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与价值的纠葛_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_邓京力
第二节 历史认识的层次: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
第二节历史认识的层次: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像其他学科的认识一样,历史认识也是由一个一个的判断构成的。
历史认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可以称之为考实性认识,它是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批判来历史事实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在第六章说的“确定事实”或弄清楚“是什么”那个层次上的认识;第二个层次可以称之为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的认识,它是在已经确认的事实基础上对各个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联系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在第六章说的“解释事实”或弄清楚“为什么”的认识。
第三个层次可以称之为评价性认识,它是在前两个层次的认识基础上对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制度和过程等进行是非善恶或利弊得失的评价以借鉴于现实的认识。
与这三个层次的历史认识相对应,历史判断也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即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
考察这三种历史判断各自的特点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任务。
一,事实判断事实判断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事实之真相,为进行其它两个层次的判断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事实判断是历史判断中最基础的判断。
离开了事实判断这个基础,其他各种历史判断都会成为无本之木。
郭沫若[链接文本素材库和图片:(郭沫若[1892~1978] ,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1907年秋至1913年夏,先后在嘉定府中学、四川省高等分设中学堂、成都高等学校理科就学,曾多次带头参加反抗旧教育制度的学潮,并参加了四川保路运动。
1914年7月,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备班医科。
次年7月,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
1918年8月,往福冈,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五四运动爆发后,和几位留日学生组织“夏社”,搜集日本各报章杂志有关列强侵略中国的言论和资料,投寄国内各学校、报馆,并撰写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政治宣传的文章。
1921年6月,与郁达夫等人建立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
1923年3月,于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毕业,获医学士学位。
1924年5月,译完〔日〕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从此初步倾向马克思主义。
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
种相互句连。
那么对于大众而言,为什么需要通过言说历史的间接方式而非直接告知的方式来传达民族主
义的话语呢?柯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中国大众所具有的教育与文化水平还不足以单纯用语
言或文字的形式达成对民族危亡的广泛而深刻的理解,而勾践故事却通过民间社会的口述传统以 历史记忆的形式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①因而,藉大众文化传媒以言说历史,就
Press. 2009).
139
&叫支昂~
2011 年第 3 期
一、一种"内文化"现象
越王句践的故事广泛流传于中国境内,并为散居于世界各地的中国移民所熟知。然而,这个古
代君主的传说却不为西方研究近代中国的学者所熟知。柯文在研究中国人对于民族战败与屈辱的
普遍反响中,才开始注意到句践故事的重要性。起初他发现,帝制晚期和民国初年的文学作品中在
(Baltimore: The Johns and Hopkins
Unive四ity
Press. 200 1 )
〔法〕雅克·勒高夫著,方仁杰、倪复生译:{历史与记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
(
Paul A. Cohen. Speaking to His归ry: The Story of King 仙uJ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书评与文评·
历史知识、历史记忆与民族创伤
一一读柯文 Speαking to History: The Story
0/ King
Go u}ian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α*
邓京力
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资料
论历史研究中的价值认识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区别通常我们把历史认识分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个层次。
如:考察秦代修筑长城的具体经过,是历史事实的认识;考察秦代长城修筑的历史意义,则是历史价值的认识。
历史事实认识与历史价值认识的区分依据,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认识对象的内涵不同。
从广义上说,历史事实认识与历史价值认识的对象都是客观的历史事实。
秦人修筑长城和秦代长城所具有的历史意义,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强调这一点,对于反对和批评卡尔纳普、艾耶尔等学者否认价值认识对象的客观存在,认为价值认识只表达认识者的主观感情和态度,“而不是在表达一种即使我们个人的感情各不相同但却仍然是可靠的事实”(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3页。
),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从事实的内涵来看,作为历史事实认识对象的事实,是有关历史的属性、结构、本质、规律及其演变发展的事实;作为历史价值认识对象的事实,是有关历史意义的事实,即一定的历史现象(价值客体)与一定的历史主体(价值主体)间的价值关系及其运动结果的事实。
因此,历史事实不同于历史价值,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也不同于对历史价值的认识。
(二)认识的目的不同。
历史事实认识的目的是要回答历史是什么,或历史是怎样的问题。
历史价值认识的目的是要了解历史有什么意义,或有怎样的意义。
它既包括历史原生的义,也包括历史的衍生和延伸意义。
如秦长城对古人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和秦长城对我们今人具有的历史意义,都是历史价值认识所要把握的对象。
(三)认识的方向和重心不同。
历史事实认识反映的是历史的外在尺度,认识的方向是向外的,认识的重心是在历史客体方面;历史价值认识反映的是主体的内在尺度,认识的方向是向内的,认识的重心是在认识主体方面。
关于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马克思曾这样论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
历史事实判断工具还是价值评价尺度——对史学领域“现代化”理论的质疑
m0 e i , g i s r dt n, n e ta an te s o u p s a tb u l i d a h a u e 0 au . d m t a a n tta i 0 a d w s g i s a t n p r o e c n’ e q ai e s te me s r fv l e ) i f
Ke r s h s r o n t n v le s ae g n rJ e d miai n rsrce d miai n y wO d : it y c g i o ; au c l ; e e ai d mo e z t ; e t t d mo e z t o i z o i o
v h e e au t n s ae i c u e a iu h o e . h d m iain c n b o sd r d a l t e v l e e au t0 c l e a 】 v l a i c l t a s d v r sc a s s T e mo e z t a e c n i e e s al h a u v l ai n s ae wh n o o o t e g v m me ts t p t e g a n h c d mi u l s u h e e s r r n n e h e lu 0 i i g o Ho v r te h o e n e su h o 1a d t e a a e a b i p te n c sa y t d u d rt e i a t p a k n d m. we e ,l d e l d 1
制 人 它 “ 现代化” 是现今 中国社会使用频率最高 的 学 、 度 学 、 文 心理学 等众 多领 域 , 传人 中 国
概念 之一 , 政府官员 到平 民百姓 , 从 人人传 诵。
论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
论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作者:陈臆妃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第09期摘要: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价值哲学的焦点之一。
按照西方哲学领域的传统,一般认为两者总是对立的,而不是基于事实和价值的相关理论。
因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与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差异,即“是”和“应该”。
它可以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统一起来,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关键词:事实描述价值评估本体论一、理论背景(一)西方事实价值理论的发展1.英国哲学家休谟的观点在哲学中,“是”与“应该”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可以说,“事实”与“价值”的分离是西方文化的传统之一。
在西方哲学史上,英国哲学家休谟首先提出了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的问题,并在区分事实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的区别。
休谟认为,事实知识可以通过经验来证明,以此区分真假;而价值知识,则不能用经验证明,也无真假之别。
同时,它无法从事实中获得价值,从而否定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2.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德国哲学家康德,利用人们对事实理解和知识价值的“误解”,认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使得对真理世界和价值世界的区别否定了事实和价值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但是这些都成为建立新康德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价值基础。
3.其他西方学者不同的观点与此同时,在休谟提出明确区分事实和价值观之后,西方哲学界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像杜威和马斯洛这样的学者质疑休谟和其他人的观点,并试图消除这一限制。
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利用所谓的“测试方法”将事实和价值联系起来。
然而,杜威等人研究的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他们既没有改变传统的自然主义研究方法,也没有真正理解休谟等人提出的问题。
美国学者马斯洛将科学与价值相结合,要求科学不排斥价值,通过研究人类事实为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理想,从而确立了科学人文主义的整体框架。
但马斯洛断言“是”和“应该”是等同的,事实和价值是相结合的,这种观点并不能真正解释事实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关于史学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浅谈
文史研究关于史学研究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浅谈马玉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摘要:史学研究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对历史事实进行叙述的过程,更是一个对历史事实进行认识的过程,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史学研究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即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史学工作者对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由这两者引发的讨论也不断增加。
通过对史学研究中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浅析,能够为史学研究提供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基础一、事实判断事实判断常指的就是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与判断,对历史事件尽可能地达到准确描述,也就是史学工作者在研究中经常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求真。
而事实记述的过程本身就涵盖了两层内容,一层就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件本身,另一层即为史学家基于历史事件而进行的描述。
关于历史事件记述,首先,事件发生了,史学工作者对其进行记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能够被记录下来为后人所知,相当一部分事件只是作为历史事实而存在,而且被记载下来的历史事实也并不是全部都作为历史史实被应用于史学研究中。
因此,史学工作者所做的事实判断就客体的选择来说首先就是有限的。
其次,对于同一件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描述,具体的表现可见于描写语言,记录形式等。
同一件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呈之于后人的文字描述可能差别很大,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描述,这并非因为事件本身存在几种可能性而在于记述主体的不同。
原始的历史事件是由人来记述的,以往的史学家或者学者在记述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叙述历史事件或多或少的添加一个形容词或着重描写了事件的某一方面,这都容易在后世的史学研究时,给人造成先入为主的影响。
就像中世纪专家巴勒克拉夫教授曾提到过,“我们所读的历史…尽管基于现实,但是严格地说,根本不是事实,只是一系列已经接受下来的判断”。
[1]此后后人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次加深这种印象,距离真正的“历史事实”也许就会更加遥远。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与反思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与反思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与反思历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汲取智慧,并借此指导我们在现实中的行为和决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与反思。
一、历史的启示历史教会我们许多宝贵的道理和教训。
通过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人物,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普遍适用于现实的启示。
首先,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是有限的。
无论是帝国的崛起与衰落,还是战争的爆发与结束,历史都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局限性。
人类的错误和缺点在历史中无处不在,这提醒着我们在现实中要谦虚和谨慎。
其次,历史提醒我们尊重多样性。
历史上各种文化的交融和互动造就了今天的世界。
历史的经验教导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存在,可以促进和平与繁荣。
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学会包容与尊重,以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另外,历史告诉我们,进步和变革是不可避免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错误和成功,为现实中的改革和进步提供指导。
二、历史的反思除了从历史中吸取启示,我们还需要进行历史的反思,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的挑战。
首先,历史反思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事件对现实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现实中的问题往往是历史中问题的延续。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其次,历史反思帮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
历史不是简单的黑与白,而是由各种因素和角度交织而成的多彩图景。
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拓宽视野,从多维度的角度认识到历史事件的本质。
此外,历史反思还帮助我们思考历史选择的合理性。
历史上的决策往往需要根据当时的情境和条件做出。
通过反思历史,我们可以审视历史决策的合理性,并借鉴其中的经验,为现实中的决策提供参考。
三、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对话、相互启示。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分析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分析在哲学领域,“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是导源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
将“事实”与“价值”别离,是西方文化的传统。
在西方哲学史上,英国哲学家休谟首次提出了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问题,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为根底提出了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的区别。
他认为事实知识可由经验证明,有真假之分,而价值知识那么不可经验证明,也无真假之别。
同时从事实也推导不出价值,从而否认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联性、一致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关于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的区分,并相应把人的认识分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而且也否认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联性、一致性,这都成为后来新康德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者建立价值哲学的根据。
与此同时,自休谟提出事实与价值截然区分后,西方哲学界也不断有学者(如杜威、马斯洛等)对休谟等人的观点提出质疑。
杜威把自然科学方法引进道德评价领域,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的:“首先是根据道德问题情境提出要加以解决的道德问题;其次是针对问题提出一个假设性的价值判断,即关于要到达什么目的的判断;再次是联系道德问题情境对假设性的价值判断进行观念的、符号的分析,并以之指导具体行为,改造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如果行为结果与预期目的相符,那么价值判断便被承受,否那么便被拒绝”。
这样,杜威就通过“试验法”把事实和价值联结起来了。
当然,杜威等人所探索的关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并不成功,至少还如摩尔的追随者所说的那样,他们仍旧犯了“自然主义谬误”,他们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自然主义的研究方式,也没有真正理解休谟等人提出的问题。
当代西方,马斯洛就将科学与人(价值)融合起来建立了一个科学人本主义的整体构架。
以之为根底,马斯洛就在西方哲学中一直断裂的事实与价值之间假设起了桥梁。
“在马斯洛看来,是与应该的这种互相排斥的古老对立是虚假的对立,二者是完全可以贯穿与统一的,即通过某种‘同时看到是和应该的’、‘统一的意识’来实现与应该的融合统一”。
总之,马斯洛认为应该性是由事实性创造的,应该是事实性认识的一个内在固有的方面。
《历史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历史是什么?》的读后感10篇《历史是什么?》是一本由[英] E.H.卡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一):《历史是什么》打卡:卡尔《历史是什么》作者卡尔〔1892-1982〕曾是一名英国外交官,后在大学任教,对俄国历史较有研究。
本书分六个章节阐述作者的历史观。
第一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
作者阐述历史事实不等于过去的事实,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才被历史学家挑选出来编纂成历史事实。
比方,凯撒渡过溪流卢比孔是历史事实,而半小时以前你徒步穿越同一地点只是一个过去的事实。
第二社会与个人。
既然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在无数过去的事实材料中筛选凝练,那作为一个个人的历史学家,他的教育背景、社会背景等对于其编纂历史事实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历史事实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必须放在当时的社会中统一考虑。
第三历史、科学与道德。
作者认为历史包含于各种科学之中,比方达尔文把历史带入科学领域。
历史学家的立场与道德学家的立场不必一致,比方亨利八世或许是一位坏丈夫,却是一位好国王。
第四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历史存在偶然和必然性,同时历史的因果随着认识的深入会不断被开掘。
第五作为进步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历史事件与前进中不断出现的将来目标之间的对话。
第六扩展中的视野。
作者强调历史研究者〔当然他指的是大局部英国历史学家〕不应局限在英语系国家的历史研究中,现在世界的开展,亚非国家在历史开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应以扩展的视野考虑进来。
《历史是什么?》读后感(二):受益匪浅读后感会特别好奇把别人对作者批评的声音放在前面,这样觉得很容易先入为主,可是读完发现还是有深深的震撼从每一章的内容来写 1.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对原始材料的选择而形成的,并且通过其想象力,然后需要以当下的眼光才能理解及历史;这里它需要克服的难题是:那种编辑的事实应无条件优越于解释。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四稿
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关系分析[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英国哲学家休谟首次提出了事实知识和价值知识问题,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为基础提出了事实知识与价值知识的区别。
在我们介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首先,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不但是一个逻辑领域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实践的问题,因此,在纯粹的简单的逻辑围是不能够从事实中推论出价值的;第二,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不但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本体论的问题;第三,价值是源于事实的,但更高于事实。
据此,我们分析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关系:价值判断是基于事实判断而产生的,并且是从事实判断之中而推导出来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仅仅只有事实判断是绝无没有任何可能能够产生或者推导出价值判断的;只有当事实判断能够与主体所相关的欲望、需要、目的的判断发生关系时,才有可能从事实判断之中推导或者说产生出价值判断:要求事实判断与主体所相关的需要、欲望、目的判断相符的是正确的价值判断;而需要事实判断与主体所相关的需要、欲望、目的判断的相悖的则是错误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关系分析;指导意义“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最早由休谟提出,史称休谟问题,在我国也被称为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这都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存在于事实与价值之间的根深蒂固的二歧鸿沟,更是给诸如科学探索、伦理评价、行为选择以及决策活动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作为分析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者关系的基础,我们首先应该分析事实与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在哲学上,事实与价值是作为一对畴而存在。
关于事实与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肯定与否定)的关系①。
在哲学领域,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始终是价值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人文学科的重要话题,但是我们在探讨这两者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搞清”事实”与”价值”的涵,才能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基于历史解释的《中外历史纲要》教学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一. “历史解释” 概念解读
历史(histori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
事实本身要说话,只有当历史学家要它们说,他们才能 说……这都是由历史学家决定的……历史就意味着解释;解释 是历史的生命必须的血液。
——《当代社会科学大词典》
一. “历史解释” 概念解读
2. 国内学术界对历史解释的定义
“历史解释是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为依据、 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判的过程。”
——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 《历史教学》(上半月)2016年 第6期
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影响要素: 史观 史料 建构
(2)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哪些是史实,哪些是史论?
基于历史解释的《中外历史纲要》教学 ——从 “隋炀帝”和“唐太宗”说起
一. “历史解释” 概念解读
1. 西方学术界对历史解释的定义 2. 国内学术界对历史解释的定义
二.基于结构维度的“历史解释”素养培养路径
1.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意识和问题意识 2.区分史实与史论,认清史论背后的原因 3.尝试对史实及其因果关系进行实事求是论述
——《新唐书·太宗本纪》
《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事 实零落”,特别是《旧唐书》“使明君贤臣、隽功伟 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
——欧阳修等人
“春秋笔法”也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 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 倾向,在记述历史时要暗含褒贬。这一做法与史家讲求 的秉笔直书、客观科学相违背,后世对此有褒有贬。
从“事实-价值”危机管理角度分析刘鑫江歌案
【作者简介】 张悦,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32
2018.3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事实—价值”模型》 中谈及危机管理时提出,危机所破
2018.3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学术园地
从“事实-价值”危机管理角度分析刘鑫江歌案
张悦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徐州 221116)
【摘要】 自媒体盛行的社会意味着处处充满风险,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多元化、规模 化、速度化、频繁化、不可控,所带来的危害呈现难以预计的状态。本文章基于胡百精教授的 《危机传播管理的对话范 式——基于“事实—价值”模型》 文章,结合“刘鑫江歌案”中刘鑫的所作所为,分析个人如何在突发性事件中进行危机 管理,以明确自身责任、维护自身形象,防止个人突发事件演变为公共舆论事件、引起社会不安。
江歌案中,刘鑫刻意隐瞒真相,第一时间与自己撇清责任
的做法,在后续曝光后,对个人形象无疑雪上加霜。因
此,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不管是个人主动曝光还是被曝
光,在告知真相的问题上,都要做到充分、如实告知,不
要刻意隐瞒、捏造,否则得不偿失。
(二) 价值路径
价值路径的核心主张是实现重建和意义分享,其二级
路径分为顺应、引领以及重建。价值路径是危机主体在突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 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 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或损害,有 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2]突发性事件 的发生出人意料,发展速度很快,事件一旦发生,往往难 于控制与应付,有学者亦把突发事件称为危机。自媒体时 代,突发性事件一经网络曝光,将会迅速引起网友热议, 在信息的不透明或谣言、猜测下形成舆论一边倒的倾向, 其次在事件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或恶化时,将会由个人转化 为社会性事件,从而公共化,由个人危机转化为社会危 机,对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自媒体时代,个人危机传 播管理亦可理解为个人利用自媒体对突发事件的传播管理。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邓京力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邓京力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一、专业的设置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招生21人,有4个专业,分别是考古学、中国史、历史教育学、世界史。
二、考试的科目三、导师介绍邓京力,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专业领域: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历史价值论、当代西方史学理论、20世纪中西史学比较与交流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
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作者:王炳林来源:《百年潮》2015年第04期历史事实是指已经发生过的客观进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历史事实已成既往,无法重复,后人认识历史只能根据遗留下来的各种史料间接地进行。
即使亲身经历了历史事件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的历史细节全部掌握,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历史资料。
历史资料无论是文字、实物、行为还是口碑、影像等,与无限丰富的历史进程相比,能够留存下来的总是很少的一部分。
研究者能够看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历史研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就需要不断地搜集资料,新史料的发现甚至会引发重大的学术创新,从而使得历史学展现出了无穷的青春魅力。
历史资料永远难以穷尽,是否就影响历史研究的进程?当然不是。
历史研究不只是搜集和编排资料,还有历史评价。
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有密切联系,但却是两种意义和性质不同的东西。
历史评价是历史认知者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的议论。
这种议论或者体现为独立于历史叙事的单独评论,或者蕴含于历史过程描述中的夹叙夹议。
这些历史评论都会通过一定的历史著述表现出来,必然带有某种主观性。
凡是历史著作都是历史事实与历史评价的结合体。
后人看到的史家撰写的历史都不可避免地夹杂着编纂者的价值评价。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带有主观性的历史著述当作历史事实本身。
除某些特殊时期极少数历史学家有意歪曲历史外,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宣称自己是客观的、公正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纯粹学者更是如此。
而实际上,有主观性渗透其中的历史著述就不能保证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客观的、公正的。
影响人们评价客观历史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时代条件、社会经济地位、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差异,以及历史资料的局限等因素,对历史的认识会多种多样,甚至截然相反。
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出现多样化甚至矛盾化,除不同主体的学术水平不同外,最根本的还是历史观的差异。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
人们面对纷繁的历史现象总会做出评价和判断,由此形成的系统理论认识就是历史观。
第四章 历史价值论
第四章历史价值论第一节历史价值论与历史评价论的兴起一、西方价值论的兴起评价活动被纳入哲学的视域、被作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究其学术渊源在于价值论继本体论、认识论之后成为哲学的又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价值论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变化在哲学世界中的一种反映。
哲学历来皆非与世无争、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全部社会历史与一切活生生的现实和知识思想交流碰撞的产物。
我们看到,19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双重功效。
一方面,它展示出人所具有的巨大的创造性与能动性,人类社会也因此在物质与精神生活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飞猛进。
这似乎预示着人类光明的未来,验证着社会进步的法则。
另一方面,它又逐渐暴露出人创造性活动的负面效应,人类社会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物质与精神负担。
现代化的过程使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扭曲,现代化成果的应用又使人性与人的个性的张扬受到威胁与压抑。
这似乎预示着人类未来道路上灰暗的一面,显现出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于社会内在的价值认识客观存在着非一致性的看法。
上述现实生活的双重变化向传统哲学提出了难以回答的时代问题,也引起了哲学家对人类境况的关怀和对现行观念的反思。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着来自专门学科的挑战。
随着诸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独立发展,其学科体系日臻完善,而传统哲学的地位与功能受到质疑。
在为哲学寻找新出路的困惑中,价值问题凸现于人们眼前。
尼采在其1883-1885年撰写的《查拉图斯特拉》一书中强调,世界是围绕新的价值发现者运转的,重新评估一切价值是人类最高的自我认识行为,要以新的价值体系去摧毁传统、没落的价值体系。
1892年文德尔斑针对哲学的现状,通过对自康德至尼采的哲学发展史的总结提出,哲学史已经表明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问题,而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价值和评价问题,因此“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探究
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探究作者:赵丽冯哲董文晶来源:《大学教育》2023年第15期[摘要]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要想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作为一门具有历史教育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本文从事实判断、成因判断和价值判断三个层次出发,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相关教学案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成因判断[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15-0106-05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其中,“人生第一粒扣子”指的是学生的价值观。
笔者认为,要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应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
”[2]只有具备了价值判断能力,大学生才能知道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何者为善、何者为美。
作为一门具有历史教育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在培养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学历史,辨是非,价值判断历来就是实现史学社会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纵观中国史学界,无论是因为《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而饱受质疑的孔子,还是因为坚持秉笔直书而备受赞誉的司马迁,或者是用《国史大纲》为抗战提供精神支撑的钱穆,没有不作价值判断的历史学家。
当代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曾说过:“我们所读的历史……尽管基于现实,但是严格地说,根本不是事实,只是一系列已经接受下来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月第31卷第1期求是学刊SEEKING TRUTHJan.,2004Vol.31No.1事实与价值的纠葛)))试析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关系问题邓京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089)摘要:历史认识的两种基本形式)))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在诸多方面既有明显差别又客观存在着密切联系,而这种联系恰恰说明历史评价在认识中的普遍性,同时也具体展现了事实与价值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复杂的交互运动。
在处理认知与评价、事实与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上,不能简单采取消解矛盾的方法,而要在联系中发现其变化的整体趋向与特征。
关键词:历史认识;历史认知;历史评价;事实;价值作者简介:邓京力(1970-),女,北京人,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4)01-0112-05收稿日期:2003-05-17人们的历史创造活动总是在某种既定的利益与利害关系(属于价值关系范畴)的舞台上展开的,其活动的结果必然又会生成某种新的价值关系。
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创造价值与价值关系积淀的过程。
那么,以此为对象的历史认识,其任务也就不仅要明晰历史事物发生、发展之客观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且还必须认识历史事物对于认识主体所产生的历史与现实的价值。
这样,由于认识过程内部在目标、内容、方式上的差别,就形成了历史认识自身不同的认识层次或形式,而这些形式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共同完成着历史认识的整体使命。
一、关于历史认识的基本形式关于历史认识的形式与层次问题,新时期以来史学理论界有过一定的讨论,并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注意到历史认识内部由于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不同,而有着三种不同形式的认识,即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评价性认识[1]。
其中,考实性认识与抽象性认识又可归结为事实认识,评价性认识可称之为价值认识[2]。
也有学者把事实认识称为反映性认识,指对外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的一种反映,而价值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3](P203)。
上述划分从一定角度区别了历史认识的不同形式,虽然在其具体表述或概念的使用上有所差别,但本质上都肯定了历史认识中客观存在的两种基本认识形式,即以认知为核心的历史认识(简称为历史认知)和以评价为核心的历史认识(简称为历史评价)。
同时,这种区分还确认了历史评价在历史认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也注意到它们之间某些内在的联系。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历史学两重性0问题,即认为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历史学Ñ),是对史实或史料的认知或认定,这种认识是客观不变的,具有科学性,属纯科学的范畴;第二个层次(历史学Ò),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与诠释,包含理性思维与体验能力综合而成的历史理性,这种)112 )认识是主体思想的产物,随其思想的改变而改变,但它却是历史学的生命所系,具有人文性,属人文学科。
因此,历史学既有其科学的一面,又有其非科学(不是反科学)的一面,/历史学比科学既多了点什么,又少了点什么。
0[4]这种观点的立论显然也是从历史认识在两个层面的属性生发开来的,并据此对历史学的性质作出了判断。
然而从中我们感觉到作者存在着片面割裂两种历史认识的取向,历史学也似乎变成了/两截子0。
本文则试图针对上述观点,集中对历史认识中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相互关系问题作一解析。
二、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之区别在历史认识的过程中,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深入探究这种区别与联系是处理好它们之间关系的前提条件。
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认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性,但即便如此,下面的这种简单区分也希望不要造成割裂它们之间联系的误解。
1.认识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历史认知是以认识客体本身为认识对象的,这个客体是不以主体的需要或意志的变化为转移的客观事物。
它所要认识的内容是认识客体的本质与规律,具体包括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对历史经验的认识、对历史规律(历史发展趋向或必然性)的认识。
历史评价是以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认识对象的,它是随着主体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它所要认识的内容是一种价值和价值关系,具体讲是历史价值在主体头脑中的反映,即对历史价值的认识。
2.认识的目的不同历史认知的目的是要描述和确定认识客体的特性,也就是要回答历史上都存在什么、历史上都发生过什么。
因此,它是以求真为其认识的最高目标的,人们在认知中的种种争论也是一种关于真假的争论。
历史评价的目的是要评判认识客体在认识主体的历史与现实的实践中存在的意义与作用,也就是要回答对于主体需要来说历史事物与历史发展意味着什么、应该怎样。
因此,它是以探求价值为其认识的最高目标的,人们在评价中的种种争论往往是一种关于善恶、好坏或对其褒贬程度的争论。
3.认识的尺度不同由于历史认知的重心在认识客体方面,所以它的认识尺度是客体尺度或者说是物的尺度。
这种尺度是认识客体自身区别于他物的规定性,也是客体各方面状况的总和。
具体来说,它就是客观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状况及其所呈现出的某种历史趋势。
由于历史评价的重心在认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方面,因此它的认识尺度不仅包括客体尺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主体尺度,或者说是人的尺度。
这种人的尺度是主体需要与能力的共同产物,其中包含有以主体需要为核心的价值尺度和主体认识与实现自身需要的能力状况。
但无论人的尺度或物的尺度都不可能单独地成为历史评价的尺度,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4.认识的形式不同历史认知的对象与内容在客观上都是不以认识主体为转移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力求能取得与客观历史状况相吻合、相一致的认识结果。
因此,这类历史认识的形式是以知性和理性认识为主,主体总在试图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达到与认识客体的一致。
当然主体这种/排除在外0的理想最终只能落空,因为无论主体意识到与否,其自身在认识中的作用是必然的,区别仅在于其作用的方向是朝着有利于达到认知目标前进,还是相反。
历史评价的对象与内容恰恰是与认识主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力求寻找到客观历史发展于自身需要系统中的合理位置。
因此,这类历史认识的形式既包含有理性认识,也大量存在非理性认识(如直觉、情感、意志等)。
故而主体必须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两种认识形式的关系,特别是要将非理性认识进行再一次的沉淀和过滤,使之得到升华。
三、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之联系虽然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存在着上述诸多方面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又客观地有着千丝万缕的)113)联系。
从总体上看,历史评价往往是历史认知的目标与动力,而历史认知又构成历史评价的基础与根据。
因此,正确、科学的历史评价必须依赖科学的认知性成果才能作出。
然而,在历史认识的实际过程中,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它们常常相互渗透,紧密地纠葛在一起,以至于难以分割。
这种联系本身更深刻地反映出历史评价在认识中存在的普遍性。
对此,目前史学界尚缺乏理性和系统的研究。
首先我们应特别注意到,历史评价在认识中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¹。
有一部分历史评价,主体是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和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另一部分,甚至是更大的一部分,主体是以隐蔽、不易识别的间接方式曲折地表现出来的。
故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显性和隐性的历史评价[5]。
以中国古代史学中的评价性认识为例,其一种方式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以一字成褒贬、别善恶,不主张史家在史著中直抒胸臆;另一种则以显性的方式出现,如5左传6中的/旁白0/君子曰0、5史记6中的/太史公曰0、5资治通鉴6中的/臣光曰0等,均是史家直接表述他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性认识的文体形式,后发展成为史评体。
无论显性或隐性的评价方式,都可以达到/秉笔直书0、/书法无隐0的效果。
这实际上反映出传统史学并非只是提倡照录史料,而是要求史家以一定的方式将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相互结合起来,做到/仗气直书,不避强御0、/肆情奋笔,无所阿容0[6](P193-194)。
正如,刘向、扬雄称赞司马迁所说的那样,/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0[7]。
具体而言,历史认知与历史评价的复杂联系及历史评价在历史认识中存在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治史目标中往往包含着历史评价。
历来史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抱有一定的目的,而这种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体的价值观念。
大体上,古今史学之治史目标无外乎求真与致用。
从史学的学术功能来讲,求真是其本质性的认识目标,史学家要通过历史认识活动来发现知识与真理,求得/信史0。
但求真从来难以脱离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人自称/为历史而历史0、/为学术而学术0,其背后仍不免有现实因素的作用。
如清乾嘉史学,在标明其纯客观、浩然独立的治史倾向的同时,也是对其所处时代现实政治的一种/反抗0。
从史学的社会功能来讲,经世治用必然造就鉴戒史学,史学家要通过历史认识活动达到道德垂训、总结经验、资治社会、树立理想等古为今用、以史为鉴的目的。
但是,以怎样的历史为借鉴)))是以真实的历史还是以曲解的历史来经世治用,不同的史学家以其不同性质的价值标准作出了各自的选择。
在史学史上大量存在着以/曲笔0为现实政治、阶级利益、个人功利目的服务的现象,但从其总趋势上看,求真与致用的有机结合是历史认识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
以中国古代史学为例,从/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0,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0,及5资治通鉴6/鉴前世之盛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0,均力图以严肃求真之态度来达到/述往事,思来者0之经世目的。
2.在历史认知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也包含着历史评价。
客观历史本身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的,主体不可能对其每个方面、每个细节都加以认识,这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人们在进行历史认识实践时,从来都是有选择的。
一般来说,他们总是首先选择那些对当前最有意义、最能体现历史与现实关系的内容、方面去认识。
而在历史中哪些是最重要的内容需要我们作出认识,其选择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主体的价值观念,这种历史评价推动了历史认知迅速、全面地展开。
因此,有学者认为:/在这个浑沌的认识中,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有关物体自然属性的认识,而是有关对象的价值的认识。
0[8](P348)例如,随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及史学观念的变化,西方史学在历史研究对象的选择上也有一)114 )¹托波尔斯基在5历史学方法论6一书中曾对此进行过一些很有益的研究。
他把历史学家所作的价值评述分为两类六种形式:(1)非语言类的价值评述有四种形式,即研究内容(领域)的选择、具体事实的取舍、因果关系的解释方式、历史意义的赋予;(2)语言形式的价值评述有两种,即带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词汇的使用、价值评述的直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