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契合
谢
谢!
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以家族为本位追求人的社会 价值。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 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马克思主 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强调人的社会性而反对把人理解为“孤独的个体”。 其次,中国传统人学思想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 注。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主题和核心内容,是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的宗旨就是要通过 对社会的批判改造,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而中国 哲学“主要关心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关心的是 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是关心地狱或天堂,关 心人的今生,而不是它的来生”。对人的现实生活 的关注,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 要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 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 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 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 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五、传统文化历史观和唯 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 唯物主义观点的契合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中向前发 展的,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不断 发展的,所以,人类社会是不断发 展进步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科学的 进化史观。
传统文化中的进化史观与唯物史观具有相通 性、一致性,但是两者又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 思主义的进化史观不仅指出历史是发展进步的, 同时又给予了科学论证并找到了推动历史进步发 展的真正动力。 当然,我们也不能在这些方面对传统文化求 全责备,中国思想家在千百年前就已经隐约看到 了历史的面目,已属难能可贵了。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Wor..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关键字:马克思主义,马克,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人为,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联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实践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联系本文为Word文档,感谢你的关注![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A8 A 1002-6908(2007)0820196-0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哲学关于人的思想的积极成果,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为“以人为本”哲学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以往关于人的思想的一切积极成果,这当中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人本主义思想。
海纳百川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吸收了人类哲学一切有益积极成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互通的方面。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实践观的中国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非常重视“人本主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我见:内涵与异同
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我见:内涵与异同作者:程奥林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9年第11期[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前人们从诸多角度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表述。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它不仅是科学的世界观,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构建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本文着重研究二者的科学内涵以及比较内涵异同,旨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研究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传统知行观;内涵;异同[作者简介]程奥林(1994-),男,汉族,贵州仁怀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11-0015-02一、中国传统知行观内涵“知行观是中国哲学一个特有的话题。
”①为什么说特有呢?因为中国传统知行观自先秦时期就开始研究知行关系,从而就形成了良好的传统。
传统知行观谈“知”,其实往往蕴含着多重意思,它不仅仅代表知识,也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总结形成的印象,还有价值判断的意思。
当谈到“知”是“行”的导向的时候,“知”这种价值判断就涉及了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了。
在这,“知”类似于“善”,表现为一种行为价值。
“行”在中国传统知行观中可以表达为实践或者一种探索,或者是“知”的来源,内涵也十分丰富。
就是这样丰富的“知”和“行”的内涵形成了中国传统知行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内涵十分丰富,讨论知行关系方面就涉及许多著名人物。
其中有包括孔子、荀子、程颐、王阳明等等。
他们对知行观的探讨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发展。
研究知行关系,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究竟是知为先还是行为先的问题,这也是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的问题,直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出现。
有的人强调“知”为先,“行”在后,认为“知”是“行”的导向,没有“知”何来的“行”。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即要求理论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实践又是理论的检验标准和发展源泉。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密切联系,主张知识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实践的结果又可以反过来丰富和完善理论。
正是基于这一共通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当今时代的中国融合发展,必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认识都不能超出自己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社会历史条件的本质特点就表现为社会的生产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所强调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首先强调的是“知”,即指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了解来指导行为。
而这种“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所谓的“知而行之”,即只有通过实践来得到验证的知识才是正确和有效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的理论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在认识论上是高度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不同文化传统的产物,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异曲同工之妙不仅表现在认识论、价值观念、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上,更重要的是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都是面向现实、面向未来的理论,它们都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必将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借鉴这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不断开展探讨和研究,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发展-2019年文档资料
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发展马克思实践观从创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关注社会发展、立足现实问题始终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聚焦点。
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法宝。
随着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不断兴起, 面对社会历史领域日益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这就要求进一步对马克思的实践观予以发展。
一、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以实践的视角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科学解释, 从根本上批判了近代旧哲学所宣扬的意识论, 彻底否定了思辨形而上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
按照恩格斯的理解, 意识是外部事物存在的主观反映, 在实践的作用下, 思维能够认识客观事物,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的能动的感性活动作用客观世界并不断认识真理的一个过程。
恩格斯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科学认识, 有力的批判了黑格尔" 绝对理念"下的思维与存在的绝对同一,同时, 也超越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实践观。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又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的实践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世纪末世纪初, 垄断主义的迅速发展, 使无产阶段与资产阶段的斗争日益激烈, 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同时,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也出现了各种分歧。
受自然科学领域重大突破的影响, 在意识形态领域, 各种思潮异常活跃, 出现了否定传统思维方式表象, 尤其是唯心主义的马赫主义展开了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猛烈抨击, 面对这样的情形, 列宁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
二、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实践观的灵活运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毛泽东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论述。
毛泽东对社会实践形式的划分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创新。
毛泽东指出, 在社会生活领域, 实践形式有着许多种,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 即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哲学思想,其中包括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这两种观点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中国社会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概述中国传统知行观强调知识和实践的统一,提倡通过知行合一来达到人生的目标。
传统知行观起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付诸实践的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中,知行观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中。
知行观的理论基础是儒家的“格物致知”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以实际行动来证明知识的正确性,是中国传统知行观的核心要义。
这种观点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而不仅仅是靠书本知识。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注重实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并且实践是理论最终的落脚点。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强调科学的实践是对现实问题的直接解决方案。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实践行为,也包括社会实践,强调理论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实现社会进步做出具体的努力。
三、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关系中国传统知行观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许多共同之处。
首先,它们都强调实践在认识和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传统知行观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认为实践是获得真知的途径。
其次,它们都鼓励人们积极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中。
无论是中国传统知行观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认为实践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发展自己。
最后,它们都认为实践必须与理论相结合。
无论是中国传统知行观还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都认为知识和实践应该相辅相成,只有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强调知识与行为的统一,即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理论和实践并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价值。
知行观的核心思想包括:
1. 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
2. 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实用和实际效果,拒绝空洞的理论,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3. 知行合一、扬善抑恶:通过知识与行动的结合,实践善行、正义和道德。
扬善抑恶强调个人在行动中应当追求善良和公正,同时要抵制恶意和不道德的行为。
4. 功利兼情理:在实践中注重实际效果,但也要注重人的情感和情理方面的关心,注重人性的维护和个人情感的发展。
5.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
重视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行动,并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6. 见义勇为、行任事而不贵人:鼓励人们在面对正义与公理问题时,勇于站出来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责任和奉献
精神。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行观强调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追求实际效果和实践经验的累积,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同时,也强调善良行为、道德价值的追求,鼓励人们在面对正义与公理时,勇于站出来行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价值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主体自觉选择的文化互动过程,在这其中,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诉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类性关怀、异化观、实践观之间构成了三个相关的共同问题意识,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获得了落实的价值根基,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则取得了文化整合的思想资源与方法启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价值观;人类性;异化;实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的实际为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改造的互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话语背景下的思想学说,那么,像中国这样的非西方、后发现代化的国家为什么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思想武器,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拒斥异质文化传统的国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能够广为传播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思想纲领,无疑,这里有历史的机遇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但它绝不是历史的偶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为人类文化提供的思想资质直接相关,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开放的哲学系统,不断现实化与本土化的哲学运动过程相关联。
而在这个双向的哲学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事实上是与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经验、话语方式及价值诉求拥有了诸多层面的思想契合,这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实是一个主体性选择的过程。
否则,中国传统文化将很难走出那种被弗洛伊德称之为“那咯索斯主义”的自恋情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也将更加步履维艰。
当然,这种内在的思想契合事实上也为我们本质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带来了诸多困境。
价值这一术语的意义在社会科学或哲学中并不是确定无疑的,人们对于价值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见解,唯一的一致之处是,价值代表了人类生活中的某种重要事物,[2]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应然问题。
换言之,也就是说,人们在世界上生活,不仅要认识周围的人、事、物以及其自身,知道“是什么”,而且还要知道“应是什么”,做出“好”与“不好”,什么更有价值的判断,这种价值判断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并在日常生活中渐渐积淀而成人们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摘要:“知行”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思想,从古至今,一直是思想家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在现代信息化发展之际,我国把“知行”观规定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知行”观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它演进的历程散见于浩瀚如海的典籍里,指导着我们处理问题认识问题前进的方向。
本文就从探讨从古至今“知行”观发展进程来理解和指导我们的“知行”。
关键词:知行观,知,行中国古典哲学中认识论思想极为丰富。
从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墨翟的唯物主义经验论,途经荀况、韩非、王充等,直到集古典唯物主义大成的王夫之,其唯物主义的传统从未间断过。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对我国传统的知行关系理论作了新的发展。
毛泽东从历史遗产中吸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料.并以马列主义认识论观点为指导.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的丰富经验,撰写了光辉的哲学巨篇《实践论》。
从而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古典哲学中带有根本性的知行关系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这就使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达到了中国思想史的高峰,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指引中国革命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一.先秦时期的知行观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1】这就是说,圣人的知识是生来就有的,是先于经验、先于实践而存在的,而不是从实践中来的。
这是一种荒谬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此后儒家的孟子、荀子在孔子的基础上提出了“行高于知,知明而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观点,对“知行”观作了新的发展,并建立了第一块里程碑。
墨翟在先秦哲学家中,是第一个运用经验论反对先验论的哲学家。
他在知行观上强调实践,注重感觉以及历史经验、众人的直接经验和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并把它作为检验“知”的标准,将“知行”和检验标准分开。
他说,“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有,必以众之耳目之实。
”(《墨子·明鬼下》)他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自己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
马克思主要观点(ppt用)
1、中国古代哲学把“知”和“行”划分开来,而从马克思实践观来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知行是密不可分的。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行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就是孙中山所谓“行”的概念,一是不包括生产实践在内,二是具有感性直观的性质,也不能与我们所说的实践概念,相提并论。
(首先,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要满足各种日常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而物质生产不仅生产出了为人们生存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也生产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其次,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社会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物质生产实践,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另一方面,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也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则成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这些都从根本上将实践确认为社会的本质,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3、马克思的理论驳于汉代的董仲舒知“天意”、“天志”,提出通过阴阳入出,虚实之处,以观天之志,辩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以观天之道,再通过“内视反听”以了解“天之意”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引发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变革。
它既超越了一切唯心主义哲学,也克服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为人们认识世界、批判世界、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伟大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而锐利的思想武器。
5、马克思正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来反观世界,从而建构了一种“新世界观”,并以此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的对立。
首先,是由他们各自的经济地位和阶级立场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必然要给他们对知行关系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以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
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
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
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
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
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
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
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
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
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
4、知难行易。
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5、知行分离。
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视域下的融合摘要在中华民族短暂而又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始终能看到马克思主义的身影。
马克思主义以其开放兼容的特质,与富含民族底蕴和历史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东方的土壤中相遇融合、日渐茁壮,结出饱含中国特色的果实。
二者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多可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实现现代化的更多适配性选择。
而二者的融合不是偶然或随意的糅合拼接,反而深刻体现了二者内在共通,特别是在理论之下哲学内核的相连相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共性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独有的民族智慧与坚韧的民族品格,在悠远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赋予了中华儿女不朽的民族精神。
而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土壤中生根,旨在万千无产阶级、以致全人类的自由与解放。
虽然来自不同的土地,但二者追求皆为“人”。
二者的融合不是偶然,而是其哲学特性中注定的内在链接。
一、辩证共性下的融合提及辩证法,哲学史上闪现过众多各异的思想火花。
就其突出代表而言,很难跳过马克思创造性地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唯物辩证法。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辨证的思想也早有显现。
道家“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对应一致;辩证法中揭示的普遍联系于永恒发展,也不难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发现——老子在《道德经》中用顶真的文法道出了万物的联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辩证法中矛盾的观点正与老子提及的“福祸相依”一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则是量变质变规律的清晰体现。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朴素辩证法以本体论这一共同哲学基础,在探索世界解释世界的道路中,以不尽相同的方法、呈现形式,最终实现了辩证的殊途同归。
二、“人民性”的融合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人民至上的鲜明政治立场中;也体现在高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中形成了群众史观。
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在当今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用也深化了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解读和改革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很多启示,尤其是在社会治理与伦理道德方面。
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好地结合两者的优势,实现共同进步。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理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体现、运用、启示、共同点、差异、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这其中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对于塑造中国人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在当代社会,面对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是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和精神支柱。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后人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传承和弘扬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
马克思主义注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提倡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儒学知行观的思想比较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儒学知行观的思想比较摘要: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儒学中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都强调了行为即实践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儒学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思想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家知行观知行合一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
在马克思的哲学观念里,认识世界就是在改变世界的物质活动中实现的。
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的儒学,同样离不开认识论的问题,知行之辨是儒学最为古老论的问题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马克思恩格斯在1886年时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就首次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和概括,对划清唯物唯心两大阵营的界限提供了有力地科学依据。
(一)实践是认识产生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
动物所具有的以感觉为主的、对个别事物的直观反映方式,不能满足人的实践活动的要求。
人必须以能动的创造方式对客观事物及其一般规律进行认识和掌握,才能把握客观对象。
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对认识活动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并不断地推动认识活动的向前发展。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③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认识的发展,促使了人的智力的提升。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④人从事认识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能更有效地正确的指导实践活动,以达到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总之,实践是认识活动的基础。
只有在尊重实践,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通过正确地认识和有效地实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简析
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简析作者:李帆来源:《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18期摘要:在中国传统的哲学范畴中,认识和实践表述为知与行,古人关于两者的关系,分别有先知后行、知行轻重、知难行易、知行分离、知行相须并发等等看法。
每个时代的知行观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梳理其发展演变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知与行作为两大力量一直在暗暗“较劲”,实质为两者谁先谁后谁难谁易谁轻谁重的问题。
本文以诸多先哲对知行观的探索为线索,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以此视角出发,对传统知行观做出简析。
关键词:知;行;演进;简析知行观作为古代文化中经常关注的问题,历代思想家、哲学家对此命题都做过大量的说明和论证,分别先后形成了先知后行、知行轻重、知难行易、知行分离、知行相须并发等等不同的思想,直至到明代王阳明时归纳为“知行合一”的思想。
知行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碰撞交融,其辩证关系也反映了古人对认识论的不断深化。
后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产生,并在传人中国后盛行不衰,知行合一思想发展出认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的新内涵。
为有利于更好的认识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念,本文首先就知行观演进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知行两个方面进行简析,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更清晰的观点与态度。
作为哲学的范畴——知行,是有一个起源、发展的过程。
在最早的甲骨文里,没有“知”字但有“智”字。
后来,“知”与“智”通,有认知、知道、智慧、知识等含义,而“行”在甲骨文里的意思则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其本意为走路、步趋,又引申为履行、行动、践行、执行的意思。
“知行”的出现,最早则见于《尚书》。
那时的人们认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这是知行问题的最原始表述。
孔子将人分为四种品级,分别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这四种品级,他认为,从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属于顶级的人,因为学习而获得知识的人,是稍次等级的人,因为困惑而学习的人,则是更次一等级的人,那么因为困惑而不学习的人,则是更为低下的人,这是孔子对于知识来源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理性”是指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与智慧,使实践与理论相统一,让理论反映实践、指导实践并由实践验证。
这种“实践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哲学和方法论思想,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消除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隔阂,建立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验证理论。
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理性”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古人认为,人类的认识和思考都来源于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不断推进人类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因此,实践成为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终点,同时也是通过实践来指导实践和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思想和哲学。
实践理性的核心是要按照一定的理论和方法来开展实践,以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目的。
这种“实践理性”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更是得到了充分体现。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工作。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理性”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所不同。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进认识的深入和提高实践能力。
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将实践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相联系,认为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基础和动力,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践理性”更侧重于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层面,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统一,以提高实践能力和不断创新为目的。
在当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也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人们需要坚持“实践理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理论和方法。
这种“实践理性”和实践观不仅能够推动个人和团队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宝贵财富,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个学派和思想体系。
而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在19世纪末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社会科学理论,它对社会历史及其演变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来自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但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仁爱”、“和平”、“公正”等价值观念,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的是“共产主义”、“平等”、“公有制”等理念。
虽然表达方式和实现路径存在差异,但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
这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仁者爱人”、“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社会观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中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主义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也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因素,使得其发展具有了一定的中国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冲突和争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忍让”、“和谐”等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革命等概念相抵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等级观念”等因素也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念相矛盾。
因此,在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两者都希望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幸福,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有着关注。
然而,在具体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争议。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积极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有益因素,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摘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知识体系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0.14.05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主要幫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有着莫名的排斥心理,他们中的很多同学要么直接追问老师,要么在心里会追问老师:“看不懂这门课在说什么?” “不学这门课不行吗?”“学这门课程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如果单纯的按照书本上内容给出答案,学生绝对会认为教师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应的思想来引进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估计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
这就需要我们政治课教师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巧妙的结合起来。
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原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契合性。
纵观整本教材,我们可以看到,《马原》这门课程中知识结构是这样的:分别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唯物主义历史观、共产主义理想等。
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观点、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中,就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入其中。
1 唯物论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那么到底什么是“物质”呢?对大学生来说,是否理解“物质”这一抽象概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么让大学生能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实实在在的理解呢?教师就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朴素的唯物论灵感。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
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
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
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
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
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
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
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
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
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
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
”《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
4、知难行易。
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
5、知行分离。
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
6、知行合一。
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
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
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
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
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
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
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
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见真功夫。
王阳明虽认为“一念发动处即便实行”消行于知,但又明确提出“知行合一”以行的规范来要求知,通过强调“行”突出“行”这种重行方式达到“致良知”的。
明末清初一大批提倡“经世致用”的大儒对于“行”的推崇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为人处事这种“行”本身就是学问文章这种“知”,道德之行本身就体现了道德之知的内容。
在中国哲人眼中,道德上的“知”实质上就是一种实践的智慧。
天然蕴含道德内涵和伦理意蕴的中国传统知行观,注重知行兼顾尤其“行”的特点,使得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也带上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处处闪耀着一种实践的智慧。
三、知行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的,首要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实践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认识活动,理解与解释活动都起源于实践。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中国传统知行观下的道德观透露出的实践智慧虽然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认识论中所指的“实践”有着根本的区别,但至少它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揭示了其中的智慧。
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道德观蕴涵的实践智慧虽然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科学性,但如有学者指出:“实践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更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
实践作为本体论概念,本质上是人的本源性生存方式和生命活动,理解实践就是理解人。
实践问题根本上凸显的实践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绝不仅仅是‘认识论’的问题,而是‘本体论’的问题。
”中国的实践道德观虽然没有提出所谓的“本体论”“认识论”概念,但是却暗合了所谓的“实践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更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
”直指实践的根本问题——人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的传统道德观一定意义上凸显了一种认识人、关心人、尊重人的实践智慧。
所以某种程度上讲,中国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道德观是一种未定其名已知其意的实践观,一种处处闪烁着实践的智慧道德观。
中国传统的知行关系也有起积极的意义,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充分尊重人的地位和作用,高扬人的主体精神。
心学以人向善为基础,提出了“四端说”、“吾心即宇宙”、“致良知”等观点。
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关心与理解,有利于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
2、追求内圣的道德修养,强调人心的道德自律。
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经典的绝对权威。
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部分,同时实践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的重要观点。
一旦离开了实践,我们就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不能够系统的、科学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并非仅仅只由马克思一人独自创立,它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在中国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马克思主义者都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发展。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认识论中关于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同时也说明了实践观在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仍然存在的理论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总之,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种道德内涵和伦理纲常范畴内知行观,“知”乃道德规范之“知”,“行”乃伦理纲常之“行”,知行关系争辩也是道德理念和道德践履关系内的争辩。
争辩中唯一共识是知行观的探讨都知行兼顾,并在“行”上找到了最终归宿,这不可避免地使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带着一种天然的实践的意义和智慧。
参考文献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