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案(孔融让梨)
小古文《孔融让梨》教案

小古文《孔融让梨》教案第一篇:小古文《孔融让梨》教案《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及小古文《礼》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一种美德。
初步知道学习小古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文字入手,初步感知小古文1、先看老师写一个字,谁认识?左边是一个示字,现在就是示字旁,左边是一个豊字古代象古人祭祀时用的祭器。
表示敬意,举行仪式都与“礼”字有关了。
2、给礼组个词。
(礼貌,敬礼)3、其实。
我们中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从古到今也流传下来很多经典的诗文和有关礼的故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小古文,它的题目就叫礼。
二、初读1、请同学们先借助拼音把这篇小古文读上两遍,把字音都读准了。
出示:小古文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着小古文有什么感觉?(短小、不容易懂)古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两种文体都是都可以作为记录,写在纸上,不同的是“古文,只是写在纸上平常说话却不是这样。
而现在我们的文章,写在纸上的意思就是你想说的,和我们平常说话的语言差不多。
2、看看如果去掉拼音读行不行?指导速度慢一点、有节奏、有韵味。
3、同学们读古文有读古文的语气,我们这样读,只是在念字,这还不够,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读。
老师想先来试一试,好吗?给点掌声!谢谢。
老师配上音乐范读,要读好古文还必须要有节奏、有韵味。
听老师读,看我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停顿的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斜线,做个记号。
4、同学们根据你刚才画的节奏先自己练习两遍。
两句分开读5、第一句谁来试试。
知道读出韵味、节奏。
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6、潘老师给你配上音乐,谁来把小古文整个地读一遍.6、老师再请一位同学读一遍,其他同学思考,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一说吗?(孔融让梨)三、精读,明文意1、现在我们同学已经读得很不错了,但是除了会读,还要理解古文的意思。
教案:孔融让梨(1)

孔融让梨执教:王晓雪【活动前评析】《孔融让梨》是我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孔融四岁就知道礼让,上让哥哥、下让弟弟,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一些孩子似乎习惯了在家中唯我独尊的状态,不会为其他人考虑,经常为了椅子、玩具而争吵。
我想他们在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改变。
能够不争抢东西,懂得关心他人、礼让他人、谦让他人。
本次的活动主要分了幼儿选梨——故事欣赏——音乐欣赏四个步骤。
首先,在选梨这一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
故事欣赏。
是帮助幼儿理解《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内容,通过配音故事,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及谦让之礼。
音乐欣赏中,所选择的音乐《李小多分果果》这一歌曲,这首歌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首歌曲。
而与这节课的内容相符相称,通过音乐来感知幼儿让梨的美好情操。
最后,这节课还有一个活动延伸,通过延伸活动来加深幼儿学会分享,懂得谦让的美好品质。
【活动目标】1.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养成谦让他人的良好品德。
2.初步学会说《三字经》,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编,拓展思维。
3.懂得关心他人,体验相互谦让的快乐。
【活动准备】1.大小不同的梨、配音故事《孔融让梨》2.《李小多分果果》图片、音乐【活动过程】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个梨,我想送给两个小朋友,谁想要?这两个梨有什么不同?拿到不同的梨,心情怎么样?有一个小朋友拿了小的梨却很高兴,我们来听一听!二、欣赏、理解故事提问:1.孔融自己吃的大的还是小的?2.孔融为什么要让梨,他是怎么说的?3.你觉得孔融是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小结:原来呀,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是一位孝敬长辈、谦让他人懂礼貌的小朋友。
大家纷纷要向孔融学习,争当一位有礼貌的好孩子。
三、学习三字经《孔融让梨》(一)初步学会说《三字经》师:古人把这个好听的故事编成了几句话,我们听一听。
提问:1.你听到了什么?记住了哪一句?2.你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二)创编动作,表演《三字经》师:你喜欢哪一句?你能用什么动作表演一下呢?四、拓展延伸《李小多分果果》,创编《三字经》(一)欣赏音乐师:我发现有个小朋友也学孔融让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

三字经教案(优秀5篇)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三字经的片段。
2、知道《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的故事,从故事中明白“孝”与“悌”的道理。
3、在日常生活中能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学会友爱、谦让,形成美好的品德。
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三字经》诵读)1、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名称叫“动作猜猜猜”。
准备好了吗?(请你跟我这样做:拍手、坐神气摆好手、认真倾听状、举手)2、你从刚才的动作中,猜出老师想告诉你们什么?A、上课要坐神气。
(评:瞧,XX就坐的很神气,老师喜欢)B、认真听。
(评:是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回答)C、积极举手。
(评:老师就喜欢你两眼放光,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认真样。
)3、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来,听仔细了——你知道,古时候的小朋友上学学的是哪本书?4、对了,就是《三字经》(课件图片),读过《三字经》的小朋友请举手。
评价:你们可真爱读书呢!《三字经》中藏着许多小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听听《三字经》中的故事,学学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兴趣是的老师。
本教学环节以游戏形式导入新课,不仅是对一年级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课要认真倾听、积极动脑举手发言等的提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整体感知1、【出示】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2、听范读录音。
3、想学吗?老师读一句,小朋友们跟读一句。
4、下面借助拼音,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看谁能把它读熟了。
指名读2位(评:你把每一个字音都读准了;你读的很有节奏感。
)5、在这几句中,藏着两个小朋友呢,你能找出来吗?香九龄中的“香”就是黄香;融四岁中的“融”就是孔融。
设计意图:毕竟孩子才一年级,对文本的把握还在起始阶段。
本段学习内容,第一个字是人名,第一句话中藏着故事,第二句话则是道理。
《孔融让梨》教案及反思

《孔融让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内容,明白谦让的道理。
2、培养学生倾听故事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谦让,养成良好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孔融谦让的品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谦让的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水果的图片,提问学生如果有一堆水果,他们会怎么分配,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孔融让梨》的故事。
2、讲述故事(7 分钟)教师生动地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从前,有个叫孔融的小朋友。
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人买了一些梨,让他们兄弟几个分着吃。
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
爸爸看到了,就问孔融:‘你为什么拿最小的梨呢?’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和弟弟吃。
’爸爸听了,笑着夸奖孔融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3、讨论与理解(10 分钟)(1)提问学生: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梨?(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我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需要谦让的情况?4、情境模拟(10 分钟)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情境,如分玩具、排队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谦让的重要性。
5、总结与拓展(5 分钟)(1)总结故事的道理: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会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谦让。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孔融让梨》的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让学生理解谦让的道理。
从导入环节开始,我就试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后续的故事讲述和讨论打下基础。
在讲述故事时,我尽量做到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沉浸其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年龄较小,对于故事中的一些细节理解不够深入。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讲述的方式和内容。
孔融让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孔融让梨中班语言活动优秀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听懂、会说、会表演故事《孔融让梨》。
2. 培养幼儿尊敬老人、关爱同伴的良好品质。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 激发幼儿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孔融让梨》。
2. 孔融、梨等头饰。
3. 水果(如梨、苹果等)。
4. 音乐磁带《孔融让梨》。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听懂、会说、会表演故事《孔融让梨》。
2. 活动难点: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引导幼儿谈论水果的种类、味道等。
2. 故事欣赏《孔融让梨》: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感受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孔融、父亲、客人等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孔融为什么要让梨,学会尊敬老人、关爱同伴。
5. 游戏环节:“水果接力赛”: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手持水果,进行接力比赛,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6.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孔融让梨》,引导家人一起讨论故事中的美德。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孔融让梨”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孔融、梨等手工艺品。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水果店”,让幼儿扮演店员、顾客,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水果买卖,培养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
六、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回顾:回顾《孔融让梨》的故事情节,强调孔融尊敬老人、关爱同伴的行为。
2. 词语学习:学习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如“让梨”、“尊敬”、“分享”等。
3. 句型练习:引导幼儿用所学词语进行句型练习,如“我要把梨让给爷爷。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字经教案

三字经教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二、学文晓理三、扩展活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揭题:今天,给大家带来关于两个古代的孩子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文晓理:(一)、自读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1、讲解:(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然后提问:(出示图片)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三、扩展活动: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师:谁敢来跟他比试比试?注意读准字音!师:还有谁比他们读得还好?请举手!师:这么多的小朋友愿意读呀!这样,咱们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
孔融让梨教案

孔融让梨教案课题:孔融让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孔融让梨故事的背景和内涵,理解其中所表达的道德价值观。
2.培养学生积极向善、乐于助人的品格意识。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综合素养。
教学准备:1.孔融让梨的故事材料2.黑板、粉笔3.图片或视频展示设备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孔融像或相关图片,向学生介绍孔融的基本背景,引起学生对他的兴趣。
导入: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是否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背景信息,如孔融为何要让梨,为何这个故事被广为流传等。
故事讲述:1.教师简要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将其内容概括清晰地呈现给学生,提醒学生要仔细聆听。
2.教师在讲述过程中,适时采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孔融为什么要让梨?你们认为孔融的行为有什么道德意义?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
思考: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身边是否有孔融让梨式的好人好事?请描述一下这个人或事情,并谈一谈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总结:教师进行教学总结,重点突出孔融让梨故事所传达的善良品质和道德观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向善。
拓展:教师可以通过其他相关的故事或唐诗、宋词等文本,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历史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品味。
课堂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适合场合时,运用孔融让梨的精神,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作业:请每个学生以“善良行为的故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章,并附上自己对这个行为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提问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大班孔融让梨的教案

大班孔融让梨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并理解其中蕴含的道德观。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孔融让梨的故事内容和相关图书或绘本。
2. 黑板、粉笔。
3. 学生准备笔和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活动引入孔融让梨的故事。
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让梨吗?你们都乐于和别人分享吗?为什么要乐于和别人分享呢?2. 学习内容(3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中孔融让梨的情节和羞辱孔融的举动。
3. 情景再现(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孔融,其他小组成员扮演孔融周围的人物。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重新演绎孔融让梨的情景。
4. 圈内讨论(20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a. 孔融为什么会让梨给虞姬呢?b. 孔融被羞辱时,他是怎么做的?c. 孔融让梨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d. 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孔融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品质。
5. 情感教育(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孔融让梨的故事中的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请你写一篇短文,描述你认为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能够展现出孔融让梨的品质。
四、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了解和讨论孔融让梨的故事,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宽容待人的品质。
此教案通过情景再现和圈内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道德观。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堂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班文化课,重要内容是讲解古代人物孔融让梨的故事,通过叙述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让利”,了解“让利”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孩子们养成让利精神,培育他们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认得孔融和让梨的故事;2.了解“让利”的含义,认得让利的紧要性和价值;3.培育孩子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提高孩子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4.启发幼儿的想象发散本领,激发他们喜好传统文化的爱好。
三、教学流程1. 温故知新(5分钟)通过有关“让利”话题的一些短语进行引导,让孩子们能够围绕“让利”这个词开始讨论,了解让利的含义。
2. 教学内容(30分钟)故事讲解第一步:孔融的家庭背景和孔融的性格。
(图片或纸面呈现)第二步:孔融让梨和胡闹的孩子。
(图片或纸面呈现并分析)第三步:孔融让利的精神,孔融的善良。
(图片或纸面呈现)第四步:孩子们共享此故事的启示。
(大组交流)3. 活动互动(25分钟)第一步:让孩子自由绘画(15分钟)———每个孩子自主画出让利的场景,交流彼此画的作品并理解伙伴的作品思路,帮忙他们发散想象,开发他们的制造力。
第二步:选几位孩子进行表演(10分钟)———让孩子们在组里选择一位同学,在大家的激励和帮忙下,表演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体验主人翁的角色和让利精神,培育孩子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选择上,在这种以让利精神为主题的文化课中,肯定要通过故事予以孩子们直观的启示,从实际中引导孩子们理解什么是让利精神,了解让利在人类社会中的紧要性和价值。
2. 在讲解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讲故事内容,还要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来提升孩子的分析本领和表达本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和启示。
3. 在活动互动环节中,让孩子们以自主绘画和表演方式去探究和交流,避开形式化的内容停留,并针对他们各自的爱好和需求做更加细致、有针对性的引导和互动,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呈现本身的才华。
《孔融让梨》教案15篇

《孔融让梨》教案《孔融让梨》教案15篇《孔融让梨》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谦让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食物两只梨子、VCD动画活动过程:一、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内容师:这是个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们一样大,也是四岁,孔融给小朋友还带来梨子呢!你想吃哪一只梨?(出示梨子)二、听故事“孔融让梨”师: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只梨吗?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师讲故事一遍)提问:孔融挑了哪只梨?他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个小的呢?(幼儿自由回答)三、看VCD动画一遍提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个小的呢?(让幼儿学说孔融的回答)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让幼儿学做爸爸做夸奖的动作)老师小结:孔融才四岁,就知道把好的留给别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你们是好孩子吗?现在请你来挑梨,你挑哪个呢?为什么?再请幼儿自由挑选。
四、迁移经验提问:在幼儿园、家里你们还遇到哪些事要互相谦让的呢?(幼儿自由讨论回答)结束。
活动反思:经常说礼貌用语是一种好习惯好的修养,同样学会谦让也是人类一种特有的美德,故事《孔融让梨》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故事理解,深刻地体验到谦让这种美德,在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设置情景,迁移感情的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听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学习,学习谦让,本次活动幼儿的发言讨论都很积极。
《孔融让梨》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
2、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教学图片故事录音《孔融让梨》活动过程:一、引出故事主题引起幼儿兴趣: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名字叫孔融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孔融让梨》故事二、倾听故事理解感受:孔融家一共有几个人?孔融第几个孩子?孔融为什么要挑一个最小梨子给自己?孔融对爸爸怎么说?(请幼儿学讲孔融话)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三、设置情境迁移感情这一个很久以前故事为什么到现在大家还在讲呢?假如你孔融你会怎么做?经验联想:你关心过别人吗?假设情景: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了一位小妹妹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你会怎么做?假如小弟弟喜欢你玩具你会怎么办?看到小妹妹摔倒了你会怎么做?活动反思:经常说礼貌用语一种好习惯,好修养同样学会谦让也人类一种特有美德,故事《孔融让梨》让幼儿通过简单故事,理解深刻地体验到谦让这种美德,在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设置情景迁移,感情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很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听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学习,学习谦让,本次活动幼儿发言讨论都很积极。
幼儿园中班《孔融让梨》教案

幼儿园中班《孔融让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内容,理解孔融谦让的精神品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学会分享、谦让的品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情节,理解孔融谦让的品质。
难点:让幼儿学会分享、谦让,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情景扮演法: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故事图片、文字等内容。
2. 角色头饰:孔融、梨等角色头饰。
3. 水果:梨、苹果等水果,用于实物演示。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故事导入(5分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情景扮演(5分钟):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4. 讨论交流(5分钟):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讨论孔融为什么要让梨,以及谦让的意义。
5. 实践活动(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分享活动,如将自己喜欢的水果分享给同伴,培养幼儿的分享、谦让品质。
6. 总结与反思(3分钟):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谦让、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7. 课后作业(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让幼儿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并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谦让、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分享和谦让能力。
3. 收集幼儿在课后作业中的反馈,评价他们对于故事内容和谦让、分享价值观的掌握。
七、教学延伸:1. 开展“谦让之星”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谦让品质。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体会其语言的节奏韵律美,并且能熟读成诵。
2、学习故事《黄香温席》、《孔融让梨》,明白孝敬父母和友爱兄长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3、学生能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情境激趣。
1、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两个小朋友,一个叫黄香,一个叫孔融。
2、就连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称赞他们,你们想了解黄香和孔融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三字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试着读读课文吧!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呢?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其读音,并让学生指出易读错的字音。
3、师范读,同桌互读,男女比赛读。
4、师生齐读拍手读二、学习故事,理解课文。
1、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接下来,老师有个故事送给大家,请看。
(课件播放视频《黄香温席》)(1)、你喜欢故事中的黄香吗?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孝顺父母)(2)、在生活中你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呢?(3)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懂事、孝顺,〖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
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我们来了解“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的意思吧?【译文】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学习和做到的。
(学生跟读)2、在这篇课文中,除了黄香温席,还包含另一个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1)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在生活中你是怎么尊敬和友爱你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3)说得真好,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尊敬兄长(板书:尊敬兄长)〖启示〗同学们要知道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
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二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二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雀》二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
一
中班教案《孔融让梨》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孔融让梨》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
2、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故事录音《孔融让梨》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名字叫孔融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孔融让梨》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感受:
孔融家一共有几个人?孔融第几个孩子?
孔融为什么要挑一个最小梨子给自己?
孔融对爸爸怎么说?(请幼儿学讲孔融话)
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三、设置情境迁移感情
2 / 2。
《孔融让梨》优秀教案

孔融让梨教学设计(篇2)教学教呈:一、出示梨,导入课题。
师:出示梨,问:这是什么?如果是你们,更想吃哪个?二、听故事《孔融让梨》1.引出主题,引起兴趣。
师:肖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于梨的故事,(请学生打开35面)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个梨?现在我们就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板书:第13课孔融让)张贴放大文本。
2.倾听故事,理解感受。
①教师结合课件讲一遍课文。
②让学生跟着教师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1.孔融有几兄弟?孔融是第几个孩子?2.理解词语“看见”“回答”的意思。
③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谁干什么?④孔融把大梨让给了谁吃?让哥哥孔融让△让弟弟教师习纳:“让”的意思是把好处让给别人,课文中指孔融把大梨让给其他人,自己吃小的。
1.谁能用“让”说一句话。
⑤他为什么挑一个最小的呢?①请学生找孔融说的话?说的话是在冒号后面,孔融是怎样对人爸爸说的?②找爸爸说的话?用引号标起来的。
③角色表演不同颜色区分爸加融的话⑥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三、观看视屏《孔融让梨》加深理解。
①出示课件,想一想说一说。
一家人吃水果时,你会怎么做?②分梨(一盘梨)③两个梨。
四、设计情景,情感迁移。
1.如果你在公交车上,上来一位小妹妹,又没有座位,你会怎么做?2.小弟弟喜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办?3.看到老奶奶摔啐了,你会怎么做?五、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孔融让梨》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了吗?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谦让歌》。
孔融让梨的教案

孔融让梨的教案教案:孔融让梨的教学活动课时:1课时教材:教师准备相关的故事或者教材片段来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
目标:通过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分享与让步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答,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以及让梨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述故事(15分钟):教师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
适当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孔融让梨的道德含义。
3.讨论(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孔融让梨的故事。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觉得孔融为什么要让梨呢?" "孔融让梨的行为有什么好处?"等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
4.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角色扮演,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孔融、赵绾和旁观者等角色。
通过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且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孔融让梨的行为。
5.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总结孔融让梨的道德意义,如:学会分享、让步和关心他人等。
并且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实践这些品德。
6.作业(5分钟):布置学生的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他人分享和让步相关的经历,并且思考一下对于孔融让梨故事中的人物,你更愿意成为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评价方法:在角色扮演和讨论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于孔融让梨故事的理解以及道德思考能力。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将故事分享给家人或者朋友,并且邀请他们谈论他们对于故事的看法。
幼儿园小班社会故事教案《孔融让梨》

幼儿园小班社会故事教案《孔融让梨》教案名称:《孔融让梨》适用年龄: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认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 了解并理解故事中的道德教训。
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学会让步和分享。
教学准备:1. 《孔融让梨》故事图片或绘本。
2. 孔融和梨的玩具模型,或者实梨。
3. 一只小碗和一些水果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孔融让梨》故事图片或绘本,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呈现故事情节(10分钟)讲述故事情节,可以借助故事图片或绘本进行展示,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故事中发生的事件,以及孔融让梨的情节。
3. 讨论道德教训(10分钟)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让梨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为什么。
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引导他们理解道德教训,如分享、让步及待人接物的基本原则。
4. 游戏体验(15分钟)将孔融和梨的玩具模型或实梨交给幼儿,让两名幼儿扮演孔融和梨,通过互动的方式模拟故事情节。
例如,让孔融主动让出一部分梨给梨子,或者让孔融与梨进行友好的对话。
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的道德行为,培养他们的分享和让步能力。
5. 巩固与评估(10分钟)请幼儿坐在一起,将小碗和一些水果肉放在中间,鼓励幼儿自愿分享水果肉。
引导幼儿回顾并描述他们分享的经验和感受。
随后,看看幼儿能否将道德教训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情境中,如与朋友共享玩具,等待自己的回合等。
鼓励幼儿提出相应的方案。
6. 总结(5分钟)通过简短地总结,再次强调故事中的道德教训,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让步和分享的行为。
教学延伸:1. 学唱相关的儿歌或谈话歌曲,如《友谊地久天长》。
2. 每日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分享玩具、食物或经验,提醒他们实践让步和分享。
3. 绘制故事场景的插图,并与幼儿一起制作一个故事角色剧场,让幼儿以自由游戏的方式表演故事情节。
三字经教案(孔融让梨)

三字经教案(孔融让梨)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教学目的: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流程:一、导入揭题二、学文晓理三、扩展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文晓理: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补充: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
(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然后提问:(出示图片)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补充: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补充:(三)扩展活动:学习儿歌《谦让歌》《谦让歌》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中班教案:孔融让梨(综合)

中班教案:孔融让梨(综合)执教者:唐婷婷设计意图:《孔融让梨》是我国一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孔融四岁就知道礼让,上让哥哥、下让弟弟,是一个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在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一些孩子似乎习惯了在家中唯我独尊的状态,不会为其他人考虑,经常为了椅子、玩具而争吵。
我想他们在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后,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改变。
能够不争抢东西,懂得关心他人、礼让他人、谦让他人。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相互谦让的道理。
2、愿意大胆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对话。
3、在与同伴共同的活动中体验相互谦让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件《孔融让梨》、食物两只梨子、VCD动画、音乐《李小多分果果》?2、图文字卡: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分梨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吃的梨子,现在老师要请两个小朋友来挑一挑。
二、欣赏故事《孔融让梨》教师:我们小朋友知道自己挑东西的时候都要挑一个大的,那今天呢老师还带来一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听听他是怎么挑梨的?提问:这个小客人的名字叫什么呀,他几岁啊?孔融家一共有几个人?孔融是第几个孩子?孔融挑了哪只梨?他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了个小的呢?(幼儿自由回答)孔融对爸爸是怎么说的?(鼓励幼儿学说课件中的原话,请幼儿学讲孔融的话)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教师小结:原来啊,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是一位孝敬长辈、谦让他人懂礼貌的小朋友,我们都要向孔融学习,做一个懂谦让的好孩子。
三、学习理解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那这个《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我们小朋友能记住吗?(不能)我们聪明的古人呀,就把这么长的故事汇成了《三字经》里面短短的四句话,先来听老师说一说,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等会儿老师会问你你听到了哪句话。
1、教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提问:你听到了哪句话?请幼儿回答。
(鼓励幼儿把听到的话连起来说)2、教师朗诵第二遍,幼儿再听。
引导幼儿为《三字经》添加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字经教案(孔融让梨)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了解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补充:
2、讲解这几句的意思。
(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补充: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4、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5、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6、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7、故事情景再现:学生表演。
补充:
(三)扩展活动:
学习儿歌《谦让歌》
《谦让歌》
好儿童,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不抢先,能让人,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