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课程设计无线电测向机

合集下载

测向仪课程设计

测向仪课程设计

测向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测向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测向仪在导航、定位中的应用,了解其在军事、航空等领域的实际运用。

3. 学生能够掌握测向仪相关的基本概念,如频率、波长、方位角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测向仪,进行简单的方向定位和导航。

2. 学生能够分析测向仪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运用测向仪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数据收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测向仪,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科学探究精神。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测向仪在国家安全、科技进步等方面的贡献,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测向仪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测向仪基本原理:讲解测向仪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波的传播、反射和接收等过程,使学生理解测向定位的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波的传播与接收”2. 测向仪的构造与功能:介绍测向仪的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如天线、接收器、显示器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测向仪的构造与功能”3. 测向仪的应用领域:分析测向仪在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了解其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五章“测向仪的应用”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测向仪操作练习,包括设备使用、方向定位和数据记录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测向仪的实践操作”5. 测向仪实验与分析:开展相关实验,如信号源定位、干扰分析等,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

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

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一、无线电原理时间:9月3日上午9:00—11:30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是由交变的电场与磁场交替产生并以有限速度向空间传输的过程。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中波长最长,频率最小的,频率在103MHz—1013MHz之间,通常用于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

无线电波的传输方式包括天波、地波、直接波、反射波和卫星传输。

地波传输稳定,但可传输距离短,能量损耗大;天波可以传输超远距离,但不稳定。

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直接波的传输方式。

天线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可以实现电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换,并且具有可逆性,既可以做发射器,也可以做信号的接收器。

天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直立天线接收垂直极化波,磁性天线接收水平极化波。

磁性天线由磁体、线圈和引线组成,其中磁体是软磁铁氧体。

无线电测向机是具有强方向性的无线接收机,由天线系统、电路系统和终端指示器组成。

天线系统包括直立天线和磁性天线,磁性天线用于确定磁场方向,再由直立天线确定电场方向,组合起来就可以确定信号源的位置。

天线系统的接收方式是超外差式,既通过接收到的输入信号减去本机振荡,得到所需要的信号。

我们所要制作和使用的测向机是PJ-80型无线测向机,它具有工作稳定、调试方便、结构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二、实验目的本次电子实习的目的,是进行无线电测向机的制作、调试,用调试好的测向机进行信号的搜寻以及对所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从中掌握测向机的基本制作和调试过程,并感受实地侧向的过程。

三、焊接过程时间:9月3日下午2:00—3:45,9月4日上午9:00—10:00在电路板的焊接之前,首先要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路包括高频放大电路、差拍检波电路、可调差拍振荡电路、低频放大电路、功放芯片以及天线和耳机七部分组成。

耳机作为终端指示器,振荡电路则是在做信号“减法”的时候十分关键的一步。

电路中,三个三极管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是保证电路正常运行的关键。

电路的核心是芯片LM386。

中学物理校园无线电测向教案

中学物理校园无线电测向教案
国际化趋势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无线电测向运动将逐渐走向国际化。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 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高测向准确性的技巧
保持冷静
在测向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冷 静,不被外界因素干扰,集中注
意力判断声音来源。
多次尝试
对于不确定的声音来源,学生可以 多次尝试,通过比较不同角度和距 离下的声音强度,提高判断准确性 。
借助其他工具
学生可以使用其他工具辅助测向, 如指南针、地图等,提高测向效率 和准确性。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措施
禁止学生在活动区域内奔跑和追逐。 应急处理措施
配备急救人员和急救器材,以应对突发状况。
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措施
01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急救培训,提 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02
在活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活动流程安排和时间管理
活动流程安排 开始前进行热身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适应性。
学生表现评估标准设定
技能掌握
评估学生对无线电测向技 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 括测向仪操作、信号捕捉 和方向判断等方面。
理论知识
考察学生对无线电测向相 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包括无线电波传播、测向 原理等。
实践应用
评估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 用无线电测向技能解决问 题的能力,包括寻找电台 、确定方向等。
中学物理校园无线电 测向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准备 • 技能训练与方法指导 • 实践活动安排与组织管理 • 评估与反馈机制建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实习报告、电子实习的目的?了解PJ —80型测向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各电路模块的作用;、测向机电路结构与原理 方框图: 3.5— 3.6MHz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之中传播,也延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 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它虽具有 要特性如下:(1)(4) 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

2、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 天波一一有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 地波一一经地面反射而传 播;直射波一一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 地面反射波一一经地面反射而传播。

除用于远距离通信 的天波外,其他传播方式都与测向有关。

3、 测向原理PJ-80 型无线电测向机1、 掌握PJ —80型测向机工作原理;2、 3、 掌握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的工作原理; 4、 了解无线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的实现方法; 5、 掌握组装、检测复杂电路的技巧和方法1kHz测向高频放 大级电路图: 原理:波的特性差频检 波器低频放 大级定的 振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 电台方位的。

反射与折射。

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时,测向机误指反射 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绕射。

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 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

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

所以测向是必须考虑侧向点的 选择。

干涉。

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叠加)也2米波段测向中,这种现象比较常见)(3)功率放 大器耳 -- *机当磁棒轴线与电波传播方向垂直(0= 90° 0= 2700° )时,磁场方向与磁棒轴线平行,即磁力线与磁性天线线圈截面垂直,磁力线可顺着磁棒通过,磁棒聚集了最多的磁力线穿过线圈,线圈中的感应电势最大。

1无线电测向教案

1无线电测向教案

第一节使用和掌握测向机一、测向机各旋钮、开关的功能1.频率旋钮:用来寻找需要收测电台的信号,要求被收测信号的音调清晰、悦耳、而其它电台信号尽可能小,减小其干扰。

2、音量旋钮:用来控制音量大小。

此旋钮在快速接近电台的途中,随着信号强度的不断增加而需经常旋动,每次旋转时,应放置在音量适中并略微偏小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方向性。

3、单向开关:用来判断电台的方位。

当需要判断单向时,按下此开关,将拉杆天线接入电路,其输出电势与磁性天线所感应的电势复合,产生一心脏形方向图,这就克服了磁性天线的双值性。

当松开此开关,自动切断直立天线。

此外,本机不单设电源开关,插入耳机即接通电源,拔出即断开电源。

二、正确的持机方法以pj-80型直立式测向机为例,正确的持机方法是:右手持机姆指靠近单向开关,其它四指握测向机,手背一面是大音面,松肩、垂肘,测向机举至胸前,距人体约25厘米,尽量保持测向机与地面垂直。

按个人的不同习惯,也可左手持机,右手转动旋钮。

三、熟悉测向机的性能1、收测电台信号:每一部隐蔽电台(或称信号源)均有自己的编号和呼号,并且有连续自动拍发等幅电报的功能,其电码是:0号台( - - - - - ) MO ( - - - - - ) 1号台( - - - - - .)2号台( - - - - - ..) 3号台( - - - - - . . .)4号台( - - - - - . . . . ) 5号台 ( - - - - - . . . . . )6号台( - . . . .) 7号台( - - . . . )8号台( - - - ..) 9号台( - - - - .)判断电台台号时,只需注意分辨长音后的短音数目或长短音数目的不同比例即可。

电台发信时,重复循环上述电码符号。

在语言中,通常用“达”表示长音,用“的”表示短音。

以1号台MOE为例,叫做拍发“达达、达达达、的”。

2、熟悉测向机的方向特性测向机的方向特性包含两个内容:(1)测向机在确定地点实际具有的双向和单向性能。

自制无线电综合测量仪

自制无线电综合测量仪

自制无线电综合测量仪在无线电工程或业余制作中,常常需要使用多种仪器仪表,为此,笔者设计了这台无线电综合测量仪,它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多,集交、直流电压表,交、直流电流表,欧姆表,晶体管β测试仪,数字频率计,电容电感测量仪,函数信号发生器,正、负直流稳压电源于一身:(2)测量范围宽;(3)测量精度高,电容、电感、频率的最小分辨率分别为1pF、1mH、1Hz;(4)显示直观易渎,电压、电流、电阻、β各挡均为线性刻度,电容、电感、频率均为4位有效数字显示,(5)采用集成电路设计,电路结构简洁合理,工作稳定可靠。

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1)交、直流电压:0.1mV~1000V,内阻3MΩ,共分11挡量程。

(2)交、直流电流:0.1μA~1A,内阻0.01Ω/A,共分11挡量程。

(3)电阻:0.1Ω-3MΩ,共分11挡量程。

(4)晶体管β值:1~300。

(5)电容:lpF~9999μF,共分3挡量程。

(6)电感:1mH~9999mH。

(7)频率:1Hz~9999kHz,共分2挡量程;输人灵敏度小于20mV。

2.测量误差:≤5%3.信号源:10Hz~100kHz,共分2挡,可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输出电平可调。

4.电源:可外供土(1.2~30)V,1.5A,两路独立,连续可调。

电路工作原理整机电路由模拟测量电路、数字测量电路、函数发生器和电源电路四大部分组成。

1.模拟测量电路部分该部分包括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值及晶体管β值等功能,其电路图见图1。

Sl为量程选择开关,其各挡位Ω、V、A的满度值见表1。

S2为测量选择开关:S3为交、直流选择开关。

该部分的核心是由运放ICl构成的高输入阻抗(10MΩ)、高灵敏度(10mV)交直流两用电压表,微安表头PA接在ICl反馈回路中。

其突出优点是表头内阻和整流二极管的温度特性对流过PA的电流无影响,保证了较高的测量精度。

PA中的电流Ipa=Vi/R-,式中: Vi为输入电压;R-为lCl负输入端对地电阻,即R27(交流)或R28(直流)。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

J型无线电测向机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搭建J型无线电测向机,研究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测向精度。

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测量得出了J型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特点和性能指标,并对其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

一、引言无线电测向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来自不同方向的无线电信号强度的方法,用于定位无线电信号源的位置。

J型无线电测向机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电测向设备,它通过接收和比较来自不同方向的无线电信号强度来确定信号源的方位角。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实验器材:-J型无线电测向机-收音机-信号源-天线和导线2.实验原理:J型无线电测向机一般由两个同构的天线组成,分别称为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

接收天线用于接收信号源发出的信号,而参考天线则用来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通过比较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信号源的方位角。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1.搭建实验装置:将J型无线电测向机、收音机、信号源、天线和导线按照实验要求连接。

2.测量信号源方位角:调节J型无线电测向机和收音机,使其接收信号源发出的信号。

通过比较接收天线和参考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确定信号源的方位角。

3.重复实验多次,得到一系列信号源方位角数据。

4.分析数据:根据测得的信号源方位角数据,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评估J型无线电测向机的测向精度。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了J型无线电测向机的测向精度。

平均值为XXX°,标准差为XXX°。

测向精度较高,符合设计要求。

五、问题讨论和改进方向1.天线设计:考虑进一步改进天线设计,以提高测向精度。

2.接收器灵敏度:提高接收器的灵敏度,可以提高测向机的信号接收能力。

3.信号处理算法:改进信号处理算法,提高信号源的方位角估计精度。

六、结论通过搭建J型无线电测向机,我们研究了无线电测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测向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J型无线电测向机具有较高的测向精度,并且可以通过改进天线设计、提高接收器灵敏度和优化信号处理算法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性能。

北理工无线电侧向实习报告

北理工无线电侧向实习报告

PJ-80型无线电测向机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向机制作原理2.掌握测向机制作过程3.能够运用测向机寻找信号源4.通过无线电测向运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二、测向机组成及原理1.组成方框图:电路图:说明:L1为磁棒天线,A为拉杆天线,K1为单、双向转换开关,用于判断电台方向,BG1及外围电路组成高频放大器,将天线接收的高频摩尔斯码信号放大后由B1耦合输出。

BG3、C14、C15、D2、C16、C17及C18组成可调式变形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调节W2可改变变容二极管D2反偏电压,从而改变该管电容量使振荡频率发生变化。

稳压管D3用于消除因电池电压下降造成振荡频率不稳。

振荡信号与B1输出的高频信号叠加,再由二极管D1混频产生差拍信号,经检波和低通滤波后产生的音频信号由BG2、LM386组成的低频功放电路放大,这里D1起到混频和检波双重作用。

K2为耳机插座控制的电源开关,使用立体声耳机时K3合上。

实物图:2.原理1、电磁波的特性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其传播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

它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无线电测向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来确定电台方位的。

(2)反射与折射,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机误指反射体,给接近电台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

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

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4)干涉,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给判断电台距离造成错觉。

PJ 80实验报告 北理工

PJ 80实验报告   北理工

PJ 80实验报告北理工pj-80实验报告-北理工实验名称:无线测向机装调课程名称:电子进修ⅱ任课教师:实验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学院:专业:实验时间:2021/8/30实验地点:理学楼b□原理检验实验类型:?综合设计□技术创新组号:同组搭挡:成绩:本科实验报告一.进修目的(一)掌握无线电测向机的工作原理(二)介绍无线电光测机硬件的共同组成以及各个电路模块的促进作用(三)介绍无线电光测机升空和发送原理,(四)掌控装配检测繁杂电路的技巧和方法二.测向机结构和工作原理(2021.8.28上午)(一)结构:1.方框图:2.电路图:(二)工作原理:1.电磁波的特性a)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无线电光测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去确认电台方位的。

b)反射与折射,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散射轻微就是,光测机误指反射体,给吻合电台导致很大困难。

c)衍射,工作于80米波段的电波,衍射能力就是较强的,除平缓低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

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

因此,测向点的选择就成为测向爱好者随时都要考虑的一大问题。

d)干涉,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进一步增强(两个信号涨共振)也可能将弱化(两个信号相互抵销给推论电台距离导致错觉)。

2米波段光测中,这种现象比较常用。

2.利用了电磁波离开天线后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直线传播和绕射(散射、偏折以及干预对试验产生阻碍),通过测向机(此实验只有磁棒天线)在两次位置所获得的信息,交叉定点确定电台的位置。

3.磁棒的促进作用:磁棒由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制成。

它的特点是既易被磁化,又易退磁,有较高的导磁率。

对于均匀磁场来说,磁棒内部所产生的磁阻远较空气小,所以将有大部分磁力线集中到磁棒内。

磁棒的加入,聚集了大量空间磁力线,从而使磁棒上的线圈感应出很强的信号电压。

无线电测向教学计划

无线电测向教学计划
6
利用大音面测向法
7
起点判断技术
8
交叉定点法
9
建筑物对电波传输的影响
10
一公里赛程中的体力合理分配
11
地物地貌与测向
12
多点测向的技术要领
13
复杂地形测向中的心理因素
14
无线电测向国际、国内竞赛规则
15
无线电测向模拟比赛实践
无线电测向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时安排
以每学期15课时计划
二、备课组
无线电测向备课组:牛亮,张育森,方裕森、张俊胜,陈江、江锋、辛健三、计划Βιβλιοθήκη 排课程名称无线电测向
任课教师
牛亮、张育森
方裕森、张俊胜
课时
内容
1
无线电测向课程介绍
2
摩尔斯电码
3
80米,两米收发信机使用介绍
4
无线电测向信号辨别
5
利用哑点线测向法

测向仪实验报告

测向仪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测向仪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掌握测向仪的操作方法,能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

3. 通过实验,提高对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测向仪是一种用于确定无线电信号来源方向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传播时,信号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且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地球表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接收点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可以确定信号来源的方向。

三、实验内容1. 测向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测向仪主要由天线、放大器、振荡器、滤波器、衰减器、指示器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下:(1)天线接收来自发射台的无线电信号。

(2)放大器将接收到的微弱信号放大到可测量的程度。

(3)振荡器产生一个稳定的参考信号。

(4)滤波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对比,消除干扰。

(5)衰减器对信号进行适当的衰减,以适应不同距离的测量。

(6)指示器显示信号强度,根据信号强度变化确定信号来源方向。

2. 测向仪的操作步骤(1)将测向仪的电源打开,预热一段时间。

(2)调整天线,使其与地面保持垂直。

(3)调整振荡器频率,使其与待测信号频率相同。

(4)调整滤波器,使其通带内信号强度最大。

(5)调整衰减器,使信号强度适中。

(6)观察指示器,记录信号强度变化。

(7)移动测向仪,改变接收点位置,观察信号强度变化。

(8)根据信号强度变化,确定信号来源方向。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检查测向仪各部分是否完好,电源是否正常。

(2)熟悉测向仪的操作方法。

2. 实验操作(1)将测向仪的电源打开,预热一段时间。

(2)调整天线,使其与地面保持垂直。

(3)调整振荡器频率,使其与待测信号频率相同。

(4)调整滤波器,使其通带内信号强度最大。

(5)调整衰减器,使信号强度适中。

(6)观察指示器,记录信号强度变化。

(7)移动测向仪,改变接收点位置,观察信号强度变化。

(8)根据信号强度变化,确定信号来源方向。

无线电测向仪实习报告

无线电测向仪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 理解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2. 掌握无线电测向仪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深入了解无线电测向技术在通信、导航等领域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1. 无线电测向基本原理无线电测向是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来确定发射源位置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当无线电波传播到地面时,会在地面上产生电场和磁场,这两个场与地面构成一个平面。

无线电测向仪通过测量这个平面与地面之间的角度,来确定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

2. 无线电测向仪的结构与操作(1)无线电测向仪的结构无线电测向仪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天线:接收无线电信号,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放大器:放大天线接收到的微弱信号。

3)频率变换器: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固定频率的信号。

4)检波器:将调幅信号转换为低频信号。

5)滤波器:滤除杂波,保留有用信号。

6)指示器:显示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

(2)无线电测向仪的操作1)安装天线:将天线竖直插入地面,确保天线与地面垂直。

2)调整天线:调整天线长度,使天线与地面接触良好。

3)开启测向仪:打开电源,启动测向仪。

4)调整频率:根据待测信号的频率,调整测向仪的频率。

5)读取指示器:读取指示器显示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

三、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以及无线电测向仪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我们对无线电测向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际操作在理论学习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按照操作步骤安装天线,调整天线长度,确保天线与地面接触良好。

然后,我们开启测向仪,调整频率,读取指示器显示的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

3. 数据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频率下无线电波的到达方向。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无线电波在不同频率下的传播特性,以及无线电测向仪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四、实习收获1. 深入理解了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

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课程设计

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课程设计

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课程设计简介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是电子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无线电通信设备中的信号发生、信号放大、信号处理、无线电频率、天线设计以及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唤醒、网络配置等方面。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的理解和掌握,并可较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无线电网络配置、无线电测量技能的目标。

课程目的该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实践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的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无线电测量技能,让学生对无线电通信设备测量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并提高他们计算机网络配置、测量和优化技能。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将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 无线电信号和天线测量学生将会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无线电信号和天线测量仪器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和天线进行测量和分析,通过实际使用不同产品无线电仪器(如频谱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功率计,示波器等),让学生了解不同产品的使用特点和优势。

2. 无线电频率和信号分析学生将了解不同频率下的无线电信号特性,并将掌握如何使用信号分析仪,抓取无线电信号,应用高级信号处理测量技术来分析无线电信号波形图,音频质量分析和主要文本数据,这将有助于学生学习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生成及信号处理。

3. 无线电网络配置在本课程设计的无线电网络配置部分,学生将掌握无线电网络的搭建和优化技巧,包括工程的规划、布局、无线设备的选型,以及安装有线和无线网络设备等。

学生将有机会在实验室中搭建无线网络和配置DNS服务。

4. 无线电设备唤醒和调试在本课程设计的最后一个部分,学生将了解唤醒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技术方法,掌握唤醒设备的技巧和调试设备的方法。

学生将使用不同工具(如高级唤醒器),来唤醒无线电通信设备,提高学生对无线电设备的掌握程度,促进对无线电设备的深入学习。

课程考核和评分该课程的考核方案主要包括实验和作业两部分。

实验占课程总评分的60%以上,作业占剩余的40%以下。

实验占课程总评分60%以上,作业占剩余的40%以下。

无线电测向机制作 实验报告

无线电测向机制作 实验报告
1.18
三、整机参数测量
测量幅频特性
频率(/MHZ)
3.45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峰-峰值(/V)
60.2MV
732MV
830MV
1.44V
1.56V
1.74V
2.64V
频率
(/MHZ)
3.76V
3.77V
3.78V
3.79V
3.80V
3.85V
峰-峰值
(/V)
2.16V
1.88V
1.66V
1.4V
964MV
216MV
(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100MV)
测量接收灵敏度
频率(/MHZ)
3.50
3.55
3.60
峰-峰值(/MV)
169
398
126
(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幅度:1ⅹ10-5V)
通过这次实习,自己对测向这项运动从原理到操作,再到实际应用都有了充分的理解。感觉这次最困难的地方还是在测向机的焊接与调试环节,说明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过最终自己克服了困难成功的调试成功收到明显信号,使自己的毅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自己运用自己制作的测向机最后成功找到了信号源,在趣味中体验到了运用知识的喜悦。在此过程中,自己有在课堂上的听记,有在实验室中埋头苦焊的不厌其烦,有拿着示波器探头测试的小心翼翼,更有在操场上测向时的马不停蹄。。。可以说,自己在这次实习中身心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焊接前要把工具都准备好,窗户打开,焊锡的气味对身体不好,焊接时一定要细心,元器件的方向一定要对,电阻值要选择好,电解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是有方向的。 管脚剪切的合适,慢慢焊接,不要着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焊接好后就不要再动它了,有时候修改不好,反而使焊接好的板子弄坏了,比如把电路板上镀的铜箔线刮断,元器件损坏等,再进行补救都不好补了。

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

无线电测向校本教材

青少年无线电测向主编:罗庆丰目录前言第一讲介绍无线电测向活动...............................第二讲无线电测向技术的发展应用及活动现状.................第三讲无线电测向活动的特点和比赛方法...................第四讲PJ-80测向机的介绍...........................第五讲PJ-80测向机装配和调试.......................第六讲无线电测向的基本原理..............................第七讲训练和竞赛.......................................附录1:无线电测向竞赛规程附录2:我校学生获奖统计序言《无线电测向》是集电子、科技、健身、国防教育于一体的科技体育项目。

科技性、体育性、趣味性、竞技性是无线电测向的突出特点。

参加本课程的学习,除了学习无线电方面的科技知识,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特点、测向机原理、电子制作、调试、维修等知识以外,还要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结合“军事地形学”学习野外运动技术。

是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动手与动脑、室内与户外、体能与智力的结合,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有机地将电子、科技、健身、休闲、娱乐融为一体。

在学校素质教育课中开展这项活动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它既丰富了学校实践课的内容,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判断事物的能力、提高野外生存能力、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及综合素质,以适应现实生活和今后科技领域竞争的需要。

第一节无线电测向活动简介一、历史的回顾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人麦克斯韦以数学为工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特别是法拉第和楞次的经验)提出了振荡(交变)电流可以辐射出电磁波并以光速向外传播的“电磁理论”。

北京市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介绍

北京市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介绍

北京市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介绍
唐燕
【期刊名称】《《中国无线电管理》》
【年(卷),期】2000(000)006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唐燕
【作者单位】北京市无线电监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65
【相关文献】
1.便携式测向机R&S DDF007手持式设备实现无线电监测和测向 [J],
2.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测向精度试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J], 陈嘉庆;李新利;郭双
3.关于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测向精度指标测试方法的优化探讨 [J], 陈嘉庆;杨骏腾;李新利;赵彬
4.高性价比、高可靠性、极具实用价值的无线电监测与测向设备──美国CUBIC通信公司部分无线电监测与测向产品介绍 [J],
5.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举办无线电监测测向技术培训班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专业实践(A)-PJ-80测向机的组装、调试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_______
2013年1月1日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专业实践(A)任务书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部门:信息学院一、课程设计题目
无线电测向收发装置制作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无线电测向技术理论学习;
2.ADS软件应用,射频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3.无线电测向装置的装配、焊接和调试。

三、进度安排
1.无线电测向技术理论学习部分,1天;
2.ADS软件应用,射频滤波器设计与仿真,4天;
3.无线电测向装置的装配、焊接和调试部分,2.5天;
5. 答辩,1.5天。

6. 发收元器件和工具以及撰写并提交报告等收尾工作,1天。

四、基本要求
1.掌握无线电测向的原理以及相关技术,并能在实践中利用;
2.绘制无线电测向系统框图,设计并比较不同的接收机电路;
3.课程设计报告,写出制作步骤,分析性能指标,指出作品特点(优缺点)。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3年12 月18 日
摘要
无线电测向即是根据无线电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特点——直线传播,利用无线电测向机来判断出发射机的位置的过程,航海、航空的导航系统,都是依靠电子技术的无线电测向原理。

测向天线可以将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能转化为高频电能输送到接收机,利用磁性天线与环形天线的方向性可以确定无线电台的方向。

测向接收机主要由放大器、检波器、变频器等部分组成。

该部分可对测向天线送来的感应电势进行放大、解调等各种处理,使天线信号变成指示器所需要的信号,用以判断电台方向。

关键词:无线电测向;接收机;天线方向性
目录
一、电子实习的目的、、、、、、、、、、、、、、、、
二、电子实习用到的仪器和器件、、、、、、、、、、、
三、测向机电路结构及原理、、、、、、、、、、、、、
1、直立天线工作原理、、、、、、、、、、、、、、
2、磁性天线工作原理、、、、、、、、、、、、、、
四、装调及应用、、、、、、、、、、、、、、、、、、、
(一)、可调差拍振荡器调整、、、、、、、、、、、
(二)、测向机的调试要领、、、、、、、、、、、、
五、电子实习发生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一、电子实习的目的
1、掌握PJ—80型测向机工作原理;
2、了解PJ—80型测向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及各电路模块的作用;
3、掌握无线电发射与接收的工作原理;
4、了解无线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的实现方法;
5、掌握组装、检测复杂电路的技巧和方法。

二、电子实习用到的仪器和器件
1、电阻器
2、电容器
3、晶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3 个)
4、晶体三极管(3个)
5、电感器
6、集成电路LM386(注意先焊接集成座)
三、测向机电路结构及原理方框图:
原理图:
无线电波在均匀介质(如空气)中,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

只要测出电波传播的方向,就可以确定出信号源(发射台)所在方向。

无线电测向是指通过无线电测向机测定发射台方位的过程
1.直立天线工作原理
直立天线和信号源距离固定,直立天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直
的有效值均相等:
E直=Emax
直立天线称为无方向性天线,其接收方向特性图称为圆形图。

2.磁性天线工作原理
80 米波段测向使用的磁性天线,由磁棒和绕在磁棒上的天线线圈
及引线、屏蔽罩组成。

E磁=Emax sinθ
θ是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性天线轴线之间的夹角,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性天线轴线平行θ= 0°(或180°),感应电动势为0;
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与磁性天线轴线垂直θ=90°(或270°),感
电动势最大。

四、装调及应用
•(一)、可调差拍振荡器调整:
•(1)使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
•a.将调频旋钮旋至中心定位位置。

• b.高频信号发生器置3.5—3.6MHz频段,等幅输出,并使输出较大,输出端用线圈形式与磁性天线紧耦合。

• c.大范围转动高频信号发生器频率钮,使测向机听到音调变化的信号声,表示该机差拍振荡器已工作。

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置3.55MHz,调B2(白色)磁芯,使之听到信号。

• d.旋转调频旋钮,应能听到高频信号发生器分别输出3.5—3.6MHz等幅信号,并两端略有富裕。

若高端收听不到,而低端却有较大的余量,可将B2磁芯微向外转;反之,相反。

•e.如果收听频率范围太宽,适当增大R14阻值,否则,减少R14阻值。

•(2)天线回路的调整:
收听高频信号发生器或信号源输出3.53MHz信号,调节C1,使声音最大。

如果调不出声音最大点,可改变磁棒上线圈的位置,重新调节C1。

•(3)高放回路的调整:
收听高频信号发生器或信号源输出3.57MHz信号,调B1
(黑心)磁芯,使耳机声音最大。

若磁芯调到最上端声音仍是增
大趋势,应将回路电容C3换小后再调。

若磁芯调到最下端声音仍
是是增大趋势,应将C3换大后再调。

•(4)方向性的调整:
选则一个远离电线、楼房等物体的良好环境。

架设信号源,天线应尽可能垂直。

先在距信号源几十米处,试听磁性天线的“双向”特征(有的机器两个双向小音点不一致,可选用方向较好的一端),后试听加入直立天线后的“单向”特征(拉出直立天线,按下单向开关),调节拉杆天线长度,使之能分辨出“单向”并记住该机的单向大音面。

若分辨困难,应改变R15阻值,再进行试验。

单向分辨距离约3米。

(二)、测向机的调试要领:
1)目的要求:
1、电路焊接应无错误、无虚焊、无短路现象。

2、频率覆盖:应接收到1,2,3,4,5,6,7,8,9,0号台。

且在高低端留少许余量。

3、灵敏度:灵敏度高的测向机应是离电台较远时仍能清晰地接收。

4、同步调整:在各个电台发射能力相同,距离相等的情况下,测向机收听每个台的声音都应是同样响亮和清晰。

5、大小音面:拉出天线,按下单双向开关,测向机旋转180度应分出大小音面。

2)调整的要领:
•1、把频率调整电位器旋至中间位置,用调台棒(注)慢慢地调白色线圈(B2)的磁帽(顺时针电感量增大,反之电感量减
少)直至收到5号台为止,再调节黑色线圈(B1)的磁帽使声音
最响亮和最清晰为好(最后5号台并非一定在中间位置不可)。

•2、旋转频率旋钮,接收1号电台,如不能收到,应轻微调节白色线圈磁帽至收到为止。

[1号台为低频端(3.5MHz)] •3、旋转频率调节旋钮应在高端收到0号台(3.6MHz)。

•4、收到1号台就收不到0号台,收到0号台就收不到1号台时,就应改变R14的电阻值。

•5、一台及格的测向机应是给1号台和0号台均留有一定余量(不用晶振,频率易受电源电压和温度影响)但余量也不
要留得过大,否则选择性大受影响,造成调台的困难。

3)同步的调整:
接收到1号台(距离远一点)移动磁棒线圈的位置,使音量最大。

接收0号台,调节C1使音量最大。

五、电子实习发生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5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5
通信原理樊,。

信6 版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7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