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教学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教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
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2.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思想及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
3.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猫的图片。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郑振铎(1898 — 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2.背景资料
《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它是郑振蜂的早期文学作品。受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锋已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作品,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3.字音字形
污涩.(sè)红绫.(líng)怅.然(chàng)
诅.骂(zǔ)怂恿
..(sǒng yǒng)蜷.伏(quán)
惩.戒(chéng)相称.(chèn)郁.闷(yù)
4.词语解释。
【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相称】相符;相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惩戒】给予惩罚,使人警戒。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潜:秘密地。
5.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理清思路: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号,课文写
明确: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
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
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死亡让我难过自责。
2.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二)深层探究
1. 作者写三次养猫的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明确:先写小猫的特点,再写小猫的遭遇和结局。
2.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明确: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3. 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明确: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明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明确: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明确:“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齐读第30、31段。
明确: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8.请你分别把“我”和“猫”的不幸遭遇作为描写的侧重点,归纳文章主旨。
明确: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设计
对文中的“我”、猫、妻、周家丫头,你想说点什么,请用句式“对于……,我想说:……”尽情发挥:
明确: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理解本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写法。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教学重点)
2. 学习本文对比映衬、层层辅垫的写法。(教学难点)
3.珍视动物、关爱动物,初步思考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欢乐,有心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法。
二、自主学习
(一)情感体验
三只猫的不同的结局,给“我”带来有不同的心情,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按“读,我体味到。”句式说话体会“我”的感情。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学生答案举例:读“我心里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体味到“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2.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展开想象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难消,气难平。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干脆不养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二)语言品析
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学生回答示例:“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作者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中“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