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 (人脸识别智能锁具)
【CN209908116U】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专利】
![【CN209908116U】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55190fa69dc5022aaea00f0.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44269.X(22)申请日 2019.03.16(73)专利权人 兰增銮地址 232000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镇顺发泽润园17号楼(72)发明人 兰增銮 (51)Int.Cl.E05B 9/08(2006.01)G07C 9/0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包括外面板和里面板,所述外面板和里面板对称设置在门的内外侧,且外面板和里面板的内侧靠近四周边缘位置均连接有快速定位装置,所述外面板和里面板的内表面均连接有安装结构,且外面板和里面板的内侧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内部靠近顶部一侧位置设有无线连接模块,且控制盒的内部靠近顶部另一侧位置设有存储器,所述控制盒的内部靠近底部一侧位置设有驱动组件,且控制盒的内部靠近底部另一侧位置设有数据处理芯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能够方便智能门锁的安装,且能够提高智能门锁安装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908116 U 2020.01.07C N 209908116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908116 U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面板(1)和里面板(2),所述外面板(1)和里面板(2)对称设置在门的内外侧,且外面板(1)和里面板(2)的内侧靠近四周边缘位置均连接有快速定位装置(3),所述外面板(1)和里面板(2)的内表面均连接有安装结构(4),且外面板(1)和里面板(2)的内侧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盒(5),所述控制盒(5)的内部靠近顶部一侧位置设有无线连接模块(6),且控制盒(5)的内部靠近顶部另一侧位置设有存储器(7),所述控制盒(5)的内部靠近底部一侧位置设有驱动组件(8),且控制盒(5)的内部靠近底部另一侧位置设有数据处理芯片(9),所述控制盒(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连接有斜舌(10),且控制盒(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底部位置连接有保险锁舌(11),所述外面板(1)的前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固定安装有人脸识别器(12),且外面板(1)的前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指纹采集器(13),所述外面板(1)的前表面靠近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门把手(14),且外面板(1)的前表面靠近门把手(14)上方位置设有显示屏(15)。
门锁技术交底
![门锁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9aeed7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8.png)
门锁技术交底介绍本文档旨在对门锁技术进行交底,使相关人员对门锁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门锁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门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机械锁:传统的机械门锁,采用物理锁芯和钥匙,适用于一般家庭和办公场所。
2. 电子锁:采用电子芯片和密码或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开锁与锁定的自动化,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智能门锁:基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技术的门锁,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多种方式开锁。
4. 生物识别门锁:采用指纹、人脸识别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
门锁技术要点在选择和使用门锁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1. 安全性:门锁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房屋和财产的安全。
选择具有高安全性能的门锁,如电子锁和智能门锁。
2. 方便性:门锁的开锁方式应该方便快捷,例如密码、指纹等无需携带钥匙的方式。
3. 耐久性:门锁需要具备耐久性,能够经受长期使用和恶劣天气条件的考验。
4. 防护性:门锁应该具备防护功能,如反撬、防护罩等,提高门锁的安全性能。
门锁维护为了保证门锁的正常使用和延长其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包括:1. 清洁:定期清洁门锁表面和内部的灰尘和杂质,可以使用软刷和清洁剂进行清洁。
2. 润滑:使用专用的门锁润滑剂或润滑油对门锁芯和机械部件进行润滑,保持门锁的灵活性和顺畅性。
3. 检查:定期检查门锁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总结门锁技术是保障家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门锁的分类、技术要点和维护方法对于选择和使用合适的门锁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门锁技术。
以上是对门锁技术的交底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
谢谢!Title: 门锁技术交底IntroductionThis document aims to provide a briefing on door lock technology, enabling relevant individual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door lock technology.Door Lock ClassificationBased on different working principles and usage scenarios, door lock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1. Mechanical Lock: Traditional mechanical door locks that use physical lock cores and keys, suitable for general homes and office places.2. Electronic Lock: Uses electronic chips and technologies such as password or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to automate locking and unlocking, improving the security and convenience of door locks.3. Smart Lock: Door locks based on internet and smart phone technologies, allowing remote control through mobile phones, and offering multiple options for unlocking such as passwords, fingerprints, and facial recognition.4. Biometric Door Lock: Uses biometric features recogni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fingerprint and facial recognition, providing a higher level of security.Key Points of Door Lock TechnologyWhen choosing and using door locks, the following key point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1. Security: The primary task of a door lock i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the house and property. Choose door locks with high security performance, such as electronic locks and smart locks.2. Convenience: The unlocking method of the door lock should be convenient and quick, such as passwords, fingerprints, etc., without the need for keys.3. Durability: Door locks need to have durability to withstand long-term use and harsh weather conditions.4. Protective Features: Door locks should have protective features, such as anti-prying and protective covers, to enhance the security performance of the door lock.Door Lock MaintenanceTo ensure the normal use and extend the lifespan of door locks, regular maintenance and upkeep are necessary, including:1. Cleaning: Regularly clean the surface and interior of the door lock from dust and debris, using a soft brush and cleaning agents.3. Inspection: Regularly check whether all parts of the door lock are functioning properly, and promptly repair or replace any issues found.ConclusionThe above is the content of the briefing on door lock technology.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need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Thank you!。
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3篇)
![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3128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c.png)
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3篇)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精选3篇)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篇1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名称:_________________(可提出本人希望的名称,最后与代理人商定)发明人(设计人):_________________(必须是自然人,名额不限)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也可以单位与个人联合。
单位申请在有关文件上加盖公章,填写机构代码;个人申请的,在有关文件上签字,提供身份证号。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机构代码:_________________个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包括区号)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单位的指定一人。
个人的一般是申请人,也可以不是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包括区号)地址: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发明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篇2甲方(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被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乙方受甲方委托代为办理名称为__________的发明创造,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以及该申请在审查程序中的全部事宜,至收到该案的审查结案通知。
该案的后续程序的处理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
二.甲方应乙方确认以下事项:1.委托乙方代为办理:□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在申请时同时要求:□提出实审请求□ 递交提前公开声明□ 请求费用减缓2.提供所需要的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著录事项:发明创造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明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申请人姓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申请人姓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申请人姓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委托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E-mail: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4.支付下列费用费用类别代理费(含工本费)加急费申请费(代收)实审费(代收)制图、照相费印刷费(代收)年、登、印费(代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如果甲方的地址、联系人或通讯方式变更,应及时通知乙方,否则由于有关通知不能送达甲方而产生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人脸识别门锁[实用新型专利]
![人脸识别门锁[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8605a23f195f312b3069a506.png)
专利名称:人脸识别门锁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逯金重
申请号:CN201920883222.0申请日:20190612
公开号:CN209842727U
公开日:
201912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门锁,包括:门锁主体、盖板、控制器、红外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基座、摄像头、无线通讯装置和门锁组件;门锁主体包括门锁面板和设置于门锁面板两侧的滑轨,盖板的两端通过滑轨和门锁面板相连接,盖板上涂覆有红外线阻隔层;红外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摄像头、无线通讯装置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存储器、摄像头基座和无线通讯装置设于门锁主体的内部,红外传感器和显示屏设于门锁面板上,摄像头设于门锁主体的外部,摄像头基座的前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显示屏和摄像头位于两个滑轨之间;门锁组件和控制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能耗、提高使用寿命的优点。
申请人:北京蓝海华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0029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号东升大厦C座322单元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代理人:于淼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及解锁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及解锁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33f10fda8114431b80dd81e.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及解锁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辛明江
申请号:CN201710056099.0
申请日:20170125
公开号:CN106815914A
公开日:
201706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及解锁方法,其包括壳体、门把手、位于门把手之上且嵌设于门外部分壳体中的交互单元、锁紧单元、控制锁紧单元启闭的触发单元和人脸识别单元;其中,交互单元的操作面的底面凸出于门外部分壳体的表面,即交互单元的操作面与门外部分壳体成锐角;人脸识别单元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影像处理模块和判断模块。
本发明通过使用高清晰度的红外摄像头和双光学摄像头镜头扫描用户的脸,进行各种身材高度的用户身份验证;并采用密码和/或射频识别卡对系统进行管理。
申请人:辛明江
地址:200062 上海市普陀区中江路388弄国盛中心1号楼3302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天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人脸识别智能锁具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人脸识别智能锁具](https://img.taocdn.com/s3/m/fa9f0a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4.png)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人脸识别智能锁具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发明专利技术的人脸识别智能锁具。
该锁具具有高安全性、方便易用、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是家居安防领域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
一. 人脸识别智能锁的背景为了提高家居安全性,在众多的家庭智能化设备中,智能门锁作为家居智能化利器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目前市场上家庭智能锁绝大多数采用密码、指纹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无法完全解决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不足,人脸识别智能锁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研究。
二. 人脸识别智能锁的优势与其他智能门锁相比,人脸识别智能锁具有以下优势:1. 安全性高:门锁用戶的人脸纹理图像和身份信息注册在服务器上,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人脸配对识别,安全性高。
2. 方便易用:无需携带钥匙,仅需要在门前进行登录验证即可开锁,十分便捷。
3. 智能化程度高:该锁具不仅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在线支付方式,还支持用户自行设定开锁时间、管理仓储、远程开锁等智能化的功能,用户可以在管理上也更加方便。
三.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该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介绍介绍了该人脸识别智能锁的产生背景、技术原理、实现方法及其主要应用场景。
2. 技术方案1) 该技术方案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用户的人脸纹理图像和身份信息注册在服务器上。
2) 门锁设备摄像头拍摄门口的人脸图像,并通过网络将图像传输到云服务器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3) 人脸识别成功,服务器发送指令在一定时间内解除门锁的锁定状态,允许使用者进入。
4) 技术方案还包括用户身份量化评估,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在技术方案的实现上进行差异化对待。
3. 实施方法该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用户通过人脸识别智能锁注册平台进行账号注册,上传个人身份证书、人脸纹理图像等信息,等待管理人员审核。
2) 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将用户信息注册在云服务器上,用户成为系统注册用户。
3) 当用户进门时,门锁设备自动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进行人脸识别验证。
人脸识别锁暂定
![人脸识别锁暂定](https://img.taocdn.com/s3/m/f28d30d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9.png)
“一种人脸识别解锁系统”技术交底书提纲技术交底书是代理人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依据;其要针对某一发明创造以下简称发明主题;说清楚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做的有什么缺陷我要做什么我是怎么做的我做的关键点在哪里我做的有哪些优点1、本发明的名称2、背景技术的方案3、背景技术的缺陷4、本发明的目的5、本发明的方案6、本发明的关键点7、本发明的效果8、本发明的实例9、背景技术和本发明的附图一、本发明的名称此部分简要揭示发明主题;需清楚说明本发明的产品名称和/或方法名称;不要含有人名、单位名、商标、代号和型号等非技术术语..示例1一种基于双重身份的多方通信方法示例2与便携式电脑配合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二、背景技术的方案此部分简要说明别人是怎么做的需先简要介绍本发明涉及的技术和/或产品的性质和用途等;接下来简要介绍1到2项与本发明最接近的背景技术;即与本发明有相同目的或相同技术手段或相同用途的产品或方法;最好不是综述..背景技术既可以是文献中的技术;也可以是常识或现有产品;是文献时需详细说明背景技术的文献出处;如专利文献号;或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和页码;或书籍名称、作者、出版者、版次和页码..介绍背景技术时需简要说明背景技术的技术措施和/或产品构成;以及各步骤和构成的相互关系..示例1目前的网络通信模式大都是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是不对等的;服务器端只用来提供服务;客户端只提出服务请求;即服务器端不可能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建立的通信连接向客户端提出服务请求..如果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存在防火墙并且需要服务器端在内网;由于防火墙安全策略要求不允许外网用户访问内网;这种网络部署就很难实现..P2Ppeer to peer方式是一种对等连接通信模式计算机工程;12:36-39;2000;P2P的通信模式打破了上述网络通信的模式;允许每个通信实体既充当客户端;又可以做服务器端;针对应用层的各种应用存在多种协议;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文件传输协议FTP传输文件;Telnet协议远程登陆;HTTP协议浏览网页等..示例2公知的一些移动办公用的无线通信装置;如WAP手机;虽然具有打电话、发短信及上网的功能;但屏幕太小;发送短信时输入字符非常不方便;且其上网功能十分有限;不可能满足人们的上网需求;大量使用的GSM手机是可以作为无线MODEM使用的;将手机连接到电脑上就可以上网;但按照GSM协议规定;GSM手机上网速率仅为9.6kbs..上网速度太慢导致成本升高;则阻碍了它们的应用与发展;无线局域网卡一类的无线接入装置;与笔记本电脑连接;虽可提高上网速度;但这种上网方式是受到上网地点限制的;如果近距离内没有无线接入点;则不可能解决随时随地上网的问题;此外;这种无线局域网卡也不具备语音通信和发送短信的功能;无法满足人们实现移动办公时对通信的要求..三、背景技术的缺陷此部分简要说明别人做的有什么缺陷需要客观说明各背景技术的方法或产品在工艺或性能上的不足..示例1P2P通信要求双方功能必须对等;不能提供一种能支持上述所有功能的通信协议;现有网络通信中很多通信协议是不安全的;虽然给出了IP层安全协议IPSEC 和传输层加密套接字SSL协议;但是实际部署的很少;绝大部分网络流量都是明文传输;黑客可以注入或窜改网络流量;通信双方没有通过严格认证;不法人员可以轻易连接到服务端..示例2普通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对移动办公来说是不完善的;不能满足移动办公用户的需求..四、本发明的目的此部分简要说明我要做什么需要简要说明本发明要克服的缺陷;或要解决的问题;或要达到的目的..示例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双重身份的多方通信方法;使任意通信设备在不对等连接情况下能同时以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身份安全地进行通信..示例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便携式电脑配合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用户使用便携式电脑和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不仅能进行语音通信;同时可利用便携式电脑信息输入方便、处理功能强大等优势来发送短消息;提高发送短消息的速度;同时还可利用该无线通信装置作为无线的调制解调器使用;可实现随时随地上网;且上网速度很快..五、本发明的方案此部分详细说明我是怎么做的需要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总体技术方案;即从若干次研发试验结果总结出来的技术方案..此部分是交底书的核心;需要对结构组成、方法步骤、条件参数等进行十分详细地说明..涉及产品时;要详述产品的结构、各部件的位置、部件间的相互关系等..涉及方法时;要详述工艺步骤、参数等..涉及通信中数据传输方法的发明;需要描述从数据的发送到数据的接收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步骤;在各个步骤中对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及完成上述处理的功能部件;实现上述各个功能部件的电路结构或装置不属于现有技术时;还要提供其具体的电路结构框图..涉及通信中数据处理终端的发明;需要描述清楚终端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配合实现对信号的处理完成终端具有的功能..示例1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重身份的多方通信方法;适用于一个以上通信设备的互连互通;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每个通信设备实时监听与自身连接的所有通信设备;判断是否有向自身发起的网络连接请求;如果有;则以服务器端的身份与发起网络连接请求的通信设备建立连接并与其交互;否则;继续进行监听;并且;每个通信设备根据配置要求;随时以客户端的身份向与自身连接的通信设备主动发起网络连接请求..该方法中在每个通信设备中设置并存储当前通信设备的通信对象;以及与每个通信对象进行通信时当前通信设备的身份;即部署了每个设备的通信范围;及与通信范围内的设备通信时当前设备的身份..该方法中为保证安全通信在每个通信设备中存储有用于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其中的一个设备作为客户端主动发起网络连接时;发起方向对方发送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同时接收对方发送来的数字证书;通信双方进行认证身份;在双方均通过身份认证后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其中的一个设备作为服务器端监听其他网络设备向自身发起的网络连接;监听方接收向自身发起网络连接方发来的数字证书;对发起网络连接方进行身份认证;同时监听方向发起方发起网络连接方发送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请求对自身的身份进行认证;在判断通信双方均通过认证后;进行数据发送或接收..该方法中为防止黑客注入或窜改网络流量;要发送的数据不是明文发送;而是将要发送的数据封装为数据包;并采用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封装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发送;封装的过程中将数据段的前面添加了数据包的类型;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进行解密;然后从解密后的数据中解析出表示数据包类型的字段;根据数据包类型进行相应处理..示例2本发明提供的与便携式电脑配合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电路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GSM/GPRS无线模块、音频电路、接口转换电路和微控制器电路;使用GSM/GPRS无线模块对语音、信令和数据传输的处理;实现便携式电脑与GSM/GPRS 网络侧间的无线通信;音频电路与GSM/GPRS无线模块连接;实现GSM/GPRS无线模块语音信号的输入与输出;接口转换电路通过串行总线连接GSM/GPRS无线模块;实现便携式电脑与GSM/GPRS无线模块间标准接口信号与串行接口信号间的转换;微控制器电路分别通过总线连接上述接口转换电路和通过电源激活线连接GSM/GPRS无线模块;微控制器电路对接口转换电路进行初始化及控制接口转换电路的状态转换;同时还控制GSM/GPRS无线模块的加电..六、本发明的关键点此部分详细说明我做的关键点在哪里需要逐条列出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示例1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在于:1、网络中每台设备既实时监听其它设备的连接请求又随时以客户端身份向与自身连接的通信设备发起网络连接请求;2、网络中每个设备中存储有用于安全认证的数字证书;3、网络中每个设备将要发送的数据封装为数据包;数据包中封装了数据包类型;4、网络中每个设备在发送、接收数据时分别用户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封装后的数据进行加密、解密..示例2本发明的技术关键点在于:1、集成了GSM/GPRS无线模块;通过接口电路实现便携式电脑接入GSM/GPRS网络;2、集成了音频电路;可以实现拨打电话等语音通信..七、本发明的效果此部分详细说明我做的有哪些优点需要详细阐述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和优点..可以用产量、品质、收率产率、质量、精度、效率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有利于环保、降低劳动强度;出现有用性能等的数据说明..最好与背景技术比较;用实验数据来说明发明效果;也可以从理论推导或特点分析来说明发明效果..当采用实验数据时;应给出必要的试验条件和方法..通信领域发明应说明其带来的突出效果;例如数据安全、网络资源节省等..例如;通信终端发明应说明与现有产品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如在数据处理速度、准确度、制造成本等方面的优点..示例1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对于多于一台的网络中进行通信;具有以下优点:1、解决了现有技术P2P只有在对等情况下设备才作为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的情况;2、通信过程中通过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不法人员无法通过安全认证;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可靠性;3、将数据封装为统一的类型;添加了表示数据包类型的数据;使所有的设备可以根据数据包类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操作;省去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协议实现不同功能的数据处理;4、采用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封装后的数据进行加密或解密;使得黑客无从下手;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示例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与便携式电脑配合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将GSM/GPRS技术引入到便携式电脑上;形成一种多模式的无线通讯卡;在GPRS 、GSM覆盖区内可提供随时在线的互联网接入数据和语音通信;可以满足在便携式电脑上同时进行E-mail收发、浏览因特网、拨打电话和收发短消息的功能;为用户实现方便可靠的移动办公提供了一种基础装置..八、本发明的实例此部分举例说明我是怎么做的需要具体说明本发明某一次研发试验的方案和效果;具体程度类似学生实验教材..方案中的数据一般是一个具体的点;而不是一个范围;比如;工艺参数是一个具体值..实例一般要求三个以上..可以将一个实例理解为一次试验的详细记录;改变一个或多个参数再做一次试验;就是另一个实例..示例1实例1基于双重身份的多方通信方法以通信设备A向通信设备B发起网络连接为例:1通信设备A以客户端的身份主动向通信设备B发起网络连接请求;2通信设备A判断主动连接是否成功;如果连接成功;则执行步骤3;否则;结束当前网络连接流程;3根据传输层加密套接字SSL协议;通信设备A向通信设备B发送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请求通信设备B认证身份;同时;通信设备A也要接收通信设备B发来的数字证书;认证通信设备B的身份是否合法;4判断通信设备A与通信设备B是否都通过对方的认证;如果通过对方认证;则执行步骤5;否则说明有通信设备可能不合法;结束当前网络连接流程;5判断是否有数据需要发送;如果需要发送数据;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7;6通信设备A对要发送的数据按照表1的数据报文格式进行封装;然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封装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发送;7判断是否有数据需要接收;如果需要接收数据;进行步骤8;否则;结束当前网络连接流程;8通信设备A根据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然后分析该收到的数据;解析出数据中的报文类型;根据报文类型作相应处理..例如:解析出报文类型是防火墙联动配置文件;则将该文件保存等等..其中;设备间完成各种功能均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即:设备间传输的数据采用统一的数据封装格式;所定义的数据报文封装格式如表一所示:表1 数据包封装格式表1中;Type表示数据包的类型;Seq_num表示数据包的序号;Length表示数据包长度;Date就是数据包的内容..Type占用两个字节;类型包括:报警信息、系统状态信息、通信配置文件数据、系统日志文件数据、规则文件数据、升级包数据、启动/停止/获取日志命令、响应、探测引擎配置文件数据、规则屏蔽命令、会话文件建立命令、会话处理配置文件数据、连接状态数据、会话文件建立命令、会话文件数据、会话处理命令文件数据、流量统计数据、地址解析协议、欺骗配置文件数据、拨号检测配置文件数据、防火墙联动密钥文件数据、与控制台时钟同步命令、报警代理配置文件数据;Seq_num占用4个字节;Length占用4个字节..实例2 基于双重身份的多方通信方法每个通信设备都预先配置需要与其他哪些设备通信;并且预先配置与每个设备进行通信时采用的身份:做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同时;在各通信设备自身保存认证服务器端分配的数字证书;即用于鉴权的数字签名;以进行安全认证..每个设备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定制不同的服务功能和不同的请求服务功能..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设备运行时;在主动发起网络连接的同时;会实时检测是否有其他设备向自身发起网络连接..传输层采用SSL作为传输层安全协议;以通信设备A监听其它设备向自身发起网络连接的过程为例;包括步骤:1通信设备A实时监听其他设备向自身发起的网络连接;2判断是否有网络连接请求;如果有请求;执行3;否则返回1继续监听;3根据SSL协议;向监听到的发起网络连接的通信设备发送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请求对方进行身份认证;同时接收对方设备发来的数字证书;认证对方设备的身份;4判断对方设备是否都通过认证;如果通过认证;则执行步骤5;否则返回继续监听;5判断是否有数据需要发送;如果需要发送数据;则执行步骤6;否则;执行步骤7;6通信设备A对要发送的数据按照表一所示的数据报文格式进行封装;然后根据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封装后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发送;7判断是否有数据需要接收;如果需要接收数据;执行步骤8;否则;返回步骤3继续监听;8通信设备A根据自身存储的数字证书中的公共密钥;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然后分析该接收到的数据;解析出数据中的报文类型;根据报文类型作相应处理..示例2实例1与便携式电脑配合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GSM/GPRS无线模块由GSM/GPRS协议栈、基带处理器和射频电路组成带天线装置;完成对语音、信令、数据传输的处理;模块对外的接口为RS232串行接口..通过无线GSM/GPRS模块;可将用户通过便携式电脑主机下达的指令与数据发送到GSM/GPRS网络侧;也可接收来自GSM/GPRS网络侧的数据并传递给便携式电脑主机用户..与GSM/GPRS无线模块连接的音频电路包括语音输入与输出电路;确保语音功能的实现..标准接口与串行接口信号转换电路是无线通信装置与便携式电脑间的通信接口;便携式电脑配置有标准接口如PCMCIA、CF接口;用户发出的指令通过便携式电脑的接口插槽传送到接口电路;接口电路实现标准接口信号到RS232接口的转换;将指令转换为GSM/GPRS无线模块能识别的信号;该信号符合RS232标准..接口电路还直接从便携式电脑的插槽引入电源作为无线通信装置的供电电源..微控制器电路完成无线通信装置内部的逻辑控制;主要包括对接口转换电路的初始化和控制接口电路的状态转换、控制GSM/GPRS无线模块的加电、和对GSM/GPRS无线模块的工作情况特别是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检测..语音通信过程包括打电话和接电话两种过程;具体为:接电话过程;GSM/GPRS无线模块11接收来自GSM/GPRS网络侧的振铃指示信号;通过RS232总线将振铃指示信号传送给接口转换电路;接口转换电路将串行的RS232信号转换为便携式电脑标准接口信号;再将标准信号发送给便携式电脑2;供用户自行处理该通话请求..若用户同意该通话请求;用户发出同意通话的指令;该指令通过接口转换电路传送给GSM/GPRS无线模块;由GSM/GPRS无线模块负责建立一条与呼叫方进行通信的语音链路;用户通过音频电路的麦克风和耳机就可以与呼叫方进行语音通话..打电话过程;用户操作便携式电脑请求与被呼叫方通话;请求通话指令通过接口转换电路传送给GSM/GPRS无线模块;GSM/GPRS无线模块将用户请求发送给GSM/GPRS网络;当被叫方应答时;在呼叫方与被呼方间建立起一条语音链路;用户通过音频电路的麦克风和耳机就可以与被叫方进行语音通话..无线通信装置配合电脑进行短信收发的过程为:发送短信时;用户操作便携式电脑主机制作短信;短信消息通过接口转换电路发送到GSM/GPRS无线模块上;由GSM/GPRS无线模块将短信内容发送给短信服务中心..接收短信时;GSM/GPRS无线模块接收来自GSM/GPRS网络侧的短消息;并存储于GSM/GPRS无线模块中或SIM卡中..用户通过操作便携式电脑主机访问GSM/GPRS无线模或SIM卡;来读取存储的短消息;该短消息显示在便携式电脑主机上..九、背景技术和本发明的附图此部分是上述各部分的辅助部分;需要清晰给出背景技术和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和产品结构图等及其说明..此部分可有可无;可以是一幅;也可以是多幅..工艺流程图可以在框图内说明各工艺步骤名称;产品结构图可以将各部件用引出线通过阿拉伯数字统一标号..局部放大图要单独给出图号..附图说明需简略说明各附图的名称以及各标记的含义..通信领域方法步骤流程图、网络系统组成框图、装置内部结构图等都应按以上要求制成附图..示例1图 1图1是本发明方法中其中一个以通信设备向其它通信设备发起网络连接的流程图..示例2图 1图1为使用本发明与具有PIMCIA接口的笔记本电脑配合使用时所形成的无线通信装置结构框图..。
指纹锁专利交底书案例范文
![指纹锁专利交底书案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d4715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4.png)
指纹锁专利交底书案例范文英文回答:Fingerprint lock patent specification example.Introduction:I am going to provide an example of a patent specification for a fingerprint lock. This specificationwill outline the technical details and features of the lock, as well as the unique aspects that make it patentable.Title: Fingerprint Lock with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Field of the Invention: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fingerprint locks, specifically those with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These locks utilize biometric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e access control.Background:Traditional locks, such as key locks or combination locks, have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security and convenience. Keys can be lost or stolen, and combinations can be easily forgotten. Fingerprint locks offer a more secure and convenient alternative.Summary of the Invention:The fingerprint lock described in this patent specification incorporates several innovative features to enhance security. Firstly, it utilizes a high-resolution fingerprint sensor to capture and analyze the unique patterns of an individual's fingerprint. This ensures accurate and reliable identification.Secondly, the lock includes a tamper-proof mechanism that detects any attempt to manipulate or tamper with the lock. If tampering is detected, an alarm is triggered and an alert is sent to the owner's smartphone.Furthermore, the lock is equipped with a backup power supply, such as a rechargeable battery, to ensure continuous operation even during power outages. This feature adds an extra layer of security and convenience.Detailed Description:The fingerprint lock consists of a durable metal housing, a fingerprint sensor, a control unit, and a locking mechanism. The fingerprint sensor is seamlessly integrated into the housing, allowing users to place their finger on it for identification.The control unit processes the fingerprint data and compares it with the stored fingerprint templates. If a match is found, the locking mechanism is released, allowing access. If no match is found, access is denied.The tamper-proof mechanism is located within the housing and is designed to detect any physical manipulation of the lock. This could include drilling, picking, orforcing the lock open. When tampering is detected, an alarm is triggered, and an alert is sent to the owner's smartphone via a mobile app.The backup power supply ensures that the lock remains operational even during power outages. This prevents any potential security breaches due to power failures.Conclusion:In summary, the fingerprint lock described in this patent specification offers enhanced security features, including a high-resolution fingerprint sensor, a tamper-proof mechanism, and a backup power supply. These features make it a unique and patentable invention in the field of access control.中文回答:指纹锁专利交底书案例范文。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 (人脸识别智能锁具)
![发明专利技术交底书 (人脸识别智能锁具)](https://img.taocdn.com/s3/m/069849046edb6f1aff001fc5.png)
申请发明专利需提交的材料1、名称:名称必须是技术用语,不能含广告、商业宣传性语言,不能有人名、地名、单位名称、商标、代号、型号或者商品名称等,不超过25个字。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锁具2、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就申请人所知,写出与本发明最相关的最接近的、目前已经有或正在使用的技术状况,现在所采取的工艺方法或结构,并客观评述其缺点或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智能化锁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IC卡是一种新型智能卡标识(包括感应卡、IC卡等),它采用硅片存储信息,因此与传统标识卡(磁卡、条码卡等)相比,存储容量大、防伪性好、可靠性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讯、金融、交通、安防等众多领域。
IC卡是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IC卡锁具采用IC卡作为开锁的钥匙,它包含了IC卡技术、精密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智能化锁具的典范,适用于高级酒店、涉外宾馆、旅游度假村、智能化写字楼、智能化小区、酒店式公寓等众多场合。
IC卡锁具采用的卡包括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
(举例IC卡的缺点不足,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以及与锁具的结合所具备的优势)但是,现有锁具,包括IC卡锁具等,没有提供人脸识别锁具功能。
3、发明的目的:针对背景技术,简要、明确地写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锁具,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及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人脸识别技术稳定,快速实现,能够准确的检测到人脸;(2)判断人脸信号的真实性(动态人脸检测,如提示变换表情、不同角度人脸的检测,如左脸、右脸),防止他人恶意以面具、图像或头像冒充;(3)能够准确无误的识别匹配人脸(主人能够准确刷脸开门,他人不能)(4)人脸识别装置与锁具控制装置的结合,通信,也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发明的技术方案:写出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申请发明专利需提交的材料
1、名称:名称必须是技术用语,不能含广告、商业宣传性语言,不能有人名、
地名、单位名称、商标、代号、型号或者商品名称等,不超过25个字。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锁具
2、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就申请人所知,写出与本发明最相关的最接近的、目前已经有或正在使用的技术状况,现在所采取的工艺方法或结构,并客观评述其缺点或存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智能化锁具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例如,IC卡是一种新型智能卡标识(包括感应卡、IC卡等),它采用硅片存储信息,因此与传统标识卡(磁卡、条码卡等)相比,存储容量大、防伪性好、可靠性高,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通讯、金融、交通、安防等众多领域。
IC卡是现代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IC卡锁具采用IC卡作为开锁的钥匙,它包含了IC卡技术、精密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智能化锁具的典范,适用于高级酒店、涉外宾馆、旅游度假村、智能化写字楼、智能化小区、酒店式公寓等众多场合。
IC卡锁具采用的卡包括接触式IC卡和非接触式IC卡。
(举例IC卡的缺点不足,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以及与锁具的结合所具备的优势)
但是,现有锁具,包括IC卡锁具等,没有提供人脸识别锁具功能。
3、发明的目的:针对背景技术,简要、明确地写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锁具,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及使用范围广的优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人脸识别技术稳定,快速实现,能够准确的检测到人脸;
(2)判断人脸信号的真实性(动态人脸检测,如提示变换表情、不同角度人脸的检测,如左脸、右脸),防止他人恶意以面具、图像或头像冒充;
(3)能够准确无误的识别匹配人脸(主人能够准确刷脸开门,他人不能)(4)人脸识别装置与锁具控制装置的结合,通信,也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发明的技术方案:写出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也就是写出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智能锁具,包括锁体、锁体控制装置以及与控制装置连接的人脸识别装置。
人脸识别装置识别人脸并且得到人脸识别结果,并传输到锁体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锁体的解锁或拒绝开锁。
技术措施:
(1)人脸识别技术:
Adaboost 检测算法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人脸检测算法,它自2001 年Viola 等人提出后,对人脸检测的意义可谓重大,使这一技术能够实现转折性的变化,许多学者在研究它,并做了大量的改进。
Adaboost 是一个学习的算法,即Adaptive Boosting 。
给定一系列正负样本,训练成一个弱分类器。
此训练过程中,每个样本拥有一个初始权重,表示该样本被某个分类器选中的概率。
如果某个样本被正确分类了,则构造下一个训练集时,降低其权重,否则加重其权重,通过此算法,每一轮都会增强那些分类错误的困难样本,每一轮选出一个最优的弱分类器,这些弱分类器以一定权重组合起来成强分类器。
Adaboost 算法是在一些人脸和非人脸的样本中训练出弱分类器,然后把弱分类器级联成强分类器。
它是一种自适应增强算法,理论上错误率能够达到无限低。
分类器就是对特定的事物进行分类,Adaboost 就是一个分类器,它是由简单的弱分类器训练得来的。
在Adaboost 算法中进行人脸检测主要利用的是人脸图像的灰度分布不一样这一特性,主要对灰度图像进行检测,采用积分图计算的Haar 特征,Haar 特征计算简单,检测速度快。
Adaboost 算法检测过程首先计算图像的Haar 特征并且在算法训练过程中提出错误率最小的Haar 特征,转换为弱分类器,再把弱分类器组合成强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
其流程图如图所示:
(对Adaboost 检测算法中的Haar 特征及其计算、弱分类器、Adaboost 算法训练过程、级联强分类器、Adaboost 人脸检测过程及仿真实现进行进一步说明)
(2)锁具控制技术:
5、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或方法:
①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全部技术内容,以及实现的最好方式。
即清楚完整地写出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原理、工艺方法、生产流程、原料组成或配方,生产条件等(生产条件可给出一个概括的能够实现的范围)。
若是药物申请,要写出该药的用途、药理功效、有效量及使用方法。
②举出两个实现该发明的实际生产例子或优选方案,即具体生产每批产品的原料数量,生产操作过程及各种参数条件。
③有附图的,要对附图中的结构或流程、方法进行解释,说明图中各组成构件的
名称、作用、和联接关系,或流程图中各框中的要点和作用,以及与上下框图中的关系。
6、本发明的优点或积极效果(专门写一段)。
7、要求保护的技术关键:
技术关键即要求专利保护的核心内容,是判断是否侵权的法律依据。
写出发明中的关键技术特征,如配方、工艺条件或关键结构。
功能性语言和作用、目的、效果不保护,可分主、次要点,用词需简明。
8、附图的绘制要求:附图可用结构示意图、立体图或工艺流程图等表示。
一式两份(一份净图没有任何文字、数字等标署;一份有部件名称及说明),不需标尺寸、一部件一标号,按照机械制图标准使用绘图工具画,白纸黑线条,单张图幅不超过20×15cm,每幅图标上图面名称。
在交付的图最好使用CAD图,方便编辑修改,提高申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