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是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本质、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国方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学习了第二课“树立宪法知识”之后,所以学习这课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崇尚宪法的深入理解,又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些认识问题的经验,但是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还不强;而且针对治理国家,学生虽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经验,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一个表象阶段,很多还模糊不清,而且学生从情感上也渴望了解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思维方式简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同学生一起编写课本剧,通过课上的展示、交流讨论到课中的头脑风暴及实践平台活动,使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树立法制观念;(2)理解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意义,能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了解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2.能力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2)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教学难点: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
部编版人教2023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道法教学案)
部编版人教2023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道法教学案)教案一:认识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教学重点: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难点:道德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道德和法治吗?”2. 激发学习兴趣:老师介绍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治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3. 导入课题: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道德的定义和作用。
4. 学习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道德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5. 梳理知识点:老师带领学生梳理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和作用,并将学生的总结进行归纳整理。
6. 巩固训练: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7. 拓展延伸: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与道德和法治相关的话题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8. 总结归纳: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道德和法治的重要性。
9.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身边事物中的道德和法治现象,并做一份观察记录。
教案二:道德感动人心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到道德行为的力量。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理解道德行为的价值。
教学难点:将道德行为与自身情感的融合。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通过播放一段感人的道德故事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
2. 导入课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道德行为能感动人心。
3. 学习活动: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件他们所熟知的道德行为,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或其他方式呈现。
4.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所选的道德行为及其感受,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5. 深化认识:老师指导学生从所展示的道德行为中,找出共同之处,总结道德行为的特点和作用。
6. 梳理知识点:老师带领学生梳理道德行为的价值和意义,并将学生的总结进行归纳整理。
整体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单元1. 单元概述1.1 单元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单元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内容:- 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常见的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 培养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方法-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 定义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 描述道德与法治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识别常见的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 列举培养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方法- 解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2.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解决- 批判性地思考道德与法治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效地沟通和表达,就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讨论- 制定个人行动计划,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2.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 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负责任和自律的态度,尊重他人权益- 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维护社会和谐3. 教学策略3.1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常见的道德问题和法治问题-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解决-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道德与法治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应用- 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经验和教训3.2 教学资源- 教材:提供系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案例库:收集和整理各种道德与法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和视角- 视频资料:播放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3.3 教学评估- 平时成绩: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4. 教学计划4.1 单元课时本单元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通用10篇)下文是我为您细心整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通用10篇)》,您浏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通用10篇)》正文如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男生女生性别特征的不同,发觉男生女生各自的性别优势。
2.学会正确生疏男生女生的性别差异,能以客观的态度正确对待这些差异。
3.男女生之间应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相互挂念,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正确生疏男生女生的性别优势教学难点如何做到男生女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教法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计意图)共性化补充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孩童时代,你宠爱的玩具、图书有哪些?你和同伴经常玩什么玩耍?比较一下男生女生在宠爱的玩具、图书和玩耍方面有哪些不同现在你有什么爱好?与你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有哪些?这些同学的性别和你一样吗?这说明白什么?同学回答。
师:这说明白男生和女生的爱好、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
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男生女生这一话题。
自学互研生成力气(一)自主预习1.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同时,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爱好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2.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安静而欣然地接受。
3.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生疏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4.我们不仅要生疏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觉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5.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15~16探究与共享(1)对于上述现象,有以下说法。
你怎样看待这些说法?说说你的理由。
①这是特殊场合或特殊活动的需要。
②这些人格外有共性。
③这些人性别取向有问题,需要挂念。
④这是私人的事情,应当敬重。
沟通点拨,我认为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精选9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游戏和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列举一些故事或例子,让学生学会体会他人的需要和心情, 3、情感与态度 (1)培养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品质。
(2)从小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同学相伴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来玩两个游戏。
学生活动:玩游戏1——蒙眼画脸谱 游戏方法: 1、在黑板上画三个圆圈,作为脸的轮廓。
2、选出三组同学,每组五人,分别承担画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和嘴巴的任务。
3、另外选出三名同学作为监督员,监督大家是否遵守游戏规则。
4、每组同学排好队分别站在三个圆圈的前面,用布蒙住自己的眼睛,并让监督员检查。
5、老师宣布开始后,学生依次走近黑板开始画五官,画完的同学就可以摘下蒙眼布。
6、游戏过程中,老师和监督员要提醒同学注意安全。
7、班上其余同学作为大众评审,决定哪组画的五官位置最准确、最好看。
师: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感受引出主题“同学相伴的快乐”。
) 师:你还与同学们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有同学相伴的生活处处有快乐。
同学相伴不仅能一起学习,而且还可以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
说一说你与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往事吧。
生1:课间和同学们一起丢沙包。
生2:和同学们一起跳绳、玩老鹰捉小鸡。
生3:…… 师:有同学相伴,我们不仅能玩多人游戏,还可以展开更多有意思的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多人游戏导入课题。
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问题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乐趣。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篇)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篇)篇1: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访问、思考等实践手段,熟悉自己的校园,增进对学校的了解与亲近感。
2、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了解学校中与自己学习生活关系密切的设施、设备,在浓厚兴趣中学习观察,在热烈气氛中相互交流。
3、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为学校值得骄傲,也能为学校的不足之处出谋划策。
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1、导入谈话: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想知道吗?请你用心听。
2、播放多媒体录音:“开家长会选拔引导员”3、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能说一说吗?学生说,老师板书:我们的校园二、活动准备(一)通过录象了解校园1、说到我们的校园,你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发言(示范小学、绿色学校)从哪里知道的?(家长、伙伴、邻居)3、跟着摄影师叔叔的镜头参观我们的校园。
(播放学校环境录象)4、咦?我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都是喜滋滋,看来你们看录象时心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了,能说说你在想些什么吗?(开心、高兴、骄傲、自豪)5、在开家长会时,你们也能像现在这么开心和骄傲地向爸爸妈妈介绍我们的校园吗?你打算介绍哪里呢?(学生说,老师板书:教室、办公室、操场、厕所、图书馆、会议室、医务室)(二)分类1、我们的学校可真大啊,你们让老师写了满满一黑板不同的场所,真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这样给爸爸妈妈介绍,他们肯定要被弄昏头了,我们来想个办法,给它们分个类,好吗?2、师生共同完成分类:(贴字)上课场所:教室(微机、音乐、体育、网阅)、图书馆、游泳池下课场所:操场、厕所、医务室老师场所:办公室、会议室3、这样看起来既清楚又明白,引导员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带着爸爸妈妈找到不同的地方。
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让我们去实地走一走。
4、注意事项:说话轻轻、走路轻轻。
不影响别班上课。
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询问老师。
三、参观校园1、老师会带大家参观黑板上贴的每一个地方,小朋友们要认真观察,找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用心记一记它在哪里?再想一想它的作用是什么?2、参观校园。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优秀3篇)新版三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篇一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中心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7人,期中,男19人,女18人,都活泼可爱的少年,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总目标要求: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
【导语】教师要能够在⽇常教学中以平和的⼼态来对待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从⽽使学⽣在初中时期就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并形成⼀定的基本法律体系,使学⽣成为⼀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让友谊之树常青 【学习⽬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保持积极开放的⼼态,树⽴关⼼他⼈、尊重他⼈的意识。
能⼒⽬标:学会呵护友谊,能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冲突,能⽤智慧来维护友谊。
知识⽬标:知道如何建⽴友谊,如何呵护友谊。
【重点难点】 重点:建⽴友谊。
难点:呵护友谊。
情景导⼊⽣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新课。
⾃学互研⽣成能⼒ (⼀)⾃主预习 1.建⽴友谊,需要开放⾃⼰;建⽴友谊,需要持续的⾏动。
2.只要真诚待⼈,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3.呵护友谊,需要⽤⼼地去关怀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4.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和睦相处,对所有⼈以诚相待。
(⼆)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建⽴友谊 探究⼀:教材P49运⽤你的经验,P50探究与分享及⽅法与技能 (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你的回答是________。
(2)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 (3)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 (4)我采取主动,但是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 (5)⼩强⼀直内向⼜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 (6)学⽣分享教材P50有助于建⽴友谊的⽅法。
答案提⽰:交朋友,需要开放⾃⼰,需要主动⼀些,敞开⼼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在⾏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不好,不必难过尴尬,不要⽓馁,只要真诚待⼈就总有找到朋友的机会。
知识模块⼆呵护友谊 探究⼆:教材P51上⾯探究与分享 (1)你以为哪种⽅式能够使⼩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 (2)如果你要对朋友好⼀点⼉,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法治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法治教案三篇第一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学目标1. 了解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 研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理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演讲,引领学生思考人才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明白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道理和方法。
教学过程1. 介绍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 小组互动讨论,探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理和方法;3. 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展现对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掌握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道理和方法,并且明白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篇:《法律意识教育》教学目标1. 理解法律的基本意义;2. 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内容通过研究案例和小组讨论,引领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学过程1. 介绍法律的基本意义和社会作用;2. 研究法律案例和小组讨论;3. 制定班级法律公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研究到了法律的基本意义、社会作用以及如何制定班级法律公约,并且培养了法律意识。
第三篇:《道路交通安全》教学目标1. 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2. 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通过研究交通事故案例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了解到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1. 研究交通事故案例;2. 介绍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到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提高了安全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3篇)
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3篇)《道德与法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熟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环境和公共设施,知道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并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更加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2、关心、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和设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周围的环境和设施,知道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的方便,并体验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学难点:关心、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公共设施,能为保护环境和设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具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完成两份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教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生答)教师:对,是垃圾桶、公用座椅和交通摄像头。
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作用?(生答)教师:是的,它们各负其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公共设施”。
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出示图片),谁能找一找,这幅图里有哪些公用设施?(生答)教师:护栏、路灯、垃圾桶……有了这些设施,我们的生活真方便。
它们在公共场所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就是公共设施,有了它们呢,我们的生活真方便!所以,我们要认识它们,爱护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爱护身边的设施》。
板书课题:爱护身边的设施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活动一:说设施,话方便1、交流调查表,感受公共设施带来的方便教师:在你生活的社区,周围有哪些公共设施?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方便?课前,老师让你们到自己生活的社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完成调查表,并把新增加的设施标记出来。
你们都完成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出示课件):调查表(一)调查时间:调查人:调查地点:公共设施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刚才老师看见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讨论得很热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环境、设施以及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方便?(生答师评价)教师:还有谁也生活在这个社区?有没有补充?(生答师评价)教师:继续交流,你生活的社区的设施情况。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案5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案5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为主要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套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但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道德和法治方面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趣味性。
3.案例材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4.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歌曲等手段,引导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直观的了解。
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全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
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
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并非如此。
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协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
《道德与法治》教案优秀5篇
《道德与法治》教案优秀5篇《道德与法治》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谈话导入:(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二)课余生活我选择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
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
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
(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
)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合集19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合集19篇)篇1:《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3.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教学难点: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看。
1.同学们,你们觉得上海美吗?2.是啊,随着国家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干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
(板书课题:家乡的喜与忧)二、交流分享,激发共鸣活动一:现在的家庭生活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客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赵奶奶家中做客。
1.住出示图片:赵奶奶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食出示图片:同学们,别光顾着参观,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了好吃的招待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3.用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食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呀让我们去看一看:(电饭煲,电饼铛,微波炉…)请你们再找找看,房子里还有哪些现代化的电器:(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视…)我们每天都跟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打交道,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用高科技的农具种植、生产的呢,你知道的有哪些?(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4.衣出示图片:在出行之前,可别忘了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衣橱,挑选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吧!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板书:住食用行衣)活动二:过去的家庭生活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便利、幸福,你们知道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让时光倒流,穿越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活吧!播放视频:1.小组内交流:你看到了什么?2.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中你还了解到过去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三、合作交流,追根究底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我们的家庭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小结: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案引言: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案设计。
一、课程设置道德与法治教育应该贯穿小学整个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各个学科。
在语文课堂上,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力量。
在数学课上,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观。
科学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对科学与法律的尊重。
二、教学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法律意识。
通过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
三、教学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包括:道德规范、法律知识、公民责任、人际关系、广播电视法制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教授,可以帮助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评估方式可以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小组讨论、项目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
通过全方位的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并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六、师生互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探索。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和兴趣。
七、家校合作家庭是培养孩子道德与法治意识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道德与法治教育。
可以举办家长学习班、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八、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参观法庭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法治环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6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6篇)道德是法治的基础,良好的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素养,完善的法治教育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万能模板课题:道德与法治一、课程介绍(1)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为目的,教授基本的法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诚实、守法的良好思想道德,重点讨论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法治素质。
(2)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意识;2.了解和掌握法律的基本要义,了解法律制度;3.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相关法律的素养;4.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敏感性,激发其遵守法律的自觉性;5.加强自身的法治素养,学会运用道德和法律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调节正确的行为。
二、课程安排(1)教学目标1. 认识道德与法治的基本含义,了解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2. 提高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3.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敏感性,激发其遵守法律的自觉性;4. 培养学生正确遵守法律,运用法治思维,预防暴力和犯罪行为。
(2)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以详实的教学材料和通俗易懂的例子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讲授内容;2.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生活的常识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3. 运用真实案例,把握法律义理,形象生动地介绍法律的原理及其实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法治价值观;4. 通过提问、讨论、论述、实践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辩证地思考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分析判断能力;5. 通过影像素材、新闻及模拟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6. 通过短期社会调查,实践地加强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律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三、教学评价本次课。
道德与法治语文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语文教学设计引言在当今社会,道德和法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应当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相结合。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融入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一、道德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1. 初步认识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
而语文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两者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道德价值。
2. 渗透方式道德教育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选择、讨论和阅读引导等方式与语文教学相结合。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积极意义的文章或故事,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
同时,可以通过语文作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3. 教学实施案例例如,在讲解《红楼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贾宝玉是如何在红楼梦中面对欲望和道德选择的。
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贾宝玉所表现的道德内涵,并推导出对于自己生活中道德选择的启示。
二、法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1. 初步认识法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建立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语文教学则可以通过阅读与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和法治的重要性。
2. 渗透方式法治教育可以通过讲解课文中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定。
同时,可以通过学习民法、刑法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守法律的观念。
3. 教学实施案例例如,在《小草》这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草在遭遇灾难时如何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保护力量,并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方案1. 教材选取选择具有道德和法治教育意义的优秀语文课文作为教学材料。
2. 课文解读通过深入的课文解读,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道德和法治元素。
3.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以及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身边的不良 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教师多媒体讲解图表内容。
通过讲授法,让学生 明白犯罪其实是不 良行为逐渐发展而 来的,而这些现象就 发生在我们身边,需 要引起警惕。
活动六:防患 于未然
(学生阅读教 材 P56“阅读感悟”)
思考:读了父 亲给儿子的信,你 从中明白了什么?
守法,防患于未然。
教育,使得课堂环节
完整科学。
学生课后观看法治讲堂:《迷失的羔 通过视频观看,不仅
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纪实纪录 加深对课本知识理
片》
解,更重要地是学会
树立法治观念,依法
自律,从而远离违法
犯罪,升华对情感价
值观的熏陶。
刑法的含义、作用
了解罪与罚
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预
刑法的含义、分类
防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自主
学习——了解刑法 与犯罪
阅读教材 P52 —53 内容,回答: (展示问题) 1、刑法的含义及作 用? 2、犯罪的含义。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教师在旁指导。
通过自主学习,教师
学生依次回答上述。
指导,提高学生自我
学习能力,学会独立
教师讲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 思考、发现问题、解
学生观看视频,分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代表回答。
通过以案说法,小组 教师总结:要想避免犯罪的发生,就 讨论,情景设计,做 要明白什么是犯罪,它的基本特征以 出准确判断,从而迅 及面临的法律责任,作为青少年如何 速 把 学 生 带 入 课 堂 预防犯罪?带着这些问题,今天这节 之中。 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预防犯 罪。
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堂的参与度和兴趣,
是附加刑。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 熟练的运用知识去
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 判断罪与非罪,从而
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认 识 到 犯 罪 的 法 律
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 后果,进而敬畏法
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 律、遵守法律,自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刑法作用,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能够区分犯罪与一般违法。 2.知道刑罚的含义及分类,青少年要自觉做到预防犯罪、自觉守法。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和讲授,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合作品
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 达能力,培养团队协
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 作精神,让学生了解
抵制诱惑等。
现实中的司法活动
3.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1)我 情 景 , 增 加 情 感 体
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 验。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从小
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活动五:杜绝 不良行为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 通 过 课 堂 总 结 , 回
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 顾、总结、梳理本课
杜绝不良行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 知 识 点 , 强 调 重 难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应从小事 点,以及对学生进行
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 法 治 价 值 观 培 养 和
犯
罪
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 杜绝不良行为
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认清犯罪特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通过小组讨 论法、阅读指导法、情景设计法、案例分析法等把握知识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法 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充分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 了课堂参与度,而且深化的情感体验,认清了犯罪的危害,增强了学生法治观念 和法律意识,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少数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引 导,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 法 和 犯 罪 的 区 别 和
行为触犯的是刑法。(3)承担的法律 联系,同时提高学生
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 分析问题的能力,概
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 括、总结、归纳的能
处罚。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 力。
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
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活动三:了解 刑罚(展示材料)
天津市第一中 级人民法院依法对 周永康犯罪的审 理。(略)
1.思考:周永 康的行为是一种什 么行为?
2.周永康受到 的处罚是什么处 罚?
3.法院的判决 中,哪些是主刑? 哪些是附加刑?
学生角色扮演警察和法官回答。
教师讲述:周永康的行为是犯罪 通过情境设计,学生
行为,他受了刑罚处罚,其中无期徒 角色扮演,增强对课
责任?
模拟庭审现场,教师
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作为“主审法官”,
教师:1.阅读教材 P55“相关链 由 双 方 的 “ 辩 护 律
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 师”进行庭审辩论,
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 不仅能够调动活跃
的。
课堂气氛,而且能提
2.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 高 学 生 语 言 组 织 表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课题
《预防犯罪》
教学对象:
八年级 课时:一课时
提供者:王显辉
单位:淮南二十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预防犯罪》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题,是对社会规则和法律知识的 拓展、延伸,也是《法不可违》的进一步深化;知识点以犯罪的基本含义、特征 为重点,辅以刑罚作为解释,难点在于内化为学生的规则意识、法治观念,以及 如何做到远离违法犯罪;这节课的价值在于使学生情感上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是 青少年成长的陷阱,是社会的毒瘤,从而依法自律,远离犯罪。
(三)习题练习
学生谈感受。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 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 于未然。
随堂小练习(材料分析) “由你来断案” 过程略 教师适当点评
加深情感认知,依法 自律,杜绝不良行为 习惯,通过学生感受 表达,观察学生思想 变化,提高分辨是非 对错的能力,理解不 良行为有可能发展 为犯罪及危害。 温故知新,承上启 下,反馈学生学习效 果,检查不同学生的 认知和接受情况。
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远离犯罪。
(阅读教材 P54“相关链接”)了
解刑罚的具体内容。
活动四:预防 犯罪
(学生阅读教 材 P55“探究与分 享”)
思考与讨论: 1.年龄小犯罪 是否要承担法律责 任? 2.分析他走上 犯罪道路的原因。 3.说说陈某的 经历给你的启示。
学生分为正方、反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组进行辩
论,年龄小是否犯罪是否要承担法律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通过材料分析法,展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示现实中的问题,可
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 以让理论结合实际,
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 更 好 地 解 决 实 际 问
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 题,摆脱相对枯燥的
重。(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 知识,加深对一般违
质,提高课堂效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对犯罪三个基本特征的认识,树立底线意识,自觉遵守法律。 2.知道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 识。 3.预防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 觉守法的人。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树立了规则意识,懂得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上 节课的内容学习及新课预习又为今天《预防犯罪》做了铺垫,能够自主、合作、 探究教材中的知识。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启发式教学策略和探究策略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法、阅读指导法、材料分析法、 情景法完成教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青少年如何加强防范、远离犯罪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今日说 法》片段 思考:未成年人小 李为什么会被刑事 拘留? 他将会承担哪些法 律责任? 这件事给你们什么 启示?
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决问题。
刑罚。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
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活动二:认清 犯罪特征(展示下 列材料)
殴打他人,致 人轻伤→违反治安 管理处罚法→属于 一般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而导 致他人重伤甚至死 亡→触犯了刑法→ 属于犯罪行为 问题;分析上述行 为,同样是殴打他 人为什么面临的法 律责任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