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感器项目

立项申请报告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一)发展优势产能的机遇

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七大主导产业也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但是如何化解过剩产能、寻求新的发展动能一直是郑州市產业转

型升级的重点任务。

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题的高耗能行业,如电解铝、水泥、建材、

化工等,尽管在全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产能过剩问题

依然明显,企业经营效益也不容乐观,已经成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

经济平稳运行的潜在隐患。在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降低能源消耗

的新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化解过剩产能尤为重要。

发展枢纽经济,充分给予了将过剩产能转化为优势产能进行输出

的机会。作为枢纽城市,郑州市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

浪潮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基础

建设相对落后,正处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时期,在铁路、公路、港口、电力、通讯等领域有着迫切的建设需求。这些

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行业,正好能够满足国家加速工业化和现

代化进程的需要。

(二)发展现代物流体系的机遇

物流业以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种立体交通运输方式相互配合,

拥有便捷、畅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物流和信息网络,通过梯度推

进战略,形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的双向输出输入,辐射周边,

继而对内陆城市群交通、物流、信息的一体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枢纽经济的倾向性发展,地区作为内陆中心城市,其物流竞

争力,在城市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环境中,物流业能够提供比其他类似

城市更具有竞争力的资源禀赋优势、物流服务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及

具有使城市物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的能力。地区必定提升科技水平装备下的各类交通工具的急速发展,形成现代

化的立体综合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在准确把握枢纽经济带来的机遇

的同时,也对地区的枢纽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发展新兴产业的机遇

在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地区正处于工

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总体呈现出地位提升、优势扩大、稳中有进、蓄势崛起的良好态势。地区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按照高质量发展

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新动

能加速成长,新支撑加速形成,新产业加速壮大,为经济整体质量效

益的持续提升营造强有力的条件支撑。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新能源利用型等新兴产业是在枢

纽经济发展的优势下需要紧紧把握的发展机遇。地区拥有良好的基础

条件。在新兴制造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

地区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战略人才和拥有国

际领先成果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高

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在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在人才评价、激励、流动

和保障等方面开展制度创新。

(四)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机遇

随着枢纽经济的发展,地区作为蓬勃兴起的增长极,将更能把握

住机遇,发展城市群经济,缩小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问题、优化产业

结构、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加快城市群内各个

企业“走出去”步伐。

传感器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它也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

发展的技术。目前,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的仍然是德国、日本、美国等

国家。相比而言,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发展较慢,80%以上的传感器都依

靠进口。我国物联网发展一直无法突破,缺乏“感知能力”正是一个

重要原因。

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等纷纷出台物联网发展指导文件,明确指出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强化产业生态布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标

准体系、推进规模应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六

大重点任务,为我国未来5年物联网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几年中

国物联网产业增速都在20%以上,2018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超1.2

万亿元。

到2025年,物联网带来的经济效益将在2.7万亿到6.2万亿美元

之间,其中传感器作为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数据采集入口,将迎来广

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近5年均

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具体包括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流量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也逐渐趋于完备,设计

制造,封测等重点环节均有骨干企业布局。这些传感器的生产企业主

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并逐渐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沈阳

和西安等中心城市为主的区域空间布局。

从企业分布来看,传感器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京津及东北

地区、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四大产业聚集区。其中,华东地区传

感器企业数量最多,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60%,珠三角地区约占15.5%,京津及东北地区约占16%,中西部地区约占8.5%。此外,传感器产业

伴随着物联网的兴起,在其它区域,如陕西、四川和山东等地也逐步

发展起来。

我国的传感器起步相对较晚,在高端传感器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欧

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伴随着国内信息化飞速发展,同时国家将传感器

技术列为重点突破的领域,近年来我国的传感器发展飞快。目前全国

从事传感器研究的相关企业接近两千家,其中上市公司近三十家。

我国的传感器市场增长迅速,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据统计,2018年国内的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472亿元。2018年国内传感器上

市企业整体的营收增长明显,八成以上的企业营收都出现增加,仅有

三家企业出现负增长。下滑的原因是智能手机增速放缓和VR产品销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