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供水现状的分析》
枣庄市庄里水库兴利库容的确定
![枣庄市庄里水库兴利库容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91bbd55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1.png)
枣庄市庄里水库兴利库容的确定赵敏敏;李璨;刘国印【摘要】庄里水库是一座具有供水、防洪等综合功能的大(2)型水库,水库供水主要是满足鲁南煤化工基地工业和羊庄镇农田灌溉的需水要求。
为合理确定庄里水库的兴利库容,拟定不同规模兴利库容进行了供水调算。
通过供水效益、库区的淹没情况、工程量和投资、施工工期、蒸发渗漏量、经济指标等对庄里水库不同规模兴利库容进行比选,最终确定了兴利库容的最佳方案。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庄里水库;农业灌溉;工业供水;兴利库容【作者】赵敏敏;李璨;刘国印【作者单位】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山东济南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22庄里水库位于山东省南四湖湖东地区十字河流域,地处枣庄市的滕州市和山亭区境内,坝址位于滕州市羊庄镇西江和前台村北。
十字河先后流经枣庄市的山亭区、滕州市、薛城区和济宁市的微山县,是南四湖湖东地区的一条重要排洪河道。
十字河流域面积746km2,庄里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319.77km2。
随着枣庄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庄里水库建成后,可缓解枣庄市水资源紧缺的状况,实现流域内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水库供水任务及保证率庄里水库是一座具有供水、防洪等综合功能的大(2)型水库,水库供水主要是满足鲁南煤化工基地工业需水和羊庄镇农田灌溉的要求。
庄里灌区属水资源紧缺地区,灌区内农作物以旱作物为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确定农业灌溉用水设计保证率为50%。
经综合分析,确定城市工业供水设计保证率为95%。
2 农业灌溉2.1 作物种植结构庄里灌区内主要作物为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果林及其他经济作物,复种指数为1.75,种植结构见表1。
城市供水管网现状与技术改造分析
![城市供水管网现状与技术改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b7fe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d.png)
城市供水管网现状与技术改造分析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生产用水,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供水管网的现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技术改造成为了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和技术改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分析1. 供水管网老化严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的供水管网已经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管道老化严重,导致漏水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日均漏损量高达数百万立方米,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供水压力。
2. 供水管网压力不足由于城市供水管网设计滞后、建设投入不足和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导致了供水管网压力不足的问题。
一些老旧的供水管网甚至无法满足现有的供水需求,给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 供水管网水质安全隐患一些城市供水管网存在着管道生锈、渗漏、外来物质污染等问题,导致供水水质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供水管网的老化和污染使得供水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健康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一些城市供水管网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管网信息不够完善、管理手段不够科学、监测手段不够直观等。
这些问题给供水管网改造和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加大了管网的运行成本。
1. 加强供水管网监测与管理针对供水管网现有的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供水管网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供水管网的实时监测与预警体系,提高供水管网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2. 推广智能供水管网技术智能供水管网技术是当前供水管网改造的热点之一,其核心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技术实现对供水管网的智能监测、调控和管理。
智能供水管网技术可有效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提高供水管网的供水效率,减轻供水管网的运行压力。
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与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9186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4.png)
城市供水系统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供水系统面临着许多现状与问题,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现状当前,城市供水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1. 水资源供应紧张:随着城市发展,水资源供应逐渐紧张。
一方面,受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在不断减少;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工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水资源供应难以满足。
2. 水质受到污染:城市的工业排放、农业污染以及生活污水等均对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
许多地方的水源地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的不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3. 供水设施老化:许多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网设施由于年代久远,出现老化和损坏的问题。
渗漏和破损的管道导致了大量的供水损失,使供水系统的效率降低。
4. 运行管理不规范: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人员不足、技术力量不强、数据管理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对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问题分析针对以上现状,城市供水系统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水资源管理不科学:有些地区缺乏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和利用规划。
此外,某些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过于单一,仍未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水质安全隐患增多: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对水源地造成污染,水质安全隐患日益增加。
同时,长期以来对水质监测体系的投入不足,监测网络不够完善,也限制了对水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3. 供水设施维护不到位:由于供水设施老化和维护不及时,供水系统频繁发生漏水、破管等问题。
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还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用水带来了困扰。
4. 运行管理不规范: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存在缺失,包括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供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服务质量。
三、解决对策为了解决城市供水系统面临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策:1.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和利用规划,实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
![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0b203716a300a6c30c229f57.png)
山东省节水型社会建设 技 术 指 标山东省节约用水办公室二○○六年六月审定:刘勇毅审核:高希星纪亚非编写人员:纪亚非党永良张保祥黄继文陈升玉赵静李雪东刘开非刘青勇张欣刁希全黄乾目录1 节水型社会建设指导思想、依据、原则和目标 (1)1.1 指导思想 (1)1.2 依据 (1)1.3 基本原则 (3)1.4 目标 (4)2 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5)2.1 现状供用水分析 (5)2.2 各部门现状用水定额 (12)2.3 国内外节水水平比较 (14)2.4 节水潜力分析方法 (22)3 节水型社会技术指标 (25)3.1 指标确定原则 (25)3.2 指标确定及说明 (25)3.3 节水型社会各行业用水定额 (31)3.4 节水型社会控制指标确定 (38)4 节水型社会建设与管理 (39)4.1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的思路与目标 (39)4.2节水措施及节水制度 (39)4.3 节水管理体系 (46)1 节水型社会建设指导思想、依据、原则和目标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而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和解决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高效使用,浪费水资源不仅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加剧,也增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本,包括取水耗水成本和水污染处理成本等。
节水型社会要求人们在生活和生产的全过程中具有节水意识和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节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宣传等措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逐步杜绝用水的结构型、生产型、消费型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分析调研报告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分析调研报告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d4a06d900b1c59eef9c7b484.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分析调研报告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摘要:根据调研了情况现将我区城乡供水体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项目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努力筹措建设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体化取得较快进展,我区力推进城乡供水体化工程建设幅提高供水能力城乡供水体化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了助推城乡供水体化建设建成人民满民生工程根据区人常委会03年工作要区人常委会财工委组织调研组吴继业副主任带领下5月底至6月上旬对我区城乡供水体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到沿8省道级供水管线头陀镇、北洋镇二级供水管线北洋镇村民用户三级管线等地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分别听取了区府办、住建局、水公司、财政局、发改局等有关单位工作汇报根据调研了情况现将我区城乡供水体化建设情况报告如下、我区城乡供水体化建设所取得成绩实施城乡供水体化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群众用水安全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促进城乡济社会协调发展0xx年有效我区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供水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供水“质价”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体化工程项目实施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努力筹措建设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体化取得较快进展()高重视规划设计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改善民生摆重要位置把城乡体化供水和城乡饮用水安全列入区域重工作努力使建设成更地体现增进姓福祉上城乡供水体化项目建设既是我区重要民生工程又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重要容也是03年市对区考核项目我区编制了《黄岩区城乡体化给排水规划》制订出台了“村级供水管线费补助政策”明确了补助标准与界限有序推进供水二、三级管线“进村入户”建设截至0xx年底我区总计投入三级管线补助金800万元累计新建通水78村受益人口约0万人(二)积极推进供水工程供水围不断扩我区力推进城乡供水体化工程建设幅提高供水能力城乡供水体化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城乡体化工程规模日供水能力5万吨总投3035万元供水级管铺设西至潮济、茅畬南至院桥、沙埠东至江口上辇北至火车场至0xx年底、二级供水主干管线全部完成铺设并顺利通水基实现长潭水库库区以下平原片全部乡镇街道体化供水干管到位各项工程已取得较快进展完成供水管线长55公里其、二线管0公里和三级管5公里实际完成投57万元其、二级管88万元、三级管097万元和江口水厂工艺改造993万元03年我区计划建设、二级管线5公里天元路、8省道复线、黄长复线等供水管线工程正随道路建设扎实推进(三)加快改造供水管供水安全得到改善0xx年开始黄岩区投300万元5区实施了“黄水改造”管改造长350米通三年努力改造任基完成让3000余户居民喝到安全卫生饮用水我区认真吸取期供水工程原水管破损事故教训已启动实施多库动多水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城乡群众提供长安全用水保障二、存问题及困难看到成绩我们也发现了推进城乡供水体化工作存主要问题和困难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工程建设推进力有待进步加供水管建设线长面宽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推进难很是金因素制约严重三级管线“进村入户”改造费以政府补助和村集体、居民筹相结合些集体济较薄弱村受金因素制约以及水价等因素三级管线“进村入户”进迟缓二是政策处理难较工程建设程涉及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协调政策处理问题利益交织繁杂有效协调处置阻力较(二)饮用水安全有待进步保障是部分水管锈蚀漏损造成水二次污染二是库区水质量有待进步得到提高库区水质保护仍任重道远三是澄江、头陀、北洋等乡镇街道仍然以各乡镇水厂供水主这些乡镇水厂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安全性较差(三)部分群众对供水体化认识有待进步提高由些农村群众传统饮用水观念根深蒂固乡村存“有水不接、通而不用”现象是受管线倒接影响部分乡镇水费比城区高部分消费能力弱农民用水积极性很低甚至水已通至村口也不愿接入二是部分群众出用水成因素考虑接入户相对较少用水量则更少多数是将水作备用水造成水严重浪费三是存拖欠水费现象累计欠费67万元三、下阶段工作建议随着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实现城乡供水体化也越越迫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高进步提高对推进城乡供水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继续抓工程建设保障供水质量完善管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水()抓统筹加快工程建设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工作力加快建设进重支持协调推动工程建设营造良氛围是立足城乡供水体化完善规划坚持“、线、面”协调发展原则保质保量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努力实现城乡体供水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处理“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调处各方利益及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做细做实政策处理事项有效减少施工障碍加快三级管“进村入户”改造步伐三是要筹集管理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分级责”投融机制加财政补贴力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二)稳保障确保饮用水安全是要高重视长潭库区生态环境和水地水质安全加强饮用水保护和污染防治监管加快建立合理水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设立饮用水水保护专项基金出台扶持水保护区人民增收致富优惠政策支持水保护区人民群众发展非污染性生产二是着手实施城市应急备用水工程消除单水供水安全隐患保障用水安全三是切实加强水质监测和检测各相关部门要分工责加强对饮用水地环境质量和水量、水质监测加强对饮用水监督管理进步完善村镇供水水质检测络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检测结应定期向公众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三)强节约保护水水公司既是主营企业又是提供公共机构因要兼顾管理与提升供水能力确保用水安全提高群众满是加强宣传教育以饮用水安全宣传导向以水质科普知识宣传切入广泛运用新闻媒体、发放宣传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饮用水安全和节约用水科普知识提高群众饮用水安全和节约保护水识二是建议区政府专题研究用水户拖欠水费问题采取措施妥善推动供水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三是供水企业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等国有关技术标准、规加强对制、供水程技术管理和供水设施日常维护提供优质使城乡居民真正饮上“放心水”。
枣庄市水资源现状及应对措施
![枣庄市水资源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04b7d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8.png)
枣庄市水资源现状及应对措施高丽华【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9(000)010【总页数】2页(P5-6)【关键词】枣庄市; 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管理【作者】高丽华【作者单位】枣庄市城乡水务事业发展中心山东枣庄 27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隶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枣庄境内分布着27条河流,157个大小湖泊、水库。
比较大的河流自北向南依次为界河、北沙河、城河、新薛河、薛城大沙河、峄城大沙河、陶沟河、韩庄运河。
大中型水库主要有5座,分别为岩马、马河、周村、户主、石咀子。
全市面积4563km2,多年平均降雨量815.8m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7.22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23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00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是国内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及城市空间规模和产业规模的迅速膨胀,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与有限的可利用水资源之间反差较大,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保障能力。
1 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1.1 底子薄弱,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凸显枣庄市作为传统粗放型老工业基地,由于以往长期依靠开采煤炭资源等粗放型产业,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地面沉降、河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也是枣庄市现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关键原因。
1.2 水利设施不足,管理薄弱每到汛期,薄弱的城市水利设施都显得捉襟见肘,到处可见的城市内涝积水阻碍着人民的正常生活出行,城市降雨量屡破极值,使得城市排涝防洪难度日益加大。
部分水利防洪排水排涝设施建设滞后、前瞻性不够;有些水利设施维护不及时、管理不到位;一些河道行洪能力与排水管网不匹配,城市低洼地区排水不畅,积水受淹现象频出。
1.3 水资源短缺与用水浪费现象并存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普遍存在着管理粗放、浪费严重和用水效率低等问题。
城市供水管网现状与技术改造分析
![城市供水管网现状与技术改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947f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9.png)
城市供水管网现状与技术改造分析城市供水管网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设施,其现状和技术改造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城市供水管网的现状和技术改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城市供水管网现状分析1.老化设施:许多城市供水管网设施建设年代较早,管道老化严重,存在漏水、渗漏等问题。
这些老化设施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维护成本和运营风险。
2.水质安全:部分城市供水管网存在水质安全隐患,例如管道生锈、结垢、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影响居民的健康用水。
3.供水压力不足:由于城市供水管网布局不合理、管网设计不当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供水压力不足,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用水和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4.管理不善:部分城市供水管网管理混乱,存在管理漏洞,导致管网维护和运营成本高、效率低。
5.供水系统运行不稳定:供水管网设施缺乏智能化监测和管理系统,导致供水系统运行不够稳定,增加了供水风险。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和服务水平,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
1.管道更新换代:对老化管道进行更新换代,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比如PEX管、PVC-U管等,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和抗压能力,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2.水质监测与治理:建立完善的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水质问题,采用先进的水质处理工艺,确保供水水质安全可靠。
3.提升供水压力: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增加供水泵站,提升供水压力,解决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保障居民正常用水和消防设施的需要。
4.智能化管理系统:引入智能化监测和管理系统,实现对供水管网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供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5.系统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的供水管网维护和管理机制,加强对供水管网设施的定期检修和维护,降低管网的维护成本,提高管网的运行可靠性。
6.应急预案与安全保障:建立供水管网的应急预案和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供水管网的抗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枣庄问题调研报告
![枣庄问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69b5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4.png)
枣庄问题调研报告枣庄问题调研报告一、引言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城市——枣庄市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充满潜力和发展机遇的城市。
然而,与快速经济增长相比,枣庄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重点探讨枣庄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报告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枣庄市的不同地区随机选择了一些居民和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和深入交流,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同时,我们还实地考察了枣庄市的一些重要场所和社区,以更全面地了解该市的问题。
三、问题分析1.经济结构单一枣庄市的经济主要以重工业为主,特别是煤炭和化工产业,而这些行业在当前环境下面临严重的过剩产能问题。
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使得枣庄市在应对国家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显得脆弱。
因此,枣庄市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更多高新技术和知识型产业,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资源环境压力大由于过去几十年发展重工业导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枣庄市面临着重要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等环保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
同时,需要加大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枣庄市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仍然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特别是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和不完善的情况。
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枣庄市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城市的硬件条件。
4.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尽管枣庄市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资源仍然不足。
教育供求矛盾突出,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够,医疗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资源不均衡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因此,枣庄市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和改革力度,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四、解决方案1.调整产业结构枣庄市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向高新技术和知识型产业转型,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山东省城镇居民水价可承受能力分析
![山东省城镇居民水价可承受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e3261d866fb84ae45c8da4.png)
居 民人 均 可支 配 收 入 , / ; 为 个 人 水 费 支 出 系 数 , 元 月 R 这
里采取 2 0 . %和 2 5 . %分别 计算 ; M为 城镇居 民人均 生活
用 水 量 , 月 。 m/
以上公式 中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 ) 城镇 居 民 ,,
人均生活 用水 量 ( ) 均来 自《 山东 省 统计 年 鉴》, 以 现
山 东 省 城 镇 居 民 水 价 可 承 受 能 力 分 析
赵 勇 , 邵 奇
(.枣庄市岩马水库管理处 , 1 山东 枣庄 27 1 ;2 7 24 .枣庄市新城区水利 和渔业局 , 山东 枣庄 2 70 ) 7 10
[ 要] 以山 东省城 镇居 民用水 为例 , 山 东省统 计 年鉴 》 摘 以《 为数 据 来 源 , 计 分析 各城 市居 统 民对水价 的经 济承受能 力和心理 承 受能力 , 旨在 能 为水价 改革提供 依据 。 [ 关键词] 城 镇水价 ; 可承 受能 力 ; 水价 改革
标 准 , 算 20 20 计 02~ 0 7年城 市 居 民生 活 可 承 受 水 价 。
枣庄市重点水功能区2011年上半年预警分析
![枣庄市重点水功能区2011年上半年预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a05bed172ded630b1cb66b.png)
用水 区 2 1 1 1 09 08 0 8 6 . .
经分析, 各水功能区 C D红色预警率最高为 10 有 O 0%,
城河滕州过 渡区、 韩庄运河调水水源保护 区; 氨氮 红色预警 率最高为 10 有北沙河 滕州农业用水 区。C D红色预警 0 %, O
表 1 枣庄市水功能 区水质警戒线划分标 准
C OD( a t) /
功 能 区
2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警戒线
根据《 山东省水功 能区划》 分 , 划 枣庄市共划 分水功能
一
级区 7个 , 水功能二级 区 1 个 ; 据山东省水利厅 2 1 0 根 00
年下发的《 山东省水功能 区限制纳污警戒 线》 的划分标 准 , 水质警戒线根据 C D和氨氮含量进行划分 , O 枣庄市各功能 区警戒线划分标准见表 1 。
功能区全部达标■
韩庄 运 河调 水
水 源保 护 区
卫生标准值作为水体是否超标 的判定值 ,并统计各项 目超
标倍数 。
分布在金乡 、 鱼台、 嘉祥。超 标的主要 原因当地的地质层构
造所致 。
超倍 = 痞甭呈 藿值 标数 矍 篥奎 蕉 _
8 济 宁 市 村村 通 供 水 站 水质 总硬 度 超 标 百 分 率
水资源保护 I I
枣庄市重点水功能区 21年上半年预警分析 0 1
赵 剑辉 , 韩 梅 ’ 王桂 花 ’ 魏 枣庄 勇z 2 70 700 ( 山东省 枣庄 市水 文水 资源勘 测局 1
2山东省枣庄市市 中区水务局周村水库管理局
【 摘
枣庄
270 ) 70 0
要 】根据 21 年上半年水功能 区水质水监测资料 , 01 参照水功 能区纳污警戒 线, 对枣庄市 9 个重点水功能 区就行 了预
2、地质构造
![2、地质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16b64f0ab84ae45c3a358c02.png)
2、地质构造项目区位于鲁西中台隆的鲁西拱断束之泰沂断束的南部,本区曾发生过多次地壳运动,以印支-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留下了多种多样的构造踪迹。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鲁南台背斜与苏皖褶皱束的交接部位,受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发育。
项目区附近主要断裂有:南部4km处有东西向的峄城断裂、北部10km处有北山断裂、东北5km处有东王庄断裂、西北部2.5km处有十里泉断裂。
峄城断裂:呈近东西向横贯全区,大部分隐伏于第四系以下,倾向南,倾角约65º,为一正断层。
断距变化较大,总体东西两端断距小,中间断距大。
在西部,北盘为泰山群片麻岩,南盘为寒武系中统石灰岩,断距约300m,在中部,北盘为寒武系下统石灰岩,南盘为石炭系石灰岩,断距约1200~1400m;在东部,北盘为泰山群片麻岩,南盘为寒武系中、下统石灰岩,断距约100~300m。
该断裂被吴林断裂、泥沟断裂、肖桥断裂等切割,说明该断裂时代最老,也是区内延伸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条区域性断裂,以此断裂为界区内分为南北两个地质构造单元。
北山断裂:呈现向北凸出的弧形搌布。
东段走向NWW,西段在市中区柏山村北转向SWW,倾向南,倾角65°~70°,落差1500~-2000余米。
北盘的泰山群、寒武系与南盘的奥陶系、煤系地层接触。
断层带呈舒缓波状,见有擦痕与构造角砾岩,为压扭性构造,具有良好阻水性能。
东王庄断裂:该断裂发育于隐伏的奥陶系灰岩中,在物探详查中发现。
走向N10°E,规模不大,力学性质不明,东王庄泉群均沿构造两侧出露。
十里泉断裂:走向N550—600E,倾向东,为张扭性断裂。
3、水文地质条件该岩层为寒武系凤山组灰、页岩互层,在项目区岩性为凤山组下段,裸露地表,地下岩溶不发育,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地下水赋存于灰岩、页岩的裂隙中,单位出水量在0—10立方米/日.米。
4、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该岩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岩石裸露,地表岩层接受降水后,大部分顺岩层表面流向下游,少部分沿地表裂隙流向地下。
山东省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山东省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503f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1.png)
山东省饮用水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山东省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来说,饮用水行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山东省饮用水行业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山东省饮用水行业的现状1. 总体概况山东省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省,饮用水行业发展较快,水资源充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山东省饮用水行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比例较高,已成为中国饮用水行业的重要地区。
2. 水质安全饮用水行业的核心问题是水质安全。
目前,山东省的饮用水质量总体上是安全的,符合国家标准。
政府加强了对饮用水水源、供水设施和水质监测的管理,确保了饮用水的安全供应。
3. 水源保护山东省注重水源保护工作。
政府加大了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建立了一系列的水源保护区,禁止污染源和工业企业非法排放废水,有效保护了水源的纯净度和可持续性。
4. 行业标准和规范山东省饮用水行业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了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这些标准和规范逐渐成为了全国其他地区饮用水行业的参考,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水平。
二、山东省饮用水行业的未来趋势1. 水资源利用的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山东省饮用水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政府将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并推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
做好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2. 水质监测和提升虽然目前山东省的饮用水质量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水源地受到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放等因素的影响,随着一些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质监测和提升将成为未来的重要任务。
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提升饮用水的净化技术,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3. 加强行业标准与管理随着社会对饮用水质量要求的提高,山东省饮用水行业将进一步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政府将加大对行业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行业的水平,并引导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升饮用水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4. 科技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科技创新对饮用水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枣庄水文工作总结
![枣庄水文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a739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1.png)
枣庄水文工作总结引言枣庄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处于淄博市和济南市之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流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
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这些水资源,枣庄市水文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水文工作。
本文对枣庄市水文工作进行总结,包括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主要工作内容枣庄市水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文监测水文监测是水文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流量、水质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能够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
枣庄市水文部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水文监测网络,对全市范围内的水体进行持续监测。
监测数据上报至省级水文部门,为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水文预报水文预报是通过对水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模型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水位、流量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水文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数据,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水文预报工作。
通过及时发布水位、流量预报信息,提醒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洪和调水工作,确保社会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
3. 水文数据分析水文数据分析是对水文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以了解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水文部门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为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水文数据分析还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如水资源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
4. 水文科研水文科研是对水文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水文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项目,提高水文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枣庄市水文部门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共同开展水文科研项目,包括水文模型研究、水资源评价、水环境模拟等。
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水文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取得的成绩经过多年的努力,枣庄市水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文监测网络,覆盖全市范围内的主要河流和水库。
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及时上报至省级水文部门。
2.建立了水文预报系统,准确预测了多次洪水事件,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
枣庄市庄里水库建设意义浅析
![枣庄市庄里水库建设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273c4648d7c1c708a14566.png)
枣庄市庄里水库建设意义浅析作者:赵阳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0期(枣庄市庄里水库建设管理处山东枣庄 450052)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庄里水库建设的重大意义,在缓解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鲁南煤化工基地水资源短缺、为羊庄水资源地补源、提高区域防洪能力、改善十字河生态环境、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庄里水库、水资源、防洪、节水、旅游一、庄里水库简介庄里水库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也是山东省近30年来规划建设的唯一一座大型水库。
水库位于山东省南四湖湖东地区十字河流域,处在滕州市和山亭区境内,坝址位于滕州市羊庄镇西江村和前台村北的十字河上。
庄里水库工程为Ⅱ等大(2)型山区水库,主要建筑物中大坝、溢洪道、北放水洞、南放水洞等为2级建筑物,电站厂房及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总库容1.33亿立方。
二、庄里水库建设意义分析1、缓解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矛盾(1)枣庄市水资源情稀缺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枣庄市2020年、2030年的需水预测见表:而枣庄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0.28亿m3,地下水资源为7.68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4.13亿 m3,水资源总量为13.83 亿m3。
考虑到境外可调入水量2.19亿 m3,规划南水北调2亿 m3,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8.022亿 m3。
在现状供水条件下,到2020年枣庄市缺水7.5 亿m3,2030年缺水8.6亿m3。
经测算,2020年三种情况最基本缺水率分别为7.9%、22.5%、25.4%;2030年三种情况最基本缺水率分别为0.9%、15%、18%[1]。
可以看出庄里水库的建设将成为地表水拦蓄工程,增加了供水能力,为用足、用好现有水源,做好节水方面做出成绩。
(2)解决鲁南煤化工基地水资源短缺枣庄市是一座新兴的中型工业城市,主要工业是煤化工产业和火力发电,而这些产业的耗水量是巨大的。
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
![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6bf61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e.png)
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状况分析颜井波【摘要】分析了枣庄市水资源供需状况,提出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水资源供需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枣庄市;水资源管理;供需状况【作者】颜井波【作者单位】枣庄市湖东堤管理局,山东枣庄 277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面积4 563 km2,辖市中、薛城、峄城、台儿庄、山亭和滕州5区1市。
枣庄市人均占有水资源400 m3,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
全市水资源主要来自雨水蓄积,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80%左右。
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4条,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143座及塘坝806座。
多年平均径流量11.17亿m3,地下水资源中等丰富,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次是水库、塘坝等蓄水工程和河川径流。
1.1 水资源可利用量基本平稳1)从资源总量看,枣庄市水资源总量和可利用量常年比较稳定。
据统计,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14.66亿m3,可利用量10.6亿m3。
2013年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正式通水后,每年将增加可用水量0.9亿m3,达到11.5亿m3。
2)从水源渠道看,地表水可利用量占比超过60%。
据统计,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11.17亿m3,可利用量4.3亿m3;地下水7.22亿m3,可利用量6.3亿m3。
3)从可用指标看,省政府核定枣庄市2011—2015年度用水总量指标为10.67亿m3,基本与可利用总量持平。
其中地表水指标6.17亿m3,超过实际可利用量;地下水指标4.5亿m3,低于实际可利用量。
因此,用水指标需要调整平衡。
1.2 供给能力逐年下降据了解,当前枣庄市水资源利用已达临界状态,主要地表水来源于5座大中型水库全部配置,可开采地下水资源(主要是8大富水水源地)已无水配置,滕州、薛城和市中已没有地下水用水指标。
我市供水行业资源整合的调研报告(国资办)
![我市供水行业资源整合的调研报告(国资办)](https://img.taocdn.com/s3/m/ef5c5316783e0912a2162aed.png)
中心城区供水行业资源整合调研报告城市引水、供水是城市建设的先导性行业、环境发展的资源性行业,是城镇化进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
当前我市中心城区在引供水方面因体制机制、行业竞争等原因,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管网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等问题,影响到了水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益。
经对中心城区供水企业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心城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供水水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含张店区、高新区和新区)在水源供应上,主要有太河水、大武水、黄河水、长江水及部分企业的自备井水。
水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资源性缺水。
当前,中心城区的生活用水量为10万方/天,2014年夏季高峰供水量达15.6万方/天。
前几年中心城区生活用水主要水源是太河水,可供水量为8.5万方/天,遇到连续干旱年份还可能发生无水可供的局面(太河水库曾于1990年干涸,2014年9月份再次干涸,已停止向城区供水)。
2、水质安全难以保障。
中心城区的另一水源为大武地下水,但水污染形势严峻。
上世纪80年代因齐鲁石化乙烯装置渗漏,造成大武水源地西部堠皋地段遭到严重污染(面积约5平方公里)。
最近几年,大批投产的小型化工企业由于跑、冒、滴、漏及污废水不合理排放,导致堠皋地段出现新的污染源;氯离子和氨氮大幅超标,则对大武水源地东风富水段(市自来水公司取水井群所在地)构成严重威胁。
同时,大武水源地东部南仇富水段兴建金山工业园,又造成了淄河西岸自炼油厂向北至辛店城区的污染带,对辛店富水段和新开发的刘征水源也构成了巨大威胁,并已导致市自来水公司取水区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
此外,淄河东岸青州市邵庄工业园的污水排放造成了淄河沿岸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客水利用不足。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下达给我市的客水指标为:黄河水每年4亿方,长江水每年0.5亿方。
但近年来实际利用黄河水年均不足3亿方,地下水的取水量却远超规定指标,如果我市连续多年用不了4亿方的引黄指标,未来一定会被压减。
枣庄市降水变化规律分析
![枣庄市降水变化规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29d05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6.png)
枣庄市降水变化规律分析郑琪;任红;李振【摘要】依据枣庄市1951-2010年实测水文系列资料,计算各区(市)和全市平均降水系列及其特征值,分别绘制降水系列过程线和降水系列距平累积曲线,据此分析全市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等规律,为水文情报预报、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名称】《山东水利》【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2页(P27-28)【关键词】枣庄市;降水规律;水文分析【作者】郑琪;任红;李振【作者单位】枣庄市水文局,山东枣庄 277800;岩马水库管理处,山东枣庄277214;枣庄市水文局,山东枣庄 277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枣庄市地处鲁南,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毗邻,东北依沂蒙山区,西南濒微山湖,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全市总面积4 563 km2,辖5区1市,1个高新区。
枣庄市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由东向西,依次跨越山区、丘陵、平原、滨湖、沿运、低洼湿地。
本区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雨量丰沛、夏雨集中、春风大、回暖早、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
全市较大河流有中运河、界河、北沙河、城河、漷河、十字河、薛城沙河、峄城大沙河、陶沟河等,均为季风性雨源型河流,具有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
1 资料选取与成果计算选取枣庄境内18处常年雨量站1951—2010年共计60年降水系列水文资料进行计算分析。
1.1 全市平均降水系列计算各区(市)根据本地区选用降水站网的分布情况,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逐月平均降水量,逐月平均降水量累加得年平均降水量;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全市平均降水系列(1951—2010年)。
1.2 降水系列特征值计算频率曲线线型采用P-III型,CS=3.5CV,利用山东省通用水文频率计算程序,分别计算1951—2010 年、1951—1975 年、1976—2002 年、2003—2010年4个系列特征值(2003—2010年系列较短,未做频率计算)。
2010—2012年枣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调查
![2010—2012年枣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8f0671a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8.png)
2010—2012年枣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调查丁德超
【期刊名称】《环境卫生学杂志》
【年(卷),期】2013(3)6
【摘要】目的了解枣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运行情况和水质卫生状况,掌握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决策部门改善饮用水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2010—2012年对各监测点基本情况进行现场调查,采集各年度枯水期、丰水期的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水质项目检测,检测指标主要包括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共19项。
结果 3年共监测工程234个,检测水样936份,合格562份,总合格率为60.04%;枯水期水质合格率为66.67%,丰水期水质合格率为53.42%(P小于0.05),出厂水合格率为65.38%,末梢水合格率为
54.70%(P小于0.05)。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不合格率分别为33.01%、21.58%和15.28%。
各年度合格率为分别为51.88%、60.59%和68.84%(P小于0.05)。
结论枣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合格率较低,影响水质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指标,应提高对水源地的防护管理水平,加强饮水消毒。
【总页数】4页(P535-538)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水质卫生
【作者】丁德超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39
【相关文献】
1.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J], 赵世贤
2.宁夏隆德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J], 赵世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庄市供水现状的分析》摘要。
对枣庄市供水系统及供水行业现状的分心,具体在供水管网的问题,水源水质问题,水源问题,供水设施问题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加快新水源的建设加快环状管网的建设,通过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实现水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供水一体化,保障城市居民的供水安全实现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源水质,管网,企业管理,供水一体化abstract:thewatersupplysystemandlookwaterindustrysituationofdistraction,andtheconcreteinthewatersupplyworkproblems,waterqualitywater,water,watersupplyfacilitiesandenterprisemanagementareanalyzed.putforwardt heconstructionofthenewwaterspeedup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theci rcularpipe,throughtheenterprise'smergerandreorganizationofwaterresourcessoasto realizethesharingrealizetheintegrationofwatersupply,urbanwatersupplysecurityguarantee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 watersupply.keywords:waterwater,pipework,enterprisemanagement,watersupplyintegration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枣庄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23亿m3,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400m3。
枣庄市有大中型水库5座、小Ⅰ、Ⅱ型水库134座,塘坝806座。
xx年全市蓄水工程6.04亿m³。
总兴利库容为3.07亿m³,设计供水能力为2.6亿立方米,现状供水能力0.99亿m³。
xx年枣庄市蓄水工程供水能力7847万m³。
其中薛城区为545万m³,峄城区为630万m³,市中区为3048万立方米xx年全市供水总量为8.6亿m3,其中城市居民生活和业生产用水3.4亿m3,开采地下水为90%,利用地表水为10%。
西城区现共有三座给水厂即:永福路配水厂、长江配水厂、兴城配水厂。
东城区现有北郊、东郊两座水厂和二级供水增压站两座,即:邵庄泵站、光明泵站。
峄城区现有东郊水厂和二级供水增压站两座即:坛山泵站、徐楼泵站。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
水资源短缺、水利用方式粗放和水环境生态恶化的多重挑战,使城市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的可持续利用领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关系到全市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实事工程,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实现“一网供水”,可以有效解决我市供水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1目前我市供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供水管网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现状管径偏小,根据所需埋设管道而未经规划,因此,地下供水管网混乱。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市政给水的需求量增加,管网覆盖率较低,而且部分地区地下给水管网密集,同一道路下埋设多根小管径给水管,导致地下管网复杂无序。
新建城区管网现状。
根据各区的规划发展埋设管网,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枣庄市整体发展。
管网的铺设并没结合枣庄整体实际,考虑城市近、远期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偏远地区的工业发展受到基础市政建设滞后的影响。
1.2水源水质问题由于地表水渠及河道内受污染的水下渗入水层,导致局域地下水受污染,而现有水厂或配水厂内无净水处理工艺,导致城市居民用水受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枣庄各城市居民生活不得不饮用水质较高的纯净水、山泉水的家庭和单位在急剧增加。
枣庄市现状年开采地下水54170万立方米,占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90.9%,其中城市供水开采地下水20996万立方米,占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的35.2%,由于集中超量开采或受井群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影响,在部分水源地出现了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陷、水质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但是如果在全市加强对重点地下水源地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合理调度,必将增加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充分发挥水资源应有的效益。
周村水库于xx年开始供原水,xx年张庄水厂建成后开始正式向市区供水。
供水初期水源保护条件较好,原水除个别指标外均符合国家地表水源水质标准,是一处优质的城市水源地。
进入九十年代后,库区内进行网箱养鱼,水质开始遭到污染,后随着养鱼规模不断扩大,水质严重恶化,被迫于xx年关停,仅保留少量原水供应部分工业用户。
1.3水源问题由于枣庄市水源大部分采用的是地下水,而由于个别地区地下水超采或受污染,而与之相接的水厂便失去了水源或无法处理受污染的原水,导致水厂无法正常供水。
在原水输送上需要统一考虑,合理分配,设置至少2条输水管或配以有足够大的事故贮备水池。
原有水源由于种种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而这对于水厂来说选取单一水源则成为供水设施的一大弊端;1.4供水安全保障问题中心城各区域供水管网已经联成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互补、调剂余缺的目的,对提高各区供水安全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受联通设施能力及水资源总量的制约,其互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正常供水条件下,各区仍以各自主供水源为主。
目前安全保障问题最突出的是东城区和新城区,一方面区内现有供水能力已经和需水总量基本持平,没有储备供水能力;另一方面,几个主供水源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污染或者是污染隐患,一旦其中某个水源地因水质问题而停供时,将会给城区供水造成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新城区,在清凉泉水源因矿井透水而报废后,完全靠东城区向西调水供应,由于没有第二水源保障,供水安全存在极大隐患。
1.5供水设施问题经调查,现有供水设施陈旧,部分水厂已停运,而有的年久失修。
面临源水水质逐渐恶化的情况而无法以对,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供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生活、工业用水量。
特枯干旱年份或连续干旱年份城市缺水严重,有时甚至造成工业停产,城市供水也不得不实行定时限量供水。
1.6企业管理问题多部门管理、多企业运营,已成为供水行业健康发展和供水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障碍。
我市目前的城市供水管理体制为:市区水资源及农村村村通工程由水利部门管理,市区制水厂和供水管网运营单位的人员及资产管理由市国资委负责,城市供水的行业监管由建委部门负责。
各供水企业因其供水水源、制水工艺、管理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供水成本差异较大,虽然国家对自来水的水质、水压及供应服务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管理部门不同,执行的水价标准不一样,整个供水系统无法实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管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缺乏有力保障。
如薛城区供水公司与市供水公司各自有一个供水管网而且是分开的,由于两个公司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和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在干旱期水资源缺乏不能实现水资源共享,不得不采取限时供水,严重影响居民的用水,居民的供水安全受到很大威胁。
2保障城市供水的几点建议2.1水源建设为提高整个城区的供水安全保障,第一要积极开发建设新的城市水源,增加供水能力储备,提高应急调剂能力;第二要加强各区间贯通管网的互通性,实现中心城供水的一体化;第三加强现有水源地的污染防护及治理工作,减少水质污染事故的发生。
2.2建设设施的有效利用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率,有效地提高社会整体效益。
通过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进一步优化我市城市供水管理体系,实现全市供水系统的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定价。
通过合理规划,加快实施羊庄水源地工程,取消市区内的自备井供水,压缩城镇地下水的开采量,实现全市水资源的共享。
通过提高供水企业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在提高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市区水环境的改善、提高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做到政府和企业双赢。
2.3供水一体化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通过集团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引进外来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全面提升供水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通过优化水厂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彻底让居民喝上放心的水,是百姓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
结合我市“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在保留原有供水企业独立法人的基础上,将全市供水企业及城镇村村通工程管理单位资产进行整合,成立由国有资产控股的枣庄市供水集团,市区各供水企业及县级自来水公司作为供水投融资公司的子公司,具体负责辖区内供水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
市国资委授权供水集团管理公司所属的国有资产,市建设局对供水投融资总公司实施特许经营授权,通过明确政府、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责、权、利,促使供水企业向规模化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供水集团成立后作为融资平台,或通过向社会出让部分股权,或通过扩股增资等方式进行融资,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分级负责”的投融资机制,解决供水企业生产运营及后续发展所需资金问题。
3结语城乡供水是一项关系到枣庄市整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实事工程,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可以有效解决我市供水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确保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枣庄市中心城区城市供水专业发展规划》《枣庄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枣庄市中心城供水保障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篇:蓄水池二次供水现状调查分析蓄水池二次供水现状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为加强柳州市蓄水池二次供水卫生管理,确保市民饮用水卫生安全。
方法xx年按《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xx)对柳州市56处蓄水池二次供水现状进行调查,填写相关调查表;采集56份二次供水出口水样进行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xx)对二次供水出口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柳州市xx年56处蓄水池二次供水建立定期清洗消毒制度占32.1%,卫生许可证持证合格率为41.1%,蓄水池每年进行1次清洗消毒的占32.1%,对供水水质定期进行检验的占41.1%,100%的单位无水质余氯检测设备;二次供水设施出口水样合格率89.3%。
结论柳州市蓄水池二次供水卫生现状存在可能造成供水水质污染的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供水水质卫生。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日趋增多,二次供水设施迅速增加,二次供水已成为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1]。
相比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容易被污染,自来水出厂水质合格,但二次供水管理不到位,到用户家中的水质还是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