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

合集下载

第五章自我意识

第五章自我意识

社会自我
• 自三岁到青春期,个体生理自 我仍然继续发展,同期社会化 也开始萌芽。
• 在这个时期,个体与他人有越 来越频繁的互动,开始学习性 别角色、学习社会规范,价值 观与信念也开始形成。
社会自我
• 此时期的价值体系是以社会规范为主 的,称为「社会我」,例如小孩子会 以「爸爸说男孩子要勇敢」、「老师 说说谎的是坏小孩」来表达自己的想 法。
提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 能力和条件的比较实现的”,他把这称为社会 比较过程(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es) 。
• 他认为个人为了适应生活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 自己及其周围的环境的情况,如果对自己周围 环境不了解,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与焦虑, 甚至会发生紧张,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现自己, 尤其是当个体处于新的环境,很想了解自己的 能力与观点在群体中有什么地位,发生什么作 用时,“社会比较就显得更为迫切”。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
• 婴儿刚出生时多处于自我封闭的 状态,尚无法区辨外界与自己, 认为母亲与自己是一体的。
• 一直到七、八个月大才会逐渐衍 生出「我」的概念,也才逐渐分 得清自己和外在世界是分开的、 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
生理自我
• 不过在三岁以前,其对自己的认识 是以躯体为主。例如在晃动双手与 抚触的过程中会察觉到手是自己的 一部分,看着地上的球被脚踢开也 就了解到了自己的身体对外在环境 的影响力,慢慢地对于别人叫自己 的名字会有反应,看到自己镜中的 长相也会知道那就是自己等,都是 生理我逐渐成熟的证明。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 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5、自我知觉的途径:我是怎样的人?
• 以人为镜 • 角色扮演 • 社会比较 • 自我分析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PPT课件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PPT课件
26
二、自我增强
➢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 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 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 或受到提升。
➢ 通俗的说,就是“有选择的接受对自己有利的、 肯定的评价。”即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来 自我保护。
27
向下的社会比较 选择性遗忘 有选择的接受反馈 缺陷补偿 自我防御性归因 自我设障
①一个人自己生活的情境记忆 ②一个人自己人格特征的表征 ③一个人自己生活中的事实知识 ④时间连续性的体验 ⑤个人主体感和自主权 ⑥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元表征
13
✓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朱滢提出,自我可以 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 ①作为知觉的自我(主要涉及自我面孔识 别方面的研究);
✓ ②作为记忆的自我(主要涉及自传体记忆 方面的研究);
✓ 个性因素:自我意识倾向
16
试一试:测量一下你的自我觉知程度
当你独处时,你会在多大程度上关注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取自于费尼格斯坦(Fenigstein)、沙尔(Scheier)和 巴斯(Buss)1975年设计的量表,其目的是测量内在自 我意识(即自我觉知的习惯性倾向)。
使用说明:请尽可能诚实与正确的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时 以1-5的数字来表示不同的程度: 1=极不相符(跟我很不像) 2=相当不相符 3=既不是不相符也不是很相符 4=相当相符 5=非常相符(跟我很像)
追求身体的外表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对自己的名望地位角色性别义务责任力量的认识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自怜自恋追求名誉地位与他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心理自我心理自我对自己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记忆思维等特点的认有能力聪明优雅敏感迟钝感情丰富细腻追求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智慧与能力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
2010-9-7
1
1.何谓意识 何谓意识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 形式。由于意识的活动, 形式。由于意识的活动,使得人们能够清 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客观对象, 醒地觉察到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并能调节 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之行动具有自觉性、 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使之行动具有自觉性、 目的性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 目的性和改造世界的能动性。
2010-9-7
9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 自我意识的发生(1) 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 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一 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物 2.人-我知觉分化 人 3.自我词的掌握 自我词的掌握
2010-9-7
10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 自我意识的发展
1.物-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 物 展与它们的协调发展. 展与它们的协调发展 2.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 人 展以及视觉的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展以及视觉的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3.自我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 自我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 自我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 概括能力, 而这些又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而这些又与大脑皮层的发育成熟为前提。
2010-9-7
3
3.自我意识的成分: 自我意识的成分: 自我意识的成分
3.1 自我认知: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 自我认知: 关系的认识。 关系的认识。 3.2 自我情感:指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 自我情感: 感体验。 感体验。 3.3 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 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 而产生的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体验。 而产生的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体验。
2010-9-7
7
四、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之自我意识讲课文档

社会心理学之自我意识讲课文档
正在你想入非非的时候,老师叫你啦~~ 你一机灵,马上站了起来,至于老师过程提
的是什么问题,你一个字都不知道。
第十四页,共88页。
白日梦状态
白日梦的内容与未来的 活动有关,带有计划性或 排练的性质,而且只有自 己懂得白日梦不是真正在 做梦,而是意识处于一种 迷糊状态。
第十五页,共88页。
4 、睡眠与梦 过去一般认为睡眠的时候意识是停止 活动的,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在 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
第五十三页,共88页。
婴儿在8个月时产生“生理自我” 2岁学习使用“我” 3岁产生“自我独立”要求
第五十四页,共88页。
(2)社会的自我
个体对隶属于民族、阶级等的意识,对 地位、被尊敬、接纳程度的意识。
3岁到青春期之前(13、14岁),这段时 间是个体接受社会影响的重要时期,也是个 体实现社会自我的最关键的阶段。
第五十九页,共88页。
最初为 “物-我感觉”分化
(婴儿初生几个月里,尚不能将自己和他周 围的物体区别开来,慢慢地,当婴儿感觉到 两者的区别后,开始出现物-我感觉分化)
第六十页,共88页。
1岁以后,能区别“自己的动作”和 “动作的对象 ”
(例如, 拉床单----床上的布娃娃掉到了地上; 幼儿明白了是因为自己的手的动作将床上的布 娃娃弄到了地上,知道了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区 别,认识了自己跟事物的关系。)
梦是各种记忆随意 激活的结果,并被 联系在一起构成具 有逻辑的故事梗概
有关日常生活 事件的线索
构建的梦中情 节与做梦者关 注的事件相关
第三十三页,共88页。
(二)非正常条件下的意识状态
1、催眠与冥想
第三十四页,共88页。
(1)催眠
什么是催眠 (hypnosis) 是在某种特殊情境下,在催眠师诱导下, 个体意识状态改变,处于对他人暗示的 易感性提高的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 的意识恍惚状态。

2019年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doc

2019年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doc

2019年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篇一: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我意识与⼈格第五章⾃我意识与⼈格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是⾃我意识和个⼈⼈格的形成。

⾃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理学原理》中⾸次提出⾃我意识以来,⾃我意识在⼼理学领域⼀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我意识是⼈类特有的⾼级⼼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作⽤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活,并对周围社会⽣活环境产⽣积极的影响和作⽤。

因此,⾃我意识和⼈格成为社会⼼理学关⼼的主题之⼀。

第⼀节⾃我意识概述⼀、⾃我概念、⾃我意识与⾃我⾃我概念、⾃我意识和⾃我是三个既有联系⼜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我是指⾃⼰各种⾝⼼状况或是各种⾝⼼状况的总和。

⼀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我、精神的⾃我和社会的⾃我。

在西⽅,⾃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

⼀般⽽⾔,⼤多数实证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的,对于ego,则⼀般为思辨性探讨。

⾃我意识是指个⼈对⾃⼰⾝⼼状况、⼈—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的意向,简⽽⾔之就是个⼈对⾃⼰各种⾝⼼状况的意识。

⾃我意识是⼀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理系统。

⼀般认为⾃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我认知、⾃我体验和⾃我意向。

⾃我认知,即对⾃⼰各种⾝⼼状况、⼈我关系的认知;⾃我情感,即伴随⾃我认知⽽产⽣的情感体验;⾃我意向,即伴随⾃我认知、⾃我情感⽽产⽣的各种思想倾向和⾏为倾向。

举例来说,个体对⾃⼰⾝⾼、相貌、健康状况、性格或是⾃⼰与⽗母、⽼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我认知;⽽对⾃⼰⾝⾼、相貌的满意与否产⽣的愉悦和⾃卑情绪,对⾃⼰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我情感;根据⾃⼰外在条件⽽扬长避短地装扮⾃⼰的想法、培养⾃⼰积极乐观的⽣活态度等等就属于⾃我意向的范畴。

⾃我意识是在⾃我发展的⼀定阶段上产⽣和分化出来的。

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定的思维能⼒,可以把⾃⼰与客观世界、⾃我与⾮我区别开来的时候,⾃我意识也才出现。

心理健康教育之自我意识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之自我意识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之自我意识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培养自我意识,以促进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感受、需求、价值观和行为的深入了解。

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群体。

教学目标在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能够:- 理解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表达出来;- 理解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并意识到它们对行为的影响;- 掌握一些自我意识的练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定义和概念- 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2. 识别情绪和情感- 各种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和情感3. 理解需求和价值观- 需求和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 如何的需求和价值观4. 自我意识的练和技巧- 冥想和放松练- 写日记和自反思考的练- 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 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技巧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小组讨论自我意识的案例和练;- 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练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案例分析:学生们将分析一些真实案例,以了解自我意识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评估方法评估学生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和应用将采用以下方法:-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见解;- 角色扮演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个人反思报告:要求学生写一份个人反思报告,反思自我意识对他们的影响和改变。

参考资源- 《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网络资源:心理健康网站、教育平台等附加说明本教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调整。

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要,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提供一个安全、互动和信任的研究环境,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验。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自我意识
1、社会经济地位 2、社会文化环境 3、家庭 4、角色扮演 5、他人评价 6、参照群体
第三节 自我过程
人们在形成自我意识或发展成什么样的
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常常有意无意地进行着一
些心理加工过程,这些过程统称为自我过程。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增强、自我表现等
一、自我评价
含义: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的肯定与否定
(5)青春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形成是其核心问题。对 周围世界有了新的观察与思考方法,经常考虑自己到底 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从自己扮 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自己。逐渐疏远父母,从 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而与同伴建立了亲密的 友谊。
(6)成年早期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他人的 注意与重视。
心理的自我占优势:
在其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主要追求自己在 政治、宗教、道德、知识上的进步。
5.自我寻求理想的自我实现
理想的自我并不一定在客观上有价值,它 是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生
三、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意控制自己,以调 节自己的行动,更好地适应环境。
1.自我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
个体活动的方式、活动的内容都是以自身 为参照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很多是相对 自身状态而言的。
2.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 发动者
受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状态与特征。
2、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现实自我: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在与环 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 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 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知觉-新课件(2)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知觉-新课件(2)

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个体对于自 我的内在状 态的认识是 根据他们自 己的外显行 为及外在环 境进行观察 而推断出来 的。
贝姆的自 我知觉理论
有时在线索 是微弱的、 模糊的、不 清楚的,个 体需根据外 在线索去推 断个体的内 在状态。
自我知觉理论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内在状态的两种情况: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比较的两方面:
何时进行比较——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而且当人 们在特定的领域中对自己的能力不确定时,人们通过 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 与谁比较——与比较的目的相关。
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
比较的对象的选择与比较目的相关。
准确的自我评价:
与自己背景相似、水平相当的个体进行比较
例子:
印象管理的理论
1 符号互动论
2 戈夫曼:戏剧论 (dramaturgy)
3
亚历山大:情境同一性理 论(situated identity)
印象管理的理论
符号互动论:
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怎么 看待自己,这样,人们就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社会行 为,使别人感到满意。
印象管理的理论
自我知觉反映出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观点:
自我是社会现象; 在互动中形成; 个体按照角色规范行事。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自我知觉
自我只有在社会互动中才能形成。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的形成受到“镜像自我”的影响 想象起重要作用
自我知觉理论 库利的理论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将他人对自己的想法视为一面镜子;
印象管理的策略
处理失败的策略:
采取一些阻碍成功的行为,当他们失败的时候,可以 将失败归因于这些障碍,而不是他们的能力。

大学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自我认识

大学社会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自我认识

3、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ies of emotion)
中心思想:即使没有任何的生理唤起,一个人对事件的解读或诠释 也可能会造成情绪的产生。
其中有两种评价方法尤其重要:(l)你觉得这种事件对你而言是好 是坏?(2)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事件?
三、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1、自我知觉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当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处于不确定或模棱两可的 状态时,我们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和该行为发生时的情境,来推论 自己的态度和感受。
2、情绪的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该理论主张,情绪经验是一种两阶段的自我知觉过程的结果:首先, 必须经历或体验生理唤起状态;其次,再为这个激发状态寻找一个适 当的理由,为它贴上标签。
第五章 自我认识
你是谁? 你如何成为自己所称呼的 “我自己”?
我们如何理解自己?
第一节 自我的本质
一、自我的界定
1、自我的定义
威廉•詹姆士,“自我知觉的二元性”(duality) 第一,“已知”的我(known)或“宾我”(me),即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 第二,“知悉者”(knower)或“主我”(I),即“自我 觉知”(self-awareness)
第二节 探索自我的方式
我们如何发现自我的本质?
➢ 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 ➢ 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认识自己 ➢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一、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
1、内省(introspection)
往内心深处探索,并检视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的历程。
2、自我觉知理论
根据自我觉知理论,当集中注意力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内在的 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更多我们所不知道的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xx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xx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第5章 自我意识 1、2节

第5章 自我意识 1、2节
因此自我的研究就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把 自我看成过程(知觉者、认识者)或把自 我看成内容(被认识者、被知觉者)。
这种自我反省能力是人类调节其 行为的关键。
第五章 自我意识

威廉· 詹姆斯的这种“自我具有反省 能力”的观点随即得到库利和米德的响应。
(二)库利在1902年提出了 • “镜中之我”(Looking-glass self)理 论 内容: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第五章 自我意识
• 3、S.Freud • 本我、自我、超我
第五章 自我意识
• 4、罗杰斯(C.R.Rogers) • 将自我区分为:现实自我和 理想自我,并且认为这两者之间 应当保持一致,达到“自我和 谐”。如果差距太大的话,个体 的自我会因适应不良而面临分裂 的危险。
第五章 自我意识
四、自我意识对个体活动的 • 意义与功能
1、自我为个体活动的参照
个体活动的方式、活动的内 容都是以自身为参照的。个体对外 部世界的反映,很多是相对自身状 态而言的。 • 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起着积 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决定于自我意 识的性质,即主动进取性或被动消 沉性。

2、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 调节者、发动者
第五章 自我意识
1、库利认为,自我意识的产生和 发展必须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与其 他人互动交往,从而了解到别人对 他的态度,形成他的自我意识。
第五章 自我意识
他说:“儿童想象别人对他的看 法,这种想象是来自于他如何出现在 别人头脑中,而表现于别人对他态度 的一种反映”。
第五章 自我意识•源自第五章 自我意识自我概念是个人关于自 身的认识和观念 • 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 认知范畴

第五章 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篇: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W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

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

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

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现实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

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

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与(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和公我意识()。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

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还包括可能的自我()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此外,施耐德()与坎贝尔()还提出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

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

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

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

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

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

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

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

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

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

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

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 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

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

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

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2.人—我知觉分化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其一是对人微笑。

3 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

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

6 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

7、8 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 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

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

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

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

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 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

“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问儿童:“你饿不饿?”儿童必须回答:“我不饿。

”但不能回答:“你不饿。

”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没有这种能力,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出现。

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

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

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 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

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

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

特别是当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