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
城市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提高
![城市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fa964f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b.png)
城市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与提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供电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城市供电系统在日常运行中经常出现各种故障,这些故障不仅给人们带来不便,还对城市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如何提高城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了当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限内,系统保持规定功能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稳定、可持续运行的能力。
提高城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可靠性分析。
1.分析城市供电系统的结构城市供电系统涉及到发电、输变电和配电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不同的设备、系统和工艺构成。
对城市供电系统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2.分析城市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城市供电系统不断运行,每个运行过程都会对它的可靠性产生影响。
分析城市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每个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提高城市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3.分析城市供电系统的故障模式城市供电系统经常会出现故障。
分析不同的故障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城市供电系统的问题所在,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二、城市供电系统可靠性提高1.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城市供电系统中的各种电力设备是维持供电可靠性的基石。
因此,必须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故障,增加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供电可靠性。
2.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城市供电系统的监控系统对于保证供电可靠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一个完备的监控系统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城市供电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故障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建立备用电源在城市供电系统遇到意外情况时,备用电源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一定的备用电源是提高城市供电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4.加强人员技术培养城市供电系统运行需要电力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47d26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d.png)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1 完善管理体系,措施的落实和考核
(1) 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
(2) 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3) 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4) 各变电站每月认真及时、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统计工作,按要求上报。
(5) 工区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并按季由专责人写出可靠性分析总结,及时向上级反映和研究存在的问题。
对无原因超时限者上报实行相应处罚。
2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故障率
(1) 采用新产品,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2) 认真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3) 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3 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减少对用户的停电
4 缩短停电时间,提前做好设备停送电准备工作
(1) 加强两票准备工作:
(2) 及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
(3) 实行双监护制,安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另外,利用微机管理两票也大大简化开票手续,提高两票的正确率,缩短操作准备时间。
浅析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措施
![浅析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cb0b8b8762caaedd33d454.png)
开环运行的环 网结构 。合理提 高传输线截 面积 , 从而提升输送容
量 。在变 电站 间设联 络线 ,加强转供 能力 。增加 1 0 K V开闭所 、 1 0 K V出线 回路 , 减小 1 0 K V线输 电半径 。
2 . 2提高带电作业的技术投入 。 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停 电检修 ,
浅 析提 高 电司 山西孝义 0 3 2 3 0 0 )
摘 要 :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 , 用户对供 电
质 量 的要 求越 来越 高 , 同时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电
力 系 统 不 仅 需要 提 供 充 足 、 持 续的 电能 . 还 应 该 满 足 安 全
2 2 0 K V及 以上 系统供 电能力影响大 。转换运行方式 、 检修设备将 影 响供 电 , 尤其 当重要器 件停运 时 , 会 引发系统输 电能力 的进一
步下降 。
2提 高供 电可 靠性 的措 施
提高供 电可靠性 , 需要各部 门的支持 、 协调与配合 , 加强 可靠 性管理意识 , 采用科学 的管理方法 。不仅需要严格遵守 国家相关
大力发展状 态检修技术 。在对供 电系统 网架改造时不可避免的需 要断 电作业 , 会 造成时户数 的减少 。所 以, 在安全性的前提下 , 积 极从事对带 电作业 的研究 , 减少供 电中断 的时 间。带 电作业 的工
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 的技术 能力 ,还要具 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
这 是技术性很高 的一项设备维护工程 , 包括带 电维修 、 带电测试 、 带 电检查等项 目。可 以通过综合分析 系统 中设备 的结 构特 征 、 工 作 状态 、 测试结 果 , 来判断设备需要 检修 与否 , 从而达到使 电力设 备 以尽 可能长的时间工作而不停运 的基本 目的。 2 - 3提升线路绝缘能力 。 采用可靠供 电设备。 由于环境 因素 ,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a5e97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f.png)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稳定、连续的电能供应。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能够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以下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一些方法:1. 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与电网的基础设施直接相关。
加大对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新的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和可靠性。
2. 优化电力系统运行管理:通过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调度,减少电力系统的事故发生和停电时间。
建立完善的调度管理系统,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包括变电设备、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等。
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4. 增加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增加电力系统的备用容量,包括备用发电机组和备用变电设备。
在突发的电力需求增加或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提供备用电源,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5. 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加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包括防止电力设备的盗窃和破坏,以及加强对恶劣气候条件下电力系统的防护措施。
有效的安全防护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6. 完善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和隔离设备:建立完善的故障检测和隔离设备,能够在设备故障发生时及时排除故障,并避免故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影响。
故障检测和隔离设备的完善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7. 加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合理规划和设计电力系统,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备的设置和布置。
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能够降低电力系统的故障率和故障恢复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8. 配备智能电网设备:引入智能电网技术,改进电力系统的监测、调度和管理。
通过智能电网设备的应用,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快速响应,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需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投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和检修、备用容量、安全防护、故障检测和隔离设备、规划和设计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
![浅谈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https://img.taocdn.com/s3/m/83f3957eec3a87c24128c4ff.png)
浅谈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可靠性一般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换言之,对用户供电连续性高,供电可靠性就高;如果供电经常中断,供电可靠性就不高。
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基本条件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停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不管是经济损失还是生活不便,都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
从供电企业的角度看,对用户少供电也会减少收益,可见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供电企业和用户共同的需求。
那么,有哪些因素影响供电可靠性,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1 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1.1 配电网结构配电网结构是指电源与用电负荷之间的连接关系。
配电网有多种结构形式,例如辐射型结构(放射型结构)、树干型结构、环网结构、网状结构和复合结构等。
每一种结构形式内又可再分为若干种,如辐射型结构有单一辐射型结构、双重辐射型结构、多重辐射型结构等。
以单回路树干型回路为例,这种结构可以看作有分支的辐射型结构,在同一回路馈线上有众多的负荷点,我们可以看到靠近回路根部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后面整条线路供电,这种结构供电可靠性较低,但其线路上开关电器数量少、投资省,所以也有广泛的应用。
单一辐射型结构是一路馈线只给一个负荷点供电,供电可靠性较单回路树干型回路有了较大提高,但线路和开关电器数量也增加了,所以投资会高些。
以上事例足以说明,配电网结构对供电可靠性是有显著影响的。
1.2 线路故障不难理解,配电网故障会引起停电,当然会影响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常见故障包括:(1)基础配电设备故障。
例如线路施工中接线不牢,线路和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出现接口断线或电缆烧坏现象,并造成停电。
(2)配电网短路故障。
譬如树木过于茂盛,以致靠近配电线路导线,在刮风下雨时树枝会挂在导线上引起短路,继而发生跳闸而停电。
(3)外力破坏。
可能是无意造成的破坏,如建筑或市政施工破坏线路,超高车辆也会碰坏线路;有意的破坏,如偷盗线路和设备行为。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提升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972abb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8.png)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与提升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分析方法和提升措施。
一、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供电可靠性指的是电力系统连续供应电能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产、交通、通信、医疗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所以供电可靠性对于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首先,可靠的供电保障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电力作为工业生产和商业运营的基石,企业的正常运行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
供电不可靠会导致生产停滞、交通瘫痪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
其次,可靠的供电保障了人民生活的便利。
在家庭中,人们需要电能来照明、供暖、烹饪等。
可靠的供电系统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最后,可靠的供电保障了国家的安全。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靠的供电系统可以确保通讯设备正常运行,保障国家的信息通信安全。
二、供电可靠性分析的方法供电可靠性分析是评估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过程,主要通过故障分析、负荷流分析和可靠性评价等方法来进行。
故障分析是供电可靠性分析的基础。
通过分析故障的类型、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等信息,可以估计系统的故障概率和故障时长,从而评估系统的可靠性。
负荷流分析可以帮助确定系统中潮流分布和电压稳定情况。
通过计算得到节点的电压和负荷的潮流分布,可以评估系统的负荷承受能力和供电系统的稳定性。
可靠性评价是对供电系统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统计方法,可以评估系统的可用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等指标,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依据。
三、供电可靠性提升的措施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规划建设、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等方面。
首先,规划建设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80f8b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0.png)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稳定、连续、充足的电力供应能力,保障电力的正常使用。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是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完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制订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电力系统调度控制系统,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发生。
二、优化电网结构电网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采用加压措施,通过压力升高改善电网结构,提升负荷容量,提高电力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对电力线路、变电站以及配电网的布局、建设和改造,进行优化调整,增加备用供电线路和设备,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三、提升设备质量电力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通过改进设备工艺和设计,完善质量控制和认证体系,有效提高设备的品质和信用度。
并通过科学化的设备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置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四、加强电力系统的维护保养加强电力系统的维护保养也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措施。
通过定期巡视、养护和检修,避免因设备老化、损耗等问题导致的故障发生,减少设备的损坏和失灵,延长设备的寿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对电网系统的影响。
对不同类型的故障情况,及时出台应急措施,有效避免因故障及其影响所产生的电力供应中断,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控,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先进的监控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电力设备、电力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故障的发生,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及提高措施
![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及提高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a0fffe5f61fb7360b4c65dc.png)
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及提高措施摘要:努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完成上级规定的可靠性指标。
不断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提高供电可靠率。
本文对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常见故障和原因,以及配电网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措施电力可靠性工作是定量反映电网供电能力、设备运行状况及电力生产全过程管理质量的现代化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双达标”、“创一流”的必备条件。
供电可靠性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体现供电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
由于配电网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威胁供电安全的不利因素较多,事故机率高;另一方面由于配电网的故障,使电力用户深受停电影响,也影响了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分析1.1网内结构存在差异1)大部分单位配网接线呈单电源放射性结构、具备互供能力的配电网络较少,线路能通过“N-1”的比例较低,存在网络薄弱、互供能力差的缺点,单个用户接火也需要全线停电工作。
2)同杆架设及交叉跨越多,而且高低压同杆架设,一回线路检修或处理故障势必造成多回路停电。
3)一些分支线路未用断路器与主干线联接,而用高压熔断器联接(分支线),且随着用户的发展,分支线路逐渐的增长,所接配电变压器逐渐增多,负荷逐渐变大,如有的分支线所挂的变压器多达10台以上,容量过大,这样在运行中常发生支线过负荷故障,引起停电故障。
1.2配电设备质量差1)配电网的设备有些较为陈旧、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电网的发展。
高压熔断器的质量较差,经常发生因高压熔断器损坏造成的故障停电。
2)跌落式熔断器故障:由于负荷电流大或接触不良,而烧毁接线点;或制造质量有问题,操作人员用力过猛而造成跌落式熔断器瓷体折断,或由于拉合操作不当而造成相间弧光短路。
3)柱上断路器故障:断路器分合闸时,由于操作机构或动、静触头故障合不上闸或分不开闸,造成拒合、拒分。
4)劣质绝缘子:在配网中存在着劣质的绝缘子或常年暴露在空气中,瓷体产生裂纹,因而降低瓷瓶的绝缘强度,当阴雨受潮后,即产生闪络放电,严重时使绝缘子击穿,造成接地故障。
浅析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浅析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https://img.taocdn.com/s3/m/9c90bd513b3567ec102d8ae2.png)
会 引起 配 电 网停 电。
1 . 3用户密度与分布用户密度是指每单位长度线路所接用户 数。 因用户 负荷 的不 同, 各回线路用户密度一般也不相 同。 在估计接线方式对供 电可靠 性的影 响时, 可取平均密度 。 按现行供 电可靠性统计指标 , 对同一接线方式 ,
发热的部位编号建档, 落实管理责任 ; 建立详细巡视记录 , 对查处的缺陷, 按 轻重缓急安排检修计划 , 并逐步消除; 做好防止雷击线路设备故障 ; 经常检 查防雷装置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锈蚀情况 , 检测接地 电阻、 密封开关、 变压器 、
关键词 : 配 电网; 供 电可 靠 性 ; 主要原 因; 措施
1 影 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 因素 1 . 1线路故障率及故障修复时间由于配 电网长期处于露天运行, 又具有 点多、 线长 、 面广等特 点。 配 电线路在运行 中经常发生跳 闸事故 , 严重影响配 电网供 电可靠性 。 不但给供 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而且还影响 了广大城乡居 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绝缘损坏、 雷害 、 自然劣化 或其他等原因造成。 ( 1 )绝缘损坏 是指高空落物 , 树木与线路安全距离不足等造成 的故 障, 与沿线地理环境有关; 一般认为绝缘损坏率与线路长度成正比。 ( 2 ) 雷害造成的故障与避雷器的安装情 况有关 ; 雷害故 障率大体上与避 雷器安装 率成反 比, 与避 雷器 自身故障率成正比。
电力行业供电可靠性分析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和提升方法
![电力行业供电可靠性分析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和提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36c6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a.png)
电力行业供电可靠性分析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和提升方法电力行业供电可靠性分析: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和提升方法电力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关系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国家安全稳定等诸多方面,因此,提升电力供电可靠性一直是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重点分析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以及提升方法。
一、关键因素1. 电力设备的可靠性电力设备的可靠性是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多数停电事件是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所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在设备质量和维护保养工作上加强管理,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2.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电力输配系统在长期运行中正常工作的能力。
系统可靠性受到电力设备的可靠性、人员操作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合理的电力系统规划、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完善的运维管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 供电能力与需求匹配度供电能力与需求的匹配度是电力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供电能力不能满足用户需求,频繁出现超负荷运行,那么电力供电可靠性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加强供需平衡,合理规划电力装机容量,确保供电能力与需求的匹配度是提高电力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二、提升方法1. 加强电力设备的质量管理优质的电力设备是保障电力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设备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型采购,同时加强对设备制造厂商的审核和监督,确保设备的质量达到要求。
2. 完善电力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定期的维护保养是确保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完善设备巡检、清洁和润滑等工作流程,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修复,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 推进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改造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
在电力输配系统中广泛应用智能监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的快速定位与恢复,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故障排除效率。
浅谈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
![浅谈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9267ea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4.png)
浅谈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高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是指供配电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向用户提供电能服务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便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加强供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供电设备是供配电网的核心部分,它们的正常运行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维护和故障排除,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设备,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工作。
采用先进的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预防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
实施智能电网技术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智能电网技术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供电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实现故障的快速恢复和无人值守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
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优化供电系统的运行和调度,减少供电系统的负荷和电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加强供电网的抗灾能力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如地震、台风、火灾等灾害和铁路施工、施工作业等事故。
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灾害防范和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提高供电系统的抗灾和应急能力。
供电网络的可靠性提高还需要加强用户的用电安全意识和节电意识。
用户在使用电能时应当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过度负荷和电器故障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影响。
用户应当提高节能意识,减少对供电系统的负荷需求,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
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加强供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实施智能电网技术,加强供电系统的抗灾能力,并提高用户的用电安全意识和节电意识。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实现供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改善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023151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改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供应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供电可靠性是衡量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对于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可靠性的措施。
首先,我们来分析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供电可靠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电设备的可靠性、输电线路的可靠性、维护与管理的水平等。
故障频率、故障恢复时间以及电力质量的稳定性是衡量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指标。
对于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分析,首先需要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修理,能够有效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如故障监测和预警系统等,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以便提前预防故障的发生。
输电线路可靠性的提高也是改善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方面。
在线路设计中,需要考虑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防止外界因素对线路的影响。
此外,在线路维护中,及时清理树枝、保持线路通畅,并强化巡线工作,对于减少线路故障具有重要作用。
电力系统的维护与管理水平也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建立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维护与检修的流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责任意识。
此外,加强对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监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有助于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除了分析供电可靠性问题,我们还要思考如何改善供电可靠性。
首先,可以采取双回电源供电方式来提高供电可靠性。
通过增加备用电源,当某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可以及时接管,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同时,还可以考虑采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将电源分散布置在各个区域,这样即使某一地区发生故障,其他地区仍能正常供电。
其次,加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也是改善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能够自动切换、控制设备,提高故障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b8f3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b.png)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方法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指系统连续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能力。
提高供电可靠性对于保障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和生产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几种方法:1.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指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可用性”、“可靠性”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估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通过提高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 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防止故障的扩大和恶化,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建设备用备用系统: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建设备用备用系统,包括备用发电机组、备用变电站、备用线路等,当主要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切换到备用系统,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
4. 完善电力调度控制系统: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负荷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减少供需失衡造成的故障和事故,提高供电可靠性。
5. 增加电力系统的冗余容量: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中,应考虑到系统的冗余容量,即在正常负荷情况下,系统容量应大于负荷需求,以应对突发负荷增加或发电设备故障等情况,保证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6. 提高故障处理能力:加强对电力系统故障的事前预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故障处理,防止故障扩大导致的供电中断。
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应对能力,缩短故障修复的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7. 统筹规划和优化布局:在电力系统的规划和布局中,应统筹考虑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环节,合理规划电源的配置和线路的布局,避免单点故障和系统的薄弱环节,提高供电可靠性。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需要从设备管理、系统规划、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加强维护管理、建设备用备用系统、优化电力调度等措施都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浅析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a673f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a.png)
浅析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电力系统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用户供电可靠性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能否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规模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用户供电可靠性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1. 电力供应中断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由于电力系统复杂性和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电力供应中断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呈现上升趋势。
这给用户的正常用电带来很大的不便,特别是对于一些对电力供应要求较为严格的行业,如医疗、通信等,尤为明显。
2. 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不均衡在一些地区,由于电力系统的老化、设备缺陷等原因,供电可靠性比其他地区要差。
这导致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给用户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3. 电力系统运维管理不规范电力系统的运维管理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关键,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电力系统的运维质量下降。
这给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改善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对策1. 加强电力系统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针对电力系统设备老化、设备缺陷等问题,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
通过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供应中断的风险。
2. 加强电力系统运维管理正确的运维管理是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基础。
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运维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同时,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和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故障发生。
3. 推动电力系统现代化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力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升级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关键。
可以采用智能电网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控制,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效率。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d7075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7.png)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随着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电力系统成为现代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供电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因此,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1.加强电力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升级改造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础, 在运行中需要不断保养和维护。
加强维护和管理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故障率。
同时, 研究开发新型电力设备、拓展新的技术应用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和调度控制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合理的调度和控制, 优化调度和控制能够有效地应对突发情况, 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 加强电力系统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提前预警故障状况, 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3.提高电力系统的备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电力系统需要备用能力, 以应对设备的故障或突发情况, 保证对用户的供电。
同时, 建设应急响应机制, 增强电力系统的灾害适应能力, 对电力系统的突发状况进行快速处置, 保证电力的供应能力, 这也是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4.加大对动力设备的研究和投入电力系统中的动力设备是保障整个系统运行的核心, 因此需要不断加大对其研究和投入, 提高动力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
例如, 对电网的改造和升级, 进行现代化改造, 增加动力设备的输入和输出能力, 使电力系统更加健康稳定地运行。
5.加强电力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预测与应对外部环境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而且往往是难以掌控的变量。
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变化, 必须加强电力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预测与应对。
例如, 通过对气象变化等因素的研究, 提前应对这些变化, 从而减少电力系统的风险。
综上所述, 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包括设备维护管理、调度控制、备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动力设备的研究和投入以及加强对外部环境的预测与应对等。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改善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266313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c.png)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改善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电力供应中断所带来的重大损失和不便已经成为了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因此,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为了分析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首先需要明确可靠性的概念。
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也就是电力系统不发生故障或停电的能力。
在分析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时,一般采用可靠性指标来衡量供电可靠性的程度。
1. 可用性指标(1)中断概率:中断概率是指电力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中断的频率。
这一指标可以通过统计历史数据得到,并与设计标准进行对比来评估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2)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电力系统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这一指标越大代表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越高。
2. 故障树和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和事件树是供电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工具。
故障树分析是指将电力系统中的各个故障事件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树状结构,从而推断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事件树分析则是根据发生故障的事件,预测系统的可靠性。
三、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改善方法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1. 多源供电系统设计传统的电力系统通常采用单一源供电,一旦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就会停电。
而多源供电系统则可以通过多个供电源,当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其他供电源可以继续为系统供电,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
2. 双回线供电设计双回线供电是指将电网的电力输入分为两条回路进行供电,当其中一条回路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另一条回路继续向系统供电。
这种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系统因单一回路故障而导致的停电风险。
3. 备用电源设备备用电源设备可以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迅速切换为供电源,确保系统的连续供电。
备用电源可以是蓄电池、发电机组等,根据系统需要进行选择。
4. 定期维护与检修电力系统的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
![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66e93dee06eff9aef807af.png)
( 制 定 并 完 善 停 电 公 告 制 度 , 强 供 电 企 业 与 用 6) 加
器 2 台 、 段 断 路 器 l 台 ) 新 建 开 闭 所 1座 。 通 过 配 分 4 , 网 自 动 化 系 统 , 现 县 城 1 V 线 路 在 线 监 测 、 方 控 实 0k 远 制 、 障 自动 判 断 、 离 、 复 功 能 , 现 以 调 整 和 变 更 故 隔 恢 实
工 作 3年 1次 , 样 既 可 有 效 延 长 设 备 使 用 寿 命 , 可 这 又
减少停 电时间 , 高供 电可靠性 。 提
通 过 认 真 分 析 影 响 用 户 供 电 可 靠 性 的 因 素 ,有 针 对 性 地 采 取 技 术 措 施 和 组 织 措 施 . 该 公 司 用 户 供 电 可 靠率 20 0 8年 完 成 9 .9 ,0 9年 完 成 9 .2 % , 好 98 % 2 0 99 7 较 地 满 足 了 全 市 工 农 业 生 产 和 居 民 生 活 对 电 力 的需 求 , 为 当地 经 济 发 展 做 出 了 应 有 的 贡 献 。 2 1一 l0 收稿 00O一2
理 规 程 》 求 , 保 护 校 验 改 为 6 年 1次 , 防 性 试 验 要 将 预
的 停 电 范 围 减 到 最 小 , 响 的 用 户 降 到 最 少 , 通 过 开 影 且
闭 所 将 主 供 市 区 的 1 0 k 赵 柏 站 与 3 V 李 店 站 的 1 V 5k 四 回 1 V 线 路 进 行 联 络 , 为 备 用 . 而 提 高 了 供 电 0k 互 从
送 电的情况 发生 。
( ) 大 电 网 改 造 力 度 , 高 供 电 可 靠 性 。 该 公 司 2加 提 近 年 来 结 合 两 网 改 造 . 对 辖 区 的 8座 3 V 和 2座 5k 1 0k 变 电 站 进 行 了 综 合 自 动 化 改 造 , 主 供 市 区 的 1 V 将 2座 变 电 站 l V 接 线 方 式 改 为 单 母 线 分 段 带 旁 路 母 0k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6794bc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b.png)
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分析与优化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供应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供电可靠性指的是电力系统24小时供电的能力以及对电力中断的响应能力。
当供电可靠性低下时,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大量的不便和损失。
因此,对电力系统中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与优化,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正常的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生活需求。
首先,需要对电力系统中的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
供电可靠性分析是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故障发生概率和补救能力等进行评估,从而确定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供电可靠性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可靠性指标的评估。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多种指标进行评估,如平均中断持续时间(MTTD)和中断频率指标(SAIDI、SAIFI等)。
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估电力系统在给定时间段内供电中断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衡量供电可靠性的好坏。
其次是故障分析与修复能力评估。
分析电力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如输电线路、变电站等)的故障发生概率和修复能力,可以帮助确定电力系统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故障发生原因和修复过程的分析,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效率和可靠性。
另外,还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特征和负载需求。
负荷特征指的是电力系统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负荷变化规律,而负载需求则是指用户对电力供应的不同要求。
通过对负荷特征和负载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电力系统的供电计划和容量配置,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在供电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供电可靠性的优化。
供电可靠性优化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策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水平,减少供电中断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供电可靠性优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设备可靠性的提升。
设备可靠性是指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的故障概率和失效率。
通过采用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的设备,以及建立设备维护和更新的计划,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的发生。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分析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7738e119e8b8f67c1cb9f9.png)
电, 但应在 规定 时间 内恢复供 电 : 二,O v 电网中任一 条架 空线, 其 lK 配 或任一 条 电缆 , 或变 电所中一组 配电变压器 发生故 障停 运时,O v 具备转移 负荷能 力 : lK应 其三 ,8 V配 电网砷 当一台变 压器或 电网发 生故 障时, 许部 分停 电, 30 允 并尽快 将 电 网中 完好 的 区段切 换 至邻 近 电 网恢复 供 电 。
1配 电网 供电 系统 可靠 的概 念 电力系 统可靠 性是指 电力系 统按可接 受 的质量标 准和所 需数 量不 问断地 向 电用户 供应 电力和 电能量 的能力 的量度 , 括充 裕度和 安全性 两个 方面 。 包 电 力系统可 靠性又 可分 为发 电系统 可靠性 、发输 电系统 可靠性 、输 电系统 可靠 性 、配 电系统 可靠性和 发 电厂变 电所 电气 主接 线可靠 性 。配 电系统 通常包 括
3电力系统可靠性的评价
电力系 统的可 靠性通 过一系 列概率 性指 标体现 。常 用的指 标分 为以下 几 类 : 指标 、 率指 标、持续 时 间指 标和 期望值指 标 。 靠性分 析要 以故 障 概率 频 可 为 中心, 这些概 率性 指标往 往 是以故 障对 电力 用户造 成 不 良后 果 的概率 、频
工 业 技 术
I ■
提高配 电网供 电可靠性的分析
张子超
( 东莞 市东城 供 电公司 东莞 )
[ 摘 要 ] 本文 通过 笔者 多年 的工 作经验 实 践, 主要 分 析 了供 电可靠性 及用 电系 统存 在的 问题 , 并且 提 出了要 强化运 行 管理 、落 实技术 措施 以及 强化 系统 管 理机 制 。提 高科 技 意识 , 保 供 电安 全稳 定 运 行 。 确 [ 关键 词] 电网运行 管理 保供 电 带 电作 业 供 电可靠性 分析 配 中图分类 号 :i 3 TT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9 4 2 1)6 04 一 1 10 — 1 ̄(00 3— 08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08T11:00:02.6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作者:安宗成
[导读] 摘要: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度不断增长,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国网四川射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电力事业关乎社会民生,在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背景下,对于电能的需求度不断增长,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系统中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导致系统结构十分复杂,很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安全隐患。
就提升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展开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予以实践。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引言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反映了供电企业的供电能力,是供电企业电能质量的具体体现。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
一旦停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1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电力设备自身的可靠性。
主要内容包括:供电回路,多电源以及环网等结构形式、设备质量情况、设备安装情况、设备自动化情况、供电容量和裕度、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动作准确性等等。
例如配电变压器所发生的故障(主要包括铁芯局部短路、铁芯烧毁等)会造成绝缘被破坏、线圈发生短路或者断线问题会造成对地击穿情况、分接开关触头被灼烧会造成放电问题等等;10kV真空断路器也是易发生故障的重要设备,其故障问题主要包括开断无法有效执行、关合不同期、三相不同期等等。
另外,配电线路的绝缘性能相对较差,一旦受到高压或者短时过电压的影响非常容易发生闪络或者击穿的问题。
除此之外,开闭所和配电室也存在着各种故障隐患,主要包括电缆进出线、中间接头故障等等。
电压互感器也常常会出现局部放电、绝缘劣化和接地击穿等问题,电流互感器常常会出现二次开路的问题,例如引线接头接触不良,一旦受潮绝缘下降就会造成接地击穿。
(2)配电系统不完善。
配电网的供电半径较大,并且导线的截面积较小,可靠性相对较差,一旦出现停电常常是成片大面积停电。
另外,配电系统相对不够完善,自动化处理事故的能力相对较低,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处理故障并恢复供电。
同时,人工数据采集技术能力相对较低,管理制度较为落后。
(3)工作人员的可靠性问题。
岗位人员所具有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设备的操作能力、设备的运行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维修检测能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电可靠性。
所以要加强岗位人员技术能力、职业素质、检测维修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4)配电系统所处的地理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周边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到低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
另外,配电网络的结构情况、配电网的性能以及管理水平、电源的容量等都会对供电系统可靠性造成影响。
2提升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加强电网改造力度,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
我国对于电网建设重视程度较高,在智能电网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如何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成为当前首要任务之一。
从电力系统角度来看,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贯穿于电网改造规划、设计和建造全过程,优先考虑供电可靠性,最后考虑电网经济性。
2.2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背景下,为了可以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应该大力推行状态检修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采用停电检修。
在当前电网改革背景下,电网检修如果长期采用停电检修,将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人们正常生产生活,所以可以通过应用免维护和可靠性较高的电气设备,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以往的周期性计划检修局限性较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设备运行需要,所以应该大力推广状态检修模式,根据设备设计运行情况和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设备是否需要维修,如果存在故障需要及时有效予以解决,确保电气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与此同时,带电作业可以在不断电的前提下进行检修和维修,技术性较强,但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威胁,所以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
2.3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对现有配电网进一步改造和升级,应用现代化技术,提升配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以便于出现故障问题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并将故障区域隔离,避免对正常部件产生影响。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判断故障位置,缩短寻找故障时间,将故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降低对配电网整体的影响程度。
在此基础上,配备一支高素质的维修队伍,可以将故障检修和解决时间进一步缩短,为后续的状态检修提供有效依据,促使配电网灵活配置资源,提升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2.4提升线路绝缘性能
由于架空线路自身特性,长期暴露在野外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导致线路绝缘性能下降,进而出现线路故障,不仅影响到正常的供电,还会加剧运营成本。
所以,应该正确看待绝缘性能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提升输电线路绝缘水平,从而降低绝缘组织损坏,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3提升电力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组织途径
3.1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提升管理人员管理意识
首先,提升电力系统可靠性,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网络,促使管理人员可以养成良好的管理意识,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工作,贯穿于生产和管理全过程中。
管理人员需要正确看待自身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在掌握一定文化水平的同时,可以深入生产各个环节,更为充分掌握操作方法和管理软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所以,应该聘用具备过硬专业能力的人才,负责可靠性管理网络的正常运行,对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较为深远。
其次,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是一个整体,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
所以,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及时共享信息,获得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促使可靠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所以,还应该选择合理有效的技术手段,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确保可靠性管理网络得以顺利构建。
最后,电力企业需要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国家规定,建
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组织管理水平,明确相关负责人的权责所在,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切实提升可靠性管理水平。
3.2强化停电检修管理
停电检修尽管有很多的弊端,但是也不可完全否定此种检修模式的运用,在特定情况下仍然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应该合理安排每次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综合考虑施工情况,制定检修方案,确定需要使用带电作业模式或是停电作业模式。
在此基础上,协调各个部门配合,尽可能减少停电检修频率; 提升供电可靠性分析力度,并不局限事后可靠性统计分析上,选择合理的指标计算,提升系统运行监控能力,提升可靠性管理水平。
3.3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力度
提升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应该提升运行维护管理力度,配备专业的故障抢修队伍。
在运行维护管理中,综合考量天气因素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深入到各个环节,以便于解决电气设备中的缺陷问题。
输电线路需要提升运行维护管理力度,如果是外力破坏需要加强控制,制定预防控制方案,配备维护检修队伍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理人员,尽可能避免电气故障对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产生不良影响。
4结束语
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特别是低压配电系统更是和直接用户紧密相连,其运行可靠性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提高用户供电是供电企业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只有高质量的管理才能产生高水平的供电运行。
因此,需要供电企业能够正视自身职责所在,选择合理检修模式,配备专业维修人员,以便于及时有效处理其故障问题,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伍晓兵.供电系统中供电可靠性的技术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2010(12).
[2]刘明侠.影响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主要因素分析[J].通讯世界,2017(18).
[3]袁梦刘玥萱李帅宁等.提高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J].科技资讯,2018(01).
[4]陈静.低压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估及预测[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
[5]裴蕾孙永东.探析低压配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J].科技资讯,2014(12).
[6]郭颂东.低压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