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诊脉非一道今世惟宗寸关尺_高长玉

合集下载

诊脉传心诀

诊脉传心诀

诊脉传心诀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则。

浮沉轻重指端详①,迟数息中分缓急②。

浮而无力即为虚③,浮而有力便为洪。

脉沉而无力是弱④,微沉有力是为实。

迟而有力滑脉居⑤,迟而无力缓与涩⑥。

数而有力为紧弦⑦,数而无力为芤脉⑧。

浮迟即是表间虚,沉迟即是里冷极。

浮数原来表热真,沉数原来里热炎。

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

按:脉学讲的越繁琐,初学的人越难掌握。

前人曾说:“切脉之事,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

本诀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再从四脉的有力无力分出虚、实、洪、弱等十种脉象。

这种以纲带目,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的诊脉方法,使初学的人容易掌握。

作者对诸脉脉象形容不够全面,间或有与历代脉学说法不尽符合处,但因作者已经申明“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故未修改。

读者可参阅其它脉学,结合实践,互相印证。

轻手按于皮肤之上即见者,谓之浮脉。

重手按至肌肉之间始见者,谓之沉脉。

一呼一吸叫做一息。

一息脉来三至谓之迟脉。

一息脉来六至谓之数脉。

(数:读朔,当快讲。

)虚脉,迟大而耎,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极耎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者.谓之弱脉。

崔嘉彦《脉决》谓滑脉:“迟而有力,滑而流利”又谓:“滑脉如珠,往来旋转”。

缓脉:一息四至,应指和缓.往来自匀。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

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数如切绳。

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

《脉经》谓:芤脉浮大而耎,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如捻葱状。

诸脉主病浮为风虚芤失血,滑为吐逆实为热,弦为拘急紧为疼,若是洪来多发热。

沉寒积痛微①冷结,缓主风虚涩少血,迟病冷顽伏积攻,濡弱气血少分别②。

长为壮热短为食,虚脉心中多恍惚,促③缘积聚热相攻,结④为阴寒有所积,动⑤为惊悸血崩淋,牢⑥为寒痛木乘牌,代⑦为正气已飘离,细⑧是精枯形瘦极。

-----------------------------------------微脉:极细而耎,若有若无,按之若欲绝,至数不明。

脉诀考证-明-李时珍

脉诀考证-明-李时珍

脉诀考证-明-李时珍脉诀考证脉诀非叔和书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

所谓关者多不明,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遂委弃而羞言之。

(跋郭长阳书)东阳柳贯曰:王叔和撰脉经十卷,为医家一经,今脉诀熟在人口,直谓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晋时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伪托,以便习肄尔。

朱子取其高骨为关之说,不知其正出脉经也。

庐陵谢缙翁曰:今称叔和脉诀,不知起于何时,宋熙宁初,校正脉经,尚未有此,除孔硕始言脉诀出而脉经隐,则脉诀乃熙宁以后人作耳。

惟陈无择三因方,言高阳生剽窃作歌诀,刘元宾从而和之,其说似深知脉经者,而又自着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则陈氏亦未尝详读脉经矣。

河东王世相曰:诊候之法不易精也。

轩岐微蕴,越人、叔和撰难经、脉经,犹未尽泄其奥,五代高阳生着脉诀,假叔和之名,语多牾,辞语鄙俚,又被俗学妄注,世医家传户诵,茫然无所下手,不过借此求食而已,于诊视何益哉。

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

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

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

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

七表八里九道之非金陵戴起宗曰:脉不可以表里定名也。

轩岐、越人、叔和皆不言表里,脉诀窃叔和之名,而立七表八里九道,为世大惑。

脉之变化从阴阳生,但可以阴阳对待而言,各从其类,岂可以一浮二沉为定序,而分七、八、九之名乎?大抵因浮而见者皆为表,因沉而见者皆为里,何拘于七、八、九哉?庐山刘立之以浮沉迟数为纲,以教学人,虽似快捷方式,然必博学反约,然后能入脉妙,若以此自足,亦画矣。

撄宁滑寿曰:脉之阴阳表里,以对待而为名象也。

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

谢氏曰:脉经论脉二十四种,初无表里九道之目,其言芤脉,云中央空两边实,云芤则为阴。

而脉诀以芤为七表属阳。

云中间有,两头无。

仲景脉法云,浮、大、数、动、滑为阳,沉、涩、弱、弦、微为阴,而脉诀以动为阴,以弦为阳。

诊脉赋-中医脉诀

诊脉赋-中医脉诀

一副生死诀
脉法千症万病变化,都来六宫。莫把克我来克破。莫把生去沉踪。但看主脉俱端正,任它百病不为凶。若是主脉俱败绝。总是神仙枉用功。六脉是六宫。克我两字;我字当月主脉也。克字当月主脉也。假如正月甲寅木主事。其脉弦长紧大为主。脉若微毛短涩轻浮指下。乃是秋天七八月肺金来克甲木也。无根底者其人死。余月可以类推。
参症者何也?参症者或在左手,或在右手。属阴属阳。或阳经受病.或阴经受病。按其经脉.施其补泻。焉其上中下焦受病。上焦受病.其脉必行阳。中焦受病.其脉必行隐实。下焦受病.其脉非虚则弱。犹兼七表八里。测度交会。细心寻究。然后下手.方可治之。
阳中阴.先寒后热。当先补后泻。补者先待热至。阴中阳.先热后寒。当先泻后补。勿待寒侵。 Fra bibliotek三焦界止
三焦者空有其名而无形。周身就为三焦。亦有界止。上焦自头至两乳止。中焦自乳下至脐下一寸止。下焦自脐下一寸至足止。上焦亦有上下之上。
治病要旨
大凡治病之方。看其男妇。老.幼.肥.瘦.壮.强.长.矮。孩童切脉。观色参症。治者知乎此然?后下手方可治也。男人脉两寸。当九分而浮。两尺当九分而沉。妇人脉两当九分而沉,两尺当九分而浮。此其常也。男人两寸沉,两尺浮,谓之男得女脉,为不足。若女人两寸浮,两尺沉,谓女得男脉,为大过。大过者病也。不足者亦病也。其病何从起,男人不足为房事过度。女人大过为月经过多。且有刚柔。而论男刚女柔。其脉亦然。老人之脉,需要缓弱,不可过旺劲直。若有劲直过旺,前后同荣,名为孤阳。可以诀其生死期近矣。然尤有说,若其脉来阴阳充实,迎送分明,又不缓弱。其人乃天禀之厚。儿之叟名曰寿。脉非与燥脉论也。
心小肠属君火。肝胆属风木。肾膀胱属寒水。肺大肠属燥金。脾胃属湿土。命门三焦属相火。未会看脉,先看病脉。脉相当,病易医。形病脉和人不死,形和病脉死相期。老人逢旺则死。少人逢衰则亡。男怕上,女怕出。一息四至要平和。更添一至大无多。二至为迟三至则。七至八至热生多。九至十至定无至。嘱咐东君无奈何。

诊脉三十二辨(清-管玉衡)

诊脉三十二辨(清-管玉衡)

诊脉三十二辨隽德堂序中医脉学论著颇多,《频湖脉学》过于肤浅,其他脉学过于繁杂混乱,因此,学习中医者常在诊脉处徘徊,久久不得要领。

然系统论述者莫过于清·管玉衡先生所辑《诊脉三十二辨》。

全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辨,为全书大纲。

脉者,血气之先也。

血气盛则脉盛,血气衰则脉衰。

第二部分为第二至第七辨,系统论及二十九脉理。

从基本的浮沉迟数滑涩六脉展开二十九脉,标其所属阴阳并所及病理。

第三部分为第八至第十三辨,言及十二经行及所主脉证,同时将五行生克刑罚备述尽矣。

第四部分为第十四至三十二辨,究极脉中变化,千般变化尽在此中。

初入歧黄者能熟读此脉学力著,当会终生受益,并尽可抛开其他脉学,以免造成思维混乱。

戊子年二月隽德堂主古道识于北京寓所自序脉虽四诊之一。

其精微玄妙。

非粗工庸术所能推测。

晋王叔和之言曰。

心中易了。

指下难明。

谓沉为伏。

方治永乖。

以缓作迟。

危殆立至。

况有数候。

俱见异病同脉者乎。

若是乎辨之不易也予何人斯。

敢为脉辨。

然理虽难辨。

自上古神圣以及历代名宿。

虽兼望闻问。

未有舍切而能施其巧者。

予又不得不为之辨。

辨之云者。

亦非敢于古人未发之旨。

妄增一说也。

古人之言简质平意淡。

多含蓄未易通晓。

予则辨之使显。

俾隐深之妙。

洞若观火。

及至后儒。

各殚所学。

博求众本。

人持一说。

莫所适从。

予则辨之。

使其据经分剖。

不致混乱。

一辨大略也。

自二辨至七辨。

宗伯仁之六脉。

而着其所统共得二十九脉。

每脉各注。

其阴阳。

肖其形象。

如芤动牢革之最难明者。

皆有确义可寻。

自八辨至十二辨。

则详叙十二经源流。

不特尽脉所经行之处。

与诊脉之法。

如辨肺经。

则肺之体。

肺之用。

肺之性情。

肺所受六淫七情之伤。

以及肺之积。

肺之败。

不独知肺之脉。

兼尽肺之义。

心脾肝肾。

莫不皆然。

而于胞络三焦。

向所愦愦者。

尤极开晰。

自十四辨至三十二辨。

则究极脉中变化之奥。

有全取诸书者。

则标其目。

虽粗工庸术。

阅是编当亦有会。

然不敢自谓无漏也。

聊以此请正天下。

有知予盖留心于此道者。

古医强大的:诊脉心法!

古医强大的:诊脉心法!

古医强大的:诊脉心法!皇极经云。

人之四肢。

各有脉也。

一脉三部。

一部三候。

以应天数也。

一脉三部。

寸关尺也一部三候。

浮中沉也。

所以应之九数也。

愚谓脉之理亦微矣。

人有四时之正脉。

有平生之常脉。

有内伤之变脉。

有外感之邪脉。

有重阴之脉。

有重阳之脉。

有阳虚而阴乘之脉。

有阴虚而阳乘之脉。

有阳极而阴生之脉。

有阴极而阳生之脉。

有独见之脉。

有兼见之脉。

有初病之脉。

有久病之脉。

有可治之脉。

有不治之脉。

其左右上下表里之间。

有余不足。

惟在乎分别阴阳。

能分别阴阳。

斯可以识脉之体。

刘复真曰。

昔王叔和以七表八里脉。

决人之生死。

然又文理浩繁。

今撮其枢要。

以浮沉迟数四脉为宗。

知风气冷热主病。

且浮而有力者为风。

浮而无力为虚。

沉而有力为积。

沉而无力为气。

迟而有力为痛。

迟而无力为冷。

数而有力为热。

数而无力为疮。

更分三部。

在何部得之。

若在寸部。

主上焦头面胸膈之疾。

关部。

主中焦肚腹脾胃之疾。

尺部。

主下焦小腹腰足之疾。

诊其五脏。

何脏得之。

六腑亦然。

学人又当以意会而加精别。

庶不致按寸握尺之诮云。

七表八里总归四脉浮脉属阳主表。

举指轻按而得之曰浮。

浮而有力曰洪。

浮而无力为芤。

浮而长大为实。

沉脉属阴主里。

举指重按而得之曰沉。

沉而有力曰滑。

沉而无力为弱。

沉而似有似无为微。

沉而至骨为伏。

迟脉属阴在脏。

举指半重按之在内。

再按乃见。

一息三至曰迟。

迟而有力为涩。

迟而无力为濡。

迟而似有似无为缓。

数脉属阳在腑。

举指轻按而极急。

一息六至曰数。

数而有力为弦。

数而无力为紧。

寸部主上焦头面之疾。

(凡诊脉按至骨而见者谓之有力。

按至骨而无者谓之无力。

余皆仿此。

)浮而有力主风。

无力主虚。

主头面眼目。

虚浮体重。

风寒齿痛。

口眼斜。

沉而有力主积。

无力主气。

主胸膈痞满。

咳嗽气急。

膈气翻胃。

胸满不食。

迟而有力主痛。

无力主冷。

主呕吐痞满。

不入水谷。

虚汗拘急。

疼痛不已。

数而有力主热。

无力主疮。

主吐食烦躁。

口苦咽干。

客热烦渴。

头痛口疮。

关部主中焦胸腹之疾。

浮而有力主风。

无力主虚。

主两臂拘挛。

不能举运。

古医书推荐:《诊家枢要》!(甚有心得)

古医书推荐:《诊家枢要》!(甚有心得)

古医书推荐:《诊家枢要》!(甚有心得)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滑寿朝代:元年份:公元1359年序天下之事.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言简而尽.事核而当.斯为至矣.百家者流.莫大于医.医莫先于脉.浮沉之不同.迟数之反类.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抑亦以对待而为名象焉.有名象而有统会矣.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或者曰.脉之道大矣.古人之言亦伙矣.犹惧弗及.而欲以此统会该之.不既太简乎.呜呼.至微者脉之理.而名象着焉.统会寓焉.观其会通.以知其典礼.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则溯流穷源.因此识彼.诸家之全.亦无遗珠之憾矣.脉象大旨脉者气血之先也.气血盛则脉盛.气血衰则脉衰.气血热则脉数.气血寒则脉迟.气血微则脉弱.气血平则脉治.又长人脉长.短人脉短.性急人脉急.性缓人脉缓.左大顺男.右大顺女.男子尺脉常弱.女子尺脉常盛.此皆其常也.反之者逆.左右手配脏腑部位左手寸口.心小肠脉所出.左关.肝胆脉所出.左尺.肾膀胱脉所出.(命门与肾脉通)右手寸口.肺大肠脉所出.右关.脾胃脉所出.右尺命门(心包络手心主)三焦脉所出.五脏平脉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弦而长.脾脉缓而大.肾脉沉而软滑(素问.心平脉.累累如连珠.如循琅.此长滑之象也.心为肝子.脉不离弦.故仲景谓心脉洪大而长.肺脉涩短.是动力不盛.而形体铺宽也.)心合血脉.心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软者为散.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涩只是来势不勇.短只是宽软不挺.)肝合筋.肝脉循筋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脉道如筝弦相似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脾合肌肉.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如微风轻柳梢之状为缓.次稍加力.脉道敦实者为大.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持脉指法.按至骨上而得者为沉.次重而按之.脉道无力为濡.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濡是脉体之柔润.非脉应指无力也.)凡此五脏平脉.要须察之久久成熟.一遇病脉.自然可晓.经曰.先识经脉.而后识病脉.此之谓也.(五脏平脉病脉死脉.素问玉机真藏平人气象两篇.言之至详且密.此文所叙.乃从难经录出.其义未全.)四时平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长夏四季脉迟缓.呼吸沉浮定五脏脉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其脉在中.心肺俱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涩者肺.肾肝俱沉.牢而长者肝.濡而来实者肾.脾为中州.其脉在中.因指下轻重以定五脏.即前所谓三菽六菽之重也.三部所主(九候附)寸为阳.为上部.主头项以下.至心胸之分也.关为阴阳之中.为中部.主脐腹胁之分也.尺为阴.为下部.主腰足胫股之分也.凡此三部之中.每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为九候也.浮主皮肤.候表及府.中主肌肉.以候胃气.沉主筋骨.候里及藏也.诊脉之道凡诊脉之道.先须调平自己气息.男左女右.先以中指定得关位.却齐下前后二指.初轻按以消息之.次中按消息之.再重按消息之.然后自寸关至尺.逐部寻究.一呼一吸之间.要以脉行四至为率.闰以太息.脉五至.为平脉也.其有太过不及.则为病脉.看在何部.各以其部断之.凡诊脉.须要先识时脉胃脉与腑脏平脉.然后及于病脉时脉谓春三月.六部中俱带弦.夏三月.俱带洪.秋三月.俱带浮.冬三月.俱带沉.胃脉.谓中按得之.脉和缓.腑脏平脉.已见前章.凡人腑脏脉既平.胃脉和.又应时脉.乃无病者也.反此为病.诊脉之际.人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三部之内.大小浮沉迟数同等.尺寸阴阳高下相符.男女左右.强弱相应.四时之脉不相戾.命曰平人.其或一部之内.独大独小.偏迟偏疾.左右强弱之相反.四时男女之相背.皆病脉也.凡病脉之见在上曰上病.在下曰下病.左曰左病.右曰右病.左脉不和.为病在表.为阳.在四肢.右脉不和.为病在里.为阴.主腹藏.以次推之.凡取脉之道.理各不同.脉之形状.又各非一.凡脉之来.必不单至.必曰浮而弦.浮而数.沉而紧.沉而细之类.将何以别之.大抵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浮沉之脉.轻手重手得之也.迟数之脉.以己之呼吸而取.滑涩之脉.则察夫往来之形也.浮为阳.轻手而得之也.而芤洪散大长濡弦.皆轻手而得之之类也.沉为阴.重手而得之也.而伏石短细牢实.皆重手而得之之类也.迟者一息脉三至.而缓微弱皆迟之类也.数者一息脉六至.而疾促皆数.之类也.或曰滑类乎数.涩类乎迟.何也.然脉虽是而理则殊也.彼迟数之脉.以呼吸察其至数之疏数.此滑涩之脉.则以往来察其形状也.数为热.迟为寒.滑为血多气少.涩为气多血少.所谓脉之提纲.不出乎六字者.盖以其足以统夫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脏腑血气也.浮为阳为表.诊为风为虚.沉为阴为里.诊为湿为实.迟为在藏.为寒为冷.数为在府.为热为燥.滑为血有余.涩为气独滞也.人一身之变.不越乎此.能于是六脉之中以求之.则疚病之在人者.莫能逃焉(内经以滑为血少气多.涩为气少血多者.盖气盛而血不能壅之则滑血壅而气不能行之则涩也)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不明此六字则阴阳虚实不别也.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也.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来者.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而还于骨肉之分.气之降也.应曰至.息曰止也.明脉须辨表里虚实四字.表阳也.府也.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胃府及藏者.皆属于表也.里阴也.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留于腑脏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虚者.元气之自虚.精神耗散.气力衰竭也.实者.邪气之实.由正气之本虚.邪得乘之.非元气之自实也.故虚者补其正气.实者泻其邪气.经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此大法也.凡脉之至.在肌肉之上.出于皮肤之间者.阳也.府也.行于肌肉之下者.阴也.藏也.若短小而见于皮肤之间者.阴乘阳也.洪大而见于肌肉之下者.阳乘阴也.寸尺皆然.东垣云.不病之脉.不求其神.而神无不在也.有病之脉.则当求其神之有无.谓如六数七极.热也.脉中(此中字浮中沉之中)有力.(言有胃气)即有神矣.为泄其热.三迟二败.寒也.脉中有力.(说并如上)即有神矣.为去其寒.若数极迟败中.不复有力.为无神也.将何所恃邪.苟不知此.而遽泄之去之.人将何所根据而主耶.故经曰.脉者气血之先.气血者人之神也.善夫.脉阴阳类成浮不沉也.按之不足.轻举有余.满指浮上.曰浮.为风虚动之候.为胀.为风.为.为满不食.为表热.为喘.浮大伤风鼻塞.浮滑疾为宿食.浮滑为饮.左寸浮.主伤风发热.头疼目眩.及风痰.浮而虚迟.心气不足.心神不安.浮散.心气耗.虚烦.浮而洪数.心经热.关浮.腹胀.浮而数.风热入肝经.浮而促.怒气伤肝.心胸逆满.尺浮.膀胱风热.小便赤涩.浮而芤.男子小便血.妇人崩带.浮而迟.冷疝脐下痛.右寸浮.肺感风寒.咳喘清涕.自汗体倦.浮而洪.肺热而咳.浮而迟.肺寒喘嗽.关浮.脾虚.中满不食.浮大而涩.为宿食.浮而迟.脾胃虚.尺浮.风邪客下焦.大便秘.浮而虚.元气不足.浮而数.下焦风热.大便秘.(诸脉指下真形.与其主病.俱少所发明.读者当以意测之.推见其本.乃为有得)沉.不浮也.轻手不见.重手乃得.为阴逆阳郁之候.为实.为寒.为气.为水.为停饮.为瘕.为胁胀.为厥逆.为洞泄.沉细为少气.沉迟为痼冷.沉滑为宿食.沉伏为霍乱.沉而数内热.沉而迟内寒.沉而弦心腹冷痛.左寸沉.心内寒邪为痛.胸中寒饮胁疼.关沉.伏寒在经.两胁刺痛.沉弦.癖内痛.尺沉.肾藏感寒.腰臂冷痛.小便浊而频.男为精冷.女为血结.沉而细.胫阴痒.溺有余沥.右寸沉.肺冷.寒痰停蓄虚喘少气.沉而紧滑.咳嗽.沉细而滑.骨蒸寒热皮毛焦干.关沉.胃中寒积.中满吞酸.沉紧悬饮.尺沉.病水.腰脚疼.沉细下利.又为小便滑.脐下冷痛.迟.不及也.以至数言之.呼吸之间.脉仅三至.减于平.脉一至也.为阴胜阳亏之候.为寒.为不足.浮而迟表有寒.沉而迟里有寒.居寸为气不足.居尺为血不足.气寒则缩.血寒则凝也.左寸迟.心上寒.精神多惨.关迟.筋寒急手足冷.胁下痛.尺迟.肾虚便浊.女人不月.右寸迟.肺感寒.冷痰气短.关迟.中焦寒.及脾胃伤冷物不食.沉迟为积.尺迟.为藏寒泄泻.小腹冷痛.腰脚重.数.太过也.一息六至.过平脉两至也.为烦满.上为头疼上热.中为脾热口臭.胃烦呕逆.左为肝热目赤.右下为小便黄赤大便秘涩.浮数表有热.沉数里有热也.虚.不实也.散大而软.举按豁然.不能自固.气血俱虚之.诊也.为暑.为虚烦多汗.为恍惚多惊.为小儿惊风.实.不虚也.按举不绝.迢迢而长.动而有力.不疾不迟.为三焦气满之候.为呕.为痛.为气寒.为气聚.为食积.为利.为伏阳在内.左寸实.心中积热.口舌疮.咽疼痛.实大.头面热风烦燥.体痛面赤.关实.腹胁痛满.实而浮大.肝盛.目暗赤痛.尺实.小腹痛.小便涩.实而滑.淋沥茎痛溺赤.实大.膀胱热.溺难.实而紧腰痛.右寸实.胸中热.痰嗽烦满.实而浮.肺热.咽燥痛.喘咳气壅.关实.伏阳蒸内.脾虚食少.胃气滞.实而浮.脾热.消中善饥.口干劳倦.尺实.脐下痛.便难.或时下痢.洪.大而实也.举按有余.来至大而去且长.腾上满指.为荣络大热.血气燔灼之候.为表里皆热.为烦.为咽干.为大小便不通.左寸洪.心经积热.眼赤口疮头痛内烦.关洪.肝热及身痛.四肢浮热.尺洪.膀胱热小便赤涩.右寸洪.肺热毛焦.唾粘咽干.洪而紧.喘急关洪.胃热.反胃呕吐口干.洪而紧.为胀.尺洪.腹满.大便难或下血.微.不显也.依稀轻细.若有若无.为气血俱虚之候.为虚弱.为泄.为虚汗.为崩漏败血不止.为少气.浮而微者阳不足.必身恶寒.沉而微者阴不足.主藏寒下利.左寸微.心虚.忧惕.荣血不足.头痛胸痞.虚劳盗汗.关微.胸满气乏.四肢恶寒拘急.尺微.败血不止.男为伤精尿血.女为血崩带下.右寸微.上焦寒痞.冷痰不化.中寒少气.关微.胃寒气胀.食不化.脾虚噫气.心腹冷痛.尺微.藏寒泄泻脐.下冷痛.弦.按之不移.举之应手端直如弓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滞为痛.为疟.为拘急.为寒热.为血虚.为盗汗.为寒凝气结.为冷痹.为疝.为饮.为劳倦.弦数为劳疟.双弦胁急痛.弦长为积.左寸弦.头疼心惕.劳伤盗汗乏力.关弦.胁肋痛癖.弦紧为疝瘕.为瘀血.弦小寒癖.尺弦.少腹痛.弦滑脚痛.右寸弦.肺受寒.咳嗽胸中有寒痰.关弦.脾胃伤冷宿食不化.心腹冷痛.又为饮.尺弦.脐下急痛不安.下焦停水.缓.不紧也.往来纡缓.呼吸徐徐.以气血向衰.故脉体为之徐缓尔.为风.为虚.为痹.为弱.为疼.在上为项强.在下为脚弱.浮缓沉缓.血气俱弱.左寸缓.心气不足.怔忡多忘.亦主项背急痛.关缓.风虚眩晕.腹胁气结.尺缓.肾虚冷.小便数.女人月事多.右寸缓.肺气浮.言语短气.关缓.胃气虚弱.浮缓.脾气虚弱.不沉不浮.从容和缓.乃脾家本脉也.尺缓下寒脚弱.风气秘滞.浮缓.肠风泄泻.沉缓.小腹感冷.滑.不涩也.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不进不退.为血实气壅之候.盖气不胜于血也.为呕吐.为痰逆.为宿食.为经闭(滑而不断绝.经不闭.有断绝者.经闭)上为吐逆.下为气结.滑数为结热.左寸滑.心热.滑而实大.心惊舌强.关滑肝热.头目为患尺滑.小便淋涩.尿赤.茎中痛.右寸滑.痰饮呕逆.滑而实.肺热.毛发焦.隔壅咽干.痰晕目昏.涕唾粘.关滑.脾热.口臭.及宿食不化.吐逆.滑实.胃热.尺滑.因相火炎而引饮多.脐冷腹鸣或时下利.妇人主血实气壅.月事不通.若和滑.为孕.涩.不滑也.虚细而迟.往来难.三五不调.如雨沾沙.如轻刀刮竹然.为气多血少之候.为少血.为无汗.为血痹痛.为伤精.女人有孕为胎痛.无孕为败血病.左寸涩.心神虚耗不安.及冷气心痛.关涩.肝虚血散.肋胀胁满.身痛.尺涩男子伤精及疝.女人月事虚败.若有孕.主胎漏不安.右寸涩.脾弱不食.胃冷而呕.尺涩.大便涩.津液不足.小腹寒.足胫逆冷.(经云.滑者伤热.涩者中雾露.)长.不短也.指下有余.而过于本位.气血皆有余也.为阳毒内蕴三焦烦郁为壮热.短.不长也.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气不足以前导其血也.为阴中伏阳.为三焦气壅.为宿食不消.大.不小也.浮取之若浮而洪.沉取之大而无力.为血虚.气不能相入也.经曰大为病进.小.不大也.浮沉取之.悉皆损小.在阳为阳不足.在阴为阴不足前大后小.则头疼目眩.前小后大.则胸满气短.紧.有力而不缓也.其来劲急.按之长.举之若牵绳转索之状.为邪风激搏.伏于荣卫之间.为痛.为寒.浮紧为伤寒身痛.沉紧为腹中有寒.为风痫.左寸紧头热目痛.舌强.紧而沉.心中气逆冷痛.关紧.心腹满痛.胁痛肋急.紧而盛.伤寒浑身痛.紧而实.癖.尺紧.腰脚脐下痛.小便难.右寸紧.鼻塞膈壅.紧而沉滑.肺实咳嗽.关紧.脾寒腹痛吐逆.紧盛.腹胀伤食尺紧.下焦筑痛.弱.不盛也.极沉细而软.怏怏不前.按之欲绝未绝.举之即无.由精气不足.故脉萎弱而不振也.为元气虚耗.为萎弱不前.为痼冷.为关热.为泄精.为虚汗.老得之顺.壮得之逆.左寸弱.阳虚.心悸自汗.关弱.筋痿无力.妇人主产后客风面肿.尺弱.小便数.肾虚耳聋.骨内痛.右寸弱.身冷多寒.胸中短气.关弱.脾胃虚.食不化.尺弱.下焦冷痛.大便滑.动.其状如大豆.厥厥摇动.寻之有.举之无.不往不来不离其处.多于关部见之.(当云只各见本关之上.)动为痛.为惊.为虚劳体痛.为崩脱.为泄利.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伏.不见也.轻手取之.绝不可见.重取之.附着于骨.为阴阳潜伏.关鬲闭塞之候.为积聚.为瘕疝.为食不消.为霍乱.为水气.为荣卫气闭而厥逆.关前得之为阳伏.关后得之为阴伏.左寸伏.心气不足.神不守常.沉忧抑郁.关伏.血冷.腰脚痛.及胁下有寒气.尺伏.肾寒精虚.疝瘕寒痛.右寸伏.胸中气滞.寒痰冷积.关伏.中脘积块作痛.及脾胃停滞.尺伏.脐下冷痛.下焦虚寒.腹中痼冷.促.阳脉之极也.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曰促.阳独盛而阴不能相和也.或怒气逆上.亦令脉促.为气粗.为狂闷.为瘀血发狂.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热脉数而五者或一.有留滞乎.其间则因之而为促.非恶脉也.虽然.加即死.退则生.亦可畏哉.结.阴脉之极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曰结.阴独盛而阳不能相入也.为结.为七情所郁.浮结为寒邪滞经.沉结为积气在内.又为气.为血.为饮.为食.为痰.盖先以气寒脉缓而五者或一留滞于其间.则因而为结.故张长沙谓结促皆病脉.芤.浮大而软.寻之中空旁实.旁有中无.诊在浮举重按之间.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能统气.故虚而大.若芤之状也.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为衄.关芤.主胁间血气痛.或腹中瘀血.亦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女人月事为病.右寸芤.胸中积血.为衄.为呕.关芤.肠痈.瘀血.及呕血不食.尺芤.大便血.又云前大后细脱血也.非芤而何.革(与牢脉互换)沉伏实大如鼓皮曰革.气血虚寒.革易常度也.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又为中风寒湿之诊也.濡.无力也.虚软无力.应手散细.如绵絮之浮水中.轻手乍来.重手即去.为血气俱不足之候.为少血.为无血.为疲损.为自汗.为下冷.为痹.左寸濡.心虚.易惊.盗汗.短气.关濡.荣卫不和.精神离散.体虚少力.尺濡.男为伤精.女为脱血.小便数.自汗.多.右寸濡.关热憎寒.气乏体虚.关濡.脾软不化饮食.尺濡.下元冷惫.肠虚泄泻.牢.坚牢也.沉而有力.动而不移.为里实表虚.胸中气促.为劳伤.大抵其脉近乎无胃气者.故诸家皆以为危殆之脉云.亦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疾.盛也.快于数而疾.呼吸之间脉七至.热极之脉也.在阳犹可.在阴为逆.(按疾言其至止之躁也.不必七至.病主津虚气悍.非热也.)细.微眇也.指下寻之.往来如线.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元气不足.乏力无精.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忧劳过度.为伤寒.为积.为痛在内及在下.代.更代也.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由是复止.寻之良久.乃复强起为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若不因病.而人羸瘦.其脉代止.是一藏无气.他藏代之.真危亡之兆也.若因病而气血骤损.以致元气不续.或风家痛家.脉见止代.只为病脉.故伤寒家亦有心悸而脉代者.心痛亦有结涩止代不匀者.盖凡痛之脉.不可准也.又妊娠亦有脉代者.此必二月余之胎也.散.不聚也.有阳无阴.按之满指.散而不聚.来去不明.谩无根柢.为气血耗散.腑脏气绝.在病脉.主阴阳不敛.又主心气不足.大抵非佳脉也.妇人脉法妇人女子.尺脉常盛.而右手大.皆其常也.若肾脉微涩或左手关后尺内脉浮.或肝脉沉而急.或尺脉滑而断绝不匀.皆经闭不调之候也.妇人脉.三部浮沉正等.无他病而不月者.妊也.又尺数而旺者亦然.又左手尺脉洪大为男.右手沉实为女.又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尺内阴脉搏手.而其中别有阳脉也.阴阳相平故能有子也.)凡女人天癸未行之时属少阴.既行属厥阴.已绝属太阴.胎产之病从厥阴.凡妇人室女病寒.及诸寒热气滞.须问经事若何.凡产后.须问恶露有无多少.小儿脉小儿三岁以下.看虎口三关纹色.紫热.红伤寒.青惊风.白疳病.惟黄色隐隐.或淡红隐隐.为常候也.至见黑色.则危矣.其他纹色.在风关为轻.气关渐重.命关尤重也.及三岁以上.乃以一指按三关(寸关尺为三关)常以六七至为率.添则为热.减则为寒.若脉浮数.为乳痫风热.或五脏壅.虚濡为惊风.紧实为风痫.紧弦为腹痛.弦急为气不和.牢实为便秘.沉细为冷.大小不匀.祟脉.或小或缓.或沉或细.皆为宿食不消.脉乱身热汗出不食.食即吐.为变蒸也.浮为风.伏结为物聚.单细为疳劳.小儿但见憎寒壮热.即须问曾发斑疹否.此大法也.诊家宗法(按此篇所列六条.即予位数情势之义也.)浮沉(以举按轻重言.浮甚为散.沉甚为伏.)迟数(以息至多少言数.甚为疾.数止为促.)虚实洪微(以亏盈言.虚以统芤濡.实以该牢革.微以括弱.)弦紧滑涩(以体性言.弦甚为紧.缓止为结.结甚为代.滑以统动.)长短(以部位之过不及言.)大小(以形状言.)诸脉亦统之有宗欤.盖以相为对待者.以见曰阴曰阳.为表为里.不必断断然七表八里九道如昔人云云也.观素问仲景书中论脉处.尤可见取象之义.今之为脉者.能以是观之.思过半矣.于乎.脉之道大矣.而欲以是该之.不几于举一而废百欤.殊不知至微者理也.至着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得其理.则象可得而推矣.是脉也.求之于阴阳对待统系之间.则启源而达流.因此而识彼.无遗策矣.附录诸脉条辨(出程观泉医述.系衰辑景岳士材之书而成.以其简切.故僭注而附录之.其论各脉情势.盖校之滑氏枢要.尤见真谛云.)浮脉.只轻手便得.非必中沉俱无.若崔氏云.有表无里.有上无下.则脱然无根.混于散脉矣.非浮脉之真面目也(脉有素浮素沉之体.故浮无定候.以指面初到脉上为候也.)洪脉.只是根脚阔大.却非坚硬.若大而坚硬.则为实脉.而非洪脉矣.经曰.大则病进.谓其气方张也.又曰.形瘦脉大.多气者死.谓形与脉不合也.(洪兼情势.横宽而起伏又大也.)虚之异于散者.虚脉按之虽.犹可见也.散脉按之绝无.不可见也.虚之异于芤者.虚则愈按而愈.芤则重按而仍见也.(虚脉中空.散脉边散.芤血虚且寒.故浮面多一层硬皮也.)散有二义.一自有渐无之象.一散乱不整之象.比如杨花散漫.或至数不齐.或多寡不一.为危殆之候.若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皆平脉也.软散则病脉矣.肾脉软散.肾败之征.脾脉代散.土绝之候.若二脉交见.尤为必死之符.(乍大乍小.乍疏乍数.至之散也.乱如麻子.形之散也.皆主死.寻常病脉.只是形体宽泛.而两边不敛.浑浑不清耳.)营行脉中.脉以血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诀云.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胃痈.是以芤为蓄血积聚之实脉.非失血虚家之空脉矣.且云两头有.以头字换脉经之边字.便相去千里矣.(芤脉浮大而弦.按之中空.故两头有.指下无.非如阴绝阳绝之不因.按而自不至也.诀语未误.寸芤积血.关芤肠痈.古人已有验之者.)濡脉之浮.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伪诀云.按之似有举还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但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绝.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从大而至无者.全凶之象.从小而至无者.凶吉相半也.在久病老年之人见之.尚未至于必绝.若平人少壮暴病见之.名为无根.去死不远矣(濡即所谓芤而有胃气者若浮薄至极.则为散不为濡矣.)微之为言无也.其象极细极软.仲景曰.萦萦如蛛丝.状其细而难见也.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轻取如无.故曰阳气衰.重按欲绝.故曰阴气竭.久病得之多不可救.谓正气将次灭绝也.卒病得之犹或可生.谓邪气不至深重也.(曾诊工人感冒.力作不休.数日困极.身燥气喘.脉在皮毛.然.一息不知十几至.用大温润.兼通营卫.天明得汗而解.若正发汗死矣.)向以革脉即牢脉.非也.盖革浮而牢沉.革虚而牢实.形与证皆异也.叔和云.三部脉革.久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甲乙经曰.浑浑革至如。

董志仁《太素脉考》

董志仁《太素脉考》

董志仁《太素脉考》《太素脉考》[民国] 董志仁录自1936年版《珍本医书集成·诊断脉学·太素脉诀》太素脉,古脉学之一也。

会悟太素脉理,不特可以诊病之癥结所在、死生时日,抑且能察人之穷通祸福、富贵寿夭而无或爽。

《印雪轩随笔》云:医家《太素脉诀》之传,不知始自何人。

其法以心脉为君,肝脉为臣,君臣相应为贵脉。

又以左右分三部,每部分为十年。

十年之中,分作七十二至,以定人命之寿夭,福秩之崇卑。

并有诊父母而悉其子之休咎者,诊子而知父母之生死者。

如智缘为王荆公诊脉,而知元泽登第之类。

其言亦皆成理。

吾乡徐静园尚书,幼时患瘵既殆,蘋村宗伯忧之。

适石门某来县,延至诊治。

某一诊即日:是儿功名富贵过君远甚,擦何患焉!如某者,殆精《太素脉》者软?!此《印雪轩随笔》仅记《太素脉》之大要与奇验,而乏《太素脉》之传人,与《太素脉》之真诀。

益令人以《太素脉》之神奇,而企予望之。

《读书求敏记》云:《太素脉法》一卷,序名山翁。

不知何地人,相传隐崆峒山。

常带一簏丸药,出山救人,更于指下决兆吉凶寿限,时人莫不神之,后不知所终。

唐末有樵者,于其石室石函中得此书以传于后。

据此《太素脉诀》之传山翁也,山翁不知何许人,樵者以何因缘,竟于石室石函中得其传书,得之而不自秘,以传于后世,功莫大焉。

然而此说尚非可必也。

《南漘楛语》录云:太素脉始自医和,至宋时有智缘僧者得其法,与王珪、王安石同时。

察脉能知富贵寿夭,其术遂大行于世。

后人谓传自崆峒樵者非也。

此言《太素脉》传自崆峒樵者为讹,而谓太素脉始自医和。

医和虽为晋之良医,是否创立太素脉,无从旁征。

惟隋人杨上善似为太素脉之始祖。

《大清相法》云:杨上善立太素脉法,徽休徽咎,比于神灵。

其断者以脉形圆净,至数分明谓之清;脉形散涩,至数模糊为之浊。

质清脉清,富贵而多寿;质浊脉浊,贫贱而多忧。

质清脉浊,外富贵而内贫贱,失意处多而得意处少也;质浊脉清,外贫贱而内富贵,得意处多而失意处少也。

富贵而寿,脉清而长;贫贱而夭,脉浊而促。

两大高手谈脉法: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两大高手谈脉法: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

两大高手谈脉法:谈仲景脉法的学习与应用!一、王幸福谈仲景脉法也许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中医对生化检查、核磁、CT、B超等检查技术非常熟悉,传统的四珍八纲虽然强调应用,但真正能做到张仲景所强调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中医越来越少了,特别对于脉诊,其应用大多也是关注一分钟跳几次,甚至连浮沉迟数都分不清。

这也难怪,对于脉诊这样事关中医前途的如此重要的内容,在目前长达五年的中医教学中,据说脉诊教学的课时不到20个学时,甚至在统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中,把有关仲景脉法最为关键的两个章节“辨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都删除了。

古人对于脉诊的难学不易早有名言:“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一辈子都不容易掌握,这短短的20学时又怎么能学得好?况授课者大多自己不懂,往往照本宣科,一带而过,郭博信先生批评该现象是“以已之昏昏,使人之昏昏”!以致有人在《健康报》上发表文章妄言“中医不能停留在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上”,甚至某些自诩为铁杆中医的也认为脉诊虽然列为四诊之末,或为可舍之诊,貌似有理,实则误人不浅,毁了中医事业的根基。

2008年11期中医杂志发表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一篇题为“基于小型猪特点建立脉诊教学模型”的文章,用猪的后肢股动脉切脉、前肢腋动脉采集脉图的方法作为脉诊的教学模型,这种脉学教学方法竟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实际上,脉诊不光是经典中医的特色,更体现了现代中医的辨证论治水平,一个好中医,必然精于脉诊,换言之,只有精于脉诊,才能做一个好中医,既然号称中医,就得坚持中医特色。

张仲景虽然也认为“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望而知之谓之神”,既没有通天之灵,但通过努力做一个好中工、下工总是可以的,提高临证水平,学好四诊八纲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强调重温经典、学习经方,更应该溯本求源,把应用经方的基础打牢。

而应用经方掌握脉诊更是重中之重。

《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均以“辨**病脉证并治”和“**脉证并治”冠以篇名,说明平脉辨证乃其辨证论治之精髓。

中医脉诊解读

中医脉诊解读

中医脉诊解读1.脉为血腑,百体贯通,寸口动脉,大会朝宗。

【注】经曰:脉者,血之腑也。

周身血脉运行,莫不由此贯通,故曰百体贯通也。

(难经)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生死。

寸口者,左右寸,关,尺,手太阴肺经动脉也;为脉之大要会也。

故曰:寸口动脉,大会朝宗也。

2.诊人之脉,高骨上取,因何名关,界乎寸尺。

【注】凡诊人之脉,令仰其手,视掌后有高骨隆起,即是关部脉也。

医者复手取之,先将中指取定关部,方下前后二指于寸,尺之上。

病人长,则下指宜疏;病人短,则下指宜密。

因其界乎寸,尺二部之间,故命名曰关。

3.至鱼一寸,至泽一尺,因此命名,阳寸阴尺。

【注】从高骨上至鱼际,长一寸,因此命名曰寸。

从高骨下至尺泽,长一尺,因此命名曰尺。

寸部候上,故为阳也。

尺部候下,故为阴也。

4.右寸肺胸,左寸心膻。

右关脾胃,左肝膈胆。

三部三焦,两尺两肾。

左小膀胱,右大肠认。

【注】右寸浮候胸中,沉似候肺。

左寸浮候膻中,沉以候心。

右关浮以候胃,沉以候脾。

左关浮候膈胆,沉以候肝。

两尺沉俱候肾,尺浮候小肠,膀胱,右尺浮候大肠。

膻,膻中即包络也。

五脏皆一,惟肾有二,故曰两尺候两肾也。

然(内经)言腑不及胆者,以寄于肝也。

不及大,小肠,膀胱者,以统于腹中也。

不及三焦者,以寸候胸中,主上焦也;关候膈中,主中焦也?尺候腹中,主下焦也。

此遵(内经)分配三部诊脉法也。

至伪诀以大,小肠配于寸上,以三焦配于左尺,以命门配于右尺,其手厥阴包络,竟置而不言,悉属不经。

滑寿以左尺候小肠,膀胱前阴之病,右尺候大肠,后阴之病,可称千古只眼也。

浮外候腑,沉内候脏之说。

5.命门属肾,生气之源,人无两尺,必死不痊。

【注】两肾之中,名曰命门。

命门居两肾之中,故两尺属之。

命门之少火,即肾间动气,是为生气之源也。

人若无两尺脉,则生气绝矣,病者必死不能痊也。

6.关脉一分,右食左风,右为气口,左为人迎。

【注】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九分。

一寸九分,寸,关,尺脉三分分之。

日关脉一分,乃关上之一分也。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戏说老中医号脉转载自徐叶门人各位医生:你们可曾遇到过病人来了门诊,二话不说,把手一伸让您给号号脉的经历?号脉也可算是中医传统文化了!文学作品里、电影电视里神奇着呢!可以说是查百病而知生死,一摸知之。

电视剧《西游记》里悟空悬丝诊脉更是把中医脉诊表达到了极至!这里也恰恰透露出了脉诊的玄机。

按下不表且说:《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然而,《脉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切而知之”并非易事,为何只排在望、闻、问之后“谓之巧”呢?切脉民间又叫号脉,脉(mai)又读脉(mo)脉脉含情的脉,君不见老中医切脉时的眼神正是“斜着眼偷看人”这就是脉(mo)的本义。

所以中医切脉古又称脉(mo)脉。

医生是在给病人脉脉传情吗?哈哈哈。

非也!医生是在收集信息。

君不知医生的耳朵、鼻子都没闲着,他们的耳朵本来就是支棱着的,你也看不到他们鼻翼煽动,甚至你听不到他们紧嗅两下“习习”的声音。

医生可不要骂我呀。

由于“号脉”知百病的中医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百姓心中,不会号脉的医生还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医吗?特别对于中医来说。

所以中医通过察言观色、声息气味发现的病情都要通过看似切脉的过程发现并告知病人——我号出您的病来了。

闻,是听和嗅的过程不易被病人发现;望,通过脉(mo)的过程也可以掩盖。

所以“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这里还包含望、闻的技术含量,按下不表。

但说医生千万不要上来就问病人:哪里不好呀?哪里不舒服呀?特别是中医,尤其是刚毕业或没名分的中医。

那么“问而知之谓之工”怎讲?不问了?可有这样的医生,他们特别尊重了中医传统文化,但也有违了中医四诊的精神。

我的主张是一定要问!脉脉含情地望、静静地听、细细地嗅,手还要放到病人的寸、关、尺上。

有的放矢的问,问能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

通过脉脉含情地望、静静地听、细细地嗅,相信您已经可以作到“有的放矢的问,问能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如果您不能确定,那您还不要放开您的三个指头。

脉理求真

脉理求真

脉理求真卷一新着脉法心要绣按∶脉为血脉,一身筋骨,皆于是宗;一身疾痛,皆于是征。

考诸先哲遗论,固多精义独标,旨归若揭,以为后世章程。

然有牵引时令,巧借生死刻应,敷衍满幅;与夫就脉就症,分断考求,毫无变换,似非临症要语。

是篇缀精聚华,僭为鄙句,既以去乎肤廓,复更化裁尽变,推行尽通,洵医中之活泼,脉法之吃紧至要处也。

用是另为篇帙,聊赘数言,以弁其首。

又按∶篇中所论脉要,前半止就脉象部位,闲闲叙入,各就要处指明。

至后始将诊脉大要,层层剥进,不令诊法稍有遗义,如中庸所论极致之功,反求其本,以至声色俱泯而后已。

读者慎毋取其脉象部位,而臵后幅变活要义于不审也。

晦朱子曰∶古人察脉非一道,今世惟守寸关尺之法,所谓关者多不明。

独俗传脉诀,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乃能直指高骨为关。

然世之高医,以其书赝,遂委去而羞言之。

云间钱溥曰∶晋太医令王叔和着脉经,其言可守而不可变。

及托叔和脉诀行,而医经之理遂微。

盖叔和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

然医道之日浅,未必不由此而误之也。

张璐诊宗三昧云∶王氏脉经,全氏太素,多拾经语,溷厕杂毒于中。

偶一展卷,不无金屑入眼之憾。

至于紫虚四诊、丹溪指掌、婴宁枢要、濒湖脉学、士材正眼等书,靡不称誉于时,要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之说,而非诊要切语矣。

卷二添加四言脉要绣按四言脉要,始于宋南康紫虚隐君崔嘉彦希范所着。

盖以初学脉理未谙,得此可为诵习。

故后靳州李言闻、云间李士材、海盐冯楚瞻,皆于己着集内,将此删改,附刻篇末,业已行世。

独惜尚有驳杂未清之处,爰取士材改本,加意增删,俾文义简明,脉症悉赅,庶读者一览而知。

而不致有繁多缺略之憾耳。

脉为血脉,百骸贯通。

大会之地,寸口朝宗。

脉者,血脉也,血脉附气,周于一身,循环无间,故百骸皆资贯通,而寸口为各经诸脉大会之地。

肺处至高,形如华盖,凡诸脏腑各经之气,无不上蒸于肺,而于寸口之地宗而朝之耳。

诊人之脉,令仰其掌。

掌后高骨,是名关上。

医者复手大指,着于病患高骨之处,随以中指对抵以定关部。

中医脉诊《三指禅》

中医脉诊《三指禅》

三指禅清周学霆凡例八则一叔和《脉经》兵燹之余,无复睹其全本,五代迄今,千有余年,脉诀迭出,尽失《灵》《素》、、《难经》原文。

是编取缓字为平脉,以定病脉,根柢《内经》以平人定病脉之谛。

其余阴阳对待,恰好安置二十七脉。

一奇一偶,配合天成。

、、一《灵》《素》《难经》词旨深邃,非后学所能蠡测管窥,是编一字一句,悉宗经文。

编中相为表里,六部脉位,三焦包络,极力将经文阐发明晰,以辨宋明改撺之非。

一生人性发为情,情莫着于欣戚,而修仙修佛之基,以身为本,即皆寓于膻中、丹田中,从未有疏明其义,如数掌上罗纹者。

是编畅发《内经》未发之旨,透写世人难写之情,而金液还丹之说,可知其非是外来。

一论症首列男女异尺,剖别阴阳之蕴,即《周易》上卷首乾坤,下卷首咸恒之义。

一论症自痨至咳嗽篇,溯源先天主宰,以通元之妙手,写济世之婆心。

语语自圣经出,却语语从心坎中出,医见之为医,元见之为元。

一论症自泄至哮喘篇,发挥后天功用,饮食劳役,病有四百四种,立论难于悉备,而大端却已括无遗。

一论症自春温至温疫篇,所有外感诸症,率根据于四序乘除,五行衰旺之理,经经纬史,抉汉分章。

是儒家吐属,是医家经论,是草元家用,令人把玩不尽。

一论症自室女以后,凡杂症亦略见一斑,可引伸而触类,无得以挂漏议之。

其所着之方,皆。

道人四十余年之经验,因统名之曰“经验方”以上八则,实道人得手应心,有功世道之作,特为表出,用公诸同志云。

总论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

余未及冠,因病弃儒,留心医学,研究诸书,并无一字之师,独于脉,稍得异人指示,提一缓字,而融会之,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

距今四十余年,所过通都大邑,探取病情,无一不验。

今不敢以自私,立为主脑,对以阴阳,注释多本古人体裁,实非臆造,就正同学,幸其教我。

脉学源流轩辕使伶伦截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以候人之动气。

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陈余粮著自勉寄篱躬耕业继农,苦心医道皱重重。

但求世间少疾苦,几度寒晓报喜鸿。

序古云:望而知者神,闻而知者圣,问而知者工,切而知者巧,故后多有世人妄言切为四诊之末,诸工之尾,故轻脉而重问,舍望闻切而独从于问也。

其甚者竟谓脉不可学,学之则于医学倍加糊涂,哀哉!大凡言脉不足学,或言脉不为重者,皆畏其“心中了了,而指下难明”,不知医道不精乃杀人无形之刀刃,不求精进则为挂壶之屠夫。

若果能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法,方可为明医也。

若可日日著心于此,何来习医之难,临证之险?何来药后狐疑,方后祈祷欤?可叹者,繁华盛世多刁钻孔方之人,少淡泊宁静之心也。

夫脉法分境界,若天地有高下,昼夜有温差。

论气化则百千脉象无非一气,论纲领则百千万人无非虚实,论脏腑则千丝万缕无非生克,论运动则变化多端无非升降出入而已。

既知气化则明阴阳,既知虚实则明攻补,既知生克则明辨证,既知升降则明用药,此脉法之精粹,不传之心法,千古毕竟之道也。

医者果能精熟本草、医理、天道、脉法,必少临诊之狐疑也。

道生一,一者太极。

一生二,二者阴阳。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天为气,地为形。

人以天为父,地为母。

天精地血,天气地味而成人,故人有气有形,脉亦有气有形。

形气相交,则变化万千,故脉有千百无非形气阴阳而已,此执简驽繁之术也。

形气于人便是动静,于脉便是气血。

能知形气之理,次晓持脉之道只在晰类、别殊、定名、测证、昭治、观应、洞生死,必可登堂问奥,洞明昭达。

医者当层层张罗,步步为网,务求清明治病。

余少年习业,偶有生慧之时,后世事繁杂气形不调,于不调中体悟病气之变化,故亦有所得,唯叹天心不明,世心日重,性光被遮,不能彻悟医道,通达秘奥。

修习医学中,或有感触,或得明师,不惭集录,感当世之士,多携家技,或有一得,暴敛财物,伤害天理,予故作此书,非求待善贾也,但求抛出之一砖尔。

然虽名为书,实不足言,不求篇幅鸿且巨,但求启迪后学,授人以渔,上无愧于国手教育之恩,下无咎于黎庶托生之情。

698-脉诀阐微 脉学阐微

698-脉诀阐微 脉学阐微

又曰:脉之秘诀,大约三十八字尽之。而每字实有秘要,非一言可尽也,既非一言可尽,而鬼真君何以每一字皆用一言以诏示天下,岂脉诀贵少而不贵多乎?不知诀不必太多,而论诀正不可太少也。
又曰:急则为痛,言见急脉即为痛病也。急似乎数而未至于数也,急似乎紧而未至于紧也,有不可缓之状,乃气与火相斗,邪与正相争也。
陈士铎曰:脉理之不明也,久矣。以致看病不真,用药寡效,是脉之精微不可不讲也。然而精微出于浅近,过求乎窈杳,反致失之。此鬼真君脉诀之妙,妙在浅近,使人人易知而深入也。
又曰:脉有阴阳之不同,王叔和分七表八里,似乎切脉之分明,不知无一脉无阴阳,非浮为阳而沉为阴,迟为阴而数为阳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于中消息,全在临症明察之,心可意会,非笔墨能绘画耳。
又曰:人有天生细微之脉,不可动曰虚弱,当统六部同观之。倘一脉独旺,一脉独急,余脉皆现细微,此非虚弱之脉也,旺乃火盛,而急乃邪侵也,以此消息,断然不差。
又曰:切脉贵先调息,吾息调而后可以察病人之息。盖病人之息,呼吸不到,未有能调者也。倘医者之息不平,又何以知病人之息哉。盖学医者平日学导引之法,则呼吸之间无太过不及,自然下指之时,息数可以分别,可以察病人之脉也。
又曰:看脉须看有神无神,实是秘诀。而有神无神何以别之,无论浮沉迟数滑涩大小之各脉,按指下若有条理,先后秩序不乱者,此有神之至也。若按指充然有力者,有神之次也。其余按指而微微鼓动者,亦谓有神。倘按指而散乱者,或有或无者,或来有力而去无力者,或轻按有力,重按绝无者,或时而续时而断者,或欲续而不能,或欲接而不得,或沉细之中倏有依稀之状,或洪大之内忽有飘渺之形,皆是无神之脉。脉至无神,即为可畏,当用大补之剂救之,倘因循等待,必变为死脉,而后救之晚矣。
又曰:涩则郁塞,涩脉乃往来不甚舒畅也。此阴阳不合,气血不达,外感于风寒,内阻于忧郁,抑塞而不通也,郁而未发之状,六部见此象,具能成病,尤于肝经不宜。一见涩脉,即以解郁通塞之药急治之,随手奏功也。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

迟脉
• • • 《濒湖脉学》迟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 迟 阴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经》。 迟为阳不胜阴。故脉来不及。 《脉诀》言:重手乃得。是有沉无浮。一息三至,甚为易见。而曰隐隐。曰状且难。是涩脉矣。其谬可知。 【体状诗】 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 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駃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结,迟甚为败,浮大而耍为虚。 黎氏曰:迟小而实。缓大而慢。迟为阴盛阳衰。缓为卫盛营弱。宜别之。 【主病诗】
【主病诗】
脉虚身热为伤暑,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 血不荣心寸口虚,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却在神门两部居。 经曰:血虚脉虚。曰气来虚微为不及。病在内。日久病脉虚者死。
实脉
• • • 《濒湖脉学》实 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脉经》。 实 阳 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脉经》。 愊愊。坚实貌。 《脉诀》言:如绳应指来。乃紧脉。非实脉也。 【体状诗】 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愊愊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 【相类诗】 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浮沉有力为实。弦急弹指为紧。沉而实大微弦而长为牢。 【主病诗】 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狂谵语吐频频。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
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相类诗】 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参差处,举按弦长愊愊坚。 洪而有力为实。实而无力为洪。 【主病诗】 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洩痢可踌躇。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洪主阳盛阴虚之病。洩痢失血久咳者忌之。 经曰:形瘦脉大多气者死。曰:脉大则病进。

把脉不可不知的知识,不知道会误事的

把脉不可不知的知识,不知道会误事的

把脉不可不知的知识,不知道会误事的把脉不可不知的知识,不知道会误事的(2017-07-07 19:24:24)转载▼分类:中医中药窍验标签:中医反关脉脉不行于寸口,由列缺络入臂后,手阳明大肠经也。

以其不正行于关上,故曰反关。

必反其手而诊之,乃可见也。

神门脉两手尺中,乃神门脉也。

王叔和云∶“神门诀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救。

”详考其论肾之虚实,俱于尺中神门以后验之。

盖水为天一之元,万物赖以资始者也。

故神门脉绝,先天之根本既绝,决无回生之日也。

而《脉诀》谓为心脉者误矣。

彼因心经有穴名神门,正在掌后兑骨之端,故错认耳。

殊不知心在上焦,岂有候于尺中之理乎。

真脏脉(真脉,真脏脉也,即死脉也。

文有异同,义无差别,总之不见胃气之脉,乃名真脏脉。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毛羽中人肤。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弹石状辟辟然。

【按】凡持真脏脉者,肝至悬绝,十八日死。

心至悬绝,九日死。

肺至悬绝,十二日死。

肾至悬绝,七日死。

脾至悬绝,四日死。

五脏死脉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曰劲曰急,强急不和,比之新张弓弦,绝无胃气矣,安得不死。

)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前曲者,轻举而坚大也。

后居者,重按而牢实也。

操带钩者,状其弹指之象也。

但钩无胃者,其死必矣。

)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鸟喙者,状其硬也。

鸟距者,状其急也。

屋漏者,乱也。

水流者,散也。

冲和之气全无,中州之官已绝矣。

)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如物之浮,则无根矣。

如风吹毛,则散乱矣。

但毛无胃,则肺气绝矣。

)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索而曰夺,则互引而疾急矣。

石而曰弹,则坚劲而无伦矣。

但石无胃,故曰肾死。

【按】《难经·十五难》与《内经》不同,或《内经》有而《难经》缺,或《难经》有而《内经》无。

寸关尺之义

寸关尺之义

寸关尺之义寸关尺之义(增补)《内经》曰∶“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名曰寸口。

从寸至尺,名曰尺泽。

故曰尺寸。

寸后尺前,名曰关。

”(大指从鱼际穴至高骨,得一寸,故名为寸也。

肘腕内廉尺泽穴至高骨得一尺,故名为尺也。

正当高骨之上,乃尺与寸交界之际,故名为关也。

其义岂苟哉!)扁鹊曰∶“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要者,扼要也。

会者,朝会也。

尺寸皆肺之经脉,百脉皆来朝会,岂非扼要之所乎!肾肝为阴,处乎尺内。

心肺为阳,处乎寸内。

治,犹属也。

言所属之位也。

)岐伯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三部,上中下也。

三候,天地人也。

上古诊脉,不独寸口,于诸经之动脉皆诊之。

此云三部九候也。

可见扁鹊之三部九候,大非经旨明矣。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上部,有中部,有下部。

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三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

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合则为九。

”(以此推之,经衣冠文物指人身上中下动脉各有所候,以诊诸脏之气,非独以寸口为言也。

如仲景脉法,上取寸口,下取趺阳,正是此意。

《难经》所云∶“三部者寸关尺,九候者浮中沉”,乃只以寸口而分三部九候之诊,后世言脉者皆宗之,虽为捷法,不无背谬经旨乎!【按】扁鹊曰∶“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

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

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仍宗经旨“上竟上、下竟下”之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陈嘉谟.本草蒙筌[M].王淑民.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5.[6]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87卷·本草汇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30.[7]杨国祥,吴宗柏,金建民,等.滇南本草附方的研究[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9.[8]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39卷·本草纲目[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9,55.[9]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68卷·珍珠囊指掌补遗药性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9.[10]彭静山.药笼小品[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4.[11]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76卷·药镜[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26.[12]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71卷·分部本草妙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21.[13]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92卷·本草详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24.[14]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58卷·本草求原[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29.收稿日期:2011-03-20作者简介:高长玉(197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方剂配伍规律及作用机理。

[15]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78卷·本草纂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1.[16]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96卷·药品辨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50.[17]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349卷·本草通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0.[18]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21卷·本草述钩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96.[19]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16-521.[20]佚名.食物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1.[21]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222,223.[22]王泰林.王旭高医书六种[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13.[23]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56卷·本草发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20.[24]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2卷·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06,307.[25]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04卷·本草经解要[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324.[26]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本草全书·112卷·本草三家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18.古人诊脉非一道今世惟宗寸关尺高长玉,王秀珍,李大然,毛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脉诊,为中医四诊中切诊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古有诸多的诊察方法,而今世独以寸口诊法最为常用。

阐述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寸口诊法的诊察原理、优势所在、临床应用价值,并纠正了两种对脉诊的错误认识,强调了临床诊察疾病要四诊合参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脉诊;寸口诊法;诊察原理;临床应用价值;四诊合参中图分类号:R2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1)11-2194-02脉诊,为中医四诊中切诊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为中医诊断学精华之一,可以说是中医最独特的诊断技术,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脉诊古有十二经遍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寸口诊法、按虚里诊法等等,而后世则以寸口诊法最为常用。

那么,为何寸口诊脉法能够取代其它诸多诊脉方法而流传至今,其究竟有多大的诊断意义,我们应如何看待此诊法,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看法。

1其它诊脉方法概述1.1十二经遍诊法十二经遍诊法即对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进行诊察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是名符其实的遍诊法。

此种诊脉法可以诊察十二经脉及相关脏腑的病变,但过于繁琐,诊察极不方便。

1.2三部九候诊法《黄帝内经》是记载“三部九候遍诊法”现存最早的古医籍。

在《素问》中有《三部九候论》一篇专论此脉法。

其它还有《八正神明论》、《离合真邪论》、《调经论》、《疏五过论》也在不同程度上论述或提及了本脉法。

三部九候遍诊法的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人,三而三之,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法。

三部九候遍诊法的临床诊断意义主要有3方面:(1)察众以决死生;(2)察独以处百病;(3)察后以知轻重。

总之,通过三察而最终使三部九候脉法起到“以决死生,以调虚实,以除邪疾”的作用。

由于三部九候诊法较之十二经遍诊法要精简且富于理论,另外又由于切诊部位较之简单,因此这一方法在《黄帝内经》时代相当盛行。

1.3人迎寸口对比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是取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阴经之寸口脉两个部位进行诊察,并对两个部位脉象的大小盛衰进行比较,以诊察疾病,测知预后情况,判断人体生理、病理状态和疾病的阴阳、表里性质。

人迎寸口诊法是在寸口脉完善之前,以少数脉位相互比较从而诊察全身变化的诊脉方法之一。

1.4按虚里诊法虚里诊法是指通过触按虚里部位的搏动情况,以测知宗气盛衰,诊断疾病判断预后的一种诊法。

虚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大络,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为诸脉所宗。

由于虚里位于胸前,诊察不便,又受到古代男女有别封建思想的影响,此诊法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后世多用于儿科诊疗。

由此可见,以上几种诊脉方法是确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但却为何为寸口诊法所取代呢?笔者认为,这些脉法至少有两个弊端:(1)诊察部位过多,遍布周身,诊察内容繁琐,费时费力。

(2)当时道德因素,封建文化及伦理观念对众多诊察部位有很大限制作用。

2寸口诊法寸口诊法始见于《黄帝内经》,详于《难经》,推广于晋·王叔和的《脉经》。

其具体诊脉部位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在腕部桡动脉搏动明显处。

关于此诊法,《难经·十八难》有详细论述:“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侯者,浮中沉也。

上部法天,主胸中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鬲以下至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1]。

这段经文说明,寸口诊法也分三部即寸关尺,每部加之浮中沉不同指力的运用,遂成九侯,也就是说寸口诊法借用了三部九候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的名称及划分方法,可以看作是三部九候遍诊法的一个缩影。

那么,为什么仅靠寸口这一个部位能够反映出五脏六腑的病变?对此,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有详细论述:“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原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便见于气口”[2]。

可见,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脾胃为五脏六腑精气的源泉,五脏六腑的气血变化均可影响到肺经而反映于寸口。

再者,《素问·经脉别论》又曰:“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2]。

这段经文说明,肺朝百脉,全身气血循行流经肺脏,汇聚于寸口,寸口为脉之大会,全身脏腑经脉气血的变化都会体现于寸口。

因此,诊察寸口就可判定平、病、死脉,进而推测生死预后。

由上述可见,寸口诊法取代其它诊脉方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寸口诊法符合中医理论,通过诊察寸口确能诊断疾病;其次,寸口部位覆盖组织较薄,脉动明显,其下有桡骨衬托,便于切诊,不存在其他诊脉方法动脉不易显示或切按不便等缺点,并且诊察部位单一,简易省时;再次,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及道德伦理观念制约,尤其对妇人诊脉,医生更不便采用三部九候等其它诊脉法。

如明代医家李梃曾曰:“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然后随其所便,或证重而就床隔帐诊之,或证轻而就门隔帷诊之,亦必以薄纱罩手”[3]。

张景岳亦云:“今富贵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帷幔之内,复有以锦帕蒙其手者,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尽切脉之巧”[4]。

诊手腕寸口动脉尚需如此,那么,切摸足背、触循脖颈,又成何体统。

正如廖平所云:“妇女足趾亦不可取”、“以手扪妇女喉颈,亦属不便”[5]。

而象十二经遍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虚里诊法等,就更不可思议了。

因此,脉诊在流传发展过程中,由寸口诊法取代其它诊脉方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3脉诊的临床应用价值从前面论述可知,脉诊在中医诊断学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早在现存最早的中医学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就有着详细记载。

寸口诊法能从当时广为应用的众多诊脉方法中脱颖而出,并能流传至今,其应用价值可想而知。

但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诊断方法,使其在中医诊治疾病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纠正两种对其错误的认识:其一,认为诊脉,全靠医生手指灵敏的触觉来体验,因此,要准确地分别部位和脉象具有一定难度,即王叔和在《脉经》中所说:“脉理精微,具体难辨”。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6]。

同时,由于脉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时并不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产生了困惑,对脉诊的临床诊断价值有所怀疑。

其二,片面夸大脉诊的作用,将脉诊神化,认为医生凭脉可以诊断任何疾病,只有从脉诊中诊察疾病才是中医,才是神医,而忽略了其它诊察方法的应用。

这两种认识都是极为片面的,产生这两种观点的人并未学会中医,学懂中医。

从前面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脉诊是建立在中医基本理论之上的,所以它根本不可能等同于那些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巫医神术。

同时,中医学理论最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诊脉确实是中医诊断的宝贵经验,但它不可能是万能的。

所以,《黄帝内经》认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2]的同时,又叮咛道:“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2]。

而《医门法律》亦云:“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7]。

《四诊抉微》也说:“然诊有四,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8]。

以上均强调临证时,必须从整体出发,把望、闻、问、切结合起来,四诊合参,不可偏执。

总之,我们应正确地看待脉诊的应用价值,在临床诊断时,要做到四诊合参,无遗巨细,方法愈多,诊断愈明。

同时,也应认识到,脉诊是一门精巧的技术,必须钻研理论,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体会,才能充分掌握与运用。

参考文献[1]滑寿.难经本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1.[2]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78,139,102,98.[3]李梃.医学入门·习医规格[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88.[4]张景岳.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6.[5]廖平.廖平医书合集·人寸诊补证[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8.[6]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喻昌.医门法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8]林之翰.四诊抉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