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术护理

合集下载

心脏介入术后应该做好哪些护理工作

心脏介入术后应该做好哪些护理工作

悦读大家·诊疗-108 - Family life guide谢秀琴文(乐山市人民医院 介入室)所谓的心脏介入术,是临床上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技术,通过对患者实施体表血管穿刺,并借助于数字减影连续投照作用,利用临床上特定的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就可以对患者的心脏情况进行诊断与治疗。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心脏介入术作为近代来较为先进的心脏疾病诊治疗法,其整体的发展十分迅速,它所涵盖的手术类型也很多,比如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等都属于是心脏介入术。

冠脉内介入术治疗的术后护理从目前临床治疗的情况来看,经桡动脉穿刺术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经桡动脉途径实施的介入术可以治疗多种复杂及高难度的病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有并发症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①前臂疼痛或者不适;②桡动脉痉挛;③穿刺点出学;④前臂血肿;⑤前臂筋膜室综合征;⑥桡动脉闭塞等。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临床上也有其对应的护理措施,比如针对患者出现的前臂疼痛或不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转移患者注意,使其精神完全放松,血管保持松弛;②对即将进行穿刺的部位进行充分的麻醉,减轻其穿刺时的局部刺激;③在操纵器械的时候,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如果感觉在穿刺过程中有明显的阻力,则应缓慢撤出然后重新进入;④最好选择较细的导管材料,以此来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⑤全程都应当进行透视操作,若患者的解剖走行异常,则要采用超滑导丝,调整好方案后再缓慢地通过血管。

除此之外,在为患者实施了冠脉内介入术后,还有以下几种情况是需要护理人员多加注意的:持续实施24~48小时的心电及血压监护。

手术结果后,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律、心率以及其他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初始护理阶段,每过15~30分钟就应该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脉搏与心率,随着护理时间的推移,后续可保持在每2小时测量一次即可。

若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了异常变化,必须立即上报到主管医生处,并及时为患者采取医疗护理,尤其是要预防、警惕冠脉内介入术患者出现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并发症,一旦出现此症患者的心前区将突发疼痛问题,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猝死。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总结的太全了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总结的太全了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总结的太全了伴随着医学科学的持续发展,心脏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在国内的医疗领域也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到了现在,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中,已经成为当今心脏病诊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该方法创伤小,无痛,诊断准确,疗效显著。

介入治疗的成败跟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就让我来为你做个科普!什么是心脏疾病介入诊疗术?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利用穿刺大血管的方式,将心导管送至心脏或心脏表面的血管,在 X线透视下,在体外操控心导管,从而实现对心脏病的诊治。

介入型心脏疾病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并且已经趋于成熟。

目前,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多种心律失常等大多数心脏病都可以用介入的方法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术后不留下伤口或瘢痕,恢复快,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已经成为了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的治疗方式。

心脏干预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在此基础上,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护理,以达到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目的。

现就我科开展这方面的护理工作进行总结。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1介入治疗的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后,应当向其及其家人提供与其临床应用有关的信息。

在介入手术中,要有良好的设备和技术水平,要在护理和患者之间建立起一种互信的关系,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担心,让患者主动地与术前准备工作合作,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

1.2术前准备由于介入性手术术后48小时必须严格卧床,因此在术前应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避免术后出现尿潴留或便秘现象,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备皮,并进行抗菌素和碘过敏皮试,在手术当天上午,患者要进行禁食,术前要将尿液排空。

2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2.1在进行操作之前,要对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用药、吸氧、摆放体位等,向病人说明操作的目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取得病人的配合。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
围手术期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它还着重于术后疼痛管理、 感染预防和定期随访等。
围手术期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措 施
围手术期护理应遵循严密的手术准备、正确的手术操作和细致的术后护理等 基本原则和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术前的安全检查、器械消毒、手术间环境净 化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和 处理方法
围手术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如术后感染、出血、心律失常等。护理 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围手术期护理的团队合作与协调
围手术期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护士、医生、技术人员等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协调,有助于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手术结果。
结论和总结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和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患者 获得最佳的手术效果和康复结果。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 理
在心脏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 和团队合作,可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和康复。
心脏介入治疗的概述
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将器械送入心脏血管,以进行治疗的方法。它可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心脏疾病, 如冠心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围手术期护理是心脏介入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过程,旨在确保手术 的安全和成功。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措施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高效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顺利恢复。

二、术前准备1. 术前一日,患者需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口服安眠药。

2. 术前清洁手术区皮肤,一般为右侧腕部、右侧大腿根部。

3. 穿刺留置针,术日晨空身穿病员服,摘下首饰、活动假牙。

4. 股动脉手术创口的患者,应准备盐袋、尿壶、便盆、吸管等。

5. 手术当日可进食少量清淡易消化食物。

6. 如果是接台手术,请耐心等待通知。

三、术后护理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 穿刺部位护理(1)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3)根据医生指导,适时调整压迫时间,防止出血。

3. 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4. 迷走神经反射心脏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休克,护士应提高认识,重视观察及护理。

术后应帮助患者平卧,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指导患者多喝水,预防血容量不足。

5. 术后活动(1)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术后24小时后,可根据医生指导,逐渐增加活动量。

6. 饮食护理(1)术后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2)适当增加热量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注意补充维生素。

7. 出院指导(1)患者出院后,应继续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四、总结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穿刺部位护理,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活动,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PC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用于恢复或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对于接受PCI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情况和术前检查结果,包括心电图、冠脉造影等,以便为手术做好准备。

2.评估患者的心、肺、肾功能、血压、心电图等指标,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

3.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水时间,预防麻醉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4.进行身体及精神上的准备,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二、术中护理:1.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室准备,包括准备器械、药品等。

2.协助患者转移到手术台上,确保安全。

3.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心电图等。

4.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及药品。

5.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6.术中需要给患者注射造影剂,注意观察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情况。

三、术后护理:1.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的病情变化,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

2.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反应,特别是对造影剂。

3.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如是否出血、感染等。

4.给予患者必要的镇痛、止血、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5.注意术后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活动肢体、呼吸锻炼等。

6.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术后的药物,包括抗凝药物、抗血栓药物等。

四、术后康复:1.定期复查患者的心脏功能、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检查,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2.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压、饮食调理等,以预防再次发生心脏病事件。

3.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焦虑和恐惧。

4.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如何识别病情改变等。

总结而言,PCI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的评估、监测和干预。

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熟悉手术器械和药物,具备处理急性并发症的能力。

心脏介入术的术前护理ppt课件

心脏介入术的术前护理ppt课件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术后感 染,降低手术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的患者,术前应积极控制病情,调整 用药,确保患者身体状况稳定。
提高手术效果
01
02
03
心理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紧张情绪,提高手术 依从性,有利于手术顺利 进行。
术前准备
确保患者术前充分休息, 避免劳累,同时做好术前 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 确保手术效果。
在进行心脏介入术前,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心功能状况。
如果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手术后,医护人员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 题。
05 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术前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结词
术前护理对手术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术中配合
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确 保手术操作准确、迅速, 提高手术效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后监测
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疼痛管理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 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因疼 痛引起的并发症。
康复指导
术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 锻炼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促进术后恢复。
术前准备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内容,
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术前饮食
指导患者术前饮食,避免过饱或 过饿,以免影响手术效果。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 停用或继续使用某些药物。
术前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52
方法
首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 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用射频消融导管 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 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 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 结,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 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s。重 复电生理检查,确认异常传导途径或异 位兴奋灶消失。
1958年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 心脏起搏器,距今已有40余年
人工心脏起搏已经成为病窦综 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唯一的标准治疗方 法
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临床适应 证不断拓宽
61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更新的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植入性永久起搏器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20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47
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RFCA
48
射频消融术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 技术。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头端的电 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 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 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特定 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形、坏死, 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 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冠脉介入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

但是,由于是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心脏内部进行操作,冠脉介入术后需要注意一系列的护理要点,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内容。

1.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2.保持患者平卧:手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而定,一般为
4-6小时。

在这期间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避免出现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

3.确保病人充分休息:手术后的患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充分休息。

在家庭护理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让病人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口服药物:手术后的患者需要依照医师的嘱托合理使用药物,包括抗栓剂、抗心绞痛药、抗高血压药等等。

家庭护理的时候必须正确控制药物的用量和时间,防止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饮食控制: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高热量的食物。

6.避免过度活动: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尤其是在手术后的前几天。

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避免剧烈运动造成冠状动脉再次阻塞。

7.定期追踪随访: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复诊,检查心脏状况,观察是否存在再次发作的情况。

在家庭护理的时候也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摘要: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护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负责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本文总结了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的实用技术,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放射线的保护和术后护理。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护理人员能够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康复,并为治疗的成功做出贡献。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引言:心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支持。

心血管介入治疗护理的实用技术涉及到许多关键方面,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放射线的保护、术后护理等。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护理人员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舒适和康复,并为治疗的成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监测生命体征在心血管介入治疗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

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并发症或异常情况。

这些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

心率是患者心脏搏动的频率,通常以每分钟搏动次数来计算。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心电监护仪或手动脉搏触诊来测量患者的心率[1]。

正常心率范围在60-100次/分钟之间,但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变化。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心率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如心率过快、过慢或心律失常的出现。

血压监测是评估患者血液循环状态和心脏负荷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可以使用无创血压测量仪或动脉插管来监测患者的血压。

他们应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的数值。

通过监测血压,护理人员能够评估患者的循环情况,并及时发现低血压或高血压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频率是指患者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胸部的起伏或使用呼吸监护仪来监测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12-20次/分钟之间。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特别是在治疗期间或术后阶段,以及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的药物使用时。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教学设计

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教学设计
和技能
教学内容:包括术后护理 要点、并发症处理、患者
教育等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演 示、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

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 和学员接受能力,合理安 排教学时间,确保学员充
分掌握知识技能
教学内容:心脏 介入治疗术后护 理的基本知识、 操作技能、注意
事项等
教学资源:教材、 视频、案例、实
践操作等
02
0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 护理技能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护理过程中 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04
05
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 价和反馈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 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在 线课程等,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 频、动画等手段,生动形象 地展示教学内容
互动教学:通过在线讨论、 问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自主学习:提供在线学习平 台,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
间和进度,提高学习效果
实践环节:模拟手术操作, 让学生亲身体验手术过程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 享手术经验和问题解决方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病例,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医 生和患者,提高沟通能力
和同理心
教学目标:掌握心脏介入 治疗术后护理的基本知识
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重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 难点: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理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01
讲授法:讲解心脏介入治疗术后护 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演示法:展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 意事项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与宣教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与宣教

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与宣教首先,对于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或出血等并发症,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如发现患者血压下降,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监测液体输入情况,必要时根据医生要求给予补液治疗。

同时,护士还需要做好导管位置的监测和固定,防止导管滑出或造成其他并发症。

其次,对于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的宣教,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介入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宣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注意事项等。

术前准备方面,护士应告知患者需要空腹,需要清洁皮肤,患者可以进行浅浴而不可使用沐浴露,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同时,护士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血液凝固功能等,为医生提供必要的信息,以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术中操作方面,护士需要告知患者整个操作过程较长,其间需要保持平卧位,不能坐起或站立。

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的不适,但应尽量保持配合。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的常见不适症状,如心悸、头晕、气促等,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术后注意事项方面,护士应告知患者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感染预防、药物使用和饮食调整等。

伤口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碰水和摩擦。

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适当休息,并遵医嘱坚持服用抗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

饮食方面,一般建议患者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糖类和咖啡因的摄入。

总之,心脏介入治疗的护理与宣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疾病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护士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详细的宣教内容,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应对治疗,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病人术后取平卧位,一级护理,带有股动脉管病人绝对卧床12-24h,肢体制动6-8h,1h后拔出鞘管,伤口沙袋压迫6-8h,伤口放置血管缝合器病人平卧4h,压迫2h,当伤口有渗血,渗液须延长卧床和沙袋压迫时间,术后30min后可进食,水,嘱病人多饮温开水,以利造影剂的排空。

每30min测血压1次,连续6次,平稳后停测,同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监测体温,每日4次,连测3d,正常后停测。

协助好病人生活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由于病人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均较长,容易产生不舒适感,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做好健康教育,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

指导病人如有胸等不适主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拔股动脉鞘管的护理拔管前行床边心电、血压监测,血压过高时不宜拔管,应先降压再拔管,协助医师准备拔管用的物品,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和紧张心理。

对于情绪紧张者,应酌情使用镇静药,对病痛敏感的病人,拔管前给鞘管周围局部麻醉,拔管时严密监测心率,血压等变化,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倾听病人的主诉。

拔管时易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严禁双侧同时拔除动脉鞘管,一旦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减慢,意识淡漠等表现应立即处理,使病人头偏向一侧,中流量吸氧,遵医嘱快速补充等渗盐水,症状重者可静脉推注多巴胺、阿托品,必要时静脉滴注多巴胺。

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很常见,多为一过性(如室早、房早、室速等),一般不产生临床后果。

但有些心律失常会产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要积极处理,如心室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窦性停搏等。

发生原因:压力嵌顿或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痉挛。

阻塞冠状动脉,导管插入太深,阻塞圆锥支血供,造影剂注入时间过长、剂量过大,造影剂排空不畅,长时间淤滞于右冠状动脉内。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目标和原则
1 目标
2 原则
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个体化护理、严密监测、及时干预、重视合 并症、注意交流和沟通。
护理措施
术前准备
• 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手 术风险
• 准备必要的检查和检验 • 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
和教育
手术过程中
术后康复
• 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手
护理评估与记录
护理评估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和术后观察,旨在了解患者状况变化并采 取适当的护理干预。护理记录要准确详,包括病情观察、医嘱执行情况等 内容。
护理质控和病例分享
护理质控
建立科学的护理质控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提高护理质量。
病例分享
分享成功的护理案例,促进互相学习和提高护理水 平。
术进展 • 维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无菌
• 监测患者恢复过程 • 提供合适的护理和药物治疗 • 进行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教育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出血
监测伤口渗血情况,按医嘱进行处理。
血管损伤
密切观察肢体远端血液供应情况,及时评估。
感染
保持手术区域清洁,注意抗生素预防性使用。
心律失常
监测心率和心律,按医嘱适时干预。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 理
在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将探讨其重要性、定义、护理目标和 原则、护理措施、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护理评估与记录、护理质控以及病 例分享。
重要性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减少手术风 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定义
心脏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是指心脏介入治疗后至患者恢复至相对稳定状态的这 一过程。它包括手术前的准备、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手术后的康复等方面。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已发展成为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即介入性心脏病学。

其中护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就心脏介入手术的常规护理介绍如下:
1.卧床休息24小时,动静脉鞘管保留4-6小时,拔管后沙袋压迫伤口止血6-12小时,术侧下肢制动6-12小时。

术后24小时换药,48小时再换药。

2.观察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侧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及疼痛情况。

3.持续心电、血压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情况,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4.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通知营养食堂配制营养餐。

6.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7.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用缓泻剂及导尿。

8.24小时内保持双静脉输液通畅,硝酸甘油及肝素钠静滴治疗。

9.常规行晨、晚间护理。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团体标准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心脏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心脏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心脏疾病治疗中,手术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将团体治疗和个体化护理相结合的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脏康复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团体标准介入治疗术后心脏康复护理的内容及其优势。

1.心理护理:手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对康复的信心。

2.体能训练: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团体运动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3.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对于心脏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可以通过专业的营养师指导,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4.药物管理:手术后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

团体标准介入治疗可以通过专业医护团队提供药物管理指导,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升治疗效果。

5.康复指导:团体标准介入治疗还包括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生活方式,提升患者的心脏康复质量。

1.提升康复效果:团体标准介入治疗将团体治疗和个体化护理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升康复效果。

2.节约成本:团体治疗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增进社会支持:团体治疗能够增进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建立互相支持的群体,提升患者的康复信心,减轻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负担。

4.提升服务质量:团体标准介入治疗能够通过专业医护团队的协作,提升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心脏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心脏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心理调适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预后评估
01
心功能评估
通过心功能检查,评估患者心脏功 能恢复情况。
并发症评估
监测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心律失常、 心绞痛等并发症。
03
02
生存质量评估
了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包括日常 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
复发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情况,评估未来复发或再 次介入治疗的风险。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 练计划,促进心功能恢复。
03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 护理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焦虑、恐惧
患者对手术风险、术后恢复及治疗效 果存在担忧,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抑郁、悲观
部分患者因病情严重、病程漫长,易 产生抑郁、悲观情绪,对治疗失去信 心。
孤独、无助
患者面对陌生环境及隔离治疗,易产 生孤独、无助感,缺乏安全感。
心理支持
在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 心理支持,缓解紧张情
绪。
记录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 护理情况,为术后护理
提供参考。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继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 命体征,确保生命体征稳定。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给予合理的饮 食建议,促进术后恢复。
伤口护理
定期检查手术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 防感染。
心脏患者介入治疗的 护理ppt课件
目录
• 介入治疗简介 • 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 • 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 心脏介入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 • 心脏介入手术的康复与预后
01
介入治疗简介
介入治疗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护理评估】
1、查询术前常规检查是否完成,了解脏器各功能。

2、评估术前准备是否做好,包括术前少食、常规手术区备皮;练习床上排便。

【护理措施】
1、术前常规准备介入器械,准备好抢救物品与药品,并检查各种介入设施是否良好。

2、了解药物过敏史,做青霉素、碘过敏试验。

进行双腹股沟区备皮。

术前少量进食、饮水,需全麻者禁食6~8 小时,减少呕吐物误吸的危险,确保麻醉安全。

进入介入手术室前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常规选上肢静脉。

3、术后监测心律、心率、呼吸、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等,及早发现心律失常。

全麻者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吸氧至麻醉清醒。

4、局部用0.5kg 沙袋压迫6h,术侧制动12~24h,24 小时注意局部穿刺处有无出血或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穿刺肢体皮肤颜色、温度。

5、常规给予静脉应用抗生素3 天,如有发热应继续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

按医嘱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

6、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介入术后可能出现溶血,应严密观察尿量及其颜色,并查尿常规;术后封堵器脱落,是先心病封堵术的严
重并发症之一,嘱患者术后3 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栓塞。

ASD 患者封堵器周围内皮细胞未完全覆盖之前易导致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后产生栓塞,因此术后要遵医嘱及时给予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并鼓励患者第二天下床活动。

【健康指导】
1、交待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2、术后3 个月内勿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防止封堵器脱落,并嘱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6 个月。

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

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

心内科介入标准护理流程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进行标准的护理管理流程。

入院接诊时,需要进行多功能重症监护仪监测,并建立静脉通路,完成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血标本留取。

同时,应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抗凝药物,并进行低流量吸氧。

入科介绍时,需要介绍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并告知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同时,将患者随身携带各种首饰交与患者家属。

在风险评估方面,需要评估心功能、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危险分层、出血风险以及其他肪理风险。

常规护理包括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限制探视、注意保暖,提供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并保持排便通畅。

在介入术前准备时,需要进行术前检查,完善血常规、凝血、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状况及感染指标、心电图、心脏超声、胸片等检查。

同时,根据医嘱进行皮肤准备,并口服抗血小板药物。

介入术后护理需要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注意并发症和出血情况。

在伤口护理方面,需要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下肢皮肤颜色、温度。

同时,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制动6-8h,8h后可翻身,24h可下地活动。

最后,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关注患者主诉,记录发作的频率、程度,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避免大量饮水、饮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4)密切观察术后并发症:出血、心包积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5)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身体恢复6)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等7)定期复查,观察消融效果及是否出现复发情况经常巡视并主动关心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在患者卧床期间,协助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满足其需求。

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情绪。

射频消融标准护理管理流程包括入科介绍、风险评估、常规护理、完善检查、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在入科介绍阶段,需要告知患者病区环境、陪伴、探视、饮食等规章制度,并告知等级护理及活动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后护理
4、床头交接班时,应了解病人术中情况。交接静脉 输液情况,查看穿刺部位是否保留鞘管、有无出血 或血肿;观察患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注意 观察穿刺侧肢体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肢端皮肤颜色、 温度、湿度、感觉变化,观察是否有血栓形成,出 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察看患者。 5、及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主诉等,拔除鞘管后, 经股动脉穿刺者,伤口加压包扎、患者制动12小时; 经桡动脉穿刺者,伤口加压器应用,每两小时松解 一次,至6小时完全解除。
拔除动脉鞘管的配合与护理
1、行PTCA术后,为防止血管闭塞或其他的并发症,能及时采 取措施,故术后患者留置鞘管,一般停用肝素后4-6小时拔 管。 2、若患者需持续抗凝治疗,使用肝素期间严密监测ACT(激 活凝血酶原时间),ACT应维持在200秒至300秒左右。拔 管前根据医嘱监测ACT,当ACT小于180秒,与医生联系拔 除鞘管。 3、准备拔管用物:阿托品,多巴胺,2%利多卡因,5ml注射 器2支,10ml注射器1支,碘伏,无菌纱布,一次性复合换 药盘一个或心换包一个,无菌手套1-2付,小瓶一个,弹力 绷带一卷。 4、备齐抢救药物(抢救车、除颤器、气管插管等)。


术后护理
9、医生拆除绷带后,嘱病人先做轻微床上活动,尤 其是高血压病人,不要立即下地,以免引起出血 或血肿。24小时后,如病人比较年轻,心功能较 好,可下地活动,如病人年龄较大,心功能较差, 可先床上坐起,逐渐增加活动量,先床上活动, 再床边活动。以活动后无心悸、气短、胸闷发生 为宜。 10、低盐低脂半流食,避免粗纤维和刺激性食物, 防止消化道出血。 11、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出现血肿。
拔除动脉鞘管的配合与护理
5、协助病人于拔管前排空膀胱,以防止拔管过程中出现血 管迷走反射。 6、拔管前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即可拔管。 7、在医生拔管中,监测患者心率、脉搏、血压的变化,足 背动脉搏动的情况。如有心率减慢,脉搏变弱,四肢凉, 出冷汗等,立即告知医生。当患者恶心、呕吐时,头偏向 一侧,避免误吸,并立即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药。 8、协助医生拔除鞘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2小时,嘱病人 平卧,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 9、观察鞘管是否完好,穿刺处有无渗血及血肿。
术后护理
1、监测病情,严密观察心电示波变化,注意有无心律失常的 发生,发现心电图有异常变化,或患者有胸痛、憋气等不 适主诉,立即与医生联系,并做好记录。 2、体位:经股动脉途径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术肢活动, 术侧肢体伸直制动,禁止在术侧行静脉穿刺。而经桡动脉 途径病人术后无须长时间卧床。 3、保留动脉鞘管时,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无菌,避免局部感 染,遵医嘱应用抗菌素和低分子肝素,应用肝素后监测 ACT,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术后护理
• 6、注意尿量的变化:术后为使造影剂尽快排出,
并减少术后低血糖及拔管综合征的发生,应向病 人做好解释工作,鼓励病人多喝水,必要时遵医 嘱给予静脉补液等水化治疗。床上排尿困难时遵 医嘱给予无菌导尿。术后三小时内尿量争取达到 800ml,24小时尿量达到2000ml。 7、协助病人取得舒适体位,指导病人解除疲劳的 方法,并做好生活护理。 8、心理护理:告之检查结果,安慰患者,解除其 焦虑及恐惧心理。
血管迷走反射
1、定义: 迷走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及血管内皮系统,各种原因有诱 发迷走神经兴奋,均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管扩张, 血液滞留在管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迷 走神经兴奋又可抑制心脏,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造成短暂的心、脑缺血而引起晕厥等症状。 2、临床表现: 病人主诉:心慌、恶心呕吐,四肢凉,出冷汗,眼冒金 星,脉搏缓慢细弱。 查体: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 失等。
血管迷走反射
3、常见原因: 病人紧张、恐惧、疼痛、憋尿、长时间禁食,或 一些迷走神经兴奋性高的患者。常发生在介入术 后未及时进食或补充液体、加压包扎过紧、床上 排尿困难、或拔除鞘管时按压过度用力,病人不 能耐受疼痛等原因。
血管迷走反射
4、处理: – 评估病人入量,鼓励病人检查后,及时补充食物和水 分,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液。指导病人床上排 尿,不能自行排尿时,可行导尿术。 – 拔管前,备好药物、监护仪或除颤器,有条件时应在 心电监测下,护士配合医生操作。 – 如病人发生心慌、恶心呕吐等迷走反射症状时,应立 即嘱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遵医嘱肌肉注射阿 托品0.5mg。开放静脉,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 – 安慰、关心病人,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 – 多数病人发生迷走反射,经简单处理后,症状很快缓 解。个别病人低血压状态需要进一步治疗,必要时遵 医嘱给予多巴胺等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至病情 平稳。
心脏介入治疗术护理
术前准备
1、检查前一天,遵医嘱向患者进行宣教和检查前准备: 宣教:检查过程,术后注意事项。训练病人床上使用大、 小便器。 标记双侧足背动脉部位 备皮区域:股动脉穿刺者:双腹股沟及外阴处备皮,上至脐 水平,下至双大腿上10cm,两侧至双大腿外侧。 桡动脉穿刺者:至肘上10cm
术前准备
2、确认患者的用药情况:遵医嘱给予患者服 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并遵 医嘱确认患者停用二甲双胍和低分子肝素钠 等。 3、介入前,腕带填写全后戴于患者左上肢, 套管针穿刺于左侧肢体,遵医嘱术前水的手术顺序,由医护人 员陪同推床入导管室,并向导管室人员进行交接。 2、检查结束后,由术者和助手将患者送返病房,并 与病房医生护士进行交接,告知检查处置结果及 注意事项,伤口情况等。 3、送返患者途中均要进行心电监测,必要时给予氧 气吸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