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3.1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 (2)对阴谋叛乱者给予 坚决镇压 (3)允许一批大臣“冬 则居南,夏则居北” (4)规定迁往洛阳的鲜
有利于更好 地向汉人学 习,推动了鲜 卑族的封建 化进程
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 卑人死后葬在洛阳,不
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许归葬代北
-6-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10-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2.鲜卑族的封建化 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 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速了鲜 卑族的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 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孝文帝迁都,实质上就是一场接受汉族先 进文化的重大举动,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 化而迁都洛阳。这些举措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适 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大 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要点提示:(1)平城地处偏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加强对 黄河流域的控制,并力图吞并江南地区;通过迁都,刺激和促进鲜卑 族的发展。
(2)政治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封建统治;经济上:促进了生产 方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关系上:缓和 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
-9-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2)观点:文化关系重于种族血统关系。说明:孝文帝通过一系列 改革措施使鲜卑族成功实现了封建化,文化关系战胜了种族关系。
-13-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12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退休)。五品以上上表,六品 以下申省奏闻。……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音汉姓
(5)通婚姻:提倡皇族、鲜卑贵族和
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
-7-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探究点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材料研读 材料 魏孝文迁都,自有其必然的动因。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 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政治的中心。二则北方统一以后,若图吞并 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移。 (太和十五年始亲政;十七年南伐,是年即 议迁都,并起宫殿于邺。是后连年南伐,直到孝文之卒。可知孝文 迁都,实抱有侵略江南之野心也。)三则当时北魏政府,虽则逐步汉 化,而一般鲜卑人,则以建国已逾百年,而不免暮气渐重,魏孝文实在 想用迁都的政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
当堂检测
措施 wk.baidu.com因
迁都后
革除旧 俗
需要进 一步推 行汉化
措施
内容
影响
(1)变制度: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
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2)易服装:下令禁止士民穿胡服,一
律改穿汉服 (3)讲汉语:禁止 30 岁以下的官员说 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4)改汉姓:改鲜卑复姓为音近的单
促进了鲜卑 族与汉族的 民族融合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措施
整顿吏 治
原因
内容
影响
(1)北魏统一 (1)修改任期:官吏的任期
北方后,百官 由政绩好坏决定
以收取租调 为谋生的主 要手段 (2)官吏与商 贾勾结,中饱
(2)严惩贪官:对贪污帛一 匹以上者以及徇私枉法的 官吏一律处死 (3)实行俸禄制:给百官颁 行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
-2-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知识点一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提示:
主要矛盾 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矛盾激化 统治阶级 内部矛盾尖锐
主要表现 北魏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的贪污和搜刮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起义不断发生 北魏统治者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任意杀 戮,从而激起各族民众的暴动
以领种土地 (2)露田:无主荒地, 年老身死还给北 魏政权 (3)桑田:可以买卖, 农民终身不必交 还
(1)统治阶级的利 益得到保障 (2)限制了土地兼 并,有利于调动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 (3)促进了北魏经 济的恢复和发展
(4)农民要承担一
定的徭役杂税
-4-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首页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目标导航
1.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北魏政权建立、统一黄 河流域 (2)北魏统治出现严重的危 机 2.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1)制度改革:推行均田制、 整顿吏治 (2)迁都洛阳:迁都原因及意 义 (3)革除旧俗:改革语言、服 饰和风俗习惯等
拓跋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常常发生矛盾
-3-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知识点二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依据教材内容,自主梳理本知 识点) 提示:
措施 原因
内容
影响
(1)年龄:15 岁以上
的男子和妇女可
推行 均田 制
(1)拓跋部受中原文化 的影响,逐渐改变了原 来的游牧生活 (2)北魏统治者曾多次 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 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
——钱穆《国史大纲》 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何意义。
-8-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材料解读:根据材料“一则元魏政制,久已汉化,塞北荒寒,不配做新 政治的中心”“二则北方统一以后,若图吞并江南,则必先将首都南 移”“三则当时北魏政府,虽则逐步汉化”“魏孝文实在想用迁都的政 策来与他的种人以一种新刺激”可知,孝文帝是从地缘政治和民族 大业的角度来考虑实施其迁都计划的。孝文帝迁都的意义要从政 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切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即可。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官吏“致仕”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实行官吏退休制度的目 的。
-14-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2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参考答案:(1)唐朝官员退休年龄是70岁,明清时期退休年龄为60岁; 退休带有强制性;清朝武官官职愈低,退休愈早。 (2)消除官吏终身制、世袭制;保持政治统治活力,缓和统治阶级内 部的矛盾;加强专制统治。
——《通典》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 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 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 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 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关于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几个问题 1.封建化的含义 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 的转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 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 渡转化。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 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 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方法点拨
1.对“孝文帝改革历史背景”的学习, 一要了解鲜卑族及其政权的建立;二 要了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的 统治危机 2.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学习,一要 掌握北魏推行均田制的具体办法及 其主要意义;二要了解北魏整顿吏治 的措施及其意义;三要充分认识迁都 洛阳对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性;四要了 解为改革旧俗孝文帝采取的措施,并 从中体会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 意志
-11-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12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寅恪先生曾指出:“汉人与胡人之区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 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 血统如何,在所不论。”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北魏丧礼的汉化属于 文化领域的变革,它是促进鲜卑族和北魏境内其他少数民族对汉民 族心理认同的因素之一,标志着汉化的广度和深度。丧礼的汉化同 整个汉化改革一样,并非始于北魏孝文帝,此前的丧礼就已经受到 了汉族儒学的影响。
缓和了当时的 阶级矛盾和民 族矛盾,巩固了 政权
私囊,贪污成 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
风
许官吏自筹
-5-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措施 原因
内容
影响
(1)在鲜卑贵族集中的 (1)将士们不愿继续南
旧都平城,孝文帝改革 进,孝文帝宣布定都洛
迁都洛 阳
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 难和抵制 (2)平城地区不足以承 载大量人口所需的生 活供应 (3)洛阳地处中原,农
-15-
——《丧礼改革视野下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 (1)除了“丧礼”外,在文化领域促进北魏对汉民族心理认同的因素还 有哪些? (2)笔者赞同陈寅恪先生的什么观点?请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加以 说明。
-12-
一 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2
首页
课前预习案 新知导学
课堂探究案 答疑解惑
当堂检测
思路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措施,根据 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主要应理解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即“文 化关系重于种族关系”。 参考答案:(1)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