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6课__青山不老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解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c0ebf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8.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解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同步解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教材解析一、对句子的理解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
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二、对词语的理解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
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一等奖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660e1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f.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一等奖说课稿1、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六课《青山不老》。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后反思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青山不老》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安排为一课时。
文章语言生动优美,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植树造林的工作中,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后代造福。
通过选编意图与对教材的钻研,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认读生字,理解词义,概括课文内容,说明青山不老的涵义,领悟老人的情怀。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读,结合上下文理解,围绕课文主线索印发思考,小组质疑、合作探讨,分析奇迹与老人高尚品质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的艰辛,引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从我从小事做起的思想感情;也给学生树立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做事原则。
4、教学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我将“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及这其中的困难”定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二说学情旬邑清塬镇的自然条件也是多风、尘土大。
虽说没有达到“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地步,但也的确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吹到东,无风处处土,风起土眯眼”的现状,所以,谈及晋西北地区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学生能有一个较清晰的感性认识,理解课文比较容易。
另外,这一课为本单元最后一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的有了环境危机感与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就更能理解文章要传达的意图。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的以学定教,我采用了谈话法、创设情境法和多媒体辅助法。
而学法则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读来感悟课文,以读代讲,抓重点句分析,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决定抓住“一个中心线索——奇迹”来整体规划全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奇迹、走进奇迹、感悟奇迹。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 (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2f23bee518964bce847cc5.png)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 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 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这条山沟 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 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 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青山是不会老的!
你想对老农说什么?
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 什么吗?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 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 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 层的梯。
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 样的奇迹的?
第一部分 (1)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 美化家园的 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 绩。
第二部分(2~5)写老农在恶劣的大环境下,在简陋 艰辛的生活条件下义无反顾地参与植树造林,并创造 了惊人的奇迹。
第三部分(6~7)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 出文章的中心意旨: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请从文中找出Βιβλιοθήκη 关的句段加以说明)•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9:06:5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f7c62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e.png)
阅读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 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 在什么样的情下创造的?
2、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 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
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 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 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 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 同辉了。
课堂小练笔:以 “青山是不会老的” 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2022年4月20日星期三2022/4/202022/4/202022/4/20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2022年4月2022/4/202022/4/202022/4/204/20/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202022/4/20April 20,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课文原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03a0e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8.png)
青山不老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要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早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层层的梯。
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青山不老》说课稿
![《青山不老》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10b9c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a.png)
《青山不老》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体会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对青山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领悟老人植树造林、无私奉献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青山不老的含义的理解。
(2)教学难点:领悟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1. 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人的精神。
(2)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老人的情感和精神。
(3)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学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关于晋西北恶劣环境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当地的自然条件。
(2)引出课题《青山不老》,提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了什么。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纠正字音。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体会奇迹(1)默读课文,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
(2)引导学生理解“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486de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1.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青山不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四篇课文,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课文内容清晰,语言简练、生动,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素养,同时也渗透环保教育。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综合阅读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为孩子们都是南方人,对晋西北恶劣的环境无法想象与体会。
因此,课前要安排学生认真收集资料,了解晋西北恶劣的环境及植树造林的好处。
课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做适当补充,使教学达到实效。
【设计理念】本设计力求将引导阅读、诱发感悟和指导写练这三项教学策略结合起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以读促情,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就能有效的突破重难点,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
具体整合思路如下:在导入新课时,开课时,让深情优美的旋律拨动学生的心弦,同时以简介植树英雄马永顺来引入新课,并为课堂作了情感铺垫。
在感悟理解环节,教师依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深思,以读促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加强了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学生在自主品味文字、汇报交流学习体会后,又在曲子的渲染下,进行课堂写话,让真情在凝注笔端;最后,配乐出示“呵护地球”图,教师布置一道作业,要求学生以“植树造林、保护地球”为己任,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教学目标】1.认识“虐、踞、淤”,理解“肆虐、归宿、三番五次、风雨同舟、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
![人教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https://img.taocdn.com/s3/m/8bceb3d60242a8956aece416.png)
思
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情 况下创造出来的?
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许多地方几乎寸草不生
干旱少雨的气候
沙尘肆虐
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
那是一种怎样恶劣的环境啊!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大环境 (险恶)
大风、干旱、
小环境 (艰苦)
81岁、老者 一人、五人离 世、老伴去世
词 语 知
分组诵读词语
1 三番五次、肆虐、盘踞、险恶 2 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
3 风雨同舟、如臂如股、宏伟、 归宿
4 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
读
自由快速朗读课文,从哪里可以
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用“()”找句子,并用“• ”打出重点词语。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作为一个山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引
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
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青山是不会老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 片绿洲,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 延续,而且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
青山不老
全南县龙源坝中心小学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XXX
前言
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 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 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 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 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句子赏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750dc3eefdc8d377ee3243.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句子赏析1、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3、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
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青山不老》课文原文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kàng)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nüè)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jù)之地。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
![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案+反思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307b1a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4.png)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对新课的内容产生期待。
2. 提问:你们对大自然有什么样的感受?二、课文阅读(15分钟)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如“青山不老”、“绿水长流”等。
3. 教师讲解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让学生正确掌握。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为什么说青山不老,绿水长流?”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布置一道与课文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我将更多地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6青山不老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6青山不老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be26f50508763231121241.png)
1. 放录音欣赏。 2. 指着板书引背。 3. 各人轻声背诵。 4. 分组交换背。 5. 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四.作业练习
1. 抄写生字词。
2. 比一比,再组词。
忘() 你(
) ) 古( ) 邻(
盲() 您( 3. 扩词训练。
) ) 郊( ) 您(
• 治理 • 归宿 • 荡漾 • 领悟 • 风雨同舟
zhì sù yàng wù zhōu
• 肆虐: • 盘踞: • 归宿: • 劲挺: • 淤泥: • 荡漾:
任意残杀或迫害。 非法占据。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沉积的泥沙。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 齐背字母表。 (2) 启发学生将形状基本一样的字母连起来。 (3) 引导学生将形状比较接近的字母连起来。 (4) 引导学生将形状有部分像的字母连起来。 (5) 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对着读,边读,边注意他们的形状。 3.
练习。
(1).教师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练习。
G
WZ M Q D F
BN
W
mg s
(2).指导学习第二组句子。 a.出示句子,自由读。 b.指名读第一行两个句子,思考:这两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c.指名读第二行,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d.再指名读这一句,“又”要读重音,表示强调。 e.学生自读第三行句子,边读边思考:这句话中的两个意思哪个更 重要?
fb n
zq
(2) 指名认读对照。
(3) 出示填充题,让学生在括号里写出相应小写字母。 F(
)
G(
)
Q(
)
D(
)
M(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a8f2b9ce2f0066f4332209.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PEP sixth grade volume I Chinese Lesson 16 "green mountain i s not old" teaching plan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青山不老》教案3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青山不老例文(基础版)2、篇章2:青山不老范文标准版3、篇章3:青山不老文档(通用版)篇章1:青山不老例文(基础版)学习目标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出示图画,激情导入1、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
师:瞧,同学们,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
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
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
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
同学们,想认识他吗?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圈出自己认为最关键的词语。
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
自由选择下列词语中的五个,把它们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扛上肆虐盘踞绿洲归宿奇迹宏伟价值命运以文入情,感受奇迹1、抓“奇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7471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5.png)
《青山不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认读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意思。
o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o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青山不老”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o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o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
o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o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句的深刻含义,领悟“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课文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茂密的山林图,提问学生:这参天的树林,郁郁葱葱,苍翠挺拔,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松涛声声,如诗如画。
你可知这美景背后珍藏着多少心血与汗水,寄托着多少不老的情怀?2.揭示课题:青山不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提问: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o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汇报。
o引导学生体会“了不起”的含义,重点把握数字:15年、8条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2.提问: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o学生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并汇报。
o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老人生活的艰辛。
3.提问: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o学生联系课文,思考并汇报。
o引导学生理解“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即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精神永存。
四、精读课文,领悟精神1.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老人的艰辛和决心?o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汇报。
o引导学生体会老人植树造林的艰辛和决心,以及他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
2.提问:老人是怎样实现自身价值的?o学生联系课文,思考并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校园环境写小标语
2016/11/4
五、作业超市
1、为校园环境写份建议书 2、办一期关于“保护校园环境”手抄报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2016/11/4
16*青山不老
2016/11/4
治理 归宿 荡漾 领悟 风雨同舟
2016/11/4
zhì sù yàng
wù
zhōu
肆虐: 盘踞: 归宿: 劲挺: 淤泥: 荡漾: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 ——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雨果 3.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 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4.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 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这片绿洲,事实 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 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 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 山永垂不朽。
2016/11/4
回顾课题,说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青山不老”的 含义?
2016/11/4
老人与青山有怎样深厚的感情?请在文中找出来,并理 解。
2016/11/4
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开辟山沟、 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这条山沟需要他不断地 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 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2016/11/4
2、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 住了这片土。
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 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 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2016/11/4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 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 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 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016/11/4
交流拓展
假如你现在见到老人,你想给他说点什么呢?
2016/11/4
分享保护环境的句子
任意残杀或迫害。 非法占据。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沉积的泥沙。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016/11/4
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2、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 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 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 的梯。
2016/11/4
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 是干旱、霜冻、沙尘暴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 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大环境---恶劣
小环境----艰苦
1、山沟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2、老人年老、瘦小。 3、生活条件艰苦。 4、同伴、老伴相继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