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词语成语题解析

合集下载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3 词语

2016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3 词语

考点3 词语1.(2016·全国卷I·T13)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解析】选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重点考查成语。

举重若轻: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

一般用于形容人的能力强,①中用来形容文物,不合语境。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②中用来形容社会生活画卷,符合语境。

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

③中用来指从事另外的专业,不合语境。

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④中用来形容《封神演义》和《聊斋志异》对后世的影响不相上下,望文生义,可用“并驾齐驱”。

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⑤中用来形容杨老师的教导,符合语境。

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⑥中用来形容人们学画以他们为宗,符合语境。

故选C。

【规律方法】成语运用正误判断八注意1.注意近义成语。

成语相互间有意义上的差别,即使是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相互间仍然存在着语义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大小的不同。

答题时要注意句中所用成语有无近义成语,有的话,要仔细揣摩句子所提供的语境是符合所用成语,还是其他近义成语,据此判断运用正误。

2016高考成语专题试卷分析

2016高考成语专题试卷分析

• 奉为圭臬:奉:信奉;圭:测日影器;臬:古 时测量水平的仪器。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符 合句意。
三、历年成语题的特点
• • • • 1、求新求变。 2、似难实易。 3、注重基础。 4、侧重能力。
四、答题技巧
• • • • • 1、 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4、“两栖”色彩,要能兼知。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
五、备考策略
• • • • 1、识记常用成语。 2、掌握有关成语的基础知识。 3、注意成语的出处。 4、审视命题规律,查找常见命题错误。

•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 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 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 空谷足音:出自《诗经· 小雅· 白驹》 “皎 皎白驹,在彼空谷”指的是在寂静的山谷 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或来访。句中用来形容“他的教导”,使 用正确。
•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 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 有的甚至照摩照搬。
• • • • •
题型经历了以下变化: 2011: 四选一(选错误的一项) 2012/2013:四选一(选正确的一项) 2014/2015:三个成语(近义词辨析) 2016: 六选三(选正确的一组)
二、2016年高考真题回放
• 1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 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的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 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 《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 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 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摩照搬。 • A.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2016年全国卷高考语言运用:正确使用成语(适用广东)

2016年全国卷高考语言运用:正确使用成语(适用广东)
算涣然冰释了。
【例3】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
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 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 有很强的感染力。
错用对象: 物(文章)
正确对象: 女子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
能打动人。
【例4】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一
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错用对象:行动迅速
正确对象:时间过得很快 正确用例:我们高中毕业了,回想读初
13.(2014· 新课标全国卷II)依次填入下 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消防工作必须立足于_____,从提高公 众的防火意识做起。 ②即使现有的产品畅销,也要_____,抓 紧技术储备与新产品开发。 ③如果我们不从小事做起,_____,那些 细小的苗头最终可能酿成大祸。 A.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未雨绸缪 B.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C.未雨绸缪 防微杜渐 防患未然 D.未雨绸缪 防患未然 防微杜渐
察源辨流,忌望文生义。成语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如很多 成语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籍等,它的 意义往往不是其单个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比喻、 引申等方式抽象概括而成。如果不能透过字面意思去察源 辨流、认真推敲不会因望文生义而错解成语。
2、误用对象。
【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
4、谦敬错位。
例1: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 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 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的。 例2: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 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鼎力相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 气话。是赞美他人之辞,不能用于自己。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二、明辨色彩 三、明确范围 四、了解用法

2016年高考真题精析:成语辨析

2016年高考真题精析:成语辨析

2016年高考真题精析:成语辨析2016年高考真题精析专版:成语辨析一、真题展示【新课标卷】1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B.C.D.二、考点分析这道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和2015年相同,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词语的考查内容依然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词语、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这是语言文字运用下的考点之一,也是高考基础考查一个重点内容。

三、历年真题展示1.【新课标卷】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劣势,赢得比赛。

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 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B 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C 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D 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2.【新课标卷】依次填入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______的天职。

16-17年高考成语真题

16-17年高考成语真题
2016全国卷II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 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 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 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 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 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 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 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全国卷Ⅰ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 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 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 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 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 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 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 甚至照摹照搬。 •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2016年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 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 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 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 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 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 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 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 一个难解之谜。 •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 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 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 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 邃幽远的意境。 •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 ⑤ D.③④⑥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含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含解析

1.【2016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

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

此处宜用后者.“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

此处宜用后者。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解答这类题,一是要理解近义词语的含义和区别,二是理解句子的语境,要依据语境选择词语。

区别近义词,除了要注意构成语素的不同之外,还要注意词语在使用范围和表达程度以及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不同之处。

2.【2016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倒塌,灾情扣人心弦....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人都希望自己,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考点】13:字义、词义辨析;19:词语(熟语)使用.【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考生在作答前需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意,选择合适的词语.【解答】①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带有贬义色彩。

②机敏:强调洞察力,机警敏锐,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或形容动作敏捷。

敏锐:强调观察者本身,反应灵敏,目光尖锐。

③焦躁:指恼怒,焦急而烦躁,一般指情绪。

浮躁:指急躁,不沉稳,一般指做事和心态。

①强调“与其他人不一样”,并非强调“观点、主张”,不能用带贬义的“标新立异”;②强调观察者本身,形容目光尖锐﹣﹣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因而为“敏锐”;③强调面对生活心态急躁,没有情感恼怒的意思,因而为“浮躁”。

故选:B。

【点评】解答词义辨析类的题目,需注意词义适用的对象和含义,这样更容易得出恰当的答案.2.(3分)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考点】24:修辞方法.【分析】此题考查了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考生在作答时需注意熟语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解答】答案A。

借代,是指借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来出现。

比喻也是。

但两者之间存在差别。

借代仅仅是用代体来代替本体,重在指称,将本体化作一种可见的“符号”,意在揭示本体的特征;而比喻用毫不相关的事物来使抽象的本体形象化,重在表达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A选项是将“人”(他人)比作“刀俎”,将“我”比作“鱼肉”,将“他人”和“我”之间抽象的关系形象化,因而为比喻的修辞手法。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天津卷)【答案加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天津卷)【答案加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天津卷)一.选择题1.(2016•天津)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惬(qiè)意撕(sī)杀狩(shòu)猎金榜题(tí)名B. 折(zhē)本角(jué)逐按(ān)装舐(shì)犊情深C. 筵(yán)席偌(ruó)大着(zháo)陆前倨(jù)后恭D. 岿(kuī)然毗(pí)邻装帧(zhēn)噤(jìn)若寒蝉【答案】D【考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

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

A项,撕杀——厮杀;B项折本shé;C项着陆zhuó。

【点评】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语体色彩等记忆。

1.多音字有不同的含义,往往有着不同的读音。

2.不同的词性,读音往往不同。

3.有的多音字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是不一样的。

例如:“折”,可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把语义范围窄的记住。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比如“撕”和“厮”两字。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按”和“安”。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如“厮”有“互相”之意,而“撕”没有。

④联想法。

有些字形相近,意思也相近的一组成语,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记住其固定搭配。

2.(2016•天津)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16山东高考语文答案解析课堂版

16山东高考语文答案解析课堂版

2016年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参考答案审核人:高二语文组使用时间:2016.06.17一、(15分)1.B(A喧哗,C 伫(zhù),D淋漓尽致。

)解析:喧是指声音大或者吵杂,喧哗。

暄的本意主要是指温暖,另外在方言里也指某物蓬松、有弹性,比如说馒头做得很暄。

注意,“寒暄”是指见面时聊一些天气冷暖的客套话。

伫立:zhù lì,长时间地站着,没有动作。

如:我伫立在窗前,凝望着天空,不由地感到寂寞。

矗立chù lì:笔直地直立,高耸。

重点在直,直而高地立着之意。

中性词,一般用于物,不用于人。

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矗立于中环,而中环正是香港的经济心脏。

至,无微不至,蜂拥而至,实至名归,至理名言;致,闲情逸致,学以致用,专心致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B(优美:美好;美妙。

幽美:①形容地方很偏僻、光线暗;②使人感觉宁静、安闲的;③幽静美丽;幽雅,幽深。

文中写山水风物,强调的是环境幽静美丽,所以用“幽美”。

“领悟”着重于理性上的了解,与“领会”、“理解”近似;“领略”则着重指感性的体验和欣赏。

繁杂:事情多,繁琐而杂乱,强调的是杂乱。

繁复:指繁多复杂,强调的是复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A(“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和“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之间应用逗号,属于大并列和小并列的问题。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D(A巧夺天工: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如: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

B扣人心弦: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如:体育馆里,一场~的排球比赛正在进行着。

C一见如故: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2016年高考陕西省成语专项练习(含详解)

2016年高考陕西省成语专项练习(含详解)

高考成语专项练习1.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染秋霜!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诗,应当口传心授,一边读着,一边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

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调查发现,我校最近有少数学生在午休期间去打游戏机,个别学生还参与了赌博,请老师们及时教育,加强管理,以防患未然。

B 《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证实了这一说法。

C.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D.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B.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很为之苦恼。

C.王军和李刚是男篮的主力队员,他们既是同乡又是同学,两小无猜,在场上配合得非常好。

D.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2016年山东卷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6年山东卷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

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

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都市的暄哗..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的民间生活。

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③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A.蜚(fēi)暄哗B.幢(zhuàng)宁静质朴C.伫(chù)纯粹D.淳(chún)淋漓尽至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复D.优美领悟繁复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2016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析

2016年高考语文必备成语及解析1、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

”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

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

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9、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

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10、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后力量再干。

也可写作“重振旗鼓”。

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11、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2、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3、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4、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成语(词语)归类

2016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成语(词语)归类
笔走龙蛇
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涣然冰释
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成语(词语)归类
试题(出处)
成语
解释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6全国卷Ⅰ
举重若轻
做繁难的事情轻松而不费力。
光怪陆离
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改换门庭
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
并行不悖
同时实行,互不冲突。
空谷足音
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奉为圭臬
把某种言论或事物当做准则。
2016全国卷Ⅱ
目不交睫
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
厝火积薪
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筚路蓝缕
创业的艰苦。
讳莫如深
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安步当车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苦心孤诣
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2016全国卷Ⅲ
浩如烟海
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一言九鼎
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按图索骥
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专题 正确使用词语(含解析)

高考语文母题题源系列专题 正确使用词语(含解析)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母题来源】2016年高考山东卷第4题【母题原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试题解析】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

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使用正确。

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对象错。

B 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

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多指激动人心。

对象不当,感情色彩也不恰当。

C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望文生义,对象不当。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成语的辨析的题目,重在成语的运用,成语较为常见,考核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考试方向】此题考核的较为直接,就是判定成语运用的是否正确。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得分要点】辨析成语首先明确成语的内涵,然后看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看二者是否吻合。

注意常见的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语法错误。

【母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银河人才网高级职业顾问李汶娟指出:大学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时要瞻前顾后....,要从个人兴趣、个人特质及专业特点出发,并不是证书多了就业之路就宽了。

B.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

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C.世博会,将世界的目光集聚到了上海,所有人都为这次盛会欢欣鼓舞,跃跃欲试....。

2016年高考全国卷成语辨析题集锦答案

2016年高考全国卷成语辨析题集锦答案

成语专项训练参考答案1. B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

根据语境,此处应为“指手画脚”。

②薪火相传: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口口相传: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根据语境,此处应为“薪火相传”。

③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

为非作歹:做各种坏事。

根据语境,此处应为“肆无忌惮”。

2. A。

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3. B “绘声绘色”指描绘声音和容貌,多用于描写或描述得形象生动。

符合①句语境“他那……的讲解”。

“惟妙惟肖”指“描写”“模仿”得美妙逼真。

②句“角色”应用“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③句“关羽神像”应用“栩栩如生”。

故选。

4. D 心如止水: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

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①中有“此为心态的最高境界”的提示,所以选“心如止水”。

无动于衷:指内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

形容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也用于意志立场坚定。

②句说“既不大惊小怪”,依据句意,此处应是对待事情不要“毫不关心,置之不理”的意思,选“无动于衷”。

不动声色: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

形容非常镇静,一点也不着急。

③句说民警突遇网上在逃犯而保持镇静,所以应选“不动声色”。

故选。

5. B “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用作褒义。

多用于想尽办法。

“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

贬义词。

“搜肠刮肚” 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然后根据具体语境:第三个句子“设计了交易骗术”是贬义语境,所以选择挖空心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高考语文词语成语题解析
1、(全国卷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答案】C【解析】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

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并行不悖,悖:违背,冲突。

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不合语境。

奉为圭臬,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2、(全国卷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答案】D【解析】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望文生义。

厝火积薪,把火放到柴堆下面。

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望文生义。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不合语境。

3、(全国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叔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我信船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答案】B【解析】①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文献等非常丰富。

此处成语用于表示当地传统文化
典籍十分丰富。

②刮目相看: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

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观众们欣赏小香玉的表演,句中并没有观众们用新眼光欣赏他的意思。

③一言九鼎:形容言语极有分量,能起决定性作用。

此处成语不合语境,被误用来形容藏族姑娘卓玛的诚信精神。

④按图索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此处成语用来形容公安人员按照调查所得线索捉拿在逃人员。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

此处成语用来形容书法作品流畅飘逸。

⑥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此处成语望文生义,被误用来形容春天到了冰雪融化。

4、(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B.持续多日的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山洪暴发,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灾情“扣人心弦”,相关部门正全力以赴组织救灾。

C.两位多年未见的战友在火车上意外相逢,他们“一见如故”,回忆起一同出生入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答案】D 【解析】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者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A项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B项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者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又作动人心弦。

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多指激动人心。

C项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5、(浙江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

B.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活雷锋。

C.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D.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答案】A。

甘之如饴,用于修饰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能接受,适用对象不当。

不同风格的音乐,不属于艰难、苦难。

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6、(山东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或者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凝重波动淌 B.顿挫缓急凝重波澜涌
C.抑扬顿挫厚重波澜淌 C.顿挫缓急厚重波动涌
【答案】B
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答案】B【解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

此处宜用前者。

“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

此处宜用后者。

“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

此处宜用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