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行役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 明确:首二句写登楼即景。登上高高的安 定城上的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 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登楼登的是最高之 楼,望远望的是最远之处,高瞻远瞩,气 象万千。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当是作者的 感慨。
文本赏析
2.李商隐是怎样表达他的感受的? 明确:诗人提到了两位古人。贾谊献《治 安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 般年轻。贾谊上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 因文章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 一”之语,故谓“虚垂泪”;王粲避乱至 荆州,依刘表。这里用两位古人的古事, 来比自己当前的心情和处境,十分贴切。 名落孙山抑郁惆怅;寄人篱下,心情压抑。
•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 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 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 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 野”、“江”、“月”、“流”; (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 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 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 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 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 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 2、 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 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 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 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 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 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 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 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 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 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 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 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安定城楼
李商隐
写作背景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 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 (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 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 王茂元的女婿。不久,李商隐应博学宏 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 遣怀。据近人张采和《玉溪生年谱会 笺》,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被摈,是由 于牛党的打击。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前一层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后一层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 甫 “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写照。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两句诗即景抒怀,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 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 ,反因文章而显著, 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 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 了胸中块垒;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 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二、诵读提示:
•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缓慢、低沉的 “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 否!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 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 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危樯独夜舟。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星垂平野阔,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月涌大江流。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名岂文章著, 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官应老病休, 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飘何所似,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天地一沙鸥。 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三、诗歌内容分析:
•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
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 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 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 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 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 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 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 “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 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 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 细腻衬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 寂的江边夜境。
•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 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 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 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 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 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 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 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 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 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辞官飘泊,那心 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 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 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 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 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 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学习目标:
• 1.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 层次感和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 2.体会《商山早行》的“目前之 景”和“言外之意”和表现的羁旅 乡情。 • 3.探究羁旅题材诗歌的特点。 • 4.积累名句,试背全诗。
研读
长安晚秋
赵嘏
诵读
对照注释,弄清大意
问题讨论
1、首联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 为什么?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2、颔联是本诗的名句,你能说说这两句 诗写景上的妙处?(写景的角度)
文本赏析
3.我们知道才华卓绝的文人在遭受排挤打 击时是不会屈服的,陶潜如此,李白也如 此,前人垂范,诗人不会无动于衷。诗人 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抱负的?
3.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抱负的? 明确:作者的遭遇虽然困踬,可是他的凌云之 志,未稍减损。这里运用了春秋时代范蠡的典 故。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 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 舟。永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 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 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之心的志趣,便成为争 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哪里还会有欲回天地的宏 愿?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 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 业的志气。
回故巢.这种景象常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 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背景分析:
•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 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 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 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 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 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 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 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 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 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宦游在外
羁旅愁思 思念亲友 征人思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二:
简析羁旅诗中常见的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背井离乡 山长水阔,有家难回
久戍边关,遥无归期
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以下列诗句(词语)或意象为例,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三:
诗人在羁旅诗中一般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生情 感时生情
托物传情
大雁南飞、倦鸟回巢
旅 夜 书 怀
(感伤身世之作)
(关键词句) 微风岸、独夜舟 垂、阔、涌、流 岂、著、应、休 飘飘、一沙鸥
(鉴赏要点)
(风格)
寓情于景
凄凉 沉郁
直抒胸臆
五、对比拓展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以, 天地一沙鸥。
晚唐羁旅诗专题
长 安 晚 秋
赏
赵 嘏
析
温 庭 筠
商 山 早 行
考考你,谁能背背这几首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回乐峰前沙似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受降城外月如霜. 张继《枫桥夜泊》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 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 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一 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 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 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简析。
名句鉴赏: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 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而诗人不过是 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景况又何等凄 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他已到 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 此联虽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 凉之感。)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Baidu Nhomakorabea
品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一读全诗
要求:熟悉内容,弄通大意。
二读全诗
要求:读出诗中是如何写“早” 的?
三读全诗
要求:读出“目前之景”和“言外 之意”,体会其中“羁旅乡情”。
以下列诗歌为例,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一:
了解羁旅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温庭筠《商山早行》 孟浩然《宿建德江》 张 继《枫桥夜泊》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文本赏析
1.谈到城楼,不禁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在那首诗中,诗人首先写登上城上的高 楼,视野开阔,看到了辽阔荒凉的空间。 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书怀,柳宗元如是, 陈子昂如是。李商隐也是一位多愁善感 的诗人,他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 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文本赏析
3、颈联用了何种修辞?“紫菊”、“红 莲”这两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 用? 4、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怎样 的情怀?
品读与探讨:
首联总览长安全 广 景雁 笛 楼 菊 莲 星 狭 远 星 雁 笛 楼 近 菊 莲 仰观、高 星 雁 笛 楼 俯察、低 菊 莲
归纳:将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化景语为情语. 南归之雁、东篱之菊,意在传达思乡归隐的情 绪;加上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声的烘托, 思归典故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 春悲秋;日暮思归
明月、大雁、芦笛、杨柳、 莼羹鲈脍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因梦寄情
练一练
• (03北京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 ________。 思乡之情(秋思)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
文本赏析
2.李商隐是怎样表达他的感受的? 明确:诗人提到了两位古人。贾谊献《治 安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 般年轻。贾谊上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 因文章开头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 一”之语,故谓“虚垂泪”;王粲避乱至 荆州,依刘表。这里用两位古人的古事, 来比自己当前的心情和处境,十分贴切。 名落孙山抑郁惆怅;寄人篱下,心情压抑。
• 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有哪些? (1)都在长江上扬帆而下,只不过李白是在出 蜀之后,于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作的这首诗。杜 甫是在今重庆市忠县至云阳县途中作的这首诗; (2)都为五律,不仅韵律相同,而且在短短的 仅四十余字的一首诗里,相同的词字竟有“平 野”、“江”、“月”、“流”; (3)这两首诗的气象都十分开阔,艺术表现手 法较为自然。两诗的前后结构浑然一体,一气 呵成。由近展远,由狭而阔,大江,大地,星 月,繁复的立体空间景象,映入胸怀。两诗的 结句虽以“低调”和“收束”而止,但仍展现 出辽远时空,令人作无穷无尽的遐想。
• 2、 后四句书怎样的“怀”?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 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 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 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 愤的心情。 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 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 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 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 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 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 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照应“独夜 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安定城楼
李商隐
写作背景
安定,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 唐代泾原节度使治所。唐文宗大和九年 (835),王茂元拜泾原节度使,开成 三年(838),李商隐赴其幕,还做了 王茂元的女婿。不久,李商隐应博学宏 词科试,落选回泾州,登楼有感,写此 遣怀。据近人张采和《玉溪生年谱会 笺》,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被摈,是由 于牛党的打击。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前一层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后一层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杜 甫 “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写照。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话运用了什 么表现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两句诗即景抒怀,运用了反语的表现手法。 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 ,反因文章而显著, 这本非诗人的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不能为官实现 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这里用含蓄的方式吐出 了胸中块垒;诗人辞去官职也并非因老而多病。 由此可见诗人心情之悲愤。
二、诵读提示:
• 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首诗?
——缓慢、低沉的 “旅夜”书“怀”,有感而生。快感乎? 否!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 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 应当读得缓慢一些。后一层直抒胸臆,飘泊 四方,居无定所,要读出压抑感。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危樯独夜舟。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星垂平野阔,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月涌大江流。 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名岂文章著, 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官应老病休, 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飘飘何所似,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天地一沙鸥。 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三、诗歌内容分析:
• 1、开头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写的诗人的旅夜
处境和感受? 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有一叶孤舟,依 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接了, 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 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 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 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 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 “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 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 的流动,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 细腻衬阔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 寂的江边夜境。
• 这两首诗的不同点在哪里?
(1)李白写《渡荆门送别》是青年时代,开元十三年(公元 725年)出蜀游历时而作。《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即唐代 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杜甫辞去了幕僚的职务,带家眷 离开成都,经渝州(今重庆)乘船到云阳县云安镇途中而作。 两诗相差的年代刚好40年 (2)心境不一样,李白第一次走出蜀地的大山,天地开阔,, 神荡胸襟,豁然开朗,兴奋喜悦之情,言于溢表。举目从没 有看到的茫茫大江,山在大江和蓝天之间,成了渺渺的一线。 李白的诗里,只有对壮阔山河的感叹和思乡的情怀,而没有 人生风雨历程的伤愁。杜甫的心境和李白大不一样,蹇途人 生,时运不济,颠沛流离,穷困缠身。恰又辞官飘泊,那心 境肯定是格外苍凉。在静静的夜里,在凄凄的江上,杜甫独 自一人守着孤舟,多么悲凉和孤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这开阔的场景更衬托 了杜甫的这种悲凉和孤独。李白诗的画面固然是一种令人遥 想的大画面,是很美的,但杜甫这首诗却能深入到欣赏者的 情感的内部,刺激欣赏者的心灵,一种对杜甫生活处境的同 情和感叹油然而生。
学习目标:
• 1.体会《长安晚秋》景物描写的 层次感和诗人凄清的情感基调。 • 2.体会《商山早行》的“目前之 景”和“言外之意”和表现的羁旅 乡情。 • 3.探究羁旅题材诗歌的特点。 • 4.积累名句,试背全诗。
研读
长安晚秋
赵嘏
诵读
对照注释,弄清大意
问题讨论
1、首联写的是长安全景还是局部之景? 为什么?首联中“凄凉”二字有什么作用? 2、颔联是本诗的名句,你能说说这两句 诗写景上的妙处?(写景的角度)
文本赏析
3.我们知道才华卓绝的文人在遭受排挤打 击时是不会屈服的,陶潜如此,李白也如 此,前人垂范,诗人不会无动于衷。诗人 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抱负的?
3.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志趣和抱负的? 明确:作者的遭遇虽然困踬,可是他的凌云之 志,未稍减损。这里运用了春秋时代范蠡的典 故。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 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 舟。永忆江湖,即怀淡泊名利之心;欲回天地, 即抱建立功业之志。两者似相反,实相成。因 为,如果没有永忆江湖之心的志趣,便成为争 名逐利的禄蠹巧宦,哪里还会有欲回天地的宏 愿?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 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 业的志气。
回故巢.这种景象常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 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背景分析:
•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 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 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 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 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 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 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 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 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 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宦游在外
羁旅愁思 思念亲友 征人思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二:
简析羁旅诗中常见的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背井离乡 山长水阔,有家难回
久戍边关,遥无归期
宦游在外,身不由己
以下列诗句(词语)或意象为例,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三:
诗人在羁旅诗中一般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生情 感时生情
托物传情
大雁南飞、倦鸟回巢
旅 夜 书 怀
(感伤身世之作)
(关键词句) 微风岸、独夜舟 垂、阔、涌、流 岂、著、应、休 飘飘、一沙鸥
(鉴赏要点)
(风格)
寓情于景
凄凉 沉郁
直抒胸臆
五、对比拓展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以, 天地一沙鸥。
晚唐羁旅诗专题
长 安 晚 秋
赏
赵 嘏
析
温 庭 筠
商 山 早 行
考考你,谁能背背这几首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回乐峰前沙似雪, 孟浩然《宿建德江》 受降城外月如霜. 张继《枫桥夜泊》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 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它是读 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一 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 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 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找出本诗的诗眼并简析。
名句鉴赏: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 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而诗人不过是 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景况又何等凄 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他已到 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 此联虽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 凉之感。)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Baidu Nhomakorabea
品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一读全诗
要求:熟悉内容,弄通大意。
二读全诗
要求:读出诗中是如何写“早” 的?
三读全诗
要求:读出“目前之景”和“言外 之意”,体会其中“羁旅乡情”。
以下列诗歌为例,探究羁旅诗的特点一:
了解羁旅诗常见的思想感情
温庭筠《商山早行》 孟浩然《宿建德江》 张 继《枫桥夜泊》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 东兄弟》
文本赏析
1.谈到城楼,不禁让我们想起柳宗元的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在那首诗中,诗人首先写登上城上的高 楼,视野开阔,看到了辽阔荒凉的空间。 登高可以望远,可以书怀,柳宗元如是, 陈子昂如是。李商隐也是一位多愁善感 的诗人,他登上安定城楼后看到了什么? 又会有什么感受呢?
文本赏析
3、颈联用了何种修辞?“紫菊”、“红 莲”这两意象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 用? 4、尾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怎样 的情怀?
品读与探讨:
首联总览长安全 广 景雁 笛 楼 菊 莲 星 狭 远 星 雁 笛 楼 近 菊 莲 仰观、高 星 雁 笛 楼 俯察、低 菊 莲
归纳:将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化景语为情语. 南归之雁、东篱之菊,意在传达思乡归隐的情 绪;加上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声的烘托, 思归典故的运用,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 春悲秋;日暮思归
明月、大雁、芦笛、杨柳、 莼羹鲈脍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因梦寄情
练一练
• (03北京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 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五言绝句 ________。 思乡之情(秋思) 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