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教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6 猫人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6 猫人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6 猫人教版习题精选第八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我”为什么认为咬死芙蓉鸟的“一定是猫”?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猫“畏罪潜逃”了②“我”不喜欢这只猫③猫常对着鸟笼凝望④“我”看见了猫嘴里好像在吃着鸟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不动声色蹦来蹦去陵空跃起目瞪口呆B、斑斑驳驳生意葱茏进退维谷略胜一筹C、眼花嘹乱秩序井然石破天惊慷慨以赴D、遒劲有力相得益章面面相觑团结玉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下落不明)B、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小伙伴)C、三妹很不高兴地咕噜着道(咕哝)D、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形容事物不清晰)【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准确的一项。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原名:周树人)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原题为“旧事重提”。

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追忆了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B、《狗·猫·鼠》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记述了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的丑行,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大力宣扬了封建孝道。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史记》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后来这只猫不知怎的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脏,不光滑)B、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猫》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猫》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细节描写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板书课题、作者)2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学习字词。

(出示小黑板或用多媒体教学,检查学生注音、解释)污涩怂恿蜷伏惩戒怅然诅骂红棱妄下断语三、整体感知,划分结构。

1、文章写了什么?明确:文章写了有关猫的三件事。

除了写猫,还写了养猫的人。

2、作者家一共养了几只猫?笔下的猫可爱吗?三只。

写可爱的是一、二只猫。

不可爱的是第三只猫。

3、文章的结构。

一、(1、2)第一只猫。

二、(3——14)第二只猫。

三、(15——34)第三只猫。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第一只猫从何而来?怎样写第一只猫的可爱?学生发言。

2、品味语句:(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明确: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另外“滚来滚去”与白雪球照应,更显活泼。

(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六课《猫》教案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六课《猫》教案新

第二十六课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划分层次,分析三只猫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感情基调,讨论结尾处语言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对弱小动物的同情和关注。

2、通过对文章的体悟,理解消除误会,平等相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在本文写作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二、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

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字词的读音。

相称(chèn) 郁(yù)闷一缕(lǚ) 娱(yú)乐污涩(sè) 蜷(quán )伏怂恿(sǒngyǒng)婢女(bì)惩戒(chéng)怅然(chàng)红绫(l íng)2、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朗读课文,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白雪球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性情活泼较第一只更活泼,更有趣,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地位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结局死亡丢失死亡三、研读课文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

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A“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6《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分析本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语言,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特点。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课文前我要先讲一个词“天马行空”谁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学生开始查字典)有人知道了,来这个学生讲一讲,天马奔腾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

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

天马在空中飞驰,比喻思想奔放,任意驰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天马……咦!这是什么声音?来了一匹天马,上面写着“吴承恩”我们好幸运啊!来吧让我们一起驾着吴承恩的天马,去他的想象王国中任意奔放、驰骋吧。

先去那一站?哦!《小圣施威降大圣》。

二、走进作家、作品: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自幼爱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代表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

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

三、检测预习:1、写一写寻觅吆喝踪迹铁钳愕然晃一晃鹭鸶2、什么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想一想你还知道那些关于小说知识?3、你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你认识<西游记>中的哪些人物?4、你印象中的孙悟空具有哪些超凡本领?数一数。

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6《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小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26《猫》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难点
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心动物,珍视生命。
学情分析
抓住大部分同学,有的同学个别突破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课文朗读
四、自学互帮探讨文章内容
五、关键点拨
六、讨论
七、思维拓展
八、揣摩情感
九、写作技巧
十、主题理解
十一、一课一得谈感悟
十二、检测训练
1、讨论:是否有喜欢的动物?是否喜欢猫?
2、①写作背景。
②识记字词。
3、请认真听课文朗读录音,思
考作者在课文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三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地位、结局、对我的影响。
5、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
6、①为什么写两只可爱的猫的篇幅不如一个丑猫的篇幅长,到底发生什么可怕事情?

课 题

课时
2
课 型
新授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X振铎及其相关的文学文的写作特点,着重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爱心所带来的和谐境界;学会关心动物,珍视生命。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着重揣摩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
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了的想法。
9、学生再找类似句子,得出手法,细节描写。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教案老舍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大猫性格的古怪和他对猫的喜爱之情。

那么,他笔下的小猫又是如何的可爱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猫》教案,供您参考,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猫教学要求1.学会4个生字,掌握“稿纸”等词。

理解“古怪、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积累“生机勃勃”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猫的特点。

3.品味“说它……吧”,“蹭”“……踩印几朵小梅花”,“生机勃勃”等词句,学习精彩的语言,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猫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真实具体地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生机勃勃”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3.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大花猫小时候的可爱。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介绍认识的猫。

2.教师予以归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

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整体感知,掌握生字词1.明确自学要求。

⑴读准注拼音的生字,把你认为难读的词语和同桌多读几遍。

⑵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⑴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

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任凭无忧无虑尽职稿纸抓痒丰富多腔遭殃蹭责打折腾枝折花落⑵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再强调。

重点注意:“蹭、痒、凭、殃,注意“折”的多音。

⑶指名说说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人教版初中语文猫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猫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猫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同理心。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3. 分析课文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所知道的关于猫的信息,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对猫的喜爱之情。

2. 展示一些关于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猫。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们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2. 老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1. 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们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2. 老师举例说明生字词在课文中的用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字词。

四、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文章主题(10分钟)1. 学生们分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的结构,归纳文章的主题。

2.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复述课文的大意和生字词的意思。

2. 老师强调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醒学生们要善待动物。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们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

2. 让学生们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提前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等方式,让学生们全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还增强了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 猫教学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2.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思想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3. 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猫的图片。

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

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

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郑振铎(1898 — 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

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2.背景资料《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

它是郑振蜂的早期文学作品。

受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锋已树立了平等。

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

《猫》这篇作品,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3.字音字形污涩.(sè)红绫.(líng)怅.然(chàng)诅.骂(zǔ)怂恿..(sǒng yǒng)蜷.伏(quán)惩.戒(chéng)相称.(chèn)郁.闷(yù)4.词语解释。

【蜷伏】弯曲身体卧着。

【相称】相符;相配。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怅然】不愉快的样子。

【惩戒】给予惩罚,使人警戒。

【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

潜:秘密地。

5.朗读课文,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理清思路:朗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号,课文写明确: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只猫的第二部分(3-14段):写活泼可爱的第二第三部分(15-34段):写第三只猫的死亡让我难过自责。

2.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二)深层探究1. 作者写三次养猫的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明确:先写小猫的特点,再写小猫的遭遇和结局。

2.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明确:第三只猫。

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3. 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明确: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明确:“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明确:一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

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明确:“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7.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齐读第30、31段。

明确:这是我的忏悔。

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8.请你分别把“我”和“猫”的不幸遭遇作为描写的侧重点,归纳文章主旨。

明确: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

(“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揭示了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有时候我们读郑振铎的《猫》会有这样的感慨:这哪里是在写猫呢?分明是一幕世态人情的写真!那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一种真情,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学作品艺术上的美的体现。

请关爱生活中的“可怜猫”!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对文中的“我”、猫、妻、周家丫头,你想说点什么,请用句式“对于……,我想说:……”尽情发挥:明确: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理解本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写法。

学习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教学重点)2. 学习本文对比映衬、层层辅垫的写法。

(教学难点)3.珍视动物、关爱动物,初步思考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欢乐,有心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

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法。

二、自主学习(一)情感体验三只猫的不同的结局,给“我”带来有不同的心情,朗读标记抒情议论的语句,按“读,我体味到。

”句式说话体会“我”的感情。

师范例: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我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学生答案举例:读“我心里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体味到“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

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2.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展开想象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明确:“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那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难消,气难平。

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一句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二)语言品析朗读课文,画出你最欣赏的描写猫的语句,并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妙,最有表现力。

学生回答示例:“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作者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中“滚来滚去”这一动词有表现力,形象地写出了猫的活泼、可爱。

(三)写法探究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养猫是本文记叙的中心,写了三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亡失为线索展开。

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

具有相对完整性。

三个故事又按时间顺序排列: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

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

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

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

3.对比映衬,层层铺垫的写法。

作者写前两只猫是为写第三只猫作铺垫和衬托,强调说明“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之深。

4. 抓住特征,描写逼真。

三只小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抓住了小猫的不同特点,展现了它们不同的神态状貌。

(见前面的分析)5. 第一人称,心理描写,细致真切。

“我”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我”的内心活动,紧紧围绕三次养猫的悲剧展开。

表现了“我”的善良、正直和憎恶邪恶的性格,以及严于剖析自己的精神。

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6. 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四、课堂小结三只猫,三个故事,三种命运。

作者的得与失,悲欢离合,自责反省,都给与我们深深的启迪。

关注动物,善待生命,我们期待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五、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示例:主人,你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

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地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

只是你不问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

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你相信我,好吗?七、教后反思整个课堂,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学生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走,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积累丰厚自然。

思考:①课堂提问“问题”,除了以话题的形式呈现以为,有没有其他的呈现方式了呢?②在学生探究活动中,我的“介入”应该控制在怎样的一个“度”上,才不至于喧宾夺主,不至于越俎代庖?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26《猫》(第1课时)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准确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文章大意。

2、掌握文章脉络,总结出作者笔下不同猫的不同来历及结局。

3、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人生意义。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

2、领会本篇文章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朗诵法,讲授法学法指导:朗读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非常可爱的小动物,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有了许多不一样的变化。

作家郑振铎先生家也养了几只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篇文章《猫》,看看发生了哪些故事。

一、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1)怂恿(sǒng yǒng):鼓动别人去做。

(2)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3)蜷伏(quán):身体伏卧。

(4)红绫(líng):一种红色丝织品。

(5)惩戒(chéng):惩罚之以示警戒。

2、作者简介郑振铎(1898—1958)作家、学者、翻译家。

福建长乐人。

1921年与沈雁冰、王统照等组织文学研究会。

1923年后主编《小说月报》。

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以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编有《中国版画史图录》等。

二、问题导学1、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归纳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