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
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
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
”,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
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
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
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
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
”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
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浅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文/张莉(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中心就是“美德即知识”,是其提出的重要的命题。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和知识之间具有同一性,美德指的是人的美好品质,知识则是指一个人对世界的有关理念和有关善的知识。
美德并不是凭空产生,要以善的知识为前提,人的一切有关善恶的行为,都是在其对善的知识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
本文主要从形成背景、具体含义等方面进行了有关分析。
关键词:苏格拉底 美德 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伦理学方面的思想建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最突出的成就是将哲学理论从自然转向人。
也就是说哲学重点讨论的问题从原本自然本质转移到关于人类社会的问题,哲学深入人类现实,对人和社会伦理进行研究。
在其名言中,“认识你自己”就是说人要对自我进行研究、反思。
苏格拉底一直致力于道德教育实践,教人学会做人。
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1]。
而有关“美德即知识”这一伦理思想,成为哲学家讨论的重要道德思想,对道德方面的教育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美德即知识”的发展背景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的盛世时期,后又经历了雅典的衰败,所以,其伦理思想主要代表希腊道德的思索和思想发展的转折,推动希腊的伦理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
苏格拉底经历了希腊政治社会动荡,在这一时期,弱肉强食成为了社会常态,也就代表了当时的“正义”和“公道”。
人和人之间由于存在了利益的冲突,因而产生了对立,个人和希腊城邦之间也存在对立矛盾。
而这样的情况使得社会的秩序发生混乱,对希腊人的精神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人性道德发生了极大的沦丧。
在苏格拉底看来,希腊社会面对的这次动荡最主要是因为人性和道德的堕落,如果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就要对人性和其思想灵魂进行改变,使人们能够认识到善的知识,对道德进行重建,这样社会才能改变现状。
而且苏格拉底还认为,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不是快乐,而应该是善。
快乐只是属于一种情感,而善才是经过思考后得出的理智产物。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摘要: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对这一命题作出概括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美德;知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
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伦理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灵魂。
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
特别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
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的背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
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
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动乱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
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
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美德即知识”的改造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美德即知识”的改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美德即知识”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改造。
在这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美德和知识之间关系的新观点,引起了当时哲学界的广泛关注,也对后世的道德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他对道德和美德的定义,他认为美德是一种良好习惯形成的品质,是由内在的品行和品格所决定的,而这些品行和品格是由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所决定的。
与此亚里士多德还强调了美德和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对于道德和伦理规范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美德即知识的理论应运而生。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追求美德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道德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行和品格。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对于当时的哲学界影响深远。
他的观点挑战了早期诸多哲学家对于美德和知识之间关系的认识,推动了道德哲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人们才能获得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理解,才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对于教育和道德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观点也成为后世众多哲学家和教育家研究的重要对象。
亚里士多德还对“美德即知识”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探讨,他认为,美德不仅仅是对于伦理规范和道德规则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道德规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去。
他认为,真正的美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和态度,是一种对于道德规范的内化和实践,是一种对于道德价值和意义的深刻领悟和体悟。
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强调了美德的实践性和行为性,提出了将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和行为中去的重要性,也对后世的道德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示例: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对道德、伦理学和政治哲学的研究深刻而有影响力。
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
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美德即知识名词解释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指善良的心地、高尚的情操和由此而来的良好的品质,泛指一切有利于人民的思想、品格、作风、精神等。
对中国人来说,美德的表现很多。
比如热爱祖国,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等。
美德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资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
美德就是知识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你的一举一动。
一个美德好的人也必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那么什么是美德呢?请大家跟我来了解一下吧!美德,指善良的心地、高尚的情操和由此而来的良好的品质,泛指一切有利于人民的思想、品格、作风、精神等。
对中国人来说,美德的表现很多。
比如热爱祖国,关心他人,乐于奉献,诚实守信,勤奋节俭等等。
美德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资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传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
品德良好,道德优秀,既可称为“美德”,也可以称为“智慧”,更是成功的基石。
美德,我国古代对人们提出的修养境界的最高标准。
美德是做人之根本。
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缺乏美德,甚至道德败坏;而一些人却因拥有美德而感到自豪。
同样的错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却迥然不同。
究其原因,还是有无美德在起作用。
所以,讲美德很重要。
而道德败坏的根源正在于缺少美德。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观点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观点对高校德育的启示摘要: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这是他哲学和伦理学的核心观点,也是他教育思想的基础。
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源泉,一切美德都来自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存在于一切美德之中。
既然美德就是知识,那么美德就是可以教授的,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再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领悟从而获得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成为合格的治国人才。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考察高校德育工作,无疑会对当前高校德育起到启示作用。
关键词:美德;知识;高校德育;启示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文化和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这对高校德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德育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直面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从而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认为美德就是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源泉,一切美德都来源于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存在于一切美德之中,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再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领悟获得美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从而成为合格的治国人才。
苏格拉德观点的提出尽管距今已经2000多年,但对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仍然有宝贵的借鉴意义,因为其中包含的美德、善、知识都是高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德育的现状(一)“知识”与“美德”背道而驰在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知识是一种稀缺资源,受教育的机会极其宝贵,因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人类知识的积累,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了,但人的道德水准并没有随着知识的增加而增长,反而出现了大量的“不道德”现象,甚至许多高学历、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却做出了违背社会公德、违反伦理道德的事情,如损人利己、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违法犯罪等等,这些人的知识不但没有使他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从而做出对自己、对社会有利的事情,反而成为他们堕落的帮凶,这都说明“知识”和“美德”并不总是协调发展的,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的论断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
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教育启示作为西方教育的起源,古希腊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
而作为古希腊著名教育家的苏格拉底,其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的教育。
故研究其教育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善当代的教育非常有帮助。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对于后世影响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是,德智统一论和产婆术。
产婆术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内容。
这种教学法在教育实践中,一直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甚至当代教育,我们依旧在实践着这种古老实用的教学法。
相较而言,苏格拉底的德智统一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却似乎一直不尽人意。
要么被过分阐释,要么被忽视,例如对伦理教育的过分强调,或者对伦理教育的过分轻视。
德智统一论的内涵,苏格拉底明确的给出了解释。
苏格拉底提出的命题是“美德即知识。
”这一命题通常被解释为,“知识是使一个人成为有美德的人的充分条件。
”①(泰勒《从开端到柏拉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P339)或者可以这样解释,“没有一个人是明知而又故意犯罪的,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美所必需的就只是知识。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商务印刷出版社,2009.P128)足见,苏格拉底的这种关怀主要是集中在社会伦理方面,而非科学或者其他方面。
在了解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的含义之后,有必要将苏格拉底“善”和“美德”这两个中心词语进行分析。
在古希腊用语中,“善”的含义相当于今天的“好”,也是一个道德意味比较浓重的词语;而“美德”是指任何形式的“好”。
可见,在古希腊语境中,“善”和“美德”都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词语,而在苏格拉底语境中,他试图将这种语意的限制加强,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善”和“美德”被束缚在道德领域内,以构成一个社会价值核心的牵引,促进社会伦理的发展。
可见,在苏格拉底的诸多概念中,“善”和“美德”是两个关联密切,却不能等同的道德概念。
其中“美德”的范畴要大于“善”的范围,当两者特指个人道德的时候,可以被看做同义词。
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美德即知识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
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
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
”,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
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
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
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
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
”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
“美德即知识”的源流与质疑
“美德即知识”的源流与质疑美德即知识,这是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概念,涉及到道德、哲学、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梳理这一主题的源流,并探讨对其的质疑和反对意见,进一步思考这一主题对于我们的启示和价值。
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一种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和对话的方式传授。
他的学生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美德是一种理性和公正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哲学思考和辩证法来培养。
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认同美德即知识的观点。
他认为,道德法则是一切美德的根源,而这种法则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道德实践来获取。
同时,康德也强调了教育和个人修养在培养美德中的重要性。
尽管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历史上得到了许多支持,但也有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对其提出了质疑和反对意见。
例如,休谟认为,美德和知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将它们等同起来。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品质或习惯,而知识则是一种认知状态,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尼采也反对将美德和知识等同起来。
他认为,美德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人们超越自身局限和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而知识则是一种弱小的力量,往往被用来限制和束缚人类的行为。
因此,尼采认为美德和知识是相互对立的。
针对休谟和尼采等思想家对美德即知识的质疑,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辨析:美德和知识确实是有区别的概念,但它们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美德强调的是行为和品质的优秀,而知识则强调的是认知和理解的准确性。
然而,在实践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拥有广博知识的人往往更容易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这表明美德和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并不仅仅是将美德视为一种知识状态,更重要的是将美德视为一种理性的选择和实践。
这种选择和实践需要我们对道德准则进行思考、探讨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因此,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实际上强调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作用。
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在源流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在近代得到了一些重要思想家的支持。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1)代表人物:苏格拉底。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2)思想主张: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来自于知识;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对“人”的探索: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
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这就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2)人的灵魂(理性)是至善,德行即智慧,智与德是合一的。
(3)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
因此一切使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因此,“美德即知识”。
(4)人之所以要求知,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5)人要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追求和生活,“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难点突破)
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 是谁;
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 从哪里来; 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 要到哪里去
Know
苏格拉底认为,要认识 你自己,首先就要经常 对自己进行审察。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可见审察自己确 实是个功夫活,经常审 察自己的内心,你才能 知道自己是谁。
• 熊干了傻事是因为无知。所 以只有善心不一定干好事, 要有知识才行。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对老鹰正在追啄一只幼鹰, 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 猎人见了,愤怒不已:哪有父母这样对待子女的?操 起猎枪打死了这对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 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飞 翔扑食而活活饿死。 你怎样评价寓言中猎人的行为?
没有知识就无法做到道德
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 概念的认识,是关于道德的知 识。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 础。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 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 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 是 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 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 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 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
• 苏格拉底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 知 识是美德的本质,知识是美德的共性, 是所有美德中 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 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 德即知识”
阿波罗神的女祭司竟然以神的口吻肯定苏格拉 底是世上最聪明的人
• 苏格拉底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想找一个比 他更聪明的人……最终结果是苏格拉底恍然 大悟,不是说他真有多少智慧,而是因为 他知其无知并公开坦诚承认这一点。
Know yourself!
2024年美德v美德即知识(大全五篇)
2024年美德v 美德即知识(大全五篇)美德v 美德即知识篇一母亲瞧了瞧他们,排最前头的那位大爷,胖墩墩的,穿着笔挺的大衣。
他眯缝着双眼微微一抬,又耷拉下眼皮,没有丝毫反响。
再看看第二个人,戴顶军帽,穿着军大衣,双手放进兜里,平视前方,旁假设无人。
第三位,矮矮的个子,戴着一顶非常时髦的帽子,闭着双眼,嘴角向下撇,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再瞅瞅一个人,简直无法形容。
大个子,大皮衣,再加上一个大口罩,真是滑稽可笑。
母亲提着嗓门儿,大声说:“难道你们不识字吗?这里是母子上车处呀!”可是,他们一点反响都没有。
这时候,车来了。
那几个男人一窝蜂地冲到车上。
母亲看了看车里挤得满满的人群,又看了看怀里冷得发抖的孩子,年轻的母亲只好无奈地站在旁边,等待着下一班车的降临。
英国的弗o培根先生讲过:“假设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公民。
图中的那几个男人真的不识字吗?他们装聋作哑,面对寒风中的母子熟视无睹,毫无怜悯之心,真是让人痛心啊!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这些人明明认识字,为什么要装成文盲呢?难道他们早已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遗忘了吗?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擦亮你们的眼睛,不要当假文盲,这样的行为是可耻的。
中华美德不能忘!我们应该把它传播下去,让它成为每个人心里的标尺,让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骄傲!美德v 美德即知识篇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
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笑容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美德在我看来便是美与德的总和。
美并不是外表的漂亮而是一种闪耀在心中的心灵之美。
德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它包括忠、孝、仁、义。
在当代人们的心中美德这个观念是非常淡薄的。
大家似乎都已经忘记什么是真真正正的美与德。
取而代之的是追逐潮流,疏离亲人。
我认为众多的文明美德中孝是最重要的。
喂,儿子啊?恩,有事吗?你还好吗?天冷了,你要多穿点。
上班之前要好好吃早餐,不要饿坏了自己。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古代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著作皆已流失,后人对其活动、思想的了解和研究,主要依据于他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等人的著作。
1、"美德即知识"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他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2、苏格拉底方法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
所谓"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万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学生讲座有关"五义"和"非正义"的对话,在这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列出两行,正义归于一行,非正义归于另一行。
他首先问"虚伪"归于哪一行。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分析:第一,“美德即知识”评析;第二,“美德即知识”对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美德;知识;道德知识;道德建设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大教育家。
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
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认识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评析“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
它大致具有三重意思: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人贵在“自知”,且要困而学,因此,对智慧,对理性知识的追求是人必须具有的美德。
第二,苏格拉底认为,从道德伦理本身来说,“无人故意为恶”,人们之所以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也即是说,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有道德的“知”就必然会导致道德的“行”。
第三,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是要求人们对道德的理性把握,更具有践行美德的智慧,这里的理性已不仅是道德知识。
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记述了苏格拉底与欧谛德漠有关正义的对话。
欧谛德漠首先将虚伪、偷盗、欺骗、奴役等归为非正义,于是苏格拉底以将军为鼓励士兵的士气而欺骗士兵援军到来,父亲欺骗孩子吃药以治好病,有人偷走朋友用于自杀的枪等例子,来提出反问,结果使欧谛德漠去重新思考正义的问题[ 1 ]。
苏格拉底没有对属于“美德”之一的“正义”做直接解答,一方面,体现了苏格拉底与人讨论问题的方法,追问其思考不足之处,使人产生努力求知的欲望,不断反思;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的智慧的看法。
西哲名言
西方伦理思想史纲(主要思想家+主要学说)(上)第一章:古希腊三杰:人文思想的兴起一、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1、美德即知识。
美德是一种善,知识是一切的善。
美德既是善的,那么它就是有益的;美德既是有益的,必定是当它被正当利用时才会是有益的。
而正当利用的美德,一定是由理性指导的,也就是由智慧来指导的。
智慧就是知识,所以美德也就是知识。
2、善和恶是相对的。
一切的善都是和一定的目的相联系的,都由于与一定的目的相联系才成为善的。
同一个东西既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恶的。
3、认识你自己。
只有承认自己的无知,才能放弃原有的经验性的、感性的东西,去发现理性的知识,发现事物的概念、认识真理。
只有达到概念的、真理的认识,人的行为才能是正确的;一切错误的行为,罪恶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因此,要使人们具有美德,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有真知;而要有真知,就必须首先承认自己的无知。
二、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理想国》柏拉图把品德分为四类,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1、智慧:是最高的品德,是一种最完美、最重要的知识,它专门思考统治和管理城邦国家的一般事情。
2、勇敢:既是一部分人的个人品德,也是国家得之于他本身的一种性质。
具有这种性质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一种信念——保卫国家。
3、节制:是对于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
因此,这种德性是每一个登记中的人都应该具有的。
4、正义:正义的本质不单在于社会关系和只能的外部调节,更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品质。
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正义,必须是由于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天职,并按照善的要求去做,这样才能形成国家整体的善和正义。
因此,他把正义看作个人应具有的美德。
在柏拉图看来,个人具有理性、情感和欲望三种情素,因此对于个人来说,正义就是这三者保持一种和谐状态。
三、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尼各马可伦理学》1、至善和幸福。
一切具体的行动和职业活动,都是在追求某中目的,是在现实中实现某中具体的善。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摘要: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拟对这一命题作出概括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美德;知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
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伦理的问题。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灵魂。
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
特别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
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的背景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
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
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动乱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
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
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
美德即知识
看美男!!!
美德即知识
背景: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 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 当人都追求自己的 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这种对 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动乱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 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 缘。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 成的。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 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 宏图。同时,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 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才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 福的东西。他主张建立一种在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 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所以,他要求全体 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 值的生活。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 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雅典危机的思想根源。因而他强调普遍的知识 与价值,贬低感觉,要求以理性去探讨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确定普遍的绝 对的善。
“美德即知识”的价值
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 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蔡元培 说:“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 当行乎?”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的 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道德上的无知者 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要步骤是进行道德认知,获 取道德知识,即古人所说的“致知”。特别是当前我 国国民素质总体较低,要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尤其更应 注重提高国民的知识素养。
美德即知愚昧是罪恶之源的理解和感悟
美德即知愚昧是罪恶之源的理解和感悟知识即美德,无知是罪恶。
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而向善则是美德之源,但是向善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善。
学习知识,只有懂得更多的知识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还是恶,才能做出是为之还是不为的正确选择。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用这句话来形容哈佛学生也是最恰当不过的。
在高手如林的哈佛校园里,无知不仅是让人羞耻的事,而且也是一种罪恶。
在哈佛的某堂政治学课上,一位教授以这样一个故事开始他的讲义: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时,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的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
按理说,一个年轻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
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
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的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
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
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碍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定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
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
”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
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
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
你的名声将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
那时,你无论到哪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后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像你所说的。
”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
正当格老孔思考时,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
赞同美德即知识的例子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了基本精神、精神精髓、律已修身、精忠报国、仁爱孝悌、城信好礼、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丰富内容,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宝库而倍感自豪。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敬师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孔子,据说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
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连,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
张良桥头真诚拜师……无不出于这样真挚的情感。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德即知识在柏拉图所著的《美诺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有关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道德教育的问题,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命题。
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整个道德哲学的主旋律。
而一命题中又包括了“无人有意为恶”、“无知即恶”和“知识的可教性”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苏格拉底指出,自愿从恶避善不是人的本性,在面对大恶与小恶时也无人愿意选择大恶。
他说:“对善的期望是为一切人所共同的,而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人比另一个人更好,也没有人向往着恶的。
”,自愿趋恶、避善趋恶是违反人的本性的。
知必然导出行,即知识必然是德行的基础,有知识而趋恶者是不可能的,为恶只能是出自于无知。
因此苏格拉底进一步推出“无知即恶”。
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知识,人就会听从主观的武断,或为道听途说,或为传统习惯所左右。
人们就不会追求善而回跌人恶的深渊。
美德既为知识,那么美德和知识从哪里来?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而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离不开教育。
这样苏格拉底将教育看成了美德的来源。
通过知识教育和道德陶冶可以恢复那些缺乏美德的人的理智本性,来培植美德。
需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
因为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
”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在《国家篇》中就是“灵魂转向”。
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
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
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
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苏格拉底到处劝勉人们“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最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
由此,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他认为,既然道德不是出自于人的天性,而是以知识或智慧为基础,那么,德行是可教的。
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道德的人。
因此,在他看来,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苏格拉底时代,提出知德统一、德行可教的主张,有重大意义。
他的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
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
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经典,选自柏拉图的《美诺篇》。
这个命题的实质其实不是美德是不是知识,而是“美德需要教育”。
在苏格拉底与美诺讨论美德是不是需要教育的问题上,呈现了精美的西方形式逻辑推理。
苏格拉底首先给定了一个哲学前提:要讨论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它的“本性”。
而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氏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美德是善”。
但知识与善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美德就是知识,那它肯定是需要教育的;另一种是善独立于知识之外。
于是苏格拉底着重论述善是否需要教育,他先界定善的特征是“有益”,但有益的事物,同时也会是有害的,在列举了许多有益的事物同时也可能有害之后,得出:决定“益”与“害”的是智慧。
也就是说,善不是自然就善的,那么什么产生了善?只能是教育。
所以到最后,苏格拉底总结说: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为善的吗?苏格拉底从美德是善开始,经过善不是天生的,善是需要教育的,最后达到“美德需要教育”的命题。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在西方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崇高的地位,是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
苏格拉底也是一个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对当时许多哲学问题和教育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闪烁着哲学光芒的教育命题,这些命题对于当时和后来的教育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要彻底了解西方教育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认识西方哲学与科学对于教育发展的作用,就必须认真分析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育命题,通过这些命题,我们可以较清楚地了解西方教育发展的哲学轨迹与科学轨迹。
这些命题的内涵对现在来说,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美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们经常讨论的一个概念。
美德是什么?美德怎么得来?许多哲学家都有不同的回答,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内涵和来源。
苏格拉底对美德更是十分关注,在他的学生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中处处都表达着苏格拉底对美德概念的看法。
如《游叙弗伦篇》谈虔敬,《克力同篇》谈义务,《拉什斯篇》谈勇敢,《李西斯篇》谈友谊,《美诺篇》谈美德等。
在对美德的本质论述中,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
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对当时流行的四种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节制都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他认为,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
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
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
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从这一论断出发,苏格拉底对人的善恶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人的善恶不决定于人的本性,而决定于人的知识,本性是人的需要,而需要的差异、方式会导致善恶的结果。
他认为,人都有所追求,其所追求的都是自以为善的东西,而决没有人追求恶。
因为善就是有益的、有福的,恶就是无益的、有祸的,天下没有人故意去追求恶,而之所以产生恶,在于知识之不足。
所以要使人为善,使人得到幸福,就必须使人有知识,人有了知识,才能有智慧,才能在追求中识别善恶。
他说:“不论什么东西,如果有理性地学和做,就是有益的。
如若没有理性地学和做,它们就是有害的。
”(注: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2页。
)“一般说来,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知识的指导之下,结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无知的指导之下,则结局就相反。
”(注: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2页。
)因此,美德必须伴随着知识。
知识是什么?苏格拉底对智者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
(注: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第103页。
)人之可贵在于人有理性、有智慧,可以思考,所以那些经过感性得来的经验或对事物个别的、特殊的认识不是完全的认识。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所以从教育而言,知识就是哲学和道德哲学。
哲学是对宇宙的理解,道德哲学是对人生的理解,人只有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知识,才能懂得为人和做人的道理。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命题,虽然现在看来,其知识的内涵是片面的、狭窄的,然而,这一命题的哲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对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却有重要的启示。
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对以下两种关系进行认真思考:其一,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人的美德和人所具有的知识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能成正比,人的知识越多其美德就会越好,换句话说,在今天学历社会中,人的学历越高,其道德水平就越高;而没受过教育的人,或者说没有知识的人就没有美德,这些问题当然都不能肯定回答。
但长期形成的错觉,有时却使我们不能全面地、认真地处理好这种关系,以至于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高分低德”、“高分无德”和“高德低分”的现象。
其二,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教育传授美德,美德由教育而来,这已经形成共识。
然而为什么在教育实践中会出现有人受了很高的教育道德却败坏,而很少受过教育有的人却很有美德。
所以说,美德与教育的关系不是简单地成正比,美德是教育的目的,不一定是结果;教育是美德的来源,却不是唯一的来源。
苏格拉底所以主张“美德就是知识”,这和他的政治、哲学观有很大关系。
在政治立场上,苏格拉底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治理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而只有这些少数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才能具有美德。
他不相信大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大众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
所以,在社会动荡时期,只有少数奴隶主贵族才具有“思想力”才有知识。
出于这种政治观点,苏格拉底在哲学思想上的名言就是“要认识你自己”,他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无论谈话还是演讲都以此立论。
在他看来,神创造了人,而人的灵魂是人的最高品质,灵魂指导着人的身体和行为,因此,一切美德都必须从此为基础和出发点。
他说:“神在人的身体中安排了能思考的灵魂,人有了灵魂就知道靠锻炼来获得力量,靠劳动来获得知识。
”所以,所谓认识自己在他看来,就要是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有灵魂、有理性的人,人应该觉悟到人所具有的尊严,应该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作出独立的判断。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苏格拉底确定教育目的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美德的人。
由此看来,“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的主要哲学依据,他所提倡的通过认识自己去获得知识,完善道德的教育模式,在今天素质教育中,对于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加自我理性认识以及自我个性和人格的养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正是把美德看成是知识,以及知识是美德本质的思想成为西方教育思想中人性自然→和谐发展→个性解放→人权天赋教育轨迹的理论源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