法上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但在国际法律文件中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的和系统的规定。近年来,《联合国宪章》中有关自卫权的规定受到了诸多挑战。怎样理解自卫权、如何行使自卫权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不可或缺。 一、传统国际法上的自卫权 自卫权理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37年英美之间的加罗林号事件。 自卫权理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837年英美之间的加罗林号事件。此次谈判中美国在强调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和国家主权原则这个基本立足点的同时,为自卫权的行使做了严格限定:“刻不容缓”、“压倒一切”、“没有时间考虑”、“没有其他手段”。

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从国际法的角度对禁止以战争的手段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办法,这在人类历史上是首次。但签署、批准该公约并不是缔约国放弃自卫权的表现,因为各个缔约国在订约前的照会中都声明保留各国自卫的权利。 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51条为各国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了义务性的规定,但也规定当受到威胁时,作为一种维护本国国家安全的手段,国家有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该条款也因此成为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的重要依据。 二、传统自卫权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对关键性问题的不同理解 (1)关于“武力攻击”。争议问题是可以使用武力自卫的根据包不包括预见性的武力攻击。部分国家和国际法学者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对于可能发生但实际尚未发生的武力攻击应该属于合法的自卫范围,否则,规定受害国只能对可以预见的物理攻击等到实际攻击发生后再使用武力进行自卫是不合理的。持反对观点

宪法题库(三)--普法考试

1、(单选题)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2、(单选题)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C.我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D.我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受教育权利 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3、(单选题)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 A.公民的人格尊严 B.迁徙自由 C.言论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4、(单选题)在我国《宪法》的规定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内容?() A.批捕权 B.批评权 C.建议权 D.检举权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5、(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遭受抢劫时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我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C.我国宪法没有明确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 D.我国公民的出版自由不能被剥夺 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6、(单选题)《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 A.权利 B.责任 C.义务 D.权力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7、(单选题)《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的人除外。 A.初中以下学历 B.有宗教信仰 C.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 D.受到刑事处罚 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8、(单选题)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国家普及的义务教育是指()。 A.初等义务教育 B.职业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导入到我的错题 解析:展开解析↓ 9、(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C.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D.在我国,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 《立法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斜砭鲋啤? × 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1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11.全国人大可以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事项的基本法律。√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 13.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对属于专属立法权范围内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 14.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15.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6.自治条例可以变通民族区域自治法。× 17.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案实行表决制。× 18.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 19.全国人大通过法律案,应由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赞同表决才能通过。× 20.法律经立法机关通过后,还应按规定公布后才能生效。√

21.立法法的立法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23.全国人大立法应当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地方法规制定可以从部门利益出发的部门。× 24.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立法法》。√ 25.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 26.立法程序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定步骤和方式。√ 27.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会议审议。× 29.不同的提案主体,提出法律案的程序相同。× 30.主席团向大会提出的法律案直接交由大会会议审议。√ 31.一个代表团或者二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32.为了充分了解和掌握法律案的有关情况,听取提案人的意见和说明,专门委员会审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法律案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参加专门委员会会议。√ 33.代表团的审议形式分为代表团会议审议和代表团小组会议审议。√ 34.列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由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35.法律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 36.法律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人数的三分之二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