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炉作业指导书

钢化炉作业指导书
钢化炉作业指导书

钢化炉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规范钢化炉的操作程序,提高钢化效率,保证钢化质量。

二职责:

一线员工:负责按照本指导书作业,确保产品质量。

班长: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改进、完善作业指导书,指导、监督员工生产操作过程。

三内容

1 钢化前的准备

1.1班长根据生产任务安排上片员转运适当待加工玻璃到上片区域。

1.2钢一片试片,检查颗粒度、平整度以及玻璃表面质量等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1.3需要时根据保养要求进行设备保养。

2 班长

2.1.根据玻璃厚度和品种操作设备和调节设置、修改钢化炉工艺参数。

2.2在生产中,班长要时刻监视设备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不要慌乱,要及时灵活处理。

2.3生产中要不断地检查钢化产品的质量,检查弯曲度、颗粒数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工艺调整。

3 钢化上片

3.1上片检查玻璃的尺寸与加工单是否相符以及检查玻璃的磨边质量。把有结石、气泡、

裂纹、划伤、崩边崩角等缺陷的玻璃挑出,并通知班长由其确认能否钢化。

3.2在班长的指导下对有缺陷的基片进行处理后生产。

3.3在规定位置印刷合格的钢化标识。

3.4时刻清洁并保持好上片区域卫生。

4 钢化下片

4.1生产中要认真检查钢化玻璃的表面质量、弯曲度和颗粒度(用610*610试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班长处理。玻璃在风栅内破碎时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

4.2发现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并报告班长和质检员处理。

4.3粘贴相应标识,满架、欠片架转运至相应的区域。

4.4时刻清洁并保持好下片区域卫生。

5. 玻璃在钢化后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5.1玻璃表面有过热点

首先检查进炉的玻璃上是否带有脏东西;或者用废玻璃在炉内压炉,把加热辊上的脏东西带走,降低玻璃在炉内的摆动速度。(否则,清炉)

5.2玻璃变形

原因是周边温度过高,收缩多或者中间温度低,收缩少。要平衡炉内温度。

5.3颗粒度不达标

钢化时吹风强度不够,风压过低,未达到要求的范围;加大玻璃的急冷风压,降低风栅高度。玻璃的出炉温度过低.玻璃还没有完全烧透;在保证玻璃不变形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炉温或加长玻璃的加热时间。

5.4钢化后自爆

玻璃有结石.杂质.气泡或者有未发现的暗裂等其他原片问题;用合格的原片,钢化上片加大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玻璃进炉。操作不当:应力不均匀。

6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1上、下片台有异常响声,检查链条、链轮。

6.2上片台无玻璃进片信号,检查光电开关是否正常。

6.3正常工作时加热炉辊道突然停转,若加热炉内无故障,可将电源及加热炉辊道电源关掉片刻,再打开即可恢复,若加热炉内有玻璃,将玻璃人工摇出后再进行上述操作。

注意:当出现突发性停电或传动系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连续手动用摇把转动加热炉主传动,首先把炉内被加热的玻璃全部输送出炉膛,确保炉内无玻璃,以免被加热的玻璃绕住石英辊,造成严重后果。

7.产品检验

每改变一次品种,炉内顺带钢一片试片,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合格,以后用试片抽检。

钢化操作规程2

1.工艺流程 上片 加热 急冷 冷却 成品下片 2. 生产准备 2.1检查整个生产线运行是否正常; 2.2检查保温时的主传动是否正常,察看电脑屏幕各项参数显示是 否正常; 2.4按钢化工艺要求,根据玻璃厚度及大小规格设置电脑各项参数 (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风压、冷却时间、弯曲半径、各段 内玻璃移动速度等); 2.5各项参数均达到要求后,根据需加工玻璃的厚度规格试验边条 并作碎片实验; 2.6碎片合格后,根据玻璃规格大小安排合适的人数上片并同时检 查玻璃的尺寸和偏差、外观质量等;加工弯钢时,需增加吻合度 检验; 2.7根据产品要求领取合格的半成品。 3.上片操作要求 3.1根据班长指令上片; 3.2上片时,应检查玻璃厚度、尺寸及外观质量; 3.3 平钢化玻璃的上片位置按钢化工艺要求;弯钢化玻璃上片位置 同时参照工艺要求和加工单要求; 3.4 多片负载时,保持一定的玻璃的纵向间距和横向间距,防止玻 璃碰撞损坏。 4.根据原片厚度规格,严格按“钢化玻璃关键工序工艺卡”的规 定控制生产。

5.对连续生产时间长的,至少每班要进行一次工艺参数的监督检查,并记录在“钢化玻璃生产记录”上。若生产工艺参数超出工艺卡规定时,应立即报告本部门经理、质管部,以便对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进行确认。 6.当生产急需,要改变升温速率时,须经生技部经理批准。 7.下片操作要求 7.1钢化玻璃下片移动过程应保持玻璃表面与地面基本垂直;落架时,应先将玻璃下边缘紧贴装载架的垂直支撑架或前片玻璃; 7.2下片操作工应对出炉的钢化玻璃进行全数例行检验。检验其尺寸、外观质量和弯曲度(弯钢为吻合度)。经检验合格后转交质管部进行出厂确认检验; 7.3例行检验用的卷尺应每天进行运行检查(校准),误差≯1mm,,若大于1mm,该卷尺不能使用。 7.4发现异常及时反馈至主操控制台,重新调整参数,不合格品应另行堆放在挂有“不合格”牌子的架子上,。 8.成品装载要求 8.1例行检验合格的钢化玻璃成品应整齐放置在有橡胶衬垫的装载架上,不可放在硬质材料上,玻璃之间应垫衬纸; 8.2同一合同的产品可装同一装载架; 8.3同一合同的不同规格产品可装在同一装载架;大规格放在内,小规格在外;但不可超过装载架最大装载量。 9. 产品实现过程中,移动玻璃架时必须捆扎好,只有确认玻璃已固定牢后方可移动。 10.班长应如实准确填写生产记录。 11. 下班前将不合格品移至待处理区,清除碎玻璃,清洁生产场所。

标志标牌作业指导书 (1)

交通标志工程 作业指导书 审核: 复核: 编制: 宁夏路桥公司国道211线高速公路 C4项目经理部 交通标志工程设施作业指导书 宁夏路桥公司国道211线高速公路C4项目经理部承建的国道211线灵武至甜水堡段及古窑子至青铜峡联络线K32+340—K63+100段交通安全设施路线全长34.76公里。本项目标志、标牌交通安全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数量为:单柱式交通标志288个,单悬臂式交通标志34个,双柱式交通标志39个,门架式交通标志13个,附着式交通标志512个,公路界碑250个。 一、本项目交通标志工程的施工内容 本标段施工的交通标志有:单柱式、双柱式、单悬臂式、门架式、附着式、桥梁单柱,共6种。还有两侧路界碑。 二、本项目交通标志工程的施工材料的技术、质量要求 1、交通标志工程基础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1)水泥:采用宁夏青铜峡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铜峡牌,水泥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2)砂:砂取吴忠关马湖砂场,砂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3)碎石:碎石取自九泉沟碎石石料厂,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掺配比例:5-10mm碎石:10-20mm碎石mm=40%:60%。

(4)水:施工用水取自附近村民饮用的机井水,水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2、交通标志工程材料的标准 ①立柱: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下(含152mm)的立柱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7)的要求;钢管外径在152mm以上的立柱,应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T8162-1999)的规定。 ②标志板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的规定。 标志板采用铝合金制造时,应符合《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3883.3-2006)和《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708-2006)和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2004)的规定。标志板背面的滑动槽钢和三角刚可采用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并符合《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2000)的规定。 ③标志面的逆反射材料有反光标志膜(反光膜)、反光涂料及反射器三类。 三、本项目交通标志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图纸的版面尺寸单位无特别说明时均以mm计;图示比例均为1:40; 2、设计中的所有标志的布设,均以桩号从小到大的行车方向为基准方向。表中所指的“左侧”,“右侧”均是参照基准方向而言的。 3、限高标志具体标注数字应有施工单位现场测定后确定,通道两侧各设置一块。 4、版面中“XX”、“空白”、“方框”为待定距离和名称,须留出位置。该标志标牌为停车区所有,暂不施工,待停车区桩号确定后再实施。 5、施工时,本表应与标志布设图、结构设计图配合使用,如遇明显偏差,须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6、路侧设置的柱式标志,标志板内缘距离不应小于25cm;悬臂式标志,标志下缘距路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5.5m; 7、所有标志立柱和横梁都应焊接柱帽和横梁帽,柱帽和横梁帽用钢板冲压成型。 8、标志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小心,避免对标志板、反光膜产生任何不良操作。 9、标志支撑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法兰盘)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热镀锌处理。镀锌量为600g/m2。 10、抱箍、抱箍底衬、螺栓、螺母、垫圈采用热镀锌处理。镀锌量为350g/m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能力解读 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识别: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 3.懂得:元素的简单分类。4.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 知识梳理 1.物质分类及典型实例体系总图 2.物质的定义 ⑴ 组成混合物, ⑵ 组成纯净物 ①单质: 的纯净物... 。 ②化合物: 组成的纯净物... 。 ⅰ氧化物: 组成的化合物... 。 酸性氧化物:能与 ,如 CO2、SO2。 中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能与 ,如:CaO 。 。 ⅱ酸: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 ⑼有机物:含 元素的化合物... 。 ⅲ碱: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 。 ⅳ盐:由 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如:He 、Ne 、Ar 等 金属单质:如Mg 、Al 、Zn 、Fe 、Cu 、Hg 、Ag 等 气态:H 2、O 2、N 2、Cl 2 固态:C 、S 、P 、Si 、I 2 物质 纯净物 如:空气、自然界中的水、化石燃料、溶液、合金、盐酸等 单质 化合物 CH 4、C 2H 5OH 、CH 3COOH 、C 6H 12O 6等 如(C 6H 10O 5)n 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碱 NaCl (中性)、Na 2CO 3(碱性)、CuSO 4(酸性)等 酸 碱性氧化物:如CuO 、MgO 等 酸性氧化物(酸性):如CO 2、NO 2、SO 2、SO 3、等 含氧酸:如H 2SO 4、H 2CO 3、HNO 3等 无氧酸:如HCl 、H 2S 等 可溶:如NaOH 、KOH 等 难溶:如Mg(OH)2、Fe(OH)3、Cu(OH)2等 微溶:Ca(OH)2等 中性氧化物(中性):如H 2O 、CO 等 混合物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1.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一、按受热时的行为分: 1、热塑性塑料 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塑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其它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热固性塑料 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固性塑料。热固性塑较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融,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二、按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分: 按塑料中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可将树脂分为聚合型树脂和缩聚型树脂,相应的塑料分别称为聚合型塑料和缩聚型塑料。 1、聚合型塑料 树脂是由聚合反应制得。这种树脂一般是由含有不饱和键,主要是双键的单体,借双键打开生成的:反应过程中无低分子产物释出。聚烯烃、聚卤代烯

钢化玻璃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JF-SOP-005钢化玻璃作业指导书 发放编号 受控状态 批准人 持有者 2013—07—25发布2013—08—01实施 有限公司发布

一、目的: 规范钢化工序的生产操作,减少生产中的工作失误,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二、范围: 钢化生产线。 三、内容 1 生产准备 1.1按照规定时间穿戴好劳保用品进入岗位,整点交接班,若无人接班,上班人员不能 离开岗位,不能停止生产,同时向领导或调试反映,有人接班后方可下班。 1.2上班班长或控制工必须将本班的生产情况以及设备、工艺方面出现的问题向下个班 交代清楚,严格履行交接班制度。班长或是控制工接班后应该认真仔细地阅读所要生产玻璃的质量控制卡,并且仔细清点半成品玻璃的数量,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卡的要求进行生产。 1.3检查加热段传动是否正常,温度是否达到设定值。 1.4检查两台风机,打开变频器开关,观察风机控制是否正常。 当生产平玻璃时,打开1#柜面板上除变弧电机外的其他控制旋钮。 1.5上下片台胶辊转动的情况下将上面的灰尘等杂物扫干净,确保炉膛的清洁。 1.6开始正常生产前,先用5mm或6mm玻璃参数做一空炉试验,在空炉试验过程中,要 从上片段、加热段、风机、下片段逐项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确定设备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生产。空炉试验还将钢化段传送辊上的灰尘等杂物吹去,保证加工玻璃的清洁。 2 电炉开机升温过程 2.1 检查炉体各个部分已经密封,风栅段没有任何杂物,风机房风机进风口处没有任何 杂物。 2.2 确认压缩空气供气正常(大于7bar)。 2.3 视频监视器将显示描述工艺过程状况。 2.4 启动主传动,打开控制盘的“主传动机构起动/停止”开关,主传动电机和风机将 起动。观察主传动,胶衣轮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5 按动页面,调出工艺参数调整页面,输入电炉各区所需的温度。升温过程应该按照 升温曲线所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升温(升温曲线见9) 2.6 升温过程中应每隔30分钟检查炉丝是否有烧断的,温度显示是否正常,陶瓷辊转 动是否正常,如有问题应及时找有关人员处理。 3 钢化处理 ,流量30-50cm3/min,开10-20分钟,3.1 陶瓷辊道清洗后第一个班生产前要开启SO 2 必须在加热炉达到工作温度时方可使用)。 进玻璃前关闭,(SO 2 3.2 在工艺过程状况显示页面进入工艺参数调整页面,将准备生产的玻璃厚度值准确 地输入微机,并根据质量要求整定其它工艺参数。 3.3 根据玻璃规格大小调整加热平衡压力和空气平衡压力。 3.4 回到主页面,启动变频器。 3.5 同时启动风机。 3.6 玻璃进炉前,先用手发出模拟信号,进行一次空车测试,检查设备联动情况(检查

施工现场机械操作规程标牌

钢筋切断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必须检查切刀应无裂纹,刀架螺栓紧固,防护罩牢靠,然后用手转动皮带轮,检查齿轮吻合间隙,调整切刀间隙。 二、启动后,先空机运转,检查传动部分及轴承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三、机械未达到正常转速时,不得切料,切料时必须使用切刀中下部位,紧握钢筋再加速送入。 四、不得剪切直径强度超过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和烧红的钢筋。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总截面积应在规定范围内。 五、剪切低合金钢时应换高硬度切刀,直径应符合铭牌规定。 六、切断补料时,手和切刀之间的距离应保持150mm以上,如手握端小于400mm时,应用套管和夹具将钢筋端头压住或夹牢。 七、运转中,严禁用手接清除切刀附近的断头和架物,钢筋摆动范围和切刀附近非操作人员不得停留。 八、发现机械运转不正常的异响或切刀歪斜等情况,应立即停机、停电检修。 九、作业完毕、用钢筋清除切刀间的杂物,清理整理施工现场、进行整机清洁保养。断电锁箱。

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 一、机械安装必须注意机身应安全接地,电源不允许直接接在按钮上,应另装铁壳开关控制电源。 二、使用前检查机件是否齐全,所选的动齿轮是否和所弯钢筋直径机转速符合。牙轮啮合间隙是否适当。固定铁锲是否紧密牢固。以及检查转盘转向是否和倒顺开关方向一致。并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接地线有无破损、松动。并经过试运转,确认合格后方可操作。 三、操作时应将钢筋需弯的一头安稳在转盘固定镢头的间隙内,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镢头,用一手压紧,必须注意机身镢头确实安在档住钢筋的一侧,方可开动机器。 四、更换转盘上的固定镢头,应在运转停止后再更换。 五、严禁弯曲超过机械名牌规定直径的钢筋和吊装起重索具用的吊钩。如弯曲未经冷拉或带有锈皮的钢筋,必须带好防护镜。弯曲低合金钢等非普通钢筋时,应按机械名牌规定换算最大限制直径。 六、变速齿轮的安装应按下列规定: 1、直径在18毫米以下的普通钢筋可以安装快速齿轮。 2、直径在18~24毫米时可用中速齿轮。 3、直径在25毫米以上必须使用慢速齿轮。 七、转盘倒向时,必须在前一种转向停止后,方许倒转。拨动开关时必须在中间停止档上等候停车,不得立即拨反方向档。运转中发现卡盘颤动,电机发热超过名牌规定,均应立即断电停车检修。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离子与基团: 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 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塑料分类

塑料类型大全 ABS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4-0.7% 成型温度:200-240℃干燥条件:80-90℃2小时 物料性能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 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 零件和电讯零件. 成型性能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PS塑料(聚苯乙烯) 英文名称:Polystyrene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6-0.8% 成型温度:170-250℃干燥条件:--- 物料性能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无色透明,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 璃,着色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良好,.强度一般,但质脆,易产生应力 脆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适于制作绝缘透明件.装饰件及化学仪器.光 学仪器等零件. 成型性能1.无定形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不易分解,但热膨胀系数大,易产生内应力.流动性较好,可用螺杆或柱塞式注射机成型. 2.宜用高料温,高模温,低注射压力,延长注射时间有利于降低内应力,防止缩孔.变形. 3.可用各种形式浇口,浇口与塑件圆弧连接,以免去处浇口时损坏塑件.脱模斜度大,顶出均匀.塑件壁厚均匀,最好不带镶件,如有镶件应预热. PMMA塑料(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英文名称: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比重:1.18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缩率:0.5-0.7% 成型温度:160-230℃干燥条件:70-90℃4小时 物料性能透明性极好,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热耐寒性,耐腐蚀,绝缘性良好, 综合性能超过聚苯乙烯,但质脆,易熔于有机溶剂,如作透光材料,其 表面硬度稍低,容易擦花. 适于制作透明绝缘零件和强度一般的零件. 成型性能1.无定形料,吸湿大,需干燥,不易分解,流动性中等,易发生填充不良,粘模,收缩,熔接痕等. 2.宜高压注射,在不出现缺陷的条件下取高料温,高模温,以增加流动性,降低内应力,改善透明性及强度.模具浇注系统表面应光洁,脱模斜度大,顶出均匀.同时设排气口,以防出现起泡.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教学文案

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1.塑料的组成与分类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都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因此,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树脂及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及塑料生产工艺不同,则其使用及工艺特性也各不相同。为此模具设计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一、按受热时的行为分: 1、热塑性塑料 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塑的,可以反复进行。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其它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聚砜、聚苯醚,氯化聚醚等都是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中树脂分子链都是线型或带支链的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加热时软化流动,冷却变硬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2、热固性塑料 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一交链固化而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已不能再变软流动了。正是借助这种特性进行成型加工,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确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这种材料称为固性塑料。热固性塑较的树脂固化前是线型或带支链的,固化后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

键,成为三度的网状结构,不仅不能再熔融,在溶剂中也不能溶解。酚醛、脲醛、三聚氰胺甲醛、环氧、不饱和聚酯、有机硅等塑料,都是热固性塑料。 二、按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分: 按塑料中树脂合成时的反应类型,可将树脂分为聚合型树脂和缩聚型树脂,相应的塑料分别称为聚合型塑料和缩聚型塑料。 1、聚合型塑料 树脂是由聚合反应制得。这种树脂一般是由含有不饱和键,主要是双键的单体,借双键打开生成的:反应过程中无低分子产物释出。聚烯烃、聚卤代烯烃、聚苯乙烯、聚甲醛、丙烯酸类塑料都属于聚合型塑料。聚合型塑料都是热塑性塑料。 2、缩聚型塑料 树脂是由缩聚反应制得。这种树脂一般是由含有某种官能团(一般最少含有两个官能团)的单体,借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使单体连接起来而形成的。 三、按塑料中树脂大分子的有序状态分: 1、无定形塑料 树脂大分子的排列是无序的。这种塑料,由于树脂分子链的结构特点,或因热力学原因,或成型过程工艺条件范围的限制,分子链不会产生有序的整齐堆砌形成结晶结构,而呈现无规则的随机排列。在纯树脂状态,这种塑料是透明的。 2、结晶型塑料

各个岗位操作规程标志牌

包装工操作规程 一、产品达到生产温度后,经调色、冷却、沉淀后即可开始包装。 二、由包装组长到库管员处领取包装袋并签字。 三、包装组长安排好各组员工作,检查准备好所用手提缝纫机和包装线。 四、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对失去防护功能的防护用品及时更换。 五、通知生产班长准备工作就绪,由生产班专人开启片碱机、大小搅笼、冷却水泵和碱泵。 六、(1)将包装袋放在台称上,袋口套在小搅笼的出料口上,拉开出料口挡板,当片碱重量达到规定的25kg时,及时关闭出料口挡板。从台称上取下包装袋,用塑料编织绳扎紧两层内包装袋袋口,然后用手提式缝纫机在第一层包装袋口约5公分处缝合;(2)包装过程中重复上述步骤;(3)定量、扎口、缝包各工种定时定量交替工作。 七、对色度明显不正常的产品,不予包装,将其装入废碱槽中,交回生产班重新加工。 八、包装组所属的搬运工及时将包装好的产品用推车拉入库房,放置时先袋口向上,袋与袋之间留适当间隙以便通风,待完全冷却后,方可堆垛。 九、包装完成后,清理工作现场,回收残留碱,交给生产班重新加工。将剩余包装袋交回库管员处。

司炉工操作规程 一、初次点火前彻底细致检查所有管道及设备是否完好。 二、点火前,确认高位槽液碱充足,打开输碱管道的阀门往清洗干净的前、中、后三口碱锅中同时注入液碱。 三、新锅初次熬碱,点火前应在每组的前、中、后锅中均加入约200克黄油和约50克硝酸钠。 四、启动空气风机,打开煤气主管道阀门。再打开空气阀门吹3-5分钟后关闭,然后点火缓慢加温,确保碱锅温度稳定上升,新锅加温温度不宜过高,以防锅体因受热过高过快而开裂、渗漏。 五、根据火候操作空气阀门和煤气阀门,控制火候,以免火力过大倒致锅底损坏。烧碱工必须在场控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前锅升温至250℃---320℃时,特别是290℃左右时,应及时添加黄油或关火。 七、当前锅升温至生产温度即450℃--460℃时,应及时关火。 八、停火后加入约0.6kg硫磺,沉淀2—3小时。 九、调色工在沉淀完成时及时采样调色,在出碱过程中根据片碱颜色也可以及时调色。 十、往缓冲罐打碱时,应将碱泵逐渐降低,保持碱泵处于液碱中。 十一、打碱时随时观察缓冲罐及碱泵上的管道,看是否出现漏碱情况;观察片碱机下盖板,看是否有溢出,发现溢出及时停泵。 十二、包装完成即锅内液碱打完时,及时清理锅底。 十三、清理、回收缓冲罐、片碱机和搅笼上的残留碱,倒入锅中继续加温。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原创)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原创) 1.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元素等概念。 2.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非金属的概念 3.掌握氧化物、酸、碱、盐概念及相互关系。 4.了解同位素和同素异形体。 一、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1.原子是。 思考:为什么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能否理解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2.分子是。 思考:是否可理解为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3.离子是。 4.元素是。 元素存在形式。 思考: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吗? 5.比较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6.同位素是。 7.同素异形体是。 8.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 二、物质的分类 1.将物质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 2.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是不是一种来区分的。要重点理解单质和化合物两个概念。

3.将化合物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是依据组成元素中是否含碳元素来区分的。一般把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CO、CO2、H2CO3及碳酸盐除外),将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物。 4.将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四类,其依据是物质组成和性质上的不同。 氧化物是指由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分的。 思考: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酸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一是依据酸分子电离生成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二是依据酸的组成元素中是否含氧元素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碱一般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有关酸、碱、盐的组成及判断见下表: 另外,盐按形成特点可分为四类: 强酸强碱盐:如特点是。 强酸弱碱盐:如特点是。 弱酸强碱盐:如特点是。 弱酸弱碱盐:如特点是。 思考: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C.酸酐都是酸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 解析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A不正确。酸性氧化物也称为酸酐,但多数有机酸的酸酐却不是酸性氧

塑料材料的分类和识别

培训教案: 一:塑料基本概念 塑料:塑料是一般指以合成或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可在一定条件下塑化成型,而产品最终形状能保持不变的材料,他的组成除了高聚物为主要成分外,还根据需要可能含有某些具有特定用途的助剂,助剂主要有填料、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等。 二、塑料的分类 塑料有多种的分类方法,一般说来有以下两种: 1、按照塑料的使用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功能 塑料。 (1):通用塑料:一般作为非结构材料使用,其产量大,价格底,但性能一般,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 (2):工程塑料:一般作为非结构材料使用,能在较广的温度范围承受机械应力和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使用的材料。如聚酰胺,聚碳酸,聚甲醛和聚苯醚等。它们与通用塑料相比,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化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等。 (3):功能塑料:是指用于特种环境下具有特种功能的塑料,如医用塑料,光敏塑料等。 2、按受热所呈现的基本行为分类可将塑料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 (1):热塑性塑料: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软化却硬化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是以聚合反应所得到的材料(树脂)为基础

制成的,受热时不产生化学交联。因而当它再一次受热时仍具有可塑性,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 (2):热固性塑料:是指受热后能成为不熔性物质的塑料,这类塑料基本以缩聚反映所得到的树脂为基础制成,受热时发生化学变化使线型分子结构的树脂转变为体形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当它再次受热时,就不再具有可塑性,如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 三、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又称注塑模塑,是塑料成型物料在注塑机加热料筒中塑化后,由螺杆注射到闭合模具的型腔中形成制品的成型方法。 注塑成型主要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完成的,通常把材料,注塑机、模具和工艺称为注塑四要素,而把成型压力,温度,周期称为注塑三原则。 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此法成型的制品约占全部塑料制品的30%~~35%,近年来,在通过的注塑成型基础上,又发展了其他许多先进的注塑方法,以适应新塑料品种及新塑料制品的工艺要求,如共注塑成型,反应注塑成型,流动注塑成型,旋转注塑成型,吹注塑成型及结构发泡注塑成型等。 四、塑料材料的区分 一、外观识别法 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塑料,有不同的可弯曲性,手触有硬蜡样滑腻感,敲击时有软性角质类声音。与此相比较,聚苯乙烯、ABS、聚碳酸脂、有机玻璃等塑料。无延展性,手触有刚性感,敲击时声较

钢化玻璃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化玻璃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试验操作人员能够正确进行钢化玻璃外观质量、尺寸及其偏差、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弯曲度、抗冲击性、碎片状态、霰弹袋冲击性能的检验,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 2.依据 GB 15763.2-2005 建筑用钢化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 GB 11614-2009 平板玻璃 3.适用范围 适用于送检本公司的经热处理工艺制成的建筑用钢化玻璃。 4.职责 负责仪器正确使用完成试验和试验室及设备的日常清洁、维护。 5试验前准备 验样:尺寸和厚度及其允许偏差、外观质量、弯曲度试验数量按标准从交货批中随机抽样进行检验;抗冲击性试验试样为6块,尺寸为300mm ×300mm;碎片状态试验试样为4块;霰弹袋冲击性能试验试样为4块,尺寸为1930mm(-0mm,+5mm)×864mm(-0mm,+5mm)。观察并记录样品状态。 除有特殊要求外,试样宜在20℃±5℃、相对湿度40%~80%环境下放置12h以上,并在该环境下试验。

6试验方法 6.1外观试验 6.1.1试验设备 a读数显微镜,精度0.01mm b钢直尺,精度1mm c黑色无光泽屏幕,数只40W、间距300mm的荧光灯 d亮度均匀、带有黑白色斜条纹的屏幕 6.1.2试验步骤 a点状缺陷:仔细观察玻璃试样,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其上点状缺陷的最大尺寸,并记录。 b点状缺陷密集度:仔细观察玻璃试样,用钢板尺测量两点状缺陷的最小间距并统计100mm圆内规定尺寸的点状缺陷数量,记录。 c线道、划伤和裂痕:拉上试验室窗帘,使其试验不受外界光线影响,间试样垂直放置在距黑色无光泽屏幕600处,打开荧光灯,在距试样600mm 处视线垂直表面观察,用钢直尺读数显微镜测量划伤的长度和宽度。 d光学变形:将试样按拉引方向垂直放置在距黑白色屏幕4.5m处,在距试样4.5m处透过试样观察屏幕上的条纹,首先是条纹明显变形,然后慢慢转动试样直至变形消失,记录此时的入射角度。 e断面缺陷:用钢板尺直接测量。凹凸时测量边部凹进或凸出最大处与板边的距离;爆边时测量边部沿板面凹进最大处与板边的距离;缺角时测量

标志标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标志标线施工作业指导书 1. 引述 1.1 工程概况: 中建二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廊坊市第三大南通道K0+053.5——K11+630段道路工程,北起廊坊市富士康,南至东安庄,全长11.58公里,道路为双幅双向机动车道,道路宽度为30m,中间设10m绿化带。本项目标志标牌交通安全工程设施主要工程数量为:公里桩22块,百米桩210根,示警桩180根,公路界碑116块,红线控制碑116块,全线标志标牌总数为44个,分别为单悬交通标志16个,单柱交通标志26个,单悬双标志交通标志2个,分为禁令、警告、指路、指示标志四种。 本项目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车行道边缘线使用白实线,行车道分界线使用白色虚线。标线采用热熔型标线涂料,标线厚度要求2mm以上。车行道边缘线线宽20cm;行车道分界线宽15cm;行车道分界线间隔要求为6m划线9m空白。 1.2 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标志标线施工作业流程以及施工原材料、过程中半成品报检及过程验收程序,正确指导现场施工,以期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该分部工程,特制定本作业指导。 1.3施工特点: (1)靠近村庄路段,过往车辆较多,标志标牌安装及标线敷设不便; (2)道路边界在靠近耕地,地下水位较高,对标志标牌基础开挖渗水,开挖困难; (3)战线长,工期紧,且正值雨季,对施工影响较大; (4)道路过往车辆多,且多处正在施工,造成路面污染严重,清扫困难;

1.4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廊坊市第三大南通道工程标志标线工程。 2. 材料要求: 2.1 混凝土 本工程标牌所有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塌落度为120-150mm,采用商品混凝土,细石粒径不大于25mm; 2.2标线材料 全线所有标线材料均采用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内含反光玻璃微珠为15-23%,面撒玻璃微珠10%,标线涂料应符国家交通行业标准《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规定,玻璃珠的八项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T24722-2009《路面标线用玻璃珠》的规定。

钢化炉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钢化炉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版

钢化炉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操作者必须了解设备结构、性能、加工范围,工作前,穿好劳动用品。 2.计算机必须由专人操作,禁止非本工段人员、新来或者外来人员私自操作计算机,调整工艺参数。 3.严禁在计算机内加装各种软件,删除或者修改内部文件,严格执行计算机开关机操作程序 4.工作前,对炉子进行全面检查: (一)各种防护罩以及防护设备是否齐全,灵敏度是否可靠 (二)对分集器、三联体过滤器进行排

放水。检查空压机运转是否正常。各路压力表指示值是否正常 (三)气路系统和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无阻。有无泡、冒、滴、漏现象发生。 (四)风机机壳、集风箱有无开焊、漏风现象。地脚固定螺丝有无松动,联轴器减震垫是否破损。 (五)操作开关、光眼、限位开关、炉门气缸是否灵敏可靠 (六)各部位电机的油位、温升、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七)传动链条有无松动、脱节现象。 (八)各部位固定螺丝有无松动、断裂。 (九)检查风机各部位的间隙尺寸,转

生产作业指导书(0001)

生产作业指导书.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作业文件 生产作业指导书 01 —QC—09

A0 :编制:号版 2002 编制日期:审核: 年7日月252002 批准:生效日期:月年8日1 成都市第一预应力钢丝有限公司 一、钢丝生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让生产操作人中清楚、明确、了解和掌握各工序及岗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2 适用范围 适用与本厂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艺、技术、质量的控制。 3 职责

3.1技术部提供有生产中适用的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工装模具等相关文件,负责对工艺流程方案的制定。 3.2生产部提供相关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及《生产命令单》。 3.3质管部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标准,与成品验收标准。 3.4各岗位人员按工艺流程,《生产指导书》严格执行。 4 工作程序 4.1组批投料操作过程 4.1.1组批投料的原则是根据《原料的材质书》,并经质管部检验确认无误的合格原料后,按同一批号或炉号钢号、规 格投料生产。 批号或炉号堆放等,班组长有责任检验原料的表面质量 4.1.2. 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生产部负责人。具体参照《生产命令单》与《生产投料单》。 4.1.3酸洗前的准备:破线,即剪断多余的打包带,只留有一根据绑腰线,使盘条均匀散开,并在绑腰线上挂上标牌。4.1.4酸洗—磷化—皂化。具体参照《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过程》。 4.1.5皂化后钢丝的堆放:班组长负责对皂化后钢丝的堆放,应分钢号、批号或炉号、规格堆放,避免混钢混炉。

4.16钢丝拉拔前的准备:班组长负责选择润滑剂、模具等 拉丝用具。在收线架上应先挂上同一批号,规格的标识。 4.1.7拉拔至稳定化处理时的半成品,应注意收线架上的标牌是否与钢丝批号或炉号、钢号相符。 4.1.8班组长对投料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应做出及时处理,处理不了时立刻上报生产部负责人。 4.1.9质检员严格按照生产过程中的“三检一查”制度执行,不得随意折扣其检验次数。并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检验,再挂上相应的标识,注明有强度、延伸等数据。不合格品参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4.1.10稳定化处理按同一批号或炉号、规格进行批量处一,处理前放线架上必须有原料厂家的标牌和质检员的检验标牌,方可投料。 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过程:4.2. 工艺:酸洗—高压水冲洗—磷化—高压水冲洗—皂化—干燥4.2.1酸洗前的准备:班组长检验原料的批号或炉号、规格和表面质量等,如有异常情况,即使通知生产部负责人。 4.2.2剪断打包带,留有一根据绑腰线,绑腰线上必须挂上厂家的标识。 4.2.3酸洗:室温下,在盐酸池中浸泡15分钟左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用钢丝搅动酸池,以便加快酸洗速度,做到无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第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 [考纲知识整合] 1.物质的组成 (1)构成粒子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提醒: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他们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它们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如O 2与O 3,金刚石与石墨等。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②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铜 ⑤小苏打 ⑥氧化钠 ⑦Fe(OH)3胶体 ⑧NaCl 溶液 (2)几类物质的概念 ①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②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③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④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⑤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的化合物。

⑥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粒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是原子或分子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可以变化但原子不可变化 (3)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4)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 元素 (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6)CuSO4·5H2O中含有CuSO4和H2O,故CuSO4·5H2O为混合物 (7)任何化合物均由原子构成 (8)OH-和—OH属于相同的原子团 (9)NH+4、OH-、H3O+的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 (10)O2与O3形成的混合气体为纯净物,O2与O3的转化为化学变化 (11)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均为C4H10,但二者的混合气体为混合物 【答案】(2)(3)(4)(11) [易错防范]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 命题点2物质的分类 2.(2018·铜陵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陶瓷②水泥③玻璃④漂白粉⑤胆矾⑥氯水⑦液氯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⑤⑦D.⑥⑦ C[①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②水泥是硅酸三钙、

钢化炉作业指导书

钢化炉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规范钢化炉的操作程序,提高钢化效率,保证钢化质量。 二职责: 一线员工:负责按照本指导书作业,确保产品质量。 班长:负责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改进、完善作业指导书,指导、监督员工生产操作过程。 三内容 1 钢化前的准备 1.1班长根据生产任务安排上片员转运适当待加工玻璃到上片区域。 1.2钢一片试片,检查颗粒度、平整度以及玻璃表面质量等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1.3需要时根据保养要求进行设备保养。 2 班长 2.1.根据玻璃厚度和品种操作设备和调节设置、修改钢化炉工艺参数。 2.2在生产中,班长要时刻监视设备的工作状况,发现问题不要慌乱,要及时灵活处理。 2.3生产中要不断地检查钢化产品的质量,检查弯曲度、颗粒数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必要时做出适当的工艺调整。 3 钢化上片 3.1上片检查玻璃的尺寸与加工单是否相符以及检查玻璃的磨边质量。把有结石、气泡、 裂纹、划伤、崩边崩角等缺陷的玻璃挑出,并通知班长由其确认能否钢化。 3.2在班长的指导下对有缺陷的基片进行处理后生产。 3.3在规定位置印刷合格的钢化标识。 3.4时刻清洁并保持好上片区域卫生。

4 钢化下片 4.1生产中要认真检查钢化玻璃的表面质量、弯曲度和颗粒度(用610*610试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班长处理。玻璃在风栅内破碎时及时处理并报告班长。 4.2发现不合格品及时隔离,并报告班长和质检员处理。 4.3粘贴相应标识,满架、欠片架转运至相应的区域。 4.4时刻清洁并保持好下片区域卫生。 5. 玻璃在钢化后易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5.1玻璃表面有过热点 首先检查进炉的玻璃上是否带有脏东西;或者用废玻璃在炉内压炉,把加热辊上的脏东西带走,降低玻璃在炉内的摆动速度。(否则,清炉) 5.2玻璃变形 原因是周边温度过高,收缩多或者中间温度低,收缩少。要平衡炉内温度。 5.3颗粒度不达标 钢化时吹风强度不够,风压过低,未达到要求的范围;加大玻璃的急冷风压,降低风栅高度。玻璃的出炉温度过低.玻璃还没有完全烧透;在保证玻璃不变形的情况下,适当的提高炉温或加长玻璃的加热时间。 5.4钢化后自爆 玻璃有结石.杂质.气泡或者有未发现的暗裂等其他原片问题;用合格的原片,钢化上片加大检查力度,杜绝不合格玻璃进炉。操作不当:应力不均匀。 6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6.1上、下片台有异常响声,检查链条、链轮。 6.2上片台无玻璃进片信号,检查光电开关是否正常。 6.3正常工作时加热炉辊道突然停转,若加热炉内无故障,可将电源及加热炉辊道电源关掉片刻,再打开即可恢复,若加热炉内有玻璃,将玻璃人工摇出后再进行上述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