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全部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急诊服务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医疗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病种来说,急诊服务的流程与规范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流程和规范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室: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首先由急诊接待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2.初步评估: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分诊。
3.快速处理病情稳定的患者:对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如轻微创伤、呼吸道感染等,可安排相对较快的治疗,如护理处理、拍摄X线片、开具药物处方等。
4.紧急重症救治: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心肺骤停、休克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5.病情跟踪和观察:对于病情较为不明确的患者,急诊医生可安排病情观察,如住院观察、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6.给予治疗和疼痛缓解:根据患者的病情,急诊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输液、打针、缝合伤口等,并对疼痛患者给予病因治疗和疼痛缓解治疗。
7.报告和交接班:急诊医生在完成诊治工作后,需将患者的病情发展、诊疗方案、医嘱等情况报告给住院医生,并与其进行交接班,确保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二、急诊服务规范1.急诊服务时间:急诊科实行24小时全天候开放,确保患者随时得到急救和治疗。
2.医疗队伍构成与培训:急诊科医疗队伍由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护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他们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熟悉各种重点病种的紧急处理原则和操作技能。
3.质量控制与质量监测:急诊科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足和改进工作质量。
4.紧急设备和药品配置:急诊科需配备全面齐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急救箱、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氧气等。
5.紧急救治指南和标准:医院需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重点病种的急救处理指南和标准,指导医疗人员进行救治工作。
6.患者隐私保护:急诊科应设立专门的接待区域,保障患者的隐私,禁止其他患者、家属等随意进入。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规范及流程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规范及流程一、重点病种范围: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二、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三、实行首诊负责制,实施抢救科室及检验、输血、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地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
四、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输血科、检验科和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重点病种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五、服务流程。
1.急诊科医生接到120电话,小于3分钟出车。
接到患者后立即进行病情评估,确定病情危重需抢救者,按院前抢救要求进行必要的处理、监护,尽快转运回医院。
在转运过程中将病情、要求会诊医师、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电话告知医院急诊医师,并向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2.患者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患者合适的体位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抢救病历。
3.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及会诊医嘱(急诊护士负责通知专科医生到急诊室会诊),并确定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护士负责在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书右上角加盖红色“抢救专用章”印章。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抢救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4.各辅助检查科室须及时接受标本和患者。
平片、CT、超声检查等医学影像检查30分钟内出具报告。
检验常规30分钟内出具报告,生化、凝血等60分钟内出具报告。
输血科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药房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急诊服务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迅速发生的急性疾病、创伤等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紧急救援。
针对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需要根据各种疾病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重点病种以及相关的急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的介绍。
一、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脑血管急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治疗时间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医院后,由急诊医生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监测。
2.心脑血管急症疑似患者需尽快激活院内急诊医疗联络中心(如急诊中心、卒中中心等),列出紧急救治清单。
3.院内急诊医疗联络中心与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联动,尽快完成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心肌酶谱、脑部CT或MRI等)。
4.心脑血管急症疑似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分级送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救治,如冠心病患者需送往心导管室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急诊服务时限:心脑血管急症是时间相关性疾病,早期干预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1.早期诊断和评估: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到达医院后的10分钟内(即“门到针”时间)迅速进行心电图和血常规检查。
2.溶栓治疗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到达医院后,溶栓治疗应在30分钟内开始。
3.完成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需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心电图确诊后至介入治疗完成时间应在90分钟以内。
4.心电图检查时间:对于疑似脑卒中患者,需在到达医院后15分钟内进行心电图检查。
二、严重创伤(如车祸、坠落伤)严重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通常采取多学科的团队协作来提供急救和治疗。
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医生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快速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确定创伤的类型和部位等。
2.高度怀疑严重创伤的患者应立即通知麻醉、外科、骨科等相关科室,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救治。
3.进行特殊检查(如头颅CT、肌酸激酶酶谱、X光、血气分析等),进行创伤评分以确定严重程度,并制定具体救治方案,如介入治疗、手术等。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急诊患者就诊 初步判断病情 重症监护室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 向陪人交代病情及签危重通知单 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 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进一步抢救 请相关二线班 病情较重 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 或收入病房 会诊 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抢救成功医师开出所有抢救治疗单,护士或陪人去收费处初步结算 留观室一、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建立静脉通道●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及呼吸●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镇静:烦躁、抽搐者可给地西泮5~10mg或劳拉西泮1~2mg静脉注射推注速度不宜超过2~5mg/min●如有条件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检测血电解质●脱去衣物,清水洗受染皮肤、毛发●洗胃或催吐:冷淡盐水,反复洗胃至无异味或总量2~5升为止●导泻:33%硫酸镁200ml或25%甘露醇250ml灌胃●输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溶液2000~4000ml/d,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利尿:呋塞米20~4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加倍重复1~2次使用阿托品:●按轻、中、重不同程度,每2~30分钟静脉注射1~10mg,根据情况调整达到阿托品化后维持➢气道分泌物减少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瞳孔散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心率加快●真正把握适度原则,必须做到用药个体化,避免阿托品中毒复能剂:●是否使用或者何时使用目前尚有争议;解磷定成人每次~,稀释后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4小时重复1次忌与碱性药物配伍;也可以选择氯磷定~1g肌肉注射上述治疗无效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接诊制度及流程;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八、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危险性最大的婴儿,应尽快转送至有NICU是上级医院去,一般高危儿的处理如下:1、保温:生后立即放入暖箱保温,使皮肤温度或腋温维持在—度之间,每小时测一次体温,待体温稳定后改为每4—8小时测一次;2、密切注意观察或用监护仪监护心率和呼吸率,设呼吸暂停报警暂停15秒报警和心率减慢报警<100次/分3、用多普勒法或血压监护仪器测量血压,如收缩压低于50mmHg,早产儿低于40mmHg,或血压明显增高,需连续观察,直至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若不能经口喂养,或喂养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者,可静脉输液;4、巨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和小于胎龄儿,应在生后2,12和24小时,用血糖试纸检测血糖;5、血常规及红细胞压积6、生后3小时喂奶,如无呕吐和呼吸困难,以后每隔3小时喂一次;7、维生素K11—2mg,肌注,连用3天;8、待体温及一般情况稳定,擦去身上血迹和胎脂,用少许水洗净臀部和会阴部,但不洗澡;9、脐带残断用碘酒消毒,不需覆盖辅料,如有分泌物,可用70%酒精擦去,一日2-3次,疑有感染可用抗生素。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二、农药中毒抢救流程三、急诊分娩的急救工作流程一、接到呼叫后,应详细询问记录病人的情况,在10分钟内,立即派车组织相关人员携带抢救药品、氧气、产包等器械,必要时带血、迅速前往现场实施紧急抢救处理,在车上仍要继续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
二、在病人到达之前,成立以产、内、儿科主任、产科值班医师、护士长、主班护士为成员的抢救小组,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
主班护士应立即备齐抢救药品、急救器材、诊疗仪器、手术器械等,各有关人员坚守岗位,以便及时抢救。
三、接诊病人要认真负责,迅速准确,一路畅通,要求5分钟使病人进入抢救程序,抢救小组由参加抢救的最高技术职称指挥,根据病情确定抢救方案。
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要严肃认真、服从指挥、密切配合、分秒必争、沉着冷静、标准操作完成各自任务。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以免发生过失。
要严格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各种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四、设专人护理危重病人,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计划,认真进行护理观察,及时准确的做好护理记录。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床前交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准确交接病情和治疗情况,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抢救措施及所有药品均应详细交班,注射用药品空安瓿、输液空瓶、输血空瓶等用完后须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安规定处置。
六、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交代病情,并酌情报告院总值班、院领导,凡可能涉及到的纠纷,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抢救完毕及时整理抢救室,补充药品、器材,保持清洁卫生,同时做好抢救小结,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技能。
八、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进行病案讨论分析,分析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按规定在二周内上报有关部门。
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服务及诊治流程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接诊制度及流程;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
住院期间:1.健康教育,有记录。
八种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八种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急诊科是医院重要的门诊科室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类急诊病患。
当患者出现急性疾病或急性加重时,他们首先会选择到急诊科就诊。
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包括急诊医生、护士、实习医生和辅助人员等,他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急诊科的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八种重点病种:1.心脑血管急症: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
患者来急诊科时,医生会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尽快进行心电图和血液检测等相应的检查,以确定患者是否有急性心脑血管病的迹象。
根据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给予抗栓治疗、血管扩张药物和缺血区域的保护等。
2.呼吸系统急症:如哮喘、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
患者来急诊科时,医生会首先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肺部听诊等进行初步评估,并尽快进行血气分析和胸部X光等相关检查。
根据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给予氧疗、支气管舒张剂和抗生素等。
3.消化系统急症:如胃溃疡穿孔、肠梗阻等。
患者来急诊科时,医生会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尽快进行腹部CT扫描和血液检测等相关检查。
根据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给予抗酸药物、止血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4.泌尿系统急症:如尿路感染、肾绞痛等。
患者来急诊科时,医生会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尽快进行尿液检测和B超检查等相关检查。
根据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给予抗生素、镇痛药和尿路通畅治疗等。
5.神经系统急症:如癫痫持续状态、脑出血等。
患者来急诊科时,医生会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尽快进行头部CT扫描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
根据评估的结果,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给予抗癫痫药物、降颅压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6.外伤急症:如骨折、创伤性脑损伤等。
患者来急诊科时,医生会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并尽快进行相关部位的X光检查和CT扫描等相关检查。
完整版)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完整版)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本文介绍了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这些病种包括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和急性呼吸衰竭。
对于多发伤的患者,急诊科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双通道补液、留置尿管等,并进行初次评估与复苏。
在60分钟内,需要进行二次评估,并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
最后,需要将患者分流到手术室、入院或急诊留观。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患者,急诊科需要在10分钟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并完成气道、呼吸和循环的评估。
在怀疑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采血、给予阿斯匹林等处理,并电话通知心脏内科急会诊。
在30分钟内,需要进行心脏内科会诊,并决定溶栓治疗或PCI。
对于怀疑心衰或呼衰的患者,急诊科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在急诊科接诊心衰或呼衰患者时,首先要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采取血样进行常规、生化、血气分析及相关标志物检测。
在这方面,我们优先考虑POCT技术。
接着,需要对患者进行简单的询问病史及查体,初步评估心衰或呼衰的可能病因。
同时,还需要进行完善的心电图、床旁影像学等评估。
早期必要的干预包括扩血管、镇静、利尿强心等药物、气道管理、机械通气等。
此外,电话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也是必要的。
对于可疑卒中患者,在抵达急诊科60分钟内,需要完成相关科室会诊,安排辅助检查,初步明确病因及分流去向。
同时,需要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并根据病因确定进一步治疗。
例如,急性ST段抬高心梗应在30分钟内溶栓,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性肺栓塞应尽快溶栓,重症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应在1小时内使用抗菌素等。
对于可疑卒中患者,在抵达急诊科10分钟内,需要进行气道、呼吸、循环的评估与相应处理,惊厥的控制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电监护、吸氧与静脉通道的建立,并采血完善常规、生化、凝血等检查。
接着,需要完成头颅CT等重要辅助检查,并在到达急诊科25分钟内读取CT结果,判断卒中类型。
重点疾病急诊流程
重点疾病急诊流程
当患者出现急诊疾病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为了保证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重点疾病急诊流程。
一、识别重点疾病
医务人员应对常见的急诊重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如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在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要考虑到可能的重点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问诊和检查。
二、快速筛查
对急诊患者进行简单快速的症状询问和体格检查,同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情。
要注意筛查出危重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三、分类处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类到相应的急诊区。
危重症患者置于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观察治疗,一般急诊患者在普通病房治疗。
四、会诊治疗
必要时进行会诊,充分利用医院的专科医生资源,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用药、手术或介入治疗措施。
五、持续监护
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呼吸机辅助等维生治疗。
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入普通病房。
六、质量控制
建立重点疾病急诊质量管理制度,评估急诊响应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不断优化急诊流程,提高急诊效率和质量。
六大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六大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如下:
1.预检分诊:
①患者到达医院后,由护士或分诊人员进行快速评估,确定病情的紧急程度和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
②分诊的目的是确保最严重的病例能够优先得到医疗资源。
2.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①医护人员会询问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3.紧急处理与稳定:
①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稳定生命体征,如开放气道、供氧、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等。
4.辅助检查:
①根据初步诊断,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检验、尿液检验、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以确认诊断。
5.专科会诊:
①对于需要特殊处理的病例,急诊医生可能会请求相关专科医生进行会诊,共同决定治疗方案。
6.治疗与处置:
①根据诊断结果,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②对于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后可离院。
7.住院或转院:
①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或监护的患者,将安排住院治疗。
②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转院至具备更专业设备或人员的医疗机构,将及时进行转院。
8.记录与随访:
①所有的诊疗活动都需要详细记录在病历中。
②出院后,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随访,以监控患者恢复情况或处理后续问题。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完整规范)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完整规范)为了提高急诊质量管理水平,加强科间协作,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我们根据XXX及省市相关制度规定、“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包括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1.急诊患者就诊初步判断病情急诊抢救室。
2.进行初步抢救治疗,例如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
3.向陪伴交代病情并签署危重通知单。
4.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
5.根据病情决定继续抢救或收入住院。
6.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
7.根据情况决定患者去向,抢救成功后进行请上级医师会诊。
急性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1.进行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3.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
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
对相应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
复苏的氧代谢目标在氧利用率指标即不应超过0.40.6.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7.根据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照伤势严重度分类方法完成救治流程。
伤势严重度分类方法包括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1.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包括戒烟戒酒,培养合理的饮食惯,适当锻炼以及控制体重。
饮食方面,应该控制钠盐摄入,每人每天应该≤6克,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生活方式方面,应该培养健康的生活惯,适当锻炼身体。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
附件3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拨打急救电话经救护车接来的患者(院前急救)(或)/自行来院患者→急诊科护士接诊挂号→测T、P、R、BP观察神志→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医生立即接诊病人→查体、完善检查:(1)轻症:输液、治疗、取药、留观、好转者离院,留观期间病情加重者,则住院、手术;(2)危重:立即进入抢救室抢救→心肺复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医师全程陪同→送住院、手术、重症监护。
服务时限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超声检查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2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急诊科、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药房、收款及挂号等配合流程1、急诊有患者需要会诊时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会诊电话后立即派会诊医生前往会诊,时间﹤10分钟。
2、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临床科室帮助的,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派医生前往共同抢救。
3、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入院的,提前联系临床科室,准备病床和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由担架队和急诊医务人员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并与临床医生做好交接。
4、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需做相关检查的,各医技科室应做到随到随检、先检查后交费,发现危急值时及时通知急诊首诊医生,做好记录,并快速给出检查报告。
5、急诊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药房应做到随用随取,先用药后交费,并做好记录。
6.收款及挂号处: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并做好记录。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重症监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署危重通知单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 检查结果进一步评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1、23急性颅脑损伤急诊处理流程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指标:PaCO2 30—35mmHg,PaO2>75mmHg,SaO2>95%。
6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6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急诊服务是医疗机构对病情急迫、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诊疗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6种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a.急诊抢救人员接诊后,首先要进行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心率、血压、心肺情况等。
b.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抢救优先级和急救目标。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c.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以确定病情和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
d.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启动紧急治疗措施,如给予急救药物、进行血管通路畅通等。
e.抢救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抢救质量。
f.抢救结束后,要做好后续处理,包括转运、住院、康复等工作。
2.呼吸系统急症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a.急诊抢救人员迅速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
b.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辅助检查,如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等。
c.急救护理人员可进行一些急救措施,如给予吸氧、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等。
d.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或严重,需要尽快转至重症监护室或相关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e.在抢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抢救效果。
3.消化系统急症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a.急诊抢救人员了解患者病史,评估病情,特别关注有无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b.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如体温、血压、腹部触诊等。
c.根据患者症状,开展相关检查,如血液、尿液、便液化验、腹部X线等。
d.根据检查结果和临床判断,启动紧急处理措施,如给予急救药物控制症状,行紧急手术等。
e.抢救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抢救效果。
4.外伤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a.急诊抢救人员迅速评估外伤程度和部位,进行初步判断与分类。
b.现场抢救人员可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受伤部位等。
c.尽快将患者转至医院急诊部,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完整版)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一、重点病种种类依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重点病种包括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
二、重点病种的急诊评估、处置与分流规范(一)多发伤多发伤定义:两处或以上器官系统受伤,其中之一可能危及生命。
应抓紧伤后“黄金1小时”的抢救机会。
1、严重多发伤,到急诊科10分钟内,完成:(1)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双通道补液、留置尿管等(2)初次评估与复苏A:通畅气道、保护颈椎B:评估呼吸,处理危及生命的心胸外伤C:评估循环,控制体表出血,床旁手段评估内出血,必要时输血D:评估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E:充分暴露检伤,防止低体温(3)基本明确主要可能损伤部位,并致电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2、严重多发伤,到急诊科60分钟内,完成:(1)二次评估:包括从头到脚的全身检查、病史采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功能的监测,并在患者稳定前提下完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2)相关临床科室完成紧急会诊,书写会诊记录。
评估决定性手术的指征与风险,完成医患沟通与相关知情同意。
(3)患者分流:直接送手术室、入院或急诊留观(二)急性冠脉综合症1、怀疑缺血性胸痛,在抵达急诊科10分钟内,完成:(1)心电监护,吸氧。
完成气道、呼吸和循环的评估。
(2)简单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3)心电图检查(常规12导联,必要时加V7-V9、V3R-V5R)(4)采血,查血清心肌标志物、血常规,生化,凝血常规。
建议POCT。
(5)若考虑急性冠脉综合症,无禁忌则立即予阿斯匹林300mg嚼服、氯吡格雷300mg口服。
视病情给予硝酸酯类和吗啡对症止痛等处理(6)电话通知心脏内科急会诊,评估心肌再灌注治疗指征和方式(7)他常规治疗:抗凝、调脂、ACEI、β阻滞剂等2、怀疑急性冠脉综合症,在抵达急诊科30分钟内,完成:(1)心脏内科会诊,决定溶栓治疗或PCI(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签署心肌再灌注治疗的书面知情同意。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急诊服务流程是指患者在急诊科就诊时,医生和护士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下面将重点介绍常见的急诊病种服务流程。
一、心绞痛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来院报到,急诊护士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并评估患者的病情。
2.进行初步急诊医师评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3.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听诊心脏、肺部等。
4.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医生会确定是否怀疑患者出现了心绞痛,可以通过心电图、血液常规检查、心脏酶谱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5.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心肌供血,一般会给予患者含硝酸甘油的药物来扩张冠脉血管,同时可以给予患者负性肌力药物来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减少心肌氧耗。
6.对于有心绞痛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进一步治疗,比如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
7.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出院时,医生会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和复查计划,以及提供心绞痛方面的生活及饮食建议。
二、中毒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院报到,急诊护士会了解患者中毒的原因、时间、剂量等信息,并评估患者的病情。
2.医生进行急诊医师评估,了解患者的中毒症状和体征,并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等。
3.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会抽血,检测血液中药物或毒物的浓度,并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电解质、肝肾功能等。
4.对于有急性中毒表现的患者,医生会先行给予急救措施,如清洁胃肠道、给予解毒剂等。
5.对于有潜在中毒风险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如洗胃、腹腔灌洗等。
6.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给予肾上腺素、碱化尿液等。
7.出院时,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中毒防范方面的教育,提醒患者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并告知患者相关的复查计划。
三、脑卒中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院报到,急诊护士会迅速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在医疗领域,急诊服务对于重点病种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保证医疗质量,建立一套有效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重点病种急诊服务的流程和规范,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背景介绍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是针对特定疾病或病情的急诊服务,旨在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医疗救治。
例如,心脏病、中风、创伤等疾病都属于重点病种。
由于其病情复杂、救治难度高,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服务流程与规范。
二、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1. 接诊与初步评估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应立即进行接诊和初步评估。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优先处理重症患者,同时快速采集患者的病史和基本生命体征。
2. 快速诊断与急救处理经过初步评估后,医护人员需尽快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急救处理。
临床辅助检查如心电图、CT扫描等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确定诊断,同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稳定患者病情。
3. 专科会诊与治疗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寻求专科会诊,以获得更专业的治疗方案和救治指导。
同时,在多学科的团队协作下,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护,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4. 转诊与追踪管理在急诊科救治完成后,对于需要住院治疗或进一步诊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转诊,并建立追踪管理机制。
确保患者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得到持续关注和救治,提高抢救和康复效果。
三、重点病种急诊服务规范1. 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效的急诊医疗队伍,包括急诊医生、急诊护士、急救技术人员等。
他们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以提高诊断和急救处理的水平。
2. 设备设施保障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如多功能监护仪、快速体温计、呼吸机等,以保证重点病种患者在急诊科的救治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
3. 急诊标准与指南建立和完善急诊的管理标准和操作指南,确保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能够遵循规范操作、减少误诊和处理错误。
急诊科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急诊科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急诊科是医院内重要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对急性病症患者进行初步诊断、稳定患者病情,以及及时救治和转诊患者。
急诊科经常会遇到一些重点病种,例如心肌梗死、中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创伤等。
以下是急诊科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1.心肌梗死:患者来院后,急诊医生会迅速评估病情,包括询问病史、进行心电图检查等。
如果疑似心肌梗死,医生会立即给予氧气吸入、阿司匹林嚼碎服用、硝酸甘油舌下含化等紧急处理。
之后,会尽快安排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中风: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医生在最短时间内收集重要信息,进行相关检查。
治疗包括给氧、支持性护理,尽早建立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4.严重创伤:以上流程仅是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之一,实际流程可能因患者病情、医院资源等而有所不同。
急诊科的主要目标是救治病情危急、生命垂危的患者,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做好急诊服务,急诊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重要能力:1.快速响应能力:急诊科应该随时准备迅速应对突发状况。
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评估、处理各类急诊病症的技能。
2.多学科合作能力:急诊科医生需要与心内科、神经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以迅速达成救治决策。
3.基础设施和资源:急诊科需要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及合理规划的急诊护理区域,确保对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的护理。
4.良好的管理和组织能力:急诊科需要合理安排急诊医生、护士的工作,确保人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
急诊科的工作十分紧张和繁忙,医生和护士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平,提供最优质的急诊服务。
同时,急诊科还需要与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急救警示教育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重点病种是指对患者健康影响较大、治疗难度较高、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
在急诊服务中,重点病种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有一定的规定,旨在提高就医效率、缩短等待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几种重点病种,分别介绍其急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规定。
一、心脑血管急症心脑血管急症是指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突发的疾病,包括心梗、脑梗、脑出血等。
对于这类患者,急诊服务流程通常如下:1.接诊与初步诊断: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如果怀疑为心脑血管急症,将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快速治疗:急诊医生会立即打开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血压计等,给予患者紧急治疗,如心脏复苏、溶栓等。
3.辅助检查和进一步处理:在患者基本稳定后,医生会尽快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CT、MRI等,以确定病情和制定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服务时限规定:1.心梗患者的“绿色通道”要求:心梗患者到达急诊科,医院将为其提供“绿色通道”,确保在15分钟内完成急救处理。
2.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三早”原则: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医院要在发病6小时内实施急救治疗,即“早叫早告诉,早诊断早送往,早处理早救治”。
二、呼吸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包括急性气道阻塞、重症哮喘、肺炎等疾病。
对于这类患者,急诊服务流程通常如下:1.接诊与初步诊断: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医生会快速评估呼吸状况,采集基本病史信息,并进行初步诊断。
2.快速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具口服或静脉用药,给予辅助氧气,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紧急处理。
3.辅助检查和进一步处理:在患者基本稳定后,医生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辅助检查,如X光、CT、血液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病情和制定治疗计划。
服务时限规定:1.对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医院要为其提供“绿色通道”,确保在15分钟内完成急救处理。
2.对于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医院要在30分钟内完成急救处理。
三甲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
三甲医院急诊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为了提高我院对急危重症的诊疗效率,确保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制定以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一、建立救治急危重症的绿色通道(一)24小时热线电话:急救中心:手术室:医务科:(二)成员及职责黄xx(医务科科长),全面负责抢救小组工作的组织及协助,对重大抢救方案和措施做出决策。
黄xx(小儿外科主任),负责组织及协助外科抢救工作,提出抢救方案,落实抢救措施。
伦xx(内一科主任),负责组织及协助内科抢救工作,提出抢救方案,落实抢救措施。
周xx(急诊科主任)负责组织及协助急诊科抢救工作,提出抢救方案,落实抢救措施,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服务流程对可疑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急诊患者,立即平车送到A区(抢救室),予监测、ABC评估、氧疗、开通静脉通道,同时做相关检查(体格检查、床边12导联ECG、床边胸片、生化、心肌酶谱)。
如诊断是AMI,即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B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ACEI或ARB(沙坦类)他丁类、硝酸甘油等(有禁忌证除外)治疗,抗心衰、抗休克、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同时电话通知相关成员组人员;内三科医生接到电话通知后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对需要进行急诊PCI的患者,内三科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并立即转上级医院诊治。
对适宜静脉药物溶栓患者,告知静脉溶栓风险,签静脉溶栓同意书,30分钟内展开溶栓,溶栓后转ICU继续治疗,对不需要急诊PCI及静脉溶栓治疗或家属不同意,急诊PCI及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即转ICU继续治疗。
医务科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三、急性左心衰急诊服务流程对可疑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患者,立即送到A 区(抢救室),予监测、ABC评估、半坐卧位,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开通静脉通道、维持气道通畅(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同时做相关检查(体格检查、床边12导联ECG、床边胸片、生化,血气分析)。
如诊断为急性左心衰,予吗啡3-5mgiv,速尿20-40mgiv(收缩压大于100mmHg);静脉应用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使收缩压维持100mmHg左右;西地兰(心梗24h内慎用);收缩压小于90mmHg可加多巴胺10-20ug/Kg.min;严重支气管痉挛;氨茶碱;口服ACEI或ARB(沙坦类);补钾(高血钾除外);纠正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请内三科会诊,内三科医生接到电话通知后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指导诊治,病情允许,转IC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为促进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密切科间写作,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依据“2012版三级医院审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图。
重点病中包括: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图↓进入↓↓送至↓急诊接诊↓↓ ↓↓ ↓护送入↓检查结果送至 ↓视病情送入↓↓ ↓ ↓急性创伤的救治流程与规范(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
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
液体的复苏目标从整体看主要以尽可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携氧,以满足全身氧代谢的要求。
当机体的氧载不能满足机体的氧耗时,机体将通过提高氧利用率来代偿对氧的利用,可以从正常的0.22-0.32上升到0.7-0.8。
一旦氧载情况改善,氧利用率可以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机体的代偿功能存在,当出现氧利用率提高,即可认为此时氧载不足或相对不足,在一定限度内,氧利用率的上升就意味着组织缺氧在恶化。
当其超过0.4时,说明缺氧超过危险限,要加强干预。
如果其持续在0.40-0.50达3-4天,在0.50-0.60持续24小时以上,﹥0.60的时间超出8-12小时,提示患者缺氧严重且时间过长,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增多。
因此,复苏的氧代谢目标在氧利用率指标即不应超过0.40。
(6)确定性救治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创伤严重度分类方法:①轻度:患者为单部位受伤,仅需简单处置,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②中度:主要受伤部位损害严重,有功能损害,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一般没有生命危险;ISS(创伤严重度评分)<13,治愈后可能留有功能障碍。
③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不救治患者会死亡。
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下四个步骤完成救治流程:(l~3 分钟内完成)一般伤势严重,危及生命,多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可能遗留残疾。
④极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不迅速处置4 小时内即死亡,或濒死状。
创伤急救流程图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流程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 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
急性心梗急诊救治流程呼吸衰竭可直接危及生命。
必须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
其原则是在保持气道通畅的条件下改善或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以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但具体措施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口腔鼻咽喉部的分泌物吸出。
痰粘稠不易咳出可用必嗽平溶液雾化吸人或用支气管解痉剂及激素缓解支气管痉挛;或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将分泌物吸出。
如上述处理效果不佳,原则上作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建立人工气道。
(二)一旦建立人工气道应用机械通气时则考虑通过置入四腔漂浮导管,而同时测定并计算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循环阻力、PV02、cvo2、 Os/Qt及热稀法测定心输出量(CO)等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不仅对诊断、鉴别诊断有价值,而且对机械通气治疗特别是PEEP对循环功能影响亦为重要的监测指标。
(三)血管通道的建立是保证胃肠外高营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应用的锁骨下静脉留置穿刺导管较为适宜,它可置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待病情缓解后仍可留用,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工作麻烦。
(四)鼻饲导管。
目前应用鼻气管插管病人虽然可以从口进水,但科学应用机械通气时往往应用镇静荆或冬眠药、肌松剂等,一时可造成急性胃扩张,这也是经常临床所见的腹部膨隆,鼻饲导管不仅减轻胃扩张,还可监测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倾向。
同时亦可通过鼻饲导管应用祖国医学经验方剂进行治疗,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五)尿道:是监测肾功能的排泄和机体水盐代谢的重要手段,通过每小时的尿量来预测肾功能在呼吸衰竭、缺氧过程中的表现。
肾功能衰竭给抢救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在呼吸衰竭时如有肾功能衰竭死亡率可高达70%以上。
二、救治措施及时进行救治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关键,处理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泡通气,以纠正缺氧(PaO2维持8.0KPa以上) 和酸碱平衡失调。
同时控制感染。
纠正电解质紊乱,处理心力衰竭及其它并发症。
(一)呼吸支持治疗1.氧疗:氧疗是治疗缺氧症的重要手段,正确使用氧疗使许多病人获救或改善生活质量。
但有三个基本概念须明确:(1) 氧疗与任何药物治疗一样须有明确的指证,使用过量亦可引起副作用;(2)氧疗过程中应作动脉血气分析,观察治疗反应,以随时调整治疗;(3)氧疗仅为综合治疗措施的一部分,病人的恢复最终取决于病因的治疗。
长期高浓度氧可造成对肺组织的损伤 (氧中毒 ),因此应在保持适当PaO2(≥8.0KPa)的前题下尽量降低Fi值,通常FiO2< 60%时较为安全。
而超过此界线时应及时作呼吸器治疗。
纠正缺氧刻不容缓,可采用经面罩持续气道正压(CPAP)吸氧,大多数需要借助机械通气吸入氧气。
一般认为PaO2> 0.6,PaO2仍<8KPa(60mmHg)时应对患者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为主的综合治疗。
2.机械通气:呼吸机与呼吸道的连接保持密闭性是呼吸机保证有效通气的关键。
近年来由于提高压力或流量传感器的灵敏度,鼻面罩的改进使其死腔变小,有效的密闭性能,从而提高了机械通气的同步性能,减少创伤性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并发症,为发展非创伤性机械通气和提高抢救呼吸衰竭生存率刨造了条件。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重要而有效手段。
机械通气适应症:(1)急性呼吸衰竭;(2)严重肺水肿和ARDS;(3)失代偿性慢性呼吸衰竭;(4)呼吸功能严重损害的肺部疾患;(5)外科手和术前后的辅助呼吸。
机械通气可给机体带来的益处主要有三方面:(1)维持适当的通气;(2)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气体交换功能;(3)减少呼吸功的消耗。
使呼吸肌疲劳得到缓解。
需用高浓度氧的患者应早作鼻或口鼻面罩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或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必要时进行经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PEEP 能使萎陷的小气道、肺扩张,促进肺间质和肺水肿消退,提高肺顺应性,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降低肺内右至左的分流,降低氧耗量,从而提高PaO2,使Sa02>90%以上。
PEEP一般用0.49—1.47KPa(5 -15cmH2O)为宜,以达到即不减少心输出量又可增PaO2和改善全身的运输量。
(二)维持适宜的血容量:在保证血容量稳定血压前提下要求出入液量轻度负平衡(500至 1000ml/d)。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保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防止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形成微血栓;稳定溶酶体膜,降低补体活性,抑制细胞膜上磷脂代谢,减少花生四稀酸合成。
阻止前列腺素及血栓素 A的生成;保护肺Ⅱ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抗炎和促使间质液吸收;缓解支气管痉挛;抑制后期肺纤维化作用。
(四)纠正酸碱和电解质紊乱:根据临床的化验指标,随时加以调整。
(五)抗感染治疗:在保护呼吸道引流通畅的条件下,可根据细菌及敏感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
(六)防治消化道出血:防治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在于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严重出血可给予西米替丁、洛赛克静脉注入。
(七)抗休克治疗:引起休克的原因繁多,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以及机械通气使用压力过高等等,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经治疗不见好转者给予升压药维持血压。
(八)营养支持:呼吸衰竭患者由于呼吸功能的增加、发热等原因导致能量消耗上升,机体处于负代谢,时间长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感染不易控制。
呼吸肌易疲劳及致衰竭,导致病程延长。
所以抢救时常规给予鼻饲高蛋白、高脂舫和低碳水化台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
三、护理与监护随时观察患者呼吸状态,变换体位,鼓励及协助咳嗽排痰,注意患者的营养状态。
正确掌握补液量(20-40ml/kg/d)及单位时间内的人量及出量,尽量给予晶体液,希望保持血容量于正常的低值。
须作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通过肺动脉导管监测肺动脉楔压(维持在0,667--1.33KPa即5—10mmHg),以避免发生肺水肿。
血容量不足影响呼吸机的应用和肾功能,应加以重视。
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应(1)严密观察患者临床变化,观察患者胸廓活动幅度,有无与呼吸机发生对抗以及心率血压神志和精神反射等改变。
(2)检查呼吸机运转情况: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呼吸工作参数及时纠正呼吸机故障。
(3)加强呼吸道湿化和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控制呼吸道感染和预防呼吸机治疗中并发肺部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4)加强和鼓励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活动。
积极开展康复锻炼,注意营养并做好呼吸机的清洁,消毒和保养工作。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病情比较危重,预后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及时加紧救治,采取果断措施,不失时机的应用机械通气,建立各种通道,综台性治疗及护理监护,可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急性呼吸衰竭抢救程序A :急性呼吸衰竭B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建立通畅的气道A : 迅速气管内插管 清除气道分泌物气道湿化A&B :支气管扩张剂B : 鼓励咳嗽、体位引流、吸痰、祛痰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颅脑损伤急诊诊治程序生命体征:颅内压升高时,生命体征变化是两慢两高头部体征:颅前窝骨折酷似“熊猫眼”或称“眼睛征”病情判断脑脊液鼻漏;颅中窝骨折脑脊液耳漏口角斜和听力障碍;颅后窝骨折主要表现为耳后乳突区皮下瘀斑神经体征:瞳孔变化,运动反射改变,脑膜刺激征头痛与呕吐:频繁的呕吐,头痛性加重辅助检查:头颅X线摄片、CT扫描、MRI检查等开放气道吸氧,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颅建立静脉通道 5%~10%葡萄糖注射液脑 20%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损急救措施控制脑水肿,伤降低颅内压冰帽物理降温控制出血清创缝合,应用止血药手术术前准备:备皮、剃头、备血、皮试、留置导尿预防感染 TAT、抗生素辅助检查头颅X线平片、CT抗休克治疗输血、升压药体位:头部抬高15º,身体自然倾斜,避免颈部扭曲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做好呼吸机管理,气道护理救护要点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变化、监测神志、瞳孔变化30min1次留置导尿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急性心衰的急诊诊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