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围龙屋
(一)前言:
客家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客家围龙屋不仅仅体现了古建筑设计艺术上的魅力,更是体现隐含的一种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围龙屋内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鱼池和盆景,正屋后面半园“花头”和正门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围均载有各种花木和果树,围龙屋背后的山头林木叫“龙衣”,严禁砍伐,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
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客家人建了新屋,一般都要举行“搬新屋”礼俗,叫“出煞”。要请风水先生驱赶“三煞”之后,才会平安吉利。迁居之日,大摆宴席,祭祀神灵。
但是客家围龙屋却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它在我们心中的印象越来越模糊了。客家围龙屋如此之多地涵养了我们岭南传统文化,可是为什么能保留下来的围龙屋却越来越少了呢?
现代化下围龙屋的居住功能近乎消失,更多的是具有宗教的象征的功能。围龙屋的功能实现了有社会生存化的转化。因此,在围龙屋丧失了昔日的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它的保护工作也面临种种挑战。
1.现代化的居住需求与围龙屋衰落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围龙屋自身的建筑内部设施
只适应小农社会居民,没能满足村民追求现代化的生活空间物质需求。于是,按照自我
现代化追求建造单家独户的自用房或“洋房”,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搬出乡村来到更有吸引力的县城和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计划和更优越的居住条件,大量的围龙屋被闲置,更有甚的是在围龙屋的“围”上改建成楼房,做成了围龙屋的破坏和景观失调。而有围龙屋的居民,没能搬出外或建筑楼房仅仅只是因为经济能力不足。
2.传统建筑市场萎缩,维修技艺失传,工匠与材料难求(建筑详细图片)
在现代的今天,围龙屋的实用居住价值日趋减弱,进入衰落期,市场变小甚至不复存在,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传统建筑材料科与传统工艺工人逐渐被现代市场淘汰,这使得相关建筑材料产业日渐消弭,甚至彩绘、雕花技术日渐失传,此传统文化随着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比如,修筑圆楼需要用到质地特殊的黄土,将刚挖好的黄泥堆放三个月,经过特殊的发酵过程而形成“熟泥”,再经过数道搅拌程序,将煮至融化的糯米浆加入黑糖或蜂蜜,再倒入
熟泥中一起搅动,方能使用。自诏安来到台湾云林的诏
安客可能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建材,而无法建造圆楼,只能建造"ㄇ"字形的房子,并连成集村的形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由于国内外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结构框架材料和建筑设计运动思潮兴起,更是给中国的传统建筑的形式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现代建筑产业对传统建筑产业的淘汰以及现代建筑需求的改变致使产业改变。围龙屋的维修出现了巨大困难。二现在未能完全找齐相关建筑和技术人员的情况下,政府也不敢随意修建,只能暂时保持原样了,并随时间的流逝逐渐衰败下去。
3.现代小家庭观念与宗族观念的淡化,保护难
建筑是人类社会在特定时期,人民的特定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因而建筑应当是与其时代相符合,满足当时的人们物质功能上的需要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围龙屋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但很明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封建的宗教礼法等级制度在现代经不复存在,人们的家庭观念,道德伦理也产生了变化。计划生育导致人口减少,加上现代人对个人生活的独立和私密性要求的提高,使得大家族式的聚居家庭生活方式逐步被现代的个体小家庭生活单元给取代。宗族观念日益淡薄,而作为宗族的公行修缮管理,致使其破败不堪;另一方面,年轻人未来追求现代化的生活环境,大部分到大城市工作并扎根定居。围龙屋与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没有交集也难产生感情。由此可知,新一代客家人对围龙屋感情额淡化,对于调动他们对围龙屋保护积极性是很大难度的。
4.现代科学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对“风水”的地理理论减弱。其中,围龙式围屋是围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典型的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的具现。围龙屋前一般会有一个半圆形的水塘,使得总体看来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屋前水为阴。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的体现。
5.政府、民众间的利益链未能成功构建,保护管理难
有些地方比如南华又庐等地,由于所有权复杂,政府和屋主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难于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