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

我国古代的名言警句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卫灵公》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红楼梦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5、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课文导入
推荐作品 掩耳盗铃 作者:吕不韦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 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 悖也!
课堂小结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
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
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 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 心二意的道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 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推荐作品
揠苗助长 先秦:佚名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字词积累
yuán
zhuó


弓 缴 而射之。
wèi fú yú 为 是其智 弗 若 与 ?
课文讲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课件ppt

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 美)国作家( 马克.)吐的温代表 作,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 _富___有__冒__险__精___神__和__好__奇__心___、__机__智__勇___敢的孩子。 4.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 句话选自( 朱自清)写的《 匆》匆,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摹 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
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胡安 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听到 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他越想 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 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 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 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 呢?”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 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习近平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了中华民族 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 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 断传承下去。”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 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 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5.下面诗句都有季节景物的描写,若依春夏秋冬排列,正确的
选项是( A)
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乙: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丁: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A.乙甲丙丁 B.甲乙丙丁 C.丙甲乙丁 D.乙甲丁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复习之《字词专项复习》授课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复习之《字词专项复习》授课课件
( 抱怨 ) ⑪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静的生活。
( 寂寞 ) ⑫我们要精心地庇护地球,庇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 保护 ) ( 保护 ) ⑬正月初一的光景和除夕完全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 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截然不同)
6.填入恰当的词语。
①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 ( 提高)我们的勇气。 ②(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③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 (遨游)时遥望 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④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 ⑤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 (郑重 )。
二、歇后语
1.定义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 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 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 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 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5.下列画线词语的用法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加以改正。
①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挽留时,他又从挽留的手边过去。
( 遮挽 )
( 遮挽 )
②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
一色是牛角的……有的图案各式各样。(各形各色 ) ③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没。
( 吞噬 ) ④随着雄壮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
把下列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 2.刚出山的太阳--- 满面红光。 3.半路上的新闻--- 道听途说。 4.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天桥把式--- 光说不练。 6.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7.一只筷子吃藕--- 专挑眼。 8.大路上的电线杆--- 靠边站。 9.上鞋不用锥子--- 真(针)行。 10.窗户口吹喇叭--- 名声在外。

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题总复习PPT课件

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题总复习PPT课件

常见的过渡词有:
(1)表示时间顺序的过渡词:首先;其次;然后; 最后;从前;以后;几天后;之后;那时;最近;
(2)表示空间顺序的过渡词: 不远处;在这之前;以上;以下;总之;
(3)表示并列的过渡词:是…也是; (4)表示转折的过渡词:虽然…但是;无论如 何;
(5)表示递进的过渡词: 不仅…而且;不但…而且;再者; (6)表示目的的过渡词: 为了;既然…如此;因此; (7)表示因果的过渡词:因为;作为; (8)表示解释说明的过渡词: 例如;事实上;实际上;曾经; (9)表示条件的过渡词2021:如果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 开头和结尾
2021
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 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 章的中心.
1、借助画图理解: 离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坐井观天》中的“井沿”, 《葡萄沟》中的“梯田”等,均可在教学时几笔勾勒出 具体的形象帮助理解。 2、比较辨析理解:字形、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 “漂流”“飘荡”,观察两个“piāo”字的字形,想一想哪 词卡应该贴在空中的风筝旁,哪一张又该贴在水中的 纸船旁?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吞吞吐吐”,让学生联系生活 实际,说说自己是否有过这样说话的经历。做了错事 时,在不情愿做什么事时。
2021
文 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有这样几类:
章 1、含义深刻的句子,深沉储蓄有哲理; 句 2、言约意丰的句子,读后让人回味不已;
子 3、表现中心的句子,画龙点睛,揭示本质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件(86页)

2020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件(86页)
· · (1)爸爸准备在元宵(xiāo x\āo)节宴(y\ān yàn) 请亲朋好友。
(2)这道糖醋(ch\ùcù)味的栗(\sū lì)子鸡很美味。
· · (3)这个挖掘工具很锐(ruìd\uì)利,使开凿(záo · · z\uó)沟渠的速度大大提高了。
四、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搭配不当 F. 语义重复 G. 指代不明
1. 他大约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才做完暑假作业。 (F) 2. 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A) 3. 黄山美景不仅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国。 (B) 4.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慌的东西。 (D) 5. 毕业考试快到了,我们小学的学习生活已经结束了。(C) 6. 小刚和小明简直不敢相信,他的作文发表了。(G) 7. 六一儿童节,我们学校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活动。(E)
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 心理描写)
2.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
( 神态描写)
3.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 语言描写 )
4. 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
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 外貌描写 神态描写 )
专项复习之三
积累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___腊__七__腊__八___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地名。 (1)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 )。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 皇都 )。 (3)( 京口 )( 瓜洲 )一水间,( 钟山 )
只隔数重山。 (4)故人西辞( 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 扬州 )。
7.判断 (1)《清平乐》、《浣溪沙》、《卜算子》都是宋词,这三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加日积月累复习课件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加日积月累复习课件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加日积月累复习课件一、简述随着学期的结束,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也即将告一段落。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我们特别制作了《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加日积月累复习课件》。

此课件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生字、生词,以及相关组词,同时通过日积月累的复习方式,强化记忆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程中,生字、生词的掌握是极为重要的基础。

这些字词不仅是阅读理解的基石,也是写作表达的基本元素。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结合教材,梳理出每一个生字及其相关词组,通过具体的语境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

此外我们还特别强调了日积月累的重要性,语文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不断地回顾和复习,通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

1. 简述复习课件的制作背景与目的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更注重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文化传承意识的全面培养。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正处于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过渡时期,六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对于他们整个学业生涯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回顾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语文知识,特别是生字、生词以及日常积累的知识,我们制作了这部《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生字、组词加日积月累复习课件》。

复习课件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地梳理和巩固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新词。

课件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生字及其组词,旨在提高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应用能力。

此外通过日积月累板块的复习,使学生重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知识与语言精华,培养对语言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复习课件的使用,帮助学生为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或更长远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复习方法的引导和运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系统和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拥护民族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第1课 北京的春节 1.《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 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风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 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2.作者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而其 他日子,描写得相对简略些,这样处理最能表现北京春节的独 特风俗,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有利于读者对北京 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写文章有详有略
原因: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好处:能让读者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中心突出。
词句段运用 一律——清一色——都 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 头筹 “同义反复”:字面不同,但是语义相同的词 语或句子重复使用的修辞手法。 好处:语言丰富,表达活泼,避免重复,增强 感染力
5.文中的谚语是: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个 谚语说明了北京的春节是从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开始的,衬托出人们迎接春节的热情。
拓展本地谚语: 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 大冬(冬至)大过年,家家吃汤圆。 晴冬邋遢年(冬至天晴,过年可能会有雨雪)。
6.“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 业展览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 富,突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以及人们在这一习俗中获得的满足和幸福感。
“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 夜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为了父母延 寿。
第2课 腊八粥 1.《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中国著名作家,原 名沈岳焕,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边城》、《长 河》,散文集《湘行散记》。 2.本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 粥、看粥、喝粥的过程,通过对八儿语言、动作、 神态、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让我们印象深刻。 全文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 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 活的热爱。

统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复习课PPT课件(第1~6单元复习+专项复习之一 字词专项)

统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复习课PPT课件(第1~6单元复习+专项复习之一 字词专项)
青的时候; 桃花 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 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呢?
十一、仿照《匆匆》第四自然段,用一段话把自己对时间流 逝的感受写下来。
过去的日子如繁花,被秋风吹落了;如白雪,被暖阳融 化了;如浮萍,被流水冲走了;我还留着些什么痕迹?儿时 的玩具,泛黄的相册……为什么我的时间一去不复返了呢?

( 剧烈 )地跳动

( 尽量 )地减少

( 轻轻 )地摇摇头 (
( 整理 )书籍
(
( 纷乱 )的喊叫
(
含糊 无力 悄悄 严厉 收拾 闪亮
)地回答 )地握着 )地跟着 )地说 )行李 )的小手枪
八、词语归类 1..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粉骨碎身 精兵简政 旁敲侧击 眼疾手快 2.“一”字开头的词语:
失望— 绝望
公正—公平 幻觉— 梦幻
障碍— 妨碍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畏惧— 勇敢
凄凉— 繁荣
简陋— 豪华
野蛮— 文明
忧郁— 开朗
消极— 积极
消失— 出现
锋利— 迟钝
凄惨— 快乐
天涯海角— 近在咫尺 闻所未闻— 司空见惯
七、将词语补充完整。
( 畜养 ) 山羊
( 结出 ) 穗子
( 发生 ) 叛乱
( 扩大 ) 面积
( 简陋 ) 的帐篷
( 窄小 ) 的帐篷
( 不安 ) 的心情
( 生火 ) 的痕迹
( 野蛮 ) 的宴会
( 逃跑 ) 的野人
八、词语归类
1.拟声词:
咕咕咕 咯咯里咕 嗡嗡嗡 呱呱呱 2.带人体器官的词语:
头晕目眩 垂头丧气 促膝谈心
心灵手巧
3.描写高兴的词语: 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 喜不自胜 喜形于色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理复习课件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理复习课件PPT课件

字词复习
骆驼
肿胀
灯火通宵 霄
甜腻腻
五侯
编辑版
13
给下面句子中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光景:A.风光景物
B.境况;情景 C.表示大约的时间或数量
1.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
( ) B)
2.用了一个小时光景,小明完成了周末作业。( C)
3.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 A
编辑版
14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编辑版
29
过春节,除了老舍先生提到的这些习俗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鱼和“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 过年的时候福字倒着贴: 过年的时候发压岁钱:
编辑版
30
过春节,除了老舍先生提到的这些习俗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鱼和“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 过年的时候福字倒着贴:取“倒”和“到”谐音,寓意福到了。 过年的时候发压岁钱:
编辑版
31
过春节,除了老舍先生提到的这些习俗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鱼和“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 过年的时候福字倒着贴:取“倒”和“到”谐音,寓意福到了。 过年的时候发压岁钱:“岁”与“祟”谐音, 寓意平平安安。
编辑版
32
二、腊八粥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通过小孩儿八 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 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 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 念,对亲人的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
编辑版
40
她呆呆地坐在门槛, 双手抱着蜷曲的双腿,眉宇间凝 固着伤心与思念,平日闪光的双眼蒙胧起来,鼻尖酸酸的, 一股清泪就夺眶而出,流到嘴角钻进口中,咸咸的。

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课件PPT课件部编版

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课件PPT课件部编版
(2)课文的第2、第5自然段浑然一体,那么中间为什么要插进第3、第4自然段,这两段是不是多余的呢?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再认读第二段,找一找其中精彩的字词,并说明原因。
(齐)我们一起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
2.领读词语。
1、朗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小林写作业。 (谁干什么)
六 年 级 第 四 讲

基础篇——句子(一)
入课入戏课—戏——知—识知热识身热身
哪个是 句子
1 隔壁老王他 2 小王正在 3 在教室发呆 4 你猜今天有没有作业。
入课戏——知识热身
1 隔壁老王他
哪个是 句子
2 小王正在 3 在教室发呆
√ 4 你猜今天有没有作业。
判断依据:所表达的意思完整
句子

考点梳理
缩句
诀舍 窍枝
缩句还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留 3.固定专有名词要保留。如万里长城、五星
主, 红旗等。




考点梳理
缩句
诀舍 窍枝
留 主, 缩 到 最 简
缩句还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4.缩句应合情理、应符合句子原意。
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滑倒。
√ 小演员差点儿滑倒。
考点梳理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知 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万里长城是骄傲。 白鹭 识 一切都在变 _ 3、初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交流、讨论 点 (女)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注意:万里长城是专有固定名词,不能删减。 ⑴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 二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很密的小雨。这是春雨的特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18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汉语拼音|人教新课标 (共79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018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之汉语拼音|人教新课标 (共79张ppt)

过关演练
一、把下列词语的音节补充完整。
ɡ____ òu ____ào z
构 造
____áng b____ l èi
狼 狈
q ū ____ g ǎn ____
驱 赶
q h ónɡ ____í ____
红 旗
二、判断下列词语是否都是整体认读音节,是的
打“√”,不是的打“×”。
1.自私( √ 3.枝叶( √ ) ) 2.武艺( √ )
【例3】将下列城市按音序排列,顺序正确的
一项是( )
①上海 ②武汉 ③北京 ④重庆 ⑤昆明 ⑥广州 ⑦成都 ⑧大连 ⑧⑤①② B.③⑦④⑧⑥⑤①② A.③④⑦⑥
C.③⑦④⑤⑥⑧①②
D.③④⑦⑤⑥⑧①②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汉语拼音字母表中26个 汉语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完成 此题,应先将这八大城市名称的首字标上音节;然 后按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排列,如果第一个字母 相同,就按第二个字母的顺序排列,依次类推,如 “重庆”“成都”中“重”和“成”的第一、二个 字母相同,就按第三个字母“o”和“e”来排列顺 序;最后,与所给选项进行对照,得出答案。 答案:B
A.悄然 奇妙 B.纤细 专心 C.惬意 感谢
D.简陋 野兽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韵母知识的掌握情
况。完成此题的关键是能读准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
然后能根据韵母的概念判断该字的韵母是什么,最
后将每组韵母加以比较便可得出正确答案。根据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除了声母、声调以外的部分” 这一概念,可以得出A项中的韵母都是iɑo;B项中 “纤”的韵母是iɑn,而“专”的韵母是uɑn;C项中 的韵母都是ie;D项中的韵母都是ou。由此,可得出 答案为B。 答案:B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整理 (共26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思维导图整理  (共26张PPT)

思 维 导 图 分 类
习作——家乡的风俗
一、明确顺序
藏戏
起源 面具 舞台形式 演出方式
端午节 吃粽子
吃粽子 来历
如何 包粽子
品味 粽子
四:真情实感
习作——家乡的风俗
场景一:八儿盼粥快点熬好
《腊八粥》沈从文
等粥
场景二:八儿说如何分粥 场景三:八儿猜粥熬成什么样子
喝粥
场景四:八儿终于看到锅里的粥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店铺 通宵 间断 光景 分外 糊涂 粉碎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万不得已 零七八碎 哄堂大笑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难读的
两字/四字
重点 词语
难懂的
难写的
泉悦读——课外阅读推荐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儒林外史》 《流浪的地球》
《红楼梦》重要人物关系图
《三国演义》之三顾茅庐
任务二:用思维导的方法复习生字
第一单元 生字复习
腻、盈、缸、燃
平舌音:素、脏、擦、醋 翘舌音:匙、粥、眨、稠
易错字
匙、脉、咽
第一单元 生字复习
戚、腻、灌、褐
上下结构:宵、栗、 筷、盈···
左右结构:醋、搅、 摊、腻···
半包围结构:戚、匙
提手旁:拌、擦、摊、搅 月字旁:腊、腻、脏、脉
重点词语复习
第一单元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语文要素: 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
要部分的; 习作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北京的春节》
《腊八粥》
《藏戏》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初源于英国,又 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 灵感触发图等。思维导图是有效 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 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 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美教学课件(全册)
空竹:一种靠线绳抖动使其高 速旋转而发出响声的玩具。
再来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 味儿”语言的特点。(课后第三题)
这是用孩花子生们、准胶备枣过、年榛,子第、一栗件子大等事干就果是与买蜜·杂饯·拌掺·儿和。 成 是的买。爆孩竹子,们特喜别欢是吃男这孩些子·零们·七。·八恐·碎怕·儿第。三第件二事件才大是事买 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拓展延伸 过年的味道
周友斌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灶糖甜 滋滋的味道。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民 间的说法是,灶王爷这一天要向玉帝 “汇报工作”,这天晚上,要给灶王爷献 灶糖,为的就是让灶王爷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 当然,名义上是甜灶王爷,实际上都甜了孩子们的嘴。
记忆里,过年的空气中含着煎 炒烹炸的浓香味。我们这里是二 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 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 十九蒸馒头。除夕一早,又要张 罗包饺子,蒸年糕、炸油食、煮 白肉的香味和着剁肉馅的声音不 断从各家各户传出来……
三、询问亲戚和朋友,看看你的家乡 春节有哪些习俗。和老北京的春节一样吗? 有哪些不同?和同学分享交流。
逛庙会: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于起源
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 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了各式小摊。渐渐 地就成为了定期的活动。
守岁
俗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 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 年到来的习俗。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
出来,并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腊八 腊月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时间顺序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 课文,完成这张表格。
日期
腊月初九—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腊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目标 • 1、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四篇课文的主 、 要内容。 要内容。 • 2、阅读第 课重点段落,完成阅读练 课重点段落, 、阅读第13课重点段落 会答课后第2、 题 习,会答课后第 、3题。 • 3、正确流利地说出对 课五个重点句 、正确流利地说出对15课五个重点句 子的理解。 子的理解。
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日积月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累”,说出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 说出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 • 2、熟练背诵《伯牙绝弦》及课后资料 、熟练背诵《伯袋。 课 、 自然段及课后资料袋
复习目标 • 1、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四篇课文的主 、 要内容。 要内容。 • 2、理解《伯牙绝弦》重点字词,正确 、理解《伯牙绝弦》重点字词, 流利地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流利地说出每句话的意思,并仿写课 文2、3句。 、 句 • 3、阅读第 课重点段落,完成阅读练 课重点段落, 、阅读第26课重点段落 习。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 2、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 3、熟练背诵第 课1自然段、课后资 自然段、 、熟练背诵第17课 自然段 料袋, 课最后一个自然段。 料袋,第18课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最后一个自然段
复习目标 • 1、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四篇课文的主 、 要内容。 要内容。 • 2、结合课后有关练习题,阅读并理解 、结合课后有关练习题, 17、18课重点段落。 课重点段落。 、 课重点段落
复习目标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 2、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说 、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出成语“竭泽而渔”的意思。 出成语“竭泽而渔”的意思。 • 3、熟练背诵第 课1、8、9自然段, 自然段, 、熟练背诵第13课 、 、 自然段 课感受最深的段落。 第15课感受最深的段落。 课感受最深的段落
复习目标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 2、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正确背诵并默写“ • 3、快速默读四篇课文,用自己的话准 、快速默读四篇课文, 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习目标
• 1、阅读第9课、第11课重点段落,结 、阅读第 课 课重点段落, 课重点段落 合课后有关思考题,完成阅读练习。 合课后有关思考题,完成阅读练习。 • 2、正确流利的回答第 课课后第 题 课课后第2题 、正确流利的回答第11课课后第 交流平台”中对三个句子的理解。 及“交流平台”中对三个句子的理解。
复习目标
• 1、熟练背诵四首古诗词,用自己的话说出 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 2、说说两首现代诗、三首儿童诗的主要内 容。 • 3、背诵《給诗加“腰”》《诗中的“秋”》 有关诗句。 • 4、总结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之处以及读诗 的方法。
复习目标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复习目标 • 1、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四篇课文的主 、 要内容。 要内容。 • 2、阅读第 课、第6课重点段落,结合 课重点段落, 、阅读第5课 课重点段落 课后有关思考题,完成阅读练习。 课后有关思考题,完成阅读练习。 • 3、理解第 课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理解第8课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 2、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 3、熟练背诵第1课3—7自然段,第3课 、熟练背诵第 课 自然段, 自然段 课 自然段。 第6自然段。 自然段
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 1、用自己的话准确说出四篇课文的主 、 要内容。 要内容。 • 2、阅读第 课、第3课重点段落,结合 课重点段落, 、阅读第1课 课重点段落 课后有关思考题,完成阅读练习。 课后有关思考题,完成阅读练习。
复习目标
• 1、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正确默写“词语盘点”
• 2、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读 、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展示台”中的“ 记“展示台”中的“祖国版图上的世 界之最” 界之最”。 • 3、熟练背诵第 课4—6自然段,第6课 自然段, 、熟练背诵第5课 自然段 课 自然段。 第1自然段。 自然段
• 2、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正确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 • 3、快速默读四篇课文,用自己的话准 、快速默读四篇课文, 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习目标
• 1、正确流利地回答第 课课后 、3题。 课课后2、 题 、正确流利地回答第21课课后 • 2、阅读 、23课重点段落,完成阅读 课重点段落, 、阅读21、 课重点段落 练习。 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