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未知加数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利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求解加法中的未知加数,掌握10以内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解10以内加法中未知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求解10以内加法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求解未知加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动物们举行运动会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情景。

引导学生在运动会中,如何求解未知加数。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例题:“小兔跳远,已知跳了3下,又跳了几个,一共跳了6下?求解未知加数。

”采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引导学生解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合作交流(5分钟)6. 巩固拓展(10分钟)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求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求未知加数》2. 内容:a. 例题:“小兔跳远,已知跳了3下,又跳了几个,一共跳了6下?”b. 解题方法:数一数、画一画c. 拓展题目七、作业设计a. 已知5个苹果,再添上几个苹果,一共有8个?b. 已知7个鸭子,游走了3个,还剩下几个?2. 答案:a. 3个苹果b. 4个鸭子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加法问题,运用所学方法求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和层次性。

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案

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求未知加数》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求解方法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中,他们有时会感到困惑。我意识到,让学生们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尽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学概念,希望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逆运算思维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帮助他们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举例和图示的方法进行讲解。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似乎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巩固。
(3)口头计算的技巧:口头计算要求学生在脑内进行计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技巧,如通过“补数法”快速求解。
(4)应用问题的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教师应通过实例,教学生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信息,并运用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5)逆向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教师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逐步体会和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求未知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最后,我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求未知加数的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第三章第三节“求未知加数”。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学会使用逆运算求解未知加数,掌握加法算式的平衡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使用逆运算求解未知加数。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算式的平衡性质,运用逆运算求解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认识未知加数,学会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买文具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买了3个铅笔,又买了几个橡皮呢?”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求解未知加数。

(1)出示例题:3 + ? = 5(2)学生思考并讨论求解方法。

(3)教师讲解逆运算求解方法,得出答案:? = 23. 随堂练习出示若干道求未知加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并分享各自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求未知加数2. 内容:(1)加法算式的未知加数(2)逆运算求解方法(3)加法算式的平衡性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2 + ? = 5(2)4 + ? = 6(3)? + 3 = 7(4)? + 5 = 92. 答案(1)3(2)2(3)4(4)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未知加数概念的理解,以及求解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2)鼓励学生尝试编写自己的求未知加数的题目,与同学分享交流。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利用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概念,并能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概念,能正确找出未知加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找出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

教学重点:掌握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磁性白板、计数器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计数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情景。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吗?他们要求我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吧!”2.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已知两个数的和,求其中一个加数。

”(2)引导学生运用数一数、画一画等方法找出未知加数。

3.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4. 小组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2)小组代表分享解题方法,全班讨论交流。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求未知加数2. 板书内容:(1)加法算式:5 + 3 = 8(2)未知加数:3(3)求解方法:数一数、画一画、连一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下面加法算式中的未知加数:6 + □ = 94 + □ = 7(2)已知两个数的和,求其中一个加数:5 + 4 = □7 + 2 = □2. 答案:(1)3、3(2)9、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加法问题,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求未知加数

求未知加数

求未知加数在数学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需要求解未知加数的问题。

例如,在一个等式中,我们已知一些数的值,但是其中有一个数是未知的,我们需要通过计算来求解这个未知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求未知加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求一元一次方程未知数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例如:2x + 3 = 7其中,未知数为 x。

为了求解 x 的值,我们需要将方程进行变换,使得 x 的系数(也就是前面的数字 2)变成 1,并且将常数项(也就是等号右边的数字 7)移到等号左边,变为负数。

变换后的方程为:x = (7 - 3) / 2 = 2因此,x 的值为 2。

求二元一次方程未知数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例如:2x + 3y = 7x - y = 1其中,未知数为 x 和 y。

为了求解它们的值,我们需要使用消元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例如将第二个方程中的 y 表示为 x - 1:y = x - 12.将这个表示式带入另一个方程中,得到一个只含一个未知数的方程:2x + 3(x-1) = 73.将这个方程化简,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5x - 3 = 74.求解这个方程,得到 x 的值:x = (7+3)/5 = 25.将 x 的值代入第一个方程或第二个方程中,得到 y 的值:y = x - 1 = 1因此,x 的值为 2,y 的值为 1。

求三元一次方程未知数三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例如:x + 2y + 3z = 142x + y - z = 03x + y + 2z = 20其中,未知数为 x、y 和 z。

为了求解它们的值,我们同样需要使用消元法。

具体步骤如下:1.将其中一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外两个未知数表示出来。

例如,将第一个方程中的 z 表示为:z = (14-x-2y)/32.将这个表示式带入另外两个方程中,得到两个只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2x + y - [(14-x-2y)/3] = 03x + y + 2[(14-x-2y)/3] = 203.将这两个方程化简,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x + 7y = 425x - 4y = 164.求解这两个方程,得到 x 和 y 的值:x = 8y = 45.将 x 和 y 的值带入任意一个方程中,得到 z 的值:z = (14-x-2y)/3 = 2因此,x 的值为 8,y 的值为 4,z 的值为 2。

求未知加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求未知加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求未知加数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100以内的加法题目。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生活实际与加法计算相结合。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找出加法计算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

2.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观察分析,总结加法计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加法计算的进位处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计算器,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加法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结合PPT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加法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加法计算的规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 练习环节: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注意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求未知加数2. 板书内容:- 100以内加法计算方法- 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观察分析,总结加法计算规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加法题目。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写出解题过程。

《13.求未知加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13.求未知加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13.求未知加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加法计算法则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求100以内未知加数的方法。

2. 运用加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100以内加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计算法则,灵活运用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 新课:讲解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掌握计算法则。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与难点。

5. 课堂作业:布置一些求未知加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加法问题,让学生运用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1. 《13.求未知加数》2. 教学内容:求100以内未知加数的方法、加法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理解加法计算法则。

4.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练习、小结、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册上求未知加数的题目。

2. 课后作业:解决生活中的加法问题,运用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练习、小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板书设计清晰,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

作业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所学,又联系了生活实际。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4课《求未知加数》。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是对于未知加数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理解。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加减法,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加减法来求解未知加数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加减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运用加减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卡片、图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计算器、纸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比如小明的文具盒里有一些铅笔和一些橡皮,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然后提问:铅笔和橡皮一共有多少个?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呈现一些含有未知加数的问题,比如“有一些苹果,吃掉了一些,还剩下一些,问吃掉了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扮演问题的提出者和解答者的角色,通过卡片或者计算器,进行求未知加数的练习。

比如,甲组提出问题:“我有3个苹果,你有多少个苹果?”乙组回答:“我有5个苹果,一共有8个苹果,所以你有5个苹果。

2024年求未知加数教案

2024年求未知加数教案

2024年求未知加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求未知加数”。

具体内容包括:运用加法的意义,通过直观教具和实例,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学会使用逆运算,即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及其运用。

难点:逆向思维的运用,即减法运算在求解未知加数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挂图、实物(如苹果、橘子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有一定数量苹果的篮子,然后拿走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挂图展示例题: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以及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2)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求解未知加数。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45页第14题,巩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4.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求未知加数的方法:(1)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以及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2)运用减法运算,求出未知加数。

2. 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一个加数和和,求另一个加数。

如:7 + □ = 15(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以及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

如:8 + □ = 132. 答案:(1)□ = 8(2)□ = 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求未知加数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求未知加数

求未知加数

求未知加数引言在数学中,已知加数是指一个数学等式中已知的加数,而未知加数则是指在等式中未知的数。

求解未知加数的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涉及到对方程进行变换和简化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基本的代数知识进行推导和求解。

本文将介绍求未知加数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扩展解题的思路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求解方法方法一:反向运算法反向运算法是求解未知加数问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已知加数与和的差作为未知加数。

例如,已知数学等式为:7 + x = 15我们可以通过反向运算法求解未知加数 x。

首先,将等式两边减去已知的加数7,得到:x = 15 - 7化简得:x = 8所以,未知加数 x 的值为 8。

代数方程法是求解未知加数问题中常用的另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已知的加数和未知的加数表示为变量,并构建代数方程来求解未知加数。

例如,已知数学等式为:4 + x = 10我们可以通过代数方程法求解未知加数 x。

首先,将等式中的已知加数和未知加数表示为变量,得到方程:x + 4 = 10然后,通过逆向运算将已知加数移动到等式的另一边,得到:x = 10 - 4化简得:x = 6所以,未知加数 x 的值为 6。

方法三:图形解法图形解法是一种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求解未知加数问题的方法。

通过绘制合适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的关键。

例如,考虑以下数学等式:5 + x = 13我们可以通过图形解法求解未知加数 x。

首先,将已知加数和未知加数表示为长度为 5 和 x 的线段,然后将这两个线段组合起来,使得它们的和为长度为 13 的线段。

通过观察图形,我们可以确定未知加数 x 的长度为 8。

逻辑推理法是求解未知加数问题中一种较为高级的方法。

通过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可以快速推导出未知加数的值。

例如,已知数学等式为:2 + x = 12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法求解未知加数 x。

首先观察已知加数 2 和和 12 之间的差别,可知它们相差了 10。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求未知加数》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概念,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未知加数”概念。

2.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课堂练习3.小组讨论4.课外作业教学过程导入环节教师准备一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并要求学生算出答案,然后问学生算出答案后是否想知道其中一个加数是多少。

新知讲解1.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个小猫,小猫前面有几个鱼饵,问学生小猫还需要多少鱼饵才能吃饱?2.通过展示类似的图片和问题,让学生理解“未知加数”概念,并讲解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3.教师通过多组例子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组发放练习题,鼓励小组讨论解题方法,并写在小黑板上。

2.让学生相互检查,找出不同之处,并进行讨论。

课堂练习1.由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解答。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及正确性。

课后作业1.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随堂跟踪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2.收集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答案。

3.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分。

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未知加数”概念,加强练习环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该注重课后跟踪,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3.求未知加数》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3.求未知加数》教案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3.求未知加数》教案2一. 教材分析《13.求未知加数》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和,并能够找出未知加数。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未知加数的概念。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际操作的兴趣较高,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知道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和。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未知加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未知加数的概念。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和操作材料,如小动物图片、数字卡片等。

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布置成生动有趣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小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有几只小动物,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给你一只小动物,图片中一共有几只小动物?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如3+2=5,4+1=5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未知加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3+2=5,4+1=5?未知加数是多少?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利用数字卡片和图片进行加法运算,找出未知加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7《求未知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求未知加数》是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7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用加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运算的基础之上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减法和多位数的加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的认识和基本的运算规则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实例和反复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未知数的求解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用加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学会用加法来求解未知加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并运用加法运算来求解未知加数。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用于展示具体的实例。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3个苹果和2个苹果,问学生一共有几个苹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介绍未知加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展示一道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未知加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解答。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求未知加数》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加法符号表示未知加数。

2.能够正确地判断已知数据中应该使用哪个数字进行加法运算,得出正确答案。

3.初步掌握类似的数学问题求解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与预热(5分钟)首先,让学生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法运算和数字组合等内容。

然后,由教师引入今天的课程主题:“求未知加数”。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玩具礼物盒中玩具的数量,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求解未知加数。

2. 学习与实践(30分钟)接下来,教师将会通过多种方式展示给学生未知加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同室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随堂演示实物,或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学习和创新思维训练。

2.1 介绍未知加数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未知加数的概念。

让学生根据“有些加数是已知的,有些则需要通过计算来解答”这个思路,来规划和确定活动方式。

从而达到能够应用未知加数的能力。

2.2 解答数学问题教师展示一些数学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答。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和给出的提示,来判断未知加数应该是多少,并用合适的数值进行计算。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某天,Amy在公园里捡到了16颗小石子。

她去买两个口香糖,一共花了11元钱。

请问口香糖每个多少钱呢?学生可以运用如下的计算方法判断出每个口香糖的价格:16 + 2x = 112x = 11 - 16 = 5x = 5/2得知各位每个口香糖的价格为5/2元。

2.3 技能练习接下来,学生将会结合确认过程中的创意和思维方式,来识别所需要求解的未知加数,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计算。

例如,学生可以试着求解如下的问题:我已经画了 5 个圆圈,但我忘记了所有的圆圈加在一起到底有多少。

请你帮我计算一下吧。

学生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方法得知圆圈的总数:5 + x = ?其中, x 为未知加数。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时间进行思考和创新,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求未知加数教案

求未知加数教案

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

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求出未知加数。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

二、探究交流1.教学例题。

(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已经装了几个?还差几个?(2)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8+()=10)(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

(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

(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

(教师在黑板上填写。

)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10呢?小组讨论。

(6)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

讨论后形成如下板书: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8和2合成10,所以8+(2)=10。

10-8=2,所以8+(2)=10。

(7)思考:6+()=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

2.延伸。

(1)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 4+()=103+()=7 ()+5=10 7+()=10三、反馈完善1.完成第1题。

(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

(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

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里填了什么数。

2.完成第2题。

(1)谈话:信鸽在天上飞呀飞,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要让小朋友帮个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

课题: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课题: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通过实物图出现求未知加数的算式,帮助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未知加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挂图)
二、知识探索
1、教学例题,让学生弄清题意。

先让学生看清盒子里如果放满就是10个苹果,提出已经放了8个,再放几个就是10个,并列出8+()=10,读成:8加几等于10。

学生可以从8和2合成10想出括号里应该填2,也可以根据图里2个空格直接想填2,还可以用10 – 8 想出括号里填2。

应该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不同的想法。

2、试一试。

出示两道题让学生试着练习。

三、知识应用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让同桌的学生相互说说怎样得到括号里的数,然后在班内交流。

通过这道题,使多数学生掌握想的方法。

2、想想做做的第2题。

(小兔拔萝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上剩的萝卜和放在篮子里的萝卜,想每次是几加几得10。

使学生初步体会:()+()=10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3、想想做做的第3题。

式与数比较大小是第一次出现,它以数与数的大小比较为基础。

所以第3题用上、下两式为一组题对照出现,既降低了难度,又教给了方法。

四、知识总结及检测
练习与测试。

《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求未知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未知加数的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未知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未知加数的概念2.未知加数的解题方法3.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未知加数的概念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了未知加数的概念和解题方法,以及相关练习题和应用题。

2.学生练习册:包含了一些未知加数的练习题。

3.实物:适量的小球或图形等,用以辅助解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教师通过展示几个涉及未知加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答,例如:如果一个数加上5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然后引出未知加数的概念。

Step 2:讲解未知加数的概念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未知加数的概念,并且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未知加数的概念。

Step 3:掌握未知加数的解题方法教师通过课件讲解未知加数的解题方法,并且给出一些例子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未知加数的解题方法。

Step 4:练习未知加数的解题方法教师让学生上台做一些未知加数的练习题,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确保学生掌握了解题方法。

Step 5: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课件给出一些应用题,例如:小明有一些玩具车,他把其中一部分卖掉了,现在还剩下10辆,那么他原来有多少辆玩具车?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未知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Step 6:巩固和拓展教师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并且进行扩展,例如:如果一个数加上一个数等于20,这两个数是多少?Step 7: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未知加数的概念和解题方法,并与学生一起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理解和掌握了未知加数的概念和解题方法。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对于解题过程有自己的思考和提问。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有一些学生还不够熟练,需要继续巩固和拓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求未知加数(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求未知加数(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加法算式:3 + □ = 5,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出空格内的数字。

步骤二:讲解老师解释说,这是一个求未知加数的算式。

在求解时,先将已知的数放在等号的另一边,变成□ = 5 - 3,然后计算出未知加数的值:□ = 2。

接着,老师再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步骤三:练习老师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互相练习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例如:•5 + □ = 8•8 + □ = 11•12 + □ = 15•16 + □ = 20步骤四:拓展老师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些实际生活中可能用到求未知加数的场景,例如:•一共有8本书,你已经看了5本,还有几本没看?•老师给了你10个糖果,你已经吃了6个,还有几个没吃?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些场景进行求解。

如果有时间,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路。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讲解了求未知加数的方法,难度不大,但需要通过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例如让他们想一想如何求未知减数、未知乘数等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设计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等方法寻求未知加数。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将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4.小组展示: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展示求解未知加数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500字
1.练习设计:设计富有层次性的练习题,包括基本求解题和提高题。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指出错误原因,指导改正方法。
4.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3.巩固练习:设计分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5.课后作业:布置富有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提高认知。
6.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求未知加数》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数和和的关系,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等方法,寻求未知加数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求未知加数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利用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小猪快跑》作为导入,讲述小猪和它的朋友们在森林里举行运动会的故事。故事中小猪参加了100米赛跑,它的成绩是10秒,小猫的成绩是8秒,小狗的成绩是12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未知加数》教案
[教学内容]一(上)62页例1和63页“想想做做” 1~4题。

[教材简析] 教材把“求未知加数”安排在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之后,单设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体会求未知加数的含义,启发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未知加数的问题。

教材把求和是10的算式中的未知加数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为后面学习用凑十法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的。

教学例题要先弄清图意,联系操作过程思考“8个再放几个就放满10个”,列出“8+( )=10”的算式,再引导讨论( )里填几。

“想想做做”安排了“信鸽送信”、“拔萝卜”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馈、巩固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2. 初步体会数的分与合和求未知加数的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感。

3. 发展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促使学生自觉地以旧知代替新知,在设问中使学生轻松掌握求小括号里的数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在不等式中求未知加数的题目将是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辅垫
1、开火车口算下面各题。

5+2= 10-6= 7+3= 10-5=
4+4= 9-3 = 2+8= 8-6 =
1+9= 2+4= 3+5= 4+6=
2、说出下列各数的组成。

10 9 10
/\/\/\/\
□ 2 □ 3 □ 5 □ 4
3、看图猜一猜。

?个
10个
出示10个苹果,右边有8个苹果,让学生思考说出右边的?是几个苹果,
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而导入新课,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求未知加数”。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述: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智慧爷爷奖给我们一个智慧盒,想不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边讲述边打开礼盒,指名看看,并说给大家听,里面装了8个大苹果,还空着两格。

三、观察探索,积极思维
1、出示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你们能从图上发现什么吗?可以怎样提出问题?想不想把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出来? 8+?=10
小朋友,现在老师把“?”变成了小括号,列一道带小括号的加法算式,括号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可以怎样列?(请学生试着列列看)
板书:8+( )=10。

揭题:这个( ) 为什么没有数?(因为2个格子里没有苹果,是空着的。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把( )里的数填上。

(板书课题:求未知加数)
2、动手摆学具,独立思考,发现( )里可填2。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 )里应填2?
小组长组织讨论,然后向大家汇报讨论情况。

板书:
(1)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2)8和2合成10,所以8+(2)=10。

(3)10-8=2,( )里填2。

教师评价:从小组长汇报的情况看,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很多,这是大家讨论交流的成功之处,祝贺你们。

四、应用拓展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

2、“想想做做”第2题——信鸽送信。

讲述: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愿不愿意?请用铅笔引路,把信和邮局用线连起来。

在书上完成,小组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3题。

小朋友帮信鸽送完信了,现在可以帮老师一个忙吗?请小朋友自己把答案写在书本上。

2 + ( ) = 10 ( ) + 4 = 10
( ) + 3 = 7 4 + ( ) = 9
小朋友帮信鸽送完信了,现在可以帮老师一个忙吗?请小朋友自己把答案写在书本上。

教师评价: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好事告诉给了小白兔。

你们瞧,小白兔为了奖励大家,正背着篓子给大家拔萝卜呢!
4、出示课件“小白兔拔萝卜”,让学生分两组进行拔萝卜比赛,初步体会□+□=10这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10246808642
10
+ =101
3
5
7
997531
鼓励拔得慢的小组不要灰心,以后继续努力,不要互相责怪。

5、智慧桥。

师:智慧桥不收费,但必须要答对桥上的所有题目才能通过。

想通过吗?那就赶快答题吧﹗
2 + ( ) = 10 ( ) + 4=10
( ) +3 = 8 4 + ( ) = 9
( ) +2 = 6 1 + ( ) = 3
( ) + 1 = 7
五、拓展提高
在( )填上合适的数
6 + ( ) = 10 5 + ( ) < 10
3 + ( ) > 7 10 - ( ) = 5
4 + ( ) > 8 ( ) + 4 < 8
【设计说明: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解决求未知加数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总结点拨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七、教学反思
《求未知加数》是一年级上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前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知识点,实现教学目标。

在本课题的实际教学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顺应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

课后,在听取了部分老师的评价后,我回顾了整个过程,现反思如下:《求未知加数》是一年级上册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一内容的学习,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又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整节课上让学生带着成功,快乐的心情学习,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小组互助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

令我欣喜,欣喜的是学生的聪明才智,令我感慨,感慨学生的发展潜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了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呈现了不同的思路:“看图”、“用分与合想”、“用加法算”、“用减法算”。

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去总结、提炼哪种方法最优化,而是鼓励学生:“你喜欢用那种方法?”“你还可以怎样算?”,允许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比较、创造新的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

复习导入中的猜数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求未知数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在铅笔图的教学时,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7+()=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

接着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

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最后在巩固练习时,把练习题设计成活动形式来呈现,安排了学生喜欢的“花朵配叶子”、“信鸽送信”、“小兔拔萝卜”和“通过智慧桥”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发展了
学生的数学思维。

这节课,我们没有用实物图,也没有摆学具,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教学效果很好。

以本课教学后的最大收获是: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