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高考数学冲刺复习-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知识点精华总结【清华大学张云翼校对】【李炳璋提供】
高考数学总复习: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1
解析
AABE∥ =EEMD∥DC⇒E 为 AD 中点,
M 为 BC 的中点.
又 EF∥BC⇒EF=MC=12 cm,
∴BC=2MC=24 cm.
答案 24 cm
2.(教材习题改编)如图所示,BD、CE 是△ABC的高,BD、CE交于F.写出图中 所有与△ACE相似的三角形____________
5.在Rt△ABC中,∠BAC=90°,AD⊥BC,垂足为D.若BC= m,∠B=α,则AD长为________.
解析 由射影定理,得
AB2=BD·BC,AC2=CD·BC, 即m2cos2α=BD·m,m2sin2α=CD·m, 即BD=mcos2α,CD=msin2α. 又∵AD2=BD·DC=m2cos2αsin2α, ∴AD=mcos αsin α. 答案 mcos αsin α
(2)(2013·陕西高考)如图,AB 与 CD 相交 于点 E,过 E 作 BC 的平行线与 AD 的延 长线交于点 P,已知∠A=∠C,PD= 2DA=2,则 PE=________. 解析 ∵PE∥BC,∴∠C=∠PED. 又∠C=∠A,故∠A=∠PED. 又∠P=∠P,故△PED∽△PAE, 则PPAE=PPDE,∴PE2=PA·PD.
.
成比例
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判定定理
两角 三边 两边
夹角
2.性质定理
相似比 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比的平方
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 比例中项 ;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
的比例中项 .
[基础自测自评]
1.(教材习题改编)如图,AB∥EM∥DC,AE=ED,EF∥BC, EF=12 cm.则BC的长为________.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2讲 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切线
第2讲 圆周角定理与圆的切线【高考会这样考】考查圆的切线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应用. 【复习指导】本讲复习时,牢牢抓住圆的切线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和弦切角等有关知识,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础梳理1.圆周角定理(1)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 (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度数的一半.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①同弧(或等弧)上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的切线(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 直线到圆心的距离d 与圆的半径r 的关系 相交 两个 d <r 相切 一个 d =r 相离无d >r(2)切线的性质及判定①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②切线的判定定理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长相等. 3.弦切角(1)弦切角: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切,另一边与圆相交的角.(2)弦切角定理及推论①定理:弦切角的度数等于所夹弧的度数的一半.②推论:同弧(或等弧)上的弦切角相等,同弧(或等弧)上的弦切角与圆周角相等.双基自测1.如图所示,△ABC 中,∠C =90°,AB =10,AC =6,以AC 为直径的圆与斜边交于点P ,则BP 长为________.解析 连接CP .由推论2知∠CP A =90°,即CP ⊥AB ,由射影定理知,AC 2=AP ·AB .∴AP =3.6,∴BP =AB -AP =6.4. 答案 6.42.如图所示,AB 、AC 是⊙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B 、C ,D是优弧BC 上的点,已知∠BAC =80°, 那么∠BDC =________. 解析 连接OB 、OC ,则OB ⊥AB ,OC ⊥AC ,∴∠BOC =180°-∠BAC =100°,∴∠BDC =12∠BOC =50°. 答案 50°3.(2011·广州测试(一))如图所示,CD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点A 、B 在圆O 上,BC =1,∠BCD =30°,则圆O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 连接OC ,OB ,依题意得,∠COB =2∠CAB =2∠BCD =60°,又OB =OC , 因此△BOC 是等边三角形,OB =OC =BC =1,即圆O 的半径为1, 所以圆O 的面积为π×12=π. 答案 π4.(2011·深圳二次调研)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B =90°,AB =4,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C 边于点D ,AD =2,则∠C 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 连接BD ,则有∠ADB =90°.在Rt △ABD 中,AB =4,AD =2,所以∠A =60°;在Rt △ABC 中,∠A =60°,于是有∠C =30°. 答案 30°5.(2011·汕头调研)如图,MN 是圆O 的直径,MN 的延长线与圆O 上过点P 的切线P A 相交于点A ,若∠M =30°,AP =23,则圆O 的直径为________.解析 连接OP ,因为∠M =30°,所以∠AOP =60°,因为P A 切圆O 于P ,所以OP ⊥AP ,在Rt △ADO 中,OP =AP tan ∠AOP =23tan 60°=2,故圆O 的直径为4.答案 4考向一 圆周角的计算与证明【例1】►(2011·中山模拟)如图,AB 为⊙O 的直径,弦AC 、BD 交于点P ,若AB=3,CD =1,则sin ∠APB =________.[审题视点] 连结AD ,BC ,结合正弦定理求解. 解析 连接AD ,BC .因为AB 是圆O 的直径,所以∠ADB =∠ACB =90°.又∠ACD =∠ABD ,所以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CD sin ∠DAC =AD sin ∠ACD =AD sin ∠ABD =AB sin ∠ABD sin ∠ABD =AB =3,又CD =1,所以sin ∠DAC =sin ∠DAP =13,所以cos ∠DAP =23 2.又sin∠APB=sin (90°+∠DAP)=cos∠DAP=23 2.答案23 2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寻找∠APB与∠DAP的关系以及AD与AB的关系.【训练1】如图,点A,B,C是圆O上的点,且AB=4,∠ACB=30°,则圆O的面积等于________.解析连接AO,OB.因为∠ACB=30°,所以∠AOB=60°,△AOB为等边三角形,故圆O的半径r=OA=AB=4,圆O的面积S=πr2=16π.答案16π考向二弦切角定理及推论的应用【例2】►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O,AD∥BC,过B引⊙O的切线分别交DA、CA的延长线于E、F.已知BC=8,CD=5,AF=6,则EF的长为________.[审题视点] 先证明△EAB∽△ABC,再由AE∥BC及AB=CD等条件转化为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求解.解析∵BE切⊙O于B,∴∠ABE=∠ACB.又AD∥BC,∴∠EAB=∠ABC,∴△EAB∽△ABC,∴BEAC=ABBC.又AE∥BC,∴EFAF=BEAC,∴ABBC=EFAF.又AD∥BC,∴AB=CD,∴AB=CD,∴CDBC=EFAF,∴58=EF6,∴EF=308=154.答案15 4(1)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与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多用于推出角的关系,从而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可求线段或角的大小.(2)涉及圆的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弦切角的转化;关于圆周上的点,常作直线(或半径)或向弦(弧)两端画圆周角或作弦切角.【训练2】(2010·新课标全国)如图,已知圆上的弧AC=BD,过C点的圆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E点,证明:(1)∠ACE=∠BCD;(2)BC2=BE×CD.证明(1)因为AC=BD,所以∠BCD=∠ABC.又因为EC与圆相切于点C,故∠ACE=∠ABC,所以∠ACE=∠BCD.(2)因为∠ECB=∠CDB,∠EBC=∠BCD,所以△BDC∽△ECB,故BCBE=CDBC,即BC2=BE×CD.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二)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圆的切线的有关知识是重点考查对象,并且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示例】►(2011·天津卷)如图,已知圆中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点F,E是AB 延长线上一点,且DF=CF=2,AF∶FB∶BE=4∶2∶1.若CE与圆相切,则线段CE的长为________.。
选考部分(理)_选修4-1_几何证明选讲
因为OB=OD,所以∠ODB=∠B.
于是∠B=∠C.
因为点A,E,B,D都在圆O上,且D,E为圆O上位于AB异
侧的两点,所以∠E和∠B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故∠E= ∠B.所以∠E=∠C.
返回
2.证明:(1)依题意,得∠AEB=∠ACP=90° , 所以在 Rt△ACP 中,∠P=90° -∠PAB; 在 Rt△ABE 中,∠ABE=90° -∠PAB; 所以∠P=∠ABE. (2)连接 AD、BD,在 Rt△ABD 中,CD2=AC· BC. 由(1)得△BCF∽△PCA, BC CF 所以 PC =AC, 即 AC· BC=CF· PC, 故 CD2=CF· CP.
返回
7.证明:(1)因为 MA 是圆 O 的切线,所以 OA⊥AM, 又因为 AP⊥OM,所以在 Rt△OAM 中,由射影定理知, OA2=OM· OP. (2)因为 BK 是圆 O 的切线, BN⊥OK, 同(1), OB2=ON· 有 OK, ON OM 又 OB=OA,所以 OP· OM=ON· OK,即 OP = OK ,又∠NOP= ∠MOK, 所以△ONP∽△OMK,故∠OKM=∠OPN=90° .
选 考 部 分
选 修 41
考点例题
冲关集训 课时作业
选考部分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返回
考点例题
例 1:思路点拨:(1)首先判定四边形 CBED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 可得 CB∥DE;(2)由三角形相似转化为边的比例关系,从而可求 BM 的长度.
解:(1)证明:∵E 是 AB 的中点,∴AB=2EB. ∵AB=2CD,∴CD=EB.又∵AB∥CD, ∴四边形 CBED 是平行四边形.
返回
∴△PAB∽△CAE,∴∠ECA=∠APB=90° , 即 AC⊥EC. 由切割线定理,得 AB2=AP· AD, ∴AB=5,PB=3,PB∶PA=3∶4=EC∶AC, EC 3 ∴AC=4.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8.圆内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与典型例题知识点8:圆內接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性质定理1: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性质定理2: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推论: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常考题型:证明多点共圆,角度相等或互补方法详述:证明多点共圆,当它们在一条线段同侧时,可证它们对此线段张角相等,也可以证明它们与某一定点距离相等;如两点在一条线段异侧,则证明它们与线段两端点连成的凸四边形对角互补.例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G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GCD 是⊙O 的割线,过点G 作AG 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E ,交直线AD 于点F ,过点G 作⊙O 的切线,切点为H .(1)求证:C ,D ,E ,F 四点共圆;(2)若GH =6,GE =4,求EF 的长.(1)证明:连接DB ,∵AB 是⊙O 的直径,∴∠ADB =90°,在Rt △ABD 与Rt △AFG 中,∠ABD =∠AFE ,又∠ABD =∠ACD ,∴∠ACD =∠AFE ,∴C ,D ,E ,F 四点共圆.(2) ⎭⎪⎬⎪⎫C ,D ,E ,F 四点共圆⇒GE ·GF =GC ·GD GH 切⊙O 于点H ⇒GH 2=GC ·GD ⇒GH 2=GE ·GF ,又GH =6,GE =4,∴GF =9,EF =GF -GE =5.高考试题精析【2014·全国卷Ⅰ】如图,四边形ABCD 是O的内接四边形,AB 的延长线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且CB CE =.(Ⅰ)证明:D E ∠=∠;(Ⅱ)设AD 不是O的直径,AD 的中点为M ,且MB MC =,证明:ADE ∆为等边三角形.解析:(I )由题设知,,,A B C D 四点共圆,所以D CBE ∠=∠.由已知得E CBE ∠=∠,故D E ∠=∠.(II )设BC 的中点为N ,连接MN ,则由MB MC =知MN BC ⊥,故O 在直线MN 上.又AD 不是O 的直径,AD 的中点为M ,故O M A D ⊥,即M N A D ⊥.所以//AD BC ,故A CBE ∠=∠.又CBE E ∠=∠,故E A ∠=∠.由(1)知,D E ∠=∠,所以ADE ∆为等边三角形.【2015·湖南理】如图,在圆O 中,相交于点E 的两弦AB ,CD 的中点分别是M ,N ,直线MO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F ,证明:(1)180MEN NOM ∠+∠=;(2)FE FN FM FO ⋅=⋅解析:(1)如图a 所示, ∵M ,N 分别是弦AB ,CD 的中点,∴OM AB ⊥,ON CD ⊥, 即90OME ∠= , 90ENO ∠= ,180OME ENO ∠+∠= ,又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故180MEN NOM ∠+∠=;(2)由(I )知,O ,M ,E ,N 四点共圆,故由割线定理即得FE FN FM FO ⋅=⋅。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第一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基础知识深耕]一、平行截割定理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1)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2)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3)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拓展延伸】常用结论:在计算与证明过程中,可以使用如下定理作为推理的依据:(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2)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成两线段的长度比等于夹角两边长度的比.(3)经过梯形一腰中点而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平分另一腰.(4)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5)若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其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则此直线与三角形的第三边平行.(6)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2)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3)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拓展延伸】三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思路(1)条件中若有一对角相等,可找另一对角相等或找夹这对角的两边成比例.(2)条件中若有两边的比相等,可找夹角相等或证明另外一组对应边的比等于已知两边的比.(3)条件中若有等腰三角形,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或两个三角形的底和腰的比对应相等.三、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图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如图1,在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则有CD2=AD·BD,AC2=AD ·AB ,BC 2=BD ·AB .[基础能力提升]1.如图2所示,F 为▱ABCD 的边AD 延长线上的一点,DF =AD ,BF 分别交DC 、AC 于点G 、E ,EF =16,GF =12,则BE 的长为( )图2A .6B .8C .12D .15【解析】 由AF ∥BC 知,EF BE =AF BC=2,∴BE =12EF =8.【答案】 B图32.如图3,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E 为AB 的中点,点D 在AC 上,使得AD AC=13,则有( )A .△AED ∽△BEDB .△AED ∽△CBDC .△AED ∽△ABDD .△BAD ∽△BCD【解析】 ∵∠A =∠C ,BC AE =CD AD=2,∴△AED ∽△CBD .【答案】 B图43.如图4所示,D 、E 分别是△ABC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且AD DB =2,那么△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比是( )A.23B.25C.45D.49【解析】 ∵AD DB =2,∴AD AB =23,故S △ADE S △ABC=49, ∴S △ADE S 四边形DBCE=45. 【答案】C图54.如图5所示,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CD =2,BD =3,则AC =________.【解析】 由射影定理:CD 2=AD ·DB ,∴AD =43,又AC 2=AD ·AB ,∴AC =AD ·AB= 43×⎝ ⎛⎭⎪⎫43+3=2133. 【答案】 21331.三个注意——应用平行截割定理应注意的问题(1)作出图形,观察图形及已知条件,寻找合适的比例关系;(2)如果题目中没有平行线,要注意添加辅助线,可添加的辅助线可能很多,要注意围绕特征式;(3)要注意“中间量”的运用与转化.2.三个作用——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作用(1)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2)间接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3)为计算线段的长度及角的大小创造条件.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基础知识深耕]一、与圆有关定理的进一步认识1.圆周角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圆心角定理及推论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3.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①定理1: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②定理2: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2)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①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②推论: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4.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5.弦切角定理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方法技巧】判定圆的切线的方法以及切线定理的应用(1)判定切线通常有三种方法:①和圆有唯一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②到圆心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③过半径外端且和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已知圆的切线时,第一要考虑过切点和圆心的连线得直角;第二应考虑弦切角定理;第三涉及线段成比例或线段的积时要考虑切割线定理.二、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方法技巧】解决与圆有关的成比例线段问题的两种思路(1)直接应用相交弦、切割线定理及其推论;(2)当比例式(等积式)中的线段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时,可转化为证明三角形相似,一般思路为“相似三角形→比例式→等积式”.在证明中有时还要借助中间比来代换,解题时应灵活把握.[基础能力提升]1.给出下列命题①圆心角等于圆周角的2倍;②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③等腰梯形一定有外接圆;④弦切角所夹弧的度数等于弦切角的度数;⑤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D=m∶n∶p∶q,则有m +p=n+q.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B.①②④C.③⑤D.①③⑤【解析】①错误,若弧不一样,则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不确定.②错误,只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才相等.③正确,可以推出等腰梯形的对角互补,所以有外接圆.④错误,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所夹的弧的度数等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度数,所以弦切角所夹弧的度数等于弦切角度数的2倍.⑤正确,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互补.【答案】 B2.如图6所示,AB,AC是圆的两条弦,AD是圆的一条直径,且AD平分∠BAC,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图6A.AB=DBB.BD=CDC.BC⊥AD D.∠B=∠C【解析】因为AD平分∠BAC,所以BD=CD.又因为AD是直径,所以BC⊥AD,AB=AC,所以∠B=∠C,只有AB=DB是不确定的.【答案】 A图73.如图7所示,EB、EC是⊙O的两条切线,B、C是切点,A、D是⊙O上两点,如果∠E=46°,∠DCF=32°,则∠BAD等于()A.32°B.81°C.99°D.109°【解析】由题意知EB=EC,∴∠EBC=∠ECB=12(180°-46°)=67°,∴∠BCD=180°-∠BCE-∠DCF=180°-67°-32°=81°,∴∠BAD=180°-81°=99°.【答案】 C图84.如图8所示,已知圆中两条弦AB与CD相交于点F,E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DF=CF=2,AF∶FB∶BE =4∶2∶1.若CE与圆相切,则线段CE 的长为________.【解析】设BE=x,则FB=2x,AF=4x,由相交弦定理得DF·FC=AF·FB,即2=8x2,解得x=12,再由切割线定理得CE2=EB·EA=12×72=74,所以CE=72.【答案】7 2三个注意(1)圆幂定理与圆周角、弦切角联合应用时,要注意找相等的角,找相似三角形,从而得出线段的比.由于圆幂定理涉及圆中线段的数量计算,所以应注意代数法在解题中的应用.(2)涉及圆的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弦切角的转化;关于圆周上的点,常作直径(可半径)或各向弦(弧)两端作圆周角或弦切角.(3)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主要用于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的计算与证明.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相似三角形知识及圆周角、弦切角、圆的切线等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第一节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考纲要求:1.了解平行线截割定理.2.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会证明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3.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基础真题体验]考查角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2012·课标全国卷)如图1,D,E分别为△ABC边AB,AC的中点,直线DE交△ABC的外接圆于F,G两点.若CF∥AB,证明:图1(1)CD=BC;(2)△BCD∽△GBD.【解】(1)因为D,E分别为AB,AC的BCF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BD=AD.而CF∥AD,连结AF,所以四边形ADCF是平行四边形,故CD=AF.因为CF∥AB,所以BC=AF,故CD=BC.(2)因为FG∥BC,故GB=CF.由(1)可知BD=CF,所以GB=BD,所以∠BGD=∠BDG.由BC=CD知∠CBD=∠CDB,又因为∠DGB=∠EFC=∠DBC,所以△BCD∽△GBD.2.(2012·辽宁高考)如图2,⊙O 和⊙O ′相交于A ,B 两点,过A 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 ,D 两点,连结DB 并延长交⊙O 于点E .证明:图2(1)AC ·BD =AD ·AB ;(2)AC =AE .【证明】 (1)由AC 与⊙O ′相切于A ,得∠CAB =∠ADB ,同理∠ACB =∠DAB ,所以△ACB ∽△DAB .从而AC AD =AB BD ,即AC ·BD =AD ·AB .(2)由AD 与⊙O 相切于A ,得∠AED =∠BAD ,又∠ADE =∠BDA ,得△EAD ∽△ABD .从而AE AB =AD BD ,即AE ·BD =AD ·AB .结合(1)的结论知,AC =AE .[命题规律预测]考向一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典例剖析]【例1】 如图3,在▱ABCD 中,E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DE 交AC 于G ,交BC 于F .求证:(1)DG 2=GE ·GF ;图3(2)CF CB =AB AE .【思路点拨】 (1)通过证明CG AG =DG GE ,CG AG =GF DG 得出结论.(2)通过证明DF DE =AB AE ,DF DE =CF CB 得出结论. 【证明】 (1)∵CD ∥AE ,∴DG GE =CG AG .又∵AD ∥CF ,∴GF DG =CG AG .∴DG GE =GF DG ,即DG 2=GE ·GF .(2)∵BF ∥AD ,∴AB AE =DF DE .又∵CD ∥BE ,∴CF CB =DF DE .∴CF CB =AB AE .1.本例在证明过程中,首先将等积式转化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式的左、右两端的线段比寻找成比例的条件.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一方面可以判定线段成比例,另一方面,当不能直接证明要证的比例成立时,常用这个定理及推论将两条线段的比转化为另外两条线段的比.[对点练习]如图4所示,在△ABC 中,DE ∥BC ,EF ∥CD ,且AB =2,AD =2,则AF =________.图4【解析】 ∵DE ∥BC ,∴AD AB =AE AC ,∵EF ∥CD ,∴AF AD =AE AC ,∴AD AB =AF AD,∴AF=AD2AB =(2)22=1.【答案】 1考向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典例剖析]【例2】如图5,梯形ABCD中,AB∥CD,且AB=2CD,E,F分别是AB,BC的中点,EF与BD相交于点M.图5(1)求证:△EDM∽△FBM;(2)若DB=9,求BM.【思路点拨】(1)先证明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DEM=∠BFM,进而证明△EDM∽△FBM.(2)由△EDM∽△FBM可得出比例关系,求出BM便可.【证明】(1)因为E是AB的中点,所以AB=2EB,又因为AB=2CD,所以CD=BE.又AB∥CD,所以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B ∥DE ,所以∠DEM =∠BFM ,∠EDM =∠FBM , 所以△EDM ∽△FBM . (2)由(1)得DM BM =DEBF .又因为F 是BC 中点,所以DE =2BF , 所以DM =2BM , 所以BM =13DB =13×9=3.1.证明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思路 (1)先找两对内角对应相等;(2)若只有一角对应相等,再判定这个角的两邻边是否对应成比例;(3)若无对应角相等,就证三边对应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若证明等积式,可化等积式为比例式,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2)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可用来考查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元素,如两个三角形的高、周长、角平分线、中线、面积、外接圆的直径、内切圆的面积等.[对点练习]如图6,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CD ,DE ∥CA ,且交BA 的延长线于E ,求证:ED ·CD =EA ·BD .图6【证明】 在梯形ABCD 中, ∵AB =DC , ∴∠ABC =∠DCB .又BC =BC ,∴△ABC ≌△DCB . ∴∠BAC =∠BDC . ∵AC ∥ED ,AD ∥BC ,∴∠E =∠BAC =∠BDC ,∠EAD =∠ABC =∠DCB , ∴△EAD ∽△DCB .∴EA DC =EDDB ,即ED ·CD =EA ·BD . 考向三 射影定理及其应用[典例剖析]【例3】 如图7所示,在Rt △ABC 中,∠BAC =90°,AD ⊥BC 于D ,DF ⊥AC 于F ,DE ⊥AB 于E .试证明:图7(1)AB ·AC =BC ·AD ; (2)AD 3=BC ·CF ·BE .【思路点拨】 (1)由△ABD ∽△CBA 可证,也可由等面积法证明. (2)应用射影定理证明.【证明】 (1)法一:由题意可知△ABD ∽△CBA ,得AB AD =BCAC ,即AB ·AC =BC ·AD .法二:∵S △ABC =12AB ·AC ,S △ABC =12BC ·AD , ∴12AB ·AC =12BC ·AD ,即AB ·AC =BC ·AD . (2)在Rt △ADB 中,DE ⊥AB ,故BD 2=BE ·AB ,① 同理CD 2=CF ·AC ,②又在Rt △ABC 中,AD ⊥BC ,故AD 2=BD ·DC ,③ ①×②得,BD 2·CD 2=BE ·AB ·CF ·AC ,④ 由③④得,AD 4=BE ·AB ·CF ·AC , 结合(1)可知,AD 3=BC ·CF ·BE .应用射影定理的注意事项:(1)应用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解决问题时首先确定直角边及其射影.(2)应用射影定理时,应注意射影与直角边的对应关系,根据题目中的结论分析并选择射影定理中的等式,并分清比例中项.[对点练习]如图8所示,在△ABC 中,∠CAB =90°,AD ⊥BC 于点D ,BE 是∠ABC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F ,求证:DF AF =AE EC .图8【证明】 由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定理得, 在△ABD 中,DF AF =BDAB ,① 在△ABC 中,AE EC =ABBC ,②在Rt △ABC 中,由射影定理知AB 2=BD ·BC ,即BD AB =AB BC.③由①③得DFAF =ABBC,④由②④得DFAF =AE EC.满分指导24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计算与证明问题[典例剖析]【典例】(10分)如图9,已知在△ABC中点D是BC的中点,且AD=AC,DE⊥BC,DE与AB相交于点E,EC与AD相交于点F.(1)求证:△ABC∽△FCD;图9(2)若S△FCD=5,BC=10,求DE的长.【审题指导】【规范解答】 (1)∵DE ⊥BC ,D 是BC 边上的中点,∴EB =EC .∴∠B =∠ECD ,又AD =AC , ∴∠ADC =∠ACD ,∴△ABC ∽△FCD . 4分(2)过点A 作AM ⊥BC ,垂足为点M ,∵△ABC ∽△FCD ,BC =2CD ,∴S △ABCS △FCD =⎝ ⎛⎭⎪⎫BC CD 2=4. 又∵S △FCD =5,∴S △ABC =20. 6分又S △ABC =12×BC ×AM =12×10×AM =20,解得AM =4. 又DE ∥AM ,∴DE AM =BDBM .∵DM =12DC =52,BM =BD +DM =5+52=152, 9分 ∴DE 4=5152,解得DE =83.【名师寄语】(1)从两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入手求解三角形的相似问题.(2)涉及到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时,常利用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建立度量关系.(3)在解决平面几何问题时,当条件较分散时,可适当添加辅助线,使分散的条件适当集中.[对点练习]如图10,在△ABC中,BC>AC,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F,点E是AB的中点,连结EF.图10(1)求证:EF∥BC.(2)若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6,求△ABD的面积.【解】(1)因为CF平分∠ACB,所以∠ACF=∠DCF.又因为DC=AC,所以CF是△ACD的中线,所以点F是AD的中点.因为点E 是AB 的中点, 所以EF ∥BD ,即EF ∥BC .(2)由(1)知,EF ∥BD ,所以△AEF ∽△ABD ,所以S △AEFS △ABD =⎝ ⎛⎭⎪⎫AE AB 2.又因为AE =12AB ,S △AEF =S △ABD -S 四边形BDFE =S △ABD -6, 所以S △ABD -6S △ABD=⎝ ⎛⎭⎪⎫122,所以S △ABD =8,所以△ABD 的面积为8.1.如图11,已知a ∥b ∥c ,直线m ,n 分别与a ,b ,c 交于点A ,B ,C 和A ′,B ′,C ′,如果AB =BC =1,A ′B ′=32,则B ′C ′=________.图11【解析】 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直接得到答案. 【答案】 322.如图12,在△ABC 中,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AN ,CM 交于点O ,那么△MON 与△AOC 面积的比是________.图12【解析】 ∵M ,N 分别是AB 、BC 中点,故MN 綊12AC , ∴△MON ∽△COA ,∴S △MON S △AOC =⎝ ⎛⎭⎪⎫MN AC 2=14.【答案】 1∶43.如图13所示,∠B =∠D ,AE ⊥BC ,∠ACD =90°,且AB =6,AC =4,AD =12,则AE =________.图13【解析】 由于∠ACD =∠AEB =90°,∠B =∠D ,∴△ABE ∽△ADC ,∴AB AD =AEAC .又AC =4,AD =12,AB =6,∴AE =AB ·AC AD =6×412=2.【答案】 24.如图14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 ,CB ⊥AB ,AB =AD =a ,CD =a2,点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的中点,则EF =________.图14【解析】 连结DE 和BD ,依题知,EB ∥DC ,EB =DC =a2,∴EBCD 为矩形,∴DE ⊥AB ,又E 是AB 的中点,所以BD =AD =a ,∵E ,F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EF =12DB =12a .【答案】 a2课时提升练(六十九)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 一、选择题1.在△ABC 中,AC =6,BC =4,BA =9,△ABC ∽△A ′B ′C ′,△A ′B ′C ′最短边为12,则它的最长边的长度为( )A .16B .18C .27D .24【解析】 因为△ABC ∽△A ′B ′C ′,AC =6,BC =4,BA =9,所以△A ′B ′C ′的最短边是B ′C ′,最长边是A ′B ′,BCB ′C ′=BA B ′A ′,即412=9B ′A ′,所以A ′B ′=27.【答案】 C2.如图15所示,已知AB ∶BD =2∶3,且BC ∥DE ,则S △ABC ∶S 梯形BDEC 等于( )A .4∶21B .4∶25C .2∶5D .2∶3图15【解析】 ∵AB ∶BD =2∶3且BC ∥DE ,∴AB ∶AD =2∶5, ∴S △ABCS △ADE =425, ∴S △ABCS 梯形BDEC =421. 【答案】 A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比为1∶5,则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比为( )A .1∶2B .1∶3C .1∶ 5D .1∶5【解析】 如图,在Rt △ABC 中,BC ∶AC=1∶5,作CD ⊥AB 于D .∴BC 2=AB ·BD ,AC 2=AB ·AD , ∴BC 2AC 2=AB ·BD AB ·AD ,∴BD AD =15.因此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比为1∶5. 【答案】 D4.如图16所示,在△ABC 中,DE ∥BC ,DF ∥AC ,AE ∶AC =3∶5,DE =6,则BF 等于( )A .4B .5C .2D .3图16【解析】 由DE ∥BC 得DE BC =AE AC =35,因为DE =6,所以BC =10.又因为DF ∥AC ,所以四边形DFC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F =DE =6,即BF =10-6=4.故选A. 【答案】 A5.Rt △ABC 中,∠C =90°,CD ⊥AB 于D ,若BD ∶AD =3∶2,则△ACD 与△CBD 的相似比为( )A .2∶3B .3∶2C .9∶4 D.6∶3【解析】 如图Rt △ABC 中,由CD ⊥AB 及射影定理知,CD 2=AD ·BD ,即CD AD =BDCD ,又∵∠ADC =∠BDC =90°, ∴△ACD ∽△CBD . ∵BD ∶AD =3∶2 ∴令BD =3t ,AD =2t ,即CD 2=6t 2,即CD =6t ,∴AD CD =2t 6t=63.故△ACD 与△CBD 的相似比为6∶3. 【答案】 D6.如图17,ED ∥FG ∥BC ,且DE 、FG 把△ABC 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三部分,若BC =15,则FG 的长为( )A .5 6B .10C .4 3D .7.5图17【解析】 ∵DE 、FG 把△ABC 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三部分∴S △AFG S △ABC=23. ∵DE ∥FG ∥BC ,∴△AFG ∽△ABC . ∴S △AFG S △ABC=23=FG 2BC 2. ∴FG BC =23,又BC =15,∴FG =5 6.【答案】 A 二、填空题7.(2014·广东高考)如图1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B 上且EB =2AE ,AC 与DE 交于点F ,则△CDF 的面积△AEF 的面积=________.图18【解析】 根据EB =2AE 求出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所成的比例,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因为EB =2AE ,所以AE AB =13=AE CD ,故CDAE =3.因为AE ∥CD ,所以△AEF ∽△CDF ,所以S △CDF S △AEF =⎝ ⎛⎭⎪⎫CD AE 2=9.【答案】 98.(2013·陕西高考)如图19,AB 与CD 相交于点E ,过E 作BC 的平行线与AD 的延长线交于点P ,已知∠A =∠C ,PD =2DA =2,则PE =________.图19【解析】 因为PE ∥BC ,所以∠C =∠PED .又因为∠C =∠A ,所以∠A =∠PED .又∠P =∠P ,所以△PDE ∽△PEA ,则PD PE =PEP A ,即PE 2=PD ·P A =2×3=6,故PE = 6.【答案】69.如图20,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于点D ,AD =4,sin ∠ACD =45,则CD =________,BC =________.图20【解析】 在Rt △ADC 中,AD =4,sin ∠ACD =AD AC =45,得AC =5,CD =AC 2-AD 2=3,又由射影定理AC 2=AD ·AB ,得AB =AC 2AD =254.∴BD =AB -AD =254-4=94,由射影定理BC 2=BD ·AB =94×254,∴BC =154. 【答案】 3 154三、解答题10.如图21所示,已知▱ABCD 中,G 是DC 延长线上一点,AG 分别交BD 和BC 于E ,F 两点,证明:AF ·AD =AG ·BF .图21【证明】 因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 ∥DC ,AD ∥BC , 又AB ∥CG ,所以△GCF ∽△ABF . 因为AD ∥CF ,所以△GCF ∽△GDA . 所以△ABF ∽△GDA ,所以AF AG =BFAD ,即AF ·AD =AG ·BF .11.如图2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B 作BE ⊥CD ,垂足为E ,连结AE ,F 为AE 上一点,且∠BFE =∠C .(1)求证:△ABF ∽△EAD .(2)若∠BAE =30°,AD =3,求BF 的长.图22【解】 (1)证明:∵AB ∥CD , ∴∠BAF =∠AED . 又∵∠BFE =∠C ,∠BFE +∠BF A =∠C +∠EDA , ∴∠BF A =∠ADE . ∴△ABF ∽△EAD .(2)∵∠BAE =30°,∴∠AEB =60°,∴ABAE =sin 60°, 由(1)知BF AD =AB AE ,∴BF =AB AE ·AD =332.12.如图23所示,AD 与BE 是△ABC 的两条高,DF ⊥AB 于F ,直线FD 交BE 于点G ,交AC 的延长线于H ,求证:DF 2=GF ·HF .图23【证明】 在△AFH 与△GFB 中, 因为∠H +∠BAC =90°, ∠GBF +∠BAC =90°, 所以∠H =∠GBF .因为∠AFH =∠GFB =90°, 所以△AFH ∽△GFB ,所以HF BF =AFGF ,故AF ·BF =GF ·HF . 因为在Rt △ABD 中,FD ⊥AB ,由射影定理,得DF2=AF·BF,故DF2=GF·HF.第二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考纲要求:1.理解圆周角定理,理解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及弦切角定理.2.理解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3.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基础真题体验]考查角度[四点共圆问题]1.(2011·课标全国卷)如图24,D,E分别为△ABC的边AB,图24AC上的点,且不与△ABC的顶点重合.已知AE的长为m,AC 的长为n,AD,AB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4x+mn=0的两个根.(1)证明:C,B,D,E四点共圆;(2)若∠A=90°,且m=4,n=6,求C,B,D,E所在圆的半径.【解】(1)证明:连结DE,根据题意在△ADE和△ACB中,AD·AB=mn =AE ·AC ,即AD AC =AEAB .又∠DAE =∠CAB ,从而△ADE ∽△ACB .因此∠ADE =∠ACB .所以C ,B ,D ,E 四点共圆.(2)m =4,n =6时,方程x 2-14x +mn =0的两根为x 1=2,x 2=12.故AD =2,AB =12.取CE 的中点G ,DB 的中点F ,分别过G ,F 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结DH .因为C ,B ,D ,E 四点共圆,所以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 ,半径为DH .由于∠A =90°,故GH ∥AB ,HF ∥AC . 从而HF =AG =5,DF =12×(12-2)=5. 故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 2. 考查角度[圆周角及弦切角定理]2.(2013·课标全国卷Ⅰ)如图25,直线AB 为圆的切线,切点为B ,点C 在圆上,∠ABC 的角平分线BE 交圆于点E ,DB 垂直BE 交圆于点D .图25(1)证明:DB =DC ;(2)设圆的半径为1,BC =3,延长CE 交AB 于点F ,求△BCF 外接圆的半径.【解】 (1)证明:如图,连结DE ,交BC 于点G .由弦切角定理,得∠ABE =∠BCE , 而∠ABE =∠CBE ,故∠CBE =∠BCE ,所以BE =CE .又因为DB ⊥BE ,所以DE 为圆的直径,∠DCE =90°. 由勾股定理可得DB =DC .(2)由(1)知,∠CDE =∠BDE ,DB =DC , 故DG 是BC 边的中垂线,所以BG =32.。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3讲 圆中的比例线段与圆内接四边形
第3讲 圆中的比例线段与圆内接四边形【高考会这样考】1.考查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的应用. 2.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复习指导】本讲复习时,紧紧抓住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以及圆内接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定理,重点以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为主,通过典型的题组训练,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基础梳理1.圆中的比例线段 定理名称基本图形条件结论 应用 相交弦定理弦AB 、CD 相交于圆内点P(1)P A ·PB =PC ·PD ; (2)△ACP ∽ △DBP(1)在P A 、PB 、PC 、PD 四线段中知三求一; (2)求弦长及角 切割线定理P A 切⊙O 于A ,PBC 是⊙O 的割线(1)P A 2=PB ·PC ; (2)△P AB ∽△PCA (1)已知P A 、PB 、PC 知二可求一; (2)求解AB 、AC 割线定理P AB 、PCD 是⊙O 的割线 (1)P A ·PB =PC ·PD ;(2)△P AC ∽△PDB(1)求线段P A 、PB 、PC 、PD 及AB 、CD ; (2)应用相似求AC 、BD2.圆内接四边形(1)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2)圆内接四边形判定定理:①如果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则此四边形内接于圆;②若两点在一条线段同侧且对该线段张角相等,则此两点与线段两个端点共圆,特别的,对定线段张角为直角的点共圆.双基自测1.(2011·天津)如图,四边形ABCD是圆O的内接四边形,延长AB和DC相交于点P.若PB=1,PD=3,则BCAD的值为________.解析∵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PBC=∠ADP,又∠P=∠P,∴△BCP∽△DAP,∴BCAD=PBPD=13.答案1 32.(2011·广州调研)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BC是直径,MN与⊙O相切,切点为A,∠MAB=35°,则∠D=________.解析连接BD,由题意知,∠ADB=∠MAB=35°,∠BDC=90°,故∠D=∠ADB+∠BDC=125°.答案125°3.(2011·深圳调研)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O上一点,E为BD的中点,⊙O的弦AD与BE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若AB=18,BC=12,则AD=________.解析如图,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 ⊥BE ,又E 是 BD 的中点, ∴∠BAE =∠EAC , 从而E 是BC 的中点, ∴BE =EC =6,AB =AC =18,由CD ·CA =CE ·CB ,得(18-AD )×18=6×12,故AD =14. 答案 144.(2011·广州模拟)如图,过点D 作圆的切线切于B 点,作割线交圆于A ,C 两点,其中BD =3,AD =4,AB =2,则BC =________.解析 ∵∠A =∠DBC ,∠D =∠D , ∴△ABD ∽△BCD ,AD BD =AB BC ,解得BC =32. 答案 325.如图所示,已知⊙O 的两条弦AB 、CD 相交于AB 的中点E ,且AB =4,DE =CE +3,则CD 的长为________.解析 由相交弦定理知, EA ·EB =EC ·ED .(*)又∵E 为AB 中点,AB =4,DE =CE +3, ∴(*)式可化为22=EC (CE +3)=CE 2+3CE , ∴CE =-4(舍去)或CE =1.∴CD =DE +CE =2CE +3=2+3=5. 答案5考向一相交弦定理的应用【例1】►(2011·广东实验中学质检)如图,半径为2的⊙O中,∠AOB=90°,D 为OB的中点,AD的延长线交⊙O于点E,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审题视点] 由勾股定理求AD,再由相交弦定理求DE.解析延长DO交圆O于另一点F,易知OD=1,则AD=AO2+OD2= 5.由相交弦定理得,AD·DE=BD·DF,即5·DE=1×3,DE=35 5.答案35 5相交弦定理主要用于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的计算与证明,解题时要与相似三角形及圆周角、弦切角等相关知识综合应用.【训练1】(2011·广东)如图,AB、CD是半径为a的圆O的两条弦,它们相交于AB的中点P,PD=2a3,∠OAP=30°,则CP=________.解析依题AP=PB=32a,由PD·CP=AP·PB,得CP=AP2PD=98a.答案98a考向二切割线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所示,P 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BC是过点O的割线,P A=10,PB=5,∠BAC的平分线与BC和⊙O分别交于点D和E,求AD·AE的值.[审题视点] 由切割线定理知P A2=PB·PC,可得直径BC的长,要求AD·AE,由△ACE∽△ADB,得AD·AE=CA·BA,只要求出CA,BA的长即可.解如图所示,连接CE,∵P A是⊙O的切线,PBC是⊙O的割线,∴P A2=PB·PC.又P A=10,PB=5,∴PC=20,BC=15.∵P A切⊙O于A,∴∠P AB=∠ACP.又∠P为公共角,∴△P AB∽△PCA.∴ABCA=P APC=1020=12.∵BC为⊙O的直径,∴∠CAB=90°.∴AC2+AB2=BC2=225.∴AC=65,AB=3 5. 又∠ABC=∠E,∠CAE=∠EAB,∴△ACE∽△ADB,∴ABAE=ADAC.∴AD·AE=AB·AC=35×65=90.在圆中通过连接圆上的两点、作圆的切线等可以创造使用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定理、弦切角定理的条件,这是在圆的问题上解决角之间关系的重要技巧.【训练2】如图,⊙O与⊙O′外切于P,两圆公切线AC,分别切⊙O、⊙O′于A、C两点,AB是⊙O的直径,BE是⊙O′的切线,E为切点,连AP、PC、BC.求证:AP·BC=BE·AC.证明由题意可知∠APC=90°,连BP,则∠APB=90°,∴B、P、C在同一直线上,即P点在BC上,由于AB⊥AC,易证Rt△APB∽Rt△CAB.∴ABCB=PBAB,即AB2=BP·BC,又由切割线定理,得BE2=BP·BC,∴AB=BE,又Rt△APB∽Rt△CAB,∴ABCB=APCA,即AP·BC=AB·AC,∴AP·BC=BE·AC.考向三圆内接四边形性质的应用【例3】►(2011·辽宁三校联考)已知四边形PQRS是圆内接四边形,∠PSR=90°,过点Q作PR、PS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H、K.(1)求证:Q、H、K、P四点共圆;(2)求证:QT=TS.[审题视点] (1)利用∠PHQ=∠PKQ=90°;(2)先证∠HKS=∠QSP,TS=TK,再证TS=QT.证明(1)∵∠PHQ=∠PKQ=90°,∴Q、H、K、P四点共圆.(2)∵Q、H、K、P四点共圆,∴∠HKS=∠HQP,①∵∠PSR=90°,∴PR为圆的直径,∴∠PQR=90°,∠QRH=∠HQP,②而∠QSP=∠QRH,③由①②③得,∠QSP=∠HKS,TS=TK,又∠SKQ=90°,∵∠SQK=∠TKQ,∴QT=TK,∴QT=TS.(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P,若P A·PC=PB·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2)四边形ABCD的一组对边AB、DC的延长线交于点P,若P A·PB=PC·PD,则它的四个顶点共圆.以上两个命题的逆命题也成立.该组性质用于处理四边形与圆的关系问题时比较有效.【训练3】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G为AB延长线上的一点,GCD是⊙O的割线,过点G作AB的垂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E,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过G作⊙O的切线,切点为H.求证:(1)C,D,F,E四点共圆;(2)GH 2=CE ·GF .证明 (1)如图,连接BC .∵AB 是⊙O 的直径,∴∠ACB =90°. ∵AG ⊥FG ,∴∠AGE =90°. 又∠EAG =∠BAC , ∴∠ABC =∠AEG .又∠FDC =∠ABC , ∴∠FDC =∠AEG . ∴∠FDC +∠CEF =180°. ∴C ,D ,F ,E 四点共圆.(2)∵GH 为⊙O 的切线,GCD 为割线, ∴GH 2=GC ·GD .由C ,D ,F ,E 四点共圆,得∠GCE =∠AFE ,∠GEC =∠GDF . ∴△GCE ∽△GFD . ∴GC GF =GE GD, 即GC ·GD =GE ·GF .∴CH 2=GE ·GF .如何求解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从近两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对切割线定理的应用及四点共圆问题重点考查,题型为填空题或解答题.【示例】► (本题满分10分)(2011·新课标全国)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不与△ABC 的顶点重合.已知AE 的长为m ,AC 的长为n ,AD ,AB 的长是关于x 的方程x 2-14x +mn =0的两个根.(1)证明:C ,B ,D ,E 四点共圆;(2)若∠A =90°,且m =4,n =6,求C ,B ,D ,E 所在圆的半径.第(1)问连DE ,证明△ADE ∽△ACB ,即证∠ADE =∠ACB ,根据对角互补判定四点C ,B ,D ,E 共圆;第(2)问先求AD 、AB 的长,再确定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进一步求半径.[解答示范] (1)连接DE ,根据题意,在△ADE 和△ACB 中,AD ·AB =mn =AE ·AC ,即AD AC =AEAB .又∠DAE =∠CAB , 从而△ADE ∽△ACB .(3分) 因此∠ADE =∠ACB .所以C ,B ,D ,E 四点共圆.(4分)(2)m =4,n =6时,方程x 2-14x +mn =0的两根为x 1=2,x 2=12. 故AD =2,AB =12.(6分)取CE 的中点G ,DB 的中点F ,分别过G ,F 作AC ,AB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H 点,连结DH .因为C ,B ,D ,E 四点共圆,所以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圆心为H ,半径为DH .(8分)由于∠A =90°,故GH ∥AB ,HF ∥AC .从而HF =AG =5,DF =12×(12-2)=5. 故C ,B ,D ,E 四点所在圆的半径为5 2.(10分)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几何证明,四点共圆,三角形相似,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四点共圆常用的证明方法是求证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当然也可以求出过其中三点的圆,然后证另一点也在这个圆上,也可以证明以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以另两个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相交.【试一试】(2011·辽宁)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圆上,AD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E点,且EC=ED.(1)证明:CD∥AB;(2)延长CD到F,延长DC到G,使得EF=EG,证明:A,B,G,F四点共圆.[尝试解答] (1)因为EC=ED,所以∠EDC=∠ECD.因为A,B,C,D四点在同一圆上,所以∠EDC=∠EBA.故∠ECD=∠EBA.所以CD∥AB.(2)由(1)知,AE=BE.因为EF=EG,故∠EFD=∠EGC,从而∠FED=∠GEC.连接AF,BG,则△EF A≌△EGB,故∠F AE=∠GBE.又CD∥AB,∠EDC=∠ECD,所以∠F AB=∠GBA.所以∠AFG+∠GBA=180°.故A,B,G,F四点共圆.。
高考数学总复习:选修4 1《几何证明选讲》1
逻辑不严密:在证明过 程中逻辑链条可能不严 密导致结论不成立或出 现漏洞。
忽视隐含条件:在几何 问题中有时会存在一些 隐含条件如果忽视这些 条件可能会导致证明过 程出错。
图形绘制错误:在解题 过程中如果图形绘制不 准确可能会导致证明过 程出现偏差或错误。
几何证明的拓展和提高
第五章
几何证明的进阶内容
掌握多种几何证明方法如反证法、归纳法等。 理解并运用各种几何定理和性质如相似三角形、余弦定理等。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合理的推断和证明。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能够理解并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几何证明的数学思想
演绎推理:从 已知条件出发 按照严格的逻 辑规则推出结 论的思维方式。
归纳推理:从 大量具体事例 中概括出一般 原理的思维方
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推理逐步推导出结论的方法。 归纳法:从一些个别情况出发经过归纳总结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反证法:通过否定结论来证明结论的方法。 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情况的结论。
几何证明的实践应用
第三章
几何证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建筑学:证明几何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物理学:解释物理现象和原理如力的合成与分解 计算机科学: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的基础 经济学:在决策分析和资源优化中的应用
常见题型:求 证题、证明题、
作图题等
几何证明的基本步骤
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 需要证明的结论
推导过程:按照证明方法逐步推导 得出结论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定思路: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选 择合适的证明方法
检查结果:检查推导过程方案。
添加标题
几何证明在经济学中 的应用:在金融、统 计学、市场分析等领 域中几何证明可以用 来证明经济理论和模 型的正确性以及解释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几何证明选讲课件 文(选修4-1)
完整版ppt
10
4.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 比例中项 ;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 的 比例中项 .
完整版ppt
11
问题探究2:射影定理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提示:必须在直角三角形内.
完整版ppt
12
5.圆周角定理 (1)圆周角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 心角的 一半 . (2)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 它所对弧的度数 .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相等 ;同圆或等圆中, 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直角 ;90°的圆周角 所对的弦是 直径 .
答案:A
完整版ppt
21
2.如图所示,已知圆 O 的直径 AB= 6,C 为圆 O 上一点, 且 BC= 2,过点 B 的圆 O 的切线交 AC 延长线于点 D,则 DA 等于( )
A.1 B.2 C. 6 D.3
完整版ppt
22
解析:∵AB 为直径,∴∠ACB=90°,又 AB= 6,BC= 2, 得 AC=2.BD 是圆 O 的切线,则 AB⊥BD,由射影定理得 BC2= AC·CD.故 CD=1,所以 AD=2+1=3.故选 D.
完整版ppt
9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定理:①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 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 相似比 ; 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 相似比 ; ③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 相似比的平方 ; ④相似三角形外接圆(或内切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 比,外接圆(或内切圆)的面积比等于 相似比的平方 .
完整版ppt
14
7.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1)性质 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 半径 .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 .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 圆心 .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15.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
《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核心考点与典型例题
知识点15: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
常考题型:求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图形的几何性质
方法详述:根据截面的形状,研究几何图形的几何性质
例1 底面直径为12cm 的圆柱被与底面成30°的平面所截,截口是一个椭圆,该椭圆的长轴长_____,短轴长_____,离心率为_____.
答案:8cm ,12cm ,12
. 分析:根据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及椭圆的性质,可得圆柱的底面直径为12cm ,截面与底面成30°,根据截面所得椭圆长轴、短轴与圆柱直径的关系,我们易求出椭圆的长轴长和短轴长,进而得到椭圆的离心率.
解析:∵圆柱的底面直径d 为12cm ,截面与底面成30°
∴椭圆的短轴长212b d cm ==
椭圆的长轴长2cos30
d a cm == 根据得,椭圆的半焦距长2c cm =,
则椭圆的离心率12
c c a ===. 故答案为:8cm ,12cm ,
12. 高考试题精析 【2014年高考题改编】如图,AB 是圆柱体OO ′的一条母线,BC 过底面圆的圆心O ,D 是圆O 上不与点B ,C 重合的任意一点,已知棱AB=5,BC=5,CD=3.
(1)求直线AC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大小;
(2)将四面体ABCD 绕母线AB 转动一周,求△ACD 的三边在旋转过程中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径的圆上,所以BD ⊥DC ,因为
【练习】
1.在如图所示的斜截圆柱中,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为40cm ,母线长最短50cm ,最长80cm ,则斜截圆柱的侧面面积S=( )
A .22600cm
B .25200cm
C .22600cm π
D .2
5200cm π。
高中数学第十一章 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
第十一章⎪⎪⎪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1)第一节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1.平行线的截割定理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2)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推论: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判定定理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 (2)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它们相似. (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5.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小题体验]1.(教材习题改编)如图,AB ∥EM ∥DC ,AE =ED ,EF ∥BC ,EF=12 cm ,则BC 的长为________ cm.解析:由⎭⎪⎬⎪⎫AB ∥EM ∥DC AE =ED ⇒E 为AD 中点,M 为BC 的中点, 又EF ∥BC ⇒EF =MC =12 cm. ∴BC =2MC =24 cm. 答案:242.(教材习题改编)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且ADDB=2,那么△ADE 与四边形DBCE 的面积比是________.解析:∵DE ∥BC ,∴△ADE ∽△ABC , ∴S △ADE S △ABC =AD 2AB 2. ∵AD DB =2,∴AD AB =23,∴S △ADE S △ABC =49,故S △ADE S 四边形DBCE =45. 答案:451.在使用平行线截割定理时易出现对应边的对应顺序混乱,导致错误. 2.在解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或应用时易出现对应边和对应角的对应失误.3.射影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结论,其实质就是三角形的相似.但要注意满足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结论的三角形不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要搞清楚定理中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不能乱用.[小题纠偏]1.(2016·鞍山模拟)如图,在▱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BE ∶EC =2∶3,AE 交BD 于点F ,则BF ∶FD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AD =BC ,BE ∶EC =2∶3, 所以BE ∶AD =2∶5,因为AD ∥BC , 所以BF ∶FD =BE ∶AD =2∶5, 所以BF ∶FD 的值为25.答案:252.如图,在Rt △ABC 中 ,∠BAC =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若AB ∶AC =2∶1,则AD ∶BC 为________.解析:设AC =k ,则AB =2k ,BC =5k , ∵∠BAC =90°,AD ⊥BC , ∴AC 2=CD ·BC , ∴k 2=CD ·5k ,∴CD =55k , 又BD =BC -CD =455k , ∴AD 2=CD ·BD =55k ·455k =45k 2, ∴AD =255k ,∴AD ∶BC =2∶5. 答案:2∶5考点一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D 与AC 相交于点O ,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AB ,CD 于E ,F ,且EF ∥BC ,若AD =12,BC =20,求EF 的值.解:∵AD ∥BC , ∴OB OD =BC AD =2012=53, ∴OB BD =58.∵OE ∥AD ,∴OE AD =OB BD =58.∴OE =58AD =58×12=152,同理可求得OF =38BC =38×20=152,∴EF =OE +OF =15.2.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C 的中点,点E 是BD 的中点,AE 交BC 于点F ,求BFFC 的值.解:如图,过点D 作DM ∥AF 交BC 于点M . ∵点E 是BD 的中点,∴在△BDM 中,BF =FM . 又点D 是AC 的中点, ∴在△CAF 中,CM =MF , ∴BF FC =BF FM +MC =12.[谨记通法]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应用的一个注意点及一种转化(1)一个注意点: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来计算或证明,首先要观察平行线组,再确定所截直线,进而确定比例线段及比例式,同时注意合比性质、等比性质的运用.(2)一种转化:解决此类问题往往需要作辅助的平行线,要结合条件构造平行线组,再应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转化比例式解题.考点二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90°,D ,E ,F 分别在AB ,AC ,BC 上,AE =13AC ,BD =13AB ,且CF =13BC .求证:(1)EF ⊥BC ; (2)∠ADE =∠EBC . 证明:设AB =AC =3a , 则AE =BD =a ,CF =2a . (1)CE CB =2a 32a =23,CF CA =2a 3a =23. 又∠C 为公共角, 故△BAC ∽△EFC ,由∠BAC =90°,得∠EFC =90°, 故EF ⊥BC .(2)由(1)得EF =FC AC ·AB =2a , 故AE EF =a 2a =22,AD BF =2a 22a =22,∴AE EF =AD BF, ∴△ADE ∽△FBE , 所以∠ADE =∠EBC .[由题悟法]证明相似三角形的一般思路(1)先找两对内角对应相等.(2)若只有一个角对应相等,再判定这个角的两邻边是否对应成比例. (3)若无角对应相等,就要证明三边对应成比例.[即时应用]如图,已知在△ABC 中,D 是BC 边的中点,且AD =AC ,DE ⊥BC ,DE 与AB 相交于点E ,EC 与AD 相交于点F .(1)求证:△ABC ∽△FCD ;(2)若S △FCD =5,BC =10,求DE 的长.解:(1)证明:因为DE ⊥BC ,D 是BC 的中点,所以EB =EC ,所以∠B =∠BCE .又因为AD =AC ,所以∠ADC =∠ACB.所以△ABC ∽△FCD.(2)如图,过点A 作AM ⊥BC , 垂足为点M .因为△ABC ∽△FCD ,BC =2CD , 所以S △ABC S △FCD =⎝⎛⎭⎫BC CD 2=4.又因为S △FCD =5,所以S △ABC =20. 因为S △ABC =12BC ·AM ,BC =10,所以20=12×10×AM ,所以AM =4.因为DE ∥AM ,所以DE AM =BDBM . 因为DM =12DC =52,BM =BD +DM ,所以DE 4=55+52,解得DE =83.考点三 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定理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如图所示,CD 垂直平分AB ,点E 在CD 上,DF ⊥AC ,DG ⊥BE ,F ,G 分别为垂足.求证:AF ·AC =BG ·BE . 证明:因为CD 垂直平分AB , 所以∠ADC =∠BDC =90°,AD =D B.在Rt △ADC 中,因为DF ⊥AC , 所以AD 2=AF ·AC . 同理BD 2=BG ·BE . 所以AF ·AC =BG ·BE .[由题悟法]对射影定理的理解和应用(1)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解决问题首先确定直角边与其射影.(2)要善于将有关比例式进行适当的变形转化,有时还要将等积式转化为比例式或将比例式转化为等积式,并且注意射影定理的其他变式.(3)注意射影定理与勾股定理的结合应用.[即时应用]在Rt △ACB 中,∠C =90°,CD ⊥AB 于D ,若BD ∶AD =1∶9,求tan ∠BCD 的值. 解:由射影定理得CD 2=AD ·BD , 又BD ∶AD =1∶9, 令BD =x ,则AD =9x (x >0). ∴CD 2=9x 2, ∴CD =3x .Rt △CDB 中,tan ∠BCD =BD CD =x 3x =13.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F ∥BC ,FG ∥AD ,求EF BC +FGAD 的值.解: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 EF BC =AF AC ,FG AD =FC AC ,故EF BC +FG AD =AF AC +FC AC =AC AC =1.2.如图,等边三角形DEF 内接于△ABC ,且DE ∥BC ,已知AH ⊥BC 于点H ,BC =4,AH =3,求△DEF 的边长.解:设DE =x ,AH 交DE 于点M ,显然MH 的长度与等边三角形DEF 的高相等,又DE ∥BC ,则DE BC =AM AH =AH -MH AH , 所以x4=3-32x 3=2-x 2,解得x =43.故△DEF 的边长为43.3.如图,M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AB 的中点,直线l 过点M 分别交AD ,AC 于点E ,F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N .若AE =2,AD =6,求AFAC的值. 解:∵AD ∥BC , ∴△AEF ∽△CNF , ∴AF CF =AE CN , ∴AF AF +CF =AEAE +CN.∵M 为AB 的中点,∴AE BN =AMBM =1,∴AE =BN , ∴AF AC =AF AF +CF =AE AE +BN +BC =AE 2AE +BC. ∵AE =2,BC =AD =6, ∴AF AC =22×2+6=15.4.如图,AD ,BE 是△ABC 的两条高,DF ⊥AB ,垂足为F ,交BE 于点G ,交AC 的延长线于H ,求证:DF 2=GF ·HF .证明:在△AFH 与△GFB 中, 因为∠H +∠BAC =90°, ∠GBF +∠BAC =90°,所以∠H =∠GBF .因为∠AFH =∠BFG =90°, 所以△AFH ∽△GFB , 所以HF BF =AF GF , 所以AF ·BF =GF ·HF .因为在Rt △ABD 中,FD ⊥AB , 所以DF 2=AF ·BF . 所以DF 2=GF ·HF .5.(2016·大连模拟)如图,已知D 为△ABC 中AC 边的中点,AE ∥BC ,ED 交AB 于G ,交BC 延长线于F ,若BG ∶GA =3∶1,BC =8,求AE 的长.解:因为AE ∥BC ,D 为AC 的中点, 所以AE =CF ,AE BF =AG BG =13.设AE =x ,又BC =8, 所以x x +8=13,所以x =4. 所以AE =4.6.(2016·大连模拟)如图,在△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是B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交BC 于F .(1)求BFFC 的值;(2)若△BEF 的面积为S 1,四边形CDEF 的面积为S 2,求S 1∶S 2的值. 解:(1)过点D 作DG ∥BC ,并交AF 于点G ,因为E 是BD 的中点,所以BE =DE . 又因为∠EBF =∠EDG ,∠BEF =∠DEG , 所以△BEF ≌△DEG ,则BF =DG , 所以BF ∶FC =DG ∶FC .又因为D 是AC 的中点,则DG ∶FC =1∶2, 则BF ∶FC =1∶2,即BF FC =12.(2)若△BEF 以BF 为底,△BDC 以BC 为底, 则由(1)知BF ∶BC =1∶3,又由BE ∶BD =1∶2,可知h 1∶h 2=1∶2, 其中h 1,h 2分别为△BEF 和△BDC 的高, 则S △BEF S △BDC =13×12=16, 则S 1∶S 2=1∶5. 故S 1∶S 2的值为15.7.如图,在△ABC 中,AB =AC ,过点A 的直线与其外接圆交于点P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PC AC =PDBD ;(2)若AC =3,求AP ·AD 的值.解:(1)证明:因为∠CPD =∠ABC ,∠PDC =∠PDC , 所以△DPC ∽△DBA ,所以PC AB =PD BD . 又AB =AC ,所以PC AC =PD BD. (2)因为∠ABC +∠APC =180°,∠ACB +∠ACD =180°, ∠ABC =∠ACB , 所以∠ACD =∠APC .又∠CAP =∠DAC ,所以△APC ∽△ACD , 所以AP AC =AC AD. 所以AP ·AD =AC 2=9.8.△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B ,AC 上的点,AD ,EF 交于点P ,若BD =DC ,AE =AF .求证:AB AC =PF PE .证明:过F 作MN ∥AD 交BA 的延长线及DC 于M ,N .对△MEF ,有PF PE =AMAE ,因为AE =AF ,所以PF PE =AM AF. 对△MBN ,有AB AM =BDDN , 因为BD =DC ,所以AB AM =DCDN . 对△ADC ,有AC AF =DC DN ,所以AB AM =ACAF . 所以AB AC =AM AF ,所以AB AC =PF PE .第二节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圆周角(1)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2)推论1:①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②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3)推论2:①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②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圆的切线(1)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3.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1)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2)推论: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4.圆中的比例线段(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2)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3)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小题体验]1.(教材习题改编)如图,已知AB ,BC 是⊙O 的两条弦,AO ⊥BC ,AB =3,BC =22,则⊙O 的半径等于________.解析:设垂足为D ,⊙O 的半径等于R , ∵AB ,BC 是⊙O 的两条弦, AO ⊥BC ,AB =3,BC =22, ∴AD =1,∴R 2=2+(R -1)2, ∴R =1.5.故⊙O 的半径为1.5. 答案:1.52.如图,AC 为⊙O 的直径,OB ⊥AC ,弦BN 交AC 于点M .若OC =3,OM =1,则MN 的长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 CM =CO +OM =3+1, AM =AO -OM =3-1, BM 2=OB 2+OM 2=4,BM =2, 根据相交弦定理有CM ·AM =BM ·MN ,代入数值可解得MN =CM ·AM BM =(3+1)(3-1)2=1.答案:13.如图,⊙O 的直径AB =6 cm ,P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P 点作⊙O 的切线,切点为C ,连接AC ,若∠CPA =30°,PC =________ cm.解析:连接OC ,则OC ⊥PC .又OC =3,∠CPA =30°, ∴CP =OCtan 30°=3 3.答案:3 31.解决圆周角、圆心角及弦切角问题时,角之间关系易于混淆导致错误.2.使用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时,注意对应线段成比例及相似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小题纠偏]1.如图所示,CD 是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点B 在圆O 上,BC =2,∠BCD =30°,则圆O 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设圆O的半径为r,过B作⊙O的直径BA,连接AC,则∠ACB=90°.又由弦切角定理得∠CAB=∠BCD=30°,∴AB=2BC=4.∴r=2,∴S=πr2=4π.答案:4π2.如图所示,已知⊙O的割线PAB交⊙O于A,B两点,割线PCD经过圆心,若PA=3,AB=4,PO=5,则⊙O的半径为________.解析:设⊙O的半径为r.由割线定理得PA·PB=PC·PD,3×7=(PO-r)(PO+r),即21=25-r2,∴r2=4,∴r=2.答案:2考点一圆周角、弦切角和圆的切线问题(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2016·黄冈模拟)已知点C在圆O的直径BE的延长线上,直线CA与圆O相切于A,∠ACB的平分线分别交AB,AE于D,F两点,求∠AFD的大小.解:因为AC为圆O的切线,由弦切角定理,得∠B=∠EAC.又因为CD平分∠ACB,则∠ACD=∠BCD,所以∠B+∠BCD=∠EAC+∠ACD.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ADF=∠AFD.因为BE是圆O的直径,则∠BAE=90°,所以△A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F=∠AFD=45°.2.(2015·广东高考改编)如图,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4,EC是圆O的切线,切点为C,BC=1.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EC和AC于点D和点P,求OD的长.解:由题意得OP =12BC =12,OA =2,于是PA =CP =22-⎝⎛⎭⎫122=152. 因为∠DCP =∠B =∠POA ,又∠DPC =∠APO ,所以△DCP ∽△AOP , 故PD PA =PCPO, 即PD =15212×152=152,所以OD =152+12=8.[谨记通法]1.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与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多用于推出角的关系,从而证明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可求线段或角的大小.2.涉及圆的切线问题时要注意弦切角的转化;关于圆周上的点,常作直径(或半径)或向弦(弧)两端作圆周角或弦切角.考点二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2016·昆明模拟)如图所示,已知D 为△ABC 的BC 边上一点,⊙O 1经过点B ,D ,交AB 于另一点E ,⊙O 2经过点C ,D ,交AC 于另一点F ,⊙O 1与⊙O 2的另一交点为G .(1)求证:A ,E ,G ,F 四点共圆;(2)若AG 切⊙O 2于G ,求证:∠AEF =∠ACG . 证明:(1)如图,连接GD ,四边形BDGE ,四边形CDGF 分别内接于⊙O 1,⊙O 2, ∴∠AEG =∠BDG , ∠AFG =∠CDG ,又∠BDG +∠CDG =180°, ∴∠AEG +∠AFG =180°,∴A,E,G,F四点共圆.(2)∵A,E,G,F四点共圆,∴∠AEF=∠AGF,∵AG与⊙O2相切于点G,∴∠AGF=∠ACG,∴∠AEF=∠ACG.[由题悟法]证明四点共圆的常用方法(1)若四个点到一定点等距离,则这四个点共圆.(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3)若一个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圆.[即时应用](2016·吉林实验中学)如图,圆周角∠BAC的平分线与圆交于点D,过点D的切线与弦AC的延长线交于点E,AD交BC于点F.(1)求证:BC∥DE;(2)若D,E,C,F四点共圆,且AC=BC,求∠BAC.解:(1)证明:因为DE为圆的切线,所以∠EDC=∠DAC.又因为∠DAC=∠DAB,∠DAB=∠DCB,所以∠EDC=∠DCB,所以BC∥DE.(2)因为D,E,C,F四点共圆,所以∠CFA=∠CED,由(1)知∠ACF=∠CED,所以∠CFA=∠ACF.设∠DAC=∠DAB=x,因为AC=BC,所以∠CBA=∠BAC=2x,所以∠CFA=∠FBA+∠FAB=3x,在等腰△ACF中,180°=∠CFA+∠ACF+∠CAF=7x,则x≈25.7°,所以∠BAC=2x≈51.4°.考点三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2015·陕西高考)如图,AB 切⊙O 于点B ,直线AO 交⊙O 于D ,E 两点,BC ⊥DE ,垂足为C .(1)证明:∠CBD =∠DBA;(2)若AD =3DC ,BC =2,求⊙O 的直径. 解:(1)证明:因为DE 为⊙O 的直径, 所以∠BED +∠EDB =90°.又BC ⊥DE ,所以∠CBD +∠EDB =90°, 从而∠CBD =∠BED.又AB 切⊙O 于点B ,得∠DBA =∠BED , 所以∠CBD =∠DBA . (2)由(1)知BD 平分∠CBA , 则BA BC =ADCD=3. 又BC =2,从而AB =3 2. 所以AC =AB 2-BC 2=4, 所以AD =3.由切割线定理得AB 2=AD ·AE , 即AE =AB 2AD =6,故DE =AE -AD =3, 即⊙O 的直径为3.[由题悟法]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解题思路(1)见到圆的两条相交弦就要想到相交弦定理. (2)见到圆的两条割线就要想到割线定理. (3)见到圆的切线和割线就要想到切割线定理.[即时应用]1.(2015·天津高考改编)如图,在圆O 中,M ,N 是弦AB 的三等分点,弦CD ,CE 分别经过点M ,N ,若CM =2,MD =4,CN =3,求线段NE 的长.解:由题意可得CM ·MD =AM ·MB , 则2×4=2AM 2,AM =2. 又CN ·NE =AN ·NB , 即3NE =4×2,解得NE =83.2.(2015·湖北高考改编)如图,PA 是圆的切线,A 为切点,PBC 是圆的割线,且BC =3PB ,求ABAC的值. 解:因为PA 是圆的切线, A 为切点,PBC 是圆的割线,由切割线定理,知PA 2=PB ·PC =PB (PB +BC ), 因为BC =3PB ,所以PA 2=4PB 2,即PA =2PB. 由弦切角定理,得∠PAB =∠PCA , 又∠APB =∠CPA ,故△PAB ∽△PCA , 所以AB AC =PB PA =12.1.(2015·重庆高考改编)如图,圆O 的弦AB ,CD 相交于点E ,过点A 作圆O 的切线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若PA =6,AE =9,PC =3,CE ∶ED =2∶1,求BE 的长.解:由切割线定理,知PA 2=PC ·PD , 即62=3PD , 解得PD =12,所以CD =PD -PC =9, 所以CE =6,ED =3.由相交弦定理,知AE ·EB =CE ·ED ,即9BE =6×3,解得BE =2.2.(2016·兰州双基测试)如图,在正△ABC 中,点D ,E 分别在BC ,AC 上,且BD =13BC ,CE =13CA ,AD ,BE 相交于点P .求证:(1)P ,D ,C ,E 四点共圆; (2)AP ⊥CP .证明:(1)在正△ABC 中,由BD =13BC ,CE =13CA ,知:△ABD ≌△BCE ,∴∠ADB =∠BEC ,即∠ADC +∠BEC =180°, ∴P ,D ,C ,E 四点共圆.(2)连接DE ,在△CDE 中,CD =2CE ,∠ACD =60°, 由正弦定理知∠CED =90°,由P ,D ,C ,E 四点共圆知,∠DPC =∠DEC , ∴AP ⊥CP .3.(2016·陕西一检)如图,设AB 为⊙O 的任一条不与直线l 垂直的直径,P 是⊙O 与l 的公共点,AC ⊥l ,BD ⊥l ,垂足分别为C ,D ,且PC =PD.(1)求证:l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OA =5,AC =4,求CD 的长.解:(1)证明:连接OP , ∵AC ⊥l ,BD ⊥l , ∴AC ∥BD.又OA =OB ,PC =PD , ∴OP ∥BD ,从而OP ⊥l .∵点P 在⊙O 上,∴l 是⊙O 的切线. (2)由(1)可得OP =12(AC +BD ),∴BD =2OP -AC =10-4=6. 过点A 作AE ⊥BD ,垂足为E , 则BE =BD -AC =6-4=2. ∴在Rt △ABE 中,AE =AB 2-BE 2=102-22=4 6. ∴CD =4 6.4.(2015·全国卷Ⅰ)如图,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BC交⊙O 于点E .(1)若D 为AC 的中点,证明:DE 是⊙O 的切线; (2)若OA =3CE ,求∠ACB 的大小. 解:(1)证明:如图,连接AE ,由已知得AE ⊥BC ,AC ⊥AB. 在Rt △AEC 中,由已知得DE =DC ,故∠DEC =∠DCE . 连接OE ,则∠OBE =∠OEB. 又∠ACB +∠ABC =90°, 所以∠DEC +∠OEB =90°,故∠OED =90°,即DE 是⊙O 的切线. (2)设CE =1,AE =x .由已知得AB =23,BE =12-x 2. 由射影定理可得AE 2=CE ·BE , 所以x 2=12-x 2,即x 4+x 2-12=0. 解得x =3,所以∠ACB =60°.5.(2015·沈阳一模)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圆O 的直径,C ,D 是圆O 上的两个点,CE ⊥AB 于E ,BD 交AC 于G ,交CE 于F ,CF =FG .(1)求证:C 是劣弧BD 的中点; (2)求证:BF =FG .证明:(1)∵CF =FG ,∴∠CGF =∠FCG . ∵AB 是圆O 的直径,∴∠ACB =∠ADB =π2.∵CE ⊥AB ,∴∠CEA =π2.∵∠CBA =π2-∠CAB ,∠ACE =π2-∠CAB ,∴∠CBA =∠ACE .∵∠CGF =∠DGA ,∠DGA =∠ABC , ∴π2-∠DGA =π2-∠ABC , ∴∠CAB =∠DAC , ∴C 为劣弧BD 的中点.(2)∵∠GBC =π2-∠CGB ,∠FCB =π2-∠GCF ,∴∠GBC =∠FCB ,∴CF =FB ,∴BF =FG .6.(2016·贵州七校联考)如图,⊙O 1和⊙O 2的公切线AD 和BC 相交于点D ,A ,B ,C 为切点,直线DO 1交⊙O 1于E ,G 两点,直线DO 2交⊙O 2于F ,H 两点.(1)求证:△DEF ∽△DHG ;(2)若⊙O 1和⊙O 2的半径之比为9∶16,求DEDF 的值. 解:(1)证明:∵AD 是两圆的公切线, ∴AD 2=DE ·DG ,AD 2=DF ·DH , ∴DE ·DG =DF ·DH ,∴DE DH =DF DG , 又∵∠EDF =∠HDG , ∴△DEF ∽△DHG .(2)连接O 1A ,O 2A , ∵AD 是两圆的公切线, ∴O 1A ⊥AD ,O 2A ⊥AD , ∴O 1,A ,O 2共线,∵AD 和BC 是⊙O 1和⊙O 2的公切线, DG 平分∠ADB ,DH 平分∠ADC , ∴DG ⊥DH ,∴AD 2=O 1A ·O 2A .设⊙O 1和⊙O 2的半径分别为9x 和16x ,则AD =12x , ∵AD 2=DE ·DG ,AD 2=DF ·DH ,∴144x 2=DE (DE +18x ),144x 2=DF (DF +32x ), ∴DE =6x ,DF =4x , ∴DE DF =32.7.(2016·沈阳模拟)如图,已知圆O 1与圆O 2外切于点P ,直线AB 是两圆的外公切线,分别与两圆相切于A ,B 两点,AC 是圆O 1的直径,过C 作圆O 2的切线,切点为D.(1)求证:C ,P ,B 三点共线; (2)求证:CD =CA .证明:(1)连接PC ,PA ,PB ,BO 2,∵AC是圆O1的直径,∴∠APC=90°.连接O1O2必过点P,∵AB是两圆的外公切线,A,B为切点,∴设∠BAP=∠ACP=α,∴∠AO1P=2α.由于O1A⊥AB,O2B⊥AB,∴∠BO2P=π-2α,∴∠O2BP=α.又∠ABP+∠O2BP=90°,∴∠ABP+∠BAP=90°,∴C,P,B三点共线.(2)∵CD切圆O2于点D,∴CD2=CP·CB.在△ABC中,∠CAB=90°,又∵AP⊥BC,∴CA2=CP·CB,故CD=CA.8.(2015·全国卷Ⅱ)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内一点,⊙O与△ABC的底边BC交于M,N两点,与底边上的高AD交于点G,且与AB,AC分别相切于E,F两点.(1)证明:EF∥BC;(2)若AG等于⊙O的半径,且AE=MN=23,求四边形EBCF的面积.解:(1)证明: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所以AD是∠CAB的平分线.又因为⊙O分别与AB,AC相切于点E,F,所以AE=AF,故AD⊥EF,从而EF∥BC.(2)由(1)知,AE=AF,AD⊥EF,故AD是EF的垂直平分线.又EF为⊙O的弦,所以O在AD上.连接OE,OM,则OE⊥AE.由AG等于⊙O的半径得AO=2OE,所以∠OAE =30°.因此△ABC 和△AEF 都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AE =23,所以AO =4,OE =2.因为OM =OE =2,DM =12MN =3, 所以OD =1.于是AD =5,AB =1033. 所以四边形EBCF 的面积为12×⎝⎛⎭⎫10332×32-12×(23)2×32=1633.。
【高考精品复习】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第1讲 平行截割定理与相似三角形
第1讲平行截割定理与相似三角形【高考会这样考】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的应用及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的应用.【复习指导】复习本讲时,只要掌握好教材上的内容,熟练教材上的习题即可达到高考的要求,该部分的复习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为主,掌握好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即可.基础梳理1.平行截割定理(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及其推论①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任一条(与这组平行线相交的)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②推论: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而且平行于底边的直线平分另一腰.(2)平行截割定理及其推论①定理:两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它们被这组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3)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成两段的长度比等于夹角两边长度的比.(4)梯形的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相似三角形(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判定定理a.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b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c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直角三角形相似的特殊判定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平方等于该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乘积,斜边上的高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乘积.双基自测1.如图所示,已知a ∥b ∥c ,直线m 、n 分别与a 、b 、c 交于点A ,B ,C 和A ′,B ′,C ′,如果AB =BC =1,A ′B ′=32,则B ′C ′=________.解析 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直接得到答案.答案 322.如图所示,BD 、CE 是△ABC 的高,BD 、CE 交于F ,写出图中所有与△ACE 相似的三角形________.解析 由Rt △ACE 与Rt △FCD 和Rt △ABD 各共一个锐角,因而它们均相似,又易知∠BFE =∠A ,故Rt △ACE ∽Rt △FBE . 答案 △FCD 、△FBE 、△ABD3.(2011·西安模拟)如图,在△ABC 中,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AN 、CM 交于点O ,那么△MON 与△AOC 面积的比是________. 解析 ∵M 、N 分别是AB 、BC 中点,故MN 綉12AC , ∴△MON ∽△COA ,∴S △MON S △AOC =MN 2AC 2=14.答案 1∶44.如图所示,已知DE ∥BC ,BF ∶EF =3∶2,则AC ∶AE =______,AD ∶DB =________.解析 ∵DE ∥BC ,∴AE AC =DE BC =EFBF .∵BF ∶EF =3∶2,∴AE AC =EF BF =23.∴AC ∶AE =3∶2.同理DE ∥BC ,得AB ∶AD =3∶2,即AB AD =32. ∴AD AB =23,即AD AB -AD =23-2=2.即ADBD =2.∴AD ∶BD =2∶1. 答案 3∶2 2∶15.(2010·广东)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DC ∥AB ,CB ⊥AB ,AB =AD =a ,CD =a2,点E 、F 分别为线段AB 、AD 的中点,则EF =________.解析 连接DE 和BD ,依题知,EB ∥DC ,EB =DC =a2,∴EBCD 为平行四边形,∵CB ⊥AB ,∴DE ⊥AB ,又E 是AB 的中点,故AD =DB =a ,∵E ,F 分别是AD 、AB 的中点,∴EF =12DB =12a . 答案 a 2考向一 平行截割定理的应用【例1】►(2011·广州测试(二))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2,BC =5,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且EF ∥AD ,若AE EB =34,则EF 的长为________. [审题视点] 把梯形的两腰BA 、CD 分别延长交于一点,利用平行截割定理可求解.解析 如图所示,延长BA 、CD 交于点P ,∵AD ∥BC ,∴P A PB =AD BC =25,∴P A AB =23,又∵AE EB =34,∴AE AB =37,∴P A AE =149,∴P A PE =1423.∵AD ∥EF ,∴AD EF =P A PE =1423,又AD =2,∴EF =237. 答案 237在解题时要注意添加辅助线.【训练1】 如图,在△ABC 中,DE ∥BC ,EF ∥CD ,若BC =3,DE =2,DF =1,则AB 的长为________.解析由⎩⎨⎧DE ∥BC ,EF ∥CD ,BC =3,DE =2⇒AE AC =AF AD =DE BC =23,又DF =1,故可解得AF =2,∴AD =3,又AD AB =23,∴AB =92. 答案 92考向二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例2】►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BD ⊥AC ,点D 是垂足. 求证:BC 2=2CD ·AC .[审题视点] 作AE ⊥BC ,证明△AEC 和△BDC 相似即可.证明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 ∴CE =BE =12BC ,由BD ⊥AC ,AE ⊥BC . 又∴∠C =∠C ,∴△AEC ∽△BDC . ∴EC DC =ACBC ,∴12BC CD =AC BC , 即BC 2=2CD ·AC.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要注意结合图形的性质特点灵活选择判定定理.在一个题目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能多次用到. 【训练2】 (2011·惠州调研)如图,在△ABC 中,DE ∥BC ,DF ∥AC ,AE ∶AC =3∶5,DE =6,则BF =________.解析 因为DE ∥BC ,所以△ADE ∽△ABC ,所以AE AC =DE BC ,即35=6BC ,所以BC =10.又DF ∥AC ,所以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故BF =BC -FC =BC -DE =10-6=4. 答案 4考向三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的应用【例3】►已知圆的直径AB=13,C为圆上一点,过C作CD⊥AB于D(AD>BD),若CD=6,则AD=________.[审题视点] △ACB为直角三角形,可直接利用射影定理求解.解析如图,连接AC,CB,∵AB是⊙O的直径,∴∠ACB=90°设AD=x,∵CD⊥AB于D,∴由射影定理得CD2=AD·DB,即62=x(13-x),∴x2-13x+36=0,解得x1=4,x2=9.∵AD>BD,∴AD=9.答案9注意射影定理的应用条件.【训练3】在△ABC中,∠ACB=90°,CD⊥AB于D,AD∶BD=2∶3.则△ACD 与△CBD的相似比为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在Rt△ACB中,CD⊥AB,由射影定理得:CD2=AD·BD,又∵AD∶BD=2∶3,令AD=2x,BD=3x(x>0),∴CD2=6x2,∴CD=6x.又∵∠ADC=∠BDC=90°,∴△ACD∽△CBD.易知△ACD与△CBD的相似比为ADCD=2x6x=63.即相似比为6∶3.答案6∶3高考中几何证明选讲问题(一)从近两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可以看出,高考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平行截割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难度不大.【示例1】►(2011·陕西)如图,∠B=∠D,AE⊥BC,∠ACD=90°,且AB=6,AC=4,AD=12,则AE=________.【示例2】►(2011·广东)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4,CD=2,E,F分别为AD,BC上的点,且EF=3,EF∥AB,则梯形ABFE与梯形EFCD的面积比为________.。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分析: 分别在△ABC及△ADC中利 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A
证明 在 AB 中 , CDE,/A /B B A CC F
ADAE D
E
在 AD 中 , CEF/,A A /CD F D A AC EB
C
AB AD AD AF
∴AD2=AB•AF,即AD是AB和AF的比例中项
a
14
例4: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且和其他两 边相交的直线截三角形,所截得的三角 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BC EF AC DF
合比
? ABBC AC DE EF DF
BC AC EF DF
AB DE AC DF
a
9
平行线等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 对应线段成比例.
a
10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 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l l
A
l1
l
l
E
D l1
预备定理得:
△ADE∽△ABC
A
∵∠ADE=∠B,∠B=∠B
∴∠ADE=∠B
B
C A
∵∠A=∠A, AD=AB ∴△ADE≌△ABC
∴△ABC∽△ABC a
D
E
B
C
24
判定定理2 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
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 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 三角形相似.
简述: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a 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25
B
C
符号语言:
∵在梯形ABCD中,AD∥EF∥BC,AE=EB
∴DF=FC
a
5
例1:D、E 分别是△ABC中AB边和A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编者:李炳璋校对:张云翼(清华大学)
【***】感激并感谢好友张云翼对此份材料一丝不苟的校对!也希望用到此份材料的童鞋们,怀揣一颗感恩之心,感谢你们张学长的认真校对,向他学习,学习他那种的严谨的态度。
他不愧是能以高分考入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不仅仅是你们的榜样,更是李炳璋我的偶像!
李炳璋(原名李东升)---全国唯一一位曾经连续三年命中过高考试题中理科和文科一些试题的人
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平分另一腰。
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
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
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
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对于任意两个三角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1)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对应相等,那么它们相似;
(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相似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比、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外接圆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两直角边分别
是它们在斜边上射影与斜边的比例中项。
圆周角定理(注意一条弦对应两个弧,也就对应两个圆周角。
)
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一半。
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弦切角的性质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圆幂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
的比例中项。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
积相等。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
两条切线的夹角。
过平面上一点P作直线,交半径为r的⊙O于点A、B(A、B可重合,
重合时即为切线)。
则PA·PB为一定值,该定值等于|OP2-r2|。
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SSS (边边边定理就是三角形三条边对应相等)
2.SAS (边角边定理就是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
3.ASA (角边角定理就是三角形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
4.AAS (角角边定理就是三角形两角及其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
5.HL (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