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边孔工艺与设计规范
钣金工艺规范标准[详]
钣金工艺规1简介1.1钣金所用材料常用材料有:冷轧板SPCC、热轧板SPHC、电解板SECC、普通铝板及铝合金板AL1050、AL5052-H32,不锈钢板SUS304、覆铝锌钢板.1.2典型钣金件加工流程图面展开---编程---下料(剪、冲、割)----冲网孔----校平----拉丝----冲凸包----压铆----折弯-----焊接----立体拉丝----表处----组装2下料2.1数冲是用数控冲床加工,板材厚度加工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3.0mm;铝板小于或等于4.0mm;不锈钢小于2.0mm。
2.1.1 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t为材料厚度,冲孔尺寸一般不小于1.5t。
如遇特殊情况,可参照下表:图2.1.1 冲孔形状示例*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1.2mm。
冲孔最小尺寸列表2.1.2 数冲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见图2.1.2。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
2.1.3 折弯件及拉深件不可选用数冲下料,可选用二次激光切割。
2.1.4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d2。
表1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表2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表3用于沉头铆钉的沉头座及过孔2.2激光切割是用激光机飞行切割加工,板材厚度加工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8.0mm;不锈钢小于或等于4.0mm ;铝板小于等于5.0mm。
其优点是加工板材厚度大,切割工件外形速度快,加工灵活.缺点是会产生热变型,网孔件不宜用此方式加工,加工成本高!3折弯3.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层则受到压缩。
(完整版)钣金工艺规范及折弯及模具手册
钣金工艺规范及折弯机模具手册1简介1.1钣金所用材料常用材料有:冷轧板SPCC、热轧板SPHC、电解板SECC、普通铝板及铝合金板AL1050、AL5052-H32,不锈钢板SUS304、覆铝锌钢板.1.2典型钣金件加工流程图面展开---编程---下料(剪、冲、割)----冲网孔----校平----拉丝----冲凸包----压铆----折弯-----焊接----立体拉丝----表处----组装2下料2.1数冲是用数控冲床加工,板材厚度加工范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3.0mm;铝板小于或等于4.0mm;不锈钢小于2.0mm。
2.1.1 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t为材料厚度,冲孔尺寸一般不小于1.5t。
如遇特殊情况,可参照下表:图2.1.1 冲孔形状示例*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1.2mm。
冲孔最小尺寸列表2.1.2 数冲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见图2.1.2。
当冲应不小于1.5t。
2.1.3 折弯件及拉深件不可选用数冲下料,可选用二次激光切割。
2.1.4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d2。
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用于沉头铆钉的沉头座及过孔激光切割是用激光机飞行切割加工,板材厚度加工范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8.0mm;不锈钢小于或等于4.0mm ;铝板小于等于5.0mm。
其优点是加工板材厚度大,切割工件外形速度快,加工灵活.缺点是会产生热变型,网孔件不宜用此方式加工,加工成本高!折弯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内层则受到压缩。
当材料厚度一定时,内r越小,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就越严重;当外层圆角的拉伸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和折断,因此,弯曲零件的结构设计,应避免过小的弯曲圆角半径。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一范围和简介1.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钣金结构设计所要注意的加工工艺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钣金结构设计必须遵守的加工工艺要求。
1.2 简介我司产品结构件主要是由钣金材料经过冲压加工而成,这些冲压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和精度对冲压工艺影响很大。
冲压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有利于节省材料、减少工序、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
按钣金件的基本加工方式,如冲裁、折弯、拉伸、成型,本规范通过阐述每一种加工方式所要注意的工艺要求,提出对钣金件结构设计的限制。
1.3 关键词钣金、冲裁、折弯、拉伸、成形、排样、最小弯曲半径、毛边、回弹、打死边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同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三冲裁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
目前我司通信产品结构件一般只用到普通冲裁。
下面介绍冲裁的工艺性,是指普通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3.1 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图3.1.1 冲裁件的排样3.2 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在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要有圆弧连接,圆弧半径R≥0.5t。
(t为材料壁厚)图3.2.1 冲裁件圆角半径的最小值3.3 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冲裁件的凸出或凹入部分的深度和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不小于1.5t(t为料厚),同时应该避免窄长的切口与和过窄的切槽,以便增大模具相应部位的刃口强度。
见图3.3.1。
图3.3.1 避免窄长的悬臂和凹槽3.4 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图3.4.1 冲孔形状示例*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0.3mm。
SE分析规范-定位点及夹持点
SE分析规范
第三节
定 位 点 及 夹 持 点
3-1定位点及夹持点标准
3-2MCP
3-3MLP
3-4螺母孔
左右
123456
次定位孔
左右
前后
左右
WL
TL BL 左右
左右
圆管型零件的定位方式如下:
圆管型零件
900
“V”型块
A
A
定位销A
扣合方向
A
A
在制定总成MLP时要考虑过定位的问题,通过过定位来校正因焊接变形、零件自身刚度不够等引起的偏差,以上图作为示意说明:
图1中零件在分总成夹具上组焊后,在A区域会出现因为碰撞横梁内板回弹造成的变形,如果把该总成作为一个刚体看待,采用常规的夹具定位措施,那么就无法控制图2中B区域的精度,解决这种问题有效的措施是在B区域增加一个过定位。
B
回弹变形方向
次定位孔主定位孔
主定位孔
次定位孔
纵梁加强件A
A
纵梁过孔φ+2
螺母孔的基本要求:
螺母 螺母孔(直径)
M4 4.8+0.2
M5 5.8+0.2
M6 7.0+0.2
M8 10.0+0.3
M10 12.0+0.3
M12 14.5+0.3
M14 17.0+0.5
M16 18.5+0.5。
翻边孔工艺与设计规范ppt课件
题目
翻边知识简介
概要 一.内孔翻边 二.外缘翻边
相关部门
QA
三.变薄翻边 四.翻边模结构
制造
五.翻边不良模式与分析
资材
3)
4)
5)
不良现象 1)
2)
3)
制作日 2008.02.28
指示事项
签名
LGENP R&D 005(REV:0)
一.内孔翻边
1.翻边的概念
翻边是在模具的作用下,将坯料的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竖立边的成形方法, 根据坯料的边缘状态和应 力2.圆、孔应翻变边状态的不同,翻边可以分为内孔翻边和外缘翻边,也可分为伸长类翻边和 1)圆压孔缩翻类边翻的边变。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将画有距离相等的坐标网格(图1.1.1a)的坯料,放入翻边模内进行翻边(图 1.1.1c)。翻边后从图
图3.2 小螺孔的翻边
四.翻边模结构 图4.1所示为内孔翻边模,其结构与拉深模基本相似。图4.2所示为内、外缘同时翻边的模
图4.1 内孔翻边模
图4.2 内、外翻边复合模。凸凹模8与落料凹模4均固定在固定板
冲孔凸模2压入凸凹模1内,并以垫片10调整它们的高度差,以此控制冲孔前的拉深高度,
建议控制措施
增大冲头R角 提高冲头表面光洁度 预冲孔后增加去毛刺或提高模具间隙 更换预冲冲头 调整材料翻边系数大于许用翻边系数 增强润滑剂 及时清净冲头上废料 降低速控比 提高弧面加工精度 提高冲头光洁度 减小凸凹模的间隙 及时更换冲头 提高模具加工精度 提高预冲孔精度/调整定位 提高预冲孔精度 加大凸模进入凹模的深度 确保送料到位与送料稳定 修凹模 更换预冲孔冲头 修凸模
一.内孔翻边
图1.1.1圆孔翻边时的应力与变形情况
K称为翻边系数,K值愈小,则变形程度愈大。翻边时孔边不破裂所能达到的 最小K值,称为极限翻边 系数。表1.1.2所列的是低碳钢圆孔翻边的极限翻边系数。对于其它材料,按其塑性 情况,可参考表列数值 适当增减。从表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影响极限翻边系数的因素很多,除材料塑性外,
4.翻边翻边整形翻孔设计要求规范
目录1 翻边的分类.......................................................22 垂直翻边.........................................................23 水平斜楔翻边和倾斜斜楔翻边.......................................284 下平面图.........................................................385 上平面图.........................................................426 剖面图...........................................................487 向视图...........................................................498 零件图...........................................................499 模具的常用材料及与热处理要求.....................................5010 标准件的选用规则.................................................5211 图面尺寸标准规则.................................................53 1 翻边的分类翻边按冲压方向分可分为垂直翻边、水平斜楔、翻边和倾斜翻边。
2 垂直翻边垂直翻边分为平板类翻边和拉延成形类翻边。
2.1 平板类翻边(压弯)平板类翻边(压弯)分为平板直线压弯,曲线翻边和翻孔。
2.1.1平板直线压弯平板直线压弯的展开计算: L=e1+e2+e3+en+R1e+R2e+Rne 式中:L :展开长度;e1、en :各段走线段长度;R1e :压弯圆角的中性层展开长度。
钣金工艺规范标准[详]
钣金工艺规1简介1.1钣金所用材料常用材料有:冷轧板SPCC、热轧板SPHC、电解板SECC、普通铝板及铝合金板AL1050、AL5052-H32,不锈钢板SUS304、覆铝锌钢板.1.2典型钣金件加工流程图面展开---编程---下料(剪、冲、割)----冲网孔----校平----拉丝----冲凸包----压铆----折弯-----焊接----立体拉丝----表处----组装2下料2.1数冲是用数控冲床加工,板材厚度加工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3.0mm;铝板小于或等于4.0mm;不锈钢小于2.0mm。
2.1.1 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冲孔最小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机械性能和材料厚度有关。
t为材料厚度,冲孔尺寸一般不小于1.5t。
如遇特殊情况,可参照下表:图2.1.1 冲孔形状示例* 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1.2mm。
冲孔最小尺寸列表2.1.2 数冲的孔间距与孔边距零件的冲孔边缘离外形的最小距离随零件与孔的形状不同有一定的限制,见图2.1.2。
当冲孔边缘与零件外形边缘不平行时,该最小距离应不小于材料厚度t;平行时,应不小于1.5t。
2.1.3 折弯件及拉深件不可选用数冲下料,可选用二次激光切割。
2.1.4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取。
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d2。
表1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表2用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及过孔*要求钣材厚度t≥h。
表3用于沉头铆钉的沉头座及过孔2.2激光切割是用激光机飞行切割加工,板材厚度加工围为冷扎板、热扎板小于或等于8.0mm;不锈钢小于或等于4.0mm ;铝板小于等于5.0mm。
其优点是加工板材厚度大,切割工件外形速度快,加工灵活.缺点是会产生热变型,网孔件不宜用此方式加工,加工成本高!3折弯3.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材料弯曲时,其圆角区上,外层收到拉伸,层则受到压缩。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标准详
折弯
• (2)折弯边旳最小高度 • 当弯曲90º角时,弯曲件圆角区以外旳直边高度H>2t时,才干确保弯曲件旳质量,如图
5所示上部直边部分。(r指弯曲半径,t指料厚。)
• 或按下式:h≥hmin=r+2t(hmin指确保弯曲件质量旳最小直边高度,r指弯曲半径,t指料 厚。)
折弯
• 假如设计需要弯曲件旳直边高度h≤2t,,则首先要加大弯边高度,弯好后再加工到需要 尺寸;或者在弯曲变形区内加工浅槽后,再折弯(如下图所示)。
冲裁
• 为了降低外圆角模,提议常用倒角:
冲裁
• 受冲孔模强度限制,孔径不能过小。最小孔径与材料厚度旳关系:
冲裁
• (3)为了确保模具旳寿命和工作旳质量,冲裁旳尺寸、孔间距离和冲裁件轮廓旳圆角 半径均不宜过小,一般冲裁件旳最小尺寸及公差、偏差见下表:
冲裁
• (4)、冲裁件旳悬臂、狭槽及孔与孔、孔与边旳距离要求 • 应尽量防止冲裁件上过长旳悬臂 与狭槽 ,一般情况下,应使凹槽或悬臂旳宽度B>2t,
质,四者俱备始为好旳品质。 • ·合理旳价格、适合包装与流通分配,譬如当代流行旳分解组合家具即十分符合绿色设
计原理。 • (2)从经营者(泛指生产、制造、加工、贩卖者)旳立场来看:
• 材质、零件组合规格化、各产品间可共享,而且材料、零件轻易采购,产品轻易制造、 量产、流通、输送且产品原则化、系列化。
折弯
• (3)、弯曲件孔距 • 当弯曲毛坯上有孔时,假如孔旳位置与弯曲线距离太小,孔会受到弯曲变形旳影响而
产生形状变化。当孔边沿与弯曲圆角边沿旳距离L(图6)符合下列条件时,才干确保 孔型不发生变化。 • 当t<2mm时,L≥t; 当t≥2mm时,L≥2t。(t为料厚) • :先冲孔后弯曲时孔距要求
钣金冲焊件孔位设计规范
在弯曲件或拉伸件上的冲孔:在弯曲件或拉伸件上冲孔时,其孔与工件直壁之间的距离L1≥R2+0.5t,L2≥R1+0.5t,见图8。
图8 (t为材料厚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2.2孔翻边的工艺性
孔翻边时的毛坯和零件的形状与尺寸如图9所示,此时零件的形状和尺寸有如下要求:
图9 (t为材料厚度)
1.翻边零件竖立边缘与平面之间的圆角半径为:
18.5+0.5
螺母孔:过孔直径数值与相应焊接螺母过孔直径设计值见表9。
表9
焊接螺母过孔直径φ
焊接螺母公称直径
d≤8
焊接螺母公称直径
d≥10
d+1
d+2
多层零件过孔:如果螺母板外部为2层板(后加强板和薄外板),其中螺母板孔φ1尺寸见表1,加强板孔 φ2为 φ1+2,外板孔 φ3为φ2+2(厚),若外板件与安装孔不易对中或装配接触面相对较大时,外板孔 φ3可为 φ2+4 或φ2+6。见图10。如地板上的安装座椅,后围板上安装的后保骨架的螺母过孔等可设计为φ2+4或更大(实际需要)。
对一些装配、工艺过孔,可根据车间实际工艺精度适当增大孔径,以降低零部件的装配难度。
5典型孔位设计要求
5.1定位孔的设计
一般零件都设计2个定位孔,对于回弹较大的零件或尺寸较大的零件,需要设计成2个以上定位孔,使其更有效定位,如地板等大件。也有一些零件一个孔定位,其它以型面定位。有功能尺寸要求的安装孔按重要程度可优先定为定位孔,也可设计专用定位孔,如两个定位孔则必需明确主孔与辅孔。一般为一圆孔,另一为长圆孔。
2、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长圆孔的R尺寸。
焊接工艺孔是为满足焊接的通过性而设计的通孔,一般应在零件上加带翻边3~5mm的凸台孔,孔的大小需根据焊点位置及焊枪规格来确定。
关于车身钣金搭接配合间隙的设计参考
外板及流水槽焊 接边轮廓走向一
致
流水槽本体
钣金配合间隙的设计参考
C/D柱 Z向截面 ②
③
①
标注①:此处为OPENING-LINE卡接密封止口,同样遵循此前要求的外部焊接边长于内部焊接边 的
1mm的原则,有效焊接长度控制在12-14mm;
标注②/③:起至的轮廓搭接距离均控制在2mm,与此前提到的原则相同,类似于此边界搭接,都 可
关于车身钣金搭接配合间隙的设计参考
(第一版)
钣金配合间隙的设计参考
A柱区域截面
POINT-A :
此处为B-R-LINE密封条卡接区域,为保 证焊接、密封条安装均能实现以及整体 美观,要求如下:
1.总成有效焊接边距离:12—14mm;
2.以B-R-LINE内部轮廓线为基准,加强 板、内板焊接边有效长度小于外板1mm。
POINT-B:
此处遵循以上原则,在焊接得以保证的 前提下,加强板及内板有效焊接边距离 少于外板1mm,以保证内部焊接边不至 于暴露外部,其他部分均遵循此原则。
POINT-C/D:
类似于此钣金与倒角外部搭接时,出于 截面面积以及美观等原因,一般搭接钣 金止口边低于倒角轮廓1-2mm。
POINT-E:
非焊接处钣金为防止因干涉产生的异响, 要求之间间隙控制在≥4.5mm,特殊情 况可具体对待。
钣金配合间隙的设计参考
钣金避让台阶的搭接
车身设计中许多部位需要避让料厚,进行避让台阶的设计,例如侧围部分:A/B、B/C柱接头部位,对于
这些搭接部位也有一些设计建议,主要优点体现在:
1.装夹过程中存在装配余量,有效避免干涉;
2.整体美观;
A柱内板
侧围内板
搭接处
钣金加工工艺规范
欢迎阅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钣金加工工序过程中的材料;数控剪板加工;数控冲床加工;数控折弯加工;焊接;喷涂;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公司设计、生产的所有钣金产品的加工工艺。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3.2材料的机械性能、一般要求、工艺性能、检验试验方法等参照GB 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及GB/T 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板材料的包装应有防锈措施。
3.3在用料前确定板材无生锈或锈斑,泛白,无镀锌不良现象。
在500mm×500mm的范围内,镀锌板划伤程度如非喷涂钣金件按以上标准为最终评判标准,在剪板、数冲(冷冲)、折弯、钳工各工序中员工通过此标准进行互检,对不符合上述标准的零部件判定为不合格。
备注:在印有标志的凸面及其周边3cm范围内不得有划伤或划伤较轻,即在宽度为0.1mm以下且深度为4 um以下。
4. 板材剪切5.2 现有数控冲床模具规格清单表(5)5.4.3注意检查气压,润滑正常后才能开机。
5.4.4禁止冲切超厚板料及其它任何材料,以及变形、弯曲材料。
5.4.5遇到紧急情况,先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报告组长及主管;出现工伤应采取救护措施。
5.4.6在冲第一件工件时,必须打开危险区保护开关,以免打坏夹爪。
5.5 自攻螺钉翻边模具5.5.1 新增的钣金图纸,板厚在0.75mm~1.0mm要打自攻螺钉的,均要开翻边孔,具体尺寸如下图。
图15.5.2 螺钉孔单边翻边,其两孔圆心间最小间距L1≥10mm(如图2);上下翻边时,其两孔圆心间最小间距L2≥25mm(如图3)。
图2 图35.6输出钣金件展开图时,须注意:对于翻边孔只输出底孔,即Φ0.010.027.4+-、Φ0.010.028.38+-、Φ0.010.029.99+-的翻边孔只在展开图中输出Φ6、 Φ6.5、Φ8.2的底孔; 5.7 数冲敲落孔的规范5.7.1 如图一所示,C=2.9或3.0,即采用Φ2.9,Φ3.0,RE 刀宽为3mm 的刀具进行步冲。
经典--华为的钣金件设计规范
图3.6.1 折弯件、拉伸件孔壁与工件直壁间的距离
3.7 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螺钉、螺栓过孔和沉头座的结构尺寸按下表选取。对于沉头螺钉的沉头座,如果板 材太薄难以同时保证过孔d2和沉孔D,应优先保证过孔d2。
表2 用于螺钉、螺栓的过孔
2006-09-07,08:34:18
4
密级: 内部公开/秘密
DKBAXXXX.X-2002.XX
前言
本规范的其他系列规范:无
与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无
规范代替或作废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无 与其他规范或文件的关系:无
与规范前一版本相比的升级更改的内容:第一版,无升级更改信息。 本规范由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提出。 本规范主要起草和解释部门:结构造型设计部
3.1 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
图3.1.1 冲裁件的排样
3.2 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在直线或曲线的连接处要有圆弧连接,圆弧半径R≥0.5t。(t为材料壁厚)
2006-09-07,08:34:18
6
密级: 内部公开/秘密
DKBAXXXX.X-2002.XX
图3.2.1 冲裁件圆角半径的最小值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序号 编号
名称
1
DKBA0.400.0023 《工艺审核规范》Rev1.0 作者:邓在明,周有光
3 冲裁
冲裁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由于加工方法的不同,冲裁件的加工工艺性也有所不同。目前 我司通信产品结构件一般只用到普通冲裁。下面介绍冲裁的工艺性,是指普通冲裁的结构工艺性。
关于搭接钣金配合间隙的设计参考
类似于此种搭接台阶以及翻边加强筋,可通过CATIA-Insert-BIW Templates内的Mating flange命令 (如上图所示)稍加修改后得以实现,操作方便,并且尺寸一致性较好,比较美观。BIW Templates 内还带有其他多种快捷命令,非常受用!以上提及的一些尺寸定义,均作为建议值作为参考,日常 设计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实际问题具体分析对待。
有一定改善。
针对翻边工艺孔的截面进行尺寸定义,翻边孔的设计要着重考虑成型可能性:
④
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
②
②
标注① :作为一般工艺孔,无具体截面要求,翻边沉台深度为5mm为宜; 标注② :翻边长度一般定为3mm。沉台深度较深的情况下,为配合冲压压边、冲裁的可行性,翻边
长度定义为5mm,过长则无必要,影响整车减重效果。 标注③/ ④ :主要考虑冲压成型性,此处拔模角及倒角定义值原则上朝大值趋势靠近;以上尺寸的
翻边工艺孔
车身各结构由于焊接工艺、减重等原因,需要在车身钣金件上增开一些工艺孔,同时为了尽可能减 少由于开孔造成的钣金强度的变弱,一般将这些工艺孔开启为翻边孔,这种翻边孔在侧围内板上相 当普遍,此种翻边孔尺寸的统一对钣金件的各方面整体效果都有比较积极的作用。
侧围内板各工艺及功用孔 多为翻边孔,对整体强度
标注②:为保证2mm的钣金间隙,两端焊点间距不宜超过30mm; 标注③:两钣金焊接有效长度控制在14为宜。
Z向截面及尺寸标注 ③
①
②
④
标注①:为防止因误差造成的装卡困难,设计过程中,要求钣金件B的轮廓边与钣金件A倒角轮廓留 有2mm的装配余量;
标注②:两钣金焊接有效长度控制在14mm为宜; 标注③:台阶面水平间距为2mm; 标注④:台阶面倒角尺寸为R3。
翻边孔工艺与设计规范标准
Kf =( 0.85~0.95 )K
非圆孔翻边坯料的预孔形状和尺寸,可以按圆孔翻边 、弯曲和拉深各区分别展开 ,然后用作图法把
各展开线交接处光滑连接起来。
当前第8页\共有15页\编于星期三\10点
图1.3. 1 非圆孔翻孔
1/13
二.外缘翻边
➢1.伸长类翻边
伸长类外缘翻边时 ,其变形类似于内孔翻边 ,但由于是沿不封闭曲线翻边 ,坯料变形区内切向的拉应力和
图3. 1 用阶梯形凸模变薄翻边
当前第11页\共有15页\编于星期三\10点
1/13
图3.2 小螺孔的翻边
四.翻边模结构
图4. 1所示为内孔翻边模 , 其结构与拉深模基本相似 。 图4.2所示为内 、外缘同时翻边的模具。
图4. 1 内孔翻边模
图4.2 内 、外缘翻边模
图4.3所示为落料 、拉深 、冲孔 、翻边复合模 。 凸凹模8与落料凹模4均固定在固定板7上, 以保证同轴度。 冲孔凸模2压入凸凹模1 内 , 并以垫片10调整它们的高度差, 以此控制冲孔前的拉深高度 ,确保翻出合格的 零件高度 。该模的工作顺序是: 上模下行 , 首先在凸模1和凹模4的作用下落料 。上模继续下行 ,在凸凹模1
切向的伸长变形沿翻边线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中部最大 , 而两端为零 。假如采用宽度b 一致的坯料形状 , 则
翻边后零件的高度就不是平齐的 ,而是两端高度大, 中间高度小的竖边 。另外 ,竖边的端线也不垂直 ,而是向 成一定的角度 。为了得到平齐一致的翻边高度 , 应在坯料的两端对坯料的轮廓线做必要的修正 , 内倾斜采用如
向和切向方向上过大的伸长变形 , 甚至开裂 , 应使凹模和顶 料板的曲面形状与工件的曲面形状相同 , 而凸模的曲面形状 应修正成为图 所示的形状; 另外 , 冲压方向的选取, 也
钣金加工工艺规范
钣金加工工艺规范GB/T 708-2006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JB/T 6753.1-1993 电工设备的设备构件公差钣金件和结构的一般公差及其选用规则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 2518-200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表(1)单位:mm物料编号物料描述长度公差宽度公差厚度公差镀锌板 0.75×1250×2500 +10/0 ±0.05镀锌板 1.0×1250×2500 +15/0 ±0.07镀锌板 1.2×1250×2500 ±0.08镀锌板 1.2×1250×3000 ±0.08镀锌板 1.5×1250×2500 ±0.09镀锌板 1.5×1250×3000 +10/0 +10/0 ±0.09镀锌板 2.0×1250×2500 ±0.10镀锌板 2.0×1250×3000 ±0.10镀锌板 2.5×1250×2500 ±0.10冷轧板 2.0×1250×2500×SC1 +15/0冷轧板 3.0×1250×3000 ±0.19不锈钢板 1.0×1120×2440 +10/0 +10/0 ±0.08不锈钢板 1.5×1220×2600 +15/0 +10/0 ±0.13材料的机械性能、一般要求、工艺性能、检验试验方法等参照 GB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 GB/T 2518-2008 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以及 GB/T 708-2006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4.翻边 翻边整形 翻孔设计规范
目录1 翻边的分类.......................................................22 垂直翻边.........................................................23 水平斜楔翻边和倾斜斜楔翻边.......................................284 下平面图.........................................................385 上平面图.........................................................426 剖面图...........................................................487 向视图...........................................................498 零件图...........................................................499 模具的常用材料及与热处理要求.....................................5010 标准件的选用规则.................................................5211 图面尺寸标准规则.................................................531 翻边的分类翻边按冲压方向分可分为垂直翻边、水平斜楔、翻边和倾斜翻边。
2 垂直翻边垂直翻边分为平板类翻边和拉延成形类翻边。
2.1 平板类翻边(压弯)平板类翻边(压弯)分为平板直线压弯,曲线翻边和翻孔。
2.1.1平板直线压弯平板直线压弯的展开计算: L=e1+e2+e3+en+R1e+R2e+Rne 式中:L :展开长度;e1、en :各段走线段长度;R1e :压弯圆角的中性层展开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d/D
1/13
一.内孔翻边
图1.1.1圆孔翻边时的应力与变形情况
K称为翻边系数,K值愈小,则变形程度愈大。翻边时孔边不破裂所能达到的最小K值,称为极限翻边 系数。表1.1.2所列的是低碳钢圆孔翻边的极限翻边系数。对于其它材料,按其塑性情况,可参考表列数值 适当增减。从表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影响极限翻边系数的因素很多,除材料塑性外,还有翻边凸模的形式 孔的加工方法及预制的孔径与板料厚度的比值(体现工序件相对厚度的影响)。
Kf =(0.85~0.95)K
非圆孔翻边坯料的预孔形状和尺寸,可以按圆孔翻边、弯曲和拉深各区分别展开,然后用作图法把 各展开线交接处光滑连接起来。
图1.3.1 非圆孔翻孔
7/13
二.外缘翻边
1.伸长类翻边
伸长类外缘翻边时,其变形类似于内孔翻边,但由于是沿不封闭曲线翻边,坯料变形区内切向的拉应力和 切向的伸长变形沿翻边线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中部最大,而两端为零。假如采用宽度b一致的坯料形状,则 翻边后零件的高度就不是平齐的,而是两端高度大,中间高度小的竖边。另外,竖边的端线也不垂直,而是向 成一定的角度。为了得到平齐一致的翻边高度,应在坯料的两端对坯料的轮廓线做必要的修正,内倾斜采用如 图2.1.1a中虚边所示的形状,其修正值根据变形程度和 的大小而不同。如果翻边的高度不大,而且翻边沿线的 的曲率半径很大时,则可以不做修正。 伸长类曲面翻边时,为防止坯料底部在中间部位上出现起 皱现象,应采用较强的压料装置;为创造有利于翻边变形的 条件,防止在坯料的中间部位上过早地进行翻边,而引起径 向和切向方向上过大的伸长变形,甚至开裂,应使凹模和顶 料板的曲面形状与工件的曲面形状相同,而凸模的曲面形状 应修正成为图2.1.2 所示的形状;另外,冲压方向的选取,也 就是坯料在翻边模的位置,应对翻边变形提供尽可能有利的 条件,应保证翻边作用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衡,通常取冲压 方向与坯料两端切线构成的角度相同
变薄翻边经常用于平板坯料或工序工件上冲制M5以下的小螺孔,翻边参数见图3.2。
a)零件
b)凸模
图3.1 用阶梯形凸模变薄翻边 10/13
图3.2 小螺孔的翻边
四.翻边模结构
图4.1所示为内孔翻边模,其结构与拉深模基本相似。图4.2所示为内、外缘同时翻边的模具。
图4.1 内孔翻边模
图4.2 内、外缘翻边模
2.圆孔翻边
1)圆孔翻边的变形特点与变形程度
将画有距离相等的坐标网格(图1.1.1a)的坯料,放入翻边模内进行翻边(图1.1.1c)。翻边后从图 1.1.1b所示的冲件坐标网格的变化可以看出:坐标网格由扇形变为矩形,说明金属沿切向伸长,愈靠近 口伸长越大。同心圆之间的距离变化不明显,即金属在径向变形很小。竖边的壁厚有所减薄,尤其在孔
由于翻边后材料要变薄,为了保 证竖边的尺寸和精度,凸,凹模间隙 可小于材料原始厚度t,一般可取单 边间隙Z/2为:
Z/2=(0.75~0.85)t
式中系数0.75用于拉深后孔的翻边 系数0.85用于平坯料孔的翻边
图2.2.5
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尺寸
6/13
一.内孔翻边
3.非圆孔翻边
图3.1.1为非圆孔翻边,从变形情况看,可以沿孔分成Ⅰ,Ⅱ,Ⅲ三种不同的变形区,其中只有Ⅰ区 属于圆孔翻边变形, Ⅱ区为直边,属于弯曲变形,而Ⅲ区和拉深变形情况相似。由于Ⅱ和Ⅲ区两部分 的变形性质可以减轻Ⅰ部分的变形程度,因此非圆孔翻边系数Kf(一般指小圆部分的翻边系数)可小于圆 孔翻边系数,两者的关系大致是:
螺孔 规格 预冲孔 (d)实际值 预冲孔 (d)计算值 r 翻边后直径 (D) 翻边高度 (H) Remark
M4
【 1.34 】
(1.30)
0.5
4.0
2.4
3)翻边力的计算
翻边力F一般不大,用圆柱形平底凸模翻边时,可按下式计算:
F=1.1Л (D-d)tσ
式中 D--翻边后直径(按中线算); d--坯料预制孔直径; t--材料厚度; σ s--材料屈服点
口处减薄较为明显。由此不难分析,翻孔时坯料的变形区是d和D1之间的环形部分。变形区受两向拉应
力—切向拉应力σ 1和σ 3的作用( 图1.1.1c );其中切向拉应力是最大主应力。在坯料孔口处,切向拉应 力达到最大值。因此,圆孔翻边的成型障碍在于孔口边缘被拉裂。破裂的条件取决于变形程度的大小。
变形程度以翻边前径d与翻边后孔径D的比值K来表示,即:0.80来自0.700.60
0.50
0.45
0.42
0.40
0.37
0.35
0.30
0.25
平头凸模
冲孔模 冲孔
0.85
0.75
0.65
0.60
0.55
0.52
0.50
0.50
0.48
0.47
-
3/13
一.内孔翻边
2)翻边的工艺计算
(1)平板坯料翻边的工艺计算
图1.2.1平板坯料翻边尺寸计算
在进行翻边之前,需要在坯料上加工出待翻边的孔,其孔径d按弯曲展开的原则求出,即 d=D-2(H-0.43r-0.72t) (1.2.2) 式中符号均表示图1.2.1中 竖边高度则为 H=(D-d/2)+0.43r+0.72t 或 H=D/2(1-K)+0.43r+0.72t 如以极限翻边系数K min 代入,便求出一次翻边可达到的极限高度为 H Max=D/2(1-KMin)+0.43r+0.72t (1.2.3)
制作者
杨勇富
2008.02.28
题目 概要
相关部门
指 示 事 项
签 名
一.内孔翻边
二.外缘翻边
三.变薄翻边 四.翻边模结构 五.翻边不良模式与分析
QA
制造
资材
LGENP R&D 005(REV:0)
0/13
一.内孔翻边
1.翻边的概念
翻边是在模具的作用下,将坯料的孔边缘或外边缘冲制成竖立边的成形方法,根据坯料的边缘状态和应 力、应变状态的不同,翻边可以分为内孔翻边和外缘翻边,也可分为伸长类翻边和压缩类翻边。
1)磨损后间隙太大
修凹模
更换预冲孔冲头 修凸模
翻边高 度不均
2)预冲孔尺寸偏大 3)翻边冲头直径太小或磨损
13/13
四.翻边模结构
1、8-凸凹模 2-冲孔凸模 3-推件块 4-落料凹模 5-顶件块 6-顶杆 7-固定板 9-卸料板 10-垫片
图4.3 落料、拉深、冲孔、翻孔复合模
12/13
五. 翻边之不良模式与分析
制程名称 及功能 预估失 败模式
模具结构问题
预估失败原因
1)冲头R角太小 2)冲头表面粗糙
建议控制措施
a)伸长类平面翻边 b)伸长类曲面翻边 图2.1.1 伸长类翻边 1-凹模 2-顶料板 3-凸模 图2.1.2 伸长类曲面翻边凸模形成的修正 图2.1.3曲面翻边时的冲压方向
8/13
二.外缘翻边
2.压缩类翻边
如图2.2.1a为沿不封闭外凸曲线进行的平面翻边,图2.2.1b为压缩曲面翻边。它们的共同点是变形 主要在切向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在变形过程中才捞容易起皱。其变形程度ε 压=b/R+b 压缩类平面翻边其变形类似于拉深,所以当翻边高度较大时,模具上也要带有防止起皱的压料装置; 由于是沿不封闭曲线翻边,翻边线上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中部最大,而在两 端最小。为了得到翻边后竖边的高度平齐而两端线垂直的零件,必须修正坯料的展开形状,修正的方向 恰好和伸长类平面翻边相反,如图2.2.1a虚线所示。 压缩类曲面翻边时,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失稳起皱是限制变形程度的主要因素, 如果把凹模的形状做成图2.2.2所示的形状,可以使中间部分的切向压缩变形向两侧扩展,使局部的集中 变形趋向均匀,减少起皱的可能性,同时对坯料两侧在偏斜方向上进行冲压的情况也有一定的改善;冲 压方向的选择原则与伸长类曲面翻边时相同.
4/13
一.内孔翻边
当零件要求的高度H> H MaX 时,就不能一次翻边达到制件高度中,这时可以采用加热翻边,多次翻 边或先拉深后冲底孔再翻边的方法。 采用多次翻边时,应在每次工序间进行退伙。第一次以后的极限翻边系数K ’min 可取为: K ’min =(1.15~1.20)K min (1.2.4)
翻边破裂
材料问题
2)预冲孔太小 1)材料翻边系数小于许用翻边系数 2)润滑不良 操作问题 1)冲头上废料未清净 2)速控比太大 1)冲头弧面大小不均
冲件翻边
模具结构问题
2)冲头光洁度差 3)凸凹模间隙太大 4)冲头断掉
翻边不良一 边高一边低
工艺安排及制程设 计问题
1)冲头与原底孔是否同心 2)预冲孔偏位 3)预冲孔偏大 4)模具未下到位 5)送料是否到位
2/13
一.内孔翻边
表1.1.2 低碳钢圆孔的极限翻边系数Kmin
材料相对厚度d/t 翻边凸模 形状
底孔加 工方法 100 50 35 20 15 10 8 6.5 5 3 1
钻孔去 毛刺
0.70
0.60
0.52
0.45
0.40
0.36
0.33
0.31
0.30
0.25
0.20
球头凸模
冲孔模 冲孔 钻孔去 毛刺 0.75 0.65 0.57 0.52 0.48 0.45 0.44 0.43 0.42 0.42 -
a)压缩类平面翻边 图2.2.1
b)压缩类曲面翻边 压缩类翻边
1-凹模 2-压料板 3-凸模 图2.2.2 压缩类曲面翻边凹模形状的修正
9/13
三.变薄翻边
在不变薄翻边时,对于竖边较高的零件,需要先拉深再进行翻边。如果零件壁部允许变薄,这时可应用变薄 翻边,既可提高生产率,又能节约材料。图3.1是用阶梯形凸模变薄翻边的例子。由于凸模采用阶梯形,经 过不同阶梯使工序件竖壁部分逐步变薄,而高度增加。凸模各阶梯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件高度,以便前一个阶 梯的变形结束后再进行后一阶梯的变形。用阶梯形凸模进行变薄翻边时,应有强力的压料装置和良好的润滑。 从变薄翻边的过程可以看出,变形程度不仅决定于翻边系数,还决定于壁部的变薄系数。变薄系数用Kb表示: Kb=ti/ ti-1 式中 ti--变薄翻边后竖边材料厚度 ti-1 --变薄翻边前竖边材料厚度 在一次翻边中的变比系数可达Kb=0.4~0.5,甚至更小。竖边的高度应按体积不变定律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