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生平简介PPT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 享年51岁。林徽因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 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4月3日, 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去 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上 刻着“建筑师林徽因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着 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 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 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 徽因。
• 1953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对 古建筑的大规模拆除开始在这个城市蔓延。 为了挽救四朝古都仅存的完整牌楼街不因 政治因素而毁于一旦,林徽因丈夫梁思成 与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发生了激烈的 争论。其后不久,在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 管理局局长郑振铎邀请文物界知名人士在 欧美同学会聚餐会上,林徽因与吴晗也发 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随后,林徽因的 病情急剧恶化,最后拒绝吃药救治。
他人评价
胡适:“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无疑这是所有对林徽因的评价中最高的一个了, 而且没有人反驳。
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比较林徽因和陆小曼时,更以为林徽因“俏”、陆小曼不俏。 与林徽因一起长大的堂姐堂妹,几乎都能细致入微地描绘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是如何地 令她们倾倒
卞之琳:“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 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 林徽因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 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 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 总长等职;叔叔林觉民。
• 丈夫梁思成;公公梁启超
•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 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 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 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 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 《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 传诵。
才女林徽因(简介)
始建于1929年 的吉林西客站由林 徽因和丈夫梁思成 设计
建国后,作为唯一一位 女性,她参与设计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徽。绘图,试做, 讨论,修改全在病中完成。 她带领学生跑工厂作坊, 抢救景泰蓝——代表中国艺 术最高成就的国宝工艺,而 完成时药物无法控制她的病 情。
她生命最后的英雄乐章 是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 工作中承担纪念碑须弥座 装饰浮雕设计,并亲自为 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的 饰纹,特别是底座上的一 系列花圈。
1904年6月,林徽因 出生于浙江杭州,随祖 父母居住 。8岁,移居 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 学习。1916年入北京培 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 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 游历。在伦敦受到房东 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 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 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 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 浓厚兴趣。
1923年参加新月社 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 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 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 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 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 学戏剧学院。1928年婚 后,与丈夫梁思成一起 考察多处古代建筑。
就是这样的林徽因, 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 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 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 人物被众星捧月的是她; 家乡僻境中不辞艰辛考察 古建的也是她;在建筑学 领域叱咤风云的是她;在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方面建树颇多的也是她; 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 身仍执意留在祖国的还是 她。
个步信 仰美奇 爱轻步 止质世 的移走 林当、间阅 人,来 徽世集果读 间笑的 因,傲然林 四语美 ,光岸有徽 月嫣丽 一照,这因 天然多 个来也样, 。,才 从人集的滋 玉的 人。热女生 手女间 爱人出气佩 出她婷 一、, 一莲婷 体集惊 。
几场梅雨,几卷荷风, 她的故乡江南已是烟水迷 离。小院里湿润的青苔在 雨中纯净生长。这个季节, 许多人都在打听关于莲荷 的消息,以及茉莉在黄昏 浮动的神秘幽香。不知多 少人会记得有个女子,曾 经走过人间四月天,又与 莲开的夏季有过相濡以沫 的约定 ……
大姒嗣徽音
• 与梁思成
•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同时赴美 攻读建筑学。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 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 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 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做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 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 • 新婚之夜,梁思成问她:“这个问题我只问一遍,以后再也 不提,为什么你选择的人是我?”林徽因说:“这个问题我 要用一生来回答,准备好听我回答了吗?” •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 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 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 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 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 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 世人所知。
• 与金岳霖
• 金岳霖, 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 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 一直恋着林徽因。 •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 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 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 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 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 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追悼会上,他为她写“一身诗意千 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著名挽联。
人物介绍
• 1、人物相关评价
• 2、与她相关的三个男人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林徽因《九十九度中》赏析一、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为避免同海派男性作家林微音相混改署此名,偶尔也署徽因。
笔名尺捶、灰因,又有西名菲莉斯(phyllis)。
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祖籍福州,生于杭州,十岁后迁居天津、北京。
林徽因十四岁随父亲旅欧一年有余,曾就读英国St. Mary's College,并有机会结识欧洲众多学者、作家,后来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联姻。
不久赴美留学,所学美术而志在建筑,终生以此为本职,归国与梁思成先生一起创办了我国大学的第一个建筑系。
建国后还参加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被誉为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先驱。
主要著述:1、《谁爱这不息的变幻》(诗歌),1931年4月《诗刊》第2期。
2、《梅真同他们》(四幕剧)第一﹑二﹑三幕分别连载于1931年5﹑6﹑7月《文学杂志》。
3、《窘》(小说),1931年9月《新月》月刊第3卷第9期,署名林徽音女士。
4、《平郊建筑杂录》(散文),1932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3卷第4期。
5、《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歌,代表作),1934年5月《学文》第1卷第1期,署名林徽音。
6、《九十九度中》(小说,代表作),1934年5月《学文》第1卷第1期,署名林徽因。
7、《窗子以外》(散文),1934年9月5日《大公报?文艺副刊》。
8、《清式营造则例》(建筑工具书),中国营造学社出版1934年。
二、作品简析1、创作背景: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等为宗旨而展开的。
也即对于传统的东西是“破”字当头;同时又大力提倡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文艺思想理论和创作。
林徽因作为深受20年代新月派影响的诗人及30年代京派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风格及流向也显得趋向和贴近这两派。
譬如新月派的“理智节制情感”及“和谐、均齐”的传统东方美学理想;京派的有意和时代性强的重大而尖锐的题材保持某种距离,追求恬静、淡远、含蓄、超脱的审美取向等均在林徽因的创作中有所投射,形成其内敛式的情感发抒方式。
林徽因的生平简介
林徽因的生平简介林徽因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才女,著有著名的现代诗篇,辞藻飘逸轻灵,集诗气才气美貌于一身。
林徽因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少年时期赴美留学,与丈夫梁思成共同修习了建筑学,因此她也是我国少有的女建筑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林徽因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徽因的生平简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
1921年回国于复人培华女中读书。
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
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
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人物素材:林徽因
• 虽然与这几位文化名人结下的生死交情被传为佳话。但 正如著名作家张洁说的那样,“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 ,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了徐志摩。” 作为女性,林徽因的一生是幸福美满的。在爱情上,她 忠贞于和梁思成的溪水长流;在友谊上,她胸怀坦荡, 和徐志摩、金岳霖诚心互助。凭林徽因绝世的魅力和杰 出的才华,受到大家众星捧月般的爱慕,即使她也在这 爱的漩涡中跟着打转,也并没有什么奇怪。但她能以坦 诚的心很理智地把握住了自己,最终维护了丈夫和孩子 ,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女性的高尚情怀。他们彼此之间 的敬重和理解,肝胆相照的情谊,是真正的君子风范, 这一切故事背后都大写着两个字:人格。就连梁思成后 来的妻子林洙也感慨地说:“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与情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每个人只能站在 自己的高度去观察去理解社会。”
• 作为素材,本文适用于严谨求实、踏实肯干、合作 双赢等话题。
•
现实中的30年代,存在一个太太的客厅,这客厅
自然是林徽因的客厅。一个女人的客厅。一个漂亮的
• 【精华素材】
• 1、超越情感定义的精神之美
• 翻阅中国近代史,”才貌双全”一词用在林徽因身上 ,最恰如其分。而谈论林徽因就不能回避她生命中 遇到的三个男性,她的丈夫梁思成、朋友诗人徐志 摩和哲学家金岳霖。
• 林徽因,无疑是那个时代令男人们动容的精神情人! 其中,大诗人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可谓惊天地泣鬼 神。他公然在给梁启超的信中说,我将于茫茫人海访 我这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而 林徽因对于诗人的感情是纯净而自持的,她虽然有着 女性对于完美爱情的向往,但也对理想爱情与错综现 实有着清晰而理性的认识。她在感情上并没有成为脱 缰的野马,目光始终理性地长久地注视着梁思成。因 此,在面对徐志摩和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赴美留学 归来的金岳霖的情感,都没有动摇林徽因对梁思成的 爱。
人物简介
林徽因林徽因(1904.06.10----1955.04.01),女。
汉族。
出生于浙江杭州。
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梁思成梁思成(1901年4月20日——1972年1月9日),男,广东省新会人,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
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
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建国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
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徐志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1926年任中央大学(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教授。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金岳霖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生于湖南长沙。
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
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
林徽因最经典的诗句
林徽因最经典的诗句一、林徽因简介林徽因,女,190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级师范学校,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她深受西方现代派建筑的影响,为中国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她才华横溢,在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
二、林徽因的诗歌创作林徽因早年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文学才华,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她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的诗句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她最经典的诗句。
1.《泪的建筑》•披着斗篷的黑煞笼罩了高屋,•冬天来了。
•病假的院长•用素白的汗珠瓦跺跺木地坐在黝黑病床•的黑煞前。
这是林徽因在《泪的建筑》一诗中的开篇之句,诗歌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凄凉的冬天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2.《长恨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林徽因在《长恨歌》一诗中的四句,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她对生命和流转的深刻体悟。
3.《伊人》•雪北冷,风切切,•北风青树怒吼冤魂;•号遥声,林中客,•狼嚎哭悼幽墨殉孤魂。
这是林徽因在《伊人》一诗中的四句,通过诗情画意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同时也抒发了愤世嫉俗的情感。
三、林徽因诗句的艺术魅力林徽因的诗句充满着浓厚的艺术魅力,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和思想的冲击。
以下是一些林徽因诗句的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1. 感官的表达林徽因的诗句往往通过对色彩、声音、味道等感官的描绘,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意。
比如《泪的建筑》中的“披着斗篷的黑煞笼罩了高屋”,通过对黑暗的描绘,使诗中场景显得更加真实而有感染力。
2. 深刻的意象林徽因的诗句常常使用意象来突出诗意,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绪和情感。
《长恨歌》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通过对黄鹤楼和扬州的描绘,展现了长江两岸的壮丽景色,将读者带入到江南水乡的想象之中。
昼梦 林徽因 解读
昼梦林徽因解读摘要:一、林徽因简介二、昼梦诗歌背景及创作时间三、昼梦诗歌主题及意义解读四、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及表现形式五、总结与评价正文:【一、林徽因简介】林徽因,原名林徽因,字微卿,号林下,中国著名女作家、建筑师。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家族世代簪缨,父亲林长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
林徽因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附小、附中读书,后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获美术学士学位。
她与梁思成结婚后,共同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林徽因不仅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她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昼梦诗歌背景及创作时间】《昼梦》是林徽因创作于1936 年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是她经历了丧子之痛后,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诗中以“昼梦”为引子,通过描绘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中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三、昼梦诗歌主题及意义解读】《昼梦》的主题是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梦境,然而这个梦境却在现实中破灭。
诗人以“昼梦”为引子,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中的无奈和失望。
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绿叶”、“黄莺”、“金色的果”,都是诗人用来表现美好生活的元素。
而诗中的“死神的阴影”,则暗示了现实中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四、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及表现形式】在艺术手法上,《昼梦》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绿叶”象征着生机与活力,“黄莺”象征着美好的声音,“金色的果”象征着希望和收获。
这些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丰富,同时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表现形式上,诗中采用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诗歌既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又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五、总结与评价】总的来说,《昼梦》是一首描绘人生无常和生命脆弱的现代诗。
民国四大才女之林
在志摩死后,冰心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志摩的女人,无非说的是陆小曼与林徽因。本来志摩的死就让很多人把罪责推在林徽因身上,冰心的这番话更是让两 家的后代也心存了芥蒂。后来林徽因的儿子提起冰心时,也是怨气溢于言表,在后来柯灵编选民国女作家小说经典时,也 未能得到林徽因的著作,原因是丛书请了冰心做名誉主编,而林徽因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肯授予版权了。 总之,冰心与林徽因之间,相处从未友善过。不像苏青和张爱玲,两人文字相当,却相互欣赏。也许是冰心对林徽因 得来的才华到底不能欣赏吧。如果不是志摩相帮,林徽因那么容易就混成诗人和小说家吗?而建筑史上的名气,也多少借 了些梁思成的光。绯闻甚少的冰心,在文字上,也多多少少借助了政治上的力量。两个人之所以会较着劲,也是在才情上 相差无几吧,正是一个比一个高不出太多,才会处处攀比。
• • • • •
• • • •
好戏总是不长,新婚不久的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羽化成仙了。出事的缘由却又是因林徽因而起。 1931年徐志摩本在南京陪陆小曼,他的工作和朋友都在北平,所以徐常常往返两地。11月19日这天 徐志摩急于赶到北平参加当晚林徽因的一场演讲而搭乘邮件运输机,飞至济南一带,遇大雾,坠毁。 噩耗传到北平,文化界哀叹英才早去,林徽因听闻后更是当场晕倒。之后梁思成受同仁之托到失事现 场收拾徐的残骸,他还带去了林徽因亲手赶制的小花圈,算是对这位朋友的纪念。梁思成回去的时候 按照林的嘱托拾了块飞机残骸,林将它挂在她的书房,每日相对,在以后的苦难岁月里,这块残骸始 终没有离开林的身边。
•
徐志摩 正是林去伦敦的那年,徐志摩离开美国克拉克大学渡海赴伦敦剑桥学习,不久就结实了林家父女。作
•
为诗人的徐志摩一见到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林徽因立即被迷倒,心痒难耐的徐志摩很快就展开了 他情场多年练就的爱情攻势。当时只有16岁的林徽因情窦初开,面对着徐的才华和感情差点沦陷。估 计是碍于父亲,林也没有做出过多的回应。但当时的林家父女并不知道,此时的徐志摩其实已经是有 妇之夫了,他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尚在国内。 第二年,也就是1921年,林家父女回国。在剑桥读书的徐志摩当时虽然发妻已经来到身边,但还是寂 寞难耐,整天满脑子都是林徽因的音容笑貌,他最后的决定是,尽快回国,去见林徽因,一解相思之 苦。第二年他便匆匆结束学业,同时和张幼仪正式离婚,早已受够了冷落的张幼仪尽管已有身孕但还 是立即答应了。同年秋,两人在柏林签字离婚,徐志摩为了爱情抛妻弃子。离婚后的张幼仪投靠二哥 张君劢之后怎样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徐志摩离开伦敦时意气风发,自认为从此再无牵挂可以尽情而为了,留下一首著名的《再别康桥》马 不停蹄的“销魂今日进燕京”。 刚到北京的徐志摩还没来得及去见令他销魂的林徽因就听闻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即将结婚的消息。风流 的诗人遭受打击后多日都没缓过劲来。 但徐志摩毕竟是徐志摩,失去了林徽因的他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一代名媛陆小曼的身上。 陆小曼同样是一代才女兼美女。她遇见徐志摩的时候已经嫁给了西点军校出身的王赓,但王赓毕竟是 军人,哪有徐志摩那样讨女人喜欢,所以陆小曼面对徐的追求毫不犹豫的与王离婚,跟着再和徐闪婚。 抱得美人归的徐志摩在和陆生活的那段时间里创作了不少的诗歌,陆小曼就是他灵感的来源。
介绍林徽因的书
介绍林徽因的书
摘要:
1.林徽因简介
2.林徽因的成就
3.林徽因的书籍介绍
4.林徽因的影响力
5.总结
正文: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 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
她的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 年,林徽因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 年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
1921 年,林徽因回国并继续在培华女中读书。
林徽因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性,既是建筑师,又是文学家。
她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曾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重要建筑。
在文学方面,林徽因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她的诗、散文和小说都深受读者喜爱。
林徽因的书籍介绍:
1.《林徽因诗全集》:这本书收录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展现了她在文学领域的才华和成就。
2.《林徽因散文全集》:这本书收集了林徽因的散文作品,内容涉及生活、
文化、建筑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审美观。
3.《林徽因小说全集》:这本书包含了林徽因的小说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展示了她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
林徽因的影响力:
林徽因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成就和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建筑和文学领域,还深受社会各界的尊敬和喜爱。
她的一生,既是中国建筑和文学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位独立、自信、坚强的女性形象的代表。
总结:
林徽因是一位兼具建筑师和文学家身份的杰出女性,她的书籍展现了她在文学领域的才华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徽因
激昂
林徽因作品欣赏
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 和从容,灵魂清醒的 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 来挥动思想的利剑, 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 锋芒,象皑皑塞野的雪 在月的寒光下闪映, 喷吐冷激的辉艳;——斩, 斩断这时间的缠绵, 和猥琐网布的纠纷, 剖取一个无瑕的透明, 看一次你,纯美, 你的裸露的庄严。 ………… 然后踩登 任一座高峰,攀牵着白云 和锦样的霞光,跨一条 长虹,瞰临着澎湃的海, 在一穹匀静的澄蓝里, 书写我的惊讶与欢欣, 献出我最热的一滴眼泪, 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 永远膜拜, 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林徽因与梁思成
之后林徽因经过一翻理性的考虑,同意了父亲为 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 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 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 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 婚礼。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 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 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 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 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 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 知。
林徽因与建筑
林徽因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 写的《中国建筑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 就怀有的心愿。1948年5月,她在《文学杂志》发表了 《病中杂诗》9首。应解放军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 建筑目录》。北平解放後,林徽因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 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 等专题课。从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与清华大学建筑 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 任务。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 筑发展的历史阶段》等学术论文。为《新观察》等刊物撰 写了10几篇介绍我国古建筑的通俗读物。参与设计的工程 有北京大学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云南大学女生宿舍、 清华大学教师住宅。中南海怀仁堂装修工程等。[1]
林徽因
【每日一句】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作者简介】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句子感悟】我曾经在一个黄昏走进了北京北总布胡同那个被摧毁的“梁林故居”,那是好几年前的事。
就是为了看看林徽因生前居住过的地方。
被铁围栏包围着的一片废墟前,一个年轻的保安神情专注地坐在门口的石墩上玩着他的手机,可能他从没有想过这座摧毁的房子,它曾经的主人传奇的历史。
林徽因,的确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是一个很多很多年后你看着她的照片用现代的审美眼光去审视她依然觉得她是一个很美很惊艳的女子。
我也曾在一个燥热的晌午坐在沙发上去读她的《九十九度中》,想象着她写小说的样子,沉稳、安静,就像是一杯绿茶,滋润心田。
那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文学,抑或说是她的文字,竟有这样这一种魅力,可以治愈我的浮躁。
世人皆知徐志摩苦恋林徽音,殊不知中国现代逻辑学的奠基人金岳霖也是暗恋者之一,后来林徽音嫁给梁思成,金岳霖依旧痴心不变,从情场执著的追求者变成夫妇二人最亲密的友人。
在动荡的几十年里,比邻而居,共度患难岁月,自己竟终身不娶。
林徽音去世后,一天,金岳霖突然邀老友到饭店聚会,当天并非什么特殊日子,大家都觉得很困惑。
席间,金岳霖含泪倾倒美酒一杯,坦坦荡荡的说:“今天是徽音的生日。
林徽因的生平简介
林徽因的生平简介林徽因是当时不可多得的才女,著有著名的现代诗篇,辞藻飘逸轻灵,集诗气才气美貌于一身。
林徽因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少年时期赴美留学,与丈夫梁思成共同修习了建筑学,因此她也是我国少有的女建筑家。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林徽因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林徽因的生平简介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190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
1921年回国于复人培华女中读书。
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
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
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民国建筑学家林徽因生平简介
民国建筑学家林徽因生平简介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自《诗·大雅·思齐》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因为常被误认为是林微音,所以才改成了林徽因。
她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与作家,是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民国建筑学家林徽因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林徽因简介林徽因于1904年在杭州出生,祖父是清朝的进士,父亲曾经在日本留学,是北洋政府的官员。
她从小就接受了新式教育,思想进步。
1920年,林徽因跟着父亲远赴伦敦,在那里,认识了身为女建筑师的房东和徐志摩,接触到了建筑学和新诗,并在圣玛丽学院学习过。
回国后的林徽因继续学习,并参与了新月社的活动,初登舞台,培养了自己的文艺细胞。
1924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去美国学习建筑,跟梁思成结婚后一起回国执教,创办了国内首个建筑系。
从1930年开始,林徽因丈夫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跑遍了十五个省的近两百个县,测量与绘制了两千七百多出处建筑,共同完成了多篇建筑学研究文章以及多部建筑史书。
林徽因还在当时流行的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诗文,包括救国的文章。
由于1937年战争全面爆发,退居到李庄的林徽因肺病加重,度过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建国初期,林徽因作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以及国徽的修改工作,并与丈夫一起致力于中国的古建筑的保护。
1955年,五十一岁的林徽因终因病情恶化去世。
林徽因有哪些建筑作品提起林徽因,我想应该是没有不认识她的人。
林徽因给大家最深的印象便是她的才华和外貌。
其实不然,林徽因在建筑领域也是超级顶尖的人物。
林徽因有如此出色的设计才能,不仅和她的教育有关系,还离不开她到处参观著名建筑物,在这个过程她学到了许多设计的精华部分。
谈到林徽因的建筑作品,在这里介绍几个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成就。
林徽因的建筑作品之一,提到东北大学都熟知,可提到东北大学的校徽是由谁设计的可能就很少人知道了,这个学校的徽章正是由林徽因设计的。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简介林徽因个人资料简介照片一生的感情经历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简介林徽因个人资料简介照片一生的感情经历1907年,这是林3 岁时候的照片,典型闽粤小姑娘样儿。
林徽因,福建闽县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也就是美德的意思。
后来,林徽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却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就索性改名叫徽因。
林徽因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
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
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是一个新派人物。
许多八林徽因的文章说,说林是小妾所生,且其母至死,都没被扶正。
反正,就是被冷宫了一辈子。
事实是,林的母亲是续弦,是正室,却是个不得宠的正室。
林长民的原配夫人因病去世,没留下子女。
林的母亲生了几个小孩,只有最大的林徽因活了下来。
后来,林长民又娶了姓程的小妾,就长期住在小妾的居所。
这位小妾后来又陆续生了几个儿女。
这种家境下,让一个女孩子保持一颗童心,该有多难。
1916年,12岁,林徽因(右一)在北京培华女中的照片。
1914年起,林长民在北洋政府任职。
林家玩起了搬迁过家家,一会搬到北京,一会搬到天津,最终又搬回了北京。
林徽因在组织工作中能力出众,而这个能力并非与生俱来。
林长民忙于政事,常年无暇顾家。
林徽因的两位母亲也病着,家里上下里外,几个弟妹,都需要十二三岁的林徽因打点照料,她俨然是一个民国的探春,事情逼着,不早熟也得早熟。
这带来的正面效果是,林长民对女儿善于料理家务的能力褒奖有加。
1920年,16岁,其父林长民携她游历欧洲。
1920年春,林长民携女儿林徽因赴英国,身份是中国国际联盟同志会驻欧代表。
其时林长民44岁,林徽因16岁。
同年10月,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林家父女和徐志摩相识,是在国际联盟的一次讲演会上。
“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混了半年,正感到闷想换路走的时候,认识了林宗孟。
(完整版)关于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
关于林徽因简介及小时候的故事林徽因,福建闽侯人,是中国着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20世纪30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
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相关建筑方面的论文二十几篇。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着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做出莫大的贡献。
林徽因简介,林徽因小时候的故事爸爸的掌上明珠林徽因生于杭州,祖籍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又是家中的长女,生得清秀可人,所以她从小就受尽宠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尤其得到父亲的宠爱,她的小名“徽徽”便是父亲经常挂在嘴边儿上的。
1912年,林徽因的祖父从杭州迁居到上海,林徽因进入爱国小学读书。
1914年,10岁的林徽因又随祖父到北平,与父亲林长民住在一起,三个月后祖父去世。
1915年,袁世凯称帝,林徽因随全家迁居天津英租界的红道路,在天津生活了一年。
从杭州到上海,到北平,到天津,童年的林徽因可谓大开眼界。
一个天资聪慧的小女孩儿,总是会用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来审视这个世界,接纳这个世界,她那幼小的心中,也许正在一点一滴地学会如何看待美,追求美,创造美。
这个点,恐怕最了解女儿的爸爸林长民也不能够完全了解吧。
即使看遍了大江南北那些优秀的建筑瑰宝,年幼的林徽因对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及其文化内涵,还未深刻理解,但是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外观样式,却使她感受到建筑艺术的诱人魅力。
1916年,林徽因又随全家返回北平,进入英国教会学校培华女中读书。
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简介
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简介林徽因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也是民国四大美女之一。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民国四大美女林徽因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自《诗;大雅;思齐》中的“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来因为常被误认为是林微音,所以才改成了林徽因。
她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与作家,是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林徽因是福建闽县人,1904年在浙江杭州出生,她的父亲林长民曾到日本留学,是新派人物。
林徽因幼时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五岁时由她的大姑母林泽民启蒙授课,八岁时移居到上海,在虹口爱国小学上学。
1916年,林长民到北洋政府任职,林徽因一家都迁到北京居住,在北京培华女中就读,后随父亲到欧洲各地区游历,在伦敦受到了女房东建筑师的影响,立志读建筑学,又结识了徐志摩,对新诗有了兴趣。
1924年,林徽因与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一起去美国攻读建筑学,1928年二人在加拿大渥太华举办婚礼。
林徽因与梁启超婚后一同考察欧洲建筑,后又一起走了中国十五个省、一百九十多个县,共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为中国建筑业与文物古迹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林徽因的著作也很多,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等,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
林徽因的一生林徽因的一生是短暂而美丽的、意外却也是惊喜着的。
林徽因的一生很短暂林徽因出身名门,家境非常殷实,所以也有了和父亲一同出游欧洲的机会,在欧洲的时光里面,林徽因偶然遇见了徐志摩,结果徐志摩和林徽因两个人心意相通,便开始了第一段无比美丽的烂漫爱情,可以说徐志摩是爱了一辈子林徽因,林徽因的心中也是惦念了一辈子的徐志摩,但是林徽因还是没能和徐志摩在一起,而是选择了和梁思成结婚,后生下一子一女。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婚姻很幸福,但是又辜负了金岳霖一生,金岳霖可以说是为林徽因等待了一辈子。
因而林徽因的一生中的爱情都是无比美丽幸福的,从来不缺乏爱。
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后便一同回国教学,两个人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成就都是极为显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林徽因的著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