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献刀(高二选修)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dfdb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2.png)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刀枪剑戟气吞山》中的《曹操献刀》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分析散文的背景,解读文本,体会作者通过对曹操献刀事件的艺术加工,塑造出的英雄形象;学习古代兵器知识,了解历史背景;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2. 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阅读兴趣,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文本语言特色的品味。
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掌握相关历史背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曹操的画像,引导学生猜测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曹操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和过程。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人物形象,讲解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4. 随堂练习:要求学生翻译文本中的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历史背景:东汉末年,曹操起兵反董卓。
曹操形象:英勇、果断、智勇双全。
文本特色:生动的描绘,紧张的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曹操献刀》中的三个句子。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在《曹操献刀》中的英雄形象。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其他故事,加深对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历史背景和兵器知识。
2. 教学目标中的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和文本语言特色品味。
3. 教学难点中的曹操人物形象分析和文本语言特色品味。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cde6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d.png)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一单元《古代帝王篇》,详细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课。
该文主要讲述了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的故事,体现了曹操的智勇双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操献刀的背景和经过,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3.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要具备智勇双全的品质,勇于承担责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智勇双全的品质。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帝王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内容,讲解曹操献刀的背景和经过,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答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背景及经过曹操人物形象智勇双全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曹操献刀的过程。
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其智勇双全的品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曹操献刀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曹操的人物形象,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今后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其他故事,进一步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要求。
2.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智勇双全的品质。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a4bf8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b.png)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刀枪剑戟》。
具体内容包括: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诗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体会曹操的智勇双全。
2. 掌握《曹操献刀》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
3. 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诗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难点: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曹操献刀》诗歌原文及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献刀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诗歌原文学习: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注释讲解:教师针对诗歌中的生僻字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赏析讲解:a. 分析曹操献刀的背景,体会曹操的智勇双全。
b. 诗歌中的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
5. 例题讲解:针对诗歌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内容:a. 曹操献刀背景b. 诗歌原文c. 注释及赏析d. 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曹操献刀》中的生僻字词。
b. 分析《曹操献刀》中的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
2. 答案:a. 生僻字词解释:略b. 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分析: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课后查找曹操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曹操的文学成就。
b. 组织一次古代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的讲解;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诗歌意象运用和表现手法的讲解1. 意象:曹操献刀的刀,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勇气。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6ecc3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1.png)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刀枪剑戟》,具体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课。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曹操献刀给董卓的经过,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曹操的智勇双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句,了解曹操献刀的经过。
2. 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体会古代散文的韵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曹操的智勇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理解曹操的智勇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重要词句,了解曹操献刀的经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背景,引入曹操献刀的故事。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曹操献刀的经过。
3. 课堂讲解:a. 对重要词句进行解析,如“刀枪剑戟”、“献刀”等。
b. 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如描写手法、人物形象塑造等。
c. 讲解曹操的智勇精神,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点。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及过程,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5.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进行选择题、简答题等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的智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曹操献刀》2. 重点词句:刀枪剑戟、献刀、智勇精神3. 曹操献刀过程:原因、经过、结果4. 课文艺术特色:描写手法、人物形象塑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曹操献刀的经过。
b. 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c. 结合曹操的智勇精神,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曹操的历史故事,深入了解其人物形象,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开展“曹操智勇精神”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激发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曹操献刀》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刀枪剑戟》。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c217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4.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内容包括:小说的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题思想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曹操献刀》的时代背景,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曹操献刀的行为动机,理解小说所揭示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特点。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献刀行为动机的分析,小说主题思想的挖掘。
教学重点:小说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笔记本、教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曹操献刀故事的好奇心。
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作者罗贯中,讲解小说《曹操献刀》的基本情节。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政治斗争、人性特点等方面探讨小说主题思想。
6. 例题讲解:结合小说内容,讲解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内容:作者:罗贯中情节: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人物形象: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主题思想:政治斗争、人性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曹操献刀》的内容,谈谈你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曹操献刀行为动机的分析,小说主题思想的挖掘。
2. 教学过程: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讨、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aa9ad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4.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导言《曹操献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经典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本文将结合人教版高二选修册中的《曹操献刀》教材,探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习《曹操献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理解文本的意义。
2.学习诗歌的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并加以分析应用。
3.发现《曹操献刀》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并加以评价和表述。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背景和《曹操献刀》的分析。
具体地,课程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介绍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政治、社会背景以及《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曹操献刀》。
第二部分:学习诗歌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介绍《曹操献刀》的结构和特点,学生可以了解到“以话应诗”的艺术编写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诗句,学生可以领会到作者的意图,把握《曹操献刀》的艺术技巧。
第三部分:发现《曹操献刀》的艺术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曹操献刀》的深入分析,找出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了解古代诗歌中贵族的生活、情感和精神氛围。
2. 教学方法本教案教学方法多样、灵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欣赏水平。
(1)辅助教学工具与教学零组件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翻译软件、预拉幕和投影仪等设备,让学习更加直观、形象。
应用教学零组件对课本外的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加强,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興趣、好奇心。
(2)对话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应用:借助形式各样的课堂讨论、互动交流、小组合作,寻求共同答案而且彼此了解道更加深刻,这些互动以及讲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激发了学生的专注和学习热情。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彩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4dfa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9.png)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高二选修《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向董卓献刀,董卓试探曹操,曹操机智应对,最终获得董卓信任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理解其历史意义。
2. 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鉴赏能力。
3.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课文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的理解。
教学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曹操与董卓的对话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曹操献刀的过程。
3. 课文讲解:分析曹操与董卓的对话,讲解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人物形象,讲解相关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2. 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成语和典故,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了解曹操的其他事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曹操与董卓的对话分析。
2. 教学目标中的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的理解。
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题目。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c5bfd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3.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小说选读》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向董卓献刀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曹操的智勇才华以及古代官场的权谋斗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了解古代官场风气。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感受古代小说的魅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智勇双全、忠诚勇敢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官场风气。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曹操献刀》教材。
2. 学生准备:教材、《曹操献刀》预习笔记、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官场的一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古代官场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预习检查:让学生复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梗概,检查预习情况。
3. 讲解: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详细讲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官场风气。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曹操献刀》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曹操献刀》的阅读理解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的故事,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官场风气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道关于《曹操献刀》的作文题目。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内容:故事背景曹操献刀原因人物性格分析官场风气揭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曹操献刀的故事中,谈谈你对忠诚、智慧、勇敢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针对问题进行课后辅导。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469a4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5.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刀剑如梦——曹操献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字词解析、背景介绍、主题思想分析、艺术特色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把握课文主题思想。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
3. 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艺术特色的欣赏。
教学重点:重要字词、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掌握,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献刀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3. 字词解析: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背景介绍:介绍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
5. 主题思想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6. 艺术特色欣赏: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7.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8.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刀剑如梦——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历史背景字词解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课文中的重要字词。
(2)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
(3)欣赏课文的艺术特色,举例说明。
2. 答案:(1)见课堂笔记。
(2)曹操献刀,表现了曹操的英勇、智谋和忠诚,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
(3)课文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刀剑的锋利和战争的残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朗读、解析、分析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古诗文阅读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1)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bd3bc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d.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刀剑若梦》,重点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二章第二节《曹操献刀》,详细内容为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勇气。
2. 通过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机智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古文词句的理解,如“刀剑若梦”、“献刀救父”等。
教学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以及曹操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与董卓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曹操献刀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讲解重点词句。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一句古文,检测对古文的理解程度。
5.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曹操勇敢、机智的品质,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内容:历史背景:曹操与董卓故事情节:曹操献刀重点词句:刀剑若梦、献刀救父品质特点:勇敢、机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课文中的古文句子。
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和意义。
课后阅读:曹操的其他历史故事。
2. 答案:古文句子翻译答案见教材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曹操献刀的故事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古文词句的理解仍需加强,今后教学中要注意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曹操的其他历史故事,深入了解曹操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
组织一次课堂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古文词句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勇敢、机智的品质。
3. 作业设计:古文句子翻译答案和曹操献刀原因及意义分析。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a6dc9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2.png)
《曹操献刀》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小说欣赏与创作》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曹操献刀》这则历史故事的背景、情节及人物性格特点;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通过欣赏与创作,提高学生对古代小说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学习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古代小说的热爱和创作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献刀》中的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学习描写手法,提高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古代小说欣赏与创作》学习资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出曹操献刀的故事。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曹操献刀》原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讨论: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性格特点。
4. 例题讲解:a. 以小说中的描写手法为例,进行讲解。
b. 分析小说中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创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内容:a. 历史背景:三国时期b. 人物性格特点:曹操、刘备、关羽等c. 描写手法与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运用所学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创作一篇短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b. 组织学生参加古代小说创作比赛,激发创作热情,提高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讨论环节2. 例题讲解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3. 作业设计中的创作练习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性活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分析讨论环节1. 曹操的性格特点:精明、果断、权谋、多疑。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7c60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d.png)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二单元《古代人物描写》中的《曹操献刀》一文。
详细内容为: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曹操的智勇双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曹操献刀》的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2. 学会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曹操这一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理解曹操献刀的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讨论其智勇双全的特点。
4. 课堂讲解:讲解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描绘一个熟悉的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人物形象:曹操(智勇双全)3. 写作方法: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形象。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中等身材,眼睛明亮,嘴角总是挂着微笑。
她温柔善良,勤劳能干,总是为我操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曹操的人物形象,是否掌握了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文章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604b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0.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古代散文欣赏》中《曹操献刀》一文。
该文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详细记述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向汉献帝献刀经过,展现曹操智谋与权谋。
具体内容包括对文本精细解读,分析曹操人物形象,以及该事件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曹操献刀》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理解其政治智慧和策略。
3.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复杂性格分析,以及文言文句式理解。
教学重点:对《曹操献刀》事件分析,以及对曹操政治手腕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教材,《古代散文欣赏》辅助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官渡之战历史图片,引入曹操献刀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曹操,面对强敌,会如何展示自己忠诚与智慧。
2. 文本解读:a.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言文大意。
b. 逐句解析,分析曹操献刀时言行举止。
c.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句,分析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和用法。
3.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b. 各组汇报,全班交流。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本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历史背景:官渡之战曹操形象:智勇权谋文言文句式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文言文段落。
b. 分析曹操在献刀事件中心理变化。
c. 评价曹操献刀行为正当性。
2. 答案:a. (学生自主完成)b. 曹操在献刀时表现出谨慎、机智、勇敢等心理特点。
c. (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曹操复杂性格,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三国志》相关内容,深入解曹操及三国时期历史人物。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8bf1f9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0.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小说鉴赏》第二单元《三国演义》章节,详细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节。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把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复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艺术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曹操献刀的故事中体会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熟练复述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艺术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三国演义》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曹操为什么要献刀?(2)曹操献刀的过程是怎样的?(3)曹操献刀的结果如何?(1)曹操:机智、勇敢、果断、权谋(2)刘备:仁爱、宽厚、谨慎、忠诚(3)关羽:忠诚、勇猛、义气、谦逊(1)小说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2)小说中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展示人物性格的?(1)请简要概括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
(2)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说明。
6.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了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掌握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及艺术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根据课堂所学,用自己的话复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
(2)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 答案:(1)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曹操刺杀董卓未果,献刀给董卓,趁机逃脱,后与刘备、关羽结义,共同对抗董卓。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7b7d14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5.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小说欣赏》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的英勇事迹。
内容包括对小说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详细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2. 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鉴赏能力;3. 掌握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曹操献刀》原文、相关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曹操献刀》。
2. 新课内容:让学生阅读原文,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及结果,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讲解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人物:曹操、董卓3. 叙事手法:顺叙、倒叙、插叙4. 修辞技巧:比喻、夸张、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献刀》中的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
2. 答案:要求学生对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举例说明小说中的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三国题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的要求;2.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548855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3.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小说欣赏》第二单元《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刀》一节。
具体内容包括:第二章《曹操献刀》的原文阅读与赏析,通过曹操献刀这一事件,了解三国时期人物性格特点以及时代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理解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小说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故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忠诚、智谋、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曹操献刀事件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时代背景。
难点:对曹操献刀事件背后所蕴含的品质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原文,了解故事情节。
3. 赏析: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性格特点,讨论曹操献刀的原因及意义。
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曹操献刀事件中曹操、刘备、关羽的性格特点。
答案:曹操:机智、勇敢、果断;刘备:仁爱、宽容、明智;关羽:忠诚、勇敢、正直。
练习:简要概括曹操献刀事件的过程及其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曹操献刀事件,谈谈你对忠诚、智谋、勇敢等品质的认识。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300字。
2. 拓展延伸:阅读《三国演义》中其他与曹操、刘备、关羽相关的故事,了解他们的事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曹操献刀事件,让学生了解了三国时期的人物性格特点及时代背景。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品质。
课后,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相关故事,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566a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7.png)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四单元《古代人物描写》中《曹操献刀》一课。
文章主要讲述曹操为除去董卓,向其献刀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曹操为何献刀、献刀过程以及献刀后结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解曹操献刀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掌握文章中人物描写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献刀过程中心理变化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中人物描写方法,理解曹操献刀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战争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智慧与勇敢,进而引入本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语言魅力。
3. 讲解课文:分析曹操献刀背景、过程和结果,讲解文章中人物描写方法。
a. 曹操献刀背景:董卓专权,民不聊生,曹操欲除去董卓,为国家除害。
b. 献刀过程:曹操以献刀为名,接近董卓,趁机行刺。
c. 献刀结果:曹操行刺失败,逃离长安。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在献刀过程中心理变化,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其他历史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行为是否值得称赞,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背景、过程、结果2. 人物描写方法a. 心理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在献刀过程中心理变化,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答案:曹操在献刀过程中,表现出勇敢、机智、果断等心理特点。
在面对危险时,他临危不惧,果断采取行动。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曹操故事,解曹操性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分析曹操心理变化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d1e93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9.png)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曹操献刀》章节,内容包括《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故事,以及对曹操人物性格、历史背景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理解其历史背景。
2. 分析曹操的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人物性格的分析,历史背景的理解。
教学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曹操的人物形象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曹操献刀故事插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曹操献刀插图,引发学生兴趣,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述曹操献刀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故事中的关键情节,讲解曹操的人物形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曹操献刀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故事中的历史背景,促进学生思考。
7. 课堂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曹操及其他人物。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内容:故事情节:曹操献刀人物性格:曹操历史背景:三国时期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全书,开展曹操人物分析的讲座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曹操人物性格的分析,历史背景的理解。
2. 例题讲解:曹操献刀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及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3. 小组讨论:曹操献刀故事中的历史背景。
一、曹操人物性格分析1. 智谋:曹操在献刀前,故意将刀交给属下,以观察属下的反应,从而判断其忠诚度。
2. 果断:曹操在得知属下欲将刀献给他时,立即决定将刀献给董卓,以示忠诚。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品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5c88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2.png)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散文欣赏》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的故事,展示了曹操的智勇与果断。
内容包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探讨历史背景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3. 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三国时期历史背景的了解;重点:故事情节的把握,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古代散文欣赏》辅导书、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曹操献刀故事的兴趣;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曹操献刀》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3. 例题讲解:针对曹操献刀的过程,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解答;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6.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曹操献刀的意义及其在三国历史中的地位。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曹操为救父,献刀给董卓;人物形象:曹操的智勇与果断;历史背景:三国时期,曹操与董卓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2)分析曹操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3)谈谈你对曹操献刀意义的理解。
2. 答案:(1)曹操为救父曹嵩,献刀给董卓;(2)曹操在故事中表现出智勇与果断;(3)曹操献刀意味着他放弃个人荣誉,为救父亲和国家利益,勇敢面对困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其他历史人物,如刘备、孙权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进一步了解三国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曹操
---《曹操献刀》及曹操人物形象赏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4、深刻理解历史上的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
品读名著片段,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三、教学难点
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正的分析历史人物。
四、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设备
多媒体
六、教学设计
对曹操这一人物的认识学生多停留在表面,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和教师点拨相结合,鉴赏探究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七、学法指导
把握人物形象,能过小组互助讨论交流探究,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及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舞台,小说为英雄做了诗意诠释,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巳沉沉睡去,但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书中的人物却依然栩栩如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史天空,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
二、了解《三国演义》
1、阅读“课前提示”中《三国演义》……关键。
”
2、补充介绍: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
在昨天的课上,我们介绍了《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书中不仅描写了上百次的战争,家喻户晓的计谋故事,还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
现在我们就结合课文《曹操献刀》来深入分析一下曹操这一形象的塑造。
三、解读文本
1、梳理情节
学生速读,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课文的情节,课文分为几部分?分别是:
(1)、概括故事梗概:①曹操借刀②曹操献刀
③路遇陈宫④错杀伯奢
(2)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
在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要求大家模仿小说回目的形式,如“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这样的形式,分别概括这四部分的内容,这也是我们的预习作业,现在就请一个同学说说你仿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