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意志(精选)
普通心理学 意志一节
2、执行决定阶段
执行决定阶段是实施作出的决定,实际完成意志行 动的阶段。
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决定阶段,才能达到预定目 的。如果不执行所作出的决定,即使行动的动机再高尚, 目的再美好,行动的方法再完善,行为计划再周详,也 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关键环 节。 执行决定阶段是在实际活动中完成的,所以会遇到 更多的困难。如由于工作条件差,环境复杂而引起的信 心不足;由于长期忍受巨大的智力和体力紧张而产生的 的精力缺乏;由于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产生的惊慌, 彷徨等消极因素;已放弃的动机、目的重新出现及产生 新的诱因或引起不良的舆论、讥讽等。
人的行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动作可分为不 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
不随意动作是指不学而能,通过遗传获得的,是无 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如:吞咽、眨眼、咳嗽等动作。 随意动作是在意识调节下,具有一定目的、方向性的 动作、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如:走路、赛跑、 写字、开车等。这类动作受意识的支配。有了随意动 作,人们就可以根据目的去组织、支配、调节一系列 的动作来组成复杂的行动,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如:人平常饥饿时,去吃食物;劳动疲劳需要坐下休 息。这些行动是不能叫意志行动的。必须克服一定的 困难才能完成的行动,才叫意志行动。人们在有目的 行动中,克服的困难难度越大,数量越多,人表现出 来的意志也就越坚强。
困难概括起来有两种:内部困难与外部困难。
内部困难是指干扰目的确立与实现的内在条件, 它包括心理方面的困难和生理方面的困难。如消极的 情绪,信心不足,缺乏知识经验,能力的不足,性格 缺欠,动机冲突等是心理方面的困难,身体的疾病属 于生理方面的困难。 外部困难指客观条件造成的某些不利因素。如社 会生活环境的恶劣,缺乏工作条件,周围人的冷热嘲 讽等。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普通心理学-心理过程-意志过程)
第五章心理过程—意志过程一、意志概述(一)意志的定义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第一,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第三,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第四,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三)意志与认知、情感过程的关系1.意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当人们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意志对认知过程具有反作用。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及时做出种种意志努力去克服它,以达到认知的目的。
2.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
“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一)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里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这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迹。
1.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趋:归向,事情、形势朝着某个方向发展。
)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2)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3)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
(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目标确定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同时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水平。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章 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选择、简答、简答)二、需要(选择、简答、论述)三、意志(选择、简答)一、动机概述1.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因而对动机不能进行直接地观察,但可以通过个体对任务的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进行间接的推断。
2. 动机的功能(1)激活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推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动机的维持功能体现在行为的坚持性。
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的动机维持下继续;反之行为动机就会下降。
3.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1)生理动机生理动机也称驱力,它是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包括饥饿、渴、性、睡眠等。
(2)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性动机等。
兴趣和爱好也都是社会性动机。
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动机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的曲线,这就是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5. 动机的理论(1)动机的早期理论①本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
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动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麦独孤(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他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体、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他认为人类有18种基本本能。
洛伦茨:本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受特异能量驱动的物种特有的固定动作模式;个体的经验可以转化成本能行为,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印刻现象)。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的人,同时他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响过程。
角色: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被该社会和团体所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包括:一、学习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二、学习角色的态度和感情。
内部感觉:接受有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属于这一类感觉的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机体觉)。
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地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问答。
反馈:反馈亦称回授,是指在反射活动中效应器的活动结果又作为一种新的刺激返回传送到神经中枢,是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反应的情报(反馈信息),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的活动。
自我同一性:指确信我就是我本身而非其他这一过心理过程,其中包含“我”的持续性和统一性两方面。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得感觉编码。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三)
默许心向反应:在问卷调查中,被试没有看清题目而不假思索的作出“是”的反应倾向。
本能行为:指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行为。
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规律性的反应。
去极化: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兴奋,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降低,膜内电位升高,于是膜内外的电位差减少,这种状态称为去极化。
突触: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无细胞质的沟通,其接触的部位就称为突触。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意志行动及其特征
《普通心理学》:意志行动及其特征意志行动及其特征一、什么是意志行动如果说感知觉是外部刺激向内部意识的转化,那么,意志过程就是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的转化。
因为意志过程总是要伴随着行动,并指向外部的特定目标。
我们把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动称之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只有人类才能预先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动物虽然也能够作用于环境(如挖洞、啃食树木等),甚至有些高等动物表现出某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如黑猩猩觅食),但从根本上讲,它们都未能上升到自觉意识水平。
这是因为,动物的行动可能十分精巧,但它们不能明确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也无法预测和控制行为的后果。
正如恩格斯所言:"......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地球上打下自己的意志的印记。
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
"因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人在从事活动之前,就有了明确的行动目标以调节和引导自己的行动,并能预测和控制活动的结果,这一点动物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从意志的自觉目的性上来讲,只有人的心理才有意志过程,只有人类才能在自然界打上自己意志的印记。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在前面我们阐明了动物界不存在意志过程,意志行动是人类所特有的。
但并非人类的所有行动都属于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意志过程之所以是人和动物有所区别的一个方面,是因为意志是有自觉目的性的。
但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预定目的的。
譬如人的一些无条件反射控制的本能活动(如吞咽、咳嗽、手遇针刺缩回、目遇强光闭眼等),以及一些下意识的动作(如吹口哨、自言自语、摇头晃脑等),都是不受意识控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不属于意志行动。
除此之外,那些有明确的行动目的,并在该目的支配和调节下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第12章 意 志【圣才出品】
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与意志果断性相反意志品质的有( )。 A.优柔寡断 B.怯懦 C.动摇性 D.草率决定 【答案】AD 【解析】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 和草率决定;与坚韧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固执;与自制力品质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7 / 12
圣才电子书
7.对于过分活动和缺乏自控的个体,应注意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答案】D
3 / 1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www.10Biblioteka
台
【解析】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意志行为的是( )。 A.摇头晃脑 B.针刺反射 C.打字 D.咳嗽 【答案】C 【解析】意志行为是指受意识支配的行为。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D 【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由于面对两个以上或多个既对个 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
5.个体意志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 A.意志特征 B.意志行为
2 / 12
圣才电子书
9.在面临重要决策时往往能较快地下定决心,这里所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 B.果敢性 C.坚韧性 D.自制力 【答案】B 【解析】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 决定的意志品质。
10.某职员想提高薪水,但又怕提出后被经理拒绝,甚至可能被炒鱿鱼。职员的这种 心理冲突是( )。
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随意运动的有( )。 A.本能动作 B.摄食行为 C.习惯性动作 D.长跑行为 【答案】ABC 【解析】随意运动是大脑皮层直接控制下的复杂运动,是在反射性骨骼基础上形成的。 ABC 项属于不随意运动。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九章动机与意志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均有指向性:需要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不指向任何事物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3.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
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意志的品质: a,独立性 b,果断性 级需要的区别,但并未把两者对立起来,认识到高级需要得到满足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得到满足就可以了。同时个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不同,有人对尊重的需要超过了归属和爱的需要。
以往的动机理论中,对动机持有较消极的看法,充斥的是本能、紧张、冲动等。Frued的心理分析针对的主要是精神病患者,而马斯洛注重的是社会中的正常人,其动机理论旨在帮助正常人发挥潜能,达到更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消除正常人的心理障碍。所以为心理治疗提供了需要的途径。
第九章 动机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普通心理学 意志
(三)挫折反应
3.个性的变化
持续的挫折或重大的挫折不仅会使个体产生持续的 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而且某些行为反应还会逐 渐固定下来,形成个体相应的习惯和某些突出的 个性特点,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二、挫折与心理防御
个体在遭受挫折后,伴随产生的是消极的 情绪体验。
为了从这种痛苦和紧张不安的情绪中解脱 出来,人会从自身经验出发寻找一些应对 方式,使心理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暂时的 或彻底的解决这一心理冲突。
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攻击、冷漠、退化、 固执、幻想、逃避等。
(三)挫折反应
2.理智性反应
理智性反应是一种意志行为的表现,既当个体遭受 挫折时,能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用 于克服各种困难,排除阻碍,毫不动摇地朝预定 目标迈进。
坚持目标、持续努力;调整、改编、降低目标以实 现最终目标。
(二)选择方法和制订计划
2.计划的制订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 上,要综合分析主客面因素,力争周密而 严谨。 3.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将为执行决 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执行决定阶段
1.执行决定阶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 阶段,即把预期目的和计划付诸实际行动以完 成意志行动的阶段。
意志行动只有经过执行决定阶段,才能达到 预期的目的。是意志行动中的最重要的阶段。
意志对认知的影响
意志反过来对 认知产生巨大的影 响。学习的过程, 调查研究的过程都 是一种认知过程 , 同时也都是意志的 过程。
二、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二) 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意志与情绪也有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首先,情绪伴随意志,并给予意志活动以动 力影响。
其次,意志可以调节、控制情绪。
情绪对意志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 第十二章 意志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一)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首先要树立正确而高尚的行动目的;
其次要注意培养人的崇高的道德情感。
(二)组织实践活动,以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采取实践活动是意志行动的关键。这些实践活动,首先要有明确的社
会意义;目标要具体而恰当;最后要及时总结。
(三)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首先要善于自我评价;其次要善于自我要求;最后要善于自我督促、
意志努力在这一环节上经常会表现为,
第一,实现所作决定中必须承受巨大的体力和智力上的负担; 第二,必须克服原有知识经验及内心冲突对执行决定产生的干扰; 第三,在意志行动中一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与预定目的计划方法等发生 矛盾时必须努力作出果断决断; 第四,在意志行动中遇到来自外部预料不到的情况时能够咬牙坚持; 第五,个性品质或情绪与执行决定相冲突时,能控制和克制,从而顺利 执行所作的决定;
自我激励。
Page 10
Page 11
第六,在客服困难实现所作决定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意志行动中反馈的
新情况来修正原先的行动方案,放弃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以更好的达到 目标。
Page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意志品质——由个体行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性的总和。
一、意志品质的特征 1.自觉性即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 意义,并能够主动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以服从社会要求的意 志品质。 它的相反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2.果断性即个体根据客观环境变化的状态,迅速而合理的作出 决定,并实现所作决定的心理品质,是自觉性的前提。 它的相反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意志2
动机冲突的情况有多种,以下的三种 情形是最常遇到的:
1 、 双 趋 冲 突 ( approach - approach conflict) 两个动机促使个体在行为上追求两 个目标,两个目标无法同时兼得(鱼 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二者只能取其 一而又不愿割舍其二的心理状态,即 属双趋冲突。
117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
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 下列情况下出现: ①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较 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 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 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 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122
②作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 其它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 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 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 心理冲突。
2 、 双 避 冲 突 ( avoidance - avoidance conflict) 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具有 威胁性,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 二,即形成双避冲突。
3 、 趋 避 冲 突 ( approach - avoidance conflict) 一种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当个 体遇到单一目标而同时怀有两个动机 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方面又恶而 避之。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 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 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 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 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这只狐狸的行 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 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它说明,不 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 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十四章意志
第十四章意志一、选择题1、一个参加唱歌比赛的学生,既想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又怕唱不好遭到嘲笑,这体现出的冲突是(C)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2、心理学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属于失控表现中的(B)A寻求信息 B抗争 C对困境反应加强 D消沉3、下面那些情况不属于失控时抗争的情绪或反应(D)A愤怒、敌意,攻击行为 B竭力挽回失去的控制能力C对结果的认识发生改变 D寻求信息4、在我过古典名著《西游记》中讲述了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千辛万苦终于求得真经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最能体现意志品质的哪个方面(C)A目的性 B独立性 C坚定性 D果断性5、“与,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是一种怎样的冲突或矛盾的表现(B)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矛盾 D多重趋避矛盾6、提出控制点理论的是(A)A罗特 B罗伯特 C华生 D班杜拉7、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说的是哪一种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C)A缺乏目标 B犹豫不决 C拖延 D精力分散8、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A受暗示性 B刚愎执拗 C动摇性 D优柔寡断二、名词解释1.意志:是认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2.自由意志: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3.意志过程:指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
4.目标:个人确立并指导其行为的内部心理表征。
5.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
6.矛盾心理:是指对一个目标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
7.意志控制:是个人操纵时间的进程和结果,使之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8.失控:指个体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的状态。
9.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它与一个人的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
10.自信心:是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的和所能的有信心,对自己所下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不怀疑。
第12章 意 志
三、 意志与认知、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一) 意志与认知的关系
1. 意志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 离开人的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就不可能产生。自觉的目的性是意志的特征之一, 人的任何目的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认知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2. 意志对认知过程产生影响 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知过程,更不可能使认知过程深入和持久。因为在 认知活动中,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克服困难,就需要做出意志努力。
二、 意志行动
(三) 意志行动的前进性
人的意志行动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不会永远只停留在某 个水平上。人的意志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不断的追求中 丰富和提高,在不断摆脱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知之不多和知 之不全的状态中,摆脱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使意志行动提 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
第二节
意绪志 行论动 及
其心理过程
一、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一) 有目的的行动
意志行动的目的性特征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活动和行为始终是在有自 觉目的的意志支配和调节下进行的,所确定的目的水平高低也与意志行动效应 的大小直接有关。在崇高理想支持下所确立的目标,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并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顽强的、进取的精神,其行为结果就 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
普通心理学 (第六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二章
意志
Contents
目 录
01. 第一节 意志概述 02. 第二节 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 03. 第三节 意志的品质与培养
第一节
意绪志 概论述
一、 意志的含义
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 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心得
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心得(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心得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心得(精选5篇)当你学习了心理学之后,你会发现你的价值观都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还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了。
《普通心理学》:意志品质
《普通心理学》:意志品质人们在各种意志行动中,经常会带有稳定的特点,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心理学上就被归纳为几种不同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目的的重要条件。
☑一、自觉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并独立自主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
这反映了一个人在活动中坚定的立场和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
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也是意志行动进行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具有自觉性的人,在行动中既能坚持独立性,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又能不骄不躁,虚心听取有益的意见。
与自觉性相反的表现是易受暗示和独断。
易受暗示指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见解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人处事易受他人影响,表现出过多的屈从和盲从。
独断指容易从主观出发,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听不进中肯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
历的马谡失街亭,曹操走华容,楚霸王四面楚歌,都是由于独断专行造成的后果。
意志品质的自觉性应该是为了实现预定目的,既坚持正确的决策,不为他人所动,又能及时听取合理化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地方。
☑二、果断性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实现作出的决定。
要想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不仅要大胆,更要心细。
果断性是在全面地考虑行动的各个环节和环境的锗多因素的基础上,明辨是非,当机立断。
在有些时候,果断性还同一个人的信仰和人生观有密切的联系。
在危急关头,更需要深明大义,敢作敢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
具有果断性的人既顾全大局,处事严谨,又果敢坚决,雷厉风行。
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和武断。
前者面临选择常犹豫不决,摇摆不定,作出决定后又患得患失,踌躇不前。
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情形复杂,不易作出判断,另一方面则是意志品质上的欠缺,瞻前顾后,过于小心。
武断的表现是指处事冲动鲁莽,不等到时机成熟就草率从事。
处事武断的人或是性格暴躁,懒于思考,或是目光短浅,不计后果,贸然行动。
这两个方面都是意志品质果断性缺乏的表现。
普通心理学-第九篇--动机及意志PPT课件
2021
1
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 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
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 述。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 及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 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 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物质需要:是指对维持个体的生活的生存和发 展所需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是个体参与精神生活的需要。
2021
12
2021
13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 求知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2021
成 长 需 要
缺 失 需 要
14
三、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1.同一种行为可能同时为多种动机所推动,这 就是行动的多源性。如同一个班里,学生的学 习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2.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这表现了动机的多样性。
2021
43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 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2021
44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没 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 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2021
22
(四)诱因理论
➢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
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2021
23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意志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 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 意志行动的阻力。
• 消极情绪对意志行动的干扰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 志力水平,意志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使意志行 动自始至终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可能被消极情绪 压垮,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或一无所获。
•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 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 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
• ——法国巴斯德
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
• (一)意志的过程 • (二)意志的心理结构
(一)意志的过程
• 1、采取决定阶段 • 2、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 一般包括确定目的或目标、制定计划、产生和解决心 理冲突、做出决策等许多环节。
•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 厚的财力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 —要融入财团就需要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 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 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一天,当他看到著名的体操 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办法,因而有了 练健美的兴趣。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 世界上最结实的男人。三年后,凭着发达的肌肉和健壮的体格, 他开始成为健美先生。
•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小结
•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切联系的。 •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分;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