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方法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方法与对策
摘要:习惯养成本身是属于教育的,不是属于管理的,也不属于处罚。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责任。这是由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及其在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关键词:习惯养成;方法与对策;培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公民的共同努力,公民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是新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条件,因而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充分发挥幼儿园的教育功能
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责任。很早以前,教育家洛克就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蒂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直截了当地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北大教授康健更是认为,“习惯养成本身是属于教育的,不是属于管理的,也不属于处罚的。”也就是说,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责任。这是由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及其在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幼儿园良好的园风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力量,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班队教育。3-6岁孩子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班队教育活动要注重狠抓养成教
育、及时纠正孩子们的不规范言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经常、反复地组织幼儿通过各种游戏的开展,让幼儿明白日常生活中哪些事该做不该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要求孩子们记清记牢,坚持不懈;二是要通过举办家长培训班、家长学校、父母学堂等,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时习惯养成的基本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班风建设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班风的形成,可使我们班级的工作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2)幼儿园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美的环境对人言行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幼儿园通过优化环境从小培养幼儿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爱惜环境的责任和意识。一是优化人文环境。幼儿园在教室墙壁、园内墙壁利用废旧物品布置幼儿作品、艺术作品和幼儿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情节,使幼儿感受美的熏陶;在幼儿经常活动和学习的地方画有教育意义的水彩画,时时提醒幼儿规范自己的言行;二是优化自然环境,幼儿园尽最大努力绿化、净化园舍,能绿化的地方都种上花草,在各种大型玩具上描绘上有趣的图画,使幼儿在美好的环境中不断受到熏陶和感染。
(3)学科渗透。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努力,学科渗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教学中要贯彻新理念、实施新教法,改进幼儿学习方式,改善幼儿学习状态,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幼儿的学
习、生活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教学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培养幼儿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信学习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语言课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美术课上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习惯;科学与生活课培养学生操作与观察的习惯;体育活动课上培养幼儿正确的站立、行走习惯等。
(4)各种活动的开展。叶圣陶说:“习惯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我们通过让幼儿在活动中亲自体验,将幼儿园的要求真正内化为自己的需求,自觉养成好习惯。一是利用活动区的开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和好习惯好孩子的人和事;二是在幼儿中搜集各类幼儿不同习惯的资料,利用活动区活动,开展喜闻乐见的模拟情景表演,通过自编自演自己身边的事,体验习惯的好坏,借鉴正确的做法;三是组织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四是在游戏活动中培养,我们在开展游戏活动中,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角色责任和义务,如遵守交通规则、热爱爸爸妈妈、与小朋友一起合作等。
二、班主任工作
(1)言传身教。园内无小事,事事是楷模。教师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身体力行,教师本身的行为就是标准和规范,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不言之教”。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剃头师傅教徒弟剃头,先从剃葫芦开始。每次教完,师傅总是习惯地把剃头刀往葫芦上一扎,徒弟也就学会了这个习惯。徒弟出师后,去给别人剃头,结果,剃完头后,他又习惯地把剃头刀往人家头上一扎,那人便疼得“哇哇”乱叫起来。幼儿身上总是保留着教师们潜移默化的习惯影响的痕迹,特别是自己尊崇的教师,他的一些微小的习惯,都会让幼儿悉心摹仿。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幼儿是最善于摹仿教师的习惯的。”幼儿园教师她们的习惯对幼儿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
马卡连柯的另一句名言:“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幼儿,就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如果教师总是衣冠不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或整天浓妆艳抹、奇装异服,这样的教师怎能为人师表?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这种情景后,也摇摇晃晃地端来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
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幼儿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这些细节可以说是一丝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喜雨。
(2)细节管理。著名的墨菲定律讲了欧洲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马的马掌上由于少了一颗铁钉而失去了一个马掌;这匹马由于失去了一个马掌而在奔跑中摔倒;由于这匹马的摔倒而使得骑在马上的将军被摔死;由于将军的阵亡,这个兵团打了败仗;由于这场败仗而失去了一座城池;由于一座城池的失陷而亡掉了一个国家。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注意幼儿日常的细节管理。从一日十大环节中去教会幼儿生活、学习的技能和技巧。如:正确穿衣、吃饭,饭前便后洗手,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习惯的养成,注意观察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发现那些暗含玄机、事关成败的小事与苗头,并对这些小事与苗头进行感知、洞察、思考和处理,从而维护班级正常发展的一种管理方式。某学校的生活区,随处可见“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等标语,不知情者看了也许会哑然失笑,大学生吃饭、睡觉还用学吗?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
(3)心理辅导。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与良好习惯的培养紧密相连。习惯是人重要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在的孩子心理抗挫折能力很差,要切实解决孩子们的心理承受力,培养幼儿在遇到挫折、困难、不顺心的事情时,能自我心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