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传记文学
《岳飞传》故事节选
《岳飞传》故事节选岳飞,北宋名将,南宋忠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岳飞传》是清代作家司马光所写的一部传记文学作品,反映了岳飞的一生事迹,蕴含着人民英雄岳飞的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以下是《岳飞传》故事节选,带你领略这一伟大人物的传奇风采。
第一章:少年叛乱在这一章节中,我们认识了岳飞年少时的爱国情怀和反抗精神。
岳飞出生在南宋宣州(今属安徽)的一个寒微家庭,自小聪明伶俐,但家境贫寒。
母亲因嫁妆问题受辱,父亲又因冤狱被流放,岳飞十分愤恨这个社会的不公正。
一天,他看到了父亲痛哭流涕地被押赴流放地,深深地感到了国家的腐败和危机,于是立志投身革命运动。
他参加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起义,策划了多次的反抗行动,最终却因为敌人的叛卖而落败。
岳飞曾经多次养伤,不断反抗,终于成为了一个能够为民族独立而不懈奋斗的革命者。
第二章:辅佐钱镠这一章节中,我们了解到了岳飞成长为一名出色将领的经历。
岳飞在30岁左右成为了当时的著名将领、江浙制置使钱镠的得力干将,跟随他打了多次大战。
岳飞性格果决、勇毅,极富智计和军事才干。
他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了时代的英雄。
他在率领军队攻下五虎山时,赢得了战斗胜利,为宋朝的统一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钱镠也看到了岳飞的才能,不断给予他赏识,提拔他为领军将领,增加了他的荣誉和威望。
第三章:对抗官僚集团这一章节中,我们看到了岳飞对官僚集团的反抗。
随着岳飞成为一名出色将领,他逐渐得到了世人的赞赏和尊重。
但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当时,朝廷的官僚集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岳飞又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将领,引来了他们的忌恨和嫉妒。
在这个背景下,岳飞与另外几位将领被贬官,一度颓废失落。
但岳飞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他带领普通百姓开辟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换来了人民的拥护。
他的名声远播,再次受到了钱镠的赏识,重回将军之位。
岳飞对抗官僚集团的故事给人以鼓舞和启示。
第四章:打败金国入侵军在这一章节中,我们看到了岳飞以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的气魄和决心。
史传文学的发展历程
史传文学的发展历程史传文学是一种以史实为基础,通过叙事和描写的方式,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的文学体裁。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记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古代传记文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风气注重个人行为和品德修养,因此出现了一批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传记文学作品。
例如《左传》中的史官所著《公仪传》和《叔孙通传》,记录了各个时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事迹,对后世的传记文学影响深远。
进入汉代,传记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书》是西汉史学家班固所撰写的一部史传文学巨著,收录了汉朝的历史和人物传记。
班固在撰写《食货志传》和《王莽传》时采用了小说的手法,给予人物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空间,使传记文学更富有艺术性。
到了唐宋时期,传记文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唐代的传记文学主要以官吏和文人为主题,如《新唐书》和《旧唐书》等。
这些著作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逐渐发展为介绍官员的政绩和文学成就的工具。
宋代的传记文学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描写,代表作有《宋史》和苏轼的《状元日记》。
这些作品注重个性化的叙事和生动的描写,使得传记文学更加丰富多样。
明清时期,传记文学进一步壮大。
明代良渚的《明史》和朱权的《朱子文集》都是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
清代以纪实为主的传记文学作品则更加广泛,如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和周南谷的《纪事堂读书志》等。
这些作品通过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思想风貌。
现代史传文学则在近现代迎来了一次新的高潮。
鲁迅的《南腔北调集》和《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历史事件,也对人物的心理和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论。
另外,马季文的《中国历代人物辞典》也开创了一种新的传记文学形式,通过对历史人物的逐一分类和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工具。
总的来说,史传文学经历了从古代传记文学到现代史传文学的漫长发展过程,同时也兼收并蓄了文学和历史研究的成果。
在未来,史传文学将继续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故事。
清代的文书
清代的文书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书种类繁多,包括官方文书、私人书信、文学作品等。
下面我将为您列举五种清代的文书,并进行出处意思的赏析。
1.《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o出处:清·雍正帝编,记录康熙皇帝与皇子的对话及日常训诫。
o意思赏析:该书以康熙皇帝的训诫为核心,体现了康熙帝的治国理念和教育思想。
通过格言的形式,传达了君主的仁爱和智慧,对于理解清代早期帝王的思想及政治主张具有重要意义。
2.《朱批谕旨》o出处:清代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示和命令,由宫廷编纂成册。
o意思赏析:《朱批谕旨》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的重要资料。
皇帝的朱批往往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态势和皇帝的决策过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3.《曾国藩家书》o出处:清代名臣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书信集。
o意思赏析:《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一部家书集,更是一部蕴含深厚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的著作。
通过书信,曾国藩向家人传授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对于理解曾国藩的思想及清代中后期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资料。
4.《清实录》o出处:清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清初到清末的史实。
o意思赏析:《清实录》是清代历史最系统、最完整的官方记载,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通过实录,可以了解清代各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情况,是研究清代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
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o出处: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目录和提要。
o意思赏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全面总结和整理,它不仅是一部目录学著作,更是一部学术史和文化史著作。
通过提要,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各个学科的发展和成就,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是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旨在提供关于清人历
史的资料梳理和检索。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
编辑、归类、研究和发表资料,来完善和促进研究者对清史的研究。
清人传记资料索引分为四大类:《古代清人传记》、《清代清人传记》、《民国清人传记》和《汉族清人传记》。
古代清人传记一般是指古代清朝的清人传记,其中包含的有“清
爷草斋志”、“清爷日记”、“清爷传奇”、“清爷史”、“清爷记”、“谢家传记”、“南阳家记”、“清爷抄”、“清爷管子”、“清爷集”、“清爷野史”等等。
清代清人传记是指清朝末期的清人传记,其中有“系谱·石阁”、“康熙帝辞记”、“乾隆皇帝谥号记载”、“清代燕京科举”、“清
代报任科乡试举人名录”、“清朝官吏抄本”、“清书籍”、“官僚
机构档案”、“宗室机构档案”、“清朝政府机构档案”等。
民国清人传记是指民国时期清人传记,其中包括“谢家传记•清传”、“袁家传记•清传”、“孙文甫传记•清传”、“洪家传记•
清传”、“柯伯明传记•清传”、“胡宗权传记•清传”、“蔡肇明
传记•清传”、“蔡书记传记•清传” 、“蔡宗超传记•清传”、
“尹民芝传记•清传”等。
汉族清人传记包括“王维扬传记•清传”、“颜舫传记•清传”、“苗林传记•清传”、“余锡平传记•清传”、“吴承恩传记•清传”、“杨廷泰传记•清传”、“柯克传记•清传”、“田沅传记•
清传”、“柯文生传记•清传”等。
以上就是清人传记资料索引的大致内容,清人传记资料索引可以
为研究者提供详尽的清史研究资料,对于清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冯尔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目录陈捷先教授《序》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小计8页总计第1-8页(一)本书主旨 1 (二)研究传记资料的意义 1 (三)清人传记史料概况 2 (四)清人传记资料载体分类与本书章节结构 6 (五)清人传记史料整理、研究概况及利用方法7 (六)本书写作的几项原则7第一章清代以前传记载体及其分类小计12页总计第9-20页(一)传记名称的由来9 (二)古人重视人物传记资料的记录及其原因10 (三)传记史籍的分类12 (四)传记体裁15 (五)传记笔法18 (六)传记读法19第二章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小计35页总计第21-55页第一节官修列传体传记专著第21页(一)清代官修列传制度21(二)《清史列传》23(三)《满汉名臣传》和《国史列传》24(四)《国史贰臣传》和《国史逆臣传》25(五)《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和《蒙古王公功绩表传》26第二节私修综合类传记专著第27页(一)私人纂修列传体传记27(二)《国朝先正事略》27(三)《清代名人传略》28(四)《清代名人传稿》29(五)《清代七百名人传》29(六)综合类地方人物列传31第三节贵胄达官类传记专著第32页(一)贵胄传记专著32(二)方面大臣传记专著33第四节学林类人物传记专著第34页(一)学术思想史专著中的传记34(二)儒林传36(三)特科和鼎甲人员传记37(四)《畴人传》37第五节文艺类人物传记专著第38页(一)诗人传记专著38(二)画家传记40(三)书法家传记43(四)梨园传记44第六节遗民和有政治理想的人物传记专著第46页(一)明遗民传记46(二)鸦片战争殉难人物传记48(三)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人物传记48(四)辛亥时期死难人物传记49第七节女性传记第49页第八节宗教界人物传记专著第50页(一)佛教人物传记51(二)天主教人物传记55第三章碑传体传记专著小计19页总计第56-74页第一节综合类碑传集第56页(一)《碑传集》56(二)《续碑传集》59(三)《碑传集补》60(四)《碑传集三编》61(五)碑传集版本62(六)《辛亥人物碑传集》62(七)清人碑传集的特点63第二节综合类传文、碑文汇集第64页(一)《耆献类征初编》64(二)《贤媛类征初编》69第三节区域性碑传集第72页第四章清人传记的别体--年谱小计22页总计第75-96页第一节年谱及其体例第75页(一)何谓年谱75(二)年谱的类型和体例76第二节清人年谱的编纂第77页(一)年谱的作者77(二)年谱的资料来源78(三)清人年谱写作特点81第三节清人年谱的史料价值第85页(一)人物传记史料85(二)社会历史的全面资料87(三)年谱资料的缺陷91第四节年谱的出版和工具书第92页(一)丛书中的《年谱》和《年谱丛书》92(二)附刻和单刻本年谱95(三)年谱的研究与工具书96第五章清人阶段性传记著作--日记小计18页总计第97-114页第一节清人日记的写作第97页(一)日记的渊源与清人的热衷纂写97(二)清人日记的作者和日记类型99第二节清人日记的内容和功能第101页(一)作者自我砥砺的现实功用101 (二)人物传记的详细资料103(三)日记的社会历史资料价值106(四)日记史料的特点110第三节清人日记的出版第111页(一)清人日记的“示人”与“不示人”111(二)日记的出版112第六章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小计26页总计第115-140页第一节尺牍的写作与出版第115页(一)尺牍的由来、名称程式和类型115(二)清人尺牍的写作117(三)清人尺牍的出版117第二节清人书简的传记史料价值第121页(一)书信作者的传记素材121(二)收信人和信中人物的历史资料125(三)尺牍的社会历史资料126(四)书札史料价值特写:幕宾许思湄年谱128第三节语录的传记史料第137页(一)语录及其载体137(二)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137(三)语录的出版139(四)附述言行录、谚语140第七章族谱中的人物传记资料小计17页总计第141-157页第一节含有清人传记的族谱的编写第141 页(一)家乘的写作141(二)谱牒立传的原则与传记分类143第二节宗谱的清人传记资料第147页(一)平民女子147(二)仕宦、命妇和貤封承受人148(三)士人150(四)农民151(五)商人152(六)皇族、贵族153第三节家乘传记的利用第154页(一)宗谱传记资料的特点154(二)家谱的梓刻和收藏155(三)族谱工具书156第八章传记体清代通史中的人物传记史料小计18页总计第158-175页第一节《清史稿》的人物传记资料第158页(一)《清史稿》传表的写作与分类158(二)《清史稿》的传记史料价值160(三)《清史稿》表的传记素材168(四)《清史稿》列传的误失168(五)《清史稿》的工具书169第二节《清史》、《清国史》的人物传记资料第170页(一)《清史》的传记史料170(二)《清史稿校注》171(三)《清国史》的传记资料172第九章文集、资料汇编中的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小计18页总计第176-193 第一节文集中记叙文对历史人物研究的史料意义第176页(一)文集的作者和数量176(二)文集中的文体和传记176(三)序跋和记叙文的传记史料178第二节诗词、诗话图咏中的传记史料第187页(一)诗歌中的人物史料188(二)诗图的传记史料189(三)诗话中的人物传记189(四)词话的传记史料191第三节历史人物研究资料汇编第192页(一)以史料为主的人物传记资料汇编192(二)评论、史料兼具的人物传记汇编193第十章地方史志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小计28页总计第194-221页第一节清代地方志人物传的编写第194页(一)方志传记理论的讨论与分类194(二)清人方志的编纂与传记资料来源199(三)民国以来地方史志的兴修与人物传记202(四)专门志与地方人物专志205第二节地方史志的清人传记史料价值第207页(一)地方史志人物传记史料特点207(二)几种社会类型人物的传记史料207(三)方志传记与其他文献传记人物数量、内容详略的比较212(四)少数民族人物史料213第三节台湾区史志及其人物传记史料第214页(一)清代台湾方志及其人物传记的编写214(二)近世史志人物志的问世216(三)史志传记分类217第四节地方史志的丛书和工具书第219页(一)方志丛书219(二)方志的收藏220(三)方志工具书221第十一章历史档案中的人物传记资料小计21页总计第222-242页第一节档案传记资料的形成与类别第222页(一)档案:官文书的实用性与学术意义222(二)清代档案的数量与收藏222(三)档案传记文献的类型223(四)传记档案的形成224第二节履历、名册的传记资料意义第227页(一)履历档的传记史料227(二)名册的传记史料意义232(三)其他文种的档案传记史料236第三节档案中成著的传记资料第240页(一)国史馆传稿的史料价值240(二)内府收藏的谱牒传记史料241第十二章笔记图书中的人物传记资料小计16页总计第243-258页第一节清人笔记的写作与传记的表达方式第243(一)笔记的纂写243(二)笔记的内容及其对人物叙述的表现形式245第二节笔记的人物传记史料第245页(一)多种社会类型人物的记录246(二)第一手史料250(三)善恶并书的史料及其真实性问题253(四)笔记人物史料的细致性与生动性254(五)笔记中有关传记研究的学术史资料255第三节清人笔记的出版与丛书、类书第256页(一)笔记丛书256(二)笔记类书258第十三章题名录、像赞的传记史料价值小计14页总计第259-272页第一节题名录的传记史料第259页(一)职务题名录的人物传记史料259(二)贡举年表(题名)的传记史料261(三)非专著的题名史料263(四)缙绅录的传记史料264(五)题名录的传记史料特色266第二节图像传记史料第267页(一)图像的绘制与表现形式267(二)画像的人物传记史料意义268(三)清人画像专著270第十四章清人传记史料的工具书小计5页总计第273-277页(一)《清代传记丛刊》273 (二)单纯清人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274 (三)历代人物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277后记小计1页总计第278页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书名暨著者人名索引小计10页总计第279-288页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一、本书主旨无论是人物传记学术研究者,还是传记爱好者,或者出于一时需要的人(如为先人写纪念文字),都可能,或者说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清朝人物的历史资料。
清列朝后妃传稿阅读
清列朝后妃传稿阅读
摘要:
1.清列朝后妃传稿的概述
2.阅读清列朝后妃传稿的意义
3.清列朝后妃传稿的内容简介
4.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启示
正文:
清列朝后妃传稿是一部描绘清朝历代后妃生平事迹的传记,它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生动地展现了清朝后妃们的人生轨迹。
阅读这部传稿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清朝后妃的生活状况,还能深刻体会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兴衰与后妃们的命运紧密相连。
清列朝后妃传稿从顺治皇帝的生母孝庄文皇后开始,一直到光绪皇帝的珍妃,详细地记载了每位后妃的生平事迹。
这些后妃中,有因贤良淑德而备受尊崇的,也有因权谋心计而在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的。
她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但都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阅读清列朝后妃传稿,不仅可以让我们对清朝后妃的生活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残酷。
在这些后妃的命运沉浮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也看到了社会制度的局限与束缚。
同时,我们还能从中汲取到许多人生哲理和智慧,比如孝庄文皇后的忍辱负重、慈溪太后的果断坚毅等。
在阅读清列朝后妃传稿的过程中,我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深邃。
这些后妃们
的人生经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命运都与社会大势紧密相连。
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为历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的来说,清列朝后妃传稿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清朝后妃们的人生百态。
《清史列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清史列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清史列传》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人物传记汇编。
关于清朝的历史书
关于清朝的历史书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和衰落,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关于清朝的历史书籍也是非常丰富的。
这些书籍不仅记录了清朝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我们将按照类别来介绍一些关于清朝的历史书籍。
1. 官修史书官修史书是指由清朝政府官方编纂的历史书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史稿》。
《清史稿》是清朝官修的正史,共360卷,收录了清朝从建立到嘉庆年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
这本书的编纂历时近300年,是中国历史上编纂时间最长的一部正史。
《清史稿》不仅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2. 民间史书民间史书是指由民间学者或文人编写的历史书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康熙大帝实录》。
《康熙大帝实录》是清朝康熙年间由徐珂等人编写的一部历史书籍,共计318卷。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康熙大帝的生平事迹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是研究清朝政治制度和康熙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3. 传记类书籍传记类书籍是指记录清朝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史列传》。
《清史列传》是《清史稿》的附录,共计100卷,收录了清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传记。
这些人物包括皇帝、官员、文人、武将等,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反映了清朝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
4. 地方志书籍地方志书籍是指记录清朝各地方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情况的书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四库全书》中的《方志》。
《方志》是清朝时期地方志书籍的代表作,它收录了全国各地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清朝地方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总之,关于清朝的历史书籍非常丰富,它们不仅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这些书籍记录了清朝的兴起和衰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人名索引
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人名索引一、序言清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间涌现了众多杰出人物,对我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便是一部关于清代人物的重要资料汇编之一。
在这部资料汇编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清代人物的传记,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为国家社会作出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中的人名索引进行深度探讨,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些杰出人物及其时代背景。
二、人名索引在《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中,人名索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为读者提供了查阅特定人物传记的便利。
而其中所包含的人物名字不仅仅是清代皇帝和官员,还包括了诗人、画家、文学家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
通过人名索引,读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了解其生平、事迹和成就,从而更好地理解清代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人名索引的重要性人名索引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名单,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通过人名索引,我们可以窥视清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了解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人名索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清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工作,挖掘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还原清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阅读《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的人名索引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清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清代是一个历史变革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想和艺术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
而人名索引所包含的众多人物,正是这一时代多元文化的最直观体现。
通过对这些杰出人物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清代社会的伟大和独特之处,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段历史的文化遗产。
五、总结与回顾《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中的人名索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清代杰出人物和其时代的重要窗口。
通过对人名索引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清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了解那些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清朝的历史传记
清朝的历史传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1644年至1912年,延续了268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
清朝历史传记着重于介绍该王朝的重要人物、事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接下来,将以陈寿的《清史稿》为基础,为您简要介绍清朝的历史传记。
1. 顺治帝(1626年-1661年)顺治帝是清朝第二位皇帝,即崇祯皇帝之子,也是康熙帝的父亲。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治国政策,如同享清平和在位初期的保境安民政策。
他通过与明末的南明王朝作战,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
2. 康熙帝(1654年-1722年)康熙帝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清朝历史上最长的。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政策,如改革文化教育、简化政务、实行郑成功的山海关会师和开疆拓土等。
他的统治极大地稳定了清朝的政治局势和国内外的社会秩序。
3. 雍正帝(1678年-1735年)雍正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即康熙帝之子。
他在位期间倡导清廉政治,以减轻人民负担为出发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平抑物价、减轻农民税负等。
他在位期间,积极探索新的统治模式,使得清朝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进一步发展和稳定。
4. 乾隆帝(1711年-1799年)乾隆帝是清朝第五位皇帝,也是康熙帝之孙。
他在位期间继续了雍正帝的政策,并进行了一系列对外扩张的战争,如平定三藩之乱和推翻党争削弱农民力量等。
乾隆帝统治期间,清朝国力强盛,文化与经济发达。
5. 嘉庆帝(1760年-1820年)嘉庆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他在位期间面临了一系列内忧外患的挑战,如白莲教起义、英国鸦片战争等。
他对清政府的腐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废除辽东葵丝党和清查官员贪污等。
6. 道光帝(1782年-1850年)道光帝是清朝第十位皇帝,他的统治时期也面临了众多的内忧外患,如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等。
道光帝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如改革农田水利、加强农民教育等。
清代传记丛刊目录
清代传记丛刊目录清代传记丛刊目录清代传记丛刊目录周骏富辑台湾明文书局出版《清代传记丛刊索引》二册,第一册检字、字号、谥号,第二册姓名。
学林类001册,学林类1,汉学师承记,清江藩002册:学林类2,宋学渊源记,清江藩学林类3,国朝学案小识,清唐鉴003册,学林类4,道学渊源录清代篇(一)004册,学林类4,道学渊源录清代篇(二)005册,学林类5,清儒学案小传(一),徐世昌006册,学林类5,清儒学案小传(二),徐世昌007册,学林类5,清儒学案小传(三),徐世昌008册,学林类6,颜氏学记,清戴望009册,学林类7,颜李师承记,徐世昌010册,学林类8,文献徵存录(一),清钱林辑,清王藻编011册,学林类8,文献徵存录(二),清钱林辑,清王藻编012册,学林类9,清代朴学大师列传,支伟成013册:学林类10,儒林集传录存,清阮元学林类11,儒行述,清彭绍升学林类12,儒林琐记,清朱克敬学林类13,国史文苑传稿,清阮元等学林类14,鹤徵前录,清李集辑,清李富孙、李遇孙补学林类15,鹤徵后录,清李富孙014册,学林类16,己未词科录,清秦瀛015册,学林类17,词科掌录,清杭世骏016册,学林类18,词林辑略,朱汝珍017册:学林录19,国朝鼎甲徵信录,清阎湘蕙辑,清张春龄增订学林类20,桐城文学渊源考,刘声木学林类21,八旗文经作者考,杨钟羲018册:学林类22,今世说,清王A学林类23,新世说,易宗夔019册:学林类24,初月楼闻见录,清吴德旋学林为类25,旧闻随笔,姚永朴学林类26,乾嘉诗坛点将录,清舒位撰,叶德辉校注学林类27,光宣诗坛点将录,高拜石校注,周骏富补注020册,学林类28,清诗纪事初编,邓之诚021册,学林类29,国朝诗人徵略初编(一),清张维屏022册,学林类29,国朝诗人徵略初编(二),清张维屏023册,学林类30,国朝诗人徵略二编,清张维屏024册:学林类31,续诗人徵略,吴仲学林类32,清朝名家诗钞小传,清郑方坤学林类33,湖海诗人小传,清王昶025册:学林类34,清代闺阁诗人徵略,施淑仪学林类35,八旗诗媛小传,清震钧026册:学林类36,思旧录,黄宗羲学林类37,南雷学案,黄嗣艾027册:学林类38,渔洋山人感旧录,清王世祯选,清卢见曾等补传学林类39,石遗室师友诗录,陈衍028册:学林类40,船山诗友记,罗正钧学林类41,观感录,清李容学林类42,怀旧录,清冯舒029册:学林类43,思旧录,清靳治荆学林类44,知我录,清梅庚学林类45,师友渊源记,清陈奂学林类46,尚友记,汪喜孙学林类47,墨花吟馆感旧怀人集,清严辰学林类48,颜氏家藏尺牍姓氏考,清颜光敏030册,学林类49,昭代名人尺牍小传(一),清吴修031册,学林类49,昭代名人尺牍小传(二),清吴修032册,学林类50,昭代名人尺牍续集(一),陶湘033册,学林类50,昭代名人尺牍续集(二),陶湘034册,学林类51,清代畴人传(附录三篇),周骏富编名人类035册,名人类1,国史列传(一),东方学会编036册,名人类1,国史列传(二),东方学会编037册,名人类1,国史列传(三),东方学会编038册,名人类2,汉名臣传(一),清国史馆039册,名人类2,汉名臣传(二),清国史馆040册,名人类2,汉名臣传(三),清国史馆041册,名人类2,汉名臣传(四),清国史馆042册,名人类3,满名臣传(一),清国史馆043册,名人类3,满名臣传(二),清国史馆044册,名人类3,满名臣传(三),清国史馆045册,名人类3,满名臣传(四),清国史馆046册,名人类3,满名臣传(五),清国史馆047册,名人类3,满名臣传(六),清国史馆048册:名人类4,清皇室四谱,唐邦智名人类5,清列朝后妃传稿,张孟劬049册,名人类6,咸丰以来功臣别传,朱孔彰050册,名人为类7,国朝名臣言行录,清王炳燮051册,名人类8,政学录初稿,清陆言052册,名人类9,从政观法录(一),清朱方增053册,名人类9,从政观法录(二),清朱方增054册,名人类10,国朝臣工言行记(一),清梁章巨055册,名人类10,国朝臣工言行记(二),清梁章巨056册:名人类11,清代河臣传,汪湖桢、吴慰祖名人类12,良吏述,清彭绍升名人类13,逆臣传,清国史馆名人类14,贪官污吏传,老吏名人类15,奴才小史,老吏057册,名人类16,贰臣传,清国史馆058册,名人类17,国朝忠义私淑录初编,清林景忠059册,名人类18,忠义纪闻录(一),清陈继聪060册:名人类18,忠义纪闻录(二),清陈继聪名人类19,江表忠略,清陈澹然061册,名人类20,浙江忠义录,浙江采访忠义局062册:名人类21,近世人物志,金梁名人类22,同光风云录,邵镜人063册,名人类23,戊戌变法人物传稿,汤志钧064册:名人类24,辛亥殉难记,吴子修名人类25,辛亥殉节录,罗正钧名人类26,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传,邹鲁065册,名人类27,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清代篇,方豪遗逸类066册,遗逸类1,明代千遗民诗咏(一)(初编、二编),张其淦撰,祁正注067册,遗逸类1,明代千遗民诗咏(二)(三编),张其淦撰,祁正注068册:遗逸类2,明遗民录,孙静庵遗逸类3,明末民族艺人传,傅抱石编译069册,遗逸类4,小腆纪传,清徐鼐撰,清徐承礼补遗070册,遗逸类5,胜朝粤东遗民录,九龙真逸艺林类071册:艺林类1,读画录,清周亮工艺林类2,国朝画徵录,清张庚艺林类3,国朝院画录,清胡敬艺林类4,画友录,清黄钺艺林类5,履园画学,清钱泳艺林类6,国朝画识,清马金伯072册:艺林类7,墨香居画识,清马金伯艺林类8,溪山卧游录,清盛大士073册,艺林灯9,墨林今话,清蒋宝龄撰,清蒋A生续074册:艺林类10,寒松阁谈艺琐录,清张鸣珂艺林类11,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清李玉A075册,艺林类12,清画家诗史(一),李浚之076册,艺林类12,清画家诗史(二),李浚之077册,艺林类12,清画家诗史(三),李浚之078册,艺林类13,清代画史增编,盛叔清079册:艺林类14,清代画史补录,江铭忠艺林类15,清画传辑佚三种,洪业辑校艺林类16,墨缘小录,清潘曾莹艺林类17,画林新咏,清陈文述080册:艺林类18,岭南画徵略,汪兆镛艺林类19,八旗画录画,李放081册:艺林类20,画家知希录,李放艺林类21,国朝画家书小传,叶铭082册,艺林类22,国朝书画家笔录,清窦镇083册,艺林类23,皇清书史(一),李放084册,艺林类23,皇清书史(二),附索引,李放085册,艺林类24,国朝书人辑略,清震钧086册:艺林类25,书林藻鉴清代篇,马宗霍艺林类26,印人传,清周亮工艺林类27,续印人传,清汪启淑087册:艺林类28,燕兰小谱,清吴长元艺林类29,日下看花记,小铁A道人艺林类30,听春新咏,留春阁小史艺林类31,莺花小谱,清半标子艺林类32,金台残泪记,清张际亮艺林类33,辛壬癸甲录,清杨懋建艺林类34,长安看花记,清杨懋建艺林类35,丁年玉笋志,清杨懋建艺林类36,墨波,清四不头陀088册:艺林类37,明僮合录,清余不钓著,清殿春生续艺林类38,增补菊部群英,清谭献艺林类39,评花新谱,清艺兰生艺林类40,菊部群英,邗江小游仙客艺林类41,群英续集,清谭献艺林类42,撷华小录,清余嵩庆艺林类43,燕台花事录,蜀西樵也艺林类44,怀芳记,清萝摩庵老人撰,清谭献注艺林类45,菊台集秀录,清无名氏艺林类46,新刊菊台集秀录,不著撰人艺林类47,瑶台小录,清王韬艺林类48,情天外史,清情天外史艺林类49,异伶传,清陈澹然艺林类50,众香国,清众香主人艺林类51,燕台集艳,清播花居士艺林类52,燕台花史,蜃桥逸客等艺林类53,杏林撷秀,清谢素声艺林类54,燕都名伶传,张次溪综录类089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一),赵尔巽等090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二),赵尔巽等091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三),赵尔巽等092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四),赵尔巽等093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五),赵尔巽等094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六),赵尔巽等095册,综录类1,清史稿列传(七),赵尔巽等096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一),清国史馆097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二),清国史馆098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三),清国史馆099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四),清国史馆100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五),清国史馆101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六),清国史馆102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七),清国史馆103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八),清国史馆104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九),清国史馆105册,综录类2,清史列传(十),清国史馆106册,综录类3,碑传集(一),清钱仪吉107册,综录类3,碑传集(二),清钱仪吉108册,综录类3,碑传集(三),清钱仪吉109册,综录类3,碑传集(四),清钱仪吉110册,综录类3,碑传集(五),清钱仪吉111册,综录类3,碑传集(六),清钱仪吉112册,综录类3,碑传集(七),清钱仪吉113册,综录类3,碑传集(八),清钱仪吉114册,综录类3,碑传集(九),清钱仪吉115册,综录类4,续碑传集(一),缪荃孙116册,综录类4,续碑传集(二),缪荃孙117册,综录类4,续碑传集(三),缪荃孙118册,综录类4,续碑传集(四),缪荃孙119册,综录类4,续碑传集(五),缪荃孙120册,综录类5,碑传集补(一),闵尔昌121册,综录类5,碑传集补(二),闵尔昌122册,综录类5,碑传集补(三),闵尔昌123册,综录类5,碑传集补(四),闵尔昌124册,综录类6,碑传集三编(一),汪兆镛125册,综录类6,碑传集三编(二),汪兆镛126册,综录类6,碑传集三编(三),汪兆镛127册,综录类7,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一),述意1卷,目录20卷,清李桓128册,综录类7,国朝耆献类徵初编(二),韵检10卷,附满汉同姓名录1卷,清李桓129-136册,综录类7,国朝耆献类徵初编(第三——十册),卷首204卷,正文卷1至卷5,清李桓136-190册,综录类7,国朝耆献类徵初编(第十—至第六十四册),卷6至卷484,清李桓191册,综录类7,国朝耆献类徵初编(第六十五册),通检(笔画)10卷192册,综录类8,国朝先正事略(一),清李元度193册,综录类8,国朝先正事略(二),清李元度194册,综录类9,清代七百名人传(一),蔡冠洛195册,综录类9,清代七百名人传(二),蔡冠洛196册,综录类9,清代七百名人传(三),蔡冠洛197册,综录类10,清代毗陵名人小传,张惟骧撰,蒋维乔等补198册,综录类11,大清畿辅先哲传(一),徐世昌199册,综录类11,大清畿辅先哲传(二),徐世昌200册,综录类11,大清畿辅先哲传(三),徐世昌201册,综录类11,大清畿辅先哲传(四),徐世昌202册:综录类12,清人贵州名贤像传,凌惕安综录类13,近人名人小传,费行简。
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是一部汇集了丰富的历史人物资料的书籍,记录了清代三十三位重要人物的传记历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部资料汇编的历史意义、影响以及其中所记录的人物故事,以期能够对清代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的历史意义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而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记录了当时的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影响,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中记录的人物故事,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情况、政治风貌、文化传承以及历史事件的影响。
这部资料汇编被视为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二、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中的人物故事在《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中,收录了当时清朝的三十三位重要人物的传记故事。
这些人物包括了政治家、文化名人、军事将领等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其生平、事迹和影响都在这部资料汇编中得到了详细的记录。
在这些人物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就、困境、抉择和影响,这些故事不仅是这些人物个人经历的展现,也是当时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的缩影。
通过这些人物故事,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历史事件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进程的影响。
三、对《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部记录清代重要人物的资料汇编,《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对于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阅读其中所记录的人物故事,我对清代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历史事件对人物命运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在学习《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历史人物的伟大和智慧,以及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和选择。
这些故事对我个人的历史观点和人生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让我更加珍惜当下,也更加热爱历史文化。
总结回顾通过《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我们深入探讨了清代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了解了三十三位重要人物的生平故事,并分享了个人对这一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人名索引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为了更好地了解清代历史和文化,对清代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编撰了这部《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人名索引》,旨在为广大学者和爱好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查阅工具,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清代人物的生平、贡献和影响。
一、《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概况《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是一部系统收集整理了清代人物传记资料的专著。
该书以清代著名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系统整理了这些传记资料,包括人物的生平、成就、言行、著作等方面的资料,全面、客观地呈现了清代人物的形象。
二、人名索引的作用《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人名索引》作为一部专门的工具书,其人名索引的作用不言而喻。
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查阅手段,可以根据人物尊称快速找到所需的人物资料。
在研究清代人物时,人名索引可以大大提高查阅效率,节省宝贵的时间。
三、人名索引的编排方式《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人名索引》采用了字母排序的方式对人物尊称进行编排。
在索引中,每个人物尊称后面跟随着相应的传记资料页码,读者可以根据尊称首字母快速翻阅到所需的内容。
这种编排方式简洁明了,方便实用。
四、人名索引的内容人名索引中包含了大量的清代人物尊称,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其中既有政治家、军事将领,也有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等。
这些人物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清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人名索引的使用方法人名索引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读者只需按照人物尊称的首字母,快速翻阅索引,找到所需人物的尊称和对应的页码,然后翻到相应的页码处,就可以找到详细的传记资料了。
这种查阅方式既快捷又方便,非常适合学者们在进行清代人物研究时使用。
六、人名索引的意义《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人名索引》的编撰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工具,可以节约大量的查阅时间,提高研究效率。
清代民间自传文学的流传和影响
清代民间自传文学的流传和影响自传文学是一种通过个人经历和回忆,反映自己生命历程的文学形式。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民间自传文学逐渐兴起并得到了广泛流传。
本文将探讨清代民间自传文学的流传和影响。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生了巨变,人们的生活经历和历史阅历也有了很大变化。
这些变化,同时也推动着自传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自传文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传记、家谱、日记等。
在清代,民间自传文学主要以家谱和传记的形式存在。
这些文学作品从个人的视角出发,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家族历史,不仅记录了个人和家族的发展历程,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这些自传文学作品不仅对后人了解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帮助,还对文化传承和人性探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自传文学在清代的流传和影响,受到了当时文化和出版业的限制。
由于清代文化偏重儒家思想和经典教育,民间文化受到了很大压制。
加之当时出版业监管较为严格,这些自传文学往往流传在私人之间或口耳相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承认。
因此,这些自传文学作品大多没有公开出版,在全国范围内的流传也比较有限。
然而,民间自传文学依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记录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是解析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同时,这些自传文学作品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比如,《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宁国府家族历史,就吸取了不少清代家谱和传记的内容。
民间自传文学在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上都有着重要贡献。
在清代之后,中国社会和文化经历了更加剧烈和广泛的变革。
然而,由于当时文化和出版业的限制,很多民间自传文学作品没有得到广泛流传和印发。
直到现代,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才得以接触更加广泛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资料。
自传文学也开始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承认。
总之,清代民间自传文学作品虽然受到了当时文化和出版的限制,但依旧在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它不仅为文化传承和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还在文学艺术创作和思想启示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清代游记文学的价值与文化传承
清代游记文学的价值与文化传承清代是一个充满着文化繁荣和变革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人们热衷于旅游,而且游记是当时的一种特征文学类型。
清代游记文学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卓越的艺术表现,极具价值和意义,这篇文章就探讨一下清代游记文学的价值与文化传承。
一、清代游记文学的独特价值1. 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清代是个多民族、多文化的时代,各地的景象和人文风情各有千秋,而游记就是一杯透露出当地真实面貌的良药。
许多游记以描写山水和旅途中的人物为主,但其中相应的社会信息却是难得的。
例如梁启超所著的《林则徐先生游草庐山记》、仇兆麟所著的《岳阳楼记》、宋濂所著的《游褒禅山记》等等,除了具体的山水特征外,还写到了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物产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这类游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认识当时社会、文化的机会。
2. 展现了作家的文学造诣游记是一种兼具实录和文学的作品,对于作者的文学造诣有着很高的要求。
清代许多游记都是文学佳作,具有优美的文笔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例如在徐霞客所写的《徐霞客游记》中,他不仅通过丰富的描写和准确的理论分析让读者了解了许多奇妙的自然事物,还有对人性的理解和描绘。
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就带着游记色彩,它描绘了众多人物旅游的场景以及乡村风土人情,将旅游的内容巧妙地与小说故事融合。
3. 可以为当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重点的领域。
清代游记中提到的许多景点,如雁荡山,《游览三川之1太和山》、《云梯山记》、《南浦贡院记》等,至今仍保持着较大的人文和历史价值。
这些清代游记及其中所提到的许多景点,可以为当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清代游记文学的文化传承清代游记文学在旅游、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宝贵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怎么样才能传承和发扬它呢?1. 在旅游市场上设计与清代游记相关的旅游线路如今的旅游业中,难免一些单调枯燥的旅游线路让游客感到无趣。
如果将清代游记中提到的旅游景点与地方文化结合,设计出与之相关的旅游线路和打造邮票、明信片等旅游纪念品,在保留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论清代传记创作的繁荣及其原因
载记 历史 的直 接载 体— —清 代传 记所 产 生 的影 响 不仅 是数 量 或 者质 量 上 的直 观变 化 , 而且 是人 们 运用 这种体 裁创 作之 际心 态 的变化 。 实 际上 , 每个 朝代 在 立 朝之 际都 以加 紧修 撰
前 朝 历 史 来 确 立 本 朝 的 正 统 地 位 , 是 ,当 “ 但 非
文献 载 记 多 , 因 为与 其 他 朝代 相 比 , 更 清代 是 传 统 政 治统 治相 对最 成熟 、 完善 的 时期 , 统思 想 、 传
文化 、 学术 的发 展 也 在 这 个 时 代 处 于 全 面 总 结 、 集 大成 阶段 。与 之相 副 , 清代 传 记 在 创作 数 量 上
到 史 官呈稿 , 为时 也整 整六 十年之 久 。 书共 3 2 全 3
承载 历史 载记 任务 的传 记创 作 由此 繁兴 。 就 民族 沦 陷 一 方 的汉 族 知识 分 子 而 言 , 记 传 创 作 是 他 们保 存 本 民族 历 史 , 表达 故 国哀思 的最 直 接 手 段 。 个 时期 , 清 人 人 主 , 躏 中原 ,乡 那 “ 蹂 宦 劣绅 , 颜 无 耻 , 趋侍 新 朝 , 换冠 服 , 忝 既 改 为虎
接 载 体 , 谓 “ 者 , 也 ,纪 载 事 迹 以 传 于 后 所 传 传 世 也 ” 10 古代传 记 中 , ¨]3 在 5 清代 传 记是最 值 得人
们 花 大 力 气 研 究 、 一定 能 得 到 重 要 收 获 的 研 究 且
领 域 。 不仅 因 为清 代 距 离 现在 时 间 近 , 这 留下 的
从 清 顺 治 二 年 ( 6 5 ) 设 明史 馆 起 ,到 乾 隆 1 年 开 4 四 年 ( 7 9 ) 式 由史 官 向 皇帝 进 呈 , 后 历 13 年 正 前 时 九 十 四年 。 如从 康 熙 十 八 年 ( 6 9 ) 式 假 17 年 正 组 织 班子 编 写 , 清 朝廷 大 举 诏 征博 学 鸿 儒 , 满 征 召“ 学行 兼优 , 词卓 绝之 人 ” 参 与修 撰 官修《 文 , 明 史 》 潘 耒 、 琬 、 彝 尊等 以博 学 鸿儒 应 召 , 。 汪 朱 黄 宗羲 、 顾炎 武 、 梅文 鼎 、 万斯 同 、 刘献 廷 、 黄百 家 、 黄 义 、 源 等 以遗 民身 份 参 与 《 王 明史 》 撰修 。一直
清代人物传记
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冯尔康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目录陈捷先教授《序》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小计8页总计第1-8页(一)本书主旨 1(二)研究传记资料的意义 1(三)清人传记史料概况 2(四)清人传记资料载体分类与本书章节结构 6(五)清人传记史料整理、研究概况及利用方法 7(六)本书写作的几项原则 7第一章清代以前传记载体及其分类小计12页总计第9-20页(一)传记名称的由来 9(二)古人重视人物传记资料的记录及其原因 10(三)传记史籍的分类 12(四)传记体裁 15(五)传记笔法 18(六)传记读法 19第二章清代列传体传记专著小计35页总计第21-55页第一节官修列传体传记专著第21页(一)清代官修列传制度 21(二)《清史列传》 23(三)《满汉名臣传》和《国史列传》 24(四)《国史贰臣传》和《国史逆臣传》 25(五)《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和《蒙古王公功绩表传》 26 第二节私修综合类传记专著第27页(一)私人纂修列传体传记 27(二)《国朝先正事略》 27(三)《清代名人传略》 28(四)《清代名人传稿》 29(五)《清代七百名人传》 29(六)综合类地方人物列传 31第三节贵胄达官类传记专著第32页(一)贵胄传记专著 32(二)方面大臣传记专著 33第四节学林类人物传记专著第34页(一)学术思想史专著中的传记 34(二)儒林传 36(三)特科和鼎甲人员传记 37(四)《畴人传》 37第五节文艺类人物传记专著第38页(一)诗人传记专著 38(二)画家传记 40(三)书法家传记 43(四)梨园传记 44第六节遗民和有政治理想的人物传记专著第46页(一)明遗民传记 46(二)鸦片战争殉难人物传记 48(三)太平天国战争时期人物传记 48(四)辛亥时期死难人物传记 49第七节女性传记第49页第八节宗教界人物传记专著第50页(一)佛教人物传记 51(二)天主教人物传记 55第三章碑传体传记专著小计19页总计第56-74页第一节综合类碑传集第56页(一)《碑传集》 56(二)《续碑传集》 59(三)《碑传集补》 60(四)《碑传集三编》 61(五)碑传集版本 62(六)《辛亥人物碑传集》 62(七)清人碑传集的特点 63第二节综合类传文、碑文汇集第64页(一)《耆献类征初编》 64(二)《贤媛类征初编》 69第三节区域性碑传集第72页第四章清人传记的别体--年谱小计22页总计第75-96页第一节年谱及其体例第75页(一)何谓年谱 75(二)年谱的类型和体例 76第二节清人年谱的编纂第77页(一)年谱的作者 77(二)年谱的资料来源 78(三)清人年谱写作特点 81第三节清人年谱的史料价值第85页(一)人物传记史料 85(二)社会历史的全面资料 87(三)年谱资料的缺陷 91第四节年谱的出版和工具书第92页(一)丛书中的《年谱》和《年谱丛书》 92(二)附刻和单刻本年谱 95(三)年谱的研究与工具书 96第五章清人阶段性传记著作--日记小计18页总计第97-114页第一节清人日记的写作第97页(一)日记的渊源与清人的热衷纂写 97(二)清人日记的作者和日记类型 99第二节清人日记的内容和功能第101页(一)作者自我砥砺的现实功用 101(二)人物传记的详细资料 103(三)日记的社会历史资料价值 106(四)日记史料的特点 110第三节清人日记的出版第111页(一)清人日记的“示人”与“不示人” 111(二)日记的出版 112第六章清人尺牍及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小计26页总计第115-140页第一节尺牍的写作与出版第115页(一)尺牍的由来、名称程式和类型 115(二)清人尺牍的写作 117(三)清人尺牍的出版 117第二节清人书简的传记史料价值第121页(一)书信作者的传记素材 121(二)收信人和信中人物的历史资料 125(三)尺牍的社会历史资料 126(四)书札史料价值特写:幕宾许思湄年谱 128第三节语录的传记史料第137页(一)语录及其载体 137(二)语录的传记史料价值 137(三)语录的出版 139(四)附述言行录、谚语 140第七章族谱中的人物传记资料小计17页总计第141-157页第一节含有清人传记的族谱的编写第141 页(一)家乘的写作 141(二)谱牒立传的原则与传记分类 143第二节宗谱的清人传记资料第147页(一)平民女子 147(二)仕宦、命妇和貤封承受人 148(三)士人 150(四)农民 151(五)商人 152(六)皇族、贵族 153第三节家乘传记的利用第154页(一)宗谱传记资料的特点 154(二)家谱的梓刻和收藏 155(三)族谱工具书 156第八章传记体清代通史中的人物传记史料小计18页总计第158-175页第一节《清史稿》的人物传记资料第158页(一)《清史稿》传表的写作与分类 158(二)《清史稿》的传记史料价值 160(三)《清史稿》表的传记素材 168(四)《清史稿》列传的误失 168(五)《清史稿》的工具书 169第二节《清史》、《清国史》的人物传记资料第170页(一)《清史》的传记史料 170(二)《清史稿校注》 171(三)《清国史》的传记资料 172第九章文集、资料汇编中的清代人物传记资料小计18页总计第176-193 第一节文集中记叙文对历史人物研究的史料意义第176页(一)文集的作者和数量 176(二)文集中的文体和传记 176(三)序跋和记叙文的传记史料 178第二节诗词、诗话图咏中的传记史料第187页(一)诗歌中的人物史料 188(二)诗图的传记史料 189(三)诗话中的人物传记 189(四)词话的传记史料 191第三节历史人物研究资料汇编第192页(一)以史料为主的人物传记资料汇编 192(二)评论、史料兼具的人物传记汇编 193第十章地方史志中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小计28页总计第194-221页第一节清代地方志人物传的编写第194页(一)方志传记理论的讨论与分类 194(二)清人方志的编纂与传记资料来源 199(三)民国以来地方史志的兴修与人物传记 202(四)专门志与地方人物专志 205第二节地方史志的清人传记史料价值第207页(一)地方史志人物传记史料特点 207(二)几种社会类型人物的传记史料 207(三)方志传记与其他文献传记人物数量、内容详略的比较 212 (四)少数民族人物史料 213第三节台湾区史志及其人物传记史料第214页(一)清代台湾方志及其人物传记的编写 214(二)近世史志人物志的问世 216(三)史志传记分类 217第四节地方史志的丛书和工具书第219页(一)方志丛书 219(二)方志的收藏 220(三)方志工具书 221第十一章历史档案中的人物传记资料小计21页总计第222-242页第一节档案传记资料的形成与类别第222页(一)档案:官文书的实用性与学术意义 222(二)清代档案的数量与收藏 222(三)档案传记文献的类型 223(四)传记档案的形成 224第二节履历、名册的传记资料意义第227页(一)履历档的传记史料 227(二)名册的传记史料意义 232(三)其他文种的档案传记史料 236第三节档案中成著的传记资料第240页(一)国史馆传稿的史料价值 240(二)内府收藏的谱牒传记史料 241第十二章笔记图书中的人物传记资料小计16页总计第243-258页第一节清人笔记的写作与传记的表达方式第243(一)笔记的纂写 243(二)笔记的内容及其对人物叙述的表现形式 245第二节笔记的人物传记史料第245页(一)多种社会类型人物的记录 246(二)第一手史料 250(三)善恶并书的史料及其真实性问题 253(四)笔记人物史料的细致性与生动性 254(五)笔记中有关传记研究的学术史资料 255第三节清人笔记的出版与丛书、类书第256页(一)笔记丛书 256(二)笔记类书 258第十三章题名录、像赞的传记史料价值小计14页总计第259-272页第一节题名录的传记史料第259页(一)职务题名录的人物传记史料 259(二)贡举年表(题名)的传记史料 261(三)非专著的题名史料 263(四)缙绅录的传记史料 264(五)题名录的传记史料特色 266第二节图像传记史料第267页(一)图像的绘制与表现形式 267(二)画像的人物传记史料意义 268(三)清人画像专著 270第十四章清人传记史料的工具书小计5页总计第273-277页(一)《清代传记丛刊》 273(二)单纯清人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 274(三)历代人物传记史籍工具书和辞典 277后记小计1页总计第278页附:清代人物传记史料书名暨著者人名索引小计10页总计第279-288页前言:本书写作目标和原则一、本书主旨无论是人物传记学术研究者,还是传记爱好者,或者出于一时需要的人(如为先人写纪念文字),都可能,或者说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清朝人物的历史资料。
了解清代历史,需要读此书
了解清代历史,需要读此书
《清史列传》是一部清代人物传记书。
八十卷。
不著撰稿人。
卷目列宗室王公三卷,大臣划一传档正编二十二卷,大臣传次编十卷,大臣传续编九卷,大臣划一传档后编十二卷,新办大臣传五卷,已纂未进大臣传三卷,忠义传一卷,儒林传四卷,文苑传四卷,循吏传四卷,贰臣传二卷,逆臣传一卷。
记录了自清开国功臣费英东、额亦都起,直至清末李鸿章等为止的二千八百九十四篇传记。
其根据大体出自清国史馆《大臣列传稿本》、《满汉名臣传》和《国朝耆献类征初编》。
而这些书尤其是《大臣列传稿本》,时至今日已经大半散失,尽管《清史列传》是二手史料,但是其参考价值仍然很大,接近于第一手史料。
清代的传记书,就目前而言,当以《清史稿》和《清史列传》收录最为齐全。
但《清史稿》的多数传记叙事简略,《清史列传》一般要详尽得多,在某些方面还可纠补《清实录》中的缺失。
在购入之前,我问过一位头条号叫“腾飞说史”的编者,我觉得他的评论价值很大,原话如下:
“由于我们现在学历史,学的主要是通史,正史中的“列传”部分是以人物的活动经历为叙事主线,阅读起来较为方便,而“纪”、“志”、“表”中有很多的内容是关于天文、灾异、礼、乐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我们平时关心的热点,所以我觉得还是购买《清史列传》比较好,如果还想了解清朝典章制度,可以看一看《清文献通考》和《清续文献通考》。
”
附《清史列传》代善传全文,仅供参考。
友情提醒:这个月有双十一。
清代人物品评的书
清代人物品评的书《三十三种清代人物传记资料汇编》是根据《三十三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所对应的三十三种清代人物总传汇辑影印的,其中包含着有清一代众多的人物传记。
《清史稿·列传》收清代人物传记约计5000篇,《清史列传》则收清人传记2894篇。
《碑传集》、《续碑传集》、《碑传集补》分别收清代人物传记2011篇、1100余篇、815篇,合计近4000篇。
《国朝先正事略》则收清代人物1108人。
人数最多的要数李柜编的《国朝献类征》484卷,收入清初至道光间人物10000多位。
这部庞大的传记资料汇编《续修四库全书》未收,查找较一般传记资料更难。
以上是综合性人物总传。
还有一批专门性人物总传。
如《大清畿辅先哲传》收入清代直隶省(今河北、天津、北京地区)人物2000余位,属于地方性人物总传。
《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学案小识》、《文献征存录》、《颜李师承记》、《清代学者像传》等则是清代学者传记,对研究清代学术史来说,是一组常用的工具书。
美术家的总传则有《清画家诗史》、《国朝画识》、《墨香居画识》、《国朝书人辑略》、《清朝书画家笔录》、《飞鸿堂印人传》等。
其中《书人辑略》收848人,《画家诗史》收1700余人,《画识》收1000余人,都是十分常用的书画家总传资料。
文学家总传则有《国朝诗人征略》初、二编,共收人物近1400人,《清代闺阁诗人征略》收女诗人1300余人,都是煌煌巨著。
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虽仅收104家,却是以“名家”为限,评论极受重视。
《己未词科录》、《鹤征录》、《鹤征后录》则以记载清代博学鸿词科征召人物为宗旨,为一代文献所系。
还有一宗以“名臣”为记录对象的,如《满洲名臣传》、《汉名臣传》、《满汉大臣列传》、《国朝名臣言行录》、《从政观法录》、《中兴将帅别传》,也是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清代传记丛刊选集(20册)
清代传记丛刊选集(20册)清代传记丛刊选集•清代传记丛刊索引(二)姓名2·周骏富著·明文书局1...2014-12-20 10:18上传•清代传记丛刊索引(二)姓名1·周骏富著·明文书局1...2014-12-20 10:18上传•清代传记丛刊索引(02)姓名3·周骏富著·明文书局1...2014-12-20 10:17上传•清代传记丛刊索引(02)姓名2·周骏富著·明文书局1...2014-12-20 10:16上传•清代传记丛刊索引(02)姓名1·周骏富著·明文书局1...2014-12-20 10:15上传•清代传记丛刊索引(01)字号·諡号·检字·周骏富...2014-12-20 10:14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82艺林类(022)22014-12-20 07:31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82艺林类(022)12014-12-20 07:31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70遗逸类(005)2014-12-20 07:04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42-047名人类(003-01~06)62014-12-19 20:20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42-047名人类(003-01~06)52014-12-19 20:20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42-047名人类(003-01~06)42014-12-19 20:20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42-047名人类(003-01~06)12014-12-19 20:18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23学林类(030)22014-12-19 20:09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23学林类(030)12014-12-19 20:09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27学林类(038-039)22014-12-19 20:08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20学林类(028)22014-12-19 19:59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17学林类(019-021)2014-12-19 19:52上传•清代传记丛刊011学林类(008-2)2014-12-19 19:47上传•清代传记丛刊·目录检索2014-12-19 19:37上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侯方域《李姬传》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 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 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 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 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 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 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 “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 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 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 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 怏,因辞去,不复通。
志烈士与遗民
先生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 言。于是蔡忠襄公抚晋,时寇已亟,讲学于三立书院,亦及军政、军 器之属。先生往听之,曰:“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 甲申,梦天帝赐之黄冠,乃衣朱衣,居上穴以养母。次年,袁公自九 江羁于燕邸,以难中诗贻先生曰:“晋士惟门下知我最深,盖棺不远, 断不敢负知己,使异日羞称友生也。”先生得书恸哭曰:“公乎,吾 亦安敢负公哉!”甲午,以连染遭刑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 门人有以奇计救之者,得免。然先生深自咤恨,以为不如速死之为愈, 而其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 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然间有问学者,则告之曰: “老夫学庄列者也,于此间诸仁义事,实羞道之,即强言之,亦不 工。”又雅不喜欧公以后之文,曰:“是所谓江南之文也 。”平定 张际者,亦遗民也,以不谨得疾死。先生抚其尸哭之曰:“今世之醇 酒妇人以求必死者,有几人哉!鸣呼,张生!是与沙场之痛等也。” 又自叹曰:“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 可灭者矣!”或强以宋诸儒之学问,则曰 :“必不得已,否取同甫。”
—戴名世《史论》
史家之文与文人之文
文人之文,目的在于耸动视听,其辞华美; 史家之文,目的在于存留史实,其言贵简明 质直。 文人之文,意义浅陋,而史家之文则有“纲 纪天下,明达大道”之胸怀眼光。
文人之文,与著述之文,不可同日语也。著述必有立於文辞之先者, 假文辞以达之而已。——章学诚《文史通义·答问》
传记文学之特点
传奇之佳者必擅叙事,史家之道虽不同, 未尝不相谋也。……况昔日之传奇,犹有助 于昔日之史传。……而真人实事,其变化起 伏,亦有非虚构可得者。……惟传奇之言行 情节可决之于作者,而史传之言行必决之于 文献。史家苟或滥用文献,则其所作,等同 传奇可也。 ——汪荣祖《史传通说·战国策第六附说》
清代传记文学的成因
历史记忆与特出人物 清初修史风气
参考书目
乔象钟等选编《中国古典传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韩兆琦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传记文学新近学术论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 《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杜维运《清代史学与史家》,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版 黄云眉选注《鲒埼亭文集选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方苞《方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王源《居业堂文集》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魏禧《魏叔子文集》,中华书局版
周思南传
以救得苏,乃削髪入灌顶山中。先生故善飮,至是益日飮。无 何,又不喜独酌,呼山僧不问其能飮与否,强斟之,夜以达旦, 山僧为酒所苦,遂避匿。则呼樵者强斟之,樵者以日暮,长跪 乞去,先生无与共,则斟其侍者。已而侍者醉卧,乃呼月酹之, 月落,呼云酹之,灌顶去先生家且百里,酒不时至,又深山难 觅酒伴,始返其城西枝隐轩中。毎晨起,辄呼其子弟斟之。子 弟去,则觅他人,或其人他出,则携酒极之于其所往斟之,不 遇则执涂之人而斟。于是浮石十里中,望见先生者,皆相率避 匿,不得已乃独酌。先生旣积飮且病,凡劝止酒者无算,大都 以先生未有嗣子之说进。先生輙叱而去之,否则张目不荅。先 太常公尝规之曰:“郞君不思养身以待时耶?”先生为之瞿然, 乃不饮者三日。旣岀三日,纵飮如初。先生虽困于酒乎,而江 湖侠客,有以事投止者,虽甚醉,輙蹷然起,一一接之无失词, 倾其所有以输之,惟恐其不给也。以是尽丧其家。庚寅,呕血 不可复止,竟卒,得年四十。 ……
中国传记文学的材料范围
史家之文与文人之文
“……譬如大匠之为巨室也,必先定其规模,向背之已得其宜,左 右之已审其势,堂庑之已正其基,于是入山林之中,综观熟视,某木 可材也,某木可柱也,某木可栋可榱也,某石可础可阶也,乃集诸工 人,斧斤互施,绳墨并用,一指挥顾盼之间,而已成千门万户之巨观; 良将之用众也,纪律必严,赏罚必信,号令必一,进止必齐,首尾必 应,运用之妙,成乎一心,变化之机,莫可窥测,乃可以将百万之众, 而条理不紊,臂指可使,兵虽多而愈整,法虽奇而实正。而吾窃怪夫 后世之为史者,规制之不立,法律之茫然,举步促缩,触事杌隉,是 亦犹之寻丈之木,尺寸之石,而不知所位置,五人十人之聚,而驾驭 乖方,喧哗扰乱而不可禁止,又安望其为巨室,而用大众乎哉!” —
阳曲傅先生事略
戊午,天子有大科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 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光生称 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 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公卿毕至。先生卧床, 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 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恩赐以官。益都密请以先生与杜征君 紫峰,虽皆未豫试,然人望也。于是亦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 益都乃诣先生曰:“思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 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 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 “止、止,是即谢矣。”次日遽归,大学上以下,皆出城送之。 先生叹曰:“自今以还,其脱然无累哉!”既而又曰:“使后 世或妄以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及卒,以 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十二卷,眉之诗 亦附焉。眉诗名《我诗集》,同邑人张君刻之宜兴。
黄宗羲《思旧录》
陈继儒
岁戊辰,余入京讼冤,遇之于西湖。画船三只……见之者云集。陶 不退谓先生日:“先生来此近十日,山光水影,当领略遍矣。”先生 笑日:“迎送不休,数日来只看得一条跳板。”余时寓太平里小巷, 先生答拜,乘一小轿,门生徒步随其后,天寒涕出,门生蓝田叔瑛即 以袍袖拭之。余出颂冤疏,先生从座上随笔改定。 己巳秋,余至云间。先生城外有两精舍,一顽仙庐,一来仪堂,相 距里许。余见之来仪堂。侵晨,来见先生者,河下泊船数里。先生栉 沐毕,次第见之,午设十余席,以款相知者,饭后,即书扇,亦不下 数十柄,皆先生近诗。书余扇为《吊熊襄愍诗》:“男儿万里欲封侯, 岂料君行万里头。家信不传黄耳犬,辽人都唱白浮鸥。一腔热血终难 化,七尺残骸莫敢收。多少门生与故吏,孤坟何处插松楸。”余留信 宿而别。
李姬传
未几,侯生下第。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 琶词以送之曰:“公 子才名文藻,雅不减 中郎。中郎学不补行, 今琵琶所传词固妄, 然尝昵董卓,不可掩 也。公子豪迈不羁, 又失意,此去相见未 可期,愿终自爱,无 忘妾田仰者,以金三百 锾,邀姬一见。姬固 却之。开府惭且怒, 且有以中伤姬。姬叹 曰:“田公岂异于阮 公乎?吾向之所赞于 侯公子者谓何?今乃 利其金而赴之,是妾 卖公子矣!”卒不往。
搜求文献与表彰气节
嗚呼,桑海諸公,其以用世之才而槁項黄馘,齎 志以死,庸耳淺目,誰爲收拾。其逸多矣 。…… 諸方旣定,亳社終墟,而公年尚未四十,一腔熱血, 旁魄無寄,轉徙山海。及歸,家門破碎,乃博訪國 難事,上自巨公元夫,下至老兵退卒,隨所聞見, 折衷而論定之。斜日荒江,以此自消其磊塊 。 ——《明太常寺卿晉秩右副都御史繭菴林公 逸事狀 》
阳曲傅先生事略
先生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 尝自论其书曰:“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 及得松雪、香山墨迹,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则 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曰:“是如学正人君子者, 每觉其觚棱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 雪何尝不学右军;而结果浅俗,至类驹王之无骨, 心术坏而手随之也。”于是复学颜太师。因语人学 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 真率毋安排。君子以为先生非止言书也。
钱谦益 张煌言
全祖望
表彰气节: 呜呼,皇朝应天顺人,同轨毕附,检讨欲以精卫之力,塡阏 海波,亦何可得。卽令是时所图得遂,浙河如破竹,亦岂足延 西崦之祚。乃一掷不中,至再至三,卒以丧元,可谓愚矣。又 况重瞳受病,一往疏防,不密失身,宵人抵隙,竟漏多鱼之师, 坐而受缚,同盟骈首,仇雠快心,言之可为浩叹者也。然而欲 存君臣之义于天地之间,则小腆虽顽,终贤于筐篚壶浆之辈, 至于身经百錬,终不为绕指之柔,皇朝杀其身,未尝不谅其心 矣。若乃夫人之凛然大节,故国故家,均为有光。而临终妙用, 才反出检讨之上,又一奇也。彼反复如夫巳氏,到今亦安在哉。 ——《华氏忠烈合状》
清代传记文学
一 传记文学:历史与文学之间 个人与历史 真实与虚构
史家追叙真人实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 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与小说、院本 之臆想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记言特其一端。《韩 非子·解老》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 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斯言虽未尽想象之 灵奇酣放,然以喻作史者据往迹、按陈编而补阙申隐,如肉死象 之白骨,俾首尾完足,则至当不可易矣。 ——钱钟书《管锥 编· 左传正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