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综述+文档

吞咽障碍综述+文档
吞咽障碍综述+文档

脑性瘫痪吞咽障碍的诊治进展

何金华综述张惠佳审校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长沙 410007

吞咽障碍是脑性瘫痪重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伴有构音障碍和摄食困难,难以实现言语交流。文献报道各种类型脑瘫58~86%患儿合并吞咽障碍[1-3], Calis等研究发现严重痉挛型脑瘫仅1%没有吞咽障碍[4].由于吞咽困难易于导致较多不良预后,如吸入性肺炎、脱水、胃食道返流、营养不良等各种并发症,甚至可造成生命危险,影响脑瘫康复,因此强调对脑瘫患者吞咽困难早期诊断、早期评定、早期治疗,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1正常吞咽及吞咽的神经生理机制

1.1 吞咽生理过程:正常吞咽从功能上可分4个阶段: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准备期是咀嚼食物,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适合吞咽的食团。口腔期是舌体依次从前向后把食团推送进入咽部之前的过程。几乎同时,软腭开始抬高,舌后部下降,舌根前移,食团进入咽部[5]。食团在口腔传递的时间应在1—1.25s[6]。咽期是指食团从进入口咽部到通过食管上括约肌(UES)进入食管的这一阶段。这一过程可分解为几乎同时发生的几个顺序紧密协调的动作:软腭上提、舌骨上肌群收缩将舌骨前上提、喉上提、声带内收关闭、会厌盖住喉入口、杓状软骨内向运动关闭喉前庭,舌、咽缩肌收缩,环咽肌打开,加上重力使食团通过环咽肌进入食道,然后喉、咽结构复位,重建呼吸道,整个过程需要0.75—1s[6]。因此这一阶段必须快速、有效,使呼吸仅有短暂中断而防止食团进入气道的过程。食管期是指食管以蠕动运动把食团从UES沿食管向胃部移送的阶段,约需8—20s,该期不受吞咽中枢控制,主要由平滑肌和横纹肌的收缩产生蠕动[6]。

2脑瘫吞咽障碍的病理

2.1吞咽障碍的定义: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与吞咽有关的中枢部位或神经损伤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各种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口咽、食管吞咽障碍两种类型,脑卒中主要表现为口咽期及食管期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患者不能顺利完成吞咽过程并保护气道,因此也称为转移性吞咽障碍[7]。

2.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2.1口阶段异常:面肌及舌肌瘫痪、舌感觉丧失可引起唇闭合异常,口腔流涎,影响咀嚼和食团形成,口内滞留,口期吞咽延迟或无吞咽;舌不能与硬腭形成封闭腔,食物从口角流出或提前溢入口咽喉而误吸;舌前2/3运动异常,可导致食团的抬举、形成和推进困难,舌来回做无效运动,食物滞留于口腔一侧或溢出,而不能送到口腔后部,表现为反复试图吞咽动作,咽启动延迟或困难,或分次吞咽[7]。

2.2咽阶段异常:咽肌无力可造成该侧食物残留,咽缩肌不能将食物充分挤压通过咽部导致咽部滞留;舌后部力量减弱使舌将食团推入下咽部的力量大大降低,咽阶段延长;咽喉部感觉减退,或咽肌运动紊乱或收缩力减弱,导致食团到达腭咽弓的前部时不能触发吞咽称作吞咽反射延迟或缺乏,吞咽触发延迟2s或任何时间的延迟导致误吸均属异常[6];喉前向运动减退、环咽肌功能障碍可造成梨状窝滞留;喉上抬差或延迟是误吸的最常见原因。UES顺应性降低和打开不全导致吞咽后咽部食物滞留和误吸,患者主诉食物梗在喉部。咽推进力量的减弱导致食团介导扩张UES的力量减弱,或UES放松和咽推进力不协调也会出现吞咽障碍[8]。渗透是指食物或液体侵入气管,但未进入到真声带以下的气管;误吸是指食物或液体侵入真声带以下气管,是吞咽障碍最重要的并发症;沉默性误吸是指食物或液体侵入真声带以下气管而不出现咳嗽或任何外部体征[6]。

2.3食管阶段异常:由于食道上段括约肌松弛导致咽期停滞物吸入延迟,食管蠕动无力导致食物在食管哽咽等[9]。

3吞咽障碍的诊断及检查

2.1病史及问诊

①了解患儿脑瘫的类型;②询问患儿父母了解患儿饮食情况,如进食的种类及数量,进食是否需要帮助及帮助的方式;进食速度是否变慢,进食是否容易疲劳;吞咽后是否咳嗽及哽咽情况;食物是否停留在口腔内、舌根处、喉头处或胸部。③检查患儿体重,分析患儿是否有营养不良及脱水等④检查患儿体格发育、认知能发育及运动能发育情况。

2.2临床功能检查评估方法

①电视透视检查吞咽研究[10],该检查可以精确定位钡剂聚集的部位,误吸是否发生,误吸的时间和严重程度,误吸的机制,呼吸并发症的危险程度叭发现吞咽反应延迟或缺乏,咽收缩减弱(预示高度误吸危险)等来研究吞咽的口、咽阶段的病理生理状况,并测量一些参数如食团通过时间,吞咽反射的延迟时间,吞咽时间的延长等,并对安静误吸有较高使用价值。因此电视透视检查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吞咽困难的金标准。②吞咽放射学检查:可以详细观察和研究与吞咽有关的各解剖结构的运动和食物运送的全过程,常用的放射学检查方法有2种:视频X线透视检查法和射线活动摄影术,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由于能完整记录钡剂通过咽部的全过程,因此,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进行咽部X线动态造影检查是诊断吞咽障碍的首选和基本的方法[11]。③纤内窥镜检查:该检查使用光纤内窥镜经过口腔或鼻腔,能够直观地获得吞咽过程中的解剖、咽部结构的活动性和感觉障碍等信息,不仅能够敏感地检测软腭及声带的功能、吞咽前后的误吸情况、吞咽后残留的程度和位置以及咽喉部的感觉[12],还可用于监测不同治疗方法和喂饲技术对患者的影响。其主要缺点是对口期和食管期吞咽过程的研究价值有限[13]。④脉冲血氧定量法:该方法是基于误吸可以导致水。⑤肌电图检查脑瘫患儿吞咽障碍是一种完全非侵入性方法,对人体没有危害,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的检测吞咽障碍的方法,但是此种方法检查不能明确食物停滞的部位,故不能作为吞咽障碍评估检查的金标准,但是可以作为咽障碍检查筛查方法[14]。⑥其他的检查方法:如超声波是观察咽下时舌运动的好方法,吞咽压力测定、闪烁照相、核素扫描等均是很好的方法,但由于具体工作比较烦杂,在临床上很难实现。

3吞咽障碍的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是治疗吞咽障碍的根本目标。吞咽障碍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道感染疾病[15-16],营养不良,脱水,体格发育落后[17-22],以及还有可能出现目前研究尚未非常明确的并发症如:智能及运动发育落后,情感创伤及心理抑郁等。吞咽障碍肺部疾病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是由于防御机制失衡及食物和分泌物的吸入导致,防御机制包括咳嗽和粘液纤毛作用,淋巴清除与细胞免疫防御等。肺部主要并发症是吸入性肺炎、中毒性吸入综合征及细菌感染。较差的口腔状态和健康状态,口腔护理依赖性和口腔喂养是增加导致性肺炎的危险行性;然而喂养建议的运用可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危险。营养不良及脱水在吞咽障碍患者中是非常常见,然而胃肠外营养对两者均有非常重要影响。尽管吞咽障碍和营养不良及脱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吞咽障碍对营养不良及脱水确切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4吞咽障碍的治疗

4.1.功能恢复训练:①面颊、唇等吞咽相关肌群的功能训练: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措施,可用指间扣击、冰块击打唇周、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抗阻力运动、按摩等。领运动可促进咀嚼所需要的转动运动,唇运动可以改善食物或水从口中漏出。②促进舌的运动:让患者舌作水平、后缩及侧方主动运动和舌背抬高运动,并用勺子或压舌板给予阻力,但是往往因为患儿年龄小或者认知能低下,难以与治疗配合。③感觉刺激:常用的有冷刺激、触觉和压力刺激。④吞咽反射调节:以憋气反射调节和吸吮反射调节较常用,年长儿童可予此方法训练。⑤声带内收训练:通过声带内收训练以达到屏气时声带闭锁。⑥喉上提训练:其目的是改善喉入口的闭合能力,扩大咽部的空间,增加食管括约肌开放的被动牵引力。⑦咽收

缩训练:该训练的目的在于改善咽闭合功能,提高咽的清理能力。⑧空吞咽:为了使[述功能恢复训练过渡到复杂的吞咽模式,每次治疗之后都要做吞咽动作,有吸入危险的病人则做空吞咽动作,因为改善吞咽功能最重要的训练就是吞咽。⑨颈部的活动度训练:活动颈部,增强颈部肌力、呼吸控制、舌的运动和喉头运动,利用颈部屈伸活动帮助患者引起咽下反射,圆滑的抬高喉头,防止误咽。⑩呼吸道的训练:呼吸训练:深吸气一憋气一咳出,目的是提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误咽;咳嗽训练:努力咳嗽建立排出气管异物的各种防御反射。

4.2进食调节:①进食的体位[l0l: 儿童神经儿科学专家VW对1例脑瘫患儿进行了电视透视吞咽检查,检查时患儿分别采取头向左右两侧偏斜及后仰的坐位姿势。在头左倾斜位置喂养时,患儿出现咳嗽及哽咽情况最少,而口腔期及咽期食物传递延迟。在颈部伸直坐位喂养时,发现少量的吸入物进入呼吸道,提示脑瘫患儿应该采取颈部屈曲坐位喂养,而在头左倾斜坐位喂养同类食物时可进一步减少食物吸入的发生。对于部分痉挛型脑瘫患儿取仰卧位,适当增加头部高度,使头部与髋关节呈屈曲状态,抑制患儿伸展模式,故吞咽障碍是进食的体位非常重要的。②食团入口的位置:食团入口后放置的位置应利于舌头的感觉和传送,这对增加吞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很有帮助。③食团的性质:宜选择密度均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不在粘膜上残留的食物,一般先用胶冻样食物进行训练(如果冻),逐渐过渡到糊状食物。④注意进食口腔的控制方法:一是从患儿的头后方调节口腔功能,手从患儿的头后部伸向患儿的面颊部,拇指放于患儿的下颌关节,食指放于下颏与下唇之间,中指放在颏下,肩部及前臂在患儿的后头部予以支撑,同时控制头部的姿势。第二种方法是将左拇指纵向抵在患儿下颏与下唇之间的部位,食指放置患儿右下颌关节,防止其颜面扭向一侧,然后将中指、无名指弯曲过来放于下颏部的下方。上述两种方法是通过拇指的活动来控制口的闭合,向上轻推可促进闭口,向下稍用力诱发患儿张口,抑制下颌骨的前突,颏下三指可抑制下颌骨的退后,从而抑制稀薄食物溢出和返流导致呛咳等。⑤指导进食模式,如吸吮模式,用杯饮食模式,用勺进食模式的控制方式,咬与咀嚼的模式控制方法等。⑥加强口腔护理,减少进食误吸的合并症危险。

4.3物理治疗:予因斯布鲁特感觉运动激动剂及调节剂治疗脑瘫患儿口腔运动功能低下,主要是通过增强舌的在口腔的活动及吞送食物和稳定颌骨的功能[23]。口腔内防治治疗器具分阶段性治疗1年后,患儿功能性摄食技能及生长发育发生显著变化[24]。对脑部病灶采用的碘离子导人法、超声波疗法等,以及对舌咽部肌群采用的理疗。近年来,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吞咽障碍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学家的关注。研究表明电刺激可兴奋咽喉部肌肉,防止失用性萎缩,减轻肌肉挛缩;通过反复刺激兴奋大脑的高级运动中枢,实现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促进新的中枢至咽喉运动传导通路形成。Burnett等[25]发现同步电刺激甲状舌骨肌,可以帮助吞咽时喉部上抬。Shaw等[26]利用VitalStim治疗仪电刺激治疗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获得进食功能的改善。但是电刺激的吞咽康复效果尚有争论,且刺激的参数(如电刺激的幅度与频率)、刺激最适宜位置以及病种的选择需要更进一步研究[27]。CRARY等[28]采用sEMG 生物反馈治疗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大多数患者的吞咽功能。

4.4外科治疗:促进食团通过的方法如插人旁路管、食管上括约肌切开术、食管内机械性栅栏、代偿性喉一舌骨一颊固定术、食管上下括约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法等。预防吸人的方法如将声带向中间位移、会厌向背部位移、呼吸与进食道路分开术、喉切除术等。

4.5中医治疗:吞咽障碍,由中风所引起,属中医学喉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标为风火相煽,痰痪雍阻经络。治当充脑益髓,通经活络,调养气血,开关启闭。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可迅速改善脑细胞功能,激活上行脑干网状结构系统,促进受损神经细胞苏醒,恢复咽部的神经支配,以完成各种不随意运动[29]。中药治疗:王秀杰[30]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吞咽障碍者,体弱年龄较大可用:黄茂、桃仁、地龙、川芍、节蔚蒲、桔梗、胆星、天麻、焦白术、甘草、水蚝各109,亦有较好疗效。中医针灸

方面对吞咽障碍的治疗临床研究重点在脑中风方面,取得较多临床疗效,如:刘孔江等[31]运用咽三针(廉泉穴及廉泉穴左右旁开0.5寸的2个穴位)、凤池、神昏及劳宫等穴位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王强[32]四颈针取廉泉、夹廉泉;项针取哑门、风池(双)、黔风(双);舌针取聚泉、金津、玉液、津旁、液旁等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效率达100%。赵长泉等[33]渺用涌泉、太冲、内关、天突、人迎、帕中、百会,CZ一C6夹脊穴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效率达92%。故目前针灸治疗脑瘫患儿吞咽障碍,医务人员正在积极临床探索之中。

吞咽障碍是脑瘫患儿重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它可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命生活质量,故科学的对其早期诊断、评定,结合多种综合治疗手段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等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Dahl M,Thomessen M,Rasmussen M,Selberg T. Feeding and nutritional

characteistics in children with moderata or severe cerebral .Acta Paediatr 1196;

85:697-701.

[2] Fung EB,Samson-Fang L,Stallinggs VA,Conaway M,et al. Feeding dys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growth and health statu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sly. J Am Diet Assoc 2002;102:361-73.

[3]. Stallings VA,Charnery EB,Davies JC,Cronk CE. Neutrition related growth failure

of children with quadriplegic cerabral palsy. Dev Med Child Neurol 1993;35:126-38.

[4].Calis MD,et all,Dysohagia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generalized cerebral pasly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Developmental medicine & Child Neurology. 2008,50:625-630.

[5]Butcher RB II.Treatment of chronic aspiration as a complic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J].Laryngoscope,1982,92:681-685.

[6]汪洁.吞咽的生理机制与卒中后吞咽障碍[J].中国卒中杂志,2007,3:200-205.

[7]Hila A,Castell JA,Castell DO.Pharyngeal and upperesophageal sphincter manometry

in the evaluation of dysphagia[J].J Clin Gastroenterol,2001,33:355—361. [8]Perie S,Coiffier L,Laccourreye L,et al.Swallowing disorders in paralysis of the lower cranial nerves:a functional an analysis[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9,108:606—6I1.

[9] CHEUK-WING FUNG,et al. Video-?uoroscopic study of swallowing in children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Pediadtric International 2004,46,26-30 [10].Cheuk-Wingfug,Pek-Lankong ,et al. Video-fluoroscopic study of swallowing in

children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Pediatrics International.2004;46,26-30.

[11]朱昭环,周轲,肖峰等,正常吞咽及吞咽障碍咽部X线动态造影观察.现代医药卫

生.2009;25(2):173-174..

[12] Leslie P, Carding PN,W ilson JA.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ysphagia[J]. BMJ, 2003, 326: 433-6.

[13] Ramsey DJ, Smithard DG, Kalra L. Early assessment of dysphagia and aspiration

risk in acute stroke patients[ J]. Stroke, 2003, 34:1252-7.

[14] T. Ozdemirkiran,Y.Secil,S.Tarlaci,et al. An EMG screening method (dysphagia

limit) for evaluation of neurogenic dysphqgia in children above 5 years o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ngology 2007;71:403-407.

[15]Field D, Garaland M,Williams K,Correlates of specific childrenhood feeding

problems J Paediatr Child Health 2003;89:299-304.

[16].RogersB,StrattonP,MsallM,et al.Long-termmorbidit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racheala spiration in adults withSevere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m J Ment Retard 1994;98: 490-98

[17]DRANE DL,LOGEMANN JA,Acritical evaluation of rhe evidence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ype of feed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PEDTSTR PERINAT EPIDEMIOL.2000;14:349-356.

[18]MCHORNEY CA,ROBBINS J.The SWAL-OOL and SWALCARE outcome tools for

dysphagia.Rockville,ASHA.2005.

[19]CHEN ay,frankowskI R,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dysphagia-speccific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 for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The M.D.Anderson dysphagia inventory.ARCH OTOI 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1;6:127(7):870-876.

[20]WOISARD V,ANDRIFUX MP,PUECH M.Validation of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er for

swallowing-sidorders(deglutition handicap index).REV LARYNGOL OTOL RHNOL.2006;127:315-325.

[21]EKBERG O,HAMDT S,WOISARD V,ET AL.socialand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dysagia:

Its impact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DYSPGAGIA.2002;17:139-146

[22].Motion S,Northstone K,Emond A,Stucke S,GoldingJ.Early feeding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weight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Dev Med Child Neurol 2002;44: 40(R)C43

[23] P.Basar,S.Yilmaz and H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4778987.html,e of an Innsbruck sensorimotor activator

and regu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motor dysfuntional :single case repo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2003,26(1):57-59.

[24]Hubert Haberfellner,MD,Skill and growth after one year of intraoral appliance

therapy in moderately dysphagic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Dysphagia.2001;

16:83-96

[25] BurnettTA,Mann EA, Stoklosa JB, eta.l Self-triggere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uring swallowing[J]. JNeurophysio,l 2005, 94(6): 4011-8. [26] Shaw GY, Sechtem PR, Searl J, et a.l Transcutaneous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VitalStim) curative therapy for severe dysphagia:myth or reality[J].Ann OtolRhinolLaryngo,l 2007, 116: 36-44.

[27] SuiterDM,LederSB,Ruark JL. Effects ofNeuromuscular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SubmentalMuscle Activity[ J]. Dysphagia, 2006,21: 56-60.

[28]CRARY MA,Carnaby GD, GROHER ME, et al. Functional benefits of Dysphagia Therapy

Using Adjunctive SEMG Biofeedback[J]·Dysphagia,2004,19:160-164·

[29]刘悦,凌方明.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I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24(6):373一374

[30]王秀杰,陈伊.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吞咽困难48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1999,

15(9):12.

[31]刘孔江,赵扬咽三针治疗中风吞咽困难76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6):361.

[32]王强.颈项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89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0):621.

[33]赵长泉,张月峰.开窍降逆针刺治疗吞咽障碍13例[J].中国针灸,2001,21(10):586.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及体位指导.doc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及体位指导 近年来,随着脑中风患者的增多,吞咽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一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家属熟知,那么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些吞咽障碍患者的喂食方法、饮食质地以及进食过程中的体位。 吞咽障碍患者常因进食困难,摄入的营 养不足,常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选择什么 样质地的食物、多少量、进食餐具及方法 都显得至关重要。 饮食指导 图 2 吞咽食物金字塔 1 图 1 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 饮食分类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管理,首 先我们要确定该患者是否要插鼻饲管维持 营养,然后考虑经口进食是否要作体位和 食物性状改变等代偿方法,如果吞咽器官 生理功能异常还要考虑是否需间接训练及 吞咽手法的介入,最后可直接进行进食训 练。

首先谈谈食物如何选择与调配。首先保证先易后难,先为患者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密度均一,有一定硬度,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的特性。对吞咽障碍患者,尤其是口腔期吞咽障碍者使用食物增稠剂可以让食物减慢流速,安全通过咽喉,降低误吸。图 1 是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 版)中推荐的食物特点 [1]。 日本学者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将其分级,形象地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列出不同级别可选择的食物,见图 2 。 最后来说一下在饮食中常用到的增稠剂它被用于治疗性进食的食物调配,可使食物质地均匀爽滑,可用于开水、汤、牛奶、果汁、中药等不同饮品快速增稠,减少呛咳,以达到安全进食,降低误吸风险的目的。此外,增稠剂还用于吞咽障碍临床评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测出适合患者的粘稠度。用于吞咽造影和咽腔测压。饮食制作 搅拌机搅拌食物制作浓稠食物方法: 把所需食物混合,用搅拌机搅碎,调制成 各种粘稠度的流质食物 餐具选择 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尽量选择适宜、 利于顺利进食的餐具进食,可按下面要求 选择餐具: 给患者喂食,应选用羹面小、浅,柄长 的匙羹,方便喂食。抓握能力弱的患者可 选用手柄粗的餐具,便于抓握稳妥。 体位指导 图 3 正确进食体位示意图 1、正确体位: ① 能坐起来的患者,尽量在坐位下进食。 ②不能坐起来的患者,一般至少采用 30°半 坐卧位,头部稍前屈,以健侧吞咽。禁 忌平躺位进食。 ③ 吞咽时避免仰头,有必要,则指导患 者稍使用低头姿势吞咽。 2、控制进食速度与每口进食的量。 要叮嘱患者吞咽每口食物结束后再进行下 一口食物的进食,并且控制每口进食的分 量,不宜过多。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记录表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 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科室:住院号:联系电话: 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发病日期: 主观资料(S): 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疼痛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的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哽噎感 □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其它神经疾病__________________ _ □认知障碍 □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疗/放疗 □误吸/吸入性肺炎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的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有 症状的发生:□突然□逐渐:开始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 症状:□进食固体差□进食液体差□疲劳时差□口腔期出现症状□导致体重减轻□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资料(O): 意识水平:□清醒□嗜睡□昏迷 认知-语言情况:□需更进一步评估□不需评估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完整□缺失 咳嗽:□强烈□弱□缺失 咳嗽反应时间:□马上□推迟 清嗓:□强烈□弱□缺失 清嗓反应时间:□马上□推迟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发病日期 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 ): 意识水平:?清醒 认知—语言情况:?需要 ?不需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反射:?完整 自主咳嗽:?强烈 咳嗽反应时间:?马上 自主清嗓:?强烈 清嗓反应时间:?马上 声音质量:?沙哑 唇运动:?不配合 ?配合 ?

舌运动:?不配合 既往疾病史:?配合?伸舌 a b c d 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或其他呼吸道问题 ?舔上唇 a b c d e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舔下唇 a b c d e ?哽噎感 ?舔左 a b c d 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舔右 a b c d e ?其他神经疾病下颌运动:?不配合?认知障碍?配合?下垂 a b c d e ?手术史 ?咀嚼运动 a b c d e ?化疗\放疗史软腭运动:?不配合?误吸\吸入性肺炎?配合?提升 a b c d e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他影响吞咽的情况 ?咽反射 a b c d e ?其他语言:?构音障碍?失语症?无异常 ?需进一步评估 进食检查: 进食场所: 进食体位:躯干位置头部位置 食物选择:□冰块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水(稀流质)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浓流质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糊状食物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固体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其他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一口量(ml): 食物放入口中位置:

吞咽姿势: 吞咽时间: 吞咽动作: 喉活动度: 误吸后咳嗽力量: 口腔残留/量: 食物反流: 咽部残留感: 吞咽后声音变化: 咳出的痰中是否带有所进食的食物:饮水试验:□Ⅰ□Ⅱ□Ⅲ□Ⅳ□Ⅴ 吞咽障碍的分级:□1级□2级□3级□4级 评估(A): □病人没有临床误吸的症状和体征 □病人存在明确的临床误吸体征 □病人存在(□严重□中等□轻微)的口腔期吞咽困难 □病人存在(□严重□中等□轻微)的咽腔期吞咽困难 □其它: 预后(选一项):□很好□好□一般□差 影响因素: 计划(P): 1.□不能经口进食,改变营养方式; □不能经口进食,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纤维电子喉镜吞咽检查(FEES) □改良的吞咽造影检查(MBSS)□不能经口进食,在天内重复临床评估 □能经口进食以下食物: □冰块□水□浓汤□稠的液 体□混合物 2. □需要进行吞咽治疗次/周,持 续周,目标如下: □增加口腔吞咽的运动功能 □增加病人吞咽过程中的气道保护功能 □增加咽的功能 □提供给病人或照顾者安全的吞咽技巧 □其它: 2.病人及其照顾者的教育: □根据治疗提供了建议与教育 □其他: 治疗师签名: 评估日期:

完整版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

推荐: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 标签:吞咽困难评估量表卒中康复分类:卒中单元2009-05-14 23:54 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 量表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10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 程度越低,10分表示正常吞咽。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 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 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 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 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 51?2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 6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 7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 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 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 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 疗效判定标准: 大于等于9分:基本痊愈;提高6?8分:明显好转;提高3?5分:好转; 1?2分:无效。 量表2:洼田饮水试验。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 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1级 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2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3级以上 量表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该表提出3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 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1?6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6级为正常。 评定条件:帮助的人,食物种类,进食方法和时间。 1 级:任何条件下均有吞咽困难和不能吞咽; 2 级: 3 个条件均具备则误吸减少; 3 级:具备2 个条件则误吸减少;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表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记录表 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科室:住院号:联系电话: 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发病日期: 主观资料(S): 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疼痛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的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哽噎感 □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其它神经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 □认知障碍 □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疗/放疗 □误吸/吸入性肺炎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的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无/有 症状的发生:□突然□逐渐:开始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 症状:□进食固体差□进食液体差□疲劳时差□口腔期出现症状□导致体重减轻□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资料(O): 意识水平:清醒嗜睡昏迷 认知-语言情况:□需更进一步评估□不需评估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完整□缺失 咳嗽:□强烈□弱□缺失 咳嗽反应时间:□马上□推迟 清嗓:□强烈□弱□缺失 清嗓反应时间:□马上□推迟 声音质量:□沙哑□带呼吸声□湿润 唇运动:□流涎a b c d e □唇拢a b c d e □唇缩a b c d e□鼓腮a b c d e 下颌运动:□下垂a b c d e□咀嚼运动a b c d e 舌运动: □伸舌a b c d e □摆左a b c d e □舔上唇a b c d e □摆右a b c d e □舔下唇a b c d e 软腭运动: □提升a b c d e□咽反射a b c d e 语言:□构音障碍□失语症

吞咽功能障碍考试试题(答案)

2017年第一季度康复医学科护理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日期 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60分) 1.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能由(口腔到胃)的过程。常发生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人群。 2.吞咽障碍除影响患者的正常食物摄入、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外,还可引起(呛咳)、(误吸),发生肺感染。 3..进食体位:调整摄食姿势(患者可先尝试30°仰卧、颈部前屈的姿势),半坐位:30-60°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坐位:身体坐直,稍向前倾约(20 )°,颈部稍向前弯曲,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 4. 食物:调整食物形态(避免进食干、黏食物,应采用稠厚流质),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糊)状食物,如香蕉、蛋羹、豆腐等。 5. 食具开始选择(小而浅)的(长柄)勺子。 6.食物在口中的位置: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或(健侧颊部)以利于吞咽。 7.一口量:正常人约(20 )ml,患者一般先以少量试之(1-2ml),然后酌情增加3ml、5ml、10ml......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2口,速度不宜过快,进食时间持续( 30min )为宜。 8.代偿性训练:( 侧方吞咽)、(空吞咽)、(交替吞咽)、(点头样吞咽)、(重复吞咽)(低头吞咽)、用力吞咽。 9.随意性咳嗽:有意识性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嗽出来。 10..痰多患者,先清理(呼吸道)再进食。 11.有义齿的患者,进食时应先(佩戴上)再进食。 12.口腔感觉差者,食物送入口时,可适当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有助于(刺激感觉)。 13.如患者有认知障碍,可适当给予(口令提示)。 14.如患者吞咽固体食物有困难时,同样不能咽下(大粒)的药片或胶囊。 15.餐后保持舒适的半卧姿势或坐位(30~40 )分钟。

吞咽障碍

第四章吞咽障碍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二、分类: (一)按有无解剖结构异常 依据解剖功能结构的变化情况,吞咽障碍可分为功能性吞咽障碍和器质性吞咽障碍两类。 1、功能性吞咽障碍由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肌病等引起运动功能异常,无器官解剖结构改变的吞咽障碍。 2、器质性吞咽障碍是口、咽、喉、食管等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吞咽障碍 (二)按发生部位 1、口咽吞咽障碍患者引发吞咽动作时较费力,通常认为颈部是存在问题的部位。 2、食管吞咽障碍可能的发生部位多在近端和远端食管,分别称为“高位”和“低位”吞咽障碍。 第二节吞咽相关的正常解剖 一、口腔 口腔是吞咽器官的起始部分,口腔前部为口唇,唇部以口裂为界与外界相通,后经咽颊与咽部相通,侧面为脸颊,上壁为上齿列、硬腭、软腭,下壁为下齿列、舌头、口腔底 2 咽部 咽部上方通鼻腔,前上方通口腔,下方通喉部、食管,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组成部分,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咽:鼻后孔上端至腭垂根部间的区域。中咽:上接上咽,下在舌骨高度接下咽,前在咽颊处通口腔。下咽:从会厌前段向下渐细,在环状软骨后部通食管。会厌与舌根间的缝隙称会厌谷。从正面看,位于喉部两侧、食管通道处的会厌与甲状软骨间的浅沟为梨状隐窝。 3食管 食管是与咽部相连的管腔,上端与环状软骨后部持平,由食管入口开始,下端位于食管裂口下部,为贲门,与胃部相连。可分为颈部食管、胸部食管、腹部管道三个部分,并有各自狭窄的部分。 二、正常人的吞咽过程 正常人的吞咽运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口腔前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食管期。(1)口腔前期在口腔前期,患者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用餐具、杯子或手指将食物送到口中。

吞咽功能障碍考试试卷试题标准答案.doc

2017 年第一季度康复医学科护理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日期 一 .填空(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吞咽障碍是指各种原因所致食物不能由(口腔到胃)的过程。常发生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人群。 2.吞咽障碍除影响患者的正常食物摄入、造成全身营养不良外,还可引起(呛咳)、(误吸),发生肺感染。 3..进食体位:调整摄食姿势(患者可先尝试30°仰卧、颈部前屈的姿势),半坐位: 30- 60°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坐位:身 体坐直,稍向前倾约(20 )°,颈部稍向前弯曲,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 4. 食物:调整食物形态(避免进食干、黏食物,应采用稠厚流质),选择密度均匀又不易出现误咽的(糊)状食物,如香蕉、蛋羹、豆腐等。 5.食具开始选择(小而浅)的(长柄)勺子。 6.食物在口中的位置: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或(健侧颊部)以利于吞咽。 7.一口量:正常人约(20 )ml ,患者一般先以少量试之(1-2ml),然后酌情增 加3ml、5ml 、10ml......调整合适的进食速度 ,每次证实完全咽下后再喂第 2 口,速度不宜过快,进食时间持续 ( 30min )为宜。 8.代偿性训练: ( 侧方吞咽 )、(空吞咽)、(交替吞咽)、(点头样吞咽)、(重复吞咽)(低头吞咽)、用力吞咽。 9.随意性咳嗽:有意识性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嗽出来。 10..痰多患者,先清理(呼吸道)再进食。 11.有义齿的患者,进食时应先(佩戴上)再进食。 12.口腔感觉差者,食物送入口时,可适当增加汤匙下压舌部的力量,有助于 (刺激感觉)。 13.如患者有认知障碍,可适当给予(口令提示)。 14.如患者吞咽固体食物有困难时,同样不能咽下(大粒)的药片或胶囊。 15.餐后保持舒适的半卧姿势或坐位(30~40 )分钟。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表资料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表

学习—————好资料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记录表 姓名:年龄:性别:床号:科室:住院号:联系电话: 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发病日期: 主观资料(S): 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疼痛报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往的疾病史: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哽噎感 □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其它神经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 □认知障碍 □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疗/放疗 □误吸/吸入性肺炎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的主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无/有 症状的发生:□突然□逐渐:开始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 症状:□进食固体差□进食液体差□疲劳时差□口腔期出现症状 □导致体重减轻□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资料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讲课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 1、定义 吞咽障碍(dysphagia)是食物从口腔经咽、食管向胃运送过程中受到阻碍所产生的症状。表现为进食后呛咳,痰中混食物,进食中咽部不适,食物残留感及反复肺炎发作。 2、分类 器质性吞咽障碍:由相关器官解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如口腔、咽、喉部的肿瘤手术后的患者。 功能性吞咽障碍:而由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肌病等引起运动功能异常,无器官解剖结构改变的吞咽障碍,如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3、正常人的吞咽过程 正常人的吞咽运动可分为五个阶段:口腔前期(认知期/先行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部期、食管期。 (1)口腔前期(认知期/先行期):人们通过视觉和嗅觉感知食物,食物的信息进入大脑皮质,唾液、胃液等分泌会变得旺盛,做好进食准备。包括对食物的认知、摄食程序、纳食动作,是下一阶段要进行的食物咀嚼、吞咽的必要前提。(2)口腔准备期指食物摄入口腔至完成咀嚼这一过程,是为吞咽做准备的阶段。食物经由唇、齿、颌、舌、颊肌、硬腭、软腭等参与摄入口腔,经咀嚼形成食团。食物在口腔内进行加工处理时,防止食物坠入咽部。流质饮食无须咀嚼,关键在于口腔内的控制;半流质、软质食物只要依靠舌与腭的挤压运动即可形成食团;而固体食物则需要通过复杂地咀嚼过程:下颌的垂直及水平运动,将食物进行切割、研磨,同时,舌对食物进行搅拌并与唾液混合,将其加工成为容易吞咽的食团。 (3)口腔期指把咀嚼形成的食团送入咽部的短暂过程。食块由口腔开始向咽部移动的瞬间即为口腔期的开始,而食块越过咽峡的一刻,即移行入咽期。 (4)咽期:即食团通过反射运动,由咽部向食管移送的阶段。正常情况下,吞咽反射在1秒内完成。食块被送往食管,这一瞬间呼吸运动停止。 (5)食管期:以蠕动运动把食块由食管向胃部移动的阶段。开始于食团通过环咽肌,食管产生顺序蠕动波推动食团通过食管,位于食管下端的下食管括约肌随之放松,使食团进入胃。 正常情况下吞咽的完成受第5(三叉神经)、7(面神经)、9(舌咽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六对脑神经以及第一至第三颈椎神经的支配。因此,五期之间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以及相关神经出现病变都可能引起吞咽困难。 4、病因: (1)神级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延髓脊髓损伤 (2) 非神经系统疾病:口咽部疾病及手术 5、康复评定 1)摄食前的一般评价 (1)基础疾病:把握不同基础疾病如脑损伤、肿瘤、重症肌无力等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完整版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发病日期 临床诊断:影像学诊断: 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 患者主诉:意识水平:清醒 嗜睡昏迷 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认知—语言情况:需要 进一步评估 不需 评估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 疼痛报告:口腔/颜面检查: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呕吐反射:完整 减弱缺失 无/有自主咳嗽:强烈 减弱缺失 咳嗽反应时间:马上 推迟 症状的发生:自主清嗓:强烈 减弱缺失 突然清嗓反应时间:马 上推迟 逐渐:开始接着声音质量:沙 哑带呼吸音湿润 症状:唇运动:不配 合 进食固体差进食液体差配合 流涎 a b c d e 疲劳时差口腔期出现症状 缩唇 a b c d e

导致体重减轻其他 露齿 a b c d e 鼓腮 a b c d e 舌运动:不配合 既往疾病史:配合伸舌a b c d 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或其他呼吸道问题 舔上唇 a b c d e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舔下唇 a b c d e 哽噎感 舔左 a b c d 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舔右 a b c d e 其他神经疾病下颌运动: 不配合 认知障碍 配合下垂 a b c d e 手术史 咀嚼运动 a b c d e 化疗\放疗史软腭运动: 不配合 误吸\吸入性肺炎 配合提升 a b c d e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他影响吞咽的情况 咽反射 a b c d e 其他语言: 构音障碍失语症无异常 需进一步评估 进食检查: 进食场所: 进食体位:躯干位置头部位置 食物选择:□冰块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水(稀流质)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

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康复科王利超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以及脑外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是因双侧大脑半球以及脑干损害以后引起的,分为假性球麻痹、真性球麻痹两种,表现为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康复训练是改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必要措施。 吞咽障碍训练的介入时间:吞咽障碍患者,如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没有重度心肺合并症,呼吸平稳,痰不多,无发热,血压稳定,无恶心呕吐、腹泻等,能听从张口提舌的提示,便可进行康复训练;病情严重者,于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训练。 摄食训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在摄食训练前进行认真的评估。我们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1)把握不同疾病如脑损害、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2)全身状态:注意有无发热、脱水、低营养,呼吸状态、体力、疾病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摄食。(3)意识水平。(4)高级脑机能:观察语言功能、认知、行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及智力水平有无问题。 吞咽障碍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1口面部运动训练;2、舌运动训练;3、改善咀嚼肌功能、下颌运动训练;4、软腭功能训练;5、呼吸运动训练、头颈放松训练;6、加强患者排出误咽物、促进声门闭锁功能训练。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摄食体位:让患者取躯干屈曲30°仰卧位,头部前屈,用枕垫起偏瘫侧肩部,头歪向健侧。 2、食物形态:本着先易后难原则进行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密度均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容易变形、不易在粘膜上残留,如菜泥、果冻、蛋羹等,同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 3、一口量:最合适于吞咽的每一口的摄食量,正常人为20ml左右,但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先以3-4 ml少量试之,然后酌情增加。 4、定速:指导患者以均匀的速度摄食、咀嚼和吞咽。 5、吞咽残留食块去除训练包括吞咽训练、数次吞咽训练、点头样吞咽训练、侧方吞咽训练。 6、选用餐具:勺子面应小,不易黏上食物,勺柄粗、长度要适宜。 7、综合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排痰法训练、上肢功能训练、辅助用具选择与使用、食物的调配、进食前后口腔卫生的保持。 近日我科最新引进一台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它是通过电刺激的方式促进受损神经复苏,加强吞咽肌群的运动,提高病人吞咽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以下是几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患者杨某,女,22岁,因外伤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轴索损伤”等住院,治疗一个半月后,意识清楚,但张口不能,吞咽反射不能引出,鼻饲进食。给与针刺、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十天后,患者可逐渐进食流食,言语功能基本恢复,可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患者王某,男,42岁,因“脑干出血”住院,意识模糊,张口无力,饮水时呛咳。

吞咽障碍的治疗

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一、病因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吞咽障碍可影响摄食及营养吸收,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而患吸入性肺炎,严重者危及生命。康复训练是改善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必要措施。 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吞咽障碍,如:口咽腔、食管肿瘤等占位病变,化学性烧灼伤,咽部肌无力等。 吞咽时,食物被置于口腔的前中部,然后唇闭合,颌的闭合是成人吞咽动作的开始。 而吞咽阶段可分为:(1) 准备期,食物由唇、齿、颌、舌、颊肌、硬腭、软腭分别嚼碎和操纵;(2) 口腔期,此期舌上的食物被主动送至口腔后部,舌将食物压入咽部;(3) 咽期,食物由咽部运送至食管。这是一种反射活动;(4) 食管期,食团因重力及食管蠕动顺食管进入胃中。 二.治疗措施 吞咽障碍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为主的康复治疗,包括:1.改善食物的物理性状,以利吞咽。如:选择糊状食物等;2.面部及咽部肌肉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感觉刺激、口面部肌肉训练、呼吸训练、吞咽肌运动协调训练、吞咽技巧训练等;3.咽部肌肉的刺激。包括冷、热、电刺激;4.进食体位的调整;5.中西医治疗;6.针灸治疗;7.心理治疗。

(1)康复评估 1.洼田饮水试验:先让患者喝下30毫升水,然后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况等。并记录下病人是否会有一下情况: 饮水试验分级及判断标准 分级判断 I 可以一次喝完正常:I级,5秒钟内完成 II 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可疑:I级,5秒钟以上完成,II级 III 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异常:III/.IV V 级 IV 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 V 常常呛住,难以完全喝完 整体评估的内容还需要针对以下问题:是否对食物有认识障碍?是否有入口障碍?进食所需时间及吞咽时间?送入咽部是否存在障碍?经咽部至食道是否存在障碍?与吞咽有关的其他功能是否异常? (2)行为治疗 1.改变吞咽姿势:改变吞咽时的姿势,其原理是在吞咽食团时,让患者改变身体或头部的某种姿势,即可解决吞咽障碍的症状。包括,侧方吞咽和转头吞咽、空吞咽与交互吞咽、低头吞咽、从仰头吞咽到点头吞咽。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表 姓名 _______________ 性别 _____ 年龄 _____ 科别 _________ 床号 _____ 住院号 ____________ 发病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像学诊断: ________________ 客观资料(O : 患者主诉: 嗜睡 昏迷 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 进一 步评估 推迟 症状的发生: 减弱 缺失 突然 推迟 逐渐:开始 _________ 带呼吸音 湿润 症状: 进食固体差 流涎 a b c d e 疲劳时差 缩唇 a b c d e 导致体重减轻 露齿 a b c d e 主观资料(S ): 评估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 疼痛报告: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 减弱 缺失 无/有 减弱 缺失 接着 _____________ 进食液体差 口腔期出现症状 其他 __________ 意识水平: 清醒 认知一语言情况: 需要 不需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反射: 完整 自主咳嗽: 强烈 咳嗽反应时间: 马上 自主清嗓: 强烈 清嗓反应时间: 马上 声音质量: 沙哑 唇运动: 不配合 配合

鼓腮

进食检查: 进食场所: 进食体位:躯干位置头部位置 食物选择:□冰块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水(稀流质)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 □浓流质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需进一步评估 记录(请描述) □糊状食物 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______________ □固体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______________ □其他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______________ 一口量(ml): 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放入口中位置:_________________ 吞咽姿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运动: 既往疾病史: d 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或其他呼吸道问题 舔上唇a b c d e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舔下唇a b c d e 哽噎感 舔左 a b c d 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a b c d e 其他神经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知障碍 下垂手术史 咀嚼运动a b c d e 化疗放疗史误吸吸入性肺炎 提升a b c d e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他影响吞咽的情况 咽反射a b c d e 其他 碍失语症 无异常 不配合 配合 下颌运动: 软腭运动: 语言: 伸舌 舔右 不配合 配合 不配合 配合 构音障 无需检查/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吴耘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卒中患者入院时约45%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进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甚至误咽、误吸,轻者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1]。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开始时间延迟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2]。我科针对吞咽障碍病人开展了吞咽训练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8例,符合2001年第五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均有摄食吞咽障碍。 1.2治疗方法 1.2.1吞咽障碍的评估: 1、了解与吞咽相关的临床情况:病史、服药史、营养状态。 2、口颜面功能评估度:口腔黏膜、颊部、唇、舌、软腭、喉等运动及其功能。 3、吞咽功能评估:触摸吞咽动作、反复唾液吞咽实验、参照洼田饮水试验[3]进 行吞咽功能评定,。 4、摄食评估:进食姿势、食物认识、放入口的位置、每口量、进食吞咽需时间、 呼吸情况、口腔残留情况,是否有吞咽失用。 5、吞咽障碍影像学:喉内窥镜检查,吞咽造影检查等。 1.2.2吞咽障碍治疗:根据评测结果,针对患者的吞咽障碍的情况进行康复训练。 1、唇的训练方法:严重障碍者,轻拍唇周引出原始反射,唇部振动刺激,唇内 外按摩,快速冰刺激。轻、中度障碍者:主动地唇缩、唇拢,唇夹压舌板,吹哨子训练。 2、下颌、面颊部的训练方法:瘫痪无力的患者,鼓腮加轻拍,抗阻力吸吮动作, 张、合口运动,下颌左右运动。肌张力高的患者,下颌牵张训练,面颊部放松按摩。 3、舌头训练方法: 严重障碍者: 轻拉舌头做伸舌、缩舌、左右摆舌、舌上下运动。舌头轻擦刺激训练,舌本体感觉按压刺激,冰刺激训练。 中、轻度功能障碍者: ⑴舌前部运动练习:舌抵上齿、左右嘴角或面颊部内侧;舌伸出绕唇周;舌 尖抵于上牙齿背沿硬腭后卷;功能音d、t。 ⑵舌根部练习:尽量后缩,压舌板按压舌中部抗阻前伸,功能音gkh。 ⑶舌中部的练习:舌中部抵硬腭后缩至软腭处,舌中部紧贴硬腭做上下运动, 功能音j、q、x。 4、腭咽闭合、声门闭合训练:棉签、吸管吸允练习,冰刺激,用力推压发音练 习 2 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普遍存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影响吞咽功能的康复疗效。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交流技巧,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耐心地讲解疾病知识与治疗过程,缓解其紧张及恐惧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及体位指导

近年来,随着脑中风患者的增多,吞咽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一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家属熟知,那么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些吞咽障碍患者的喂食方法、饮食质地以及进食过程中的体位。 吞咽障碍患者常因进食困难,摄入的营养不足,常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选择什么样质地的食物、多少量、进食餐具及方法都显得至关重要。 饮食指导 图1 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 图2 吞咽食物金字塔 1 饮食分类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管 理,首先我们要确定该患者是否要插鼻饲 管维持营养,然后考虑经口进食是否要作 体位和食物性状改变等代偿方法,如果吞 咽器官生理功能异常还要考虑是否需间接 训练及吞咽手法的介入,最后可直接进行 进食训练。 首先谈谈食物如何选择与调 配。首先保证先易后难,先为患者选择容 易吞咽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密度均一, 有一定硬度,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 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的 特性。对吞咽障碍患者,尤其是口腔期吞 咽障碍者使用食物增稠剂可以让食物减慢 流速,安全通过咽喉,降低误吸。图1是 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 (2013版)中推荐的食物特点[1]。 日本学者根据患者的吞咽情 况将其分级,形象地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 列出不同级别可选择的食物,见图2 。 最后来说一下在饮食中常用 到的增稠剂它被用于治疗性进食的食物调 配,可使食物质地均匀爽滑,可用于开水、 汤、牛奶、果汁、中药等不同饮品快速增 稠,减少呛咳,以达到安全进食,降低误 吸风险的目的。此外,增稠剂还用于吞咽 障碍临床评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测 出适合患者的粘稠度。用于吞咽造影和咽 腔测压。 饮食制作 搅拌机搅拌食物制作浓稠食物方 法:把所需食物混合,用搅拌机搅碎,调 制成各种粘稠度的流质食物 餐具选择 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尽量选择 适宜、利于顺利进食的餐具进食,可按下 面要求选择餐具: 给患者喂食,应选用羹面小、浅,柄 长的匙羹,方便喂食。抓握能力弱的患者 可选用手柄粗的餐具,便于抓握稳妥。 体位指导

吞咽障碍临床评估表

吞咽功能临床评估 姓名: 年龄: 性别: 床号: 科室: 住院号: 临床诊断: 发病日期: 影像学诊断: 联系电话: 主观资料(S): 诊断/主要病史和体格检查概况: 既往言语语言病理治疗: 疼痛报告: 既往的疾病史: □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哮喘或其它呼吸道问题 □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 哽噎感 □ 短暂性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 □ 其它神经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 □ 认知障碍 □ 手术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疗/放疗 □ 误吸/吸入性肺炎 □ 气管套管存在或其它影响吞咽的情况 □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人的主诉: 目前影响吞咽功能的药物使用情况: □ 无/有 症状的发生: □ 突然 □ 逐渐:开始 __________ 接着 ________ 症状: □ 进食固体差 □ 进食液体差 □ 疲劳时差 □ 口腔期出现症状 □ 导致体重减轻 □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资料(O): 意识水平: □ 清醒 □ 嗜睡 □ 昏迷 认知-语言情况:□ 需更进一步评估 □ 不需评估 口腔/颜面检查 呕吐反射: □ 完整 □ 减弱 □ 缺失 自主咳嗽: □ 强烈 □ 减弱 □ 缺失 咳嗽反应时间:□ 马上 □ 推迟 自主清嗓: □ 强烈 □ 减弱 □ 缺失 清嗓反应时间:□ 马上 □ 推迟 声音质量: □ 沙哑 □ 带呼吸声 □ 湿润 唇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流涎a b c d e 唇拢a b c d e 唇缩a b c d e 鼓腮a b c d e 下颌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下垂a b c d e 咀嚼运动a b c d e 舌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伸 舌a b c d e 摆 左a b c d e 舔上唇a b c d e 摆 右a b c d e 舔下唇a b c d e 软腭运动: □ 不配合 □ 配合 提 升a b c d e 咽反射a b c d e 语言: □ 构音障碍 □ 失语症 □ 无异常 □ 需进一步评估 食物选择: 进食场所: 进食体位:躯干位置 头部位置 食物选择:□ 冰块 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及体位指导

吞咽障碍患者饮食及体位指 导 近年来,随着脑中风患者的增多,吞咽障碍这一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这 一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家属熟知,那么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些 吞咽障碍患者的喂食方法、饮食质地以及进食过程中的体位。 吞咽障碍患者常因进食困难,摄入的营 养不足,常导致营养不良,因此选择什么样 质地的食物、多少量、进食餐具及方法都 显得至关重要。 饮食指导 图1 吞咽障碍患者的饮食 图2 吞咽食物金字塔 1 饮食分类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管理, 首先我们要确定该患者就是否要插鼻饲管 维持营养,然后考虑经口进食就是否要作 体位与食物性状改变等代偿方法,如果吞 咽器官生理功能异常还要考虑就是否需间

接训练及吞咽手法的介入,最后可直接进行进食训练。 首先谈谈食物如何选择与调配。首先保证先易后难,先为患者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这类食物具有密度均一,有一定硬度,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及食道时容易变形,不在黏膜上残留的特性。对吞咽障碍患者,尤其就是口腔期吞咽障碍者使用食物增稠剂可以让食物减慢流速,安全通过咽喉,降低误吸。图1就是中国吞咽障碍康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版)中推荐的食物特点[1]。 日本学者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将 其分级,形象地用一个金字塔的形式,列出 不同级别可选择的食物,见图2 。 最后来说一下在饮食中常用到的 增稠剂它被用于治疗性进食的食物调配, 可使食物质地均匀爽滑,可用于开水、汤、 牛奶、果汁、中药等不同饮品快速增稠,减 少呛咳,以达到安全进食,降低误吸风险的 目的。此外,增稠剂还用于吞咽障碍临床评 估,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测出适合患者的 粘稠度。用于吞咽造影与咽腔测压。 饮食制作 搅拌机搅拌食物制作浓稠食物方法: 把所需食物混合,用搅拌机搅碎,调制成各 种粘稠度的流质食物 餐具选择 根据患者的功能情况尽量选择适 宜、利于顺利进食的餐具进食,可按下面要 求选择餐具:

吞咽障碍评定表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吞咽障碍临床检查记录 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1·与吞咽有关的临床表现 全身状态:(1)发热:有无(2)营养不良:有无 (3)脱水:有无(4)屡患吸入性肺炎; 有无意识水平:深昏迷中昏迷昏睡嗜睡清醒 高级脑功能:(1) 听理解障碍:无轻度中度重度 (2)认知障碍: 是否可疑 (3)情感:正常抑郁易激动易怒易哭泣幻觉缄默 一般情况:口腔感觉减退:是(左右)否 发声:正常异常 流涎:是(口腔感觉减退口唇闭合不全下颌上抬受限)否 口腔内卫生:好有食物残留 2·与吞咽有关的颜面功能评估 反射:咳嗽反射:有迟钝 咽反射:左侧(有迟钝无)右侧(有迟钝无) 吞咽启动:正常延迟不能 喉功能:最大发音时间(发长a): 5 秒 气息音:无轻微明显 无力声:无轻微明显 费力声:无轻微明显 粗糙声:无轻微明显 喉上抬;正常不充分不能 屏气:能不能 闭气后发声:能不能 口面运动:闭唇:正常闭合不全(左侧右侧) 唇力度:正常减弱(左侧右侧)无力 噘嘴:正常异常(左侧右侧) 呲牙:正常异常(左侧右侧) 鼓腮:正常不能(左侧右侧) 咬肌力量:正常减弱(左侧右侧) 舌运动:伸舌:正常偏歪(向左向右)不能 舌灵活性:a 正常速度速度减慢;b 正常范围范围减小 舔嘴唇左侧:充分不充分;舔嘴唇右侧:充分不充分 舔上唇:充分不充分;舔下唇:充分补充分 下颌:张开:正常异常 闭合:正常异常 软腭:上抬:充分无力(左侧右侧) 3·吞咽功能评估 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喉部上抬:正常不充分无

呛咳:无有(1.吞咽前 2.吞咽中3。吞咽后) 饮水实验: 分级(级别越低吞咽障碍越轻):I II III IV V 测试过程异常:吸饮;含饮:水从嘴唇流出小心翼翼地喝;呛咳 评价:正常可疑异常 4·摄食-吞咽过程评估 进食体位:仰卧位侧卧位(健侧患侧)坐位90°坐位60°坐位30°进食方式改变:无改变脸朝上或仰卧位进食和着汤进食食物易从口中洒落进食时间延长:是否 进食时疲劳:是否 食欲低下:是否 进食一口量:大量中量小量 食物性状:流质半流质糊状半固体固体 噎食:是(频率:偶尔经常;食物性状:流质半流质糊状半固体固体)否咳嗽:是(时间:吞咽前吞咽中吞咽后夜间)否 频率:经常偶尔 痰中是否含有食物残渣:是(多少)否 食物残留:是否 胸口堵塞感:是否 咽喉部反酸:是否 进食后声音变化:是否 咽部异样感:有无 唾液分泌:过多口干正常 呕吐:有无 呕吐物:未消化的食物腐烂物分泌物 5·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级别越低吞咽障碍越轻): I :正常 II :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 III :能一次喝完但是有呛咳 IV :分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 Ⅴ:常常呛住,不能摄食 评价时间: 评价者: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定义 ——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括约肌或食管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的进食困难。

吞咽障碍的评价 1、筛选试验: (1)任意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2)饮水之后声音变化; (3)自主咳嗽减弱; (4)饮一定量的水时发生咳嗽;(5)限时饮水实验有阳性表现。 有一种异常即认为有吞咽困难存在。 2、联合吞咽筛查方案 “Any Two”吞咽筛查方案: 失音、构音障碍、咽反射异常、自主咳嗽异常、饮水后咳嗽、饮水后声音改变患者出现6项征象中2项或2项以上则提示存在吞咽障碍 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30%, 阳性预测值为50%,阴性预测值为73% 3、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被检查者原则上应采用坐姿,若患者卧床则采用放松体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 观察在30秒内患者吞咽次数和活动度 口腔干燥时可在舌面注1ml水 高龄患者30秒内完成3次即可 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喉部上抬:正常不充分无 呛咳:无有(吞咽前吞咽中吞咽后) 4、Burke吞咽筛查试验

①双侧大脑半球卒中;②脑干卒中; ③卒中急性期发生肺炎;④进食饮水试验时出现咳嗽; ⑤不能进食正常食量的一半;⑥进食时间延长; ⑦正常进食程序改变。 患者出现上述指标中1项或1项以上即为阳性。灵敏度为88% 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 吞咽功能筛查 1、饮水试验(日本学者洼田氏提出)灵敏度为42%~92%,特异度为9%~91%。 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以水杯盛温水30ml,嘱患者如往常一样饮用,注意观察患者饮水过程,并记录 1.稀流质:100ml水+1匙凝固粉 2.微稠流质:100ml水+2匙凝固粉 3.少稠流质:100ml水+3匙凝固粉 4.中稠流质:100ml水+4匙凝固粉 5.特稠流质:100ml水+5匙凝固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