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休克的护理

合集下载

创伤性休克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创伤性休克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创伤性休克护理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理状况,指机体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失调。

创伤性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外部创伤后发生的休克状态。

护理操作是创伤性休克患者获得早期干预和稳定的关键,本文将介绍创伤性休克护理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护理操作流程1. 评估与监测:(1) 了解患者病情及创伤机制;(2) 评估休克程度,包括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血压、脉搏等;(3) 监测液体平衡,包括尿量、体重、入量、出量等。

2. 保持通畅呼吸道:(1)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2) 维持正常呼吸频率和氧气饱和度;(3) 注意监测呼吸衰竭的存在。

3. 维持血压稳定:(1) 监测血压,及时纠正低血压;(2) 保持患者体位的卧位,提高下肢垫高。

4. 快速静脉通道建立:(1) 尽快建立快速静脉通道;(2) 输注液体,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

5. 药物治疗:(1) 根据患者病情,使用血管活性药物;(2) 给予血容量替代治疗,如葡萄糖酸钙、羟乙基淀粉等。

6. 控制创伤源:(1) 迅速控制创伤源,如止血或手术处理;(2) 处理伤口,包括擦洗和覆盖。

7. 应激性溶解操作:(1) 按照溶解操作的过程,给予盐水溶液;(2) 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理指标。

8. 导尿及监测尿量:(1) 安装导尿管,监测尿液;(2) 关注尿量的变化,及时纠正尿潴留或尿少。

9. 多种评价指标监测:(1) 监测中心静脉压力;(2) 监测动脉压力;(3) 监测心率。

二、评分标准伤酷指数是评价创伤性休克严重程度的一种指标。

1. 心率(磅/分钟):(1) ≤ 40:5分;(2) 41-50:4分;(3) 51-60:3分;(4) 61-70:2分;(5) > 71:1分。

2. 血压(mmHg):(1) ≤ 80/40:5分;(2) 81/41-90/60:4分;(3) 91/61-100/70:3分;(4) 101/71-110/80:2分;(5) > 110/80:1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一、引言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且危(wei)险的急症,通常由于严重创伤导致血管容量不足,血液循环不畅,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及时的急救护理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标准,包括评估患者状况、处理出血、保持通畅的气道、静脉输液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二、评估患者状况1. 快速评估:迅速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状况和出血情况。

2. 血压监测:使用无创血压计或者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

3. 心率监测:使用心电监护仪或者手动测量心率,观察心率变化。

4. 呼吸监测:观察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使用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氧合情况。

5. 皮肤状况评估: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检查有无出血点或者淤血。

6. 瞳孔评估: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判断神经系统功能。

三、处理出血1. 住手出血源:使用直接压迫、包扎或者压迫性止血器材等方法,尽快止血。

2. 提高患者下肢:将患者的下肢抬高约30度,减少下肢静脉回流,有助于减轻出血。

3. 赋予输血: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失血程度,及时输注适量的血液制品。

四、保持通畅的气道1. 头后仰法:将患者的头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2. 气道吸引:使用吸引器清除口腔和咽喉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气管插管:在气道无法保持通畅的情况下,进行气管插管,确保气道通畅。

五、静脉输液1.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和给药。

2. 赋予液体复苏:根据患者的失血程度和循环状态,选择适当的液体进行快速复苏,如晶体液或者胶体液。

3. 监测液体输入量:记录输液的种类、速度和总量,监测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变化。

六、药物治疗1. 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的循环状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增加血管张力和心脏收缩力。

2. 控制炎症反应: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等,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器官功能。

3. 赋予止痛药: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

药膏, 并给予眼药水进行治疗 , 如情况严重 可缝合 眼睑; ②脑脊液鼻 漏及耳 漏, 患者可取半卧或平卧位 , 宜将鼻、 耳血迹擦净 , 不用水冲洗 , 也不用纱条 、 棉球堵塞 ; ③保持鼻、 腔清洁; 口 ④配有活动性义齿的昏迷患者 , 应将义齿取 下, 以防掉人气管 内。
9 预 防 关节 挛缩 和 足 下垂 .
8 五 官护 理 .
创伤性休克患者 的抢 救护理体会
石 媛 媛
河 北保 定解 放 军 22医 院创 伤 2病 区 , 5 河北
【 关键词】 创伤性休 克患者; 抢救护理 di1.9 9jin 10 o:03 6/.s .0 6—15 .00 1 .3 s 99 2 1. 12 1
保定
0 10 700
者出现意外情况的发生。给予束缚要慎重, 视情 况而定。例如颅 内血肿的 患者 , 这种患者应该立即给予手术治疗 。如果是脑水肿应该给 以对应 的治 疗, 脱水并给予氧气吸氧 。如果是低血压和休克的患者也应该给以相应的 治疗 , 给予 患者 补 液 、 血 。尿潴 留 的 患者 应 该 给予 导 尿 进 行 治疗 。这些 并 输 措 施 均 可使 患 者转 为安 静 。
避免 增 加颅 内 淤血 。 3 伤 口、 . 引流 管 的护 理 对开放伤或开颅术后患者 , 应观察敷料有无渗血、 渗液情况。对于减压 性 的伤 口应 避免 局部 伤 口受 压 , 持引 流管 的通 畅 , 察 引 流 液 的 颜 色 、 保 观 量 和性 质 的变化 并 记 录 。 4 高 热护 理 .
文章编号 :06—15 (00)一 1 25— 2 10 9921 1 —35 0
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的常见并发症 , 就我科 2 0 20 0 8— 09年收治的 4 5% 高 流 量氧 ( 8 / n , 时 可行 气 管切 开或 采用 机 械辅 助 呼 吸。 0 0 6— Lmi) 必要 例创伤性休克病员谈谈抢救护理体会。 33 脉 搏 : 者早 期 会 出现一 些 临床 改变 如 脉 搏快 且 细 ,0 . 患 10—10次/ 2 1临床 资 料 . a rn左右 , i 这一般会出现在患者出现了血压下降之前的主要 临床表现 , 患者 本组 4 , 3 0例 男 2例 , 8 , 龄 2 女 例 年 4~5 5岁 , 平均 3 2岁 。致 伤 原 因 : 高 进入休克的晚期情况 , 患者的临床表现会 出现脉搏缓慢、 微细 , 也会有触不 处坠落伤 1 0例。 挤压伤 5例 , 钝器伤 5例 , 刀伤 4例, 合并脾脏破裂 5例。 骨 到 的情 况 ,0—8/ i左 右 。 6 0 rn a 盆骨折 4例 , 多根多处骨骨折伴闭合性血气胸 3例, 全身多处刀伤 4例 。 34 血压: . 患者在休克的早期时刻, 患者的血压不一定会出现下降的 2 急救 护理 . 情况 , 所以在治疗时应该细致地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动情况 , 应该定时给予血 2 1 体位 : . 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或者使用把患者的头 向上抬高 l。 压 监 测 ,0一l 5 1 5分钟 进行 一 次 血压监 测 。 和 下肢 向上 抬高 2 。 样 的办 法 , O这 来增 加 患者 的 回心 脏 的 血流 量 , 样 可 以 这 3 5 患者的皮肤温湿度、 . 色泽 : 患者早期会 出现血量有所减少 , 这样会 使 患者尽 快 康复 。 使患者出现了皮肤出现温湿度、 色泽等情况发生改变 , 尤其是患者的 口唇部 2 2 对患者进行止血、 . 止痛 : 患者一般都会因为大出血而致 使患者 出 位 和 患者 的甲床 等 地方 , 出 现从 红 色 变 为 白色 的 表 现 。患 者 进 入 休 克 晚 会 现了休克的情况发生 , 这种原 因一般 占首位 , 所以快速地进行 止血疗 法 , 是 期 则会 出现 出血 点 或瘀斑 等 情况 , 会 出现 DC 甚至 I。 首要 治疗 原则 。一 般 使 用 的方 法 有 止 血 钳 或 止 血 带 法 、 塞 止 血 法 、 扎 填 包 3 6 尿量 : . 患者在休克时尿量的变化是至关重要 的, 其对 了解患者 的 法、 指压法等方法。另一种常引起休克的原 因是疼痛 , 其仅次于出血。所以 情 况变 化 起 到 了 关 键 的 作 用 。所 以应 该 密 切 观 察 患 者 的 尿 量 情 况 , 真 认 要 进行 止 痛 。给 予患 者 5 lO g 冷 丁或 者 5一lm 0一 O m 杜 O g吗啡 。 记录。 23 补 液 : 即 为其 建 立 2条静 脉 通路 , 速 输 以足 量 血 液 、 浆 及 液 . 立 迅 血 37 患 者 的 中心静 脉压 ( V ) 患 者 的 C P< c 2 这 可 以诊 断 为 . CP : V 6 mH 0, 体, 收缩压在 6 9 mm g 3 mn内补液 10 mL 收缩压低于 6 m g O~ 0 H 者 0 i 50 , 0 mH 者 右心房充盈度不足。若患者 C P>1c H 0的情况的话 , V 5m 2 则可诊断为心衰。 3mi 0 n补液 20 mL 晶胶体 比为 3:。最好行颈静脉穿刺置管, 00 , 1 既可快速输 4 心理 护 理 . 液 扩容 , 测 中心 静脉 压 。 又可 患 者 一般 会 出现 心理 情 况 的改 变 , 出现 焦 虑 、 惧 的 心 理 表 现 , 对 患 恐 这 3病 情 监护 . 者的病情恢复及其不好 , 所以对患者应该给予心理辅导 , 给予患者精神上的 3 1 意识 : . 患者进入休克后, 患者的身体代偿还可 以, 患者身体 内的血 安慰 , 患 者 的心 理情 况 , 强患 者 的治 疗疾 病 的决 心 。 改善 加 液分布到各个部位进行代偿 , 脑部的供血情况得到了一定 的改善和保证 。 脑 5 讨 论 . 部 的缺氧 情 况不 是很 明显 , 者 出 现 焦 虑 和烦 躁 的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危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和抢救。

对于创伤性休克的患者,院前急救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评估患者病情在进行院前急救时,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确定患者是否处于创伤性休克状态。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状态、脉搏状态和血压状况等。

如果患者处于创伤性休克状态,一定要尽快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在采取应急措施之前,需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采取抬高头部和颈部的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不能正常呼吸,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此时应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或口对鼻人工呼吸的方法。

三、控制出血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伴随大量出血,这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需要尽快控制出血,防止患者失去过多的血液。

控制出血的方法包括压迫伤口、提升患肢以减缓出血速度、使用止血剂等方式。

四、保持体温创伤性休克患者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加患者的生命危险。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需要尽可能地保持患者的体温,防止体温过低。

保持体温的方法包括给患者穿上保暖衣物、使用保温毯等措施。

五、输液补液需要注意的是,在输液补液时,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使用何种液体。

一般推荐使用盐水或葡萄糖液等之内液。

六、呼吸支持在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中,有些患者伴随着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进行呼吸支持,以保证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常。

呼吸支持的方法包括使用呼吸机或氧气支持等措施。

七、及时送往医院进行院前急救的目的并不是治愈患者,而是为了让患者在抵达医院之前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救治机会。

因此,在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之后,应该尽快将患者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总的来说,在创伤性休克的急救工作中,需要保证措施科学、及时和准确,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创伤性休克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瞳孔、面色、末梢循环及颈静脉和周围静脉的充盈程
度的变化,及早发现与判断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密切观察P、R、SPO2、BP、脉压差、CVP的变化并定时记录。

3、记录尿量、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色和性状。

4、观察专科情况:肢体肿胀、血运、动脉搏动、感觉、活动度、伤
口出血。

5、注意有无颅脑、胸、腹等多发伤;有无并发症和基础疾病。

护理要点
1、立即取休克体位、保暖,骨折处制动和固定,心电监护监测生命
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升/ 分,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建立静脉通路,选择血管宜在上肢,立即开放两条大口径静脉通
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抽血作交叉配血,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3、留置导尿监测每小时尿量,如发现病人尿量减少,颜色呈浓茶色,
说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或肾功能损害;如颜色为鲜红色,说明肾挫伤。

4、遵医嘱严格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控制药物滴速,避免血压骤降,
必要时加速输液或加压输血、血浆等,以补充循环血量,纠正灌注不足。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仔细观察病人皮肤色泽、弹性等,严
密监测体温,及时使用降温措施。

6、保持患者舒适体位,翻身,做好生活护理,使用床栏、约束带,
保持肢体功能位,并进行肢体按摩。

7、做好褥疮和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指导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

2、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根据病情从禁食过渡到正常饮食。

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不适随诊。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定义: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机体受到创伤后大量 失血、失液、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 足,造成全身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产生多器 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征。是 外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稍有延误即可危及生命。 因此,在抢救的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对病情有 快速的判断,对疾病有深刻的了解,同时要有高 度的负责精神,分秒必争,迅速制定抢救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 9、休克患者在快速输液时注意事项:

有无咳嗽及血性泡沫样痰,警惕肺水肿及心
力衰竭的发生。在输液过程中如有呼吸困难及严
重低氧可给呼吸兴奋剂,并立即向医生报告、抗
休克时输液药物繁多,要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药物浓度及滴数。准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抢救
休克时,避免差错,每24小时总结1次液体的出
入量,保持适量的液体输入,注意纠正电解质紊
• 5.4 呼吸注意观察呼吸节律、频率、深度。保持 呼吸道通畅和及时清除分泌物,快速输液时注意 肺水肿发生,若抗体克过程中,血压好转后出现 呼吸困难,应警惕休克肺发生,及时机械通气。
• 5.5 尿量、尿比重是反映肾灌流量最敏感指标, 也是判断休克极为重要的指标。所以准确记录每 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是十分重要的,护理人 员应重点观察。对于休克患者应常规留置尿管观 察每小时尿量,如果患者每小时尿量在30ml以上 说明血容量已基本补充,休克缓解可适当减慢输 液速度。pH值在7~8之间,以防止血红蛋白形成 管型,阻塞肾小管 。
• 3.迅速扩充血容量:

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使用16—18G静脉留置针
选择健侧上肢大静脉或颈外静脉快速输血输液。建立静脉
通道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创伤性休克抢救时,输液部位原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一、概述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严重创伤导致的循环衰竭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

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拯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标准,包括识别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紧急处理措施、药物治疗以及监测等内容。

二、识别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1. 血压下降:患者的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低于65mmHg。

2. 心率增快:患者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3. 皮肤湿冷:患者的皮肤浮现湿冷、苍白或者发绀。

4. 尿量减少:患者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

5. 意识改变:患者表现出烦躁、淡漠或者意识含糊等症状。

三、紧急处理措施1. 确保患者安全:将患者放置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受伤。

2. 呼叫急救车: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患者情况,并请求紧急救援。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患者的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阻塞,进行适当的处理,如头后仰法或者侧卧位。

4. 控制出血:对于明显的出血,应迅速进行止血处理,如使用止血带或者直接按压伤口。

5. 保持体温:将患者覆盖保暖物品,防止体温过低。

6. 保持水分平衡: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液治疗,维持水分平衡。

四、药物治疗1. 补液: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进行补液治疗,如晶体液或者胶体液。

2. 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

3. 抗生素:对于有感染迹象的患者,及时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或者治疗感染。

五、监测1. 血压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心率监测:通过心电监护仪或者手动触诊,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尿量监测:记录患者的尿量,评估肾脏功能和循环情况。

4. 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监测患者的氧合情况,及时发现低氧血症。

六、预后评估创伤性休克的预后与早期急救护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既往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创伤性休克护理

创伤性休克护理

康复过程中的护理
疼痛管理
采取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以缓解患者疼痛。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 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 情绪问题。
营养与饮食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 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预防并发症
采取措施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 症的发生,及时处理已发生的并发症 。
应用快速检测技术,如床旁检测、自 动化生化分析仪等,缩短检测时间, 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THANKS
患者反馈
重视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 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满意度。
新技术、新方法在创伤性休克护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利用信息化技术,如电子病历系统、 移动护理系统等,提高护理工作的效 率和准确性。
结合康复治疗技术,如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等,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提 高生活质量。
快速检测技术
专业技能培训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创伤 性休克护理的专业技能培 训,提高护理质量。
紧急应对能力
加强护理人员对紧急情况 的应对能力,确保在紧急 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 采取措施。
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质量评估
定期对创伤性休克护理的质量进 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持续改进计划
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持续改进 计划,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和方法。
预后评估与跟踪随访
预后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预后评估,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跟踪随访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活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05 创伤性休克护理的挑战与展望
护理人力资源的配备与培训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PPT课件

-
10
五Hale Waihona Puke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措施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口中异物 和分泌物,给予患者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必要 使用人工呼吸机供氧。
5、注重病情观察,每15~30min测量生命体征 一次, 及早发现并判断患者休克症状,及时汇 报医生。
6、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严格记录患者每小 时尿量、颜色和性状。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 输液速度。做好抢救记录,准确、详细记录病 情变化、用药情况和24h出入量。
D.神志淡漠
E.皮肤出现多处瘀点、瘀斑
4、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C)
A.纠正酸中毒
B.心功能正常
C.补足血容量
D.先用血管收缩药
E.与皮质激素同用
-
17
测试题
5、休克早期的表现是( A )
A.脉压3kPa(23mmHg)
B.皮肤发绀
C.神志淡漠 D.全身淤点 E.尿量40ml/h
-
14
五、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13、调节体温: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体温常降 低,应予保暖。可采用盖棉被等措施,保持室 温在20oC左右。
14、心理护理,休克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恐惧、 焦虑和紧张,及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指导患 者正确配合护理。
-
15
测试题
1、下列关于休克护理不妥的是( C )
A.平卧位
10、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严密观察局部 皮肤,严防药物渗漏至皮下,导致局部皮肤 坏死。
-
13
五、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11、预防并发症,进行治疗勿过度暴露患者, 以免患者受凉,行人工气道的患者,要做好气 道护理和口腔护理,以防肺部并以症。
12、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防止皮肤发 生压疮。对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的患者,应预 防患者坠床,输液肢体固定。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一、引言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常见于严重创伤、大出血、严重感染等情况下。

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标准,包括伤势评估、急救措施和监测指标等。

二、伤势评估1. 外伤性休克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2. 内伤性休克的症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外伤症状,但出现心率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表现。

三、急救措施1. 确保安全: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受伤。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无法自主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4. 控制出血:止血是急救的关键步骤,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提高患者下肢等方法。

5. 维持循环:保持患者体位平卧,提高下肢,输液维持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提高血压。

6. 保暖:保持患者温暖,避免体温过低引起休克加重。

7. 监测指标: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四、监测指标1. 心率: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钟,超过100次/分钟可能表示休克。

2. 血压:正常成人血压为收缩压120-140mmHg,舒张压80-90mmHg。

血压下降到90/60mmHg以下可能表示休克。

3. 呼吸: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钟。

呼吸急促、浅表或困难可能是休克的表现。

4. 尿量:正常成人尿量为每小时30毫升以上,尿量明显减少可能表示休克。

五、其他注意事项1. 不要给患者口服液体:口服液体可能加重呕吐或窒息,应避免。

2. 避免过度输液:过度输液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3. 注意感染预防:创伤性休克患者易发生感染,应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

六、结论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在急救过程中,要进行准确的伤势评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尿量等指标。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救治及护理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创伤引起的失血、组织损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休克状态。

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救治和护理。

下面将介绍一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

1. 急诊救治措施:(1)迅速评估: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等。

同时还要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和创伤的严重程度。

(2)建立静脉通道: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存在失血和低血压的情况,需要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液体复苏和药物治疗。

(3)液体复苏:根据患者的血容量丧失情况和休克的程度,选择适当的液体进行复苏,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4)进行血液检查:必要时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功能和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

(5)控制感染:如果创伤性休克患者存在感染的迹象,需要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并控制感染源。

(6)危重监护: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转入危重监护室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治疗,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护理措施:(1)安全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

还需要注意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2)心理护理: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处于严重的应激状态,需要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存在液体丧失和电解质紊乱,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给予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4)预防感染:创伤性休克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更换导尿管、拭洗皮肤、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等。

(5)监测并改善组织灌注:创伤性休克患者常常伴有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措施改善组织灌注,如输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6)营养支持: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帮助患者恢复。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外伤、出血、灼热等原因造成的体液和电解质紊乱、组织灌注不足等引起的一种严重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极易危及生命。

因此,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非常重要。

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一、快速评估患者状况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患者状况。

评估内容包括意识、呼吸、血流动力学、出血情况等。

快速评估有助于把握时间,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尽快进行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给予氧气创伤性休克患者往往会出现呼吸不畅,因此急救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氧气,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提高血氧饱和度,以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维持生命体征的正常。

三、保护患者颈椎在救治过程中,切记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颈椎。

当现场发现受伤患者存在颈部伤势时,首先要对患者进行颈椎固定,以免加重颈椎损伤或者导致神经功能损害。

四、控制出血创伤性休克患者出血是导致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出血。

具体措施包括停止出血、技术止血、压迫止血等,以防止患者出血过多,失去体液和电解质,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

五、及时输液创伤性休克患者往往存在体液和电解质紊乱问题,因此,在院前急救中及时补液非常重要。

补液可以起到改善血流动力学、维持血流稳定的作用。

但具体输液种类和剂量要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切记不可盲目输液。

六、注意维持患者体温创伤性休克患者往往存在体温调节失常的情况,因此,在使用补液、输血等措施时一定要注意维持患者的体温,以防止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

七、及时送往医院当创伤性休克患者稳定后,急救人员应该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以便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送医途中,急救人员可以在抬运过程中继续监护患者的状况,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

总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急救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把握,了解相关知识和技术,实现精准施救。

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地控制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质量。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引言概述: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急性生命威胁,常见于严重创伤、大出血或其他重大损伤引起的失血性休克。

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包括早期识别、体位调整、控制出血、液体复苏和休克监测。

一、早期识别:1.1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皮肤状况,包括意识水平、烦躁不安、苍白或发绀等。

1.2 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体温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3 评估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包括创伤部位、出血情况和伤口大小等,以便确定急救护理的紧迫性和方式。

二、体位调整:2.1 将患者平躺,保持头部处于中线位置,有助于维持脑血供和氧合。

2.2 抬高患者的下肢,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心脏前负荷,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2.3 避免过度移动患者,以免加重伤情或引起进一步出血。

三、控制出血:3.1 快速评估和定位出血源,采取紧急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包扎或使用止血药剂等。

3.2 高度怀疑内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干预或介入治疗,以控制出血源。

3.3 在控制出血的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气道通畅和呼吸功能,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人工通气。

四、液体复苏:4.1 根据患者的伤情和失血程度,选择合适的液体复苏方案,如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

4.2 进行液体复苏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调整液体输注速度和量,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4.3 注意避免液体过负荷或过度输血,避免引起心力衰竭或再灌注损伤。

五、休克监测:5.1 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休克的恶化或复苏情况。

5.2 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如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导管或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评估患者的循环状态和容量反应性。

5.3 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和其他支持治疗措施等。

结论: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一、急救措施1、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1)加压包扎止血:用消毒敷料或消毒棉垫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填塞入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伤口止血但不影响其远端血运为宜,同时应抬高损伤部位的肢体以减轻出血量。

(2)气压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加压包扎的方法不能止血时。

将上肢抬高2小时,使血液回流.局部垫上松软敷料或毛巾布料,其上止血带环绕肢体缠扎两周勒紧,以不出血为止;但要及时记录开始扎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60分钟松开5分钟,以防肢体缺血性坏死。

2、快速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选择上肢静脉或深静脉置管,确保液体快速进入体内。

重度休克时应在10-30分钟内输入2000ml液体以扩容,一般先快速输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平衡液等,以增加心输出量和回心血量,然后输入胶体液,如全血、血浆等,以减少晶体液渗入血管外第三间隙。

3、立即采血、配血,通知血库备血。

在抗休克的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4、休克卧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

,下肢抬高15。

—20。

,可防止膈肌及腹腔器官上移,影响心肺功能,并可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5、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血块、异物及分泌物,给予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L/min,给氧浓度40—50%,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需做好机械通气的准备。

6、严密心电监护:每15-30分钟测各项生命体征一次,随时调整补液速度及氧流量以防发生肺水肿及氧中毒.7、留置导尿,妥善固定,准确记录出入量。

8、妥善固定骨折部位:避免搬动过程中骨折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器官的进一步损伤,适当镇痛,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利于防止休克、便于患者的搬运。

9、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提升血压、改善微循环应用.先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一次血压。

血压平稳后每15-30分钟测一次,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严防药物外渗。

血压平稳后,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出血等情况下。

它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需求而引起的。

及时而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标准。

一、创伤性休克的定义和病因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严重创伤导致的循环血量不足,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导致细胞代谢紊乱的一种急性病理状态。

其常见病因包括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出血、烧伤等。

二、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改变等。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尿量减少、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步骤1. 评估患者状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否处于休克状态。

2.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3. 维持循环稳定:包括保持血压稳定、纠正酸碱失衡、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液体复苏、输血等治疗。

4. 控制出血:对于出血导致的创伤性休克,要及时控制出血源,止血是急救护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5. 维持体温稳定:创伤性休克患者往往伴有体温下降,要及时给予保暖措施,维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6.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7. 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等。

8. 心理支持:创伤性休克患者往往处于生命威胁状态,需要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四、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注意事项1.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2. 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过度降温或过度升温。

3.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创伤休克急救措施

创伤休克急救措施

创伤休克急救措施
创伤休克是指因为外力作用导致机体组织受损,从而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微循环障碍,同时伴有创伤等引起的综合征,创伤休克的急救措施如下:1.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开,以保证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2.控制出血:如果伤口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止血,可以使用直接压迫、包
扎或通过外固定等方法控制出血。

3.补充血容量: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将前负荷调整至最佳水平。

4.固定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和疼痛,并防止进一步损伤。

5.急救复苏:纠正微循环障碍、增进心脏功能、恢复人体正常代谢。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性疾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创伤性休克的定义1.1 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外伤性损伤导致血容量不足,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变,继而引起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1.2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情况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及时处理。

1.3 创伤性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二、创伤性休克的病因2.1 失血性休克:外伤导致大量出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2.2 创伤性休克:组织损伤导致毒素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3 代谢性休克:因休克状态下组织氧供需失衡,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三、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3.1 血压下降: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浮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2 心率增快:机体为维持组织灌注,心脏加快心率以增加心排血量。

3.3 皮肤湿冷:由于末梢循环受损,皮肤湿冷、苍白,甚至浮现发绀。

四、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4.1 确保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分泌物等。

4.2 控制出血:迅速止血,包扎伤口,输血等措施。

4.3 补液复苏:快速输注生理盐水、血浆等液体,维持循环血容量。

五、创伤性休克的预防措施5.1 安全防护: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带、戴头盔等,减少发生外伤的可能。

5.2 及时救治:外伤后及时就医,避免伤势加重导致休克。

5.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反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

总之,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危(wei)险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

了解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急救护理的效果、减少患者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翼泛博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能够加强对创伤性休克的认识,共同努力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一、背景介绍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情,常见于外伤、手术、严重出血等状况下。

它是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急救护理的目标是迅速纠正休克状态,维持组织器官的灌注,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二、急救护理步骤1. 评估患者状况:-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以及皮肤颜色等指标,以评估休克的严重程度。

- 判断休克的原因,如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等,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

2. 维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异物、维持气道通畅等。

3. 控制出血:-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必须尽快控制出血源,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手术止血等。

4. 快速补液:- 通过静脉途径迅速赋予液体,以纠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胶体液等。

5. 赋予血液制品:- 如果患者失血严重,可考虑赋予血浆、红细胞悬液等血液制品,以补充患者的血容量。

6.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对于休克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增加心输出量和提高血压。

7. 监测患者指标:- 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尿量等指标,以及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等。

8. 密切观察患者状况:- 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9. 寻觅和处理休克的原因:- 除了急救护理,还需要寻觅和处理休克的原因,如创伤、感染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护理要点1. 保持患者体温稳定:- 休克患者容易浮现体温下降,需要采取保暖措施,如赋予温热液体、使用保温毯等。

2. 管理患者疼痛:- 休克患者可能浮现疼痛,需要赋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 提供心理支持:- 休克患者往往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需要赋予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病人的护理学习内容:1. 休克的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2. 休克病人的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学习目标:1、掌握休克的定义。

2、了解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3、分析理解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4、理解掌握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5、掌握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学习重点:1、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

2、休克病人各期的临床表现。

3、休克的处理原则。

4、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

5、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休克概念〕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在许多疾病的严重阶段都有休克发生的可能。

如能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转危为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会急剧加重,转变为不可逆阶段,最终导致死亡。

因此,作为临床护士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熟练的技术操作,才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休克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发生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全身主要脏器损害的危急的综合症。

多种病因→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流不足→(机体失去代偿)组织缺血缺氧→主要脏器损害。

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受损。

简言之,休克就是人们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使脏器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最后造成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休克的病因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病理生理过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不包括贮存于肝、脾的淋巴血窦中或停留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效循环血量的维护依赖于: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

当其中任何一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而发生休克。

在休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上述三个因素常都累及,且相互影响。

[休克病因与分类]引起休克原因很多,采用较多的分类法是将休克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这种按原因分类,有利于及时消除原因、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低血容量休克1.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宫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性休克。

2.大量血浆丧失引起,如严重烧伤时,主要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丧失所致。

3.大量体液丢失引起。

由于剧烈呕吐。

4.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除主要原因为出血外,组织损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分解毒素的释放以及细菌污染,神经因素等,均是发病的原因。

(二)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腹膜炎等)引起,,以及霉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感染。

(三)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四)神经源性休克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

(五)过敏性休克: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

外科常见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其次为感染性休克。

本章重点为创伤性休克。

[休克病理生理]虽然休克发生的原因可以不同,发展过程也不太一样,但微循环的变化基本一致。

微循环变化通常分为三个阶段:1.微循环收缩期(痉挛)休克早期全身的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扩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口径明显缩小。

微循环血管持续痉挛的始动因素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休克时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刺激a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

脑和心的微血管a受体较少,故脑动脉和冠状动脉收缩不明显,重要生命器官仍得到较充足的血液灌流。

(选择性收缩外周(皮肤/骨骼肌)和内脏(肝/脾/胃肠)的小血管→循环血量重新分布→心脑等重要器官有效灌注增加)代偿意义缺血性缺氧期为代偿期, 3个方面:①自身输血:肌性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肝脏的储血库收缩,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减少血管床容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②自身输液: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更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组织液返流入血增多。

③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保证了心、脑主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

由于不同器官的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不一,皮肤、内脏、骨骼肌、肾的血管a受体密度高,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较高,收缩更甚,而脑动脉和冠状动脉血管则无明显改变。

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心脑灌流可以正常,神志一般清楚。

该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应尽早消除休克动因,控制病变发展,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防止向休克期发展。

2.微循环扩张期表示已进入休克抑制期。

大量乳酸堆积,血液滞留→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心排出量↓,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微循环淤滞的机制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长期缺血和缺氧引起组织氧分压下降,CO2和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

酸中毒导致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②缺血、缺氧使扩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腺苷、K+等)增多。

④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期白细胞在粘附分子作用下,滚动、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上,加大了毛细血管的后阻力,此外还有血液浓缩、血浆粘度增大,血细胞压积增大,红细胞聚集,血小板粘附聚集,都造成微循环血流变慢,血液淤滞,甚至血流停止。

3.微循环衰竭期:血液浓缩,粘稠度↑,在酸性环境中处高凝状态,红细胞、血小板易凝集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休克发展到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示进入了微循环衰竭期,病情严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消耗了各种凝血因子,且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结果出现严重出血倾向。

以上是休克失代偿期的微循环变化。

此期如继续发展,各重要器官组织可发生广泛的缺氧和坏死而无法挽救。

休克一旦并发了DIC,将使病情恶化,并对微循环和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是休克晚期难治的又一重要原因。

随着休克的发展,组织缺氧愈来愈重,酸性代谢产物生成增多,导致局部酸中毒,加重细胞损伤。

休随着血流动力学障碍和细胞损伤越来越重,各重要器官(包括心、脑、肝、肺、肾)功能代谢障碍越来越重,甚至发生不可逆损伤,休克愈来愈难治。

脑功能障碍在休克早期,由于血液的重分布和脑血流的自身调节,保证了脑的血液供应,因而除了因应激引起的烦躁不安外,没有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但动脉血压低于7kPa 或脑循环出现DIC时,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加重,脑组织缺氧,患者神志淡漠,甚至昏迷。

在严重休克时,可出现多种内脏器官功能衰竭现象,称为多系统器官衰竭。

发生的原因乃微循环障碍所造成。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的发生,与休克的原因和休克持续时间久暂有密切关系。

休克持续时间超过10小时,容易继发内脏器官损害。

以上内脏器官继发生损害,心,肺、肾的功能衰竭是造成休克死亡的三大原因,救治中更应重视。

[休克临床表现]由于休克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各种致病因素和病情发展阶段的表现也不一样,因此必须熟悉休克的基本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临床表现神志皮肤粘膜血压脉搏呼吸尿量休克早期清楚伴烦躁激动开始苍白发凉变化不大脉压缩小稍快<100有力深快正常休克期尚清楚表情淡漠苍白,发冷肢端厥冷收90-70脉压小100~120细弱急促尿少休克晚期模糊甚至昏迷显著苍白肢端青紫厥冷到膝肘收<20mmHg或测不到速而细弱、摸不清急促尿少或无尿*中、重度休克应放留置导尿管(一)意识混浊,表情淡漠,或烦燥不安,但神志尚清楚。

这是大脑缺氧的表现。

严重休克时,意识逐渐模糊,乃至昏迷。

(二)皮肤和粘膜苍白、潮湿,有时可发绀。

肢端发凉,,末梢血管充盈不良。

周围静脉收缩,陷,重者硬如索状。

(三)血压变化:血压只能反应心输出压力和周围阻力,不能代表组织的灌流情况。

血压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以血压下降做为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

在代偿早期,由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还可能有短暂的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更明显,因而脉压差小(2.7Kpa以下),这是休克早期较为恒定的血压变化。

只有失代偿时,才出现血压下降。

(四)脉搏细弱而快:,由于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下降,心脏代偿增快,以维持组织灌流,但每次心搏出量甚少。

以后更由于心肌缺氧、收缩乏力,致脉搏无力细如线状,桡动脉、足背动脉等周边动脉摸不清。

(五)呼吸快而深:是缺氧和酸中毒的代偿表现。

早期尚可有呼吸性碱中毒。

除胸部损伤或并发心、肺功能衰竭外,呼吸困难者少见。

(六)尿量减少:早期为肾前性,反映血容量不足、肾血液灌流不良;后期还可能是肾实质性损害。

对休克严重程度的临床估计,还可用:一看:二摸:三测压:四尿量:交感兴奋→泌汗增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肾血管收缩→少尿;血管收缩→ 血压不下降,脉压缩小。

脑缺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皮肤粘膜瘀血→紫绀、湿冷;肾缺血加重→尿量进一步减少。

[休克实验室检查](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算、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血浆电解质测定,主要是钾、钠、氯,进行血气分析,借以了解血液氧合、二氧化碳储留和酸硷变化情况。

尿常规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等。

其他检查如EKG,X线片,胸、腹腔穿刺分泌物细菌学检查等视伤情和病情而定。

(二)特殊检查:1. 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代表右心房或胸腔内上、下腔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49~0.98kPa(5~10cmH2O)。

CVP 变化可反应血容量和右心功能,若低于0.49kPa(5cmH2O)表示血容量不足;高于1.47kPa(15cmH2O)表示有心功能不全;高于1.96kPa(20cmH20)则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常与血压变化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指导补液治疗。

2. 肺毛细血管楔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是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得的肺毛细血管内的压力,正常值为6~15 mmHg。

PCWP变化可反映肺静脉、左心房及右心室压力,若低于0.8kPa(6 mmHg)表示血容量不足;超过2.0(15 mmHg)提示肺循环阻力增加;高于4.0kPa(30 mmHg)提示发生了肺水肿。

[休克防治要点]休克病人病情危急,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医护人员应救死扶伤,分秒必争,抢救中,时间就是生命。

一、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补充血容量:(因各类休克都有一个共同点)是抗休克的根本措施,是第一措施。

适用于各类休克。

补充血容量越早效果越好,休克后的并发症越少。

及时补充血容量,对时间较短的休克均可很快纠正,不需用其他药物。

补液时应注意:1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关键性措施2 合理补液先晶后胶、先快后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