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教案一:了解东亚的地理和人文特色目标:通过学习东亚地理、历史和文化,使学生了解东亚地区的人文特色。

关键词:东亚、地理、人文特色、学习、历史、文化学习内容:1. 东亚地理概述: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边界、地形、气候等特点。

2. 著名景点和自然资源:介绍东亚的著名景点、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3. 东亚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东亚的历史发展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理解东亚地理环境对人的生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2. 熟悉东亚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其特色和重要事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东亚地图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介绍东亚的地理特点、著名景点和自然资源。

3. 分组讨论:就东亚的历史和文化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东亚的看法和认识。

4. 汇报分享: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5. 练习:为学生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带领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回答问题并给出评价。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利用地图、图片等多媒体工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亚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问互动: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1. 东亚地图、图片、影片等多媒体资源。

2. 东亚地理、历史和文化相关的书籍、资料。

评估方式:1. 练习题成绩评估:根据学生的练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 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估:评估学生参与讨论和汇报的积极程度和内容质量。

教案二:日本文化的介绍和体验目标:通过学习日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使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关键词:日本、文化、艺术、历史、跨文化交流学习内容:1. 日本的地理和历史概述: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历史发展等。

2. 日本传统艺术:介绍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茶道、花道、武道等。

3. 日本文化和习俗:了解日本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如日本的服饰、饮食、礼仪等。

2.2东亚与日本学案.docx

2.2东亚与日本学案.docx

第一节东亚与日本【考纲要求】1.解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主要区域特征2.识记日本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考点解析】I.|东亚:90° E-160° E 20° N-40° &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

⑴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汉城),岛国-日本(东京)。

⑵地形:地势西高东低,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富。

⑶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一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一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

⑷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II.匣]:30° -45° N, 130° -145° E,东九区。

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国⑴自然地理:①东亚岛国:太平洋西侧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些小岛组成;海岸曲折,港湾优良一横滨、神户最大海港。

②多山地形: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富士山最高,是活火山)。

③温湿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报,夏秋遭台风。

④矿产贫乏,森林水力丰富。

⑤地狭人稠,人口超亿,东西融合的文化。

⑵发达的经济:与美国、欧盟并列成为工业最发达的三极。

①发展条件: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发展海上航运。

矿产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利用其便利海运、发达科技、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效率管理,加工原料,出口高品质工业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一贸易对象有美、中、欧, 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国。

②主要工业部门:钢铁(钢铁出口国,铁矿石来自澳.巴.印,福山是临海型钢铁基地)、汽车(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造船(长崎造船厂)、电子(“硅岛”)、化学、纺织。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2、了解日本的文化、历史和政治制度。

3、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4、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2、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深入探究: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例如东京、大阪等,详细介绍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同时,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这些城市或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4、实践活动:提供一些东亚和日本的地图和统计数据,让学生进行区域分析、定位、数据解读等活动。

例如,让学生找出某个城市的位置,分析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或劣势,或者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等。

5、课堂讨论:就一些热点问题,例如日本历史中的侵略行为、现代日本的社会问题等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6、总结与作业: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相关作业,例如绘制一个东亚地区的地图,或者写一篇关于日本文化历史的短文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东亚和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2、采用案例教学,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详细介绍其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

3、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布置一些实践活动和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4、采用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四、评价与反馈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包括学生的地图绘制、短文写作等。

高中地理_东亚—日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东亚—日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学科基础:识记日本的领土组成、地形特征、气候类型等自然地理基础知识2.综合思维:理解日本多地质灾害的原因及其气候特点,学会分析洋流对日本气候及海洋渔业的影响教学重点: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教学难点:日本的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其特点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典型例题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本节难点的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日本的富士山和樱花的图片导入本节内容,并提出问题:①富士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②不同地区日本的樱花为什么不同?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节知识的学习学习过程展示:本节课的步骤一共分为四步①展示学习目标②考情分析③双基巩固④重点突破接下来请一位学生大声朗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解读高考分析。

为更好的进行这节课,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设计了一个填图的小题目,让学生上台完成。

接下来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分别从考点1到考点4进行一一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过程中设计了4道典型例题,每一题都是环环相扣,为下一个考点做了铺垫。

最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1.学生是滕州市第五中学的高二学生,学生学习自觉性一般;2.作为高二学生,好奇心较强,对地理有较强的探究学习欲望;3.学生有过较多的小组合作经验;4.学生已经熟练掌握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方法、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的方法等知识;5.学生已经学过分析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等基础知识;6.学生能够完成一般难度的综合题目,对有难度的题目能力尚有欠缺。

本堂课以“探究-合作-引领”为主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得很投入,很快乐。

对于基础较好点的学生来说,这节课学的很轻松,所以学得更深,理解更好。

稍差点的学生能够积极听取别人的方法。

也能够学会,跟得上。

最后,老师根据整体存在问题进行引领,拓展,提升,使学生的理解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东亚—日本是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的一节内容,属于初中地理的延伸,在初中学生学习地理主要从是什么,在哪里,有何特点等方面,而高中阶段将具体解释为什么。

2010.7.20《东亚和日本》教案

2010.7.20《东亚和日本》教案

第二课东亚与日本【考点解读】1、东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地形、河流、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点;资源、自然灾害)2、东亚人文地理特征(居民、民族、各国经济特点,东亚沿海和内陆差异比较)3、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4、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农业、贸易)6、日本主要的工业地带、工业区7、了解日本进出口的产品构成【重点与难点】1、东亚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3、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4、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学法指导】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读图识记东亚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及日本重要海港及城市图,进而分析区域特征。

3、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东亚、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知识梳理】第一课时东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80ºE~140ºE,20ºN~50ºN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本区重要的经纬线23°26′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东亚与日本教案gai

东亚与日本教案gai

东亚与日本一,东亚的范围:海陆位置:在亚洲大陆的东部,东临大平洋范围:蒙古、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二,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五大地形)2、各地形的分布3、地势4、起伏大小)(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分布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地势起伏大。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三,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汛期(出现的季节、长短)结冰期(有无、长短)落差(大小、水能大小)河流的水系特征1、干、支流形态。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南北对称状水系:正常年份:错开洪峰、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东西对称水系:易成洪涝不对称水系(淮河):北部支流众多,南部支流较少,易成洪涝。

2、流向3、流域面积,积水区域。

4、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上游河道狭窄;下游地势低平,河道宽广。

5、河网密度6、流程长短大多是由东流向西长江水文特征: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较小;冬季无结冰期;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长江水系特征:河流长度大,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大致在干流两岸呈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水能丰富。

黄河水文特征:河流夏季水位高、水量大,冬季形成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中上游流速较快,下游流速较慢。

黄河水系特征:河流长度较大,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流域面积较小;支流较少,下游几乎无支流,河网密度小;水能丰富。

四,气候:气候主要分布有(1)热带季风气候(海南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交替控制。

东亚和日本教学案实用

东亚和日本教学案实用

东亚 日本【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地形区、河流、湖泊2.能够正确理解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3.识记日本领土的组成,理解掌握其地形和气候特点4.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认识其经济发展特点。

5.能分析说明日本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学习过程】参照地图册,《东亚地形和矿产》和《日本》,完成以下填图要求:①、在东亚图中,填写以下国家:中国、日本、蒙古、朝鲜、韩国。

②、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北海道、本州、四国、北九州),日本海、朝鲜海峡、濑户内海③、标出日本的富士山及首都东京。

④、读出日本的京滨、名古屋、阪神、北九州四大工业区 东亚一.东亚的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 带 海陆位置:亚洲 部, 西岸临海国: (首都 ,主要民族汉族)内陆国: (首都 ,主要民族蒙古族)——第二大内陆国 半岛国: (首都 ,主要民族朝鲜族),(首都 ,主要民族朝鲜族)岛国: (首都 ,主要民族大和民族)二.东亚自然地理特征1. 地形、河流总结东亚的地形特点:海岸线 ,多 (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 (日本四岛、台湾岛等);地势 高 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120°E40° 23.5° 140°E 40°N 位置 范围多,东部多;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河流短促。

2. 气候:由东向西,由性气候向性气候过渡读地图册,《东亚气候类型》图,东亚包括哪些气候类型?⑴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显著分析总结:①东亚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②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③东亚季风气候特点⑵西北内陆地区这气候分析总结: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三.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种:黄色人种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2.经济朝鲜半岛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东亚和日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和历史发展;2. 了解日本的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和经济文化特点;3. 培养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东亚的地理位置、人文特点和历史发展;2. 日本的地理环境、人文地理和经济文化特点。

三、教学重点1.掌握东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2.了解日本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

四、教学方式1. 教师讲授;2. 多媒体辅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知识,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的方式复习东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

2. 学习东亚的历史发展(10分钟)展示东亚历史发展的时间轴,讲解东亚的历史演变和重要事件,如古代东亚文明的形成、明清朝的兴衰等。

3. 学习日本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20分钟)(1)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如位于东亚的西南部,由四个主要岛屿组成,环境多样性等。

(2)介绍日本的人文地理,如日本的人口分布、都市发展、农业文化等。

4. 讲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特点(15分钟)(1)介绍日本的经济特点,如工业化发展、技术创新、国际贸易等。

(2)介绍日本的文化特点,如和风、武士道精神、传统艺术等。

5. 小结(5分钟)总结刚才学到的知识点,并与学生讨论东亚和日本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六、教学反馈1. 课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2. 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东亚和日本的相关内容。

七、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2. 多媒体设备;3. 相关图书和资料。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话、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判断学生对东亚和日本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其意义和影响的理解程度。

同时,通过学生的表现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情况。

东亚与日本 教案

东亚与日本 教案

东亚与日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2.掌握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东亚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观看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五国的图片,引出东亚的学习。

2.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东亚的位置和范围:经纬度位置:75ºE~145ºE,20ºN~50ºN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临海国:中国——北京;内陆国:蒙古——乌拉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岛国:日本——东京。

(2)地形:①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②地形多样,多高原山地丘陵,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③海岸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3)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朝鲜季风气候具有过渡性。

思考:为什么日本、韩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位置较中国偏北?日本、韩国临海,受日本暖流影响明显,气温和降水高于中国东部,所以其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较中国偏北。

3.东亚的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总人口较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黄种人为主。

(3)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4)经济:东部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平原较广,耕地也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稀少;草原广阔,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经济水平低。

(5)各国特点:中国: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日本: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朝鲜森林资源丰富;韩国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蒙古:(游牧)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教案大全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教案大全第一章:东亚概述1.1 课程目标了解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掌握东亚主要国家的分布和人口情况理解东亚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特点1.2 教学内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东亚主要国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和蒙古东亚人口和经济情况东亚文化特点和交流1.3 教学活动地图识别:引导学生识别东亚地区的位置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东亚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情况文化展示:让学生展示东亚国家的文化特点,如美食、传统服饰等第二章:日本地理概览2.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掌握日本的主要岛屿和半岛理解日本气候和经济情况2.2 教学内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日本的主要岛屿和半岛: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等日本气候和经济情况2.3 教学活动地图识别:引导学生识别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岛屿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气候和经济情况视频观看:播放日本地理特点的视频资料,增加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第三章:日本自然灾害3.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掌握日本地震、台风和海啸的特点和影响理解日本人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3.2 教学内容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海啸等日本地震的特点和影响:地震预警、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等日本台风和海啸的特点和影响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影响角色扮演:模拟日本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和方法第四章:日本经济与社会4.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掌握日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理解日本社会和文化特点4.2 教学内容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经济增长、泡沫经济、恢复和发展等日本的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汽车、电子产品、服务业等日本社会和文化特点:教育、工作文化、家庭结构等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经济和社会特点的视频资料资料搜集:让学生搜集有关日本主要产业和经济结构的资料第五章:日本政治与外交5.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掌握日本的国家机关和政治决策过程理解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5.2 教学内容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天皇、Diet (国会)、内阁等日本的国家机关和政治决策过程:选举制度、政党政治、政策制定等日本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日本与邻国的关系、美国的关系、国际贡献等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政体和政治体制模拟选举:模拟日本国会选举过程,让学生了解选举制度角色扮演:模拟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谈判,让学生参与其中第六章:日本文化与社会生活6.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掌握日本的传统艺术和节日理解日本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方式6.2 教学内容日本的文化传统:宗教、书法、茶道、武士道等日本的现代文化:动漫、流行音乐、时尚等日本的节日:樱花节、盂兰盆节、新年等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艺术欣赏:欣赏日本的书法、茶道等传统艺术表演节日庆祝:模拟日本的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体验日本文化第七章:日本教育与科技发展7.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特点掌握日本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就理解日本科技教育与产业的关系7.2 教学内容日本的教育制度:学制、学校种类、教育政策等日本的科技发展:汽车、电子产品、技术等日本科技教育与产业的关系: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生态系统等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教育制度和科技发展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科技发展和创新成就的视频资料案例研究:研究日本的科技企业和创新案例第八章:日本旅游资源与特色8.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掌握日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政策理解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8.2 教学内容-日本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历史遗迹、主题公园等日本的旅游活动和政策:温泉、滑雪、节庆活动等日本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影响:旅游业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旅游市场的变化等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旅游规划:让学生设计一次日本旅游计划图片展览:展示日本的旅游景点和风光照片第九章:日本的国际地位与作用9.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理解日本对国际事务的贡献和影响9.2 教学内容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等日本参与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日本的合作项目和国际贡献:援助、投资、技术交流等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参与国际组织和合作项目的视频资料案例分析:研究日本在国际事务中的具体贡献和影响第十章:日本的未来挑战与机遇10.1 课程目标了解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掌握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环境问题等策略理解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机遇10.2 教学内容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环境问题等日本应对策略:政策调整、创新科技、国际合作等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机遇:经济发展、安全保障、文化交流等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日本面临的未来挑战和应对策略预测未来:让学生设想日本在亚太地区和世界舞台上的发展前景视频观看:播放关于日本未来机遇和挑战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解析:东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是理解整个区域的基础。

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

东亚和日本教学设计
1)描绘日本的地理位置。2)概括日本地形特征。3)根据九州岛气候统计,分析该岛气候特征,并指出气候类型。
【活动二】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说明日本河流的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2)一般来说,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第二阶段
多媒体展示探究问题
1、日本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大小小两千余处温泉,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2、日本核电比重约占其能源消费结构的30%,试分析日本核电比重高的原因。
3、日本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日本的房屋建筑多木质的原因。
先独立完成,然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
教师适时点拨
课题
东亚与日本(第一课时)
备课人
课时
2课时
三段六步问题导学法、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本节教材是国家地理局部的第一节,全节共分6个小标题,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再加上“日本与外来文化”、“日本的渔业”、“日本的交通运输业”等补充资料,使学生能比较充分地理解日本这个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
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对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重难点
1.使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2、使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东亚与日本教案

东亚与日本教案
学生归纳本节知识点和学习方 法。小组间完成思维导图,并相 互交流。
PPT展示 思维导 图构建 过程。
总结
概括
提升
创设
总结
情境
【旁白】这节课我们学习 了有关日本的自然地理特 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请同 学们课后认真完成固学案 习题,并预习下节内容。
学生认真倾听,表现出积极的情 感体验。
板书
设计
2.7我们邻近的国家一日本 一、自然地理特征
结合课前在网上搜集的资料, 阅 读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知识梳理 及基础学习交流。
多媒体 展示日 本在地 图上的 位置图, 日本的 文化艺 术有关 图片、日 本的习情况检查
分小组让学生对预习部分 中的教材知识回顾及自主 预习检测进行检查;看各 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课刖 准备
教师准备:
1《导学案》、《预学案》、《固学案》。
2•搜集准备日本图、日本工业分布图、有关日本地震的资料、日本的文化艺术有关图片、日本的 风土人情有关资料。结合教学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阅读书籍或网上查阅有关日本的相关地理、人文资料,搜集日本地震或最近发生影响较大的地 震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
学生交叉检查预学部分的情况, 并进行得分统计,供教师评价参 考。
PPT展示 知识梳 理参考 答案。
第二
层级
环节一日本的自然地
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

分好小组合作探究金太阳 思维探究与创新内容。小 组内部小组长要做好工作 的协调和分配。探究内容 均衡分配给各组,在学生 探究过程中,老师要及时 进行纪律的规范和探究内 容的指导工作,分配好展 示任务。展示部分建议口 头展示和展区展示相结 合。
2•预习教材内容,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供在课堂上与老师冋学交流讨论。

东亚 日本教案

东亚 日本教案

东亚日本教案教案标题:了解东亚国家-日本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传统,使学生对东亚国家-日本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历史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东亚国家-日本,并询问学生对日本的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与其他东亚国家的关系。

主体:3. 地理介绍a. 向学生展示日本地图,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如四个主要岛屿(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等。

b.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山脉、海洋和火山等。

c. 讨论日本地理条件对其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4. 历史概述a. 简要介绍日本的历史发展,包括古代时期、中世纪时期和现代时期。

b.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如和谐、尊重和纪律等。

5. 文化和传统a. 向学生介绍日本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茶道、和服、武士道和浮世绘等。

b.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现代流行文化,如动漫、音乐和电子游戏等。

6. 跨文化交流a. 鼓励学生与日本文化进行互动,如学习一些简单的日语问候语和礼仪。

b. 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总结:7. 回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传统对其现代社会的影响。

8.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了解东亚国家-日本,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

教案评估:1. 分发一份简单的问卷,让学生回答有关日本的地理、历史和文化问题。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教案拓展:1. 组织学生展示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或项目,如制作海报、PPT等。

2.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日本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教案资源:1. 日本地图、图片和视频素材。

2. 有关日本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文章或网站链接。

3. 日语问候语和礼仪的简单指南。

教案指导:1. 教案中的步骤和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水平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地理《东亚及日本》教学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地理《东亚及日本》教学设计

《东亚及日本》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设计意图第一环节知能点一:东亚的位置及范围(国家和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适时点拨归纳总结知能点二:日本的位置及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适时点拨归纳总结课题名称东亚及日本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1、了解东亚的位置及范围(国家和地区)2、了解东亚的地形特征、主要地形区及成因3、了解东亚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的分布4、掌握日本的位置、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能力要求:结合实例,分析本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成因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气候、工业难点结合实例,分析本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及成因三、教学过程围(国家和地区)、地理环境特征陆地地形与海底地形探究问题1、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何不同?原因?2、濑户内海沿岸为何多晴朗天气。

3、日本群岛主要有哪些自然灾害及环境问题?1分析: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是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多降雪),是处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2分析:四周多山,处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

3分析:地质灾害:火山、地震、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海啸、洪涝气象灾害:暴雨、寒潮、台风等环境问题:酸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等第二环节真题演练例1东亚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条件重在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

第三环节评析更正总结第四环节教学反思活页练习,评析、总结。

东亚和日本教案

东亚和日本教案

第二课东亚与日本【考点解读】1东亚位置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地形、河流、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特点;资源、自然灾害)2、东亚人文地理特征(居民、民族、各国经济特点,东亚沿海和内陆差异比较)3、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自然资源、自然灾害)4、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工业、农业、贸易)6、日本主要的工业地带、工业区7、了解日本进出口的产品构成【重点与难点】1、东亚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2、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3、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4、日本的工业分布及特点【学法指导】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必须抓住区域突出特征,一般从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三方面分析。

2、读图识记东亚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及日本重要海港及城市图,进而分析区域特征。

3、运用区域地理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东亚、日本的地理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知识梳理】第一课时东亚[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 •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80o E~140o E, 20o N~50o N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找出东亚五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中国(北京)、蒙古(乌兰巴托)、朝鲜(平壤)、韩国(首尔)、日本(东京)哪些国家与我国陆地相连?哪些隔海相望?2、范围:包括中、日、蒙、朝、韩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一一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斯坦)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岛国:日本(首都东京)本区重要的经纬线23° 26' N纬线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 N纬线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课程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     东亚和日本课程教学设计

区域地理东亚——日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东亚的位置、范围、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的位置、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工业农业与经济发展特征及文化特色。

【教学重难点】1、结合气候因素,分析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及区域差异。

2、结合区域图分析日本环境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相关图示,分析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课时】新课导入1、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2、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所跨越的温度带?主要的半岛?与其他州的分界线?3、亚洲的分区?讲授新课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1.在哪里——位置特点(纬度、海陆、相互、交通)2.有什么——自然(地形、气候、河湖、植被)和人文(农业、工业、人口、交通)特点3.为什么——解释上述特点的形成和分布原因4.如何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一、东亚概况1、位置和范围东亚位置和国家(1)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80ºE-140ºE,20ºN-50ºN)绝大部分在北温带,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

(2)包括的国家(首都)中国(北京)、朝鲜(平壤)、韩国(首尔)、蒙古(乌兰巴托)和日本(东京)等国家。

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韩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和河流东亚地形(1)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下图)沿40ºN纬线剖面(2)地势西高东低东亚的西部内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台湾岛、海南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4)对河流的影响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3、东亚的气候(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①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东亚和日本【教与学目标】1.东亚的位置、东西部地理特征。

2、东亚的工农业发展、人口、居民等特征。

3.日本的领土组成和自然地理特点。

4.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

5.学会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

6.学会比较本区东西部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的差异。

【1课时】【教学过程】一、东亚概况1、位置和围东亚位置和国家东亚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侧,包括中国、朝鲜、国、蒙古和日本等国家(见上图)。

其中朝鲜、蒙古同我国接壤,日本、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2、地形特征(1)多半和岛屿,海岸曲折(多港湾)东亚海岸线比较曲折(图7.2),沿海有许多半岛(朝鲜半岛、半岛)、岛屿(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海诸岛、岛、岛)和边缘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2)地势西高东低东亚的西部陆多高原和山地,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3)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东部的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面积狭小,河流短促。

(下图)。

东亚地形沿40ºN纬线剖面3、季风气候显著(1)东亚的气候类型及分布东亚东部从南到北依次分布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受夏季偏南风的影响较小,降水很少,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东亚的气候显著成因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图),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图)。

降水由沿海向陆减少。

亚洲东部一月和七月的气压和风向(3)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区别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东亚季风又分为温带季风(甲图)和亚热带季风(乙图)。

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

甲图各月气乙图东京各月气温温和降水量的分配和降水量的分配4、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1)影响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夏季风)来自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地,形成丰富降水;(2)影响河流(水系):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地的经济联系。

(3)影响河流(水文):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影响河流(水系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山区优点:山区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①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最大林区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二大林区是西南原始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变处以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次生林区包括台闽赣等;②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③少数挺拔峻峭的山峰成为名山和重要旅游资源:如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四大(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或旅游名胜(、庐山、武夷山、巫山三峡、阿里山日月潭、山水、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天山天池、避暑山庄、、八达岭、九寨沟、敦煌石窟或莫高窟、龙门石窟、井冈山等;④草山草坡都是重要草场资源(如阿尔泰山、天山北坡、南方草山草坡都是我国发展牧业的重要草场资源)。

⑤山区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提供多样化的作物生长条件,世界任何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种的地方,也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建立生态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5、稠密的人口分布及成因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1)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及成因:气候温暖湿润,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2)西部陆人口密度小及成因:高原、山地较多,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6、经济活跃-各国经济特点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这里一向是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产区。

(1)朝鲜:朝鲜半岛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朝鲜的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2)国:较发达的国家,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以汽车、电子、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3)日本:是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4)蒙古: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5)中国:、和东部沿海的一些地区是经济发达和新兴的工业区。

7、东亚各国的文化交流东亚是世界文化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亚各国都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远在中国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以及医学和。

唐朝高僧鉴真渡海到日本,就是其中的一例。

朝鲜、日本最早都曾使用汉字,至今日本文字中仍保留不少汉字。

朝鲜的音乐、舞蹈在隋唐时已传人中国。

国家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人)首都国名含义中国9 600 000 124810 古代华夏族以京都为中心朝鲜1227 762 2317 平壤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

国99 408 4 643 首尔1992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377 800 12 641 东京日本,号称日出之国蒙古1566 500 258 乌兰巴托意为“我们的火”。

另一说,由生活在鄂嫩河上游蒙山、蒙河附近的蒙古部落而得名。

【2课时】二、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山地岛国(1)人多地狭的岛国国土组成:东亚岛国,由道、本州、国四、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3900多个岛屿)组成,其中北方四岛: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诸岛仍被俄罗斯所占。

面积狭小(37.78万km2),人口超亿的国家,2006年达1.27亿人,(2006年3月31日,日本国人口数量为1亿2705万5025人)。

人口稠密,平均密度达336人/km2。

(我国人口平均密度约为140多人/km2)。

(2)地形“四多”:多山地、港湾、火山、地震多山地丘陵:占国土四分之三以上,平原狭小,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横滨最大海港,神户第二大港、东京是第三大港多火山、地震:被称为“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因处于大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带上,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峰。

有感地震平均每达1500多次(即天约4次)。

(3)季风显著,海洋性强:日本位于温带,气候主要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由于深受海洋的影响,沿岸又有强大的日本暖流流经,年降水偏多且分配均匀,气温的年较差也较小,海洋性特征非常显著。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多梅雨、台风雨、秋雨;西北沿海冬季多雪。

(4)河流:多为山间河流,特点:地势落差大,流程短,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5)自然资源:森林和水能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

2、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1)发展条件不利:①矿产资源缺乏,日本本国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99.7%,天然气96.4%,煤炭95.2%,铁矿100%,铜矿99.8%,棉花100%,木材55.1%)。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②国市场狭小有利:①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②较高的科技水平,③以及岛国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2)发展策略(措施)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加工一贸易型”经济发展之路。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目前中国在进口、出口和贸易总额上均为日本第二大贸易对象国。

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日本的工业地带(3)主要工业带日本拥有深水良港和便利的海上运输业,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颁户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图)。

(4)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5)主要工业城市有:东京、横滨、名古屋、大皈、神户、北九州,并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城市带。

除了传统工业以外,日本还发展了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新兴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境较好的九州岛,故九州岛有“硅岛”之称。

(6)著名城市与人口迁移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人口有1200多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国和国际交通的枢纽。

那里有高速铁路(时速200千米)通往名古屋、大阪等城市。

筑波——科学城种子岛——宇航中心硅岛——九州岛,电子工业中心人口迁移:向领土南北两端3、渔业发达,日本道附近海域有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饵料丰富,鱼群密集,形成了世界著名的道渔场。

除此之外还拥有远洋捕捞船队,沿海和陆上的水产养殖业也较发达。

鱼是日本人的重要食品。

日本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

4、农业单产高(侧重生物技术与水利)日本的耕地很少,人均耕地不到0.l公顷,同时由于耕地的地块小,农业生产方式大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

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发展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平原地区的水稻种植提供水热保证,稻米产量达到自给。

丘陵地区多栽培蔬菜和果树,但仍需大量进口。

5、填海造陆和地下街道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填海造陆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京、大饭、名古屋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人口密集,土地极为紧。

为了解决建设工厂、车站、码头等用地不足问题,日本采取填海办法,人工造陆1600多平方千米,成为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

一些大城市中。

地区还向地下发展,兴建了地下街道、商店和铁路。

日本是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三、典型例题1、日本中国与日本是亚洲的邻国,但是近现代的两国关系却充满着荆棘、曲折,甚至血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一月份的等温线分布图:(1)描述日本一月份的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7分)答案:分布特征:太平洋沿岸与海岸线平行;日本海沿岸向高纬度凸出;中部地区向低纬度凸出;南北等温线的数值相差很大,达16度。

(3分)影响因素:东部:海路热力性质差异和日本暖流西部:洋流的影响中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地形南北相差较大:纬度因素(4分)(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

(4分)答案:有利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科技发达;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

(2分)不利条件:国矿产资源缺乏,国市场狭小(2分)2、中、日俄三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亚局部图(1)图中A地冬季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试用所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