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合集下载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对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观察与分析,以寻找国家起源的根本原因和理论依据。

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解释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国家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将就国家起源理论进行评述,以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国家起源理论在古代就备受关注。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国家的形成和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阐述了国家起源的多种可能性和国家制度的合理性。

在古罗马,西塞罗、普鲁塔克等思想家也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

在古代东方,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诸多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这些古代文化对国家起源理论的探讨和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国家起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国家起源理论在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以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约翰·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等理论,从而对现代国家起源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19世纪和20世纪,马克思、恩格斯、韦伯等思想家对国家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官僚制度理论等,为现代国家起源理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国家起源理论对于解释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其起源和发展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国家起源理论通过对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的本质和特点,为我们解释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家起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还为我们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学术支持。

国家起源理论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在当代社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仍然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问题。

国家起源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有关国家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的反思

有关国家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的反思

有关国家文明起源的研究路径的反思当前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非常火热,不同学科乃至非学术的研究者都积极参与到国家文明起源的讨论中来。

一方面,我们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多样性與统一性的认识的确有不小的进展;另一方面,一些长期存在的研究困境始终无法突破。

当前的困境在于,不同学科都设定自己的宗旨,都希望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协助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但是难点在于如何完成协作。

就像许多人一起推车一样,如果用力方向各不相同,那么就会造成相互掣肘;如果都挤在同一个方向上,又没有足够的地方容纳,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

更具体一点说,当前的关键问题是,文献史学与考古学之间有较大的空白或鸿沟,大家都希望能够跨越它,但是采用什么样的途径却没有形成共识,至今也没有找到很有效的方法。

此外,当前研究中还存在两个极端:玄学与科学主义。

前者以古史传说为中心,似是而非地利用一点文献与考古材料证据,由此制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

后者则是把历史研究等同于自然科学研究,以为其中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如果现在还没有这样的真理,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

历史研究似乎就是为了无限接近这个存在于乌托邦中的真理,而浑然忘记了人类社会是历史性的存在,所有相应判断都是有价值预设的。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厘清当前研究的线索,为寻找未来研究的突破点提供参考。

研究的基本路径当前有关国家文明起源的研究,从宏观的范畴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逻辑推理为中心的,是要论证所提出观点的合理性,其中暗含着对普遍原则/真理的认同。

这其中的逻辑可以分为演绎、归纳与类比三种类型。

另一类是以理解、共情式(empathy)体验为中心的,其逻辑是混沌的,通过直接的历史叙事(historicalnarrative),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发生的背景关联梳理清楚,从而实现理解的目的。

两类研究通常相互交织在一起,所谓以逻辑推理为中心的研究暗含普遍原则,其中就包括对人类社会共情式的理解。

而所谓以理解为中心的研究,同样离不开基本的逻辑推理。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关于国家形成的理论,其探讨的是国家的起源、发展和本质。

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之中,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争论从未停止,各种学派莫衷一是,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国家起源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的学说和观点不断涌现,对人们对国家起源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早的国家起源理论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典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就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由英雄时代演变而来的,是无为(宇宙)和王(神)的结合,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国家的起源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互相帮助。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起源的理论开始得到更为系统的发展。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人们在原始状态下通过社会契约形成国家的观点,认为国家是由一些自由的个人通过契约形成的,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的自愿委托,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世纪,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国家起源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为了保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将国家的起源和社会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机构。

在20世纪,社会学家们也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

马克斯·韦伯通过对国家的分析,提出了理性化和官僚化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对国家起源的研究中。

他认为国家是通过对暴力的垄断来形成的,对暴力的垄断是国家存在的根本。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于国家起源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地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中展开。

一方面,一些理论观点得到了丰富的深化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争论和挑战。

在当代,对国家起源的理论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传统领域,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学科范畴。

比如在文化人类学中,人们开始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和习俗的研究,来探讨国家起源的文化基础和形成机制;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人们通过对古代社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考察,来分析国家起源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起源》读后感

《起源》读后感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读后感读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后,我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有了大体上的了解。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创作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马克思学说得到广泛传播,欧美各国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先后成立,国际工人运动正积蓄力量并酝酿着新的斗争。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重视在工人运动发展过程中,清除资产阶级的社会历史发展观和国家理论影响,捍卫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这一任务显得更为迫切。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撰写无疑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全书共有九章,主要讲述了家庭发展史、氏族制度和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三大部分。

恩格斯通过对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研究, 不仅着重讲了原始社会, 还对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无限美好的光辉前景。

纵观全书,其线索是家庭的变迁,氏族社会的一步步瓦解。

与其说这是一部介绍起源的书,倒不如说是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的书。

恩格斯在描写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实质是以家庭的起源为线索逐一阐述其发展的,在文中,恩格斯运用了很多事例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恩格斯看来,要讲家庭,首先应当从婚姻制度入手,总结人类史上婚姻制度的发展可以用以下过程来揭示:从群婚到专偶,从血族婚姻到禁止近亲结婚,从母系到父系。

这些是恩格斯根据动物的婚制和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而恩格斯想要表达的重点便是他所认为的婚制:真正的专偶制、以单纯的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实现真正男女平等。

在原始社会,即私有制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男女的地位是基本上等同的,在女系社会的时候,甚至女子的地位要高于男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生产劳动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男子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优势逐渐显示出来,慢慢的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浅谈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中的要素

浅谈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中的要素

浅谈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中的要素作者:禹泳如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4期摘要: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从最初的以历史唯心主义为指导,到反思现实问题完成唯物史观的转换,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了阶级分析,从公共权力的演进角度进行了历史分析,系统而科学地阐述了国家起源的根本影响因素以及国家的本质等,包括比如“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等经典论断。

本文将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路,结合考古学的发现,分析国家起源理论中的要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一.国家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讨论国家起源问题,就要先明确国家的概念与本质。

数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这一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康德等人提倡的“社会共同体说”;资产阶级政治学者格劳修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主张的“社会契约说”;还有著名的“国家三要素”、“国家四要素”说等。

以上列举了非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观点,如同众多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同样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

马克思曾是青年黑格尔派,被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吸引,但是1842年成为《莱茵报》的主编后,他接触了大量的现实政治经济问题,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对保守而抽象的黑格尔哲学产生了怀疑。

后来《莱茵报》因为激进的立场被查封后,马克思退回书斋潜心研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否定了黑格尔“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论述,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观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的起点。

此时马克思关于国家起源的思想并不完善,更重要的还是从哲学的逻辑层面进行思考和批判,在此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真正地立足于现实世界,以唯物史观为前提,从经济基础层面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思考。

恩格斯认为,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不是简简单单对氏族组织的全部否定。

国家起源学说

国家起源学说

国家起源学说从起源角度分析国家的概念1.古希腊奴隶社会——自然起源A柏拉图认为“国家之立,由于人类之必有待于互助。

盖吾侪固各有所需,而无不他求而自足者,此非国家所由来之唯一原因乎。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的建立源于人类生活的自然需要。

由于人不能独立的生存,总是对别人有所求,有所依赖,所以需要合群而组织团体,成立国家,便于互相帮助。

柏拉图用“正义”来治国,认为善才是最伟大的品质。

试图通过哲学王的统治建立理想国。

但是柏拉图试图在回避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在讨论国家的学说时,并没有把阶级考虑进去,对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进行了有意识的屏蔽。

我认为,柏拉图的“正义”与“善”的思想史高度的理想主义,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没有与当时的时代形成剧烈的反差。

到底,柏拉图是由于残酷的奴隶压迫统治使得他想找寻美好的国家愿景,还是根本没有考虑到阶级对立的存在呢?我觉得前者的可能性较高。

柏拉图处在动荡的局面,阶级矛盾的危机四伏,粗暴的统治使柏拉图产生了构建理想国的想法。

B 亚里士多德国家是最高,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目的都在于达到某些“善业”国家是社会内部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

他认为,国家是为全民谋福利,实现至善至美生活的工具。

一切政治组织总是由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者合成,国家中不能避免这种关系,但这种统治使以被统治者的利益为目的和基础的。

我认为。

亚里士多德在国家的起源上倾向于自然产生,是人类合群性的发展而产生。

这点上看,他还为深刻认识到阶级矛盾所带来的巨大动力,在奴隶主与奴隶阶级的不断对抗下也没有看到两个阶级的不可调和。

亚里士多德站在奴隶主的立场上,极力的喂统治阶级辩驳,并企图用至善来迷惑奴隶阶级,使其放弃对抗,使其接受统治。

2.欧洲封建社会时期——神学国家观A 奥古斯丁——国家神造说国家一方面是救治罪恶的制度,又是惩罚罪恶的机关。

是一种力量的统治。

人类原来是平等的,顺着天性而缔结社会关系,国家就是由社会交往而联合起来的人群。

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内在关系及当代启示

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内在关系及当代启示

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内在关系及当代理论对西方文化的基础,西方人都认同源于所谓“两希”。

一个希伯来,即犹太神学文化;一个便是希腊,即希腊世俗文化。

此“两希”被学者视为“哺育西方文化的两个乳房。

”西方文化中最为精髓的内涵则多来自希腊文化。

正如罗素所说:“从希腊人那里。

我们引导出文学、艺术、哲学和纯数学,以及我们社会外貌中文雅的部分。

”在世界文明史上,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

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幅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及今,一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

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

希腊文化由南欧向欧洲其他地区广泛而有力度传播的不是希腊人自己。

而是罗马人。

希腊的灭亡以后,继起统治欧洲希的罗马人几乎原封不动地将希腊文化作为遗产继承了下来。

罗马对西欧的统治是以武装力征服实现的,在对西欧的征服中,希腊文化也就借助于罗马人的武力从南欧逐渐传播到了西欧广大地区。

如学者所说:“罗马权力的每一次扩张,都播撒了希腊文明的酵母。

”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论及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时这样写道:“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

”希伯来是对巴勒斯坦犹太的古称,希伯来文化是以巴勒斯坦为中心的古代中东地区文化的结晶,是古代世界影响巨大的四种文化之一。

希伯来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起源的“两希”之一,西方文化中的宗教神学部分深受希伯来文化的影响。

罗素在论及这一影响时说:“从犹太人那里,我们得到一种狂热的信念——它的朋友们管它叫做'信仰’道德的热情和罪的观念,宗教的不宽容以及我们民族主义的某些部分。

”基督教的胚胎虽来自希伯来文明,但却是在古罗马的母体内孕育成熟并成长壮大的.基督教虽是在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中产生,但它真正成为独立的宗教并广泛传播却有赖于罗马帝国对地中海周边世界的统治,特别是最终从被压迫者的宗教变为统治者的宗教,有赖于罗马皇帝在公元4世纪接受基督教,并在帝国范围内对它的大力扶持、推广,甚至对其宗教教义、组织进行全面整合的结果。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人们对国家的由来和发展过程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论,而这些理论的成熟和深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家及其机制的本质。

本文将对国家起源理论进行评述,并探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国家起源理论是对国家如何开始形成的一种解释和分析。

在古代,国家的起源被认为是神话和传说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解释国家的起源。

在18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通过《论政府》的著作,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由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而自愿组成的。

这个理论成为了后来国家起源问题的一个重要观点,影响了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

在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赫格尔提出了“理性国家”的概念,认为国家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形式。

他认为国家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产生,是人类文明与理性活动的产物。

这一理论深刻地解释了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对后来的国家起源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起源理论。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建立的权力机构。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机构。

这个观点对国家的本质和功能做出了深刻的解释和分析,成为了国家起源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

在20世纪,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的研究,对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是在原始社会中由氏族和部落逐渐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有着政治结构和组织的社会组织形式。

他们通过对不同地区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丰富的观点和解释。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研究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个课题中,学者们试图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在各种理论中,有几种核心的观点,包括社会契约论、国家起源的暴力论和文化起源论。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进行评述。

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形成是人们自觉地达成了一种协议。

在这种观点中,人们原本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没有政府和法律的约束,然后通过一个社会契约的方式,自愿地组成了国家。

而这种契约的形成是由于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自发地组成了政府和法治。

这个观点最早是由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卢梭提出的。

他们认为,人们的自由和利益是形成国家的主要动力。

在这种观点中,国家的起源是基于人们的理性选择和自发组织的结果,而不是依靠暴力或强制。

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它忽视了国家起源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在部落社会中,人们是如何形成政府和法律的?它忽视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不平等。

在现实世界中,政府往往是少数人的利益体现,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利益。

社会契约论不能完全解释国家的实际形成过程。

不过,它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国家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理性选择的解释,强调了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于社会契约论,国家起源的暴力论主张国家的形成是基于暴力和征服的。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通过征服和剥削来形成的。

在这个观点中,国家是少数人或者一个集团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持统治,剥削和压迫其他人。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国家的形成确实是通过战争和征服来实现的。

古代的罗马帝国和中国的秦朝都是通过武力统一各个部落和国家而形成的。

近现代一些国家也是通过殖民和侵略他国来扩张版图的。

值得指出的是,国家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基于暴力和征服的。

在历史上,有很多国家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形成的。

一些国家是由于地理条件而形成的,例如河流和山脉的关系。

而一些国家是通过文化和宗教的融合而形成的。

国家起源的暴力论不能全面解释国家的形成,它忽视了国家形成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_2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_2

---------------------------------------------------------------最新资料推荐------------------------------------------------------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重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札记大家知道,恩格斯晚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至今已经近一百二十年了。

每当我们重读这篇名著时,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

这里,我想围绕着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点再思考。

无须讳言,我国的史前社会研究,特别是有关国家起源或者说文明起源的研究,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基本上遵循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模式,从而构建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历史。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困惑,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古史实际相结合。

显然,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本以欧洲古史为例,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诚如第一版序言所说的那样,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个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

①因此,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应该从中国古史实际出发,走1/ 15出固有的理论模式。

首先,我们觉得,有必要正确认识奴隶社会两种形态,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条件;也许人们还记得, 1859 年 1 月,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第一次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并与古代的并列,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②。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是否可以用两分法,把亚细亚的和古代的视为古代文明世界奴隶社会的两种形态,虽然还在继续讨论之中。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作者:田杨来源:《消费导刊》2019年第08期摘要:国家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任何个人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家行为的影响,人们的集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国家的意志。

因此,研究国家是什么、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国家能做什么等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庞大的国家理论体系中,国家的起源问题是国家理论的关键部分,对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是分析国家运作、发展等问题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国家起源契约论暴力论国家一向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国家理论也是多数经济学家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诸如恩格斯、诺思、奥尔森等人在内的一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多种关于国家起源的不同看法。

以下将对国家起源理论中最富有吸引力和最耀眼的理论成果进行论述。

一、恩格斯的国家起源——阶级对立的产物恩格斯在回答国家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之前,认为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在生产力极端低下、以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氏族社会,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历来的习俗足以调整一切。

人们并没有对国家的需求,甚至不存在国家的概念。

但是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奴隶制开始显现,社会也分裂为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大社会阶级。

整个氏族已不再是简单地处理自身事务的部落组织了,它开始对外掠夺、扩张和压迫其他临近部落。

阶级间的对立和压迫日益激化。

最后,在文明时代的门槛上,人类社会出现了不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同时,伴随着货币发明和土地私有权的发明和商品化,财富迅速地聚集在少数人的手中,氏族内部出现了利益上的冲突。

在这样的境况下,社会本身非但不能调和这种阶级间的对立,反而使得这些对立日益尖锐化。

此时,就迫切需要一种第三种力量的存在,它独立于各阶级之上,同时能够有效化解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第三种力量,就是国家。

综上,恩格斯的国家起源理论,就是认为只有当社会出现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或是无法依靠社会自身调和的对立关系时,国家才会产生,作为阶级对立的产物,凌驾于各阶级之上。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对国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解释和探讨的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是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和国家制度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有许多不同的国家起源理论被提出,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种国家起源理论认为,国家是由自然进化而来的。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的形成是由于原始社会向复杂社会的演变而产生的结果。

在这种观点下,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和不可避免的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发展的需要有关。

在这个视角下,国家的兴起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生产力、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有关。

另一种国家起源理论认为,国家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力量形成的。

这种观点认为,国家的形成是由于特定的历史事件、政治力量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在这种观点下,国家的兴起是社会利益和政治权力的争夺,是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形式的结果。

除了上述两种国家起源的理论观点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起源理论,如合同理论、社会契约论等。

这些理论认为,国家是由于社会成员间相互协商和达成共识而形成的结果。

在这些理论观点下,国家的兴起是由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契约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不同的国家起源理论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但都试图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涉及到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以及个体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一系列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启发意义的话题。

在现代社会,国家起源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家的本质和特征。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可以促使我们对国家的本质和价值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制度的演变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为我们更好地推动和改革国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指导。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国家理论及其思想意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国家理论及其思想意义

1919年7月11日列宁在斯维尔德罗夫大学作的演讲的题目就叫《论国家》。

在演讲中列宁指出:“我希望你们在研究国家问题的时候看看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这是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的,而是根据大量的史料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又说:“我所以提到这部著作,是因为它在这方面提供了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它从叙述历史开始,讲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1](P284)英国科学院院士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2011年撰写的《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一书中,也指出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贡献,他说:“主要是在1870年之后,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概述了国家——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结果——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的更一般的模式,最全面的阐述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中,这一文本后来意外地成为列宁讨论的起点。

”[2](P49)其实,一点也不意外,列宁十分敏锐地意识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作为现代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不仅阐述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演变的历史趋势,而且为研究国家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可以说《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把人们从国家这一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中走出来的“阿里阿德涅线”。

一、国家的起源: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国家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恩格斯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前,一些政治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进行过探索。

但由于阶级立场、方法论以及其他方面的种种原因,对于这个问题都没有能够给出科学的答案。

第一,恩格斯为什么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突出地研究国家的起源问题?首先是因为这个问题被资产阶级的科学家、哲学家、法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和政论家有意无意地弄得极其混乱不堪,很多错误的观念开始渗透到当时的工人运动之中。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500字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500字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1500字中國現代國家的形成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本書認為,早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內部就面臨著諸多根本性問題上的深刻危機。

而如今這個「現代國家」,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這些內部挑戰不斷回應的結果。

作者探討的正是在其形成過程中,中國本土提供的知識資源,即「現代性」的中國經驗。

在本書中,作者分別從政治參與、政治競爭與政治控制三個角度入手,探索「現代國家」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性議程」:在政治參與的拓展與國家權力之間的關係問題上,作者重新審視魏源基於經書典章的傳統所提出的思考;在探討公共利益是否能同政治競爭相協調的問題上,回顧晚清改革家馮桂芬的非正統建議在當時官僚中所引起的反應;面對調和國家財政需求同地方社會需要的問題,對比了清政府與共產黨政府通過政治控制所做的不同努力和試驗。

作者認為,中國「現代性」的構建,包括這個現代國家的實現若成為可能,所根據的將不是西方的路徑,而是中國自己的條件與經驗。

而中國的「現代國家」經驗,不僅與中國有關,也具有普世意義。

「一位在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國歷史專家所寫的關於東方古老國家的偉大著作。

」——魏斐德,《紐約書評》雜誌「本書對於專制統治的原動力做了細緻、強有力卻依然十分準確而又得體的探討。

」——「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評語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读后感十年磨一剑的孔飞力,对于中国现代国家思考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中国,他的研究认为,“现代性”有着多种形式的存在,也有着各种替代性选择,不同的国家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走向现代的。

这是一种对西方经验的否定。

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当然要考虑来自西方的影响,但是我们可以在所有的问题当中找到中国传统自身的根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

孔飞力对魏源的研究说明,由于中国文人历来就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与抱负,而在官场内外的文人们虽有着政治全力上的差异,却存在文化与社会身份上的事实平等,因此这种政治参与的扩大是可以做到的。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热于讨论的问题,首先,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观中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定义和起源问题是所有国家观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国家的本质。

”(1999)其次,国家起源问题也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家起源涉及国家的性质对于认识国家、政府、权力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2014)而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更是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本文致力于从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探讨国家起源,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发掘并综述出系统的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首先,中国古今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对国家起源问题作过深入思考和富有启示意义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起源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㈠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确立时期,西周时期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2004)之说,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轻天命重人事、重君王之“德”和民本的人文道德理性精神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种思想背景下,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成为先秦诸子思考的重要对象,如墨子(1944)的“除乱尚同”说,法家(1955)的“止争息乱”说,儒家的孟子(2011)的“辟除民害”和“与民教化”说、荀子(2008)的“止争息乱”说、《吕氏春秋》(2010)提出的“以兵止争”说等,先秦诸子的国家起源论丰富多彩,为此后国家起源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㈡秦汉至隋唐时期,国家起源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是正统国家起源论:董仲舒(2007)认为,“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确立的本原”为此,他提出了“尊天受命”的政治观和纲常伦理观,宣扬“君权神授”和“符命”论的神权政治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二是一些思想家和史学家结合道家、法家和先秦儒家有关国家起源的思想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物思想,对正统的国家起源论加以批判:特别是柳宗元(2008)的《贞符》和《封建论》从唯物主义和儒家道德理性立场出发,有力地批判了“君权神授”和“符命”论,深刻阐述了国家的形成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达到了当时国家起源论发展的高峰。

试论确认“早期国家”的困难——兼论有关国家起源的各种理论

试论确认“早期国家”的困难——兼论有关国家起源的各种理论

讨论国家的起源问题,对现在的研究者来说存在着重重困难。

对于这一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政治学者若想有所作为,同样存在着诸多障碍。

这些障碍,就我理解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早期国家”概念界定的难求一致;二,早期国家存在标志鉴定的困难;三,人类早期历史信息的遗失和被遮蔽与现代理性推理的限度;四,已有的各种理论和学说的引导和误导。

一界定“早期国家”概念的困难且不考虑地球的诞生以及地球早期生物的漫长演化史,我们考虑人类社会,是从人来源于类人猿这一进化论的观点出发的。

人类社会的演化史,从与猿揖别后蹒跚于东非埃塞俄罗比亚高原奥漠河谷的原始人开始,迄今已经过去了整整200万年。

对于这一漫长的人类历史,基本的公设是在成型的国家诞生之前有着漫长的非国家社会发展史。

截取从现代考古技术所能探查到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到正式国家诞生的漫长时代,可以将其看作考察前国家状态的时间断。

我认为,从非国家社会向国家社会[1]的过渡应是所谓的早期国家状态。

对于早期国家的理解,我们当然不能以现代民族国家为参照,也不能从可以确认的国家(如中国的周)中得到直接的启示。

我们假定了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原始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组织方式如何转化为国家这样一种组织方式的,是“早期国家”概念最应当说明的问题。

既然仍是国家,就存在着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的共同本质;既然是早期国家,就存在着与一般国家的不同之处,而且有着与原始社会组织方式的遗风。

因此,按我的理解,可以将“早期国家”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稳定的公共权威,这种权威以一定的强制性为基础。

我强调强制性这一点,是为了使其区别于原始社会的一般公共机构,但我放宽其它的要素,是为了使这一概念涵盖更广的范围,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着稳定的公共权威及其机构,这一实体即可称为国家(或原初政府),因为它具备了国家最为实质性的要件——强制性。

在强制性这一点上,可以以税收[2]作为更直观的考察指标,因为税收即体现了稳定的公共权威机构的存在。

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思考

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思考

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思考【摘要】国家的起源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各领域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笔者选取历史上几种国家起源学说进行比较,提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国家;起源国家的起源的根源是全部文明社会发生的根源,这个根源直接影响着文明社会的走向。

国家的起源理论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不同领域的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

那么,国家是如何出现的呢?一、神权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政府的权威都由神意所授予,君主是替天行道,依照神意来治国,君主代表神意。

服从君主,就是服从神意。

二、合作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首次提出了合作论。

他认为,在城邦里,“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的人那儿拿一点东西,每个人却觉得这么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益处”。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每个成员要把各自的工作贡献给公众”,因为“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个人的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

由此可见,身怀不同技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为了各谋其业,各得其利,联合为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国家,国家是人类通过合作满足其共同需要的产物。

三、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在欧洲具有很深的社会基础。

16、17世纪,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君主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观。

当时流行的是国家是建立在自由契约基础上的联盟。

这种学说为人们反抗专制权力提供了急需的正当化理论依据,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是人类为了克服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而建立的。

自然状态包含自然和自由权利,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是一种丛林法则。

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要进行自保,人人自保的结果是生活在恐怖的状态。

人类为了克服和避免这种恐怖状态,便求助于法律,使人畏于惩罚而不敢犯法,进而安于服从。

问题在于,谁第一个来服从法律,谁来执行法律?答案是挑一个(批)制定并执行法律的人,赋予其最高主权,授权其行事。

西方国家起源理论研究述评

西方国家起源理论研究述评

〔摘 要〕国家起源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 ,西方学者注重从人类学 、考古学 、历史 学 、社会学等各方面入手研究国家起源 。从人类学的视角来说 ,塞维斯和弗里德提出了著名的酋邦理论和分 层学说 。与此同时 ,各种具体理论也不断出现 ,如城市革命 、灌溉 、贸易和战争 。由于单一的因素不能解释国 家的产生 ,因此综合理论应运而生 。生态学理论注重利用气象数据并与合理的推测相结合 ,社会理论则以更 具体的权力 、意识 、个人 、性别和团体进行研究 ,而这些都推动着国家起源理论的发展 。
自从他们的作品发表以后 ,人类学界关于社会 演化的讨论大都是在他们的理论架构之上进行的 , 或者至少可以说是不敢忽视他们的理论的 。在他们 的理论基础上 ,约翰逊和厄尔又提出了三个大的社
Ξ〔收稿日期〕2006 - 03 - 25 〔作者简介〕孙晓茹 (1980 - ) ,女 ,内蒙古开鲁人 ,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2004 级硕士研究生 。
·8 ·
会进化阶段 :家庭层次上的团体 ———地方性的团体 ———地区性的团体 (t he Family level Group - t he lo2 cal Group - t he Regional Group) 并且他们在地区性 团体中又细分为简单酋邦 (t he simple Chief dom) 、复 杂酋邦 (t he Complex Chief dom) 和早期国家 (t he Ar2 chaic state or t he Early State) 三种 。〔4〕其中“家庭层 次上的团体”相当于塞维斯的“游团”“, 地方性的团 体”相当于“部落”“, 简单酋邦”相当于塞维斯酋邦的 前一阶段和弗里德“阶等社会”的后一阶段 “, 复杂酋 邦”则相当于塞维斯酋邦的后一阶段和弗里德的“分 层社会”。〔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从综述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得到的启示国家起源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学者热于讨论的问题,首先,国家起源问题是国家观中的重要问题,“国家的定义和起源问题是所有国家观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国家的本质。

”(1999)其次,国家起源问题也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国家起源涉及国家的性质对于认识国家、政府、权力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政治学的起点”(2014)而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更是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本文致力于从中西方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中探讨国家起源,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发掘并综述出系统的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首先,中国古今许多思想家和史学家对国家起源问题作过深入思考和富有启示意义的阐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起源论,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㈠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确立时期,西周时期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2004)之说,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轻天命重人事、重君王之“德”和民本的人文道德理性精神获得进一步发展。

在种思想背景下,国家的起源和本质等成为先秦诸子思考的重要对象,如墨子(1944)的“除乱尚同”说,法家(1955)的“止争息乱”说,儒家的孟子(2011)的“辟除民害”和“与民教化”说、荀子(2008)的“止争息乱”说、《吕氏春秋》(2010)提出的“以兵止争”说等,先秦诸子的国家起源论丰富多彩,为此后国家起源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㈡秦汉至隋唐时期,国家起源论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是正统国家起源论:董仲舒(2007)认为,“天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国家和社会秩序确立的本原”为此,他提出了“尊天受命”的政治观和纲常伦理观,宣扬“君权神授”和“符命”论的神权政治说,“天之所大奉使之王,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

”二是一些思想家和史学家结合道家、法家和先秦儒家有关国家起源的思想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唯物思想,对正统的国家起源论加以批判:特别是柳宗元(2008)的《贞符》和《封建论》从唯物主义和儒家道德理性立场出发,有力地批判了“君权神授”和“符命”论,深刻阐述了国家的形成是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达到了当时国家起源论发展的高峰。

㈢宋元明清时期,国家起源论得到丰富和新发展。

这一时期有关国家起源探讨的最重要成果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和史学家黄宗羲(2005)、王夫之(1865)、顾炎武(2012)等人结合君主专制批判,对国家起源作出了富有近代启蒙色彩的阐述。

他们从自然主义人性论出发探讨君主和国家的起源及其本质,对性善论的圣王君主论加以否定,肯定人民在国家起源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研究的新方向,将中国古代国家起源论的研究推向顶峰,为中国近代国家起源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㈣到了近现代,各个年代的学者或是依据马克思,尤其是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经典论述,或是依据文化人类学对早期国家的研究成果,或是依据考古学的新发现,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推动国家起源研究一步步走向深入:有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1973)国家起源“具有一般的规律性”,特殊服从于一般的论述,也有50年代侯外庐(1955)“氏族的国家向着显族贵族的国家”转变,是“典型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具有“邦家”的特殊性的见解,还有80年代日知先生(1981)“小邦小国”开始“东西方都一样”的普遍规律的城邦学说在地理的关注范围和研究的理论模式上对国家起源探索的开拓,然后是90年代谢维扬的两种国家的发展模式-“部落联盟”与“酋邦”(1987)的论述在研究中国国家起源的规律方面提出了一个新的“早期国家”阶段,与此同期,当然还有一种新的规律观值得注意,就是王震中一种抽象的共同标志与多因多果的国家发展规律(1984)和“聚落三形态演进”说及“邦国-王国-帝国”说(2013),这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最新发展。

其次,西方不同时期各领域的学者对国家起源的论述也对推动国家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㈠古希腊荷马时代之前:受生产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制约,时人只能求助于某些“神圣元素”于是神话国家起源论盛行,如汉莫拉比(1956)在《法典》中宣扬的“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㈡尔后截止欧洲中世纪这之间,早期理性国家起源论暨自然起源论兴起并发展起来:从赫西俄德(2007)力图为神话论注入一种“道德的连贯性”开始,到被殖民的米利都学派(2009)的哲学家们第一个不信神话创世说,之后再经过赫拉克里特(1996)的“逻各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说的创立,自然起源论踏入历史舞台,之后经过柏拉图(2012)的国家起源于“人的天性”暨由人才能的单一性和需要的多样性的矛盾而出现人群,社会,最后即产生国家的论述,再经过亚里士多德(2009)的国家起源于自然,起源于人的本性暨随着人类合群性的发展而产生的观点,自然起源论在此后希腊蓬勃发展;㈢接下来是欧洲中世纪神学国家起源论,由于中古时期在教权的统治之下,所以其间的主流学说--不论是奥古斯丁(2002)的“双国理论”还是托马斯·阿奎那27的神学论--都强调国家是由上帝创造的;㈣但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反对神学起源论的思想萌生并发展暨近现代理性国家起源论:⑴首先是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2009)的《君主论》从“人性恶”论起国家起源从而对神源论以抨击;⑵接着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国家契约论,从霍布斯(2002)认为国家的出现是由于人们的意志和契约造成的到洛克(2009)的在自然法状态下自愿的签订协议暨通过契约而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或政府的论述,从孟德斯鸠(2005)所讲的一切个人力量的联合特别是意志的联合就形成了“政治的国家”到卢梭(2010)认为国家的产生式由于出现了私有制并因此纷争,为了结束这种局面,富人通过向人民建议订立契约组织国家政权从而“发明了国家”。

这些都将国家的起源归于契约,是对反对神源论的发展。

⑶然后是德国资本主义时期康德(2007)从人性的角度推论出国家起源,“凡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法律的联合体之中,这个组织就叫国家”“国家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其建立是由于协议的结果”。

这个时期也有黑格尔(1961)反对社会契约之论,认为契约会破坏国家的权威和尊严,他认为国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从先验出发,认为在国家前的社会状态中,由于社会存在财产和等级的差异,这些差异最终为强者和富者提供了对下级阶层使用统治权力的机会,国家因此而产生。

暨“从直接伦理通过贯穿着市民社会的分解,而达到了国家”,黑格尔的这种经济起源论对后来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论断有重要影响;⑷之后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资产阶级的学说,有边沁(2013)反对契约论和自然法,认为国家起源于服从的习惯,也有斯宾塞(2003)的有机体国家学说暨国家的起源建立在社会有机体基础之上,这些都站在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立场上论述国家的起源,有进步也有局限;⑸随之而来的便是工业革命后空想社会主义家们的私有制矛盾的国家起源学说,包括托马斯·莫尔(2008)从强调私有制的不公平入手以及圣西门(1985)的阶级国家学说,都初步揭示了国家阶级的实质和国家的起源,并且这些都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研究有启发作用;⑹最后是一工二工之间马克思主义(2008)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论断’氏族制度的解体是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起源于社《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72)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当然,除了上述理论外,有的西方学者还提出了其他像“人口压力论”(2008),水利文明论”(1989),“外部冲突论”(1978)等的一系列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这些都是对国家起源论的补充和发展。

综上所述,其实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不难发现,他们之间表面上论述各异,但其论述的出发点都有着某种相通性,暨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的规律性,因为他们的论述基本上都从三种关系以及贯穿其中的五个要素出发--三组关系分别为群体与环境的关系,群体内部的关系和群体与群体的矛盾,而贯穿其中的五个要素分别为人资矛盾(暨人口激增与资源紧张的矛盾),经济因素(暨剩余产品与内部冲突),政治因素(暨群体内部的扩张野心与征服欲望,安全因素(暨应对外来群体威胁的防卫的需求)和文化因素(暨推己文化与排外文化和融外文化)。

以上就是我从古往今来的中西方学者们对国家起源问题的论说中发掘并综述出的系统的影响国家起源的因素。

---参考文献1.王振海《关于国家起源本质与特性的再思考》,《文史哲》1999年第3期。

2.于明慧,于克晓《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脉络中探究国家起源》,长春工程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5卷第二期。

3.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周书·蔡仲之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吴毓江《墨子校注》,重庆独立出版社1944年1月法家的“止争息乱”说。

5.张鹏一,章宗源《隋书·经籍志》商务印书馆,1955年标点铅印本。

6.张定浩《孟子选读》,杭州出版社出版,2011年5月1日。

7.杨朝明,注说《荀子简注通说》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3-1版。

8.(战国)吕不韦著,王晓明注译《吕氏春秋通诠》,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3。

9.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2007年版。

10.柳宗元,《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1。

11.沈善洪,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12册),沈善洪,吴光执行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刊印。

12.王夫之《船山遗书》,金陵: 湘乡曾氏, 清同治4年(1865)版本:刻本。

13.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顾炎武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2月14日)。

14.郭沫若《奴隶制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5.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16.日知,从《春秋》“称人”之例再论亚洲古代民主政治[J].历史研究,1981⑶。

17.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的酋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